煤制芳烃行业

合集下载

芳烃市场供需分析及下游产业链发展

芳烃市场供需分析及下游产业链发展

芳烃市场供需分析及下游产业链发展目录:第一部分大连西中岛石化产业园产业链设计的启示第二部分苯(纯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甲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第四部分对二甲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第五部分邻二甲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芳烃及其主要下游产品全球供需现状,简要介绍了国内市场的产能、产量、消费状况、进出口情况、价格走势,并对芳烃下游产业链发展进行了分析,供参考。

主题词: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供需,下游产业链前言芳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和规模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芳烃市场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游的需求,对二甲苯(PX)则是近年来在芳烃产品中最受关注,由二甲苯生产PX(对二甲苯),PX再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PTA则是化纤的主要原料。

化纤市场兴旺才能带动芳烃市场兴旺,但2016年以来,国内化纤市场却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能过于庞大,对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在目前全球性经济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明显萎缩。

但PX、PTA及相关产品的产能却在扩大。

截至2018年5月,中国已建成的PX项目共18个,形成总计1483万吨/年PX产能。

其中腾龙芳烃(福海创)160万吨/年产能自2015年停产至今,2017年中化弘润石油化工建成的60万吨/年的PX产能暂无开车计划。

因此,现阶段中国实际运行中的PX产能为1263万吨/年。

作为PTA的上游原料,PX是中国石化产业中为数不多的产能不足的化工产品。

2017年中国PTA有效产能4655万吨/年,随着翔鹭石化、远东石化等陆续恢复生产,产量增至3500万吨。

受PTA产业需求增长的拉动,2017年中国PX 产量达到980万吨,但国内供应缺口却持续扩大,2017年进口量达到1405万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9%,创下历史新高。

基于PX供应的巨大缺口以及其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国掀起PX项目建设热潮。

芳烃生产工艺

芳烃生产工艺

芳烃生产工艺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染料和香料等领域。

其主要生产工艺有煤焦化法、石油裂化法和煤炭气化法等,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几种工艺。

煤焦化法是生产芳烃的传统工艺,它是利用煤炭作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来制得芳烃。

首先,将煤炭粉碎成小颗粒,然后在高温下进行干馏,煤中的有机物质就会分解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相产物。

其中,液体相主要是芳烃。

接下来,通过精馏和分离工艺,将液体相中的芳烃进一步提纯,得到所需产品。

石油裂化法是目前较为主流的芳烃生产工艺,它是将石油裂解成较小分子量的烃类,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得到芳烃。

具体来说,将石油加热至高温后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裂解成低碳烃和芳烃。

然后,利用催化剂进一步对低碳烃进行分子重构,合成所需的芳烃。

最后,通过分离和提纯工艺,得到高纯度的芳烃产品。

煤炭气化法是一种将固体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得芳烃的工艺。

首先,将煤炭粉碎后与氧气或水蒸气加热至高温进行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即合成气。

然后,利用催化剂将合成气进行转化,生成芳烃。

最后,采用分离和提纯工艺对得到的芳烃进行处理,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这几种生产芳烃的工艺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

煤焦化法适用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其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目前已逐渐被替代。

石油裂化法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产品质量较好,生产效率高。

煤炭气化法则可利用煤炭资源生产芳烃,但由于气化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尚未形成大规模工业生产。

总的来说,芳烃的生产工艺涉及高温、催化和分离等多个环节,不同的工艺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新工艺被开发出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煤化工产业链

煤化工产业链

第三章煤化工产业链第一节煤化工产业链简介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炼焦产业链、煤经合成氨制化肥产业链以及煤经电石制PVC 产业链。

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和煤制醇醚。

第二节传统煤化工运行分析一、产能过剩严重,将面临调整传统煤化产品例如焦炭、电石、甲醇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品广泛用于钢铁、轻工和建材等相关产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保障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生产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甲醇、电石和焦炭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43%、95%和71%,但由于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加之部分工艺较为落后,市场竞争能力较差。

自2005年起,我国传统煤化项目蜂拥而起,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无论是技术还是产能已达到峰值,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

据2011年数据检测,煤焦化产品(包括煤化产品及深加工产品)64%的产品产量过剩,仅有36%的产品因装置联产因素限制,开工不足,年产量尚未能满足市场需求。

图1 煤化产品及其下游产品产量对比图可以看出,传统煤化产品产量增速日趋减缓。

其中电石、煤焦油、煤沥青、工业萘、焦化苯减水剂等产品在最近五年内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下,而焦化苯则出现负增长,产量下降11%左右。

乙烯、预焙阳极、粗苯、醋酸、甲醇、加氢苯等产品平均增长比仍保持在10%以上。

加氢苯的产量增长速度较快,自2009年起,粗苯加氢工艺盛行,多数酸洗苯企业陆续退出市场,逐渐被加氢工艺所取代,2009年加氢苯的产能增速是较为快速的一年,年增长率高达100%以上,加氢苯产能迅速释放,但由于原料粗苯的供应受限,此后几年内,加氢苯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截至2011年加氢苯同期累计增长比下降至44.1%。

二、传统煤化工面临三大挑战由于存在能耗高、污染重、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局限,其发展正面临着原料供应、环境保护、新兴产业冲击等三个方面的挑战。

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将决定传统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命运。

煤制芳烃技术进展考核试卷

煤制芳烃技术进展考核试卷
A.煤焦化
B.加氢裂化
C.焦油加工
D.芳构化
8.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提高煤制芳烃的产率?()
A.提高反应温度
B.降低反应压力
C.增加催化剂活性
D.减少原料煤的使用
9.煤制芳烃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
A.已C.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D.仅限于实验室研究
10.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煤制芳烃的选择性?()
D.褐煤
20.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煤制芳烃的收率?()
A.原料煤的硫含量
B.催化剂的活性
C.反应压力
D.环境温度
(以下为其他题型,请按照题目要求继续编写)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煤制芳烃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催化剂的寿命?()
C.提高反应温度
D.增加设备投资
17.煤制芳烃技术中,下列哪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大?()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粉尘
D.一氧化碳
18.下列哪个国家在煤制芳烃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D.日本
19.煤制芳烃技术中,下列哪种原料煤的加氢裂化效果较好?()
A.无烟煤
B.烟煤
C.贫煤
A.美国
B.中国
C.德国
D.法国
5.煤制芳烃的原料煤选择标准包括哪些?()
A.硫含量低
B.芳香性高
C.煤化程度高
D.价格低廉
6.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煤制芳烃的经济效益?()
A.原料煤的价格
B.催化剂成本
C.能源消耗
D.产品市场价格
7.煤制芳烃技术中,哪些技术可以减少能耗和操作成本?()

煤制芳烃简介

煤制芳烃简介

煤制芳烃简介一、产品市场情况我国高质量芳烃产品的生产主要来自石油技术路线,由乙烯裂解生产芳烃产品。

随着对芳烃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芳烃生产原料的石油资源,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短缺局面,已成为制约我国芳烃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芳烃为大宗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目前我国年消费量超过2000万吨。

是化纤、工程塑料及高性能塑料等的关键原料,广泛用于服装面料、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装饰装修,电器产品、移动通讯等。

目前芳烃97%以上来源依赖于石油原料,由于受到产能影响,多年来对外依存都接近总需求量的50%。

芳烃产品中产能最大、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对二甲苯,2012年的产量是773万吨,表观消费量1382万吨,自给率55.9%。

2012年,我国芳烃进口量达609万吨,对外依存度为44%。

截止2013年国内PX产能仅896万吨,对外依存度达46%。

预测2015PX进口1000万吨,投资空间3000亿元。

同时,中国PX产能增长一直比较缓慢。

一些拟建或建成的PX装臵因种种原因未能按计划投产,导致国内PX产不足需矛盾加剧。

随着厦门、福州、大连、咸阳等PX项目因当地群众抗议而被迫搁浅。

中国PX正遭遇后续项目断档的危机,这为煤制芳烃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已经将石油化工领域‘三烯三苯’格局打破,将页岩气作为原料生产烯烃,产品大部分是乙烯,丙烯很少,几乎没有芳烃。

造成了国际上芳烃价格的上涨。

未来十年内芳烃还会处于紧缺状态,5-6年内价格还会上涨。

与芳烃缺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甲醇的产能过剩。

来自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甲醇产量为3164万吨,同比增加19.08%,装臵开工负荷仅61.3%。

近年来,我国每年芳烃缺口约为600万至700万吨,如果按1吨芳烃消耗3吨甲醇计算,那么仅用来制芳烃的甲醇就将达到每年2000多万吨。

截止2013底,我国只建成陕西华电榆横煤化工有限公司万吨级中试装臵和内蒙庆华集团10 万吨甲醇制芳烃装臵,国内总产能达11万吨。

2023年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2023年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2023年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内容概要:2022年,我国煤制甲醇产量达8023万吨,占我国甲醇产量比重达80.6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煤制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0亿元,煤制油产量达732.8万吨,同比增长6.52%,产能利用率由2016年的26.83%增长至89%。

随着煤制油生产技术不断革新,油品质量得以提升,进一步扩展煤制油应用领域,极大增强我国能源保障能力,从而保障新型煤化工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煤化油、煤制烯烃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材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焦化、煤电石等领域,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雾霾天气频发,传统锅炉煤化工产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开始向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等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

新型煤化工产业仍以煤为主要原材料,但生产重心向清洁燃料以及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倾斜,如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从而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新型煤化工产业上游为基础原料煤炭,主要使用变质程度较高、含碳量较高、性能较好的无烟煤、褐煤等煤种。

此外,还需要各类液化或气化锅炉设备以及氧气、水、二氧化碳、氢气等原材料。

中游为各类新型煤化工制品,主要分为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制芳烃五大类。

新型煤化工产品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包括交通运输、服装、城市用气、化学加工等领域。

我国能源经过百余年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以及重要的工业原料,产业发展趋向成熟,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2023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迅速回暖,工业生产开工负荷率不断提升,用煤需求量持续上涨;叠加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推动,煤炭落后产能加速出清,有序释放优质产能,改善供需矛盾关系,促使各地区原煤产量上升。

2023年1-11月,我国原煤产量达42.39亿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2.9%。

2024年煤制混合芳烃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煤制混合芳烃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煤制混合芳烃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煤制混合芳烃是一种从煤炭制取石油化工产品的方法,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煤制混合芳烃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概览煤制混合芳烃市场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能源市场,在供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煤制混合芳烃被广泛用于汽车燃料、化工原料等领域,因其环保性和可再生性而备受关注。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研究报告,煤制混合芳烃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预计到2025年,全球煤制混合芳烃市场的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主要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能源结构转型以及环保政策的推动。

市场驱动因素煤制混合芳烃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1. 能源需求增长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煤制混合芳烃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部分能源需求,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2. 能源结构转型为了减少对传统石油燃料的依赖,许多国家开始推广煤制混合芳烃作为替代能源。

这种能源转型对煤制混合芳烃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3. 环保政策推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来减少碳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

煤制混合芳烃作为低碳燃料,成为了许多国家实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挑战尽管煤制混合芳烃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技术难题目前,煤制混合芳烃的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需要继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2. 竞争压力随着煤制混合芳烃市场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许多国家和企业都加大了对煤制混合芳烃产业的投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3. 环境问题虽然煤制混合芳烃被认为是一种环保能源,但其生产仍然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煤制混合芳烃的环境友好型,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市场前景尽管煤制混合芳烃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精)心得体会:做强煤化工业,推动我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最新)

(精)心得体会:做强煤化工业,推动我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最新)

(精)心得体会:做强煤化工业,推动我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最新)我省煤炭资源丰富,品位高,具有发展现代煤化工的资源、技术、产业基础等优势。

同时,我省煤化工产业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产业链条短、环保约束大等诸多问题,转型升级任务还十分艰巨。

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及时跟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国家级煤化工基地发展态势,对加快我省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实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实施石油替代战略,煤化工产业是必然选择煤化工产业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在世界已探明的能源储量中,我国的煤炭占世界的15%,石油占2.7%,天然气占0.9%。

2015年,我国原油、天然气、乙烯、芳烃和乙二醇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60.8%(67.4%)、31.5%、50.4%、55.9%和66.9%。

《X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X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7.4%,且有逐年增加趋势。

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石油价格每上升10美元会使得下年中国的真实GDP下降0.8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上升0.8个百分点。

石油对国外的高度依存对我国能源战略安全构成威胁,也影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实施石油替代战略,发展煤化工,既是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的需要,也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煤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煤炭作为石油替代品,尤其是煤焦油中含有500种左右有机化合物,甚至比石油化工的开发利用价值还大。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

煤化工包括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的合成气化工、焦油化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焦化和煤气化制合成氨,新型煤化工包括煤气化制取甲醇、二甲醚及其下游产品,煤间接液化制油和烯烃,煤直接液化制油等。

煤化工主要产品有煤制油、煤制气、甲醇、聚乙烯、聚丙烯、煤制芳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制芳烃行业
煤制芳烃作为新兴的芳烃生产技术,近年来才受世人关注,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尚未有完全工业化生产的装置。

在一众煤制芳烃的生产技术中,甲醇制芳烃是发展较早、技术相对成熟的生产路线,目前已有成功运行的中试装置,未来有望实现工业化生产,成为新型煤化工行情专区领域的耀眼新星。

1、煤制芳烃:具有潜力的新兴芳烃生产技术
1.1、甲醇制芳烃是煤制芳烃中相对成熟的技术
煤制芳烃是新兴的芳烃生产技术。

煤制芳烃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行情股吧买卖点技术进行芳烃的合成。

煤制芳烃作为新兴的芳烃生产技术,近年来才受世人关注。

以煤为原料生产芳烃技术可分两大类:合成气直接制芳烃技术;合成气制甲醇后再生产芳烃的合成气间接制芳烃技术。

合成气间接制芳烃技术又分为:1从甲醇起步,以生产芳烃BTX为目的的甲醇芳构化技术;2以生产对二甲苯为目的的甲苯甲基化技术;3以生产烯烃联产芳烃的组合技术。

甲醇制芳烃是煤制芳烃中的相对成熟的路线。

煤制芳烃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尚未有完全工业化生产的装置。

在一众煤制芳烃的生产技术中,甲醇制芳烃是发展较早、技术相对成熟的生产路线,目前已有成功运行的中试装置。

甲醇芳构化技术是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其反应机理主要包括3个关键步骤: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甲醇或二甲醚脱水生成烯烃,烯烃最终经过聚合、烷基化、裂解、异构化、环化、氢转移等过程转化为芳烃和烷烃。

理论上若甲醇完全转化为芳烃,则每生产1吨苯、甲苯或二甲苯分别需要消耗甲醇2.46吨、2.43吨、2.42吨,同时副产大量的氢气和水。

而实际过程中还伴有其他副反应的发生,使得芳烃的总选择性降低,通常需要3吨以上甲醇才能获得1吨BTX.
1.2、甲醇制芳烃技术的前世今生
甲醇制芳烃的起源:Mobil甲醇芳构化技术。

甲醇芳构化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Mobil石油行情专区公司开发的甲醇转化为汽油的MTG路线。

采用ZSM-5沸石分子筛择形催化剂,可使甲醇全部转化,生成丰富的烃类,尤其对高辛烷值汽油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同时也获得了少量的芳烃产物。

MTG是世界上甲醇制烃领域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路线,以ZSM-5催化剂最为成熟。

随后Mobil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发现,经改性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芳烃选择性,该研究停留在实验阶段,未进行工业化。

随着石油能源的日渐紧缺,原作为石油化工产物的芳烃变得紧俏,使甲醇转化为芳烃的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了甲醇芳构化制芳烃MTA这一概念。

甲醇制芳烃在我国的发展:FMTA技术与MTA技术。

我国是较早研究甲醇制芳烃的国家之一,相关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主要有: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与赛鼎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化学行情股吧买卖点化二院,原化工部第二设计院合作的固定床甲醇制芳烃技术MTA和清华大学的循环流化床甲醇制芳烃技术FMTA,目前该两项技术具有成功试产的装置。

此外,河南煤化集团研究院与北京化工大学也在合作开展甲醇制芳烃技术研发。

1.3、甲醇制芳烃工业化进展
山西煤化所的固定床甲醇制芳烃技术MTA工业化进展。

MTA技术由山西煤化所开发,2006年前后完成实验室催化剂筛选评价和反复再生试验,催化剂单程寿命大于20天,总寿命预计大于8000小时。

于2007年前后开始与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始工业化设计。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2月由赛鼎公司设计的内蒙庆华集团10万吨/年甲醇制芳烃装置一次试产成功,这是赛鼎运用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开发的“一种甲醇一步法制取烃类产品的工艺”专利技术设计的我国第一套甲醇制芳烃装置。

目前该装置正在进行各配套设施的建设,预计2013年3月20日具备开车条件。

清华大学的循环流化床甲醇制芳烃技术FMTA工业化进展。

清华大学的FMTA技术已在100吨/年的实验装置上获得连续运行上千小时,甲醇转化率近100%、芳烃总选择性达90%以上的良好成果。

目前FMTA技术已有大唐国际、陕西华电两套成功运行的装置。

大唐国际FMTA的1万吨工业试验装置。

大唐国际采用清华的FMTA技术于2008年6月开工建设的多伦煤化工二期甲醇制芳烃工程MTA1万吨/年的工业试验装置,投资约1亿元。

陕西华电FMTA装置已成功完成中试。

2013年1月,东华科技行情股吧买卖点成功在利用该技术,在华电集团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成功建设的世界首套煤制芳烃中试装置,实现了一次点火成功,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打通了全流程。

同时陕西华电启动百万吨级煤制芳烃工业示范项目,规模为300万吨煤制甲醇和100万吨芳烃装置,总投资285亿元。

3、煤制芳烃经济性分析:具竞争力的芳烃制备路线
3.1、我国资源禀赋与原料成本为煤制芳烃提供现实基础
资源禀赋与能源价格决定了煤制芳烃具有资源与成本优势。

在我国煤矿资源丰富、石脑油供给受到约束的大背景下,煤制芳烃将是我国芳烃实现自给的最佳解决方案。

资源禀赋: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

在我全国已探明化石能源储量中,石油和天然气占6%,其余94%均为煤炭,煤炭在我国化石能源结构中处于绝对主要位置。

据BP统计,2011年我国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可开采年限约33年。

同时根据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表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新增煤炭资源储量超过600亿吨。

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我国煤炭储量尚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煤炭的价格优势使煤制芳烃具备成本竞争力。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为石油替代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动力。

在石油价格长期看涨的大环境下,煤炭的成本优势更为明显,使煤制芳烃相对于传统石油路线更具成本竞争力。

3.3、煤制芳烃领域2015年将具3000亿元的投资空间
煤制芳烃技术二甲苯的含量较高,更能适应市场对PX的需求。

根据中石化研究院相关资料表明,甲醇生产芳烃所得的BTX中,苯产量少,二甲苯含量高。

市场分析表明,我国PX供给缺口将不断扩大,因此甲醇生产芳烃路线,从产品分布上比石脑油制芳烃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以2015年我国PX行业净进口量1000万吨测算,煤制芳烃投资空间达3000亿元。

对于行业投资额的测算,我们基于以下数据或假设:
根据PCIXylenes&Polyesters公司预测,2015年我国PX净进口将达1000万吨,我们假设利用煤制芳烃产能来填补1000万吨的国内供给缺口。

我们根据陕西华电FMTA装置300万吨煤制甲醇和100万吨芳烃装置总投资285亿元估计,煤制芳烃每万产能对应投资强度为2.8~3亿元。

根据PX净进口量与投资强度相结合,我们预计到2015年煤制芳烃行业投资空间可达3000亿元。

以新型煤化工投资的领域分配比例估计,对应设计、建造和安装的工程领域投资额有望达600亿元以上。

投资策略与投资标的
4.1、行业评级:推荐
行业评级:推荐。

我们认为,发展煤制芳烃不但符合我国根本国情,而且产品具备成本竞争力,将分享我国芳烃行业的景气周期。

在芳烃价格上涨与煤炭行业景气下行的周期叠加阶段,煤制芳烃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有望成为新的煤化工投资热点。

待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后,煤制芳烃的行业巨额投资热潮将被触发,具有核心技术的工程企业将显著受益,畅享行业投资盛宴。

给予行业“推荐”评级。

煤炭深加工符合我国根本利益,煤制芳烃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资源禀赋、资源价格以及能源安全问题使得煤炭深加工符合
我国根本利益;另一方面,煤制芳烃的产品不但仍存在供需缺口,而且具备成本竞争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煤制芳烃有望成为新的煤化工投资热点,具有核心技术的工程企业将显著受益,畅享行业投资盛宴。

在芳烃价格上涨与煤炭行业景气下行的周期叠加阶段,煤制芳烃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有望成为新的煤化工投资热点。

参考陕西华电285亿的年产100万吨的甲醇制芳烃投资强度,我们认为,600亿的工程领域投资盛宴即将展开,具有核心技术的工程企业将显著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