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分解教案
陈式八法五步分解教学

陈式八法五步分解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针对陈式八法五步分解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陈式八法的基本概念和五个步骤,并能够正确地应用于实际动作中。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陈式八法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陈式八法的五个步骤:开合、收放、识随、借避、追随;3.能够独立运用陈式八法五步分解进行实际动作的练习;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为陈式八法五步分解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陈式八法的定义和分类:介绍陈式太极拳的背景和发展,解释陈式八法的定义和不同的分类方式;2.陈式八法的五个步骤:详细介绍陈式八法的五个步骤(开合、收放、识随、借避、追随)的概念和实际应用;3.实际动作练习: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陈式八法五步分解进行实际动作的练习;4.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次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练习、小组合作等。
1.讲授法: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陈式八法的概念和分类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2.示范法: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陈式八法的五个步骤;3.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动作的练习,通过不断练习,帮助他们熟练运用陈式八法五步分解;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练习和探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5.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教学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引入与导入(约5分钟)1.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陈式太极拳的背景和发展,激发学生对陈式八法的兴趣;2.引入陈式八法的概念和分类,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步:讲解与示范(约15分钟)1.教师详细讲解陈式八法的五个步骤:开合、收放、识随、借避、追随;2.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和模仿,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陈式八法的五个步骤。
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分解教案

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名称及分步教学德姣太极拳馆张德姣编写简介与学练要点:太极(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着科学化、规范化、简易化的原则,从各流派太极拳中共性的、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步,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整理,从而形成的一套具有文化性、健身性和简易性的太极拳普及套路。
它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继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之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推出的又一套更加简化的、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学习重点:了解太极拳三节三合的用意;理解太极拳对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基本要求;掌握太极(八法五步)套路名称的记忆和分动分步学练要点。
学习难点:动作的准确、沉稳、中正以及身体的柔、活、绵、劲力、虚实、精气神的综合表现水平的训练与培养。
预备势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百会穴轻轻上领,下颌微内收;舌抵上颚,胸腹放松,背部轻拔,肩臂松垂;两手垂于大腿外侧,身体上下对拉拔长;上悬下沉,中节舒松,心静体松,气沉丹田;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视前方。
一段静势01-0901 起势(1)垂手直立,全身放松,百会上领,眼见正前方;(2)屈膝松垮,重心右移,左脚跟提起,呼吸下沉;(3)吸气提膝,左脚开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手微外棚;(4)重心左移,两手松垂,落跨屈膝中定,全身放松,呼吸下沉;(5)吸气领劲,两手前举,掌心向下,与肩同高同宽,眼见右手中指方向;(6)呼气下沉,小指领劲,屈膝松垮下按,至腰胯前方,圆裆扣膝,眼见正前方。
02 左掤势(1)身体右转,两手抱球,松肩坠肘松右跨,眼见右前方,左脚为实,右脚为虚;(2)左转棚手,左掌心朝里,右掌心朝下至右跨旁,眼见正前方,手向前掤,松腰落胯敛臀。
03 右捋势(1)腰微左转两手前摆相合(2)右转腰下捋(3)松腰落胯松右跨,眼见右前方。
太极拳八法五步教学案例分解

太极拳八法五步教学案例分解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八法五步的基本概念和动作要领。
2. 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完成八法五步的整套动作,感受太极拳的韵味。
3. 通过太极拳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身体协调性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
太极拳零基础或者稍有基础的成年初学者。
咱这就像是带着一群对神秘功夫世界充满好奇的探险家,开始一段奇妙的太极拳之旅。
三、教学准备。
1. 宽敞平坦的室外或室内场地,得让大家施展得开拳脚,总不能让胳膊肘老撞墙上吧。
2. 太极拳的音乐,这音乐就像魔法一样,能让大家更快地沉浸到太极拳那种慢悠悠、静悄悄的氛围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我站在前面,就像一个武林高手要开始传授绝世秘籍一样。
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话说啊,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人通过不断地琢磨身体和自然的关系,就创造出了太极拳这么个神奇的功夫。
这太极拳啊,就像一首无声的诗,每个动作都有深意。
今天咱们就来学学其中的八法五步。
”然后简单展示一下八法五步的几个漂亮动作,让大家眼馋眼馋。
(二)八法五步讲解(30分钟)1. 掤(bēng)法(5分钟)我边做动作边说:“大家看啊,掤就像是气球一样,有一股向外撑的劲儿。
想象你的手臂就是气球的外皮,里面充满了气,但是这气啊,又不能太猛,得是那种柔和又有韧性的。
”然后让大家跟着我,先从单手的掤开始练起。
我像个严格又耐心的老师傅,一个一个纠正大家的姿势,“您这手臂可不能软趴趴的,得有点劲儿,但也别僵得像个木棍啊。
”2. 捋(lǚ)法(5分钟)“捋呢,就像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轻轻地划动。
”我一边做动作,一边给大家描述那种感觉。
我会走到学员中间,拉着一位学员的手臂,慢慢地示范:“看,我的手就像小船的桨,顺着对手的劲儿轻轻地往后带,这动作要连贯,就像行云流水一样。
”然后让大家两人一组,互相练习这个动作,互相体会那种顺着劲儿的感觉,这时候场地里就像一群小伙伴在玩一种很有趣的默契游戏。
大学八法五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掌握太极拳八法五步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身心健康。
二、教学内容1. 太极拳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太极拳八法五步动作分解。
3. 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4. 太极拳练习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太极拳教练或专家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太极拳的魅力。
(二)教学过程1. 教授太极拳八法五步动作分解:(1)掤:以手部动作为主,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弯曲,轻轻向前推。
(2)捋:以手部动作为主,手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弯曲,轻轻向后拉。
(3)挤:以手部动作为主,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弯曲,轻轻向内推。
(4)按:以手部动作为主,手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弯曲,轻轻向外推。
(5)採:以脚部动作为主,膝盖微曲,脚尖点地,轻轻向前伸。
(6)挒:以脚部动作为主,膝盖微曲,脚尖点地,轻轻向后伸。
(7)肘:以肘部动作为主,肘部弯曲,轻轻向前推。
(8)靠:以肩部动作为主,肩膀微曲,轻轻向前靠。
2. 教授八法五步的呼吸与动作配合:在练习太极拳时,呼吸要自然、均匀,动作与呼吸要协调一致。
如掤、捋、挤、按四个动作,呼吸要短促有力;採、挒、肘、靠四个动作,呼吸要缓慢、深长。
3. 教授太极拳练习的注意事项:(1)练习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运动损伤。
(2)保持动作的连贯性,避免僵硬。
(3)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提高练习效果。
(4)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动作幅度和力度。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八法五步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相互观摩、交流,互相学习、提高。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太极拳练习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分解教与学(上)

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分解教与学(上)作者:马建超来源:《少林与太极》2021年第01期第一段定步八法预备式:身体直立,两脚并拢,头正颈直,下颚微收,舌抵上腭,两臂下垂,静心凝神,目视前方(图1)提示:1.身体自然直立,两臂下垂,两手放松轻贴大腿两侧。
2.排除杂念,调整呼吸,静心用意。
一、起式(1)上体直立呼气下沉,屈膝松髋,重心下移(同图1)。
(2)左脚开步与肩同宽,身体直立,目视前方(图2)。
(3)兩臂前举高与肩平,宽与两肩,掌心向下(图3)(4)屈膝下蹲,两掌下按,高与腹平,目视前方(图4)。
提示:1.开步要前脚掌先着地,过渡到全脚落地,同时移动重心。
2.两臂缓慢前举,以手带肘,以肘带肩,同时吸气。
3.两掌下按,以肩带肘,以肘带手,沉肩坠肘,同时呼气。
二、左掤势(1)上体右转,两臂环抱至体前,掌心相对(图5)。
(2)左转前掤,臂肩同高,拇指向上,右掌下按(图6)。
提示:1.上体右转,下肢不变,右抱球右掌在上,左掌在下。
2.左掤势左手在上,掌心向内,臂成弧形,力达前臂。
3.右掌下按于右髋旁,指尖向前,臂呈弧形,目视前方。
三、右捋势(1)上体左转,左手前引,右手相随,目视左手(图7)。
(2)转身下捋至右后方,右手托举高与肩平,左臂弯曲,目视右手(图8)提示:1.以腰为轴转动身体,眼随手动,目视攻防手位前方。
2.右捋势,由左前上方向右下方捋,以腰带臂。
3.右手托举,右掌斜向上,左臂弯曲与胸同高,掌心向内。
四、左挤势(1)转腰屈臂,右手搭腕,两臂前挤,手高于肩,力达前臂,臂体撑圆,目视前方(图9)。
提示:1.转头、转腰与屈右臂同时完成,目视前方。
2.右手搭左腕,左掌心向内,拇指向上置于胸前。
3.两臂向前挤出,臂与胸背有挤与撑的意念,使动作圆满。
五、双按势(1)两手翻掌,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10)。
(2)两掌下按高于腹部,掌指向前,目视右下(图11)。
(3)两掌前按与肩同宽,掌斜向前,目视前方(图12)。
陈式八法五步分解教学

陈式八法五步分解教学
陈式八法是太极拳的重要套路之一,其包含五步技法,因此需要细致地分步进行教学。
本文将对陈式八法五步进行分解教学,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太极拳技巧。
第一步:开合
首先,双手自然下垂,身体放松,呼吸自然。
然后,慢慢地将两臂抬起至肩高,双手交叉成“X”形,再将两臂向两侧舒展开来,形成一个大圆圈,接着再将圆圈收回,回到初始状态,这就是“开合”步骤。
第二步:单鞭
接下来,将右脚向右侧迈出一步,同时将左手向左侧伸出,右手则向右侧抬起,双臂呈“T”字形,这就是“单鞭”步骤。
第三步:提手上势
右手收回,再向右侧抬起,左手则向左侧收回,双手交叉成“X”型。
然后,将左脚迈向右侧,同时右手向右侧推出,左手则向左侧拉回,双手呈“T”字形,这就是“提手上势”步骤。
第四步:白鹤亮翅
接下来,将右脚再向右侧迈出一步,然后将左手向左侧推出,右手则向右侧拉回,双臂呈“T”字形。
接着,将左手向右旋转,右手则向左旋转,两手交叉在胸前,再将左手向左侧推出,右手向右侧拉回,双臂呈“T”字形,这就是“白鹤亮翅”步骤。
第五步:搂膝拗步
最后,将左脚向右侧迈出一步,同时将身体向左旋转,将右手向右侧推出,左手则向左侧拉回,双臂呈“T”字形。
接着,将右手向左侧旋转,左手则向右侧旋转,两手交叉在胸前,再将右手向右侧推出,左手向左侧拉回,双臂呈“T”字形,这就是“搂膝拗步”步骤。
通过以上的分解教学,初学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陈式八法五步的技巧,有助于提高太极拳的实战能力和健身效果。
太极拳八法五步动作讲解

太极拳八法五步动作讲解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推出的太极拳八法五步,是继简化24势太极拳之后的又一个更加简化的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为了便于一起晨练的老年朋友学习太极拳八法五步,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网络视频制作了这个文档。
太极拳八法是指: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个基本招式;五步是指:进,退,顾,盼,定。
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太极拳八法五步可分为两个部分:一,定步动作;二,动步动作。
一,定步动作:左势起势:与简化24式太极拳要求相同。
1,左掤式:由起势原地身微右转抱球后左手向前掤出成左掤手。
2,右捋式:接上式,左掌向前舒指,右掌翻转,左掌心向下,右掌心向上,合劲后捋。
3,左挤式:接上式,右掌折回,搭左腕合劲前挤,命门后撑。
4,双按式:右掌从左掌上抹出,双掌心向下,开与肩宽向下划弧回收后划弧按出。
5,右採式:双掌抓握旋腕划弧向右下採,左拳心向上,右拳心向下。
6,左挒式:双手旋腕,划弧翻转向左前横挒,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
7,左肘式:左手微向下划弧成拳,右手助力向左前顶肘。
8,右靠式:接上式,双手划小弧转换,左掌心向下于右肩前,右手拳眼向内合劲右靠。
定步动作:右式1,右掤式:接上式,原地身微左转抱球后右手向前掤出成右掤手。
2,左捋式:接上式,右掌向前舒指,左掌翻转,右掌心向下,左掌心向上,合劲后捋。
3,右挤式:接上式,左掌折回,搭右腕合劲前挤,命门后撑。
4,双按式:左掌从右掌上抹出,双掌心向下,开与肩宽向下划弧回收后划弧按出。
5,左採式:双掌抓握旋腕划弧向左下採,右拳心向上,左拳心向下。
6,右挒式:双手旋腕,划弧翻转向右前横挒,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
7,右肘式:右手微向下划弧成拳,左手助力向右前顶肘。
9,左靠式:接上式,双手划小弧转换,右掌心向下于左肩前,左手拳眼向内合劲左靠。
二,动步动作:1,进步左右掤式:左掤手;(向前进步)右手转手心向上后摆,再转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下,向前摆动,身微右转约45度。
太极八法五步教案(16学时版)

本
部
分
二、学习太极拳基本步型、步法
3.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4.基本步法:进步、退步、横移步
三、身体素质练习:
1.双人后背起:15次×2组
2.双腿纵跳:30次×2组
30′
10′
3、步法行进间练习组织队形:
××××→
××××→
××××→
××××→
▲(图三)
要求:重心平稳,前进步两脚跟横向距离保持30厘米左右,避免站成一条线。
2.上课要求运动服、鞋
3.见习生认真观摩,进行适当活动
准
备
部
分
一、徒手操(4x8拍)
头部运动扩胸运动
体转运动体侧运动
踢腿运动腹背运动
腕踝关节运动膝关节运动
二、专项基本功
1.原地正压腿
2.弓步压腿
3.仆步压腿
12′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教师领做,学生集体跟做。
× × × × × × ×
× × × × × × ×
基
本
部
分
二、学习基本组合动作
.起势、左掤势、右捋势、
左挤势、双按势
三、学习基本组合动作:
右採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
四、素质练习:
1.立卧撑:30次* 2组
2.5米折回跑:4次* 3组
20′
25′
10′
××××→
××××→
××××→
××××→
▲
(图三)
组织:四列横队(同图二)
教法: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2.带领学生学习原地的转体摆臂、屈肘上步、弓步搂推动作
3.结合搂膝拗步的攻防含义讲解动作要领与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分解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太极(八法五步)动作名称及分步教学德姣太极拳馆张德姣编写简介与学练要点:太极(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着科学化、规范化、简易化的原则,从各流派太极拳中共性的、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步,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整理,从而形成的一套具有文化性、健身性和简易性的太极拳普及套路。
它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继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之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推出的又一套更加简化的、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学习重点:了解太极拳三节三合的用意;理解太极拳对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基本要求;掌握太极(八法五步)套路名称的记忆和分动分步学练要点。
学习难点:动作的准确、沉稳、中正以及身体的柔、活、绵、劲力、虚实、精气神的综合表现水平的训练与培养。
预备势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端正;百会穴轻轻上领,下颌微内收;舌抵上颚,胸腹放松,背部轻拔,肩臂松垂;两手垂于大腿外侧,身体上下对拉拔长;上悬下沉,中节舒松,心静体松,气沉丹田;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目视前方。
一段静势01-0901 起势(1)垂手直立,全身放松,百会上领,眼见正前方;(2)屈膝松垮,重心右移,左脚跟提起,呼吸下沉;(3)吸气提膝,左脚开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手微外棚;(4)重心左移,两手松垂,落跨屈膝中定,全身放松,呼吸下沉;(5)吸气领劲,两手前举,掌心向下,与肩同高同宽,眼见右手中指方向;(6)呼气下沉,小指领劲,屈膝松垮下按,至腰胯前方,圆裆扣膝,眼见正前方。
02 左掤势(1)身体右转,两手抱球,松肩坠肘松右跨,眼见右前方,左脚为实,右脚为虚;(2)左转棚手,左掌心朝里,右掌心朝下至右跨旁,眼见正前方,手向前掤,松腰落胯敛臀。
03 右捋势(1)腰微左转两手前摆相合 (2)右转腰下捋 (3)松腰落胯松右跨,眼见右前方。
04 左挤势(1)两手后摆,左转腰相合与胸前,两掌心朝内;(2)右掌逆缠,两掌相合前挤,松腰落胯敛臀,重心下沉,眼见正前方。
05 双按势(1)穿掌平抹,两掌平开,眼见右手中指方向;(2)两手掌微合,双手后引,小指领劲下按;(3)吸气领劲,两手上提,胸前竖抱球,向前推按,松腰落胯敛臀,重心下沉。
06 右採势(1)两手左缠握拳,左手拳心斜朝外,右拳拳心斜朝内,眼见左前方向;(2)两拳右缠,左拳心斜朝上,右拳心斜朝下,两拳相距肘的距离;(3)身体微右转,松右胯,两拳下采,左拳至右腹前,右拳至右胯旁,眼见右前方,余光看手。
07 左挒势(1)两手后摆缠手变掌与身体右侧方,左掌右胸前掌心斜向下,右掌右前方掌心斜向上;(2)转腰带掌左挒,右掌心朝上,左掌心朝左前方,两手腕与肩平,眼见正前方,松左胯,重心右移。
08 左肘势(1)左手顺缠握拳与腰间,拳心向上;(2)身体右转,左肘前摆与右掌相合,击打在身体正前方(左手拳心逆缠向下,右手掌顺缠向左)松右跨,重心左移,眼见正前方。
09 右靠势(1)右手上提内缠,左手下落变掌;(2)右手握拳內缠向下,左手向上相合,(3)落(右)拳立(左)掌右靠(右肩靠出去,右拳外缠向右侧)松腰落胯松左胯,重心下沉。
二段静势10-1710 右掤势(1)身体左转,两手抱球,松肩坠肘松左跨,眼见左前方,右脚为实,左脚为虚;(2)右转掤手,右掌心朝里,左掌心朝下至左跨旁,眼见正前方,手向前掤,松腰落胯敛臀。
11 左捋势(1)腰微右转两手前摆相合 (2)左转腰下捋 (3)松腰落胯松左跨,眼见左前方。
12 右挤势(1)两手后摆,右转腰相合与胸前,两掌心朝内;(2)左掌逆缠,两掌相合前挤,松腰落胯敛臀,重心下沉,眼见正前方。
13 双按势(1)穿掌平抹,两掌平开,眼见左手中指方向;(2)两手掌微合,双手后引,小指领劲下按;(3)吸气领劲,两手上提,胸前竖抱球,向前推按,松腰落胯敛臀,重心下沉。
14 左採势(1)两手右缠握拳,右手拳心斜朝外,左拳拳心斜朝内,眼见右前方向;(2)两拳左缠,右拳心斜朝上,左拳心斜朝下,两拳相距肘的距离;(3)身体微左转,松左胯,两拳下采,右拳至左腹前,左拳至左胯旁,眼见左前方,余光看手。
15 右挒势(1)两手后摆缠手变掌与身体左侧方,右掌左胸前掌心斜向下,左掌左前方掌心斜向上;(2)转腰带掌右挒,左掌心朝上,右掌心朝右前方,两手腕与肩平,眼见正前方,松右胯,重心左移。
17 右肘势(1)右手顺缠握拳与腰间,拳心向上;(2)身体左转,右肘前摆与左掌相合,击打在身体正前方(右手拳心逆缠向下,左手掌顺缠向右)松左跨,重心右移,眼见正前方。
18 左靠势(1)左手上提内缠,右手下落变掌;(2)左手握拳內缠向下,右手向上相合,(3)落(左)拳立(右)掌左靠(左肩靠出去,左拳外缠向左侧)松腰落胯松右胯,重心下沉。
三段动势18-2318 进步左右掤势(1)两手打开身体微右转,右脚尖外摆,重心左移,眼见右前方;(2)右移重心收左脚抱球,眼见左前方;(3)微转体合手左脚正前方上步,脚跟着地,两脚肩宽,重心在右,眼见正前方;(4) 松腰落胯左脚落步,左转腰左弓步左掤。
重心左腿,左手向上向前画弧掤与胸前,右手向后向下画弧落与右胯旁,立身中正,眼见正前方;(5)松腰落胯敛臀后坐前脚掌起,左手内缠,重心右腿;(6)左转体撇脚带掌,眼见左前方;(7)上重心左脚落步右脚跟起,收脚抱球,眼见左前方;(8)微转体合手右脚正前方上步,脚跟着地,两脚肩宽,重心在左,眼见正前方;(9)松腰落胯右脚落步,右转腰右弓步右掤。
重心右腿,右手向上向前画弧掤与胸前,左手向后向下画弧落与右胯旁。
19 退步左右捋势(1) 腰微右转两手前摆相合,眼随上手;(2)重心后坐右脚掌起,转腰两手下捋,眼随腰转,余光见掌;(3)重心继续后坐,左转后腰摆掌收脚,眼见后方;(4)右转体向上向前摆掌撤步,脚尖着地,重心左腿,两手胸前方斜相合,眼见正前方;(5)重心继续后坐撵左脚,右转腰双手下捋,眼随腰转,余光见掌。
20 左移步左挤势(1)重心继续后坐收左脚,两手后摆至右侧方;(2)左脚左侧方上步,脚尖着地,右侧方搭手,眼见右前方;(3)左脚落步,松腰落胯重心左移,跟步震脚左转腰发劲左挤,两脚小开步,两脚尖正前方。
21 左移步双按势(1)右转腰两手打开,左脚左侧上步两手立掌肩前相合,脚跟着地,眼见右前方;(2)左脚落步左转体上重心,跟右步两手左按,松腰落胯敛臀,眼见左前方。
22 右移步右挤势(1)落步右转扣脚摆掌,右脚右侧方上步搭手,脚尖着地,眼见左侧方;(2)右脚跟落实,松腰落胯重心右移,跟步震脚左转腰发劲右挤,两脚小开步,两脚尖正前方。
23 右移步双按势(1)左转腰两手打开,右脚右侧上步两手立掌肩前相合,脚跟着地,眼见左前方;(2)右脚落步右转体上重心,跟左步两手右按,松腰落胯敛臀,眼见左前方。
四段动势24-2924 退步左右採势(1)落步左转腰扣脚,两手前摆,眼见正前方;(1)右移重心两手外缠握拳撤左脚,脚尖着地,眼随上手;(2)重心后坐右脚掌起,左转腰两手下採,眼见正前方;(3)重心继续后坐,转体两手变掌后摆掌收脚,眼见后方;(4)右转体向上向前摆掌握拳撤步,脚尖着地,重心左腿,眼见正前方;(5)重心后坐撵左脚,右转腰双手下採,眼见正前方。
25 进步左右挒势(1)重心继续后坐,收脚摆掌,眼见右侧方;(2)上右步缠掌,左脚跟着地,两手缠与左侧方;(3)落步上重心左挒,右脚跟起,胸微左转,两手与肩平,眼见正前方;(4)继续上重心收右脚,上步转摆掌,眼见前方;(5)落步上重心右挒,左脚跟起,胸微右转,眼见正前方。
26 右移步右肘势(1)上重心收左脚,脚尖着地,眼见正前方;(2)落步右转腰上步摆掌握拳,右脚跟着地,右手握拳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手掌前摆侧立与体前,眼见右前方;(3)扣脚落步,上重心提脚震步转腰发劲,右肘与左掌击打在身体的右前方,重心在右,掌心拳向内,胸朝前,眼见右前方。
27 右移步右靠势(1)重心左移,提掌落拳右脚右侧方上步,右脚跟着地,眼见右前方;(2)上重心扣脚转腰发劲立掌右靠,重心偏右,左掌立于大臂内侧,右拳心向右,拳眼向内,眼见右前方。
28 左移步左肘势(1)扣右脚左转腰后坐起脚摆掌握拳,左脚掌起,左手握拳与左腰间,拳心向上,右手掌前摆侧立与体前,眼见左前方,重心偏右;(2)扣脚落步,上重心提脚震步转腰发劲,左肘与右掌击打在身体的左前方,重心在左,掌心拳向内,胸朝前,眼见左前方。
29 左移步左靠势(1)重心右移,提掌落拳左脚左侧方上步,左脚跟着地,眼见左前方;(2)上重心扣脚转腰发劲立掌左靠,重心偏左,右掌立于大臂内侧,左拳心向左,拳眼向内,眼见左前方。
五段中定势30-3230 中定左右独立势(1)扣脚转腰两手打开,重心左移收右脚;(2)重心右移,挑左掌提左膝,左金鸡独立,肘膝相合,眼见正前方;(3)屈蹲松腰落胯落脚,重心左移,眼见前下方;(4) 挑右掌提右膝,右金鸡独立,肘膝相合,眼见正前方。
31 十字手屈蹲落步撵脚,两手相合与撑胸前,左外右内,两掌心向内,松腰落胯敛臀,眼见正前方。
32 收势(1)翻掌向前穿磨分手 (2)垂臂落掌起身 (3)并步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