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华鳖的拟生态养殖技术探讨

中华鳖的拟生态养殖技术探讨1. 背景介绍中华鳖是一种重要的水生动物,富含营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药及抗癌药物等领域。
由于野生中华鳖的数量持续下降,为了保护这种珍贵物种和满足市场需求,繁殖和养殖中华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拟生态养殖是一种可持续性的鳖类养殖技术,在保证水产品质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养殖成本,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采用。
本文将介绍中华鳖的拟生态养殖技术及其特点。
2. 拟生态养殖技术的原理拟生态养殖技术是指在人工养殖环境中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使养殖水产物在生长过程中得到类似于天然环境的营养素,降低养殖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拟生态养殖技术最大的特点是模拟自然生境,尽可能模拟自然环境下的氧气含量、温度、PH值等,使水产物的生活条件得以最优化。
3. 中华鳖拟生态养殖技术的实施方法3.1 良好的水质管理中华鳖对养殖水体水质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体流动性,保证溶氧量和水温适宜。
养殖前应检测水体的总硬度、氨氮、总氮等,达到标准后才能投放中华鳖苗种。
3.2 优化饲料管理合理配制饲料,在饲喂周期、饲喂量、饲喂频率等方面达到最佳养殖效果。
中华鳖是肉食性动物,青鱼、虾卵等肉类为佳饵,应根据中华鳖的饮食习惯和体型选择合适的饵料。
3.3 控制光照时间中华鳖喜欢光照,但太阳光线会导致水温升高,减少水中氧气,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
每天光照时间不宜过长,通常控制在8-10小时。
3.4 适当增加养殖面积中华鳖是喜欢漂泊的种类,适当增加养殖面积有利于中华鳖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减少中华鳖因为同位素而产生的伤害。
3.5 建设合理的养殖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设置沉箱保障设备,适时更换水质、保证水中的营养物质均衡和稳定。
同时,对养殖设施定期清理、消毒,减少细菌污染等问题。
4. 拟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势4.1 增强效益因为中华鳖适应性较异,拟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不仅显著降低了养殖成本,还大大提升了育苗作业的成功率。
中华鳖的生态养殖技术—成鳖生态养殖与管理技术

04
管理技术
04 管理技术
1. 水质管理
应尽量营造中华鳖的自然生长环境,建立水体的生态平 衡,主要应做好:
①搞好池塘生态 建 设 。一是投放活螺蚬、河蚌等贝类, 在春季3~4月份 每 亩放200公斤;二是移植水草,要移植苦 草、伊乐藻、水葫芦等,覆盖面达1/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 境,达到塘内自净。
3. 越冬管理
成鳖越冬管理无需采取特别 的 防寒保温措施,只要越冬期间始终保持 高水位,鳖就能安全越冬。
除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进行消毒外,对饲 料、食台 、 晒台和生产中所用的工具也要定期消毒。鱼 虾、螺蚌肉等饲料在投喂前均要用5%盐水浸洗消毒。食 台与晒台每周要用10mg/L的强氯精清洗1次。生产中所 用的工具每周要用100mg/L的高锰酸钾浸洗消毒2~3次 。
04 管理技术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 以增强成鳖的抗病能力。一般每千克饲料 拌入10克的中草药,每隔15天连喂3天,可起到防病作用。若发现甲鱼有 病时应及时诊疗,对症下药。药物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 用准则(NY5071—2001)》的规定。成鳖捕捞前15天应停用任何药物。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学投饵
03 科学投饵
1. 饲料种类
成鳖的饲料种类与幼鳖基本一样,饲料以鲜活饵料为主,搭配部分植物性饵料 为自配饵料,主要种类有:鲜活螺蚬、小杂鱼、动物内脏、饼类、麸类、南瓜等及 人工配合饲料。
人工采用配合饲料比采用各种单项饲料效果更好,其配方为: ①鱼粉60~70% , 马铃薯淀粉20~25% , 外加少量的干酵母粉、脱脂奶粉、脱 脂豆饼、动物内脏粉、血粉、维生素、矿物质等。 ②用鱼粉 ( 或血粉、蚕蛹粉、猪肝法等 ) 30%,豆渣30%,麦粉30%, 麦芽 3%, 土粉3%, 另加植物油、蚯蚓粉、骨粉各1%,维生素0.1%。在投饵时可搭配 少量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一般不使用鳖颗粒饲料,禁用添加剂和含激素类或有残 留的药物。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6期动物科学摘要本文总结了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包括选择场地与建设池塘、种萍与投螺、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自然越冬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华鳖的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鳖;养殖技术;生态中图分类号S966.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8)16-0216-01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王先锋(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办公室,安徽肥西231200)中华鳖口感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滋补珍品,市场需求高,价格一路上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养殖模式下的中华鳖价格居高不下,经济效益明显。
现对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场地选择与池塘建设中华鳖的养殖场地要求生态环境良好、向阳、背风、与主要道路有一定安全距离,养殖环境符合国家对农产品生态养殖的要求。
中华鳖养殖池要求进排水系统各自独立,有充足的水源条件,水质及周围土壤没有污染。
中华鳖养殖池塘的面积一般在2000~5000m 2之间,池水的深度控制在1.5~2.0m 之间。
为了防止中华鳖逃逸,要将池塘周围的壁涂抹1层水层,坡比约为1∶3。
池埂四周安上石棉瓦作为防逃墙,高度控制在70cm 左右,底部入土深度约20cm 。
池塘底部的土壤多选择具有较好保水性能的壤土,每个池塘中安装1台以上的增氧机,功率在1.5kW 以上。
防逃墙内的周围留一片空地(宽度超过1m ,坡度较大),并搭建4~8个晒台,每个晒台的面积在2~4m 2之间,搭建材料可选择竹片、木板等,这些晒台在池塘中分散设置,便于中华鳖晒背。
池塘周围用水泥预制板、木板等搭建多个食台,规格为长×宽=(2~3m )×(1~2m ),其中一端浸没到水中30cm ,倾斜角度30°。
为了避免中华鳖逃逸,在进水口、排水口的位置都要安装网眼比较密的铁丝网[1]。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作者:王先锋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6期摘要本文总结了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包括选择场地与建设池塘、种萍与投螺、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自然越冬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华鳖的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鳖;养殖技术;生态中图分类号 S96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216-01中华鳖口感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滋补珍品,市场需求高,价格一路上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养殖模式下的中华鳖价格居高不下,经济效益明显。
现对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场地选择与池塘建设中华鳖的养殖场地要求生态环境良好、向阳、背风、与主要道路有一定安全距离,养殖环境符合国家对农产品生态养殖的要求。
中华鳖养殖池要求进排水系统各自独立,有充足的水源条件,水质及周围土壤没有污染。
中华鳖养殖池塘的面积一般在2 000~5 000 m2之间,池水的深度控制在1.5~2.0 m之间。
为了防止中华鳖逃逸,要将池塘周围的壁涂抹1 层水层,坡比约为1∶3。
池埂四周安上石棉瓦作为防逃墙,高度控制在70 cm左右,底部入土深度约20 cm。
池塘底部的土壤多选择具有较好保水性能的壤土,每个池塘中安装 1台以上的增氧机,功率在1.5 kW以上。
防逃墙内的周围留一片空地(宽度超过1 m,坡度较大),并搭建4~8个晒台,每个晒台的面积在2~4 m2之间,搭建材料可选择竹片、木板等,这些晒台在池塘中分散设置,便于中华鳖晒背。
池塘周围用水泥预制板、木板等搭建多个食台,规格为长×宽=(2~3 m)×(1~2 m),其中一端浸没到水中30 cm,倾斜角度30°。
为了避免中华鳖逃逸,在进水口、排水口的位置都要安装网眼比较密的铁丝网[1]。
2 种萍与投螺在3月初的晴天将池塘中的水放干,撒入石灰2 250~2 700 kg/hm2进行池塘消毒,晒3~5 d后重新注水,并放入鸡粪。
中华鳖健康养殖技术

中华鳖,又称甲鱼、团鱼、王八、脚鱼等。
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
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优质水产品。
我市处于新旧黄河的三角地带,水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量的中华鳖资源,尤其是70-80年代以前中华鳖资源较多,但近年来随着其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以及人们的酷捕等,使其自然资源量下降,但人工养殖量却有一定的增加,并出现了诸如巨野县独山曹楼甲鱼养殖场等一些规模养殖场。
中华鳖具有较大的食用价值、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较大,发展其养殖是广大群众发展农村经济、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一、中华鳖外塘养殖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产品的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无公害的水产品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工厂增温养鳖的迅猛发展,温室鳖的价格跌至低谷,现在每公斤40-60元也很少有人问津。
按照无公害的养殖要求,在野外饲养的鳖,其色泽、肥满度、食用口感等,均优于工厂化温室养殖鳖,近几年来已逐渐成为市场主角,售价每公斤一般在100-200元,效益较好。
(一)无公害中华鳖养殖要求1.场地要求场地背风、向阳,环境安静,周围没有工业“三废”及生活、医疗垃圾等污染源。
池塘底质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2.水质应保证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
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不得有异色、异臭或异味。
3.饲料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或采集的野生小杂鱼、虾、螺、蚬等中华鳖喜食的多种饲料。
○肖剑如需使用配合饲料,其各项安全指标限量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其中不得添加任何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
4.药物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
采取限制养殖密度,推广科学混养,提倡健康养殖及生态综合防治,严禁使用国家禁用渔药,合理使用生物制剂或中草药等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
(二)必要建设1.建设防逃墙池埂四周用高0.7m的石棉瓦、水泥板或铝板等材料制成,埋入土下0.2m作为防逃墙。
中华鳖大水面立体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114 2017, V ol.37, No.14农业与技术※种植与养殖中华鳖大水面立体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李宏(四川省广元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四川广元 628000)摘 要:中华鳖俗称甲鱼、王八,是较为名贵的淡水水产品,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所以长期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在中华鳖的养殖过程中,由于不能准确把握养殖密度,投放的食料配比欠缺科学性等问题,造成中华鳖产值下降,产品口感以及其营养价值也相应受到影响。
本文就大水面立体生态养殖的方法进行探究,试分析其对于鳖类养殖的实际效用,希望为我国中华鳖养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鳖;大水面;立体;生态养殖;技术中图分类号:S96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092中华鳖属杂食性动物,在鳖类的养殖过程中,水体的温度以及投食的饵料品类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最适宜其生长的温度约为25~34℃。
当自然水体的温度降低时,中华鳖的食欲就会相应地受到影响,当温度下降至15℃左右时,它就会停止进食,12℃左右时,中华鳖就会进入到冬眠状态。
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投食饵料的类型以及食量,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为了提升养殖效果,还可以进行种草、投螺以及与鱼类混养的形式,使中华鳖的养殖更加专业化,使养殖的鳖类更富营养价值。
1 分期放养鱼鳖为了使养殖环境与自然环境更加接近,故采用鱼鳖混养的方式进行立体养殖,同时辅以适合本地鳖类生长的藻类和螺类。
该种立体生态养殖的方式在施行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根据不同生物的生长特性在特定的时间投放,这种分期投放形式,不仅能够保证中华鳖以及鱼类的成活率,还能够形成与自然环境更接近的鱼塘生态系统,其经济效效益以及成活率都得到较大保障。
做好养殖池塘的消毒工作,并根据中华鳖的饮食习性,适当的投养一定量的青虾等,保证中华鳖对于浮游饵料的需要,还可以适当投放藻类以及中华鳖好食的贝类,为其提供充足的饵料来源。
中 华鳖的养殖池塘生态构建技术

中华鳖的养殖池塘生态构建技术一、池塘选址与规划1、选址选择合适的池塘位置是成功养殖中华鳖的基础。
应优先考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区域。
池塘周边环境要安静,远离污染源和嘈杂的场所,以减少对中华鳖的干扰和潜在的污染威胁。
同时,要确保池塘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中华鳖的生长。
2、规划根据养殖规模和预期产量,合理规划池塘的大小和形状。
一般来说,池塘面积以 2 5 亩为宜,形状以长方形为佳,这样有利于水体的流动和管理。
池塘深度应保持在 15 2 米左右,既能保证水温的相对稳定,又能为中华鳖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二、池塘的建设与改造1、池塘结构池塘底部应平整,向排水口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和清淤。
池塘四周可以用砖石、混凝土等材料砌成护坡,防止坍塌和水土流失。
2、进排水系统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是保持池塘水质的关键。
进水口应高于池塘水面,避免引入污染水;排水口应设在池塘底部,便于排出底层污水和定期换水。
同时,在进排水口处应设置过滤网,防止杂鱼、敌害生物和杂物进入池塘。
3、防逃设施中华鳖具有较强的攀爬和逃逸能力,因此必须在池塘四周设置牢固的防逃设施。
常见的防逃材料有石棉瓦、塑料板、铝板等,高度应在50 厘米以上,埋入土中 15 20 厘米,并且要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完整性。
三、池塘生态环境的营造1、种植水生植物在池塘中适量种植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葫芦、睡莲等,不仅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还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同时,水生植物为中华鳖提供了栖息和躲避的场所,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
2、投放有益微生物定期向池塘中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等,可以分解池塘中的有机物,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3、底质改良池塘底质是中华鳖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如沸石粉、生石灰等,可以改善底质的透气性和肥力,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四、水质管理1、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池塘水质的各项指标,如水温、酸碱度(pH 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中华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华鳖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中华鳖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及珍稀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中华鳖的保护和繁殖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华鳖的分布、繁殖状况,评估中华鳖养殖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的养殖模式及保护措施,为该物种的保护和繁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中华鳖(学名:Mauremys Sinensis)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中国的华南、东南亚一带,在山溪、湖泊、稻田等湿地生境中广泛分布。
由于其肉味鲜美,曾一度遭受过过度的捕杀,导致其数量锐减,濒临灭绝。
2007年,中华鳖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录,并受到了严格的保护。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重视,中华鳖的数量有所恢复,但仍未摆脱濒危的状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中华鳖的分布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搜集,对中华鳖的分布范围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了解其分布状况。
2. 中华鳖的繁殖状况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对当地居民的访谈,了解中华鳖的繁殖季节、交配方式、产卵地点等信息,评估其繁殖状况。
3. 中华鳖养殖可行性评估:通过对中华鳖的生态习性、饲养管理技术、市场需求等方面的研究,评估其养殖的可行性,并提出养殖模式。
4. 中华鳖的保护措施研究:结合中华鳖的生存现状,提出适合于中华鳖保护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本研究将采用野外调查、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搜集等方法,全面、系统地开展中华鳖的相关研究工作。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1. 通过对中华鳖的分布调查和繁殖状况调查,获取中华鳖的实际数据,为中华鳖的保护和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估中华鳖养殖的可行性,提出合理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方法,为中华鳖的养殖提供参考。
3. 提出中华鳖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促进中华鳖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
5. 研究进展和计划目前,本研究已经完成了中华鳖的分布调查和繁殖状况调查的初步工作,初步了解了中华鳖的分布范围和繁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献 著 录 格 式 :陈 忠法 , 伟 绍 ,黄 富 友 ,等 . 三段 式 中华 鳖 生 态 养殖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 ] 浙 江 农 业 科 学 ,2 1 ( ) 1 40 J. 0 2 3 :4 7— 2
圈
三段 式 中华 鳖生 态 养 殖技 术 研 究 与应 用
中华 鳖养 殖基地 在浙 江省 云和县 紧水滩 镇石 浦 村 。基 地 三 面 青 山 怀 抱 ,树 木 茂 密 ,前 方 是 仙 宫
湖 ,周 围 1 m 内无 矿 山 、化 工厂等 污染 源 ,且 离 0k
1 l 收 稿 日期 :20l1. 2一 5
网箱 采 用 聚 乙烯 有 结 网 片缝 制 而 成 ,规 格 为
村庄 在 8 0m 以上 ,无 生活 污染 。养殖 水源 为紧水 0
滩水 库水 ,符 合 G / 8 0 . — 2 0 B T 14 7 4 O 1农 产 品安 全
质量无 公 害水产 品产 地环 境要 求 和 N 0 1 0 1 Y 5 5 —2 0 无公 害食 品淡水 养殖用 水水 质 的规 定 。
水 池 ,以沉 淀 或 拦 住 溪 流 的 泥 沙 和 漂 浮 物 ,在其
成 了一套 先进 、完 善的养殖 实用 技术 ,解决 目前 中 华 鳖养殖 中普 遍存在 的水 生态失 衡 的难 题 。通过 此 模 式养殖 的优 质水 库生态 鳖无 泥腥 味 、无 药残 、体
色 自然 ,达 到 了野 生 鳖 品 质 。
中图 分 类 号 :S9 1 2 8 .2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0 2 -0 7 2 1 ) 30 1 -4 5 89 1 ( 0 2 0 —4 7 0
中华 鳖 ( e d css ei 自古 以来 就被 人们 P l i u i s ) os n s 视 为滋补 的营 养保 健 品 ,是 我 国特 有 的水 产珍 品 。
陈忠 法 卜 绍 ,黄富友 , 伟 ,李彩燕 ,钱 国英
( .浙 江 万 里 学 院 生 物 与 环 境学 院 ,浙 江 宁 波 1 3 50 2 1 10: .云 和 县 清 江生 态 龟 鳖 养 殖 专 业 合作 社 ,浙 江 云 和
3 30 ) 20 0
33 0 26 0
3 .丽水 市 水 产 技 术 推 广 站 ,浙 江 丽 水
0 5m 处用 直径 10 mm 的 P C管再 引水 到 各个 . 高 0 V 池 塘 ,各 池塘有 控 制水量 的 阀门 。排 水 口设 置在 进 水 口对 面 ,用直 径 10mm的 P C管 排水 ,其 高度 0 V
就 是池塘 水位 高度 ,水位过 高 时溢 出 ,实现 流水 养
殖 。 在 池 塘 中 央 设 置 l 2 的 晒 背 台 ,在 池 塘 0~ 0 m 岸 边 还 留部 分 空 地 ’ 让 鳖 在 夏 天 晚 上 纳 凉 和 运 动 。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环 境 与 设 施 .
1 1 1 自然 养 殖 环 境 . .
堤埂 用块 石砌 地 基 ,用 混 凝 土抹 平 ,上 面 再砌 砖 。 池壁 用实 心水 泥小 砖 ,宽 1 m,高 1 2m,上 面 8c . 加一 块砖 成 “广 型 ,防止 中华 鳖逃逸 。 ”
1 12 设 施 养 殖 环 境 ..
近年 来 ,随着人 们生 活水平 的提 高 ,消费者 对水产 品的安全 问题 和营养 价值越 来越 关注 。 目前 ,工 厂
化 养成 的 中华 鳖 由 于饲 养 过 程 中使 用 了大 量 抗 菌 素 ,导致 鳖体 内药物 残 留 ,食用 品质 下 降 ,市场 价
温 室上部 分为 钢结 构 。配套 建 设 10 m 0 的 水 源加 温池 和 0 5t 炉 1台。 . 锅 成鳖 养殖 池 塘 。池 塘呈 长 方 形 ,面积 10 0~ 0 12 0m , 深 0 8~10 m,池 塘 进 排 水独 立 ,利 0 水 . .
国内常见 的养殖 模式有 温 室 、温 室 + 塘 、池 池 塘等 3种 。我们 根据 浙西南 山 区紧水滩 水库 流域 水 位落 差大 、水 面广 阔 、无工 业污 染等优 越 的生态 环 境 条件 ,进行 温室 +池塘 + 库 网箱 的三 段式 中华 水
鳖 生态 养殖技 术研究 ,通 过第 1阶段 温室稚 幼鳖 培 育期 、第 2阶段 土池 微流水 成鳖 养殖 品质优 化调 控 期 和第 3阶段水 库 网箱养殖 品质 精 品化 调控 期 ,形
用 山 区 高 低 落 差 大 的 地 形 ,在 总 进 水 渠 用 直 径 1 0m 6 m的 P C管 引入 到一个 1m×1m×1m 的集 V
稚幼 鳖培育 温 室。温室 建造 符合 工厂养 殖 的各
格下 滑 。而安 全 、无 公害 的生态 养殖 中华 鳖 ,因其
养殖 过程 接近 天然 ,日益受 到广 大消 费者 的青睐 。
种要 素 ,构造 为拱形 ,左右 排列 中 问走道模 式 ,长 7 5m,宽 1. 6 5m,单 池 面积 5 0m 。温室 中心点 高 2 5m,养殖 池高 0 9m,池水 深 0 7 . . . 5m,锅 底形 。
摘
要 :根 据 浙 西 南 山 区水 库 的 生 态 环境 条件 ,进 行 温 室 +池 塘 +水 库 网箱 三 段 式 中 华 鳖 生 态 养 殖 技 术 研
究 ,形 成 了一 套 完 善 的 中华 鳖 生 态 养 殖 实 用 技 术 ,取 得 了 良好 的 养 殖 效 果 。 对 生 态 养 殖 模 式 、设 施 建 设 、 经 济 效 益 、鳖 的 品质 等 技 术 经 济 问 题 进 行 探讨 。 关键 词 : 中华 鳖 ;生态 养殖 ;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式 ; 室 ; 塘 ; 库 网箱 温 池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