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序教案

陶庵梦忆序教案
陶庵梦忆序教案

陶庵梦忆序

一、导入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里的痴人指的是谁明确:张岱

二、作者简介、解题:

张岱(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1689年清康熙十八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着书以终。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着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寻梦》《夜航船》等文学名着。

《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着的一部书,杂记他从前的种种见闻。

序有书序和赠序,本文中的序是书序,是说明写作缘起或写作目的的。

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梦。

2、张岱将什么看成是一场梦

明确: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四、文本研读:

1、张岱为什么说“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①以前是怎样的繁华,哪些字词是体现繁华的从哪些方面写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体现繁华生活的词语有: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七组词。

从戴,穿,吃,住,行五个方面体现过去生活的繁华奢靡。

②哪些词句体现了现在的生活

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笠、蒉、衲、苎、藿、粝、荐、石、绳、瓮、烟、粪、途、囊

③表现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由此可见现在的生活痛苦不堪,惨淡凄凉。

[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家常渊源,“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劳碌半生,皆成梦幻。”(《自为墓志铭》)

资料链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自为墓志铭》)2、文中在张岱看来造成这种今昔巨变的原因是什么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作者认为是一种因果报应)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提到了“罪案”这个词,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表达出的反省忏悔之意,不过,该反省忏悔的应不应该是他这样一位没有任何官阶的“平民百姓”,不是,而应该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和那些显赫一时的权臣。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岱不仅是个人在反省忏悔,也是在替一群人进行反省忏悔,替一个王朝进行反省忏悔。

那么难道真是他以前过于豪华的生活使之现在遭到报应吗让他生活的如此凄凉困窘

其实是国破家亡。

3、前半生生活风流浪漫,天天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但清兵南下后,国破家亡,以往的一切不复存在。国虽亡,家虽败,但国仍在心中,所以我们说张岱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如何面对这种今昔巨变,以何来支撑

“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饥饿之余,好弄笔墨。”“余今大梦将寐,犹事雕虫。”(对文字的痴迷)

五、对文字的痴迷让你想到什么

1、国破身死的屈原,生前谏言忠君,死后流芳千古,一腔忠君血空洒汨罗江,他可以选择残存苟活,但对文字的痴迷中,他找寻到了一个真正的归宿,用《离骚》诉说着国的意义,用生命扞卫着尊严。

2、身受腐刑的司马迁,生遭尽世人的白眼,死无颜面对己逝的宗族,他的遭遇足可以使他内心痛苦以致郁郁而终,但对文字的痴迷使其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

六、拓展延伸及作业:

文中复杂的情感其实是张岱复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张岱的人生态度中最能触动你的是什么就其一点来谈即可。(不少于200字)

资料链接:

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着书二十年耶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自题小像》)

七、总结

张岱,他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痴人,

他有较浓厚的佛家思想,但并非是佛教的虔诚信徒;

他生于诗书礼仪之家,思想却自由散漫但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他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

附:【原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状点语也。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以笠报颅,以篑报踵,仇簪履也。

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煖也。

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

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

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梁,车旅螘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译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象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屡次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煮饭疗饥。我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饥饿之余,喜欢舞文弄墨。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很享受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以竹笠作为头的报应,以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以衲衣作为穿皮裘的报应,以麻布作为服用细葛布的报应,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作

为食肉的报应,以粗粮作为精米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荐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柔之物相对;以绳枢作为优良的户枢的报应,以瓮牖作为明亮的窗的报应,用来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对;以烟熏作为眼睛的报应,以粪臭作为鼻子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享受香艳相对;以跋涉路途作为脚的报应,以背负行囊作为肩膀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轿马仆役相对。以前的各种罪案,都可以从今天的各种果报中看到。

在枕上听到鸡的啼声,纯洁清静的心境刚刚恢复。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华靡丽于转眼之间,已化为乌有,五十年来,总只不过是一场梦幻。现在黄粱都已煮熟,车子已从蚁穴回来,这种日子应该怎样来打发只能追想遥远的往事,一想到就写下来,拿到佛前一桩桩地来忏悔。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排比,以与《志林》相差别。偶而拿出一则来看看,好像是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遇见了以前的朋友,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但我却反而自己高兴。我真可说是不能对之说梦的痴人了。

以前西陵地方有一个脚夫,为人挑酒,不慎跌了一交,把酒坛子打破了。估计无从赔偿,就长时间呆坐着想道:“能是梦便好!”又有一个贫穷的书生考取了举人,正在参加鹿鸣宴,恍恍忽忽地还以为这不是真的,咬着自己的手臂说:“别是做梦吧!”同样是对于梦,一个唯恐其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其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

我现在大梦将要醒了,但还在弄雕虫小技,这又是在说梦话了。因而叹息具有慧业的文人,其好名之心真是难改,正如卢生在邯郸梦已要结束、天就要亮的时候,在其遗表中还想把其摹榻二王的书法流传后世一样。因此,其一点名根,实在是象佛家舍利子那样坚固,虽然用猛烈的劫火来烧它,还是烧不掉的。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洪塘中学郑静素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幅西湖风光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吗?是西湖。 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有关西湖景色的诗词。 (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大法宝呢)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二)了解作者 谁告诉我张岱是谁?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张岱的?(你表现很棒,因为你懂得借助工具书、注解来预习课文)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就赏读《湖心亭看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顺,读通 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字音你都读准了吗? 桡毳衣雾凇沆砀一芥铺毡强饮(幻灯) 下面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一点,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 好,你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有板有眼。 2、读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个字,一个评价张岱的字。

陶庵梦忆序练习题

《陶庵梦忆序》练习题 1、下列选项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燕.王(yān)縑.素(jiān)思厥.先祖父(jué)筼筜 ..(yún dāng) B瓶粟屡罄.(qìng)为.国者(wéi)蛇蚹.(fù)以蒉.报踵(kuì) C胜负之数.(shǔ)蜩.腹(tiáo)子嗣.(shì)石匮.书(kuì) D以衲.报裘(nà)以苎.报絺.(zhù chī)爽垲.(kǎi)以粝报粻.(zhāng) 2、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古义:泛指去世的长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续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C当作如何消受(古义:忍受今义:享受) D仇温柔也(古义:温暖柔软今义:性格温和柔顺)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试问微之先生何.在君何.以知燕王 C先生岂其.人邪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D 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是.年,吾佐戎徐州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被 B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图:考虑 C以途.报足,以囊报肩途:路途 D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仇:报应,相对 5、对“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理解的正确一项是() A.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是另外一种年谱的写法;也不按门类编排,以与《志林》相差别。 B.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编排,以与《志林》相差别。 C.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是另外一种年谱的写法;也不按门类编排,相当于另外的《志林》。 D.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编排,相当于另外的《志林》。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华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 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 ....之憾。 B.由山东和内蒙古联合培养的运动员韩刚,不仅为内蒙古代表团夺得了本届全运会的首枚金 牌,也因为双记分制度使山东分到半块金牌,可谓一举两得 ....。 C.自从出版了《决战》这部长篇小说,他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连续创作了几部历史题材的小说。

陶庵梦忆序词类活用 陶庵梦忆序重点实词解释

陶庵梦忆序词类活用陶庵梦忆序重点实词解释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陶庵梦忆序词类活用陶庵梦忆序重点实词解释《陶庵梦忆序》是明代文学家张岱为自己的著作《陶庵梦忆》创作的一篇序文。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陶庵梦忆序词类活用,供大家参考选择。 陶庵梦忆序词类活用 一、通假字: 止:通只。 原文中的句子:止有剩骨。 白话译文:只剩下骨头。 二、一词多义: 1、积薪: (1)堆积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场主积薪其中。 白话译文: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原文中的句子:转视积薪后。 白话译文:转身看柴草堆后面。 2、意: (1)神情、态度。 原文中的句子:意暇甚。 白话译文:神情悠闲的很。 (2)意图。

原文中的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白话译文: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3、敌: (1)攻击。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2)敌人。 原文中的句子:盖以诱敌。 白话译文: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4、前: (1)前面。 原文中的句子:恐前后受其敌。 白话译文: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 (2)向前。 原文中的句子:狼不敢前。 白话译文:狼不敢上前。 三、词类活用: 1、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4、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四、古今异义: 1、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某地方。 原文中的句子:一狼径去。 白话译文: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2、少: 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小。 原文中的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白话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3、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原文中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白话译文: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4、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原文中的句子:止增笑耳。 白话译文: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3、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一、导入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这里的痴人指的是谁?明确:张岱(板书“痴人”) 二、解读痴人 1、初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身份的句子 陶庵国破家亡明末清初人(亡国之人) 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明亡后避居山中(气节高尚) 因《石匮书》未成好弄笔墨作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 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荣 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布衣素食,生计维艰 2、思考:①以前是怎样的繁华,哪些字词是体现繁华的?从哪些方面写? 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

(繁华体现:戴,穿,吃,住,行) 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家常渊源,“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自为墓志铭》) ②作者如今贫苦生活又是如何? 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以途报足,以囊报肩,。 资料链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自为墓志铭》) ③文章中还提到哪些痴人?其痴体现在何处?有何相似之处? 西陵脚夫: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中式寒士: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三、何谓痴梦 文中作者提到哪些“痴梦”?其实质是指什么? ①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放逸优游的前尘往事 ②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魂牵梦绕的故国旧事

新人教版选修《陶庵梦忆序》原文和译文

【原文】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非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译文】 陶庵国破家亡,没有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令人惊异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毒药猛兽,惊惶得几乎窒息,不敢与我接近。我写了悼念自己的诗,屡次想自杀,因《石匮书》未完成,还苟活在人间。然而瓮中的米屡次用尽,不能生火做饭,才知道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竟自是饿死的,(说他们)不吃周朝的粮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饥饿以后,喜欢写点文章。就想到以前生长在王、谢一样的高贵人家,很是享受了一番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用斗笠回报头颅,用草鞋回报脚跟,这是报应过去的簪缨穿履。用衲衣回报皮裘,用麻布回报细葛,这是报应过去的着暖穿轻。用豆叶回报肉食,用粗粮回报精米,这是报应过去的美味佳肴。用草席回报床褥,用石块回报枕头,这是报应过去的温暖柔软。用绳枢回报门轴,用破瓮回报轩窗,这是报应过去的高爽干燥。用烟熏回报眼睛,用粪臭回报鼻子,这是报应过去的芳香艳丽。用路途回报双脚,用背囊回报肩膀,这是报应过去的车马随从。以前的各种罪状,从今天的各种因果报应中看到。 在枕上听到鸡的啼声,清明纯静的心境刚刚恢复,于是回想我的一生,繁华奢靡,转眼之间都成乌有,五十年来,全都成为一场梦。现在正当黍米饭熟黄粱梦断,车过蚁穴南柯梦醒,这种日子该作怎样的忍受。遥想往事,想到就写下它,拿到佛前,一桩桩地忏悔。所写的事,不以年月为序,与年谱相异;不分门别类,与《志林》有别。偶尔拿出一则,好像重游先前的小路,如同遇见过去的朋友,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自己反而因此高兴,真可说是痴人面前不能说梦了。 以前西陵有一个挑夫替人担酒,行走时不慎跌倒摔破酒瓮,想想无法赔偿,就长时间呆坐着想道:“能是梦就好了!”又有一个贫穷的书生参加乡试中了举人,正去参加鹿鸣宴,恍恍惚惚地还以为这不是真的,自己咬着自己的手臂说:“莫不是做梦吧?”一样是梦而已,一个唯恐它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它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 我现在大梦将醒,还在从事雕虫小技,这是又一次在说梦话。于是叹息从事智慧事业的文人,好名之心难以改变,正如邯郸梦醒,更漏已尽晨钟已鸣,卢生临终上疏,还想着摹拓二王的书法,来流传后世,那一点好名的根性,已经坚固如同佛家舍利,虽劫火猛烈,还烧它不掉。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 3、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这里的痴人指的是谁明确:张岱(板书“痴人”) 二、解读痴人 1、初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身份的句子 明确:陶庵国破家亡明末清初人(亡国之人) 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明亡后避居山中(气节高尚) 因《石匮书》未成好弄笔墨作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 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荣 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布衣素食,生计维艰 2、思考:①以前是怎样的繁华,哪些字词是体现繁华的从哪些方面写 明确: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 (繁华体现:戴,穿,吃,住,行) 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家常渊源,“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自为墓志铭》) ②作者如今贫苦生活又是如何? 明确: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以途报足,以囊报肩,。 资料链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自为墓志铭》) ③文章中还提到哪些痴人其痴体现在何处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西陵脚夫: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中式寒士: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三、何谓痴梦 文中作者提到哪些“痴梦”其实质是指什么 ①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放逸优游的前尘往事。 ②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魂牵梦绕的故国旧事。 ③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呕心沥血的文学创作。 四、体味痴情

金山夜戏文言文翻译-金山夜戏原文及翻译

金山夜戏文言文翻译|金山夜戏原文 及翻译 【--中秋节祝福语】 《金山夜戏》由明朝作者张岱所做,选自《陶庵梦忆》。接下来搜集了金山夜戏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金山夜戏 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译文 崇祯二年,中秋的第二天,我由镇江前往兖州。日暮时分到达北固山,将船停靠在江口。月光如同流水从囊中倾泻

而出,江中波涛汹涌,露气吸收着月光,喷薄至天空都成了白色。我感到十分惊喜。划动小舟去拜访金山寺,已经是二更时分了。经过龙王堂,进入大殿,都漆黑寂静。树林下洒漏的月光,淅淅疏疏如同残雪一般。我呼唤小奴携带演戏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张灯火,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等几出戏。锣鼓喧哗,一寺的人都起来观看。有一个老年僧人,用手背擦着眼翳,突然张嘴,呵欠和笑、喷嚏一起出来。慢慢地定睛到底该看作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来到的,都不敢去问。戏演完了,将要天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 山僧送到山脚,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是人、是怪、还是鬼。 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花似锦,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四书遇》等文学名著。表达情感:表现了作者的狂放不羁、洒脱任性、赏玩风景的闲情逸致。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 3、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这里的痴人指的是谁?明确:张岱(板书“痴人”) 二、解读痴人 1、初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身份的句子 明确:陶庵国破家亡明末清初人(亡国之人) 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明亡后避居山中(气节高尚) 因《石匮书》未成好弄笔墨作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 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荣 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布衣素食,生计维艰 2、思考:①以前是怎样的繁华,哪些字词是体现繁华的?从哪些方面写? 明确: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 (繁华体现:戴,穿,吃,住,行) 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家常渊源,“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自为墓志铭》) ②作者如今贫苦生活又是如何? 明确: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以途报足,以囊报肩,。 资料链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自为墓志铭》) ③文章中还提到哪些痴人?其痴体现在何处?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西陵脚夫: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中式寒士: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三、何谓痴梦 文中作者提到哪些“痴梦”?其实质是指什么? ①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放逸优游的前尘往事。 ②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魂牵梦绕的故国旧事。 ③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呕心沥血的文学创作。 四、体味痴情 1、今昔生活境遇反差如此之大,那么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可通过哪些句子体现? ①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悔——他有较浓厚的佛家思想,但并非是佛教的虔诚信徒 ②“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喜——喜而实悲

《古代散文欣赏》名句翻译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翻译练习 1、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 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4、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15、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6、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 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7、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18、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19、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0、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22、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 夜游,良有以也。 2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2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文学常识练习题 1.选出正确的选项() A.《湘夫人》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天问》,《天问》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B.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北宋爱国诗人。风格豪迈,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过小孤山大孤山》是日记体游记。 C.歌行体,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歌”“行”为最多,逐渐演变成一种诗体名。《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凭箜篌引》《燕歌行》都是乐府诗。 D.鲍照,“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文学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此诗和《湘夫人》《拟行路难》《春江花月夜》《夜归鹿门歌》均为古体诗。 2.选出错误的选项()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长恨歌》是其代表作。 B.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花间词人的鼻祖,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善于描写手法,独辟蹊径,语言华丽。 D.乐府——两汉时指音乐机关;到了魏晋六朝,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涉江采芙蓉》《湘夫人》《国殇》都是乐府诗。 3.选出正确的选项() A.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诗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旅夜书怀》《蜀相》《登岳阳楼》等律诗都表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B.李贺深受屈原、李商隐以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多以乐府诗题材驰骋想象,具有极度浪漫主义的色彩。《李凭箜篌引》是其代表作。 C.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元朝古文家,唐宋派代表作家。《项脊轩志》抒写对三代女性的深情,是其代表作。 D.刘基,字伯温。通经世之学,尤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他的书室名“苦斋”。 4.选出错误的选项() A.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我国第一位出色的田园诗人。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书序;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和方法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教学难点对比手法的运用;典故的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痴境 1.做梦是因为什么?《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告诉我们,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是在试图对现实的超越中,完成对现实苦难的消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名家的”梦言梦语”。 2.解题:这个标题会给大家带来哪些信息? ⑴关于”序”。 序有书序和赠序,本文中的序是书序,是说明写作缘起或写作目的的。比较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琵琶行并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诗序(《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进而了解书序。 ⑵关于”陶庵”。 陶庵是张岱的号。张岱是什么样的人?且看: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和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 已。”“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这里的痴人指的就是张岱。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他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清兵南下后,他

的生活也发生巨变,强烈的民族意识,让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为表示对清统治者的不满和抗议,遁入山林,潜心著述,以追忆的方法,记叙早年的见闻,写成《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以及记录明代史事的《石匮书》, 以寄托故国之思。 ⑶关于”梦忆”。 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也就是说梦中的回忆,对梦的记忆,也就是说《陶庵梦忆》是作者对”梦”的一种追忆,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梦而让作者魂牵梦萦,要用笔录来追忆呢?只能从文本中去解读了! ⑷关于《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共八卷),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该书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特别能够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 《陶庵梦忆》既是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通过作者的经历和见闻,可见晚明时期江南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由于是苦难过后的追忆,作者不自觉地会过滤掉很多记忆,只留下那些最为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 二﹑读痴文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注音。 2.重点词语读音点拨: 愕窒zhì駴駴hài瓶粟屡罄lǚqìng罹此果报lí以蒉报踵kuìzhǒng仇簪履也zānlǚ以衲报裘nàqiú梦将寤wù 仇舆从也yú以苎报絺zhù chī以粝报粻lìzhāng 啮噬niè shì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3、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一、导入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这里的痴人指的是谁?明确:张岱(板书“痴人”) 二、解读痴人 1、初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身份的句子 陶庵国破家亡明末清初人(亡国之人) 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明亡后避居山中(气节高尚) 因《石匮书》未成好弄笔墨作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 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荣 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布衣素食,生计维艰 2、思考:①以前是怎样的繁华,哪些字词是体现繁华的?从哪些方面写? 簪履、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舆从。 (繁华体现:戴,穿,吃,住,行) 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家常渊源,“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自为墓志铭》) ②作者如今贫苦生活又是如何? 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以途报足,以囊报肩,。 资料链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自为墓志铭》) ③文章中还提到哪些痴人?其痴体现在何处?有何相似之处? 西陵脚夫: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中式寒士: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三、何谓痴梦 文中作者提到哪些“痴梦”?其实质是指什么? ①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放逸优游的前尘往事 ②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魂牵梦绕的故国旧事 ③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呕心沥血的文学创作 四、体味痴情 1、今昔生活境遇反差如此之大,那么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可通过哪些句子体现? ①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悔——他有较浓厚的佛家思想,但并非是佛教的虔诚信徒 ②“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喜——喜而实悲 ③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悲——艰辛酸楚 (悔邪?喜邪?悲邪?悔而翻喜,喜而实悲,这是痴者的心情。) 2、作者与两个痴人有何相同之处? 痴人忆梦记梦,真邪,梦邪? 梦:希望像西陵脚夫,眼前的困境是大梦一场, 真:又希望如寒士,以前的盛况不是梦。

陶庵梦忆序-对字翻译

陶庵梦忆序〔明〕张岱 1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 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散头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野人。亲戚朋友见之,如毒药猛兽,愕望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看到我,就象看到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常常想自杀,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因为《石匮书》没有写完,还在人间生活。然而瓮中的粟米经常没有,不能生火做饭。【駴:通“骇”,惊骇,惊异。故旧:老朋友,旧交。引决:自杀。《石匮书》:张岱撰写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又名《石匮藏书》,二百二十卷。有本纪、志、世家、列传。视息:仅存视觉、呼吸等,谓苟全活命。罄:尽,器物空。举火:生火做饭。】 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实在是被饿死的,说他们不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2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因此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很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 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 用竹笠报应头颅,用草鞋报应足跟,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用衲衣报应穿皮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 用麻布报应穿细葛布,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报应食肉,以粗粮报应精米,仇甘旨也;以荐报牀,以石报枕,仇温柔也; 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席报应暖床,以石块报应枕头,用来跟温柔之物相对;【首阳二老: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明万历二十三年户部主事杨恩论证,认为全国虽有五处首阳山,而以甘肃省渭源首阳山为真。妆点:妆饰点缀。此处指美化修饰。王谢:六朝望族王氏、谢氏的并称。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罹:遭遇。蒉(kuì):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幅西湖风光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吗 是西湖。 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有关西湖景色的诗词。 (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大法宝呢)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

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二)了解作者 谁告诉我张岱是谁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张岱的(你表现很棒,因为你懂得借助工具书、注解来预习课文)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就赏读《湖心亭看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顺,读通 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字音你都读准了吗 桡毳衣雾凇沆砀一芥铺毡强饮(幻灯) 下面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一点,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 好,你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有板有眼。 2、读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个字,一个评价张岱

“痴” “痴”说通俗点就是什么 傻,笨,举止异常。 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就是古怪,显得呆气。比如:有一位老师,研究数学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数学题。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根电线杆,他忙道歉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在,我们说张岱也很痴,举止也有些异常。 你能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冬天看雪有什么难理解的呢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 想到了哪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为什么这时会鸟飞绝,人踪灭 天太冷。 可以说是天寒地冻呀,作者还选择了哪个时辰前往看雪 更定

《湖心亭看雪》优秀课教学设计(广州市白云区金沙中学 洪湖)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广州市白云区金沙中学洪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熟读、美读课文;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想像、揣摩关键字词等方法,咬文嚼字地赏奇景、议“痴”人,悟“痴”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性格,理解作者深层次的“痴”。 二、教学重、难点 1.赏雪景 2.理解作者深层次的“痴”。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痴”人,导新课 屏幕展示张岱的《自题小像》,提问:你觉得这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投影展示】 “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张岱《自题小像》 明确:这样一个看上去几乎一事无成的人,他却能身兼诸君之长,成为了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这个人就是张岱。有人说,没有看过西湖冬景的人,看看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够了,也有人说,张岱笔下的《湖心亭看雪》,百读不厌,诵读之,品味之,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张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名篇《湖心亭看雪》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朗读课文,寻文眼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正音,注意句读。思考:在文中找一个最能评价张岱的字。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了去看雪景有哪些“痴”举? 明确:天寒地冻、三更半夜一个人出去看雪。 (三)小组合作,赏奇景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雪景?这样描写雪景有没有特别之处? (分小组讨论,要求用朗读的形式展示讨论成果。) 明确:这是一副冰雪弥漫、气势恢宏的雪景图,在这样一个天大地大自我渺小的境界中,作者最终将自己融进苍茫浩瀚的宇宙中。(三个“与”连用,量词用得非常小) (四)咬文嚼字,议“痴”人 过渡: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课题。如此美景,张岱为何不写“赏”雪而写“看”雪?不着急,我们往下看,张岱应该会在这段写人的文字中给我们一些暗示。 请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思考:张岱与金陵客、舟子会不会成为朋友? 明确:张岱真是个独立特行之人。 (五)总结拓展,悟“痴”情: 1.过渡: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你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美景却无心欣赏呢?请看大屏幕,想想当时来看雪的张岱有什么心事? 【投影展示一】

高中语文_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陶庵梦忆序》教案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疏通文意,读懂课文。 2、品读文本,因声求气,理解文章蕴含的深沉的情感。 3、站在今天角度,辩证看待人物。 【教学重点】 品读文本,理解文章蕴含的深沉的情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补充资料】 1、张岱(1597~约1676) 晚明散文家。字宗子,改字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张岱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他的高祖张天复,是嘉靖廿六年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副使,甘肃行太仆卿。曾祖张元忭,隆庆五年状元及第,官至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左谕德。祖父张汝霖,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广西参议。父张耀芳,副榜出身,为鲁藩右长史。张岱的出身,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先辈均是饱学之儒,精通史学、经学、理学、文学、小学和舆地学。 明亡后,张岱隐迹山居,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20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两书,以抒发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张岱文笔活泼清新,时杂诙谐,不论写景抒情,叙事论理,俱趣味盎然。张岱以散文的成就,被认为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张岱又是明末爱国史学家。他家经三代积累,聚集了大量明朝史料。他从32岁开始就利用家藏资料编写纪传体的明史。明亡后,他在“布衣蔬食常至断炊”的困苦生活中坚持写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史书,题名为《石匮藏书》。当时由于崇祯一代史料不足,《石匮藏书》只记到天启朝。直到康熙初,他应征参加编修《明史纪事本末》,才补写了崇祯一朝的纪传,题为《石匮后集》。他借辑明代遗事表达了对故国的沉痛怀念和坚贞的民族气节。 2、序的文体知识 序,现代汉语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

陶庵梦忆序文言知识点 陶庵梦忆序知识点总结

《陶庵梦忆序》是明代文学家张岱为自己的著作《陶庵梦忆》创作的一篇序文。以下是我能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陶庵梦忆序文言知识点陶庵梦忆序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陶庵梦忆序文言知识点陶庵梦忆序知识点总结 ①大梦将醒,作者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雕虫指写作,此处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寄托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②“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作自挽诗,每欲引决”,亦可作为例证说明作者念念不忘旧朝,故国之思不可磨灭。 ③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文人名心难化,卢生名根坚固,烧之不失,那么对张岱而言又是什么坚固呢? 坚固的是他那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作者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传达出了不可磨灭的黍离之悲,不可不谓之“痴”! 不知行不? ①大梦将醒,作者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雕虫指写作,此处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寄托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②“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作自挽诗,每欲引决”,亦可作为例证说明作者念念不忘旧朝,故国之思不可磨灭。 ③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文人名心难化,卢生名根坚固,烧之不失,那么对张岱而言又是什么坚固呢? 坚固的是他那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作者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传达出了不可磨

灭的黍离之悲,不可不谓之“痴”! 陶庵梦忆序文言知识点陶庵梦忆序知识点总结 1、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象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屡次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煮饭疗饥。我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2、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很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 以竹笠作为头的报应,以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 以衲衣作为穿皮裘的报应,以麻布作为服用细葛布的报应,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 以豆叶作为食肉的报应,以粗粮作为精米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

高中语文《陶庵梦忆序》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陶庵梦忆序》同步练 习 【基础过关】 1.正音: 愕窒( )( ) 石匮书( ) 駴駴( ) 瓶粟屡罄( )( ) 罹此果报( ) 以蒉报踵( )( ) 仇簪履也( )( ) 以衲报裘( )( ) 仇舆从也( ) 以苎报絺( )( ) 以藿报肉( ) 以粝报粻 ( )( ) 以瓮报牖( ) ( ) 以绳报枢( ) 以囊报肩( ) 繁华靡丽 ( ) 黍熟黄粱( ) 偶拈一则( ) 梦呓( ) 摹榻( )( ) 拓片( ) 忏悔 ( ) 痴坐伫想( ) 大梦将寤( ) 佛家舍利( ) 退避三舍/寒舍( ) 穷追不舍/舍近求远 ( ) 啮噬( )( ) 2.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匮( ) ( ) 篑( ) ( ) 馈( ) ( ) 蒉( ) ( ) 遗( ) ( ) 遗 ( yí) ( ) 溃( ) ( ) 溃(huì) ( ) 苎( ) ( ) 伫( ) ( ) 驻( ) ( ) 贮( ) ( ) 靡( ) ( ) 靡( mí) ( ) 糜 ( ) ( ) 麋( ) ( ) 馨( ) ( ) 罄( ) ( ) 磬( ) ( ) 磐( ) ( ) 【基础夯实】1. 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组 是 () A.匮乏功亏一篑昏聩馈不成军B.粟米不寒而栗钟磬罄竹难书 C.粘贴沾轻怕重糜烂所向披靡 D.屋梁梁上君子高粱黄梁美梦 2.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 是 () A.每欲引决(自杀) 瓶粟屡罄(一种乐器,qìng) B.不能举火(指生火做饭) 仇甘旨也(美味的食品) C.以荐报床(草席子) 以绳报枢(门轴,shū) D.以瓮报牖 (窗,yǒu)仇舆从也(车、轿,yú) 3.下列句子“披”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所归止,披发入 山] ()

《湖心亭看雪》教案

湖心亭看雪 渠县第三中学向超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4.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5.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6.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引导学生把握“白描”这一描写手段,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分析作品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在写作中学习借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导入一: 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 多媒体显示“西湖雪景”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导入二:(幻灯片)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更是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它自古就令许多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看 (幻灯片):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生齐读其中名句。 以上两首诗描写的分别是西湖的春夏之景,正如苏轼所说的那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冬天的西湖也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清代文人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幻灯片:课题)

高中语文第五单第十九课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教学案新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十九课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 [新课入门须知] [知作者] 1.《狱中杂记》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桐枞“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他的散文以所标“义法”及“清真雅正”为宗旨,较有现实意义。 代表作品:《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2.《陶庵梦忆序》 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其小品文成就尤为突出。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他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 代表作品:《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 [知背景] 1.《狱中杂记》 1711年(康熙五十年),方苞因《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

所著。戴名世在《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牵累定死罪者甚多。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狱。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刑部狱。在狱中,目睹了监狱的阴森恶劣,百姓的横遭逮捕,冤死狱中,以及狱吏的敲诈勒索,受贿枉法,草菅人命等。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康熙皇帝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累官至礼部侍郎。这篇文章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2.《陶庵梦忆序》 《陶庵梦忆序》是张岱为其传世之作《陶庵梦忆》所作的序。张岱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可惜偏逢末世,随着明清政权的更替,当时的前明官僚钱谦益、吴梅村、龚鼎孳等苟事新朝,而张岱却“披发入山”,隐居不仕,生活窘迫,“常至炊断”,坚决不与满清统治者合作,体现了刚直不阿的气节。作为“故国不堪回首”的明朝遗民,今昔对比,现实与梦幻交织,作者满腔的亡国之恨、满腹的思念之情,便化作了《陶庵梦忆序》等写梦写幻的追忆之作。 《陶庵梦忆》多为回顾自己过去豪华生活之作,而作者写此书时,已穷困潦倒,两相对比,不由人不生慨叹,如大梦方醒,犹忆梦中美境,眷眷不能舍,又自知其不可复得,于是故作潇洒幡悟貌,将一切归之因果,归之大梦。 [知常识] 1.杂记: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方苞以“杂记”命题,材料丰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如用作者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繁复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序”。 2.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姚鼐、刘大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