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10PPT课件
《彝族民间文学概论》课件PPT 尔比尔吉和克哲

顺序上大体先主后宾,内容上只能 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而不能各 说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每个回合 之间一定要紧密联系,相互吻合, 环环紧扣,但也不是机械地约束在 这些环节中。中途可以另换话题和 转折,也可以跳跃,这些差不多都 用语气转折来承接。
二、克哲的内容
克哲的内容广泛,天文地理,古今 等,无所不包。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的“百科全书”。在克哲里可以谈 “勒俄”即史诗,“玛木”即古训 世诗,以及远古开天辟地英雄史诗 等。它也涉及到人的道德行为的规 范,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 鞭挞。
跌宕的回环 它的结构凝炼,节奏铿锵,风格清新,意境优美。
它广泛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意思形象化,深刻的哲理生活化,平凡的知识新鲜化,科学的规律情趣化。 它广泛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意思形象化,深刻的哲理生活化,平凡的知识新鲜化,科学的规律情趣化。
鲜明的对比 (二)尔比尔吉的分类
每个回合之间一定要紧密联系,相互吻合,环环紧扣,但也不是机械地约束在这些环节中。 “前辈不传尔比,后代不明事理”。 从内容来看,包括着深刻的道理或训诫或讽喻,或某种经验的总结。
自考《民间文学概论11342》考前知识点和练习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37、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包括《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和《江格尔》。
38、谜语:月巴(打一城市:合肥),39、(花儿会)指的是甘肃莲花山下一年一度的民间歌唱盛会。
40、“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是(谚语)体裁。
7、民间文学整理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整理)与单项整理。
8、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9、芬兰学派以(库伦父子)为代表。
10、追悼会奏的哀乐,开运动会奏的《体育进行曲》,可被视为新的(仪式)歌谣。
11、东汉崔实编的(《农家谚》)是世界上最早的谚语集。
12、《伏波井》、《日月潭》属于(山川风物)传说。
•忠实记录
•歪曲讲述
•口头表达对民间文学的艺术手法也有影响。民歌中的起兴、复沓等手法,都和口头演唱有关。民间故事的情节发展常常采用“三段式”,也和口头讲述有关。
•作家文学是署名的,作家个人享有著作权,其他人不得抄袭,未经允许也不许改编。而民间文学作品是不署名的(不是匿名),没有个人享有著作权,民众集团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修改它,进行再创作。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竹枝词)创作而成的。
14、(谣)是不能唱的“徒歌”。
15、唐人传奇《李娃传》是根据民间故事(《一枝花》)写成的。
16、灯谜又叫(灯虎),突出它的疑难性。
17、阿凡提的故事是从(土耳其)传入的。
18、沙湾灯笼——何府(苦)是(歇后语)体裁。
19、说书艺人王少堂的《武松》用的是(评话)体裁。
•相反,作家文学用笔写作、通过书面文字流传。个别时候,作家文学也诉诸口头传播,例如诗歌朗诵会,但口头传播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是辅助性的。
广东自考 2023年10月11342《民间文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23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11342)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券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额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A.惊人的记忆力B.独特的传承风格C.固定的传承渊源D.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2.体现了神话对生活场景再现的人类起源神话是A.露珠生人B.葫芦生人C.盘古身上的虫子变人D.女娲造人3.“仙话”在民间文学体裁中属于A.史诗B.民间故事C.神话D.民间传说4.由两个演员表演,用对话形式进行的相声是A.单口B.对口C.群活D.群口5.“十月里百样花严霜杀死,孟姜女送寒衣哭倒长城。
”属于A.四句头B.五句子C.爬山调D.十字调6.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A.专项调查B.专题调查C.专访调查D.随机调查7.《理水》取材于神话A.女娲补天B.水漫金山C.嫦娥奔月D.大禹治水8.“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个不嫁。
”喊出这一坚强不屈反抗性声音的女性是A.黄黛琛B.尕豆妹C.阿诗玛D.娥并9.汉代文学的精华是A.汉代民歌B.神话C.寓言D.史记10.阿尔衮琴神话的主神米恰勃是A.神鸟B.神马C.神兔D.神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按照芬兰学派的方法编纂的,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是A.《国际民宿学书目》B.《民间故事的类型》C.《民间故事形态学》D.《民间文学母题索引》E.《文化模式》12.民间文学的变异的外在因素包括A.历史的发展B.时代的变革C.自然环境的差异D.社会环境的差异E.传承者心理机制的差异13.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考察神话的基本形态进而做出科学分类的主要角度有A.观念B.题材C.角色D.民族E.母题14.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我国各民族著名的歌圩有A.广西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B.瑶族的“盘王节”C.仫佬族的“走坡”D.京族的“唱哼节”E.彝族的“跳弓节”15.在中国,40多个民族流传着各种不同类型的洪水后再繁殖人类的神话,其中有A.青蛙骑手的故事B.求好运型故事C.雷公报仇型故事D.传错话型故事E.寻天女型故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民间文学导论》课件

Part
02
民间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起源
民间文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劳动 、宗教信仰和原始文化,是人们集体 创作、口头传承的一种文学形式。
民间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 、传说、民间故事等,这些作品反映 了人们对自然界、社会现象的理解和 想象。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承载 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 记忆,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 成部分。
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民间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
民间文学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丰 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 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作品可 以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促 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民间文学中的道德观念、价值取 向等对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建设 、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 响。
要意义。
现状
当前,民间文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侵蚀、传承人的老 龄化和后继乏人等。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许多珍贵的民间文学作品濒临失
传。
民间文学传承的方式与途径
传统方式
口传心授、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 这些方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效力 。
P 03
总结
民间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是 构成其艺术魅力的重要因 素,能够深入人心,引起 共鸣。
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传播
传承
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传播
传播方式多样,包括口头传播、 文字传播、媒体传播等
总结
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传播是维系民 族文化的重要纽带,对于弘扬民 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
民间文学概论 简要PPT共45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民间文学概论课件

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 方式,主要是通过口耳 相传,代代相传,因此 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 价值
民间文学的特点
民间文学的特点
集体性 传承性
口头性 变异性
地域性 人民性
民间文学的类型
民间文学的类型
故事
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包括 了各种题材和内容,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 生活故事等。故事往往具有娱乐和教育功能,
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智慧
歌谣
歌谣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来反映人民的生活 和心声。歌谣的内容广泛,包括爱情歌谣、劳 动歌谣等
谚语
谚语是一种简洁明了的口头表达形式,它通过 精炼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生活经验和智慧。谚 语往往富有哲理和启发性,能够给人以启示和
教益
传说
创新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
6
间的民间文学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
保护和发展
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 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 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 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
价值和意义
结论
结论
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价值。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和文 化的载体,也是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的结晶。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加强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保 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 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中来,让这一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 加璀璨的光辉
结论
1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2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民间文学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PPT课件

第四节 传承性
• 一、传承性的含义及表现 • 1.含义:传承性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
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一方面又存 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 因素经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 约定俗成的传统,这种存在于民间文学作品中 的相对稳定特征就叫传承性。
民间文学教程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1
民间文学的特征四大特征
• 1.集体性 • 2.口头性 • 3.变异性 • 4.传承性。
2 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集体性
• (P.25-26)(考点)
10 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三节 变异性
• 二、变异性的形成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考点)
• 1.变异性的形成:①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 是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所带来的。②传承 者心理机制的差异是民间文学变异的内在因 素。但遗忘实际又带来创见性再现。③历史 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的差异,是促使变异的外在因素。
• (P.26-27)
11 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三节 变异性
• 二、变异性的形成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考点)
• 2.变异性对民间文学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 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 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在不断变化中吸收养分、日臻完善,获得永久的 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遗忘和误传而使作品 中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残缺不全,甚 至面目全非,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这又是它的 局限性。(P.28)
自考《民间文学概论》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资料1.第1题( B ),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
A.秧歌戏B.傩戏C.采茶戏D.道情戏2.第2题在《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 C )的人,于是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
A.孔德B.伊阿宋C.挪亚D.宙斯3.第21题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 A )。
A.第三人称叙述体B.第一人称叙述体C.第二人称叙述体?D.自传体4.第22题盘古神话是一个( A )母题。
A.太极图B.人鱼互生C.宇宙卵D.世界末日5.第23题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之为( C )。
A.典型人物形象B.平面人物形象C.箭垛人物形象D.历史人物形象6.第24题在中国关于音乐发明的神话中,发明中国古典乐器之最高代表——琴的是( D )。
A.女娲B.伏羲C.黄帝D.神农7.第29题“尚未崩溃的民间王国”指的是( D )。
A.西藏B.新疆C.四川D.云南8.第30题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是出自于( D )。
A.《楚辞》B.《庄子》C.《尚书》D.《山海经》9.第32题《狐假虎威》的故事属于( D )。
A.幻想故事B.生活故事C.民间笑话D.民间寓言10.第33题“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夜铁……”属于( C )。
A.仪式歌B.生活歌C.儿歌D.劳动歌11.第34题中国古代的民间寓言产生和繁荣于( A )。
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12.第35题芬兰人埃利亚斯.伦洛特搜集整理的芬兰民族史诗( A )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A.《卡勒瓦拉》B.《勒俄》C.《伊利亚特》D.《俄索折怒王》13.第41题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的界定和分类 2.说故事类。评话、评书在文化内涵上主要表现三方面: 其一,展示了社会万象,它如同,一面镜子,深刻而生
动地反映了纷繁杂沓、色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世人面 前构制出一幅自古至今的中国历史画卷。 其二体现了传统美德,从美学意蕴来看,它所涉及的伦 理道德观念比较复杂,既反映社会生活本身蕴含的道德 观念、歌颂真、善、美、同时又敢于取舍,讲出说书人 的思想倾向性。 其三,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不是俯瞰宇宙万物作 出宏观议论,而是把民众的世界观附着于形形色色、纷 繁复杂的具体事物而见微知著,发人深省。(P.153)
第一节 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的界定和分类 本书参照了段宝林的十分法和倪仲之的六分法,同时从
民间说唱的内容和形式上综合考虑,分为唱故事、说故 事、说笑话三个类别。 1.唱故事类。所谓唱故事,是指这一类作品的故事情节 主要采用韵文形式表现出来。其中有腔有调、有辙有韵, 并有鼓板丝弦伴奏的称为演唱体,包括大鼓、渔鼓(道情)、 弹词、坠子、琴书、好来宝(蒙古族)、大本曲(白族)、甲 苏(彝族)、八角鼓(满族)等;无乐器伴奏,只击节吟诵具 有一定音乐性的则称为韵诵体,如山东快书、天津快板、 金钱板、赞哈(傣族)、哈巴(哈尼族)等。(P.152)
战、朝代更替、忠奸争斗、安邦定国等内容,如《列 国》、《三国》、《隋唐》、《杨家将》、《大明英烈 传)等。 二是绿林侠义,又称“小件短打书”,写结义搭伙、除 暴安良、比武竞技、败山破寨等内容,如《水浒》分为 武、宋、石、卢、林、鲁、后水浒六部,每部若于回;此 外还有《三侠五义》、《绿牡丹》、《八窍珠)等。 三是烟粉灵怪,主要以神话传说为原型创作面来,多表 现神异鬼怪,狐妖蛇仙等题材,以虚幻的艺术形象表现 人间现实,如(聊斋》、《西游》、《封神榜》等。 (P.153)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民间说唱
二、民间说唱的源流和特点 1.民间说唱的源流。1957年在四川成都天回镇汉
墓出土出土的汉代“说书俑”。 到了唐代说唱艺术正式形成。寺庙里和尚用来宣
讲佛法经文的“变文”,可以说是民间说唱的直 系祖先。为了吸引善男信女,“变文”讲经说法 采取韵散结合的方法,有说有唱,图文并茂。其 中的代表作有《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 《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它们直接影响 了宋代的小说和讲史。(P.155)
民间说唱归属于“曲艺”类,两次公布的曲艺名 录多达119项,涉及保护单位127个。 (P.151)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的界定和分类
民间说唱是以说说唱唱的形式来敷演故事或刻画 人物形象的口头文学作品。有些论著称为“曲艺” 和“民间曲艺”。其实民间说唱同民间曲艺既有 密切的关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南方评话以扬州评话、苏州评话为代表,除此之 外还有南京评话、杭州评话以及福州评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此系 统的评话皆受柳敬亭的直接影响较深。
北方评书以北京评书为主体,相传为乾隆年间的 王鸿兴所创。(P.153)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的界定和分类 2.说故事类。传统的评书、评话大体内容有三方面: 一是金戈铁马,称为“大件袍带书”,主要表现敌我攻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的界定和分类 2.说故事类。以说为主,采用散文叙述形式的作
品,如北方的评书,南方的评话、评同。它们都 是继承了古代说话艺术而形成,经过明末清初柳 敬亭等一批名家的发展,至清初形成两大系统, 即南方的评话和北方的评书。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民间说唱
二、民间说唱的源流和特点 1.民间说唱的源流。我国民间说唱历史悠久,形
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传统。先秦时期的倡优 (又称徘优)表演可以说是民间说唱最早的萌芽, 《礼记》、《国语》、《左传》都有记载,《史 记,滑稽列传》中专门记载了优孟、优旃[zhān]、 淳于髡三位徘优善于调笑,用戏谑的形式向统治 者进谏,最终被君王所接受,带有一定的滑稽表 演的因素。(P.155)
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属于艺术的范畴, 它是以文学为基础,配以音乐和表演的综合性艺 术,包含着文学、声乐、器乐、表演等因素。
民间说唱侧重于文学方面,主要是从文学角度探 讨作为曲艺表演底本的构成与特点,属于民间文 学的范畴。 (P.151)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的界定和分类
2.说故事类。评书、评话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构思巧妙,情节曲折。其结构手段主要靠“梁子‘’、
“枪子”、“扣子’‘。“梁子”是艺人说书的提纲,一般都是通过 口传心授得来的。“梁子”成为说书的主线,“梁子”成为说书的主 线, “柁于”是一部作品中的主要情节,是多种矛盾、多种线索的纽 结点“棺于”是。
民间文学教程 第十章 民间说唱与民间小
戏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民间文学教程》第十章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郭孔生 主讲
第一节 民间说唱
民间说唱是地道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产物,是广大 民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千百年来在最广泛的 地域由最广大的民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活跃于 乡村田间地头和城镇地摊茶社。
第二,形象生动,形神兼备。评书中选取的人物其性格常常
超群出众,或大奸大恶,或至善至美,或智勇双全,或忠义无双,这 与它取材于民间口头传说,富有传奇色彩。
第三,叙议结合,拴情说理。评书善于把叙述、描写和议论
结合起来,在叙述故事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对人物作画龙点睛 式的评论,以表明作者的态度。(P.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