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着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

世界着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

世界着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着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一次,女王维多利亚忙于接见王公,却把她的丈夫阿尔倍托冷落在一边。丈夫很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不久有人敲门,丈夫问:“谁?”回答:“我是女王。”门没有开,女王又敲门。房内又问:“谁?”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可是门依然紧闭。女王气极,想想还是要回去,于是再敲门,并婉和地回答:“你的妻子。”丈夫边笑边打开了房门。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这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这么多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平等待人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让人平易近人,不居功自傲;它让人回到温暖的家消除与亲人之间的隔阂;它让人有勇气与自信去面对一切!平等的力量是惊人的,它会使一切变得比以前美好。

2021年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

第1篇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欢迎大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个生字“伶、俐、扬、普、刚、骄、傲、谦、虚、迪”。正确书写并记忆“伶、俐、扬、骄、傲、迪”。 2、积累6个词语和2个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4、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2、质疑。 二、听录音感知课文。 1、边听边思考萧伯纳是谁?他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交流板书有名聪明伶俐 3、理解词语,激发兴趣。 (1)还可以怎么介绍萧伯纳?(引导用别的词语替代“有名”) (2)你认为我班哪位同学聪明伶俐?用一件事说明。 三、自读,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受到什么教育? 2、指名读课文,板书读错的字词,纠正;读生字,范写“幽”并书空。

3、齐读课文,交流得到什么教育? (1)学生交流。 (2)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说说读懂得什么?(无论是谁都不应该骄傲;萧伯纳认为自己曾经骄傲过;说这些话时萧伯纳很谦虚。) 4、讨论读了课文,你认为萧伯纳骄傲吗? 四、细读,理解课文。 1、找到写临别情景的内容(第2——4节),分角色读一读。 2、体会 (1)哪句话写小女孩批评萧伯纳有点骄傲?(“您怎么会说自己了不起呢?”;特意用“普普通通”说自己。) (2)小女孩从哪儿看出萧伯纳骄傲?(说自己“世界闻名”;)指导朗读萧伯纳的第一句话。 (3)听了女孩的话,萧伯纳愣住了。说明什么?(“自以为是”是骄傲的意思。)朗读,体会惭愧。 3、知道朗读第2——4节。再分角色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六、复习巩固。 第2篇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 好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一).教学目标 28、萧伯纳和小女孩 识记“剧、戴、幽、普、愣、谦、虚、迪”8个生字;积累“戏剧家、幽默、世界闻名”等7个词语。书写“剧、戴、普、谦、虚、迪”6个汉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中国历史著名文学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国历史著名文学家孔孔(公元552(农历八月廿七-公元471(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东时鲁陬邑(中国山东省曲阜南辛镇)人。中春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华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朝鲜半日越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认为他曾序周称《易经十,或易,著春》。论》儒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语录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弟言行,集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中孟并称四”。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孟孟(37年-28年,名轲字子(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时邹人,鲁国庆后古代著思想教育战国时儒代表人物著《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孔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 老老子,又老李,汉族春时楚国苦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哲学思想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太上老,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又《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中子被尊为道祖 庄庄子(约36-28)战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汉宋蒙(今安徽蒙城,又河南商)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道家始老并称为老”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原系楚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河南商),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屈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末楚丹阳(今湖北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屈的后代。屈原虽忠楚怀,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被流放,最终汨罗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九歌》《离骚的传统。代表作品有《“香草美人””这种文体,也开创了楚辞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前278)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等。屈原(前340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34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宜秭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早年楚怀信任,左三闾大,常与怀王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章明法,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提倡“美政”。在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30,屈原反对楚王与秦国订黄棘之,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郢,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楚襄即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27,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

萧伯纳

● 萧伯纳: 《鳏夫的房产》(Widowers' Houses) ●《圣女贞德》(Saint Joan) ●历史剧《卖花女》(Pygmalion) (1964年改编成电影《窈窕淑女》,当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音乐等八座小金人。) ●《魔鬼的门徒》(The Devil's Disciple) ●《人与超人》(Man and Superman) ●《伤心之家》(Heartbreak House) ●《华伦夫人的职业》(Mrs Warren's Profession) ●《巴巴拉少校》(Major Barbara) ●《苹果车》(The Apple Cart) ●《医生的两难选择》(The Doctor's Dilemma) ●《长生》或《千岁人》(Back to Methuselah) ●《凯撒和克娄巴特拉》(Caesar and Cleopatra) 尤金·奥尼尔 《渴》,1914年。 《东航卡迪夫》,1914年。有的批评家认为此剧的上演可以看作美国戏剧的诞生。 《鲸油》,1917年 《天边外》,1918年。1920年上演于百老汇,获得普利策奖。“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1936年奥尼尔凭此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安娜·克里斯蒂》,1920年 奥尼尔作品剧照 《琼斯皇》,1920年。把人物精神世界外化为舞台形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毛猿》,1921年

《榆树下的欲望》,1924年。1958年被改编为电影,由索非亚·罗兰主演。 《大神勃朗》,1925年 《奇异的插曲》,1927年 《悲悼》,1931年。此剧借用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亚》的情节。 《送冰的人来了》,1939年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1941年。自传体剧本,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但又使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手法。 《月照不幸人》,1943年。此剧实际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续集。 塞缪尔·贝克特 《等待戈多》 《剧终》 《哑剧I》 《最后一局》 《最后一盘磁带》 《尸骸》 阿瑟·米勒

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一.质疑导入。 1.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题目。 2.大家先不要忙着看课文内容,就这个题目看看能提哪些问题。 3.过渡:想不到看了题目同学们会提这么多问题,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给这些问题找答案。 二.学文。 1.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 2.出示图,小姑娘长得漂亮吗从哪儿看出来你们喜欢她吗箫伯纳喜欢她吗从哪儿看出来身为世界大文豪,在莫斯科访问的偶遇中,能和一个小女孩玩了很久,他们可能会玩什么从中看出什么3.刚才问题一读课文就知道了,师擦去问号。那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是小姑娘学问特别高吗是小姑娘的写创水平高吗都不是,那是为什么呢 4.生回答。 5.师提出:是临别时他们之间的对话让箫伯纳意识自己太夸张了。现在老师请你们每个人有感情地朗读箫伯纳与小姑娘对话的两段内容,注意他们的语气和对话中的一些用词。请谁愿意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请两组同学比赛读,老师来读旁白。 6.一男生扮演箫伯纳,一女生扮演小姑娘。看看哪组读的好,

为什么? 7.通过刚才的分角色读,你们觉得哪组同学读得好他在读得时候,哪些词特别强调带有什么样的语气(世界有名,大作家)8.老师请你们也来读一读当时箫伯纳的这句话,那箫伯纳真的在炫耀自己自夸的人吗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画,再联系上文,“箫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很久”这句话。 9.箫伯纳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许是试探一下,当小姑娘知道他的身份以后会是怎样一种反应? 10.是呀,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如果知道跟自己玩的人是一位名人时,一般都会惊喜万分的,假如,今天老师请来了小燕子赵微或黄奕和在座的同学们玩,你们会有什么反应意料之中,箫伯纳认为小姑娘的反应是什么 11.可是出乎箫伯纳预料之外的是什么谁来说说,谁比他读得更好谁知道语气应该是怎样 12.大家来看看小姑娘的话与箫伯纳说的话有什么不同? 13.生回答“请”“苏联小姑娘”。 14.师提问小姑娘用“请”说明她有礼貌。 15.师又问:一个自称世界有名大作家,一个自称是“苏联小姑娘”,又是学着箫伯纳的口气,这些表明小姑娘她当时怎么想(当时只是自己的玩伴,玩的时候谁还在乎你是什么大作家呢)16.师小结:我们无论在什么人面前,比自己地位高的也好,比自己地位低的也好,既不能奉承别人,也不能歧视别人,而应该像小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 不能骄傲。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能用取得、世界闻名进行口头造句和书面造句。 3.培养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的读书习惯;继 续培养自学生字,碰到不能理解的字主动查字典的习惯。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出临别情境中的对 话语气;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肖伯纳和小女孩临别时的那段话。 教学难点: 体会肖伯纳从小女孩那儿受到的教育意义。 教学突破口: 理解肖伯纳和小女孩临别时的那段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5课时第一课时[1.5课时]

课时要点: 1.进行课内当堂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 生字新词。 2.理解肖伯纳与小女孩临别时的对话。 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准备入课 1.启发交流课前所搜集的信息: 小朋友,前两天,老师叫你们去搜集有关中外 名人的资料,都搜集到了吗?好!下面,我们就来交流 一下吧! 2.小结、过渡: 小朋友们搜集到的资料还真不少,看来小朋友 们的本领也真不小。现在请看大屏幕 二、运用图片,揭示课题 1.屏幕上映出肖伯纳肖像图,启发谈话: 小朋友,你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位老爷爷吗?他 可也是一位名人,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示出],名叫肖 伯纳[板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他和 一个小女孩之间发生的事情。[出示课题肖伯纳和小女孩] 2.齐读课题[过渡: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先来听一下课文最后一节的录音] 三、初探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最后一节录音,要求仔细听,听出课文

最后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并想想从这一节课文能大概地 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映出要求,播放录音1] 2.组织简单说说[映出第5节课文] (这篇课文大概讲了肖伯纳在一个小女孩那里受到教育的事)[板书:教育] 3.听课文前四节录音,要求听清: 肖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小女孩又是一个怎样 的人?[映出要求,播放录音2] 4.组织回答[板书:世界闻名普普通通] 5.启发谈话及过渡: 什么叫教育?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一般都是谁 教育谁?而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中写的却是一个普普 通通的小女孩让一位世界闻名的戏剧家受到了教育。这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读了这篇课文,就会明白了。 四、自习课文 1.映出自习提示[见多媒体课件,指名读一读] 2.要求按自习提示自习 五、检查自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见多媒体课件],指名领读、齐读,注意正音。 2.组织说说世界闻名的闻以及整个词语的意思, 并启发用世界闻名造句。[运用幻灯片]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由题设疑,引发思考 自读课文,思考: 1、作家是什么意思?大作家呢? 2、这篇课文中的大作家指的是谁?是哪一国的人? 3、小老师是谁?是哪国人? 4、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姑娘”怎么会成了大作家的老师的? 二、读文解疑,弄清事情 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思考、答问: 萧伯纳在莫斯科与一个小姑娘相遇后,为什么会和这个小姑娘“玩了好久”? (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萧伯纳童心未泯。) 这个孩子为什么让萧伯纳这么喜欢? (“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

极了。“) 2、小结: 萧伯纳与小姑娘相遇,一起玩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 1、思考、答问: (1)临别时,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 (“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2) 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萧伯纳怎样的思想? 要点:得意。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及作家简介概述

《小布头奇遇记》 这是孙幼军写的一部长篇童话。这部童话叙述布娃娃小布头的奇遇,借此说明两点意思,一是怎样才是真正的勇敢,二是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小布头是幼儿园的小老师做的一个小布娃娃。小朋友苹苹得到了他,他就成了苹苹的好朋友。小布头想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有一天,他从酱油瓶上跳下来,碰翻了苹苹的饭碗,把米粒儿撒了一地。苹苹生气了,批评小布头不爱惜粮食。小布头也生气了,他从苹苹那里逃了出来。他一个人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遇到了很多事情…… 《安徒生童话》 推荐理由:童话中的经典,经典中的童话。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伊索寓言》 推荐理由:简单的哲理。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郑渊洁 推荐理由;一代经典——舒克舒克舒克开飞机的舒克。 舒克是一个飞行员,他热心帮助朋友,贝塔是一名坦克兵,他和舒克是朋友,他们在一起不断地帮助朋友解决困难,他们因此也不断的身临险境,在他们的聪明机智和朋友们的帮助下,他们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他们认识了人类朋友皮皮鲁,于是,和皮皮鲁的故事又开始了,最后,小老鼠舒克和贝塔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归处和幸福呢,请看《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三毛流浪记》——张乐平

萧伯纳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他又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萧伯纳1856年7月26日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一个小公务员家萧伯纳(8张) 里。他的父亲是个没落贵族,母亲乡绅世家,从小受过严格的上等教育。[1] 萧伯纳年幼时,研究音乐理论的万达里尔李与他们合租了一幢房子。受这位研究音乐的邻居影响,萧伯纳迷恋上了音乐,13岁时,他就能用口哨吹出许多优秀歌剧的片段。[1] 1870年父母分居。在都柏林美以美教会中学毕业,因家境困难,15岁的萧伯纳不得不辍学。为了维持生活,他进入都柏林的汤森地产公司当学徒。[1] 1871年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当抄写员,后又充任会计。1876年,他的父母离婚。萧伯纳告别了年迈的父亲,离开了贫困的故土爱尔兰,随母亲来到伦敦。年轻的萧伯纳没有工作,靠母亲微薄的薪水维持生活,十分渴望找到一份称心的职业,他先在爱迪生电话公司外务部找到一份差事,可是不久这家公司倒闭了,别人给他介绍到《大黄蜂》报撰写音乐评论,可不久这份报刊也停刊了。万般无奈的萧伯纳想以写作谋生,但是他并不顺利,他接着写了5部长篇小说,全部被60家出版社拒绝,这令他更加沮丧。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所得的稿酬不过6英镑,其中5英镑还是代写卖药广告的报酬。1876~1898年在伦敦从事新闻工作,在《明星报》、《星期六评论》上写了很多关于音乐和戏剧的评论文章。1879年第一部小说《未成熟》遭到卡普曼荷尔书局审稿人的拒绝。他在易卜生影响下,一贯反对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大力倡导和创作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旨的“新戏剧”。[1] 1884年9月,他听了美国《进步和贫困》一书作者亨利·乔治的演讲,受到启发,从此开始注意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并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2] 1884年改良主义的费边社成立,萧伯纳参加该社,并成为该组织者之一。发表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19世纪的英国戏剧一蹶不振,萧伯纳嘲笑它们是迎合低级趣味的“糖果店”,他认为戏剧应该依赖对立思想的冲突和不同意见的辩论来展开。不过,当他听了评剧家朗诵了易卜生的剧本《培尔·金特》后,感受到“一刹那间,这位伟大诗人的魔力打开了我的眼睛。”才开始对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安下心来研究易卜生的剧本,并写下了《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书,这部书在欧洲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易卜生的影响下,萧伯纳看清了戏剧这个武器,不仅能扫荡英国舞台的污秽,而且能倾诉自己对这个黑暗现实社会的不满,于是,他立志要革新英国的戏剧。[1] 萧伯纳为了批评的艺术,赞助威廉射手,并于1885年加入审查人员的《波迈宪报》。在其它期刊,包括《戏剧评论》(1885-1886年)、《角》(1885-1886年)、《Pall购物中心公报》(1885-1888年),他的署名是“金紫荆星章”。同年,他开始写长篇小说《凯雪尔·拜伦的职业》和《不合理的姻缘》。开始和威廉·阿杰尔合作从事戏剧创作。因没有取得协调一致,剧本最后搁浅。1888年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邀他参加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的业余演出。[2] 剧评家威廉·阿切尔朗诵易卜生《培尔·金特》一剧给他听,萧伯纳开始研易卜生。1891年发表关于易卜生戏剧创作的评论《易卜生主义的精华》。[2] 1892年正式开始创作剧本,他的第一个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集》,其中包括《鳏夫的财产》[2] 、《华伦夫人的职业》、《荡子》三个剧本;第二个戏剧集包含有《武器与人》等4部剧本;第三个戏剧集《为清教徒而写的戏剧集》包含《魔鬼的门徒》等3个剧本。他的戏剧果真改变了19世纪末英国舞台的阴霾状况,他本人也成为了戏剧界的革新家,掀开了英国戏剧史的新一页。[1] 1893年发表关于妇女问题的剧本

英美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简介

英美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简介 一、英国文学名家名著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他的剧本至今仍在许多国家上演,并为人们所普遍阅读。莎上比亚的作品文才横溢,创造的喜、怒、哀、乐场面使人印象深刻,历久难忘。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奥赛罗》(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麦克白》(Macbeth),《李尔王》(King Lear);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等。此外,历史剧《亨利六世》(Henry VI)三部曲,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也都很受欢迎。《哈姆雷特》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杀死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哈姆雷特》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成为经典台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同时,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 济慈(Keats, 1795一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贫苦,作过医生的学徒,后来才以写诗为业。他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不满,希望在一个“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处。他的诗歌以文辞声调之美著称,在艺术上对后代的英国诗人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伊沙贝拉》(Isabella)、《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颂》(To Autumn)等。 雪莱(Shelley ,1792一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重要诗人。他生于贵族家庭。他既创作了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也写了很多优美的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显示了不羁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和动人的音韵,这些使他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麦布女王》(Queen Mab)、《致英国人民之歌》(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等。《西风颂》里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s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成为妇幼皆知的诗文。 简?奥斯丁(Jane Austen ,1775一1817),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她是乡村牧师的女儿,一生住在乡间。写过六部小说,多以乡间生活为背景,更以婚姻问题为中心题材。她的作品情节结构精密紧凑,人物描写深刻生动,戏剧场面精彩,对话巧妙。主要作品有《理智和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曼斯非尔德花园》(Mansfield Park)、《爱玛》(Emma)等。华人导演李安(Ang Lee ,1954—)于1995年导演的外语影片《理智与情感》获当年美国奥斯卡(Oscar)最佳剧本改编及最佳女演员奖。 夏洛蒂、爱米丽和安妮姐妹(Charlotte, Emily and Anne)三人出身贫寒,幼年丧母,不得不在慈善学校度过童年。夏洛蒂38岁才结婚,次年去世。两个妹妹终生未嫁。夏洛蒂的代表作《简爱》(Jane Eyre)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小说问世后立即产生了巨大影响。小说坦率而热情地塑造了同自己的天生欲望和社会地位发生冲突的妇女。爱米丽的《呼啸的山庄》(Wuthering Heights)被誉为第一部社会革命小说。安妮的小说具有平静力和现实性,也得到了一些评论者的称赞。 查理?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 - 1870), 19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幼年家贫,曾作徒工,成名后仍接近贫苦人民。一生创作辛勤,留下了20多部小说,包括《匹克威克外传》(Pickerwick Papers)、《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艰难时世》(Hard Times)和《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等。狄更斯的小说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写景叙事真切而又富想象,既有尖刻的讽刺,又有幽默的夸张。

萧伯纳的小故事

1、收敛锋芒韬光养晦 据说大文豪萧伯纳从小就很聪明.而且言语幽默.在他年轻时特别喜欢展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谁要是被他说一句话.便会有体无完肤之感.有一次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人之默.非常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过.朋友将不再接纳他.人生也将受到影响.从此以后他立下宗旨.再也不讲尖酸刻薄的话了.把才能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造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时总是"锋芒毕露".就会使我们众叛亲离.因此.如果你想赢得大家的喜欢.最好先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起来.去结个好人缘. 2、刻苦创作登上文坛 1879年,英国作家萧伯纳写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未成年时期》,但自己感觉不满意,马上又在这篇小说的稿纸背面动手写第二部。对这篇作品书商却不屑一顾,但萧伯纳毫不气馁,又连续写了第三部。 那时,萧伯纳靠着不固定的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一面在图书馆自修,一面刻苦进行文学创作。直到1884年,有两家杂志发表了他的第五部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这才开始引起众人注意,让作者正式登上了文坛。 萧伯纳对待写作不畏挫折,在连遭四次失败后,第五部小说才得以公开发表,开始步入文坛。人要想事业最终成功,必须具备顽强的抗挫折素质,不要怕失败,失败了可以重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奋起,不断进击,否则只会半途而废。 3、假痴不癫幽默高傲 在一个慈善舞会上,萧伯纳邀请一位女士共舞。这位女士非常高傲轻佻,虽然拒绝别人的邀请,但是面对大名鼎鼎的萧伯纳的邀请,她接受了,只是,她依然一副唯我独尊的态度,好像她是给萧伯纳面子一样。 在华尔兹乐曲声中,这位女士得意地问:“萧伯纳先生,你怎么会想到邀请我跳舞,是不是倾慕我的高贵和美貌呢?”萧伯纳故事惊讶地回答说:“您怎么会这样想呢!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女士奇怪地问:“那究竟是为什么呢?”萧伯纳有意一本正经地回答:“哦,女士,莫非您真的如此健忘?今天这个舞会不是个慈善舞会吗?”女士愣了一下,很快面露尴尬之色。

《麻雀》评课稿

略读有道语用为本 ——听蒋丽蓉老师《麻雀》有感 (瑞安市实验小学徐顺珍) 略读课文怎么教?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年轻教师。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说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 其实,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今天蒋老师这堂课就是很好的略读示范课。 《麻雀》一课,是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文中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蒋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蒋老师的许多做法都值得我学习。 一、教材解读到位,教学重点突出 《麻雀》这篇课文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力量。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堂课,蒋老师通过麻雀和猎狗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猎狗是那么得可怕和凶恶,麻雀是那么得弱小,可是老麻雀却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地飞了下去。在这样的对比下,学生更能体会到这种爱的伟大。 二、批注词语学习,尊重学生感受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蒋老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对课文文本的研读,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材料,品味语言文字。例如在研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

28萧伯纳和小女孩

28萧伯纳和小女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萧伯纳和小姑娘的人格特点,使学生受到启迪。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读语文周报中有关萧伯纳的故事,教师搜集有关萧伯纳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运用图片,揭示课题 1、屏幕上映出肖伯纳肖像图,启发谈话: 小朋友,你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位老爷爷吗?他可也是一位名人,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名叫肖伯纳(板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他和一个小女孩之间发生的事情。 :媒体出示: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戏剧家。 师:知道“有名”的意思吗? (媒体:“有名”泛红)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说他有名的? 出示词卡:世界闻名 师:萧伯纳不仅在英国很出名,在世界上也非常著名,这就是?? (2)听记,了解萧伯纳的成就。 师:萧伯纳一生写过51 个剧本,5部小说,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呢! 3、过渡: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先来听一下课文最后一节的录音。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初步认识萧伯纳,听课文的最后一节,激发起学生阅读全文的兴趣。】 二、初探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戏剧家常对人说:“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启迪。” 2、出示句子: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启迪。 3、学习生字:谦虚启迪(从音、形、义方面有侧重地学习) 4、过渡:这位小姑娘怎么会给又名的戏剧家以启迪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5、认真读课文,要求: (1)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课文中的其他生字。 (3)思考填空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 wtt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伶、俐、扬、普、刚、骄、傲、谦、虚、迪”。正确书写并记忆“伶、俐、扬、骄、傲、迪”。 2、积累6个词语和2个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4、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2、质疑。 二、听录音感知课文。 1、边听边思考:萧伯纳是谁?他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交流:板书:有名聪明伶俐 3、理解词语,激发兴趣。

(1)还可以怎么介绍萧伯纳?(引导用别的词语替代“有名”) (2)你认为我班哪位同学聪明伶俐?用一件事说明。 三、自读,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受到什么教育? 2、指名读课文,板书读错的字词,纠正;读生字,范写“幽”并书空。 3、齐读课文,交流:得到什么教育? (1)学生交流。 (2)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说说:读懂得什么?(无论是谁都不应该骄傲;萧伯纳认为自己曾经骄傲过;说这些话时萧伯纳很谦虚。) 4、讨论:读了课文,你认为萧伯纳骄傲吗? 四、细读,理解课文。 1、找到写临别情景的内容(第2——4节),分角色读一读。 2、体会 (1)哪句话写小女孩批评萧伯纳有点骄傲?(“您怎么会说自己了不起呢?”;特意用“普普通通”说自己。) (2)小女孩从哪儿看出萧伯纳骄傲?(说自己“世界闻名”;)指导朗读萧伯纳的第一句话。

(3)听了女孩的话,萧伯纳愣住了。说明什么?(“自以为是”是骄傲的意思。)朗读,体会惭愧。 3、知道朗读第2——4节。再分角色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六、复习巩固。

世界主要文学家(国外)汇总

小郭出品 世界主要文学家汇总公务员考试必备 小郭整理 2013-3-30

世界主要文学家(国外)汇总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诗学》是他的美学思想的代表作。 《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的艺术性也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经常引用它。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讽刺敌人的武器。 希腊神话,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待。古希腊的神都自私、任性、爱享乐、爱虚荣、好争权夺利、嫉妒心和复仇心很强,可能是根据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来塑造的。英雄传说,内容是歌颂在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联盟机智,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是古代劳动令人忧伤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它为古希腊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 莫里哀(1622-1673)原名约翰·巴狄斯特·波克兰,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创建者。他一生共创作了三十七部喜剧,是世界剧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伪君子》《唐璜》《悭吝人》是世界喜剧最出色的作品。 司汤达:法国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其代表作有《红与黑》《往事连篇》等。然而,他的短篇小说也写得十分精彩。其代表作《瓦尼娜?瓦尼尼》、《艾蕾》(直译为《卡斯特罗修道院长》)等,写得生动传神,脍炙人口,堪称世界短篇小说花园里的奇葩。它们与梅里美的《马特奥?法尔戈纳》、《塔芒戈》、巴尔扎克的《戈布塞克》一起,标志着法国短篇小说创作的成熟。 大仲马(1802-1870):亚历山大?仲马,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为小说和剧作。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1844),旧译《三剑客》、《基督山伯爵》一个正直勇敢的青年水手,正当他对生活充满着好的追求的时候,由于被嫉妒他的人告密陷害而下狱,在黑暗的牢房里度过了整整十四个年头。 亚历山大·小仲马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当公务员时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茶花女》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大作家的小老师》同步练习D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大作家的小老师》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0分) 1. (5分)用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造句 一路上只要旅客中有人需要帮助,这个列车员就会热情地提供各种方便和服务。 2. (5分)按拼音写汉字 sùjiākuā 告________作________自________ jīng háo ________喜文________ 3. (4分)多音字组词 钻zuān________zuàn________教jiào________jiāo________ 4. (4分)根据拼音写一写 ①韩愈能成为一代wén háo________,是与他xū xīn________向前人学习分不开的。他生平最爱读李白、杜甫的诗,从中吸取了不少创作营养。 ②2008年5月12日,没有任何的yù liào________,灾难在这一天袭击了四川,这次地震,我们每个人对“生命”又有了新的gǎn chù________。 5. (4分)写出近义词 成就—________ 平等—________ 自夸—________ 谦虚—________ 6. (3分)写出反义词

骄傲—________ 自夸—________ 谦虚—________ 7. (8分)形近字组词 哇________杆________植________俊________ 洼________秆________值________峻________ 8. (2分)我是朗读明星 ①“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这句话应该用________的语气来读。 ②“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这句话应该用________的语气来读。 9. (5分)按拼音写词语 yùliào wén háo zì ku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ǎn chùjīng yà ________________ 10. (8分)选字填空 毫豪 ________毛 ________杰自________ 一丝一________ 连联 ________系 ________长关________ 心________心 11. (4分)找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教育(jiào、jiāo)________ 首都(dōu、dū)________ 挨饿(āi、ái)________ 暑假(jiǎ、jià)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上册评课稿《麻雀》教学点评

四年级语文上册评课稿《麻雀》教学 点评 今天蒙老师上的《麻雀》一课,是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文中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蒙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堪称一次精彩的课堂演绎,一次生动的爱的教育,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蒙老师的许多做法都值得我学习。 一、整体感受课文,认识到位。 《麻雀》这篇课文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

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力量。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堂课,蒙老师通过麻雀和猎狗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猎狗是那么得可怕和凶恶,麻雀是那么得弱小,可是老麻雀却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地飞了下去。在这样的对比下,学生更能体会到这种爱的伟大。 二、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蒙老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对课文文本的研读,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材料,品味语言文字。例如在研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

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时,通过对重点词句“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感受麻雀的坚定、勇敢以及那份伟大的母爱。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蒙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例如:在品读“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学生有的回答“无可奈何的小麻雀”“无助的小麻雀”“可怜的小麻雀”学生回答出什么感受,就让他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 三、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

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科幻小说作家

科幻体裁作品是一类极富吸引力的读物,它跨越时空,拓展了人类的思想空间,激发出人类巨大的创造力。历史上,科幻大师辈出,为我们打开了宇宙的大门。现在来回顾这些大师的足迹,真有高山仰止之感。本文列出了作者认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位科幻大师,当然仅是艺海撷英,但亦足以展现科幻世界的顶级风貌。21世纪人类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已拓展的更加遥远,相信会有更多的科幻大师出现,我们拭目以待。 一种体裁的最好的作家和这种体裁的我最喜欢的作家以及本体裁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是有很大不同的。这里是对科幻体裁具有巨大而持久影响的一个作家名单,当然任何像这样的一个十大家名单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争议。 10:Douglas Adams 道格拉斯·亚当斯 道格拉斯·亚当斯或许算得上是这个名单里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首次问世,就非常特别。亚当斯因他的《银河系漫游指南》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系列丛书而知名,这绝对是一部颠覆之作。这些作品为科幻小说引入了喜剧和怪诞(或许是超现实)的元素,至今仍为他的科幻迷所崇拜有加。 9:Orson Scott Card 奥森·斯科特·卡特 奥森·斯科特·卡特是史上最受欢迎的科幻系列小说作家之一。《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英雄故事系列堪与一直以来最受欢迎的系列丛书之一《沙丘》媲美,当然是现代最受欢迎的了。如果说威廉·吉布森是赛博朋克科幻小说之父的话,那么奥森·斯科特·卡特则是现代的发言人,他引领着现代科幻小说的走向。 8:Robert Heinlein 罗伯特·海因莱因 罗伯特·海因莱因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作家,也许他终究会被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光芒所掩盖,但他为广泛的科幻迷所熟知和热爱。他既受欢迎又富有争议,他主要写硬科幻小说——对科学知识要求很严格的科幻小说类型。他的小说曾四度获得HUGO奖,海因莱因、阿西莫夫()和克拉克()被称为科幻三巨头。何止是具有影响力! 7:William Gibson 威廉·吉布森 威廉·吉布森是一位极受欢迎又极富争议的科幻小说作家,他被认为是现代赛博朋克(Cyber-punk)小说之父。尽管世人和科幻迷仍在争论吉布森对科幻小说体裁施加了何种影响,但无可辩驳的是它们已经被打上了他的印记。正如一位匿名批评家所说:“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他到底是拯救了抑或是毁灭了这种体裁。”虽有一点极端,但是清楚的表达出了做为《捍卫机密》(Johnny Mnemonic)和《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s)的作者所具有的影响力。 6:Ray Bradbury 雷·布莱德伯瑞 因撰写了轰动性的小说《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而广为知名,这是一本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如果算不上史上最伟大的至少也是最伟大之一。布莱德伯瑞撰写了大量科幻和空想小说,对后来的数千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