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习题讲解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习题讲解

编辑课件
7.解析:④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NaOH 在阴极, 可以避免阳极生成的 Cl2 与 NaOH 溶液反应,D 对。 答案:D
8.解析:1 mol Cu2+放电的过程性,A 正确。 答案:A
编辑课件
9.解析:C 项,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错误。
答案:C
10.解析: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 CuSO4 溶液时,如果硫酸 铜没有消耗完或恰好消耗完,这时向电解液中加入氧化铜或碳
答案:C
编辑课件
酸 铜就可 以恢 复到电解 前的浓 度和 pH,而 题中加 入的 是
Cu2(OH)2CO3,说明 CuSO4 消耗完,并且又电解了一部分水。 则电解的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电解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2+0.1 mol×2=
0.6 mol。
编辑课件
3.解析:电解时只生成氧气和氢气,则电解质应是强碱、含氧酸 或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C 项符合。 答案:C
4.解析:C 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 答案:C
编辑课件
5.解析:开关 K 置于 N 处,构成电解池,铁电极为阴极,电极 反应式为 2H2O+2e-===H2↑+2OH-,铁的腐蚀减缓;开关 K 置于 M 处,构成原电池,铁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Fe2+,电子从铁棒经开关 K 流向碳棒。 答案:B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1.解析: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是原电池;只要电解,必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8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基础巩固]1.(2024·珠海实验中学测试)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常温下氯气显黄绿色,可用于制盐酸B.氯气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用于制漂白液C.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可用作漂白剂D.四氯化碳难溶于水,可用作灭火剂解析:选B。
A.氯气具有氧化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可制得盐酸,与氯气显黄绿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可用于制漂白液,故B符合题意;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色质褪色,可用作漂白剂,与其是弱电解质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四氯化碳不能燃烧,可用作灭火剂,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2.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B.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C.测定溶液pH的实验中,用干燥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测定结果无影响D.常温下氯气能与Fe反应,所以氯气的储存不能用铁制容器答案:B3.(2024·广州高三阶段训练)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改进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MnO2代替KMnO4固体B.先点燃酒精灯再滴加浓盐酸C.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白烟D.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倒吸现象解析:选C。
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故不能用MnO2代替KMnO4,A错误;B.先滴加浓盐酸,产生一段时间的氯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B错误;C.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产生白烟,C正确;D.前面装置中一直产生气体,故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倒吸现象,D错误。
4.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pH=13),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O-+Cl-+H2OB.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Cl2:ClO-+Cl-+2H+===Cl2↑+H2OC.该消毒液中加入白醋,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D.该消毒液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2Fe2++ClO -+5H2O===Cl-+2Fe(OH)3↓+4H+解析:选D。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7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基础巩固]1.(2024·广州越秀区高三测试)已有百年历史的陈家祠是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在建筑结构上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装饰工艺。
下列装饰工艺主要使用金属材料的是( )A.栩栩如生的石雕B.精妙生动的木雕C.精致的砖雕D.镶嵌的铜铁铸答案:D 2.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Cu 2S ()s ――→O 2()g 高温 Cu ()sB.Cu ()s ――――――→Fe 2(SO 4)3(aq) Fe ()sC.Cu ()s ――→S ()s △ CuS ()sD.Cu ()s ――→H 2SO 4()浓 SO 2()g解析:选A 。
A.由反应Cu 2S +O 2=====高温 2Cu +SO 2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实现;B.由反应Cu +Fe 2(SO 4)3===CuSO 4+2FeSO 4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C.由反应2Cu +S=====△ Cu 2S 可知,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D.常温下,Cu 和浓硫酸不反应,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
3.下列关于铝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硬度大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C.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腐蚀D.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答案:D4.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错误的是( )解析:选C 。
A.Hg 是不活泼金属,冶炼原理为2HgO===== 2Hg+O 2↑,该方法是热分解法,A 正确;B.Al 是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为降低Al 2O 3的熔点,要加入助熔剂冰晶石,冶炼原理为2Al 2O 3(熔融)=====电解冰晶石 4Al +3O 2↑,B 正确;C.制取活泼金属Na 通常采用电解熔融NaCl 的方法,冶炼原理为2NaCl(熔融)=====电解 2Na +Cl 2↑,C 错误;D.通常采用还原剂CO 在高温下还原Fe 2O 3的方法冶炼Fe ,冶炼原理为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D 正确。
2022届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练含解析

课时跟踪练1一、选择题1.双酚基丙烷(BPA,分子式为C15H16O2)可能降低男性及女性的生育能力。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BPA的摩尔质量是228 g·mol-1B.1 mol BPA中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C.BPA属于有机化合物D.1 mol BP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解析:BPA在标准状况下为非气体。
答案:D2.冬季的降雪给交通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1B.C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C.1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986.02×1023g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 mol解析: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A项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B项错误;1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986.02×1023g,C项正确;1个“CH3COOK”中含有2个C原子,所以当醋酸钾中有6.02×1023个碳原子时,醋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项错误。
答案:C3.有以下四种气体:①3.01×1023个HCl、②13.6 g H2S、③2 g D2、④0.2 mol NH3。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量:②>①>④>③B.分子个数:①>③>②>④C.分子物质的量:③>①>②>④D.氢原子数:③>②>④>①解析: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HCl 0.5 mol、H2S 0.4 mol、D20.5 mol、NH30.2 mol,所以根据各量关系,质量大小顺序关系为①>②>④>③;分子个数和物质的量的关系为①=③>②>④;氢原子数的关系为③>②>④>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习题讲解课件

答案:(1)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N VNA 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8a4+0 40×100%
(3)溶质的质量分数 44.9%
(4)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b 5.1 mol/L
12.解析:(1)浓硫酸配制 100 mL 3.0 mol/L 稀硫酸,需要硫酸的 物质的量为 0.1 L×3.0 mol/L=0.3 mol,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0.3 mol÷18 mol/L=16.7 mL,故选 25 mL 的量筒;(4)浓硫酸 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会吸水,其浓度变小,因量 取的浓硫酸体积不变,故所含溶质减少,导致所配制稀硫酸 的浓度偏小;容量瓶残留有少量的水,不会影响浓度;未洗 涤烧杯、玻璃棒,溶质会损失,浓度偏小;定容时俯视溶液 的凹液面,实际未到刻度线,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6.解析:根据电荷守恒计算出 c(H+)=2c(SO24-)+c(Cl-)-c(Na+)- c(NH+ 4 )=1.0×10-5 mol/L,则 pH=5。 答案: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解析: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 瓶、胶头滴管等,A 项错误;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 烘干,B 项错误;需要称量 NaClO 固体的质量为 500 mL×1.19 g/cm3×25%=148.8 g,D 项错误。 答案:C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1.解析:A 项把溶剂的体积误当作溶液的体积;B 项不知溶液的
体积;D 项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得 到溶液的浓度为 2 mol/L。
答案:C
2.解析: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精确仪器,固
体或浓溶液溶解或稀释时会产生热效应,使溶液发生热胀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习题讲解课件

项铁元素和碳元素有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属 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C 2.解析:A 项,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不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错;B 项,氯离子通过氧化反应生成氯气,B 错误;D 项,I-、 Br-、C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但无氧化性,D 错。 答案:C
ppt精选
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ppt精选
6
11.解析:(2)①可根据 Cu 和浓 H2SO4 加热反应,而 Cu 和稀 H2SO4 加热也不反应来证明。②③可利用氧化还原方程式来证明。 答案:(1)①NaClO 将 KI 氧化生成了 I2 ClO-+2I-+H2O===I2+Cl-+2OH- ②I2 被 Na2SO3 还原生成了 I- SO32-+I2+2OH-===SO42-+2I-+H2O ③ClO->I2>SO24-
ppt精选
3
6.解析:1 mol N2O 与 1 mol CO2 都含有 22 mol 电子,B 正确。 答案:B
7.解析:B 项中发生氢元素的归中反应,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 降低,水作氧化剂,正确。 答案:B
ppt精选
4
8.解析:A 项,由第一个反应判断 H2O2 的氧化性比 Fe3+强,由 第二个反应判断 H2O2 的还原性比 Fe2+强。 答案:A
9.解析:由题意“Cl-<Br-<Fe2+<I-<SO2”,知还原性 Br- <SO2,C 项违背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正确的写法应为 SO2+Br2+2H2O===2Br-+4H++SO24-。 答案:C
ppt精选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讲 化学常用计量的基础知识(课件)

2.(2019·全国卷Ⅱ)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
3- 4
数目为
0.1N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
()
(3)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O、N2的混合气体与O2
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
(4)同温同体积条件下,等质量的SO2和O2对应的压强之比为
1∶2
()
答案:(1)× (2)√ (3)√ (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数目的分子必具有相同的体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等质量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
为3n+1,则该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答案:B
3.(2018·全国卷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解析: 24 g Mg、27 g Al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1个Mg原子 和1个Al原子所含的质子数分别为12、13,故24 g镁与27 g铝 中含有的质子数分别为12 mol和13 mol,A项错误;等质量的 氧气和臭氧,所含氧原子数相等,故电子数相同,B项正 确;1个D2O分子含有10个中子,1个H2O分子含有8个中子, 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C项 错误;1个乙烷分子中含有7个共价键,而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 6个共价键,故1 mol乙烷与1 mol乙烯中,含有的化学键数之 比为7∶6,D项错误。 答案:B
江西省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习题讲解课件.ppt

化学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结束
7.解析:溶液中NO- 3 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K+的物质的量,说 明反应HNO3+KOH===KNO3+H2O恰好完全进行,溶液呈中 性,故n(HNO3)=n(KOH),即V×10-3×10-m=10V×10-3 ×10n-14,解得:m+n=13。 答案:A
化学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结束
3.解析:c(H+)
=V
L×0.06
mol/L×2-0.1 2V L
mol/L×V
L
=0.01 mol/L,pH=2。
答案:B
4.解析:根据c(B)=cAV·BVA判断,A项中,V(B)的实际量减 少,导致V(A)减少,测定值偏小,B项使液体充满气泡,导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结束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1.解析:因人的体温高于室温,则正常人血液中水的离子积
常数大于10-14,故pH+pOH<14,pOH<14-pH=6.7, B项正确。 答案:B 2.解析:D项,两份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所需NaOH的物 质的量相同,错误。 答案:D
化学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结束
答案:(1)A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电离程度 小,c(H+)、c(OH-)小 (2)10∶1 (3)a+b=14或pH1+pH2=14 (4)曲线B对应95 ℃,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HA为弱 酸,HA中和NaOH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 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5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结束
9.解析:A项将会使标准碱液的c(OH-)偏大,滴定时耗用的 V(OH-)偏小,导致结果偏低,故正确。 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解析:题图表示的是乙烯的加成反应。 答案:B
4.解析: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氧化乙烯可减缓水果的 成熟。 答案:C
精品课件
5.解析: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气体CH3Cl、HCl和液体 CH2Cl2、CHCl3、CCl4;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 C4H10,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苯使溴水层变为无色是 因苯萃取了溴水中溴的缘故,并未发生加成反应。煤干馏可得 煤焦油,而不是煤油,乙烯不能从石油中分馏得到。 答案:A
11.解析:A项,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生成多种取代产物,不能得到纯净的氯乙烷。 答案:A
精品课件
12.解析:先写出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的碳架:
①②③ C===C—C
,然后连接2个氯原子,其位置关系可能是
①①(即两个氯原子都位于①号碳原子上,下同)、①②、
①③、②③、③③,共5种。
8.解析:A项,乙烷的二氯代物有2种同分异构体,丙烷的一 氯代物也有2种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 答案:A
9.解析: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 独特的键,因此它不具有烯烃的性质,不能使溴水和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D
精品课件
10.解析: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件
13.解析:乙烯和甲烷的碳、氢含量不相等,故相同质量的乙 烯和甲烷生成的水质量不相同。 答案:C
14.解析:甲、乙、丙的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 误;C5H12可表示甲、乙、丙任一种或其混合物,B错误。
C(CH3)4的二氯代物有两种:
、
,
D错误。
答案:C
精品课件
15.解析:溴水分别与苯、CCl4混合,不发生反应,静置后分
层,苯在上层,呈橙红色,CCl4在下层,呈橙红色,溴水与
己烯发生反应而褪色,A项正确。
答案:A
16.解析:已知乙烯是平面形分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碳原子都
在同一平面上,丙烯可看作是—CH3取代乙烯分子中的一个 氢原子的产物,因而三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甲基
(—CH3)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故丙烯所有原子一定不 在同一平面上,丙烯与HCl加成产物应有两种即
CH3CH2CH2—Cl和
。
精品课件
答案:D
17.解析:C中丙为苯,其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 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正确。 答案:C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6.解析:A项是因为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B项是因 为苯萃取了溴水中的Br2;D项是因为甲烷和Cl2发生取代 反应,而生成无色物质;只有C项是因为乙烯和Br2发生 了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C
7.解析:A项,生成物应为CH2BrCH2Br,不正确。 答案:A
精品课件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1.解析:乙烯的电子式为
,A项错误;CH2===
CH2为乙烯的结构简式,B错误;通常状况下,5.6 L乙烯的
物质的量不是0.25 mol,D错误。
答案:C
精品课件
2.解析:甲苯相当于苯基取代了CH4中的一个H原子,CH4中各 原子均不共面,因此甲苯中所有原子不共面;乙烯与Cl2、H2 可发生加成反应,甲烷可以与Cl2发生取代反应;苯能与H2发 生加成反应,但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甲烷也不能被 酸性KMnO4溶液氧化。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