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橡胶的增塑

合集下载

橡胶增塑原理概述

橡胶增塑原理概述

橡胶增塑原理概述橡胶增塑原理是指通过添加增塑剂来改变橡胶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和应用性的过程。

增塑剂可以改变橡胶材料的硬度、延展性、强度、耐磨性等性能,使其成为更加灵活和适用于不同用途的材料。

以下将详细介绍橡胶增塑原理的概述。

增塑剂是一种具有高分子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特性是能够与橡胶分子相互作用并改变橡胶的物理性质。

增塑剂与橡胶分子的相互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1.溶解橡胶分子:增塑剂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可以与橡胶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橡胶分子间的力降低,从而使得橡胶材料变得更加柔软和可拉伸。

2.适当控制交联:增塑剂能够通过与橡胶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来破坏橡胶的交联结构,减少交联密度,使橡胶材料变得更加柔软和可塑性增强。

3.增加橡胶分子间的间隔:增塑剂会在橡胶分子链上形成相互间隔的层结构,使橡胶分子间的间隔距离增加,从而提高橡胶材料的柔软性和可塑性。

4.引入新的化学交联点:增塑剂可以与橡胶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交联点,从而提高橡胶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

增塑剂的选择对橡胶材料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增塑剂有柔性的液体和固体增塑剂,其中液体增塑剂又可以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增塑剂。

不同类型的增塑剂具有不同的增塑效果和应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增塑需求和橡胶基体材料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增塑剂。

例如,在橡胶制品中需要增加柔软性和可塑性时,可以选用柔软的液体增塑剂;而在需要增加强度和耐磨性的橡胶制品中,则可以选择较为硬性的不溶性增塑剂。

总之,橡胶增塑原理是通过添加增塑剂来改变橡胶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使其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过程。

增塑剂的选择与橡胶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通过增塑剂的作用,橡胶材料可以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和应用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橡胶增塑剂标准

橡胶增塑剂标准

橡胶增塑剂标准详解橡胶增塑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的助剂,用于改变橡胶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它能够增加橡胶的可塑性和弹性,提高橡胶制品的韧性、耐磨性和耐候性。

为确保橡胶增塑剂的质量和安全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用于指导生产和使用。

在橡胶增塑剂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确定一些关键性质和指标,如增塑效果、毒性、挥发性、稳定性等。

这些指标对于确保橡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首先,增塑效果是评价橡胶增塑剂性能好坏的关键指标之一。

增塑剂应能够显著提高橡胶材料的可塑性和柔软度,使其更易加工和成型。

标准中通常会规定增塑效果的最低要求,以确保橡胶制品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其次,毒性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

橡胶增塑剂作为一种化学物质,其毒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工人和最终用户的安全。

标准中通常会规定橡胶增塑剂对人体的毒性限制要求,确保其安全使用。

此外,橡胶增塑剂的挥发性也是一个关注点。

橡胶制品通常在高温下使用,如果增塑剂的挥发性过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有害气体的释放,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标准中会对橡胶增塑剂的挥发性进行规定,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最后,橡胶增塑剂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橡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氧化、紫外线辐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增塑剂的稳定性不好,可能造成橡胶制品性能下降、老化加快。

因此,标准通常会对橡胶增塑剂的稳定性进行要求,以确保橡胶制品在使用寿命内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

综上所述,橡胶增塑剂标准对于保证橡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规定增塑效果、毒性、挥发性和稳定性等关键性质和指标,可以指导生产者选择合适的增塑剂,保证橡胶制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严格遵循橡胶增塑剂标准是橡胶工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橡胶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橡胶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橡胶工艺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简要说明生胶、混炼胶、硫化胶的区别和联系。

2、橡胶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3、橡胶配方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些成分?各成分有何作用?4、橡胶基本的加工工艺过程有哪些?5、橡胶配合加工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包括哪些?第一章生胶1、写出通用橡胶的名称和英文缩写。

2、天然橡胶的分级方法有哪几种?烟片胶和标准胶各采用什么方法分级?3、什么是塑性保持率?有何物理意义?4、天然橡胶中非橡胶成分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5、什么是自补强性?6、写出天然橡胶的结构式。

从分子链结构分析为什么NR容易被改性,容易老化?7、NR最突出的物理性能有哪些?为什么NR特别适合作轮胎胶料?8、IR和NR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不同?9、根据合成方法不同,丁苯橡胶有哪两种?10、轮胎胎面胶中使用丁苯橡胶主要是利用其什么特点?为什么SSBR比ESBR更适合做轮胎胎面胶料?11、BR最突出的性能有哪些?轮胎的胎侧使用BR是利用其什么特点/12、什么是冷流性?影响冷流性的因素有哪些?各是如何影响的?13、为什么乙丙橡胶特别适合作电线电缆的外包皮?为什么乙丙胶特别适合作户外使用的橡胶制品如各种汽车的密封条、防水卷材等?14、IIR最突出的性能有哪些?IIR作内胎是利用其什么特点?为什么IIR可以用作吸波材料?15、什么橡胶具有抗静电性?通用橡胶中耐油性最好的橡胶是什么?16、什么是氧指数?哪些橡胶具有阻燃性?17、为什么CR的耐老化、耐天候性要优于其他不饱和橡胶?18、耐热性、耐油性最好的橡胶是什么?什么橡胶可以耐王水的腐蚀?19、耐高低温性能最好的橡胶是什么?耐磨性最好的橡胶是什么?可以做水果保鲜材料的橡胶是什么?为什么硅橡胶特别适合制作航空航天器密封材料?20、哪些橡胶具有生理惰性,可以植入人体?21、通用橡胶中,哪些橡胶具有自补强性?22、什么是热塑性弹性体?23、SMR5、SCR10、SBR1502、SBR1712各表示什么橡胶?第二章硫化体系1、什么是硫化?橡胶硫化反应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2、画出硫化曲线,标出各阶段的名称。

橡胶复习题答案分析解析【范本模板】

橡胶复习题答案分析解析【范本模板】

橡胶工艺学复习题一、填空10分注:红字为答题部分.1.碳链橡胶中,饱和橡胶有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不饱和橡胶有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

3、促进剂按结构可分为噻×类、秋兰姆类、次磺酰胺类、胍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硫脲类、醛胺类、黄原酸盐类八类;按PH值可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三类;按硫化速度可分为超超速级、超速级、准速级、中速级和慢速级五类.5、适合高温快速硫化的橡胶结构为低双链含量的橡胶,可采用的硫化体系有EV 和SemiEV两种.7、在-C—S-C-、-C-S2—C—、—C-SX—C—三种交联键中,—C—S-C—热稳定性好,-C-S x-C—耐动态疲劳性好,—C—S x—C—强度高。

9、、NR热氧老化后表观表现为变软发粘,BR热氧老化后表现为变硬变脆.11、当防老剂并用时,可产生对抗效应、加和效应和协同效应,根据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不同,又可分为杂协同效应和均协同效应两类.12、13、炭黑的结构度越高,形成的包容橡胶越多,胶料的粘度越高,混炼的吃粉速度慢,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高。

14、15、炭黑的粒径越小,混炼的吃粉速度越快,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好;炭黑的粒径越小,对橡胶的补强性越高。

17、当橡胶的门尼粘度为60时可不用塑炼。

19、生胶的塑炼方法有物理增塑法、化学增塑法和机械增塑法;机械增塑法依据设备类型不同又可分为三种开炼机塑练法、密炼机塑练法和螺杆式塑炼机塑练法,依据塑炼工艺条件不同,又可分为低温机械塑练法和高温机械塑练法。

21、氧在橡胶的机械塑炼过程中起着大分子自由基活性终止剂和大分子氧化裂解反应引发剂的双重作用,其中在低温下,氧和橡胶分子的化学活泼性均较低,氧主要起大分子自由基活性终止剂作用,而在高温下氧起大分子氧化裂解反应引发剂作用。

23、混炼胶快检的项目有可塑度测定、相对密度测定和硬度测定。

25、在混炼准备工艺中,要求称量配合操作必须做到精密、准确、不漏、不错。

橡胶增塑剂

橡胶增塑剂

• 2.极性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 极性增塑剂增塑极性橡胶时,极性的增塑剂 低分子的极性部分定向地排列于橡胶大分子 的极性部位,对大分子链段起包围阻隔作用, 从而增加了大分子链段之间的距离,减小了 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大了大分子链段的 运动性,从而提高了橡胶的塑性。
• ΔTg=kn
• • • •
• 二.煤焦油增塑剂 • 主要品种有:煤焦油、古马隆、煤沥青和RX-80 树脂。与橡胶的相容性好,并能提高橡胶的耐老 化性。其中最常使用的是古马隆树脂,它既是增 塑剂,又增粘剂,特别适合于合成橡胶。 • 1.煤焦油 • 黑色粘稠状液体,有臭味、污染性,易混入胶料, 能溶解硫黄,防止喷霜,能提高制品的耐老化性, 增加SBR的粘着性。

青春时代是一个短 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 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一个特别的 日子,多少人从这里走 向了成功。它也属于你, 属于一个积极、上进的 你。
橡胶增塑剂
§5.1 橡胶增塑剂及分类
• 一.橡胶增塑剂的概念
• 增塑剂又称为软化剂,是指能够降低橡胶分子
链间的作用力,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并能提高胶 料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降低成本的一类低分子 量化合物。 • 软化剂多来源于天然物质,常用于非极性橡胶; 增塑剂多为合成产品,多用于极性橡胶和塑料。
• 3.操作油对橡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 (1)对混炼的影响 • 橡胶对油的吸收速度与油的组成、粘度、混炼条 件有关。但油用量多,使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性 变差,必须分批加。加入油,可减小生热、降低 能耗。 • (2)对压出的影响 • 胶料中加入适量的油,可使胶料软化,压出半成 品表面光滑、压出膨胀小,压出速度快。 • (3)对硫化的影响 • 随着胶料中油类填充量的增加,硫化速度有减缓 的倾向。 • 含芳烃油多的操作油,可加速硫化的作用。

实用橡胶工艺学复习资料大全

实用橡胶工艺学复习资料大全

绪论橡胶配合加工内容●主要内容:原料及配合;加工工艺过程;性能测试。

●配合系统:生胶,硫化体系,补强填充体系,防老体系,增塑及操作体系,特种配合体系。

●加工过程:炼胶,压延,挤出,成型,硫化。

●塑炼:定义为降低分子量,增加塑性,改善加工性能,制成可塑性符合要求的塑料胶。

●混炼:定义为经过配合,将橡胶与配合剂均匀地混合和分散,制成混炼胶。

●门尼粘度:用门尼粘度计测量的是橡胶的本体黏度,原理是将胶料填充在粘度计的模腔和转子之间,合模,在一定温度下〔一般为100℃〕预热〔一般1min〕,令转子转动一定时间〔一般4min〕时测得的转矩值〔N·m〕。

该值越大,说明胶料的黏度越大,常用ML〔1+4〕100℃表示。

●门尼焦烧:这是个说明胶料焦烧时间的指标,通常是在120℃下测定〔加有硫化体系配合剂〕从最低点起,上升5个门尼值的时间。

这个时间越大说明胶料越不容易发生焦烧,加工越安全。

第一章生胶❖分类〔按来源〕:天然橡胶〔NR〕和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又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

❖通用橡胶: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异戊橡胶〔IR〕、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乙丙橡胶〔EPM,EPDM〕.❖不饱和非极性橡胶:NR、SBR、BR、IR;不饱和极性橡胶:NBR、CR;饱和非极性橡胶:EPM、EPDM、IIR;❖天然橡胶〔NR〕主要由顺—1,4—聚异戊二烯构成,其综合性能好。

❖丁苯橡胶(SBR)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是产量最大的通用橡胶,70%用于轮胎业,根据聚合方法分为乳聚丁苯和溶聚丁苯。

❖苯乙烯含量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其SBR的性能向聚苯乙烯趋近。

表现为Tg、模量、硬度上升,耐热老化性变好,挤出收缩率变小,挤出物外表光滑,而耐磨性下降,弹性减小。

❖顺丁橡胶(BR)也称聚丁二烯橡胶,弹性最好的通用橡胶,滞后损失小,生热少。

❖乙丙橡胶(EPM,EPDM)属于碳链饱和非极性橡胶,耐臭氧老化性和耐热老化性是通用橡胶中最好的,被誉为不龟裂的橡胶。

橡胶加工工艺期末复习重点

橡胶加工工艺期末复习重点

补强剂是炭黑。
26. 生胶即尚未被交联的橡胶,由线形大分子或者带支链的线性大分子 39. 炭黑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炉法炭黑、槽法炭黑、热裂解炭黑、新工艺
构成。
炭黑。
27. 生胶随温度的变化有三态,即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
40. 白炭黑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可分为气相法和沉淀法两大类,其
28. 橡胶按来源与用途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
补强效果次于炭黑。
29. 合成橡胶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两大类。
41. 橡胶发生老化的主要因素有热氧老化、光氧老化、臭氧老化和疲劳
30. 天然橡胶大分子链结构单元是异戊二烯。
老化。
31. 产量最大的一种合成橡胶是丁苯橡胶,其结构单元是苯乙烯和丁二 42. 橡胶的增塑实际上就是增塑剂低分子与橡胶高分子聚合物形成分子
胶为完全饱和性橡胶,不能用硫磺来硫化,必须用过氧化物来硫化。 17. 橡胶配方五大体系:生胶体系、硫化体系、补强填充体系、防护体
5. 丁基橡胶(IIR)由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单体在低温下共聚而成
系、增塑体系
6. 丁腈橡胶耐气透性良好(有极性的缘故),但电绝缘性不好,属于半导 18. 生胶和混炼胶可塑度的测定通常有三种方法:压缩法、旋转扭力法
51. 化学结构和含硫量能影响硫化特性
污染,保证胶料的混炼质量,将某些配合剂、促进剂等事先以较大比
二、判断题
例与液体软化剂混合制成膏状混合物。
1. 粉末橡胶指粒径在 1 毫米以下的粉末状橡胶。
9. 母炼胶:将在通常混炼条件下短时间内难以混合均匀且混炼生热量多,
三、名词解释
能耗较大的某些配合剂以较大的比例事先与生胶单独混合制成组分比
橡胶或橡胶制品在加工贮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如热氧臭氧金属离子电离辐射光机械力等使性能逐渐下降以至于最后丧失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橡胶的老化

第五章 增塑体系

第五章 增塑体系

(1)邻苯二甲酸酯类
COOR COOR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DIDP) (2)脂肪二元酸酯类 已二酸二辛酯(DOA) 壬二酸二辛酯(DOZ) DOZ 癸二酸二丁酯(DBS) 癸二酸二辛酯(DOS) (3)磷酸酯类 磷酸三甲苯酯(TCP) 磷酸三辛酯(TOP)
橡胶工程教研室
化学增塑剂
按 来 源 分
School of Polymer Science & Engineering
高 分 子 科求
增塑效果好,用量少,吸收速度快; 与橡胶的相容性好,挥发性小、不迁移; 耐寒性好,耐水、耐油、溶剂; 电绝缘性好,耐燃性好; 无色、无毒、无臭,价廉易得。
橡胶工程教研室
School of Polymer Science & Engineering
高 分 子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六、增塑剂的发展方向
低聚物:端基为乙酸酯基的聚丁二烯、 低聚物:端基为乙酸酯基的聚丁二烯、分 子量在10000以下的聚异戊二烯 以下的聚异戊二烯 子量在 苯乙烯低聚物、聚辛烯、 低 苯乙烯低聚物、聚辛烯、CR低 反应性增塑剂 聚物、氟蜡等。 聚物、氟蜡等。 齐聚物: 齐聚物:不饱和丙烯酸的齐聚酯 液体橡胶: 液体橡胶:液体丁腈
S .P. = 原聚合物的门尼粘度 − 充油聚合物的门尼粘度 原聚合物的门尼粘度
School of Polymer Science & Engineering
橡胶工程教研室
高 分 子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5.3 橡胶增塑剂
一、石油系增塑剂
气体 汽油 原油 常 压 蒸 馏 轻石脑油 重石脑油 轻柴油 重柴油 轻油馏分 重油馏分 脱 沥 青 溶 剂 精 制 芳香烃 油类 溶剂气提 蒸馏 高粘度芳香烃类 填充油 非芳香烃油类 脱蜡 环烷烃类加工油 脱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方例子:擦字橡皮 1.铅笔用擦字橡皮 2.钢笔、圆珠笔用擦字橡皮 NR 100 NR 100 氧化锌 21 氧化锌 21 氧化镁 6 氧化镁 6 轻质碳酸钙 380 氧化铝 400 立德粉 171 轻质碳酸钙 340 白油膏 915 白油膏 560 促M 10 促M 10 促TT 13.7 促TT 10 合计 1616.7 合计 1444
二、软化剂、 增塑剂在胶料 中的作用
1. 增加塑性、流动性,便于 加工; 2. 降低混炼温度和胶料的粘 度,有利于配合剂分散,达到 节能目的; 3. 使硫化胶的伸长率、回弹性 高,低温性能好,生热小。
物理增塑剂: 是通过物理的 作用来使橡 增加塑性.
三、作用机理 的差异
化学增塑剂: 即塑解剂,是通过 化学塑解作用来 使橡胶增加塑性.
三、脂肪族二烷基酸酯类
1.癸二酸二辛酯(DOS) 功用:优良的耐寒增塑剂,既具有优良的耐寒性, 又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光性和电绝缘性。
2.己二酸二辛酯(DOA) 功用:NR、SR、树脂等用的增塑剂、软化剂, 不影响硫化。耐寒性优越,但耐油性不够好。 制品可用于包装食物。
四、脂肪酸 酯类 五、聚酯类
回顾
橡胶工艺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包括 √生胶及橡胶类似物 (基本材料)
√硫化体系配合剂 (起硫化作用)
√补强填充剂(提高物机性能,降低成本)
√软化增塑剂(改善操作性能)
√防老剂(提高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力化学作用,使橡 胶大分子断链
增塑分子进入橡胶分子内,增大 分子间距、减弱分子间作用 力,分子链易滑动。
按作用方式分为: 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
四、类型
按其来源不同分为: 矿物油系;动植物油系; 合成增塑剂
第一节 石油系软化剂 • 一、操作油及其类似物
• 1.操作油的组成和结构 操作油主要是由分子量在300~600左右含 20个或20个以上碳原子的烃类化合物所组成。 其中的结构烃有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 2.操作油的品种 包括链烷油、环烷油和芳烃油
第三节
古马隆树脂
煤焦油系软化剂
①液体古马隆 聚合度低,常用作软化剂和增粘剂 ②固体古马隆 聚合度高,常用作软化剂和补强剂
古马隆树脂的性能
1.与各种橡胶的互溶性好,用于极性或非极性橡胶中。 2.工艺性能好。 3.液体古马隆有很好的增粘性能,可用于制备胶浆 及半成品粘合。 4.固体古马隆补强性大,且对胶料的硫化及耐老化 性能基本无影响。 5.古马隆适用于NR及SR中,用量不超15份。
配方例子:轮胎胎面胶及帘布胶
天然橡胶 硫磺 促M 促TMTD 氧化锌 硬脂酸 HAF 混气炭黑 SRF 松焦油 防A 防D 防4010 石蜡 胎面胶 100 2.6 0.4 — 5 3 35 15 — 3.5 1 1 1 1 帘布胶 100 2.7 — 0.03 5 2.5 — — 35 3.5 — 1 1 —
配方例子:绿色海绵拖鞋底
NR 100 ZnO 5 硬脂酸 7 防D 1 石蜡 7 陶土 37 MgCO3 40 立德粉 15 凡士林 5
松香 5 210树脂 25 酞青绿 2.1 醇溶黄 0.75 发泡剂H 6.5 促M 1.15 促DM 1.15 硫黄 3.5 白矿油 1.5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控制发孔及均匀,支 撑壁孔,使制品有挺 性。
+ + + + + + + + + -
+ -
+ -
RH
增塑剂
包围、隔离
二、判断互溶性的基本原则
1.溶解度参数 相近相溶 溶解度参数δ(简称S.P.)是表示 物质互溶能力的参数,可表示物 质极性的大小。 一般来说: (δ1-δ2)→0时,互溶性最好 (δ1-δ2)<1.2时,能互溶
2.相似相溶 或同类相溶
100 10 10 1 4 2
防4010 1 防D 硫黄 SRF HAF
1 0.1 60 20
二、磷酸酯类
结构通式:(RO)3 P=O 1.磷酸三甲苯酯(TCP) 本品为橡胶阻燃性增塑剂,具有良好的耐燃、 耐热、耐磨、耐霉菌、耐油及电绝缘性, 但耐寒性差。 2. 磷酸三辛酯(TOP) 本品为乙烯基树脂、纤维素和合成橡胶的 阻燃性增塑剂,性能与TCP相似,耐寒性较好, 但耐油性差,加工性能不及TCP。
3.操作油的 性能指标分类
按化学性质分为: ①沥青质 ②氮碱 ③第一类硫酸亲和物 ④第二类硫酸亲和物 ⑤石油烃
按物理性质分: ①比重(密度)
②粘度 ③苯胺点 ④粘度比重常数(VGC)
4.操作油对 橡胶性能 的影响
(1)对降低粘度,有利于混炼及 促进硫化的影响。 芳烃油>环烷油>链烷油 (2)对有利于挤出操作的影响 链烷油>环烷油>芳烃油 (3)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C
R
C
+
O
' R
C
.
C
三、溶剂型与非溶剂型 软化增塑剂
溶剂型 软化剂、增塑剂 非溶剂型 软化剂、增塑剂
如芳烃油、松焦油 、古马隆、酯类等
如链烷油、石蜡、 凡士林、油膏、机 油等
第六节
• •
软化剂和增塑剂互溶性 二、对胶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1.对填料分散的影响 2.对胶料粘着性的影响 3.对于压延、挤出工艺 三、对硫化胶物机性能和老化性能的影响 四、对橡胶的污染性 五、对制品成本的影响
第五章 橡胶的增塑体系 • 一.橡胶增塑剂的概念
增塑剂又称为软化剂,是指能够降低橡胶分子链间 的作用力,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并能提高胶料的物 理机械性能,降低成本的一类低分子量化合物。 应用上 的差异
软化剂为非极性物质, 来源于天然物质,常用于 非极性橡胶中。
增塑剂为极性物质,多数是 人工合成产物,多半用于 极性橡胶和塑料中。
例:几种软化剂性能的比较
物机性能 固体古马隆 沥青 松焦油 重柴油
拉伸强度/MPa 23.5 伸长率/% 664 硬度(邵尔A)/度 63 300%定伸应力/MPa 7.4 撕裂强度/(KN/m) 131
20.3 754 61 4.8 98
19.3 667 65 5.7 102
19.6 537 62 8.8 77
即结构相似的物质能够相溶。 这即是“同类相溶”原理
3.溶剂化 效应
(1)概念: 由于软化剂和增塑剂分子 与橡胶分子之间产生分子间 吸引力,而引起橡胶分子 链分离的作用。
(2)两种物质间产生溶剂化的条件 ①两者之间能形成氢键 ②两者之间能产生亲电亲核作用
C
O
C
+ + R
O
O ' R
缔 合 作 用
第四节
酯类增塑剂
结构通式:
一、邻苯二 甲酸酯类
极 性
COOR COOR
非极性,为烃基、苯基或环己基 R分 子 链 长 , 且 无 侧 基 , 表 现 出 耐低温
功用:
极性橡胶通用型 增塑剂。
主要品种: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配方例子:骨架油封胶料
• • • • • •
NBR-26 DBP ZnO 硬脂酸 促CZ 促TT
与橡胶互溶性好,工艺性能较 好,有补强性,低温下有迟延硫 化防止焦烧的作用,会加速橡胶 的老化。主要用于NR和SBR
性能与松焦油相近,是优良的橡胶 再生软化剂,也可作为一般橡胶的增 塑剂,用量4~5份。
二、脂肪油系软化剂
又称硫化油膏,包括黑油膏和 1.油膏 白油膏。为良好的加工操作助剂 和增容剂,可防止喷硫以及日光 老化龟裂。擦字橡皮配方 2.硬脂酸 与橡胶有很好的互溶性,能促 使炭黑、氧化锌等粉状配合剂在 胶料中均匀分散。本品还是主要 3.油酸 的硫化活性剂。 对生胶有很好的软化作用,并可使 ZnO活化,故可作为软化剂及活性剂, 但有增加橡胶老化的倾向。
5.用途
(1)作为加工操作助剂 以链烷油为主,用 量为5份左右。 (2)作一般的软化剂 环烷油、芳烃油均 可,用量为10~15份。 (3)作增粘剂 以芳烃油为主,15份以上。 (4)作增容剂 20~50份,有时可多些。
6.操作油的类似物
①机械油 ②锭子油 ③软化重油 ④变压器油 ⑤三线油、五线油
常用:油酸丁酯BO 具有优越的耐寒性和 耐水性,但耐候性及 耐油性差。
分子量较大,一般在1000~8000范围 内,其挥发性和迁移性小,耐热性和耐油性 良好。特别适用于NBR、IIR和CR。
第五节
软化剂、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 一、作用机理
• 1.软化剂(对非极性橡胶)的作用
RH
软化剂
渗透、溶胀
• 2.增塑剂(对极性橡胶)的作用
二、其它石油系软化剂
1.凡士林 功用:与橡胶互溶性差,主要作为润滑性的 软化剂使用。有时会喷出表面,也可作为 物理防老剂使用。配方例子:绿色海绵拖鞋底
3.沥青及矿质橡胶 2.石蜡 功用:能提高胶料的 功用:与橡胶相容 粘着性和塑性 ,对橡胶 性差,对橡胶有润滑 制品兼有一定的补强作 作用,可作加工助剂使 用 ,但有迟延硫化的 用 ;又作为物理防老剂 。 作用 。
第二节
动植物油系软化剂
能增加胶料的塑性和粘着性, 易与硫黄作用,能促使胶料老化 ,并有迟延硫化的作用,主要用 于擦布胶(帘布胶)及胶浆中。
一、松油系软化剂 1. 松香 2. 岐化松香 (氢化松香)
能增加NR和SR的粘着性,促 使填料均匀分散,耐老化,无迟 延硫化的作用,特别适用于SBR
3. 松焦油 4.妥尔油 (松浆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