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友谊伴我同行》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 友谊伴我同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课我与同伴共成长友谊伴我同行教学设计一、三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能力: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的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能力。
知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表现及危害;知道我们的生活为什么需要友情。
二、教学重点:闭锁心理的危害和克服闭锁心理的方法三、教学难点:理解生活离不开友谊,成长离不开友谊。
四、教学方法:导学互助五、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友情卡片》游戏:《握住我的手》游戏规则:请一个同学站在教室门前,蒙住眼睛扮演被助者,另一位同学扮演助人者,然后由助人者去引导被助者回到自己的坐位(不可说话,不可让他知道自己是谁);被助者座下后拿下眼罩,看看自己的引导者是谁。
想一想: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
学生表演并谈感受以歌曲《友情卡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悟友谊的力量。
小游戏让学生以实际行动体验第七课风雨中我在成长二、就这样风雨兼程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已经体验到友谊带给自己的快乐,但是对于交友的重要意义并不是很清晰,甚至有个别同学产生了青春期闭锁心理,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不良影响,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交友的重要意义,掌握克服闭锁心理的方法,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广泛的结交良师益友。
因此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理念,让学生去搜集挫折中奋起的人和事的资料,自己去感受榜样的力量,同时整堂课以小雨的日记入手,汲取友谊的力量与滋润。
然后,让学生走进小娜的故事,让大家集思广益,帮他战胜挫折,回归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化解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进行提升反思。
第一课我与同伴共成长一、友谊伴我同行效果分析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放手让学生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解决,教师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友情伴我同行教学设计

友情伴我同行教学设计友情伴我同行教学设计友情伴我同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初步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2、能力:克服闭锁心理,积极与朋友、同学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3、知识: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和危害,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生活需要友情学习难点:慎交友学习过程:一、读材料谈想法1、《中国青年报》曾就中学生在择友、交友方面做过专门调查,在“你有知心朋友吗”这一栏的回答中,2500多名中学生,72%的同学非常肯定的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许多同学认为,只有拥有朋友和友情的生活才是快乐美好的,有的同学甚至认为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28%回答自己没有知心朋友的同学,也并不是不想有朋友,而主要是因为个性有缺陷和接触时间短等方面的缘故,暂时没有找到。
想一想:如果你被调查,会怎样回答?议一议:从这份调查中,能悟出什么道理?2、王强、李明和张宇,是班上出了名的“铁三角学习小组”,他们的个性爱好差异很大,但学习上他们却形影不离,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他们在学习中增进了友情,友情有促进了他们的学习。
王强英语非常好,是班上的英语状元,但数学特别差,碰到难题就头疼,而李明却是班上的数学王子,李明就主动帮助王强,慢慢的王强也开始对数学感兴趣了。
而张宇的优势是他有自己独到的思考问题和学习的方法,各科成绩都比较好,但缺乏一种坚强的意志力,但这恰恰是王强的长处,他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牛劲”。
就是在这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下,三位好朋友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想一想:在学习上,自己曾得到过好朋友的哪些帮助?说一说:通过上述同学的实例,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3、想一想自己最知心的好朋友是:他曾经给你的最大的帮助是:结合教材“为困难同学募捐”、“不能让一个同学掉队”议一议:同学间的友情对你还有什么重要作用?二、拓展交流:读材料“邓稼先和杨振宁的故事”,是什么让他们双双进入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行列?三、情境感悟交流:中学生兵兵的`父亲犯盗窃罪被判处重刑,母亲因此而一病不起,兵兵内心受到极大打击,既自卑又伤心,变得不愿与老师、同学交往,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缺乏自信,成绩直线下降,同学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主动接近他,跟他聊天,约他一起打球、爬上,还帮他补课,帮他料理家务,使他真切的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满满的振作了起来。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1.1《友谊伴我同行》说课稿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1.1《友谊伴我同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友谊伴我同行》是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的第一课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教材从生活的各个方面阐述了友谊的力量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要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友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渴望拥有更多的朋友,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注。
然而,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重要性,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
2.难点: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友谊,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感受友谊的力量和作用。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内容展示:分别从友谊的力量、与人交往的技巧、建立和维护友谊等方面进行讲解和展示。
3.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友谊,以及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1.1《友谊伴我同行》教学课件

相逢是首歌,友谊连着你和我。生活需要友谊,人
人需要友情,让我们用真诚的心,无私的爱,去播种 友情,收获友谊。
谢谢观看!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五·四学制) | 上册
第一单元 · 第一课
第一框 友谊伴我同行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五·四学制) | 上册
1 、你有知心朋友吗?__________________ 2 、当你跨入新的学校,来到一个陌生的学习环 境时,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五·四学制) | 上册
讨论
你认为知心朋友在你遇
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怎
么办?
你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在你有了错误时,你希
望知心朋友怎么做?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五·四学制) | 上册
在 生 活 上
困难和挫折 取得成绩和成功
鼓励帮助
战胜挫折
真心的祝贺和分享 感到快乐 直言不讳的批评 坦城劝告
课后常孤独地坐在教室里。那时的小光无数次地在日记本上写道:“我的朋友
在哪里?” 1、小光有什么苦恼呢?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苦恼?(哪些行为造成了她的苦恼?) 3、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五·四学制) | 上册
说说小光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闭锁心理
自 我 封 闭
自 我 孤 立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五·四学制) | 上册
想一想:这些谚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
理?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五·四学制) | 上册
议一议:为什么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真挚的友谊?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五·四学制) | 上册
成功 恼烦
生病 ︖你如 最果 大画 的中 渴望 人 是是 什你 么︐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1课第1框《友谊伴我同行》教学设计1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1课第1框《友谊伴我同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友谊伴我同行》是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朋友对自己的影响,认识到友谊的力量,学会珍惜朋友,与人共度美好时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对友谊有着强烈的需求,也正处于建立社交关系的阶段。
他们开始意识到朋友对自己的影响,但有时候又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因此,在这个阶段,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知道朋友对自己的影响,认识到友谊的力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朋友,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知道朋友对自己的影响,认识到友谊的力量。
2.难点: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配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准备一些典型的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分析。
3.视频: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友谊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知道朋友对自己的影响,认识到友谊的力量。
初中的政治《友情伴我同行》教学设计

初中的政治《友情伴我同行》教学设计初中的政治《友情伴我同行》教学设计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与同学、朋友交往的技巧方法以及应该坚持的原则。
教学难点:慎交友和交友要坚持原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播种友情播放《相逢是首歌》导入第三单元一、生活需要友情(板书)播放歌曲:周华健的《朋友》。
思考回答A听这首歌时,你会联想到什么?B谈谈你对友谊的感受和认识。
教师归纳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正所谓“财富不是友情,而友情却是财富”。
1、友情是一种特别渴求的心理需要(板书)阅读57的调查如果一个中学生缺少友谊,长期得不到这方面的心理满足,很容易产生心理异常,如果我们不注意与周围的人发展良好的关系,就难以在逆境中保持取心,甚至酿成悲剧。
全球每年自杀身亡的有:40万人青少年占三分之一。
平均每天死亡11000人。
2、友情能使我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板书)看58的想一想3、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板书)讲述:朋友和熊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二、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板书)1、闭锁心理的'现象和危害(板书)讨论:59议一议并找找自己有没有闭锁心理划出危害2、积极与人交往(板书)材料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材料二:西方有句谚语:“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一种人。
”?请回答:1、上述材料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2、教材中的那些内容同上述材料的意思相近?3、这些材料共同说明一个什么道理?3、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板书)判断下列行为的“损”和“益”四人小组讨论当你的朋友有这样行为时应怎样加以抵制?1、以帮助朋友为名,拉你去打架2、你的朋友抽烟、喝酒,且要你如此3、经常随便拿同学东西,有时让你使用或者保管4、邀你旷课去玩“游戏”机5、上课不遵守纪律,总想拉你一起说话6、总要抄你的作业,或考试时要求你提供“信息”7、花言巧语,让你从家中拿钱,以供其吃喝归纳小结:作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什么道理?。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1课第1框《友谊伴我同行》教案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1课第1框《友谊伴我同行》教案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2.能克服青春期的闭锁心里,积极寻找朋友,并且注意谨慎交友。
3.积极与朋友、同学交流,懂得友情的重要性,了解闭锁心理及其危害。
课时重难点
1.生活需要友情。
2.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
入自读感
悟。
1.多媒体展示神童也寂寞
2.帮一帮:神童怎样才不会孤独多媒体播放周华健《朋友》。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友情呢?多交几个朋友,朋友之间的友情会帮助他走出孤独。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1《友谊伴我同行》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1《友谊伴我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友谊伴我同行》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建立和维护友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特质,明白友谊对一个人的影响,以及如何去珍惜和呵护友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于友谊有着强烈的需求,也渴望建立属于自己的朋友圈。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处理友谊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困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谊的特质,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友谊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在友谊中承担责任。
四. 教学重难点1.友谊的特质2.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3.如何在友谊中承担责任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友谊的特质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友谊的理解和经验,互相学习。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友谊中的不同场景,学会如何处理友谊问题。
六. 教学准备3.讨论卡片4.角色扮演道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关于友谊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友谊?友谊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思考:案例中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讨论卡片,让学生围绕卡片上的话题进行讨论,如:“你如何定义友谊?”“你在友谊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你认为如何才能维护友谊?”4.巩固(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友谊中的不同场景,如:如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如何拒绝朋友的无理要求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建立和维护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谊伴我同行》
本课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相逢是首歌》中的第1课第一框题《友谊伴我同行》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两个问题:1、生活需要友情,帮助学生认识友情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作用;2、打开心灵之窗,克服青春期的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引导学生认识闭锁心理的现象与危害,积极与学生、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同时做到谨慎交友。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生活需要友谊;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危害;
掌握调试闭锁心理的方法。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和同学、朋友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主动地和同学、朋友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友谊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闭锁心理,知道闭锁心理的调适方法。
1、多媒体多功能教室;
2、素材(打开心灵之窗故事、友谊图片等)。
创设情境:
小调查:
1 、你有知心朋友吗?___________
2 、当你跨入新的学校,来到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时,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友谊的词典中,你更希望获得谁的友谊?
A.父母B.老师C.同龄人D.长辈
新课学习
一、生活需要友谊
1、古代拉丁谚语说,生活里如果没有友情,一座城市就如同一片旷野,人们的面目就淡如一张图片,人们的语言则是一片噪音。
“花要叶捧,人靠人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
这些谚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生活需要友情”。
2、议一议:为什么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真挚的友情?
3、漫画欣赏,说一说
如果画面的人物是你,你最大的渴望是什么?你的感受说明什么问题?
总结:(1)校园生活中,积极与同学交往是我们的心理需要,真挚的同学友谊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同学友谊与我们同行,伴我们成长。
4.、讲故事
《伟大的友谊》:从这个同学的故事中得出什么结论?
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需要友谊的滋润。
总结: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5、游戏
抽签分成两人一组,先是一人用布带和毛巾把眼睛蒙上,由同伴搀扶着走过障隘物;然后,两人对调,再走一段;最后两人都蒙上眼睛,互相搀扶着走过障隘物。
在此过程中,将相互搀扶的一组同学强行分开,让他们独自摸索。
想一想:
1.当自己处在孤独无助的境地时,心里有什么想法?
2.蒙住眼睛被人搀扶着走过障碍物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3.想想这个游戏给我们走好人生之路有什么启示?
总结:(2)好处: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二、打开心灵之窗
小光是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曾经的他沉默、敏感,羞于和别人搭话,下课后常孤独地坐在教室里。
那时的小光无数次地在日记本上写道:“我的朋友在哪里?”
议一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小光的这种表现?
她应该如何摆脱这种烦恼?
这种心理正常吗?会造成什么危害?
(1)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
(2)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正常相处和交往;
(3)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说说小光应怎样摆脱苦恼?
正确认识自己。
敞开心扉,开放自己,主动与同学交往。
小结:
一、为什么生活需要友情?
二、闭锁心理有什么危害?
三、如何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布置作业
一、为什么说生活需要友谊?
二、怎样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板书设计
生活需要友谊友谊伴我同行
打开心灵之窗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