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国际日界线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国际日界线
计算公式如下: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注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生活实践】 1.印度的标准时间为82.5°E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差2.5个 小时。 2.关于时间早晚:同一地点“小数早”,也就是7时早于8时;同一瞬间、不同地 点“大数早”,也就是东八区的8时早于东七区的7时。 3.新疆的很多地方晚上10时还是白天的原因是我国各地都采用北京时间, 而新疆位于我国西部,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
(1)(区域认知)新西兰的奥克兰经度约为175°E,判断其所在的时区,并推测 布里斯班是在其东侧还是西侧,布里斯班应位于哪个时区。 提示奥克兰所在的时区为东十二区,布里斯班比奥克兰晚两个小时,所以布 里斯班应在奥克兰的西侧,位于东十区。
(2)(综合思维)该小伙乘坐从布里斯班飞往夏威夷檀香山的航班,飞行途中 越过180°经线后,机组人员会把飞机上显示的日期减去一天,还是加上一天? 为什么?
A.地方时 B.区时
C.标准时 D.夏令时
3.南昌市Y中学上午第一节课下课时,H中学教室时钟显示的时间是( B )
A.6:40
B.8:40
C.10:20
D.10:40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H中学第一节课开始时间为9:40,比南昌市Y中学 第一节课开始时间8:00晚1小时40分钟。我国国内学校作息时间一律采用 北京时间,南昌市接近120°E,地方时与北京时间接近,而H中学地方时比北 京时间晚将近2小时,经度往西约30°,故其所在城市可能为乌鲁木齐。 第2题,两校作息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我国共同使用的标准时,可 以跨越东八区使用。 第3题,因为南昌市与乌鲁木齐的作息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南昌市Y中学上 午第一节课下课时为北京时间8:40,H中学教室时钟显示的时间也是8:40。

第1章第2节第2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教学PPT

第1章第2节第2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教学PPT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学业 要求
1.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巩固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 的相关计算。 2.能熟练比较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大小关系。
返回目录 3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01
关键能力·提升
返回目录 4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核心突破二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思考
导学
1




H2(g)

1 2
O2(g)═══H2O(l)
ΔH1 = - a kJ · mol - 1 , 2H2(g) +
O2(g)═══2H2O(l) ΔH2=-b kJ·mol-1。则 ΔH1 与 ΔH2 的大小关系如何?
提示: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2a,带上“-”号比较,ΔH1>ΔH2。
返回目录 14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2.若A(g)+B(g)═══C(g) ΔH1<0,A(g)+B(g)═══C(l) ΔH2<0,则ΔH1与 ΔH2的大小关系如何?
提示:因为C(g)═══C(l) ΔH3<0,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3=ΔH2-ΔH1,所以 ΔH2<ΔH1。
C [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 ΔH=-393.5 kJ·mol- 1 ,A错误;C(s)→CO(g)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221.2 kJ·mol-1,B错误;由图示能量数据结合盖斯定律可求出该反应的ΔH=+172.3 kJ·mol -1 ,C正确;温度不影响反应的ΔH ,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课后练习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课后练习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一)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理解原子半径、元素第一电离能之间的递变规律,能利用递变规律比较原子(离子)半径、元素第一电离能的相对大小。

2.通过原子半径、元素第一电离能递变规律的学习,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并能利用认知模型解释元素性质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一、原子半径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1)电子的能层数:电子的能层越多,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使原子半径增大。

(2)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就越大,使原子半径减小。

2.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1)同周期: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2)同主族:从上到下,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

3.原子或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1)同种元素的离子半径: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低价阳离子大于高价阳离子。

例如:r(Cl-)>r(Cl),r(Fe)>r(Fe2+)>r(Fe3+)。

(2)能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如:r(O2-)>r(F -)>r(Na+)>r(Mg2+)>r(Al3+)。

(3)带相同电荷的离子:能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如:r(Li+)<r(Na+)<r(K+)<r(Rb+)<r(Cs+),r(O2-)<r(S2-)<r(Se2-)<r(Te2-)。

(4)核电荷数、能层数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

例如:比较r(K+)与r(Mg2+),可选r(Na+)为参照,r(K+)>r(Na+)>r(Mg2+)。

(1)能层数少的元素原子半径一定小于能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 )(2)核外能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半径相同( )(3)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4)各元素的原子半径总比离子半径大( )(5)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 )答案(1)×(2)×(3)√(4)×(5)×1.下列各组微粒不是按半径逐渐增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Na、K、Rb B.F、Cl、BrC.Mg2+、Al3+、Zn2+D.Cl-、Br-、I-答案 C解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故A、B、D三项中的各微粒的半径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Mg2+、Al3+能层数相同但铝的核电荷数大,所以Al3+的半径小,故C 项微粒不是按半径逐渐增大的顺序排列的。

高中化学教招试讲教案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高中化学教招试讲教案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2.能列举、描述、辨识氯气的重要物理
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3.能说明氯水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4.能说明次氯酸的性质。

1.能根据氯水中的微粒种类和性质,预
测氯水的性质,以培养学生证据推测和模型认知的素养水平。

2.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氯水的性质,以培养科学研究与创新意识。

3.通过氯气泄漏自救方案的设计,培养
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当一个未知物质摆放在面前时,我们应该按照什么样的程序来研究它?请带着这个问题完成下列知识点:
知识点二氯气的性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同步练习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A. 合金B. 农药C. 催化剂D. 半导体材料2.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 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B. 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C. 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D. 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II A族B.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C. 某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则它是第6周期副族元素D.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4.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虚线右上方的元素为均为金属元素B. 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都是两性金属元素C. 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D. 可在虚线的右上方,可寻找耐高温材料5.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 铍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 砹单质是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C. 碳酸锶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盐酸D. 砷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6.现有短周期元素X、Y、Z、M,X、Y位于同主族,Z、M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Y>XB. 气态氢化物的沸点:Z>MC. X、Z与M不可能存在同一离子化合物中D. Y2Z的溶液:c(Y+):c(Z2−)>2:17.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R元素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之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化学必修一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化学必修一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2014·经典习题选萃)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解析】A中气态物质体积与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无关;C中比较气体的体积一定要在相同状况下;D中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答案】 B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新|课 | 标|第 | 一| 网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B.1 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C.标准状况下,1 mol水所占的体积是22.4 LD.标准状况下,22.4 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解析】按气体摩尔体积的“四要素”即状态(气体)、状况(条件:温度、压强)、定量(1 mol)、数值(体积)进行分析,A中没有指明该物质所处的状况即:温度、压强;B中没有指明该物质所处的状态;C中的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D是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应用,故A、B、C三项错误,正确的是D。

【答案】 D3.(2013·惠阳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 HCl的物质的量为1 molB.常温常压下,9克水的物质的量为0.5 mol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 L【解析】A项,n(HCl)=11.2 L22.4 L·mol-1=0.5 mol,A项错误;B项,n(H2O)=9 g18 g·mol-1=0.5 mol,B项正确;C项,N(O)=mM×2N A=32 g32 g·mol-1×2×6.02×1023=2×6.02×1023,C项错误;D项中为常温常压下,0.5 mol CO所占的体积不是11.2 L。

高中化学 第1章第2节 第2课时 电解精炼铜电镀课件同步导学 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第1章第2节 第2课时 电解精炼铜电镀课件同步导学 鲁科版选修4

1.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双选)( )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 H2 产生 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 Cu+H2SO4=通==电==CuSO4+H2↑ 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解析: 电解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阳极反应
• 2.火法炼铜得到的粗铜中含多种杂质(如锌、金和银等),其性能 远不能达到电气工业的要求,工业上常用电解精炼法将粗铜提纯。 在电解精炼时( ) • A.粗铜接电源负极 • B.纯铜做阴极 • C.杂质都将以单质形式沉积到池底 • D.纯铜片增重2.56 g,电路中通过电子为0.04 mol
解析: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Zn>Cu>Ag>Au可知,首先
• [开放探究] 2.不考虑溶液中水的蒸发等损耗,电镀后,电解质 溶液的浓度有何变化? • 提示: 由于在相同时间内电镀池的阴、阳两极生成、消耗等量 的铜,故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 1.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 A.锌做阳极,铁制品做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 B.铂做阴极,铁制品做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 C.铁做阳极,铁制品做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 D.锌做阴极,铁制品做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 解析: 电镀时,镀层金属(或惰性电极材料)做阳极,镀件做阴 极,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盐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 答案: A
Fe―→Fe2++2e-、Ni―→Ni2++。2e-
• (2)阴极:
Cu2++2e-―→Cu 。
• 4.阳极泥 • 铜的电解精炼过程中,粗铜中
不如铜活泼金的属与其他不溶性
杂质混在一起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的物质。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同步讲义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分子式和分子结构的确定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同步讲义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分子式和分子结构的确定

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分子式和分子结构的确定[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学会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据此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能够根据化学分析和波谱分析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一、确定实验式和分子式1.确定实验式(1)原理:将一定量的有机化合物燃烧,转化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C →CO 2,H →H 2O),并通过测定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该有机化合物所含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最简整数比,确定其实验式(也称最简式)。

(2)元素分析方法①李比希法分析思路:C 、H 、O 的质量分数――――→÷摩尔质量C 、H 、O 的原子个数比――→最简比实验式。

②元素分析仪现在,元素定量分析使用现代化的元素分析仪,分析的精确度和分析速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1.A 是一种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则A 的实验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 5H 12O 4解析 由于A 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故A 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44.1%-8.82%=47.08%,则N (C)∶N (H)∶N (O)=44.1%12∶8.82%1∶47.08%16≈5∶12∶4,则其实验式是C 5H 12O 4。

2.确定分子式(1)确定相对分子质量①质谱法a .原理:质谱仪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使有机分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等。

这些离子因质量不同、电荷不同,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行为不同。

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后,得到它们的相对质量与电荷数的比值,即质荷比。

b .质谱图:以质荷比为横坐标,以各类离子的相对丰度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结果所建立的坐标图。

如图为某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从图中可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即质荷比最大的数据就是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2节第2课时
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D.F2有4种表现型和6种基因型
解析:孟德尔对F2中不同对性状之间发生自由组合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配子随机结合,则F2中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答案:D
2.以下关于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现型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出来,如高茎和矮茎
B.基因型不能通过眼睛观察,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
C.在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及关系。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但不一定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出来,A错误;基因型一般通过表现型来推知,不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B错误;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高茎的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C错误;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相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正确。

答案:D
3.下列不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原因的一项是()
A.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是纯种
B.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且研究是从一对到多对进行的
C.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D.应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细胞发生癌变
解析: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①选择了正确的实验材料——豌豆;
②采用了正确的实验方法,从一对性状到多对性状进行研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答案:D
4.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如图所示。

根据以下实验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解析:由题干中已知的性状显隐性和后代表现型高秆∶矮秆=3∶1得出亲本基因型为Tt×Tt;由抗病∶感病=3∶1得出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是TtRr×TtRr,所以两亲本基因型相同,其后代中有表现型4种,基因型9种,亲本的这种基因型可以通过TTRR×ttrr和TTrr×ttRR两种杂交组合获得。

答案:D
5.纯合黄色皱粒豌豆与纯合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

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的比例为1∶1∶1∶1。

以Y和y表示颜色,以R和r表示粒形。

请回答:
(1)F1的亲本黄色皱粒的基因型是________,亲本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________,某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某品种与F1的杂交方法,在检验未知基因型的品种时常常采用,这种方法通常叫________。

(3)若F1自交,产生的F2应有________种表现型。

若F2中的黄色皱粒为360粒,那么在理论上,绿色圆粒的豌豆应有________粒,其中纯合子的绿色圆粒应有________粒。

解析:(1)F1全为黄色圆粒,可以判断黄色和圆粒为显性,亲本纯合黄色×纯合绿色→黄色,则可推断亲本基因型为YY×yy,纯合皱粒×纯合圆粒→圆粒,则亲本基因型为rr×RR,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F1基因型为YyRr,其与某品种杂交,后代有4种表
现型且比例为1∶1∶1∶1,符合测交结果,所以某品种基因型为yyrr。

(2)测交通常用于检验未知基因型。

(3)F1自交,F2中表现型有4种,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若黄色皱粒为360粒,则绿色圆粒也应为360粒。

绿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其比例为1∶2,故其中纯合绿色圆粒应有120粒。

答案:(1)YYrr yyRR yyrr(2)测交(3)4360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