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公信力及提升途径论文
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

行政学研究 [ SOC AI L SC IENCES NI NANJ NI G No. 7 J u.l 2006
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
张旭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博士 北京 100029)
二
○
○
摘要 :笔者从 2004年搜狐网一期专栏中的网友评论有感而发 ,认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大势所趋 ,要重视
《论语 》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 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
性的破坏 。现代社会中 ,许多由传统文化带来的规 则被推翻了 ,公众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信任逐渐 丧失 。可以说 ,这种信任的丧失并不是顷刻之间造 成的 ,而是在贪污腐败 、以权谋私 、权钱交易等负面 形象的不断曝光中逐渐丧失的 。
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所有层级的政府公信力都在下
降 ;所有公共部门的公信力都在不同程度下降 ;所
有类别的公众都对政府信任下降 ;所有发达国家政
府的公信力都有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见 ,政府公信
力下降已不再是一个国家 、一个政府的偶然现象 ,
它已经成为现代政府不得不正视的一个严肃问题 。
二
如果我们再不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遏制这样一 ○ 个势头 ,那么最终将会造成无可弥补的惨痛结果 。 ○六
公众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政府无力满足 不败之地 。同时 , 在治国方 面 , 中国 古人也 知道
政府公信力提升措施

政府公信力提升措施公信力是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和信任度,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今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普遍较低。
为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以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1. 透明度政府的透明度是提升公信力的基石。
透明度意味着政府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审查。
为了实现透明度,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政府信息的公开范围和途径。
此外,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回应公众关注和问题,及时公开相关信息。
2. 反腐败工作腐败是政府公信力的最大破坏因素之一。
政府应当加强反腐败的工作,并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制度来惩罚腐败行为。
同时,政府应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调查政府内部的腐败行为,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
3.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创造条件,鼓励和促进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公众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政府还应当积极回应公众的诉求,及时解决各类问题。
4. 加强监督监督是保障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政府各部门和官员履行职责,遵守法律法规。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监督,确保反腐败的执行严谨和公正。
5. 建设独立的司法系统独立的司法系统是保障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当建立一个独立的、公正的司法系统,确保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司法机关应当依法行事,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公正裁判,保护公民的权益。
6.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综上所述,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措施应包括提高透明度、加强反腐败工作、促进公众参与、加强监督、建设独立的司法系统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方面。
地方政府论文: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策略研究

【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 :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
【英文摘要】The cri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s representsthe confidencial level from the populace, which is also a symbol of the influencial power and charisma quality of the government. The public trust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administative effectiveness and the executive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A government with little weaken credibility will lose the centripetal force and the advocation from the populace, and bring harm to its image and power. As a result, the government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n how promote the public trust.The connot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has generalized and narrowed meanings. The generalized meanings of the government concludes the legislative organ, judicial authority and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The narrowed meaning of the government refers to administaive organs only.The government in this essay is confined to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Generally, the public trust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increasing these years. However , there is a phenomenon that the public trust in local governments is weakening in some areas. Thu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o some stragety research on the public trust in local governments and find solutions to the current problems that they are facing. In this essay, on the basis of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other scholars, the author presents his own opinion on the public trust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from the populace.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 in local governments in Lian Yungang city, the author put forth such solutions as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the administation, as well as cultivating the correct governing ideas, building a transparent government, keeping a high pressure on the behaviors harmful to ghe government credibility, guiding the public opinions to the correct orientations.
浅析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浅析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摘要】政府的公信力对于建设良好的治理体系至关重要,而行政管理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了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和行政管理对公信力的影响。
在重点探讨了加强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推行便民利民政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及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做法。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结论部分强调了行政管理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持续改进行政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行政管理的不断优化和改进,政府可以更好地回应民众的需求,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行政管理, 透明度, 信息公开, 监督机制, 便民利民政策, 工作效率, 服务质量, 廉政建设, 改进, 提升, 持续改进行政管理1. 引言1.1 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和声誉,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基石。
一个拥有高度公信力的政府能够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有效推动政策落实,推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公信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还可以提高政府的执行效率和工作质量。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关系着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一个政府要想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必须具有公信力。
只有获得了公众的信任,政府的决策和行动才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而没有公信力的政府,其政策和措施很难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接受,也难以实现良好的施政效果。
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是确保政府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在当今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需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建立更加稳固的执政基础。
只有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政府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是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任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
1.2 行政管理对公信力的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对于政府的公信力有着重要影响。
保证政府公信力论文

保证政府公信力论文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本就是在摸石头过河,没有借鉴、没有先例,既然是走一步看一步,在建设过程中,人民政府的工作就不可能一路通畅,触到“暗礁”、遇到“深水区”从而导致步子不协调,某些方面出现问题,都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掉以轻心甚至讳疾忌医,遇到问题就要切实解决问题,否那么就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这既是“亡羊补牢时犹未晚”的哲学道理,也是改革开展攻坚破难的重要意义。
坚持“阳光问政”,以曝光、通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政府工作存在问题和整改情况,有助于政府在公众监督下“知耻后勇、知错即改”,真正履行好各项职能,切实树立强大的公信力,凝聚让中国“强起来”的最大后劲。
政府工作千头万绪,虽然总体上能保证有条不紊,但有一说一,就算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产业、教育、医疗、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难免有所疏漏,而一旦有疏漏,在利益诱导之下就会有人钻空子,导致各类问题,又由于利益纠葛、权责不明等原因,问题并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处置,往往久拖不决,影响扩大后就导致政府公信力减弱。
这种情况下,通过发挥媒体“阳光问政”的“大喇叭”和“照妖镜”作用,将存在的问题公之于众,在公众关注关切下细致剖析问题成因,能可催促政府专注问题解决,狠下决心“刮骨疗毒”,至于其中再有些什么阴私纠缠,也不能再在群众的关注下泛起什么浪花来,否那么不过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罢了。
由“阳光问政”说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为人民谋幸福,政府的事业本质上是人民的事业,没有不可以摊开来说的。
国家一直致力于推进“政务公开”,是基于人民群众对政府政务有知情权,只有让群众了解国家重要决策、政府重要事务,才能更好、更积极地参政议政乃至支持政府行为,同时也让群众能根据政府行为、法律制度及时调整个人行为,保护自身利益。
“阳光问政”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政务公开”,既加大群众的知情权,又帮助政府明确解决问题方向、坚定解决问题决心,更在推动问题破解的过程中失分,保证政府强大公信力,使我们永远避开“塔西佗陷阱”。
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建议

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建议政府的公信力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拥有高度公信力的政府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取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然而,当前一些问题暴露出政府的公信力不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首先,政府应加强透明度和信息公开。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主管机构,应该主动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政府部门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制定并落实公开信息的标准和程序,并通过途径和渠道主动向公众提供各种信息。
同时,政府应加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应用,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信息和解答公众关切,增强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公职人员是政府机构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的廉洁、公正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公职人员选拔、培训和评价机制,选拔具备专业素养和廉洁自律精神的人员进入政府机构。
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对违法犯罪或失职行为追究责任,树立权威和公正的形象。
第三,政府应深化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坚决维护法律权威,依法行政。
政府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政府应落实法律和法规,确保政府决策和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政府部门要加强执法公正,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公开处理结果,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第四,政府要积极倾听民意和关注民生。
政府的公信力不仅仅取决于其政绩,更取决于是否真正关注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诉求。
政府应积极倾听民意,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主动征询民众的意见和建议,重视民间社团和智囊团体的作用。
政府要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力度,提高公共事务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注重解决民众最关切最直接的问题,增加民众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最后,政府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树立国家形象和政府形象。
一个拥有国际影响力的政府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加强政务公信力提升社会认可度

加强政务公信力提升社会认可度政务公信力是指政府机关向社会传递信息的可信程度和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度。
在现代社会,政务公信力的提升对于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的确立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加强政务公信力的重要性以及提升社会认可度的途径展开论述。
一、加强政务公信力的重要性政务公信力的提升对于政府机关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政务公信力是政府机关与社会沟通的基础,高度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将提升政府与公众的互动质量,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其次,政务公信力的提升对于社会稳定和治理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虚假传播,保护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共识意识。
最后,政务公信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地方的竞争力和形象。
二、提升政务公信力的途径1. 加强信息公开充分的信息公开是提升政务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机关应主动公开政府工作报告、决策依据、财务收支、行政执法等相关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的全貌。
同时,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参与途径,例如政府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府信息,参与政府决策,增强对政府的信任。
2. 强化问责机制建立健全的问责机制是提升政务公信力的重要环节。
政府机关应当明确工作目标和绩效评估指标,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对政府工作不力、不透明,或者出现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严肃问责。
同时,加强听证、舆论监督机制,接受民众监督,及时纠正错误和不当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
3. 推行政务公开评估政务公开评估是提升政务公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决策公开、政府服务公开等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督促政府机关改进工作。
可以借鉴国际上公开透明度评估的经验,在评估结果中强调公众参与程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4. 加大反腐力度反腐斗争是加强政务公信力的关键任务之一。
政府机关应强化廉洁建设,全面加强反腐工作,推动权力运行规范化、透明化和公正化。
论政府公信力的提高

青春岁月388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软实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核心。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和必要性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反映出公民对于政府行为的信任程度。
政府公信力涉及到两个主体:一是开展行政活动的政府,二是对政府行政活动给予评判的社会公众。
1、关系到政府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政权的合法性是政治中的核心问题,现代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一行政权力的委托关系,政府如果能够在得到民众的信任后来维护好民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利益诉求,那么政府的权力就是合法且稳固的。
2、有利于市场经济建设健康稳步发展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的灵魂。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在不断的发展当中,所以政府公信力的提高迫在眉睫。
另外,政府信用对市场经济起着标杆的作用。
再者,政府的角色还有仲裁者。
市场经济活动都会有规则,作为市场经济的管家首先政府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做出榜样。
3、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明的重要保障,同时净化社会风气政府作为社会信用建设体系的示范者、倡导者、组织者,必须首先通过自身公信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个人诚信、企业诚信、为整个社会诚信建设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个国家,大到国家政府,小到个人都以诚信为准则,必然会不断促进社会发展,也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针对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公信力的现状(1)政府行为公信力问题。
有些地方政府的不当行为,大大降低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导致一些个体事件演变成为群体恶性事件。
如“周老虎”事件正是因为政府官方对于疑似虎照的力挺,才使公众探究真相,戳穿谎言,让政府更加难堪。
(2)政府政策公信力问题。
政府政策的公信力在近年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首先政府政策的稳定性不够,朝令夕改,和政府政策的频繁更迭造成了公民对政府政策的信任度的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政府公信力及提升途径
摘要政府公信力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它综合反映了政府的行政效果。
本文对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弱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政府责任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
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这个对象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是政府的无形资产和强大的“软实力”。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在我国,政府公信力进入人们的视线是从2003年的“非典”开始的。
政府是一个强大的组织,在民众遇到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时,是他们诉诸的对象,政府承载着民众的期望,如果政府不能妥善解决问题,免不了要受到公众的指责。
学者们对我国政府公信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据《小康》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006-2007年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0.6分,刚过及格线。
由“政府信用程度”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逾70%的受访者表示不相信地方政府。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子刊《小康》杂志中,公布了2008-2009年度中国信用小康的指数为61.6,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政
府公信力的指数虽然有微弱的提高,但还是刚刚过及格线。
与此同时,政府官员以80.3%的绝对多数被网民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
从上面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较差,应该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政府要下大力度重塑自身形象。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公信力水平不高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1、“官本位”思想泛滥。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官员与老百姓自古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级,官员对老百姓总是处于控制地位,政府官员总是高高在上,甚至是为所欲为。
随着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现代公众已经不再像古代百姓那样“安分守己”了,他们开始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政府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公众的评论。
因此,现代社会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摒弃不正确的传统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
2、腐败现象严重。
政府工作人员手中握有权力,为自己捞点儿好处,走点儿捷径轻而易举。
人的欲望难填,所以政府工作人员很容易滋生腐败。
人民赋予政府工作人员权力,那么政府就应当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能成为自己捞取好处的手段。
3、政绩观的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提高政绩,往往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时搞一堆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离任或转职时工程又未能完成,实在是劳民伤财。
政府的做法根本没有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难免引起群众的不满。
4、社会公众缺乏利益表达途径。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人民享有充分的言论权,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上访、信访等途径解决,对国家事务也可以各抒己见。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再加上我国举报人保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事件比比皆是。
三、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政府是社会的“划桨者”,是社会发展的引导者,政府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政府公信力建设涉及到政府建设的方方面面,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廉洁高效的信用政府,是我们面临的紧要任务。
针对政府公信力水平低下的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转变观念,树立人本理念。
“官本位”思想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状况,人民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必须转变观念,以迎合人民群众的需要。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城邦,一定要参与政事的公民具有善德,才能成为善邦。
”政府应组织教育和培训,端正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机,文明工作,依法行政。
在行政人员中提倡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尊重和关心人民群众的需要,体现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
2、树立法制观念,杜绝腐败。
百姓心中有杆秤,政府工作人员心中也应有杆秤,这杆秤就是“法”,用来衡量自身行为的合法性。
之所以腐败行为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在受到利益的诱惑时便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
国家应健全
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对于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必须加大惩罚力度,一经查实,必须使之付出巨大代价。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是政府的一套自身管理工具,对政府工作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能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部门在设置绩效评估指标时应全面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设置,提升政府公信力。
4、设立多样化的利益表达途径,保障公民政治参与。
随着社会民主制度的发展,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对政府有深厚期望,期望内容也不断变化,不仅有物质需求,还有政治生活、社会环境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政府只有广开门路,听取民众意见,并且吸纳采取,才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政府设立多样化的利益表达途径,通过民众与政府的互动,让群众呼声得到响应,增进互信,才能安抚民心,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确保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张旭霞.构建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行
政管理学系博士论文,2004.
[2]中国信用小康指数60分.官员信用度最差农民最
高./2007-08-01.
[3]李哲雄:浅析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传承,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