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Rev Cardiol:2015年血脂异常治疗进展

Nat Rev Cardiol:2015年血脂异常治疗进展
Nat Rev Cardiol:2015年血脂异常治疗进展

图1 他汀、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均增加LDL受体表达,降低LDL-C水平(图中表示了降LDL-C的幅度,百分比)

胆固醇治疗试验(CTT)协作组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在女性和男性中他汀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效果相当。在男性和女性中,LDL-C水平每降低1.0 mmol/l (38.6 mg/dl),血管事件风险分别降低22%和16%;在两个群体中,均无癌症或非心血管死亡等不良事件。这项荟萃分析证实,LDL-C水平每降低1.0 mmol/l,ASCVD事件风险降低1%。高强度他汀使LDL-C降低50%,相应的ASCVD风险降低50%,男性和女性的获益是相似的。然而,这一结果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超过高强度他汀的降LDL-C能力)能否产生更多的心血管获益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即IMPROVE-IT试验,比较辛伐他汀40 mg+依折麦布10 mg和辛伐他汀+安慰剂的效果。该试验共纳入18,144患者,患者近10天内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LDL-C水平1.3-3.3 mmol/l,既往接受或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辛伐他汀+依折麦布组的平均LDL-C水平为53.7 mg/dl (1.4 mmol/l),辛伐他汀

+安慰剂组为69.5 mg/dl(1.8 mmol/l)。与辛伐他汀+安慰剂组相比,辛伐他汀+依折麦布组的ASCVD风险降低6%。估计每减少1例ASCVD事件,NNT为51。

IMPROVE-IT试验表明,心血管事件风险可随LDL-C水平降低而成比例地降低,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无关。依折麦布主要作用于肠道,并且没有已知的全身效应(图1)。该试验结果强烈支持胆固醇假说。该试验发表时的随刊评论也指出,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LDL-C水平,降低LDL-C水平“越低越好”(the lower, the better)。CTT研究者认为降低LDL-C“多多益善”(the more, the better),而IMPROVE-IT试验强调LDL-C“越低越好”。

测试这一假设的机会来自一类新的药物——PCSK9抑制剂。2015年发表的2项报告证实了PCSK9抑制剂的降LDL-C疗效,数据还显示该类药物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一项RCT评估了PCSK9抑制剂Alirocumab的疗效,共纳入2,341名已经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按照2:1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接受他汀+Alirocumab(150 mg,皮下注射,每2周一次),另一组接受他汀,治疗78 周。中期分析显示,与单一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LDL-C水平显著降低(62%);事后分析显示,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48%。

Evolocumab是另一种PCSK9抑制剂。两项开放标签试验共纳入4,465名高危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组,分别接受Evolocumab+标准治疗以及标准治疗。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中位随访时间为11.1个月。两个试验均显示,标准治疗组平均LDL-C水平为120 mg/dl,Evolocumab+标准治疗组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61%。两项试验中,主要ASCVD事件风险进一步降低了53%。Evolocumab+标准治疗组神经认知事件更多见。这些试验均表明,PCSK9抑制剂可带来额外获益。

这两份报告影响了欧美药品监管机构的决定,它们批准PCSK9抑制剂用于有限的临床适应症,包括成年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可能获益于进一步降LDL-C治疗的临床ASCVD患者。除了上述适应症,该类药物还可用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大约10%)。

2015年,胆固醇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汀类药物作为存在ASCVD风险群体降LDL-C 一线治疗的地位仍未被撼动。与此同时,新的治疗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而更多地降低ASCVD风险。他汀+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给了我们更多地选择和新的希望。

医脉通编译自:Scott M. Grundy. Dyslipidaemia in 2015: Advances in treatment of dyslipidaemia. Nat Rev Cardiol 2016 Jan 14

(本网站所有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临床上常见的血脂参数是低密度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C.载脂蛋白B D.LP(a)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分析:?No.2。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临床情况如下。急性心肌梗塞B.高血压C.主动脉夹层D.糖尿病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分析:?否。3.属于早发性冠心病的家族史。姐姐70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B.母亲60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父亲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D.父亲50岁心电图“T波低”我的回答:B参考答案:B答案分析:?No 4混合性高脂血症是指A.血清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B.血清总胆固醇增加+甘油三酸酯C.血清甘油三酸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D.血清低胆固醇增加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我们需要考虑原发性血脂异常的临床情况:A.血清LDL-C≥5mmol / L B.血清T4和T3水平升高C.血清肌酐200μmmol / LD。糖基化血红蛋白7.6%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分析:?尚未6. ASCVD的临床情况是糖尿病+ LDL-C 2.2mmol / l B.血液HDL-C 0.8mmol / c。血液LDL-C 5.6mmol / lD。高危ASCVD患者的LDL-C临界点低于a.1.8 b.2.6 c.3.4 d.4.1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分析:?尚未8.中国血脂异常男性的腰围应低于A.100 cm b.95 cm c.90

cm d.80 cm我的回答:C参考答案:C一线降脂药物最强基于证据的血脂异常的医学证据是他汀类药物B.β。C.烟酸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分析:?否10. 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初始他汀类药物A.高强度B.中强度C.低强度D.大剂量我的回答:目前没有答案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85014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2.性别: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在中年时约高3—4倍绝经期后妇女发病增高,但男女之比仍在1倍左右。 3.高血压: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4.吸烟: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相关,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可高l倍。 5.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男性的冠心病危险性增性高2倍,女性约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危险同样加。 6.冠心病家属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尤其有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前,女性在65岁前发病)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等,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胀氨酸血症等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正在研究中。

血脂异常中西医治疗进展

血脂异常中西医治疗进展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及引发危险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以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影响最大,它可以运输胆固醇到肝脏以外的组织,可以使血浆中胆固醇升高,从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改善血脂异常使患者受益很大,目前对血脂异常的治疗中医及西医各有优势同时也都存有弊端,寻找安全有效的改善血脂情况的药物意义非凡,西药目前治疗该病药物有限且副作用较多,而中医药在此领域的研究较少,开拓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道路是未来发展新思路。 标签:血脂异常;中医药;西药;进展 1 血脂异常的诊断 1.1 症状 血脂异常通常无明显症状,多数在体检中发现。 1.2 体征 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眼部等位置沉积可引起黄色瘤、高脂血症眼底改变、角膜环。这些可在体格检查时发现,但发生率不高。明显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1.3 理化检查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的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如下:胆固醇(TC)合适范围<5.18 mmol/L,TC5.18~6.19 mmol/L为边缘升高,TC≥6.22 mmol/L为升高;甘油三酯(TG)合适范围<1.7mmol/L,TG1.70~2.25 mmol/L 为边缘升高,TG≥2.26 mmol/L为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合适范围<3.37 mmol/L,LDL-C3.37~4.12mmol/L为边缘升高LDL-C≥4.14 mmol/L为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合适范围≥1.04 mmol/L,HDL-C<1.04 mmol/L为降低。 2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 2.1 中成药治疗血脂异常 中成药血脂康为目前在国内临床应用较广的调脂药,是采用生物技术从特制红曲中提炼精制而成的血脂调节剂,富含HMG-CoA还原酶抑制剂lovastatin(洛伐他汀)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甾醇和少量的黄酮类物质。而且已被临床证明是有效的。王卫霞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圖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库、Cochrane协作网内分泌代谢组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手工检索已发表与未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至2005年12月)。

2020《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答案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A .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 .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 C .烟酸类 D .芳基乙酸类 2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 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其同时开具了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A .他汀类和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 .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 C .早晨服用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 .随时服用均可

3 . (单选题)患者,男性,56 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 PCI 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 .辛伐他汀 B .普伐他汀 C .阿托伐他汀 D .洛伐他汀 4 . (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酮康唑 C .环孢素 D .苯妥英钠 5 . (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时,应该询问病人() A .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 .是否有兴奋和耳鸣现象 C .是否有肌无力和肌肉触痛 D .是否有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 6 . (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他汀片 40 mg,qn + 盐酸胺碘酮片 0.2 g,tid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辛伐他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盐酸胺碘酮片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B .两药合用可导致辛伐他汀片的代谢减少,引发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C .辛伐他汀片联合盐酸胺碘酮片使用时,最大剂量不要超过40 mg/天 D .为了避免相互作用,可将辛伐他汀片更换为普伐他汀片 7 .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剂量的是() A .阿托伐他汀20mg B .氟伐他汀40mg C .辛伐他汀10mg D .瑞舒伐他汀20mg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临床常用的血脂参数是 ? A.低密度脂蛋白 ?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C.Apo B ? D.Lp(a)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临床情况是 ? A.急性心肌梗死 ? B.高血压 ? C.主动脉夹层 ? D.糖尿病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属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是 ? A.姐姐70岁冠脉植入支架一枚 ? B.母亲60岁行冠脉搭桥术 ? C.父亲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 D.父亲50岁心电图“T波低平”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 ? A.血清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B.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增高 ? C.血清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D.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需要考虑原发性脂质异常血症的临床情况是 ? 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mmol/L ? B.血T4、T3水平增高 ? C.血肌酐200μmmol/L ? D.糖化血红蛋白7.6%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 属于ASCVD的临床情况是 ? A.糖尿病+LDL-C 2.2mmol/L ? B.血HDL-C 0.8mmol/ ? C.血LDL-C 5.6mmol/L ? D.心肌梗死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切点是低于 ? A.1.8 ? B.2.6 ? C.3.4 ? D.4.1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中国男性血脂异常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腰围应低于? A.100cm ? B.95cm ? C.90cm ? D.80cm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血脂异常治疗循证医学证据最强的一线调脂药物是? A.他汀类 ? B.贝特类 ? C.烟酸类 ?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考试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临床常用的血脂参数是 ? A.低密度脂蛋白 ?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C.Apo B ? D.Lp(a)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临床情况是 ? A.急性心肌梗死 ? B.高血压 ? C.主动脉夹层 ? D.糖尿病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属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是 ? A.姐姐70岁冠脉植入支架一枚 ? B.母亲60岁行冠脉搭桥术 ? C.父亲60岁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 D.父亲50岁心电图“T波低平”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 ? A.血清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B.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增高 ? C.血清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 D.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需要考虑原发性脂质异常血症的临床情况是 ? 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mmol/L ? B.血T4、T3水平增高 ? C.血肌酐200μmmol/L ? D.糖化血红蛋白7.6%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 属于ASCVD的临床情况是 ? A.糖尿病+LDL-C 2.2mmol/L ? B.血HDL-C 0.8mmol/ ? C.血LDL-C 5.6mmol/L ? D.心肌梗死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切点是低于 ? A.1.8 ? B.2.6 ? C.3.4 ? D.4.1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中国男性血脂异常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腰围应低于? A.100cm ? B.95cm ? C.90cm ? D.80cm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血脂异常治疗循证医学证据最强的一线调脂药物是? A.他汀类 ? B.贝特类 ? C.烟酸类 ?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近30年来,中国人群得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 mmol/L,高胆固醇血症得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 mmol/L,高TG血症得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平均值为1、19 mmol/L,低HDL-C血症得患病率为33、9%。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得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2].我国儿童青少年高TG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3],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 terol,LDL—C)或TC升高为特点得血脂异常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得危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发病及死亡危险[4]。其她类型得血脂异常,如TG增高或HDL-C降低与ASCVD发病危险得升高也存在一定得关联[5,6,7]。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得生活方式,就是防治血脂异常与ASCVD得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就是提高血脂异常得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得知晓率与治疗率虽有提高[8],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得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得联合委员会共同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该指南在充分采用中国人群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外研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7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前言 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 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 mmol/L,高TG血症的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平均值为1.19 mmol/L,低HDL -C血症的患病率为33.9%。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2]。我国儿童青少年高TG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3],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或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发病及死亡危险[4]。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TG增高或HDL-C降低与ASCVD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5,6,7]。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ASCVD的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是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虽有提高[8],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高血脂治疗指南

血脂防治指南 引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返回)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 一、总胆固醇(TC)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

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二、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三、甘油三酯(TG) 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A .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 .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 C .烟酸类 D .芳基乙酸类 2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 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 其同时开具了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A .他汀类和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 .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 C .早晨服用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 .随时服用均可 3 . (单选题)患者,男性,56 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PCI 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 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 .辛伐他汀 B .普伐他汀 C .阿托伐他汀

D .洛伐他汀 4 . (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酮康唑 C .环孢素 D .苯妥英钠 5 . (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时, 应该询问病人() A .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 .是否有兴奋和耳鸣现象 C .是否有肌无力和肌肉触痛 D .是否有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 6 . (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他汀片40 mg,qn + 盐酸胺碘酮片0.2 g,tid ,以下 分析错误的是() A .辛伐他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 盐酸胺碘酮片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B .两药合用可导致辛伐他汀片的代谢减少,引发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要点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要点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发展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之一。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ASCVD防控具有重大意义。基层医生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力军。近日,《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及相应的实践版正式发布,对提高基层医院ASCVD防治水平意义显著。 我们一起来通过11个问题,迅速掌握这部指南的核心内容。 血脂异常的切点和分层标准是什么?

可引起血脂异常的疾病有哪些? 血脂异常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前者是由于单一基因或多个基因突变所致,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特别是单一基因突变者,故临床上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后者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 可引起血脂异常的疾病主要有: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哪些人群需要筛查血脂异常? 1.建议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1次血脂; 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3.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4.因ASCVD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 h内检测血脂。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

1.有ASCVD病史者; 2.存在多项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 3.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如何诊断血脂异常?

应如何进行生活方式改变? 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无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Ⅰ类推荐,A级证据)。 ?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建议摄入胆固醇<300 mg/d,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 ?脂肪摄入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植物油; ?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碳水化合物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体重(BMI 20.0~23.9 kg/m2); ?戒烟,限酒; ?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建议每周5~7 d、每次30 min。 膳食要诀:(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3)多吃蔬果、奶类、大豆;(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应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1.他汀类药物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急性心肌梗死(MINOCA)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急性心肌梗死(MINOCA)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一、MINOCA的定义 MINOCA是指冠状动脉造影(CAG)未见明显阻塞性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目前ESC关于MINOCA的最新诊断标准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达到AMI诊断标准,这与冠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AMI诊断标准相同;(2)CAG显示所有可能的梗死相关动脉均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包括正常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0%)和轻度冠状动脉狭窄(30%<狭窄程度<50%);(3)无导致这种急性发作的明确病因:行CAG时尚不明确引起这种急性发作的原因及诊断,需进一步评估其潜在病因。这一诊断标准的提出,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提供了诊疗依据。 二、MINOCA的流行病学 MINOCA的总体发病率约1%~25%,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的发病率高于白色人种,约1/3的MINOCA患者表现为ST段抬高的心梗(STEMI),2/3的患者表现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NSTEMI)。多种因素均可影响MINOCA的发病率。既往研究证实:

STEMI患者MINOCA的发病率为7%,NSTEMI患者MINOCA的发病率为17%。 三、MINOCA的危险因素 MINOCA患者与CAD-AMI患者相比具有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相对低。研究证实,与CAD-AMI患者相比:MINOCA患者发病年龄更小(47.94±18.5岁vs. 59.4±13.2岁,P<0.001),典型的心绞痛症状(47.1% vs. 97.0%,P<0.001)和血脂异常更少见(11.8% vs. 51.8%,P=0.001),吸烟和CAD家族史比例更低。 四、MINOCA的预后 MINOCA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率约0.1%~2.2%,1年随访全因死亡率上升至2.2%~4.7%。近期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MINOCA患者30天随访全因死亡率为1.1%~2.6 %,随访12个月后死亡率上升至3.3%~6.4%且12个月内发生再次心梗的比例达2%。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但MINOCA的长期预后并无性别差异。 五、MINOCA的发病机制

老年血脂异常诊治的最新进展

四述评四 老年血脂异常诊治的最新进展 盛莉 关键词: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依折麦布;羟甲基戊二酰基C o A 还原酶抑制剂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9-0126.2021.01.00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 F C 2004800,2020Y F C 2004805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 S C V D ) 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的首位原因[1] 三大量研究表明,血脂异常可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是导致A S C V D 重要 的危险因素,并且可通过干预手段而改变三由于A S C V D 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血脂异常诊治在老年A S C V D 防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三但老年人,尤其是年龄?80岁高龄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服用多种 药物,而且大多数人群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其干预血脂异常多存在治疗困难和矛盾三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药物及大型临床试验为老年血脂异常的干预提供新的证据,为老年血脂异常诊治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三 1 老年血脂异常与A S C V D 二级预防 大量研究已证明,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各年龄组A S C V D 的风险, 在二级预防方面具有明确的益处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明,非他汀类药物也发挥抗A S C V D 的作用三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评估了他汀类药物与依折 麦布联合治疗老年(年龄?65岁)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三在对4个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 C T )的荟萃分析中,他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降低血浆L D L -C 水平的疗效更高,而且不同年龄组(年龄<65岁v s 年龄?65岁;年龄<75岁v s 年龄? 75岁) 的总体安全性与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相似三在里程碑式的I M P R O V E -I T 试验中,平均年龄为6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6年,研究发现,与年龄<75岁组比较,年龄?75岁者联合治疗降低一级终点事件20%;同时,没有明显的预先指定安全变量的差异(如肝酶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或者药物相关的肌 病或横纹肌溶解症),安全性良好[ 2 ]三这些发现支持了依折麦布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A S C V D 患者的二级预防三更新的A C C /A HA 指南建议,考虑在应用最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基础上增加依折麦布,可进一步降低L D L -C<25%三依折麦布在治疗血脂异常中仅用于二级预防三 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 C S K 9 )蛋白是与细胞膜L D L 受体结合的丝氨酸蛋白酶, 它促使L D L 受体降解三研究已证实,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是新型人源P C S K 9单克隆抗体, 其通过阻滞P C S K 9,作用于L D L 受体,提高细胞膜上L D L 受体数量,以降低血浆L D L 水平 [3-4 ]三依洛尤单抗针对L D L -C 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开放标签 研究,即O S L E R -1和O S L E R -2,共有4465例患者 (1324例O S L E R -1和3141例O S L E R -2),平均年龄58岁,老年亚组分析中,年龄?65岁(1779例)与年龄?75岁(223例)用依洛尤单抗的效果相同,与对照组相比,可减少L D L -C 60%, 且2个年龄组在对照组和依洛尤单抗组的不良事件(包括肌痛和神经认知事件)相似三 F O U R I E R 试验共计入选27564例患者( 平均年龄63岁,其中44%患者年龄?65岁)[5 ]三该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依洛尤单抗组L D L -C 平均下降 59%,且平均L D L -C 水平降至1.4mm o l /L 三依洛尤单抗组主要终点事件减少15%( 包括心血管死亡终点二心肌梗死二脑卒中二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再住院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三亚组分析中,年龄<65岁者与年龄?65岁者无差异三治疗后1年开始获益,并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三同时,依洛尤单抗组肌肉相关事件二白内障二神经认知和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发 生率无差异三数据表明,老年人使用P C S K 9抑制剂是安全和有效的三 最新的O D Y S S E Y O U T C OM E S 研究结果表 明,阿利西尤单抗显著降低L D L -C 水平, 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 C S ) 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并首次证实可以同时降低全因死亡率[ 6] 三该研究入选的18924例患者中包括了614例中国大陆患者, 平四 1四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年1月第23卷第1期 C h i n J G e r i a t r H e a r t B r a i n V e s s e l D i s ,J a n 2021,V o l 23,N o .1

2020《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答案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 A 、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 、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她汀 C 、烟酸类 D 、芳基乙酸类 2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 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其同时开具了她汀类与贝特类药物, 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 ) A 、她汀类与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 、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她汀类药物 C 、早晨服用她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 、随时服用均可

3 、 (单选题)患者,男性,56 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 PCI 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她汀治疗,为避免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她汀类药物就是( ) A 、辛伐她汀 B 、普伐她汀 C 、阿托伐她汀 D 、洛伐她汀 4 、 (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她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就是( ) A 、红霉素 B 、酮康唑 C 、环孢素 D 、苯妥英钠 5 、 (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她汀类调节血脂药时,应该询问病人( ) A 、就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 、就是否有兴奋与耳鸣现象 C 、就是否有肌无力与肌肉触痛 D 、就是否有荨麻疹与其她过敏反应 6 、 (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她汀片 40 mg,qn + 盐酸胺碘酮片 0、2 g,tid ,以下分析错误的就是( ) A 、辛伐她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盐酸胺碘酮片就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B 、两药合用可导致辛伐她汀片的代谢减少,引发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C 、辛伐她汀片联合盐酸胺碘酮片使用时,最大剂量不要超过40 mg/天 D 、为了避免相互作用,可将辛伐她汀片更换为普伐她汀片 7 、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等强度她汀治疗剂量的就是( ) A 、阿托伐她汀20mg B 、氟伐她汀40mg C 、辛伐她汀10mg D 、瑞舒伐她汀20mg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概述 血脂异常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病因血脂异常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血脂异常外,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 作用引起的原发性血脂异常。 1.遗传因素 原发性血脂异常是由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2.生活方式 包括暴饮暴食、嗜酒、偏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及缺乏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 3.药物作用 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4.继发性因素由于各种疾病继发引起的,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分类和分型

1.分类 (1)继发性高脂血症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 (2)原发性高脂血症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已知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而另一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目还不清楚。 2.分型 (1)高脂蛋白血症分型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共分为6型,如Ⅰ、Ⅱa、Ⅱb、Ⅲ、Ⅳ和V型。这种分型方法对指导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高脂血症有大的帮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其最明显的缺点是过于繁杂。 (2)临床分型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型。主要有单纯血清胆固醇升高的高胆固醇血症,单纯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此外,还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19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19 适合药学,执业药师,卫生健康 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 1.(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降血脂药物() A.苯氧芳酸类如非诺贝特 B.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 C.烟酸类 D.芳基乙酸类参考答案:D 2.(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医生为其同时开具了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请问该患者应如何服药() A.他汀类和贝特类均在晚上服用 B.早晨服用贝特类药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 C.早晨服用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贝特类药物 D.随时服用均可参考答案:B 3.(单选题)患者,男性,56岁,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入院,行PCI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并强化他汀治疗,为避免和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应选择的他汀类药物是() A.辛伐他汀 B.普伐他汀

C.阿托伐他汀 D.洛伐他汀参考答案:B 4.(单选题)不会引起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是() A.红霉素 B.酮康唑 C.环孢素 D.苯妥英钠参考答案:D 5.(单选题)为了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处方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时,应该询问病人() A.是否有肺功能不全 B.是否有兴奋和耳鸣现象 C.是否有肌无力和肌肉触痛 D.是否有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参考答案:C 6.(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诊断为高血脂合并心房纤维性颤动。予辛伐他汀片40mg,qn+盐酸胺碘酮片0.2g,tid,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辛伐他汀片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代谢,而盐酸胺碘酮片是该酶的强大抑制剂 B.两药合用可导致辛伐他汀片的代谢减少,引发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C.辛伐他汀片联合盐酸胺碘酮片使用时,最大剂量不要超过40mg/天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学习网)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考试时间:30分钟 1.血脂异常的病人分为( )。 多选 A 低危 B 中危 C 高危 D 极高危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B C D 2.在调脂治疗当中的药物治疗中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多药物类主要是( )。 多 选 A 烟酸 B 树脂类 C 贝特类 D 他丁类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C D 3.新指南的特点是( )。 多选 A 个体化调脂治疗原则 B 明确定义高 危患者和治疗目标值 C 极高危患者定义更加严格 D 充分关注疗效和安全的平衡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B C D 4.对于糖尿病的病人脂质异常的干预,治疗的首要目标是( )。 单选 A 甘 油三酯 B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 总胆固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5.在我们国家的新指南当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仅仅包括冠心病和( )。 单选 A 缺血性脑卒中 B 糖尿病 C 动脉瘤 D 症状性颈动脉疾病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 6.脂质代谢异常按照起因分类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 )。 单选 A 继 发型高脂血症 B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C 家族型的混合性高脂血症 D 高胆固醇血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 7.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是指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所导致同一疾病的危险总合。( ) 判断 正确 错误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正确 8.血压大于等于140到90汞柱,或者正在接受降血压药物治疗,而且合并了两个或者以上的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因素可定为冠心病和冠心病的等危症。( ) 判断 正确 错误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错误 9.新指南制定的指导思想是原则上和具体上都要与国际指南一致。( ) 判断 正确 错误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错误 10.近十年来我国人民血脂异常显著增多,粥样硬化性疾病和糖尿病发病率日益 增高。( ) 判断 正确 错误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正确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1常用的血脂参数是什么?A、低密度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载脂蛋白B?D、lp(a)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分析:2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临床情况如何?A、急性心肌梗死?B、高血压?C、主动脉夹层? D、糖尿病?我的回答是:参考 A、早发性冠心病家族史属于早发性冠心病家族史。A、我姐姐70岁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B、一位60岁母亲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我父亲60岁时死于急性心肌梗塞? D、父亲50岁心电图“T波很低”我的回答是:B:4号。什么是混合性高脂血症?A、血清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B、血清总胆固醇增加+甘油三酯增加?C、血清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D、血脂异常在临床上应该考虑什么情况?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mmol/L? B、血T4和T3升高? C、血清肌酐200μmmol/L? D、糖化血红蛋白7.6%我的回答:A。参考答案:A ASCVD的临床状况如何?A、糖尿病+LDL-C 2.2mmol/l

高危ASCVD患者LDL-C的临界值是否低于?A、1.8?B、2.6?C、3.4?D、4.1我的回答是:B:8号。中国血脂异常男性的腰围应该更低吗?A、100厘米?B、95厘米?C、90厘米 哪种是治疗血脂异常最具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线降脂药?A、他汀类药物?B、贝塔? C、烟酸?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10号。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预防指南》是否推荐初始他汀类药物?A、强度高吗?B、中等强度? C、强度低吗? D、大剂量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分析:还没有

2019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2019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一、概述 目前我国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成为首位死亡原因[1]。血脂异常为ASCVD发生发展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2]。美国已经成功降低了冠心病死亡率,其中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贡献最大[3];而近年中国冠心病死亡率不断增加,首位原因为胆固醇水平升高,占77%[4]。因此,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 血脂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G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5]。 非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non-HDL)=总胆固醇(TC)-HDL-C。 (二)分类 简单的分类有病因分类和临床分类两种。

1.病因分类: (1)继发性高脂血症: 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异常的疾病主要有: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一些药物如利尿剂、非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 (2)原发性高脂血症: 是由于单一基因或多个基因突变所致。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特别是单一基因突变者,故临床上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例如编码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基因的功能缺失型突变,或分解LDL受体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s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基因的功能获得型突变可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家族性高TG血症是单一基因突变所致,通常是参与TG代谢的脂蛋白脂解酶、或Apo C2、Apo A5基因突变导致,表现为重度高TG血症(TG>10 mmol/L)。 2.临床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