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1、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知道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3、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4、优秀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2.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3.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 (教材加工、语言表达、动手表达、指导实践、开展活动以及运用技术等能力);4.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5、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素质。

5、现代地理教学论研究不足:1、受普通教育学研究的影响比较大,没有学科特性;2.偏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应用;3.学科教育学核心理论有待完善。

6、地理教学方法: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7、地理教学论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

8、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特点:1、地理课程地位,设置类型多样;2、地理课程目标全面,重视能力培养;3、课程组织以区域学习或专题学习为基本结构;4、地理课程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9、地理课程的类型: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分科地理课程与综合地理课程;4、国家地理课程、地方地理课程与校本地理课程。

10、影响地理课程发展的因素:1、社会因素;2、学生因素;3、地理科学知识因素。

11、和以往的初中地理课程相比,新课程在结构方面有以下特点:1、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2、增加课程弹性,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3、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12、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背景:是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基础地理教育的改革,和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

13、地理教材:广义上是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狭义上则通常是指地理教科书。

14、影响地理教材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社会需求、教育发展、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等。

15、地理教材一般要经历:设计、编制和实验反馈三个阶段。

16、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出的特点:贯彻基础性、追求时代性、注重实用性、和体现规范性。

17、

怎样正确的处理地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1、树立“标准本位”的教材观;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