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合集下载

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一、总则1.1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食品。

1.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执行本标准,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

二、污染物限量2.1 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要求如下:(1)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镉、汞、砷等;(2)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二噁英等;(3)其他污染物:苯并[a]芘、丙烯酰胺等。

2.2 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三、真菌毒素限量3.1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要求如下:(1)黄曲霉毒素B1、B2、G1、G2;(2)赭曲霉毒素A;(3)伏马毒素B1、B2;(4)玉米赤霉烯酮;(5)T-2毒素、HT-2毒素。

3.2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四、农药残留限量4.1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如下:(1)杀虫剂;(2)杀菌剂;(3)除草剂;(4)植物生长调节剂;(5)其他农药。

4.2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限量应符合表3中的规定。

五、兽药残留限量5.1 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如下:(1)抗生素;(2)合成抗菌药;(3)激素类药;(4)其他兽药。

5.2 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限量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

六、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限量6.1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如下:(1)放射性物质:铯-137、碘-131等;(2)其他危害物质:塑化剂、溴酸盐等。

6.2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的限量应符合表5中的规定。

七、食品中致病微生物限量7.1 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1)沙门氏菌;(2)金黄色葡萄球菌;(3)副溶血性弧菌;(4)大肠埃希氏菌;(5)其他致病微生物。

7.2 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限量应符合表6中的规定。

八、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8.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技术要求和卫生标准。

8.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Academic Forum340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孙德杰,刘志民,于旺堂(原阳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 原阳 453500)摘要:部分商家为了保障食物的保质期以及口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使用量如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人体基本上来讲是没有伤害的。

但是由于操作不规范,使用量控制不准确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层出不穷。

本篇文章中便对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对食品添加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希望可以对有关人员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安全问题食品添加剂从原料的构成上来讲主要可以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以及转基因三种。

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针对这三种添加剂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对有关人员的工作起到助力的作用。

1 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事件分析1.1 化学合成添加剂哈尔滨食品监管相关部门在2013年的时候,指出红牛饮料中含有胭脂红色素。

胭脂红色素在日常的食品添加剂中出现的次数十分的频繁,但是我国有关规定明确表示,此种添加剂不得出现在维生素功能性饮料中,所以此种行为是违反规定的。

在2012年的时候,济南的一位朋友购买了一箱雪糕以后,没有及时将其放进冰箱,在常温下存放了24小时以后竟然变成了一堆胶状物。

经过专家的分析可以得出,此种现象的发生可能是增稠剂投入量过高引起的。

当有关人员对其他雪糕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可以发现,一些其他比较知名的品牌也仍然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可以看出,目前雪糕在制作过程中大量加入增稠剂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1.2 天然食品添加剂我国的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于1994年,根据其有关规定可以了解到“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一些由化学物质合成的防腐剂、添加剂等均不可以使用。

”在2010的时候,塑化剂风波在台湾爆发,有媒体称某家公司所生产的香料中含有违反规定的添加剂,经过调查这家企业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减少“乳化剂”的成本,就选择了利用“塑化剂”代替,但是“塑化剂”对于人体的生命健康是有害的,因此当人体中摄入“塑化剂”后,内分泌系统将会受到影响。

幼儿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幼儿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幼儿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引言幼儿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幼儿园所提供的食品安全、健康、符合法规要求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幼儿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1. 定义1.1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口感或保鲜等特性而向食品中添加的物质。

2. 使用原则2.1 安全性原则幼儿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经过安全评估并获得合法许可。

任何未经许可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添加剂禁止使用。

2.2 适用性原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的实际需要,并且在保证幼儿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2.3 信息透明原则幼儿园应当向家长提供关于所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信息,包括成分、用途、使用量等,以便家长了解和监督。

3. 管理措施3.1 采购管理幼儿园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食品添加剂供应商,并签订明确的采购合同。

采购的食品添加剂必须附有合格证明和安全评估报告。

3.2 存储管理食品添加剂的存放必须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避免与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和交叉污染。

存放区域应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3.3 使用管理幼儿园应根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制定详细的使用计划和记录。

使用时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符合要求。

3.4 监测和检测幼儿园应定期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保存,以备查阅。

4. 废弃物处理使用过的食品添加剂包装物和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储存、处置和回收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培训和宣传幼儿园应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提高教职工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的理解和遵守意识。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宣传,提高家长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和监督能力。

结论幼儿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幼儿饮食安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1.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加营养或改变食品特性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通常可以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稳定剂、香料、增味剂、着色剂等多个分类。

2. 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基础。

针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科学家们会进行严格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估,以确定其在食品中的使用标准。

2.1 食品添加剂的毒性评估毒性评估是通过动物试验和体外实验来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科学家们会确定各种剂量下的毒性反应,并确定合适的使用剂量范围。

只有经过科学验证的剂量范围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才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

2.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是在确定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基础上进行的。

科学家们会考虑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对食品添加剂的敏感度,并制定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使用标准。

只有经过安全性评估的食品添加剂才可以在食品中使用。

3.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确保食品安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需要综合考虑科学研究的结果、国内外相关法规以及行业实践等因素。

3.1 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的确定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首先需要确定每种食品添加剂在哪些食品中可以使用。

根据不同食品添加剂的特性和用途,制定使用范围可以有效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减少对人体的潜在风险。

3.2 食品添加剂使用剂量的限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还需要规定每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许使用剂量。

这些限制可以帮助生产商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确保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

3.3 食品添加剂标签的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还规定了食品包装上的标签要求。

标签上必须清楚地标明食品中添加了哪些食品添加剂,以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成分,并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监管和执行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只是第一步,监管和执行是确保这些标准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

幼儿园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幼儿园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幼儿园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为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幼儿饮食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1.1 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人工合成或者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一类物质,用于改善食品品质、防腐、增强食品营养成分等目的。

1.2 分类食品添加剂分为以下几类:(1)调味剂:如食盐、糖、醋、酱油等;(2)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3)营养强化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4)着色剂:如食用红色、食用黄色等;(5)疏松剂: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6)其他:如香料、抗氧化剂等。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2.1 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添加剂。

2.2 安全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应保证安全,不得过量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3 明确标识食品添加剂应在食品包装或者标签上明确标识,便于消费者了解和选择。

三、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措施3.1 采购管理幼儿园应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采购食品添加剂,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文件。

3.2 储存管理食品添加剂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儿童接触。

不同类型的食品添加剂应分开存放,以免交叉污染。

3.3 使用管理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应按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和标准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更改用途和用量。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食品的品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 记录管理幼儿园应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制度,详细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使用时间、使用部位等信息,便于追溯和检查。

3.5 培训管理幼儿园应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四、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4.1 监督检查幼儿园应定期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教育、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2022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2022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2022年)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制定本目录。

1.2 适用范围本目录适用于我国境内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安全监管等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

1.3 编制依据本目录的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类2.1 食品卫生标准2.1.1 食品原料卫生标准2.1.2 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2.1.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卫生标准2.1.4 食品生产、经营卫生标准2.1.5 食品运输、储存卫生标准2.2 食品质量标准2.2.1 食品质量基础标准2.2.2 食品质量等级标准2.2.3 食品质量检测方法标准2.2.4 食品质量标签、标识标准2.3.1 食品安全检测基础标准2.3.2 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标准2.3.3 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标准2.4 食品安全监管标准2.4.1 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标准2.4.2 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标准2.4.3 食品安全监管评价标准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3.1 食品卫生标准3.1.1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3.1.2 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3.1.3 GB 2763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3.1.4 GB 4806.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3.1.5 GB 149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器具洗涤剂卫生标准3.2 食品质量标准3.2.1 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3.2.2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3.2.3 GB 13432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3.2.4 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3.3.1 GB/T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3.3.2 GB/T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3.3.3 GB/T 5009.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3.3.4 GB/T 5009.1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3.4 食品安全监管标准3.4.1 GB 2763.1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第1部分:果品3.4.2 GB 2763.2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第2部分:蔬菜3.4.3 GB 2763.3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第3部分:谷物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与废止4.1 修订原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修订应遵循科学、严谨、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2021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1练习:2.1.2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1练习:2.1.2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课时安全运用食物增加剂课时演练·促提高A组1.下列有关食物增加剂的说法中过错的是()A.食物增加剂可改进食物的色、香、味B.食物增加剂可弥补食物的养分成分C.食物增加剂可延伸食物的储存时刻D.食物增加剂都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解析:食物增加剂应在规则的范围内运用,制止将一些不能作为食物增加剂的物质当成食物增加剂运用,或过量运用食物增加剂。

答案:D2.下列食物增加剂效果对应正确的是()A.防腐剂——苯甲酸B.着色剂——亚硝酸钠C.膨松剂——柠檬酸D.增稠剂——盐卤解析: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A项正确;着色剂包含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组成色素两类,而亚硝酸钠归于防腐剂,B项过错;柠檬酸是酸味剂,C项过错;增稠剂包含琼脂、食用明胶、果胶、海藻酸钠,D项过错。

答案:A3.有一些食物中参加了维生素C这种食物增加剂,维生素C在食物中起的效果是()A.调味剂B.着色剂C.防腐剂D.养分强化剂解析:在一些食物中参加维生素C作为食物的增加剂,可弥补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使食物的养分价值增强,D项正确。

答案:D4.下列有关食物增加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山梨酸是一种常见的膨松剂B.亚硝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C.碳酸氢钠具有碱性,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剂D.β-胡萝卜素是一种人工食用色素解析:山梨酸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A过错;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膨松剂,C过错;β-胡萝卜素纷歧定是由人工组成的,D过错;亚硝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但由于自身有毒,运用时要注意操控用量,B正确。

答案:B5.下列食物中参加成分不是养分强化剂的是()A.食盐中加碘B.酱油中加铁C.食物中加硒D.腊肉中加食盐解析:食盐中加碘、酱油中加铁、食物中加硒都是作养分强化剂,腊肉中加食盐是作防腐剂。

答案: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用食物增加剂与发起“绿色食物”相违反B.含有食物增加剂的食物尽量少食用,以防中毒C.天然食物增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故不定量运用D.食物增加剂在合理的定量范围内不影响人体健康解析:“绿色食物”是指无公害食物,要求食物的出产进程恪守国家有关规则,产品通过专门检测,包装、储存、运送等进程也要严厉依照有关规范进行。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范文(2篇)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范文(2篇)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依据1. 目的: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安全使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经营行为,制定本管理制度。

2. 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购进、储存、使用等环节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食品添加剂的购进、储存、使用等环节必须确保安全无害。

2. 规范管理: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管理食品添加剂。

3. 过程控制:食品生产企业应对食品添加剂的购进、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确保全程可追溯。

四、管理要求1. 购进环节(1)购进前应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并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购进食品添加剂必须提供合格的产品检验报告和相关合法文件。

2. 储存环节(1)食品添加剂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仓库中,避免与其他物品混存。

(2)储存仓库应符合相关卫生要求,保持干燥、通风、整洁。

(3)食品添加剂的储存区域应设有明确的标识,按照类别进行分区存放。

3. 使用环节(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使用前应对食品添加剂进行鉴定,确保其品质合格。

(3)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用量和方法使用,并进行记录和检验。

(4)禁止使用过期、变质或者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剂。

4. 监测与检验(1)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监测与检验制度。

(2)定期对已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进行抽检,确保其安全合格。

五、责任与处罚1. 食品生产企业应设立专门负责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

2. 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食品生产企业,将依法进行处罚,并可能面临停产整顿或者吊销生产许可证等严厉措施。

六、附则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管理,如有违反,将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7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1.下列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A.味精
B.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
C.豆腐制作中加入的盐卤
D.主食中的淀粉
解析:盐卤是凝固剂(属于食品添加剂);D中的淀粉是食物的主要成分。

答案:D
2.食品安全已成为近几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下列有关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调节食品色泽,改善食品外观,使用工业色素苏丹红
B.为了提高奶粉中氮含量,加入适量的三聚氰胺
C.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加入适量苯甲酸钠以达到阻抑细菌繁殖的作用
D.食盐是咸味剂,无防腐作用
解析:苏丹红和三聚氰胺都不能用于食品。

苯甲酸钠是常用防腐剂之一。

食盐是咸味剂,同时也有防腐作用。

答案:C
3.下列措施中能减慢食品的腐败,延长其保质期的是()
①降温冷冻②用食盐腌制③加热烘干④适当地使用防腐剂
A.①②
B.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低温时细菌滋生得慢,有利于食品的保存;用食盐腌制后NaCl的浓度较大,细菌不易存活;加热烘干,湿度小的环境中,细菌也不易生存;使用防腐剂也可以使食品长时间保持色香味和口感。

答案:D
4.在食品加工或餐饮业中使用量特别要注意严加控制的物质是()
A.氯化钠
B.谷氨酸钠
C.碳酸氢钠
D.亚硝酸钠
解析:亚硝酸钠常以防腐剂的形式加入食品中,但亚硝酸钠也有一定的致癌性,因此在食品加工或餐饮业中要严格控制亚硝酸钠的使用量。

答案:D
5.下列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是()
①用工业酒精兑水假冒白酒②用福尔马林浸泡海参使食物保鲜③用无碘盐假冒碘盐
④用亚硝酸钠假冒食盐⑤用盛过农药的桶装工业用油假冒食用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⑤
解析: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误饮可使人死亡;福尔马林,即甲醛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人死亡;亚硝酸钠具有致癌作用;农药本身具有毒性,而且工业用油中也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均会引发中毒事故。

答案:C
6.关于膨松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是常用的碱性膨松剂,其作用原理为
2NaHCO3CO2↑+H2O+Na2CO3
B.复合膨松剂一般由碳酸盐类、酸类和淀粉等物质组成
C.膨松剂分为碱性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两类
D.膨松剂使用量越大,食品越松软,越符合人们的要求
解析:膨松剂必须控制用量,不可超量使用。

答案:D
7.绿色化学是日渐为人们所熟悉的社会概念。

关于绿色食品的基本标准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是()
①香甜可口②无污染③表面呈绿色④无化学添加剂⑤有营养价值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因此需要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剂和有营养。

答案:C
8.下列食品中加入成分不是营养强化剂的是()
A.食盐中加碘
B.酱油中加铁
C.食品中加硒
D.腊肉中加食盐
解析:食盐中加碘、酱油中加铁、食品中加硒都是作营养强化剂,腊肉中加食盐是作防腐剂。

答案:D
9.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品质,增强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但使用不当会对人造成一定的危害。

就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

①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限
②改善食品色、香、味,增强人的食欲
③改善食品状态,使食品更加可口
④增添微量元素,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
⑤降低食品成本,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
⑥预防和医治疾病,促进人体健康
(2)关于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使用食品添加剂与提倡“绿色食品”相违背
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尽量少食用,以防中毒
③天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故不限量
④食品添加剂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不影响人体健康
⑤只有不法商贩才使用食品添加剂
⑥三聚氰胺能提高牛奶中的含氮量,是一种营养强化剂
⑦“苏丹红”系列是良好的着色剂,但不能用于食品
(3)简述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解析:(1)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改善食品的感官和状态,更加适合人的口味;二是补充部分营养成分,增加营养价值;三是防止食物变质,延长保质期。

使用添加剂,并
不一定能降低成本,食品添加剂不是保健食品,不是用来防病治病的。

(2)食品添加剂分为天然提取物和人工化学合成品,作用和效果是相同的,都只能合理使用,不能过量使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利,与“绿色食品”不相违背。

但一些已经证明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品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

(3)食品添加剂应严格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

答案:(1)①②③④(2)④⑦(3)严格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包括使用的品种、剂量、使用范围等
10.某企业食品公司生产的鲜橙多配料有①水;②糖;③浓缩鲜橙汁;④柠檬酸;⑤维生素C;⑥食用香料;⑦β胡萝卜素(鲜橙原汁含量≥20%,净含量:L)。

其中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着色剂的是,属于调味剂的是,属于营养强化剂的是(以上填序号),由于没有加入,建议不要贮存太久。

解析: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类型及用途,并以此进行分析和判断。

有些食品添加剂可能有多种用途。

答案:⑦②④⑥⑤⑦防腐剂
11.(1)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用真空包装。

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而变质。

(2)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

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

问: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猜想与验证:可能是N2。

实验初步验证的方法及现象:。

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食品的保存方法,因为真空包装,将气体抽尽,微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停止繁殖,
但对膨化食物和易碎食品真空包装在运输过程中会很不方便,因此为防止受压而破碎变形常采用充气包装。

充入的气体也要能抑制细菌的生存,因此用N2、CO2、H2等气体。

答案:(1)氧气氧化
(2)将燃烧的木条伸入包装袋内,木条熄灭,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变浑

①CO2②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