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知识72页PPT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六分。
参考答案
❖ 本国名义利率的提高是由于实际利率的提高 还是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所致?
❖ 如果是实际利率提高,则本币升值;如果是 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则本币贬值。
❖ 同样,如果名义利率降低,也要看实际利率 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情况。
SR
rh
rf
FR SR SR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六分。
主要批评
❖ 利率平价理论依据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价 定律”,其先决条件是:1)完全竞争的外汇 市场;2)无交易成本。
❖ 在利率平价的关系式中,并未表明到底是利 率平价决定汇率变动,还是汇率变动决定利 率平价,因而不能判断利率平价理论究竟是 汇率决定理论还是利率决定理论。
❖ 里拉在意大利商品组合上的购买力要比其在 美国商品组合上的购买力大得多,美元在美 国商品组合上的购买力要比其在意大利商品 组合上的购买力大得多。
❖ 原因:替代效应。 ❖ 通常选择两者的几何平均数作为购买力平价
汇率。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六分。
巴拉萨的例子(P336-P337)
❖ 市场汇率忽略或排斥了里拉在非贸易品上的 较高购买力,所以,使用市场汇率将意大利 的国民收入折算成美元比采用PPP汇率来折 算会使意大利的产出和收入显得更低。
美国 US$2.42 -
-
-
比利时 BFr109.00 BFr45.00/$ BFr35.30/$ +28%
巴西 Real2.97 Real1.23/$ Real1.06/$ +16%
法国 FFr17.50 FFr7.23/$ FFr5.76/$ +26%
郑大国际经济参考习题

现代远程教育《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刘素霞2008年 05月1.国际经济学绪论及微观基础一、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体理论框架、发展历程、国际经济学研究方式和分析工具,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为学好以后各章打下基础。
二、本章重点:重点是国际经济学的概念、国际经济学的框架、国际贸易产生原因。
三、章节练习: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 国际商品流动B. 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C. 国际收支平衡D. 国际人员流动2.取得必然效用或知足,不同商品数量的组合形成的曲线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B.等本钱曲线C.社会无不同曲线D. 消费知足曲线3.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A.增加产出B.提高技术水平C.知足人们的需求D.各国参与国际贸易,使世界资源取得最充分的应用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二者的区别,并能运用该理论分析问题。
二、本章重点: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三、章节练习:1.比较利益理论以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不同B.技术水平的不同C.产品品质的不同D.价钱的不同2.绝对本钱理论由()提出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C.俄林 D.弗农3. 比较本钱理论由()提出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C.俄林 D.弗农4. 本国生产A、B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别离为一、10,外国生产这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是1二、18,依照绝对优势理论,贸易()A.不能发生B.贸易发生,本国出口A、B两种产品,外国入口C.贸易发生,本国出口A产品,入口B产品D.贸易发生,本国出口B产品,入口A产品5.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大体概念、H-O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钱均等化理论、罗伯津斯基定理和里昂惕夫之谜,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选择(ppt 108张)

学习目标
• 1.掌握汇率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汇率变动的经济 影响 • 2.熟悉汇率制度选择的依据和影响 • 3.全面了解国际货币体系动 汇率制度选择和国际货币体系
2
Why?
由于各个国家有自己独立的货币制度和货币,一个国家
E=($/£)
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 购买力平价理论
– 一战后,金本位制崩溃,浮动汇率制产生,世界范围
内通货膨胀盛行背景下提出来的。 – 提出者:Cassel (Sweden)于1922年在代表作《1914年以 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中提出。
购买力平价说
• 该理论假定一价定律成立,即在忽略交易成本(如运输费用)和市场摩擦 (如贸易壁垒、关税等)的完全市场上,同样的货物无论在哪个国家以同 一种货币计量的出售价格都应该相同。 • 因此,购买力平价说认为,
的货币不能再其他国家或地区自由流通,在国家间债权
债务清偿时产生了货币相互兑换的需要。
(案例:中国与美国的进出口业务)
12.1汇率决定与汇率变动
• 铸币平价理论 • 购买力平价理论 (PPP)
• 利率平价理论 (IRP)
• 国际收支理论 • 资产组合分析法
铸币平价决定汇率基础
• 1816年《金本位法》的颁布,标志着金本位制度最早在英国诞生。此后, 德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也陆续实行金本位制度。
期年通货膨胀率为14.3%,平均每年高出美国11个百分点。 然而,实际上这三年人民币汇率反而从8.62(元/1美元)上升 到8.31(元/1美元)。 – 首先,在 1994 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时,人民币价值有所 低估; – 其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内,非贸易品如住 房、服务等涨价幅度显著高于贸易品; – 再次,由于经济起飞国家可以广泛采用发达国家成熟 技术,可贸易品生产率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
《经济学基础应用》 第十二章课后答案[3页]
![《经济学基础应用》 第十二章课后答案[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9d8250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d.png)
第十二章课后答案:一、概念题1.名义汇率答:名义汇率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和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是一种货币相对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影响名义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两国的相对物价水平、相对利率水平和贸易平衡情况。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这些因素均可以单独决定两国之间的名义汇率,并由此产生了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和国际收支说等汇率决定理论。
公众预期对汇率水平能产生影响。
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反映的是两种货币之间供给和需求的状况。
公众预期是公众对这两种货币之间相对价值的判断,反映出公众对某种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变化,因此可以影响名义汇率的变动。
例如公众认为甲货币对乙货币应该升值,就会有更多的人卖出乙货币、买进甲货币,乙货币的需求小于供给、甲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这反映在自由浮动外汇市场上就是甲货币对乙货币的名义汇率的上升。
2.开放经济答:开放经济是与“封闭经济”相对而言的,指自由地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开放经济”包括个人、厂商、政府和国外经济部门等四个部分,所以又称之为“四部门经济”。
开放经济既考虑了消费、投资和政府预算对一个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也考虑到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对一个经济体的影响。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开放经济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只要具有对外经济联系就算得上开放的经济。
严格来说,在开放经济中,任何个人可以和本地区之外的任何一个人发生自由的业务关系,也就是说,在这种经济中,货物进出口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不存在限制。
一个经济体的开放程度可以用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率来表示。
3.出口答:出口是进口的对称,指本国生产的商品不在国内消费而是输出国外的活动,或者是劳务输出国外的交易活动。
将一定时期内所有出口商品的贸易额相加就得到出口总额,它反映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的水平。
4.进口答:进口是出口的对称,指一国本身不生产某种商品或劳务而从国外购买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交易活动。
《汇率的决定》课件

总结词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详细描述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一国的出口收入超过进口支出时,外汇市场上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导致外汇升值;反之,当一国的进口支出超过出口收入时,外汇市场上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导致外汇贬值。国际收支平衡理论强调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对汇率的影响。
根据汇率风险的识别和测量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提前或延期结汇、使用外汇衍生品等。同时,应定期评估和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以确保其始终能反映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汇率决定的前沿问题与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人民币国际化对汇率决定的影响表现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汇率制度在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中起到关键作用。各国应加强货币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以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汇率制度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汇率决定的政策与实践
利率变动
当一国提高利率时,通常会吸引外国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导致汇率升值。相反,降低利率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减少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导致汇率贬值。
货币供应量
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因为更多的货币追逐相同的商品和服务。相反,减少货币供应量可能导致本国货币升值。
各国可以选择固定汇率制度或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可以提供一定的汇率稳定性和政策协调性,但也可能限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但也可能导致汇率波动和不确定性。
第十二章汇率决定理论

❖ 表达式
Pi=e.P i*
二、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
1、绝对购买力平价 ▪ 假定前提: (1)一价定律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都成立。 (2)各国可贸易商品在各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
占有相等的权重。
▪ 一般形式:e=p / p*
该式含义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两国可 贸易商品的价格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 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第一节 汇率决定的基础及影响因素
一、货币制度的演变 世界货币制度大体经历了银本位、金银复 本位、金本位和纸币本位制度
二、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1、金币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 对比决定。
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货币制度由纸币所代表的金量之比决定, 称为法定评价。
它包括抵补的利率评价和非抵补的利率评价。
一、抵补的利率平价
❖ 假设条件:资金在国际间流动不存在交易成 本,投资者在国际间进出不存在任何壁垒, 只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
❖ 一般形式:ρ=i-i*
❖ 经济含义: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等于两国货币 利率之差。若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 币远期贬值;若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 本币远期升值。
❖ 基本形式: e=g (Y,Y*,P,P*,i,i*,Eef )
(1)当其他变量不变时,本国国民收入增加, 本币趋于贬值;外国国民收入增加,本币趋 于升值。
(2)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本币贬值。 (3)本国利率水平的提高,本币将升值。 (4)预期未来本币贬值,资本流出,本币即
期贬值。
二、小结
汇率决定理论ppt38页

➢多恩布茨关于汇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分析 可作如下表述:
➢ 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如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 后,由于短期内价格粘住不便,实际货币供应量 就会增加。要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人们对实际 货币余额的需求就必然增加。实际货币需求是国 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函数。在国民收入短期内难以 增加而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利息率就会下降,人 们愿意拥有所增加的实际货币余额。在各国资本 具有完全流动性和替代性的情况下,利息率下降 就会引起资金外流,进行套利活动,由此导致外 汇汇率上浮,本币汇率下浮。
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
➢ 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对非抛补套利者而言,持有
本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同样是本币的利息率(rd),但 持有外币资产所获取的预期收益率不再是外币利息率
(rf)加远期外币升水率(p),而是外币利息率加汇率
上升率(πe)。
1 id
E(es es
)
(1
i
f
)
E(es ) 1 id es 1 i f
➢ 缺陷 : ➢ 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存在及其对汇率的影响。 ➢ 它忽视了非贸易品的存在及其影响。 ➢ 忽略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所产 生的制约。 ➢ 计算购买力平价时,编制各国物价指数在方法、 范围、基期选择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技术性困难。
利率平价说
➢ 利率平价说说明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 而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则通过国际资金套
➢国际借贷说的基本观点是,一国汇率的变 动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对比。
➢பைடு நூலகம்买力平价说:
➢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出版 了《1914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 “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一国汇率水平和变 化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 决定的。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件:汇率决定理论

四、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二)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应用与评价
应用:国民收入的国际比较,以及其他经济状况 的国际比较。
优点: (1)从货币的基本功能(购买力)角度来 分析货币交换问题,符合逻辑; (2)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分析汇率问题 的先河; (3)为国民经济的国际比较提供了更为科 学的方法。
r r* (13.11)
含义:本国利率高于(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 本国货币的预期贬值(升值)幅度。
二、抛补利率平价
假设投资者风险规避,套利者可以预先进行 外汇买卖的交易,规避汇率风险。套利者在套利 的时候,可以在期汇市场上签订与套利方向相反 的远期外汇合同(掉期交易),确定在到期日交 割时所使用的汇率水平。在抛补的利率平价中远 期汇率已由合同确定。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展
(一)非贸易商品与贸易商品的划分 2. 贸易商品也不符合购买力平价
S (Pt / Pt* )K
K S / (Pt / Pt*) (S Pt*) / Pt
K 的经济含义:外国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即以本 国贸易品衡量的外国贸易品的价格。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展
(一)非贸易商品与贸易商品的划分
(13-5)
由于贸易品符合PPP,即:Pt SPt*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展
(一)非贸易商品与贸易商品的划分
1. 贸易商品符合购买力平价而非贸易品不符 合购买力平价
S
P P*
(Pn* (Pn
/ Pt*) (1 ) / Pt ) (1 )
(13-6)
结 论 : 如 果 本 国 内 部 价 格 比 率 Pn/Pt ( internal price ratio)上升,则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 贬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汇率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是指当贸易是开放的,并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必然相同。
2. 开放经济条件中的一价定律: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国以同一货币表示,其价格是一样的。
简言之,就是同一种商品在世界范围内卖同样的价格。
用公式表示为:i a P =e i b P3.购买力平价: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4.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一般价格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又称绝对购买力平价。
5.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的相对形式说明的汇率变动的根据。
它将汇率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一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换言之,在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化是与同一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的。
6.资本套利:当各国利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愿意将低利率货币投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以套取利差收益,这就是国际间的资本套利。
很显然,这种由于套利而引起的资本流动必然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7.抛补套利:在套利活动中,如果投资者为了避免汇率对自己的不利变动,利用远期外汇合同进行套期保值,这就是所谓的抛补套利。
8.非抛补套利:如果投资者在套利活动中相信汇率的变动会对自己有利,不采取套期保值措施,这就是所谓的非抛补套利。
9.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
10.粘性价格(Sticky-Price )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11.汇率超调: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二、填空题1.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 一价 定律为基础的。
2.购买力平价理论奠定了从 货币 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的基石。
3.购买力平价分为 绝对 购买力平价和 相对 购买力平价。
4.根据投资者对风险态度的不同假设,利率平价说可分为 抛补 利率平价和 非抛补 利率平价两种。
5.根据抛补利率平价理论,高利率国家的货币汇率在远期外汇市场上下浮,即远期贴水;同时,低利率国家的货币汇率在远期外汇市场上上浮,即远期升水。
6.根据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高利率国家的货币预期的即期汇率下降;同时,低利率国家的货币预期的即期汇率上升。
7.利率平价说不是从商品的价格和货币的购买力着手,而是从国际间的资本套利着手分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和规律。
8.在国际借贷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际收支说认为,影响汇率的因素也就是能够影响国际收支的所有因素。
9.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资产市场说,依据对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可替代性的不同假设,分为汇率的货币论与资产组合平衡论。
在货币论内部,又依对价格弹性的假定不同,分为弹性价格货币论与粘性价格货币论。
10.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资产市场说在对汇率决定的分析上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认为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
第二个特征是认为预期对当期汇率的决定十分重要。
11.美元利率为11%,日元利率为18%,按照利率平价理论,日元对美元6个月远期汇率应贬值 3.5%。
12.汇率决定理论在不同的经济时期,先后经历了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国际收支说和资产市场说等。
13.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远期外汇将升水;反之,则贴水,而且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率差异。
14.汇率的国际借贷理论认为:影响汇率的是国际借贷关系中的流动借贷,而不是固定借贷。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价格水平下降和上升20%,将导致实际货币存量(C)A.下降和上升20% B.上升和下降20% C.上升25%和下降16.7% D.不变2.下列表述中最为正确的是( B )A.如果PPP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B.如果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PPP将自动成立C.如果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那么PPP将自动成立D.如果一价定律不是对于所有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PPP将不成立3.根据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论”,汇率之所以在受到货币冲击后会作出过度反应,是因为( D )A .购买力平价不成立B .利率平价不成立C .商品市场的调整快于金融市场的调整D .金融市场的调整快于商品市场的调整4.下列属于汇率决定理论的是( A )A . 资产市场理论B .弹性分析理论C . 吸收分析理论D .货币分析理论5.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是( B )A .格雷欣法则B .一价定律C .丁伯根法则D .平价定律6.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创立者是( D )A .葛逊B .凯恩斯C .艾因齐格D .古斯塔夫·卡塞尔7.现代利率平价理论是由( C )提出的。
A .葛逊B .凯恩斯C .艾因齐格D .弗兰克尔8.艾因齐格不仅明确给出了利率平价的概念,而且提出了动态利率平价理论的( B ),即远期汇率取决于利率平价,但利率平价也受套利活动影响。
A .“平价原理”B .“交互原理”C .“流动原理”D .“抛补原理”9.抛补利率平价模型为( C )。
A .S S F - ≈()12n I I f d ⨯+B .S S F - ≈()12I - I n f d ⨯ C .S F S - ≈()12I - I n f d ⨯ D .F S F - ≈()12I - I n f d ⨯ 10.非抛补利率平价模型为( A ) A .tte n t S S s -+ ≈()12I - I nf d ⨯ B .s s e n t t e n t S ++- ≈()12I - I n f d ⨯ C .t t e n t S S s -+ ≈12n I I f d⨯ D .s s e n t t e n t S ++-≈12n I I f d ⨯ 11.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国际收支说认为:影响汇率的因素也就是能够影响( C )的所有因素。
A .经常账户收支 B .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 C .国际收支 D .外汇收支12.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国际收支说是由( A )提出的。
A .葛逊B .凯恩斯C .艾因齐格D .弗兰克尔13.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亨利·约翰逊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倡导,并由( D )等人加以系统阐述的。
A .葛逊B .凯恩斯C .艾因齐格D .弗兰克尔14.汇率决定理论中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为( B )。
A.s = φ( y*-y) + λ(ΔP e*-ΔP e) + (m-m* )B.s = φ( y*-y) + λ(ΔP e-ΔP e*) + (m-m* )C.s = φ( y*-y) + λ(ΔP e-ΔP e*) + (m*-m)D.s = φ(y-y*) + λ(ΔP e-ΔP e*) + (m-m* )15.汇率决定理论中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又称为汇率超调模型或称射击过头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C )于1976年提出的。
A.艾因齐格B.弗兰克尔C.多恩布什D.布兰森16.根据汇率决定理论中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理论,如本国实际利率低于外国,那么本币汇率在短期内贬值幅度要( B )长期的调整幅度。
A.小于B.超过C.等于或小于D.等于或超过17.通常人们认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A )于1975年和1977年的系统论述是汇率决定理论中资产组合分析模型的基础。
A.布兰森B.霍尔特纳C.梅森D.麦金农18.汇率决定理论中资产组合平衡说假定本币与外币资产之间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性,主张用(B)分析法探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不同资产间的有效组合对汇率的影响。
A.“收益——流动”B.“收益——风险”C.套利机制D.商品套购机制19.外汇供求理论是指(A )。
A.国际借贷理论B.购买力平价理论C.利率平价理论D.综合平价理论20.渊源于货币数量理论的是(B)。
A..国际借贷理论B.购买力平价理论C.利率平价理论D.综合平价理论21.远期汇率理论是指(C)。
A.国际借贷理论B.购买力平价理论C.利率平价理论D.综合平价理论22.汇兑心理理论是由法国学者(B)于1927年提出的。
A.卡塞尔B.阿夫塔里昂C.凯恩斯D.爱因齐格23.汇率决定理论中的汇率超调模型又称(C)。
A.弹性价格货币论B.柔性价格货币分析C.粘性价格货币论D.资产组合模型24.购买力平价理论中的绝对购买力平价公式中暗含着(B)。
A.平价定理B.一价定理C.两价定理D.跛价定理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属于汇率决定理论的是(ABCDE )。
A.购买力平价理论B.利率平价理论C.国际借贷理论D.国际收支理论E.资产市场理论2.汇率在短期内会因为(BCD )而暂时偏离购买力平价。
A.价格弹性的存在B.价格粘性的存在C.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D.汇率制度对汇率变动的影响E.国际收支的影响3.根据抛补利率平价模型,下列正确的观点是(ACE)。
A.高利率国家的货币汇率在即期外汇市场上上浮B.高利率国家的货币汇率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C.低利率国家的货币汇率在即期外汇市场上下浮D.低利率国家的货币汇率在即期外汇市场上贴水E.低利率国家的货币汇率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4.根据汇率决定理论中国际收支说的基本模型,影响均衡汇率的因素有(ABCD)。
A.国内外国民收入水平B.国内外相对价格水平C.国内外相对利率水平D.人们对未来即期汇率的预期E.汇率政策5.资产市场说在对汇率决定的分析上的两个重要特征是(BE)。
A.认为决定汇率的是流量因素而不是存量因素B.认为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C.认为决定汇率的不仅有存量因素,还有流量因素D.认为市场对当期汇率的决定十分重要E.认为预期对当期汇率的决定十分重要6.根据汇率决定理论中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BDE)。
A.两国货币需求的相对变化B.两国国民收入的相对变化C.两国价格的相对变化D.两国利率的相对变化E.两国货币供给的相对变化7.汇率决定理论中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与国际收支分析法在分析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中,对下列因素变化对汇率影响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CD )。
A.货币供给B.货币需求C.国民收入D.利率E.价格8.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资产组合平衡说认为,资产市场的各种失衡影响汇率变动的途径有(BCDE )A.外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B.外国资产需求量的变化C.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D.本国债券供应量的变化E.外国资产供应量的变化9.国际借贷理论认为(AE )A.汇率的变动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有关B.汇率的变动与物价水平有关C.汇率的变动与利率有关D.汇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有关E.汇率的变动与流动借贷有关10.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缺陷表现在(CE )A.只适用于外汇市场发达的国家B.只适用于两个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国家C.从表面来研究汇率变动D.只说明了汇率的短期变化趋势E.忽视了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等因素对汇率的影响11.资产市场说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汇率理论,这其中有(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