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编号2008051420080514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学生姓名陈敏

学号2008051426

系部经济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20080514

指导教师姓名许春

二〇一二年五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年月日

(学号):

1 / 30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摘要

该文旨在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因素的分析;第三部分分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第一部分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资产市场法的分析。这一部分重点是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的分析。

第二部分分析了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的三大主要因素:长期的物价总水平变动、实际汇率的变动与美元汇率的长期走势。前两个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我国的GDP增长。美元长期走势则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近期看,我国经济呈现稳步发展,同期美国经济并未出现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人民币长期汇率具有升值的压力

第三部分现行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对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汇率制度

The influences of RMB exchange rate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MB exchange rate decis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RMB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theory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is on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in the long term factors analysis; third part of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first par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 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 theory of balance of payments, asset market analysis.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China analysis.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decision of China's RMB exchange rate trend of the three main factors: the long-term price total level changes, the change of real exchange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US dollar long-term trend. The first two factors decisive action is China's GDP growth. Dollar long-term trend depends o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ok from the near future, our country economy presents the steady development period,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did not occur in a new round of high speed develops, the RMB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 pressure

The third part of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system of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RMB;purchasing power parity; exchange rate system

1 / 30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 (ⅱ)

第一章引言 (4)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

义 (4)

1.2 文献综

述 (5)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 (8)

2.1 购买力平价理论介

绍 (8)

2.2 其他主要汇率理论简介 (10)

2.3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中国适用性分析 (11)

第三章人民币长期汇率决定因素分析 (14)

3.1 物价总水平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4)

3.2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 (16)

3.3 美元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8)

第四章对现行人民币制度的分析 (21)

4.1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经济影响 (21)

4.2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的优缺点 (24)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8)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011年,人民币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原则,对美元汇率在震荡中缓缓升值。截止12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尾部收于6.2940,较年初开盘下跌4.7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4.94%)较2010年重启汇改以来下跌7.8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8.48%)。

全年随着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避险需求成为外汇市场的主旋律,加上美国经济及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因此美国触底反弹,并带动美元指数重返80整数关口。同期,人民币汇率暂时摆脱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形成单边升值趋势,全年累计下跌逾3000bp,盘中略有起伏,尤其自11月30日起,人民币汇率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有所弱化。

3 / 30

单中间价的持续高开,不仅出现人民币汇率在跌停中缓缓升值的怪象,而且反映出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持坚定态度。

2012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将基本稳定并小幅波动。人民币有效汇率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未来既不存在持续大幅升值的空间,也不存在持续大幅贬值的空间。在过去6年持续大幅升值并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继续大幅升值的空间已经很小,但也不存在大幅贬值的空间。由于现实中的汇率波动往往出现超调现象,在欧债危机没有有效解决、人民币继续以美元为主要盯住目标的环境下,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呈现基本稳定、小幅升值的趋势,但波动将有所加大。预计升值幅度在2%-3%,波动幅度在1%-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改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边升值预期,也有利于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这对于降低国际投机资本套利冲击,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减少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冲击都是有利的。

图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在2011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创出全球金融危机后新高和欧债危机尚未有效解决、新兴经济体继续调整、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小幅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有效汇率在2012年将呈现上半年继续小幅升值、下半年有所回落的态势。预计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在120-125之间波动。虽然中国通货膨胀在2012年仍会逐步回落,但与样本国的通货膨胀的回落可能相差幅度不大,相对价格指数仍将维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在124-130之间波动。

1.2 文献综述

林斌(2010)将信号效应、资产流动效应和资产存货效应纳入统一的模型框架,设定中央银行(央行)干预的非二次福利函数和干预成本为目标函数,在最优化一阶条件下推导出内含汇率政策目标的央行干预下人民币汇率决定方

程,并基于此进行了动态分析。

段京怀(2011)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根据中国的自然资源,如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应调低人民币的汇率,有利于就业和引入外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资源,调高人民币的汇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外汇占款较大推高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又应调高人民币的币值;又要考虑汇率对利率政策的抵消作用等

马树才贾凯威(2009)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为背景,以BEER现代汇率决定模型为基础,依托1980-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所建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失衡及调整进行了实证研究。

林玲(2010)文主要从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以及相对经济增长率的角度来分析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如何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为了研究人民币的变动趋势,需要引入有效汇率。

刘沁徐康宁(2005)建立了产业转移影响实际汇率变动的理论模型,并检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实际汇率、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及我国贸易特化系数,认为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所认为的贸易品劳动生产率降低带来的实际汇率上升在中国是存在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过大的现实,本文提出应当在及时调整我国贸易结构的基础上合理重估人民币汇率。

许莎雯(2011)按照经济规律的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市场运行的情况之下,分析西方经典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适用性,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决定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重点从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李霜(2010)从西方汇率决定理论出发,结合人民币汇率的实际变动情况,从多个角度探究并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

姜涛(2011)基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四个理论视角,选取代表性变量,建立了由协整变量构成的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外汇储备、中美相对生产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与贡献度.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中美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人

5 / 30

民币汇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而外汇储备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弱江珊陈诗(2011)选取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差异、利率差异、外汇储备四个因素作为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通过构建VAR模型分析其他4个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通过实证得到:以上5个因素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较大并且持续时间长;经济增长率对汇率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影响。国家外汇储备对汇率的影响非常有限,仅在短期内有影响孙音(2010)根据汇率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应为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差异、货币供应增速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利率差异和财政收支状况,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得出,影响我国汇率中短期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外汇储备额,其次是两国利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和两国通货膨胀差异。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

2.1购买力平价理论介绍

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最简单、最直观,同时也是最易于理解的汇率决定理论。尽管存在许多争议,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今天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人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被公认为是一国长期汇率决定的基础。

2.1.1学说简介

购买力平价概念正式提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卡塞尔认为,汇率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对比决定的。其理论基础是:一种货币的价值,从而对这种货币的要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决定的,即,由它的内在购买力评价决定。内在购买力平价就是商品和劳务的物价水平的倒数。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隐含前提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一价定律。即,在本国经济中,若两个物品完全相同,则他们必须卖同一个价格;开放经济中,对于相同商品,应有下面的公式:

P

a =S*P

b

+C (1.1)

P a 为商品在A过的价格,P

b

为商品在B过的价格,S国货币以A过货币表示

的价格,C为交易成本

一价定律形成的机制是商人对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价格不等情况下进行的商品套利。

购买力平价具有两种表现形式:绝对形势和相对形式。绝对形势即绝对购买力平价,以为汇率是两个国家价格水平或购买力平价之比,其公式为:

R

o =P

a

/P

b

(1.2)

R

o 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P

a

和P

b

分别表示a、b两国各自的物价水平。

由绝对购买力平价可以推出现对购买力平价。对等式(1.2)两边取对数,一小写字母表示对数,有:

R

o =P

a

-P

b

(1.3)

7 / 30

对(1.3)式进行微分,我们即可得到均衡汇率的变动率,即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

Dr=DP

a -DP

b

(1.4)

其内涵是:两国货币汇率在两个时期的变化反映这两国在两个时期内物价指数的变化。对于交易成本的处理,通常采取下面方法:

(1)假定交易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令其为0,直接采用购买力平价公式的原始形式;

(2)如果成本不能够忽略,还可以认为整个成本中的主要部分与交易商品的价值成固定比列K,绝对购买力公式为:

P

a =R

o

*K*P

b

(1.5)

对等式(1.5)两边取对数,以小写字母表示对数,则有:

P

a =r+k+P

b

(1.6)

对(1.6)式两边同时微分,成本项消失,可得:dP

a =dr+dP

b

,即dr=dP

b

-dP

a

从而得出相对购买力平价

2.1.2西方国家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1)短期内,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经常出现,其偏离程度无法用统计误差来解释;

(2)在长期内,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情况也很少。70年代和80年代汇率水平从长期高于购买力平价变成长期低于购买力平价,即汇率水平的变动由一种不平衡变成另一种不平衡。但是在更长的时期内,汇率变动依然是围绕购买力平价关系的。

(3)汇率剧烈波动的幅度比价格变动大。

2.1.3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发展-----实际汇率的引入

购买力平价机制的核心是一价定律,而一价定律成立的一系列前提条件,如产品的同质性,不存在关税壁垒和交易成本等国际贸易障碍,不存在资本流动,价格机制充分作用等,很显然在现实中几乎无法成立。这样,不可避免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会存在相当的偏差。

从数学表达上看,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可以用一个系数Q来实现,即:

R

o =Q*(P

a

/P

b

)(1.7)

将公式(1.7)稍做变动,即得:

Q=R

o *(P

b

/P

a

)(1.8)

其中Q为实际汇率,R为名义利率。由(1.8)我们可以看到实际汇率的含义:他是外国商品和劳务相对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如果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没有偏差,即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额等于两国价格指数的对比,则Q 值恒等于1。

对方称(1.8)取对数后进行微分处理并稍做变形,就可以得到:

Dr=Dq+DP

b —DP

a

(1.9)

即引入实际汇率后的相对购买力平价。

2.2其他主要汇率理论简介

2.2.1利率平价理论的介绍

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在20世纪20年代由凯恩斯等人给予阐述。利率平价可分为抵补的利率平价与非抵补的利率平价。

抵补的利率平价认为汇率的远期的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将升水,这意味着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将贴水,这意味着本币在远期将升值。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其表达式为:Þ=i-i

f,

其中,

Þ=(f-e)/e,e:即期汇率(直接标价法),

I:本国投资收益率,

I

f

:外国投资收益率。

抵补的利率平价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被作为指导公式广泛应用与交易之中,在外汇交易中处于市场创造者地位的大银行基本上是根据各国利率差异来确定远期汇率的升贴水额。在实证检验中,除了外汇市场激烈动荡时期,抵补的利率平价基本上都能较好的成立。当然,实际汇率与抵补的汇率平价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偏离,这一偏离常被人为反映了交易成本、外汇管制以及各种风险的因素。

9 / 30

非抵补的利率平价认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非抵补的利率评价成立时,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贬值。

其表达式为:EÞ=i-i

f,

其中,

EÞ: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直接标价法),

I:本国投资收益率,

I

:外国投资收益率。

f

利用非抵补的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进行实证检验的并不多见,这是因为,预期的汇率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心理变量,难于获得可信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实际意义不大。在经济分析中,对非抵补的利率平价的实证研究一般是与对远期外汇市场的分析相联系。

利率平价理论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它只是描述汇率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不仅利率的差距会影响汇率的变动,汇率的变换也会改变资金流动,影响不同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从而影响利率。更正要的是,利率和汇率可能同时受到更为基本的因素(如货币供应量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因此,利率平价理论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是相互补充的,常常作为一种基本的关系时而被运用在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分析中。

2.2.2国际收支论介绍

国际收支说亦称为外汇供求说,或国际借贷说,由英国经济学家戈逊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外汇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外汇供给和需求的产生,根源于国际借贷,即是由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借贷关系所引起的,除了商品的输出人以外,债券买卖、利润收支、捐赠收支、

旅游收支和资本交易等,也会引起国际借贷关系,它是汇率变动的主要根据国际借贷中的流动借贷,即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的变化,才对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而尚未进人支付阶段的固定借贷,不影响外汇供求的变化国际借贷作用于汇率变动的一般过程是若一国的流动借贷里流动债权高于流动债务,就是外汇供给超过需求,外汇汇率会下跌,本币会升值,

反之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若一国的流动借贷相等,外汇收支也相等,那

么汇率将处于均衡状态,不会发生汇率变动。国际收支说用国际借贷引起外汇供求变化来说明汇率,特别是短期汇率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是仅以国

际借借关系解释外汇供求变化,是不全面的。因为引起外汇供求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等。

2.2.3资产市场法介绍

资产市场法主要包括资产组合平衡法和货币法两种,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将汇率是做资产的价格,或更精确地说,是两国资产的相对价格。因此在分析汇率变动时,资产市场法是从国内外资产市场存量平衡而不是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和劳务市场的平衡这一角度着手的。在资产市场法中,市场预期和信息对资产供求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它一般要求商品价格自由活动,无贸易限制,货币和资本市场充分发达和开放,而目前我国同这些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利用资产市场来建立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在我国的条件尚不成熟。

2.3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通货膨胀率的数据更易获取,因而相对购买力平价被更为广泛地使用。本节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作为购买力平价指标为了阐述当前汇率中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首先对 2005年汇改后历年市场汇率和依据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汇率进行对比,通过图形和图表的方式进行直观分析。图2为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之后至2010年7月8日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走势图.

图2 2005年7月21日-2010年7月8日我国名义汇率走势图

图3、表1为2005-2009年我国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走势。其中,通货膨胀率由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衡量。

表1 2005-2009年中美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上年=100)

图3 2005年-2009年中美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图

由于购买力平价由中美两国的通货膨胀率决定,而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又涉

11 / 30

及基期选择等问题,所以此处采用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走势图(即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图)来替代中国购买。根据以上两图,我们可以得出:依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的汇率并不能很好地吻合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的市场汇率走势,在2006年之后甚至出现了趋势相反的情况,这说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我国的汇率走势并不具备较强的解释能力,并不具有对中国汇率确定的适用性。接下来我们将对这5年的情况分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2005-2006年末,从图3 和表1 中可以看出:此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由 1美元兑换8.3 元人民币上涨至1 美元兑换7.8 元人民币,上升幅度为6% ;同时国内出现通胀,但是通胀程度小于美国,可由此估算由购买力平价模型计算的汇率会上扬,上涨幅度在2% 左右,市场汇率与由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汇率变化趋势相同,但是程度上相差较大。

2007年初-2008 年末,从图3 和表1 中可以看出:此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走高,由1 美元兑换7.8073 元人民币上涨至1 美元兑换6.8346 元人民币,上升幅度超过10% ;但同时国内出现严重通胀,且通胀程度大于美国,由购买力平价理论可知人民币汇率在此阶段内应贬值,但是市场汇率却在大幅上涨,两者显然在走势上相反,同时程度上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009年初-2009 年末,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对经济运行各方面的影响,中美两国的通胀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但是幅度不大,且减少程度上非常接近此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压力下继续走高,由1 美元兑换6.8367 上涨至1美元兑换6.8282,上涨幅度仅有0.12%。同时,由于受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2009 年中美两国的通胀程度都较上一年有所减轻,中国通胀减轻的幅度大于美国通胀减轻的幅度,根据购买力平价模型估算的汇率会增值,但上涨幅度不大,仅为0.3%。由此市场汇率与由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汇率变化趋势相同,但是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们可以明显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对 2005年汇率改革后的中国汇率走势进行解释时缺乏可信的支持,存在着比较大的偏差。

第三章人民币长期汇率决定因素分析

3.1物价总水平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物价水平决定汇率,汇率

影响物价。

图4和图5展示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国CPI数据与人民币名

义有效汇率(NEER)的相互关系。从中可以看出,CPI与NEER整体上存在一种

相反的走势关系,二者间存在一定的联动性。实际上,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

物价上升,本币贬值,而按照汇率的传递效应理论,人民币汇率升值,最终会

抑制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因此,CPI反映的物价水平和以NEER反映的对外人

民币币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人民币汇率的基础是物价稳定,较高的通货膨胀将最终导致人民币贬值。

由图4和图5,随着CPI指数继续升高,通胀明显。通货膨胀使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

起对外贬值。因为汇率是两国币值的对比,发行货币过多的国家,其单位货币

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因此在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时,就要付出比原来多的本

国货币。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将改变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以及对债券收益、外币价值的预期。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亏损,进口有利。在外汇市场上,外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需要减少,从而

引起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相反,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降低,外

汇汇率一般会下跌。

图4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图5 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图6 1990-2009年7月中国和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主要国家的物价指数变动对比图货币的价值是由该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决定的,因此汇率与通货

膨胀变动密切相关,一国通货膨胀率越高本币贬值压力越大。从相对通胀水平看,

13 / 30

虽然1990年代以来,人民币盯住的一揽子货币,其中主要国家的通胀率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且波动率不大,中国通胀率变动较大,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通

胀水平快速下降,通胀率波动率大幅降低。与一揽子货币中主要国家的通胀水平接近,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通胀率进一步下滑,低于这些国家的通胀水平,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加大未来一段时期,随普金融危机逐步见底,国际经济日趋复苏实行传统宽宽松货币政策的欧美日等国家.短期内可能较实行传统宽松货币政策

的中国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从而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但中长期看预计2009

年一2011年间, 美国和欧洲的通胀率水平可能在一0.1%一1%之间, 中国的通胀率水平可能会超过欧美将收窄人民币升值空间(如图)

3.2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

3.2.1Balassa- Samuelson效应

Froot 和Rogoff( 1991)、Rogoff(1992)建立了一个小国开放模型来说Balassa-Samuelso效应, 得到一个经典的动态公式:P^= (θN/θT)α^T- α^N,θN其中表示非贸易部门的劳动密集度,θT表示贸易部门的劳动密集度,α^T 代表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而α^N代表非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把Balassa- Samuelson效应与Baumol-Bowen效应区分开来。如果θN>θT, 即使两个部门的生产增长率是相同的, 也会因为Baumol- Bowen效应导致实际汇率升值。

Balassa- Samuelson效应假设颇为严格, 比如小国经济和利率给定,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资本与劳动力在国内部门间的转移能立即完成和规模报酬不变。在这些严格的假定条件下,需求因素对实际汇率不会产生影响。如果将这些假设放开,就要考虑到需求方面的因素。政府支出对需求结构的影响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政府可以直接提供非贸易品, 比如公共卫生和国防, 提高了非贸易品的相对供给。另外,政府支出的扩大主要用于购买非贸易品, 提高了对非贸易品的相对需求。因此,扩大财政支出的净效应是相对供给与相对需求都偏向于非贸易部门。Froot 和Rogoff(1991) 主要考察了政府消费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他们利用1950- 1989年22个OECD国家的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 政府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中的消费非对称对实际汇率的变动有显著的影响。Rogoff(1992)用1975- 1990年日元兑美元的季度数据所做的相同的研究表明, 尽管政府消费

与实际汇率高度相关,但是一旦控制了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 这种相关性是不

显著的。

DeGregorio和Wolf(1994)考虑一个放松资本国际自由流动限制三部门模型,检验了政府消费和贸易条件变动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发现贸易条件的变动也对

实际汇率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学者也对贸易条件影响实际汇率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Edwards, 1989;Frenkel 和Razin,1992) 。这些研究认为, 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是通过出口和进口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相反的替代效应

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另外, 如果进口的中间产品直接用于国内的生产,贸易条件变动直接通过供给影响实际汇率。对此, 斯托克曼( AlanStockman) 的解释是:在对货币性冲击作出反映时, 汇率承担了全部的调节任务, 贸易条件不变; 在对实际冲击作出反应时, 汇率和本国价格都进行调节, 以产生新的均衡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的变动与汇率相联系。

3.2.2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

除前面提到的生产力差异因素(HBS效应)和政府消费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

响之外,实际汇率还包括下述可能的影响因素:

1) 贸易条件。易条件定义为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率,常认为贸易条件的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但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2) 资本流动的控制。根据在资本账户开放之前国内外利率的差异,资本流动的自由化或改善或恶化资本账户。若消除这种控制会带来更高或更低水平的资本流入,均衡实际汇率将会升值或者贬值。

3) 贸易限制的程度,经常账户的自由化通常会带来进口的增加,即经常账户的恶化,因而会导致均衡实际汇率的贬值。

4) 投资占GDP的比重,Fischer认为全要素生产力冲击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HBS供给渠道实现,也可以通过投资需求渠道实现:任何部门生产力的提升会提高经济中均衡资本存量,因而提升投资需求,这反过来会提高价格。

5) 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度的货币扩张会因为资本的流出而立刻得以消除,使得均衡实际汇率保持不变. 在浮动汇率体制下,过度的货币扩张

15 / 30

会降低利率,提升对国内不可贸易品的需求,因此会导致实际汇率的升值。

6) 资本劳动比率,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可以解释其相对价格结构. Kravis 等和Bhagwati从要素禀赋的角度解释了一国价格水平的高低。从不可贸易品价格的国际比较来看,在劳动生产率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要素禀赋的差异会造成两国不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的不同,从而引起内部实际汇率的差异。

7) 国际原油价格,原油作为基础性原材料位于生产链的最上游,其价格上涨必然引起从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整个产业链价格的波动。一般而言,作为相对供给因素,由于可贸易品包含相对更多的制造品,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对不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具有负的效应。

3.3美元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若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若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下降。

从表中可模糊的了解到1971-1978年间,汇率走势在上下浮动;其后一直

到1994年呈上升趋势;94年到现如今有略微下降。

我国在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前, 人民币汇率制定中政策因素占主导地位, 汇率变动几乎无法用模型解释。1994年1月1日以后, 实行汇率并轨, 建立了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汇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由以下两种因素决定:①政府控制政策U。有管理的浮动是指政府进行干预, 使市场上汇率的浮动控制在国家设定的目标内。一般是规定一周之内本国货币

的汇率。中央银行随时按规定的汇率买卖外汇, 从而将汇率控制在某种目标范

围之内。控制政策U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等。②市

场供求状况。国内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汇率水平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依据。国际外汇市场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情况也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

因素, 其中包括当美元相对于其它货币贬值时, 保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记E

t

表示t 时期1美元的人民币价格, 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它是衡

量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准点。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是由该货币在国际外汇

市场上对美元的汇率和我国国内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决定的。因此, 如

何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则是人民币汇率决定的中心环节。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决定模型的简化形式为:

△L E

t = U-∑w

j

△L S

j,t

(1)

j

其中△L E

t =ln(E

t

/E

t-1

),△L S

j,t

= ln( S

j,t

/ S

j,t -1

),LEt 是E

t

的自然

对数,S

j, t

是美元对第j 种非美元货币的即期汇率, 它表示单位其它外币(如日

元) 折合的美元数,LS

j, t 为S

j, t

的自然对数。w

j

是第j 种非美元自由换货币在

我国对外贸易货币结算篮子中的权重, 其中包括港币、日元等。由(1) 式知, 如果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贬值, 即△logS

j, t

增大, 则要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 模型(1)中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汇率的走势,是人民币汇率系统的不可控的外生变量。我国的中央银行只能通过变动政策变量U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保持人民币汇率在理想的目标范围。事实上,自汇率并轨以来的大多数时间内,国内外汇市场的外汇供给大于需求,中央银行购买外汇市场多余的外汇,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我国的对外贸易结算中, 80%左右

17 / 30

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编号2008051420080514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学生姓名陈敏 学号2008051426 系部经济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20080514 指导教师姓名许春 二〇一二年五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年月日 (学号): 1 / 30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摘要 该文旨在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因素的分析;第三部分分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第一部分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资产市场法的分析。这一部分重点是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的分析。 第二部分分析了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的三大主要因素:长期的物价总水平变动、实际汇率的变动与美元汇率的长期走势。前两个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是我国的GDP增长。美元长期走势则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近期看,我国经济呈现稳步发展,同期美国经济并未出现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人民币长期汇率具有升值的压力 第三部分现行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对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汇率制度

The influences of RMB exchange rate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MB exchange rate decis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RMB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theory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is on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in the long term factors analysis; third part of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first par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 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 theory of balance of payments, asset market analysis.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China analysis.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decision of China's RMB exchange rate trend of the three main factors: the long-term price total level changes, the change of real exchange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US dollar long-term trend. The first two factors decisive action is China's GDP growth. Dollar long-term trend depends o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ok from the near future, our country economy presents the steady development period,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did not occur in a new round of high speed develops, the RMB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 pressure The third part of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system of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RMB;purchasing power parity; exchange rate system 1 / 30

数学建模.人民币汇率对经济的影响论文

人民币汇率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发不少经济学家探讨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学者希望提高人民币对一些主要货币的汇率,另一些学者希望稳定人民币的汇率。对此,本文以英镑汇率为例研究其变化对该国经济的影响;并且联系人民币汇率与主要货币(本文选取英镑、日元、欧元为主要货币)的汇率关系;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贸易额我国经济世界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不少经济学家及学者都在探讨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众多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中,大多数都认为,目前升值不妥,贬值也可能得不偿失,在未来一年内,保持汇率稳定或是上策。 一些学者希望提高人民币对一些主要货币的汇率,主要出于以下几点理由: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对经济建设非常有利。 2.有利于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集约型,这会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4.有利于推动部分出口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5.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 6.有利于造就出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而且,提高人民币对一些主要货币的汇率,会使国内市场得到更加便宜的进口,更大的国外投资和政府开支,而且能够遏制通货膨胀,减少政府对外债义务,升值将迫使中国经济变得更具生产力。 与此相反,其他大部分学者希望稳定人民币的汇率,中国如果持续贬值的政策,从中长期看,中国外汇储备大,等金融系统稳定之后,可能还会造成通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是反之,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很大危害: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本文将在下文中针对以上观点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二、模型假设

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国际汇率已经成为了今天世界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汇率涉及到货币的价格、贸易的平衡以及货币政策等多个方面,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影响极大。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其对经济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简介 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国内货币与外部货币交换比率之间的关系。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在改革开放以前被锚定在美元上,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制度,直到2005年之前我国人民币汇率为固定汇率制,2005年后转向渐进自由浮动汇率制。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1.外贸影响 人民币汇率制度对外部贸易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人民币升值,则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将会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我国出口业的竞争力,可能会减缓我国出口商品的增长速度。相反,如果人民币贬值,则会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在短时间内可以促进出口商品的增长,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也会增强。 2.资本流动影响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我国参与国际资本流动的程度越来越高。资本流动对于人民币的汇率有着巨大的影响,资本的大量流入会导致汇率升值,资本大量流出则会导致汇率贬值。此外,汇率的波动也会影响到国内资本的流动,如汇率升值将增加外资汇入的成本,降低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意愿。 3.货币政策影响

人民币汇率制度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我们将目 光转向国际市场,人民币汇率会受到外汇市场和国际货币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逐渐扩大,但它还是暂时无法与完全自由浮动的货币进行比较。相比之下,美元的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要大于我们对美元的影响,以致于整个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与美元汇率制度密切相关。 三、汇率制度改革的措施 1.渐进式改革 目前,人民币的汇率浮动基本上是以渐进式的方式进行改革的。这种方式能够 有效地避免汇率剧烈波动,减小了新政策的冲击。不断扩大人民币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改革方式。 2.加强外汇储备管理 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管理外汇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在汇率波动的 情况下,外汇储备可以帮助国家保持货币稳定,稳定的货币作为一个经济体的基础,会对其他经济指标产生正面影响。 3.改进金融体系 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中,我们还要优化我国的金融体系,加强监管, 提高金融技术水平,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国内金融改革。这些都是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重要支撑。 结论 总之,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其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人民币汇 率制度改革是推进外汇市场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的必然选择。要保障经济发展和汇率稳定,我们需要掌握汇率制度改革的规律,比如采取适时和适当的政策和工具来控制对汇率的波动,加强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完善我国的汇率体制和金融体系,在这些措施的支持下,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推进。

论文开题报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专业班级:09级金融2班 课题名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各国的汇率的变动成为了各国贸易往来的重点关注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与外国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仅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关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影响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至关重要。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经济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可以使我国的进口增加,降低了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公司来我国进行投资,间接投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加,使得在华投资额外商利润增加,增强外来投资者的信心,增加我国的就业机会;且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我国解决对外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但是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好的方面当然也会有不好的方面。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降低我国出口的增长,增加了我国企业的出口成本,会削弱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且会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的稳定,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在一定情况下,还会影响我国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且不利于我国引进外商的直接投资,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使得外商的投资成本上升,会加大我国国内的就业压力,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2、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 这四个指标都指示人民币要升值而不是贬值 二、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动可通过引起国内和国际市场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来影响进出口和贸易收支。本币贬值可降低本国产品相对价格,提高国外产品相对价格,这样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增强,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有利于扩大出口量,限制进口,促进贸易收支的改善。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引起的价格水平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动除了影响贸易品相对价格外,还会影响本国一般价格水平,进而影响贸易收支。在货币贬值后,主要可以通过三条渠道影响国内物价水平。 首先,贬值使得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上涨。 其次,若贬值在短期内促进了贸易收支的改善,则引起贬值国的出口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货币贬值导致的贸易收支顺差在两种情况下不会导致物价上涨,一是国内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大于需求,二是国内生产要素尚未充分利用。 再次,贬值后出现贸易收支顺差,则外汇储备会增加。外汇储备的增加,将使央行通过购买外汇而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多。

影响汇率的因素与汇率的决定理论

影响汇率的因素与汇率的决定理论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1.国内经济基本面: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对其货币的汇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强劲,通胀率低,并且对外贸易平衡,那么 其货币的价值往往会上涨。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疲软,通胀率高,并且存在贸易逆差,那么其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下跌。 2.利率水平:利率的高低也会影响汇率。一般来说,利率越高,吸引 更多的投资者来购买该货币,从而提高货币的汇率。因此,一个国家的新 闻利率水平对其货币的价值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3.贸易平衡:贸易平衡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逆 差较大,即其进口超过出口,那么其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下跌。因为这种情 况下,该国的货币需求较低,而供应较高。 其次,政治因素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1.政府政策: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例如,政府通过降低利率、购买外汇市场上的本国货币等手段来提高货币的价值。 2.政治稳定性:政治稳定性对汇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 的政治环境稳定,国内没有政治风险,那么其货币的价值往往会相对稳定。相反,政治不稳定和内外部冲突可能会导致货币价值的下跌。 最后,市场因素也对汇率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1.外汇市场交易量: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对汇率波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市场上大量交易其中一种货币,那么该货币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2.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也会影响汇率。例如,如果投资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前景有信心,那么可能会购买该国的货币,进而提高其汇率。 在汇率的决定理论方面,有多种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汇率的决定。 1.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决定是基于不同国家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上涨较快,那么其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下跌,从而实现购买力平价。 2.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在没有交易成本和风险的情况下,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利率应该相等。如果一国货币的利率高于其他国家的货币,那么该国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上涨,以达到利率平价。 3.资本流动理论:资本流动理论认为,资本流动是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国家吸引了更多的外国资本流入,那么其货币的价值可能会上涨。 总结来说,影响汇率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市场因素等。汇率的决定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资本流动理论等。理解这些因素和理论对于正确预测和分析汇率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其影响因素自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民币(RMB) 汇率一直是国际市场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 外开放的深入推进,RMB汇率也不断经历波动。本文将重点探讨RMB汇率的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一、什么是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Exchange rate of RMB)指的是人民币兑换其他国家货币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表明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 单位的其他货币。汇率的变化会对国际贸易、外汇储备和投资等 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 1. 国际市场需求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国际市场需求有着密切关系。当国际市场 对人民币的需求较为强劲时,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较大;相反, 当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需求降低时,人民币汇率就会相应下降。 2. 贸易顺差与逆差 中国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巨额的贸易顺差,这往往会对人民 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当贸易顺差规模扩大时,人民币汇率有 可能升值,反之则可能下降。

3. 经济形势及政策的影响 经济形势和各国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当 某个国家的经济形势良好,政策稳定时,其货币汇率有可能升值;反之,经济形势疲软或政策不稳定时,其货币汇率则可能下降。 例如,美国2017年大幅度减税的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就非 常显著。 4. 货币政策的调节 货币政策是调节经济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央行在制 定货币政策时,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影响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与供给,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三、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1.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生产、贸易以及对外投资等环 节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内进口商品变得更 为廉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出 口利润也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对外贸出口企业的生 存与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 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汇率的毕业论文

汇率的毕业论文 汇率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汇率的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 汇率的毕业论文 浅析中国汇率改革 摘要: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们币基本都是出于升值的状态,在过去六年时间中人们币的升值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同时面对西方国家的各种压力,人民币非合理的升值和升值预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随着欧债危机的加深,美元地位得到加强,人民币有走弱的趋势,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对中国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应借此机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改革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直与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相随。自2003年中国经常账户从负值变为正数开始,到如今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第一的国家。外汇储备的快速积累成为人民币升值的最大的原因。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历史进行梳理,可以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分为3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94~1997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二)第二阶段:1998年~2005年,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三)第三阶段: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汇率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1)有利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汇率改革,是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迈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根本保障,是深化经济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设性举措。 (2)有利于增加进口产品 人民币的升值会降低进口品的成本,增加国内消费者对进口的需求。我国原材料和能源相对匮乏,这种改变使我国企业在进口原材料和能源上成本降低,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 (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长期以来,产品优势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此次人民币汇率调整,将有利于我们加快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长期以来的“打工者”形象。 (4)有利于缓和贸易摩擦 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以美日为首的利益集团频频攻击我国的汇率政策,并以此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缓和与各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贸易摩擦与经济纠纷。 2. 消极影响 (1)外汇资产遭受损失 在汇率调整后,面临着外汇储备缩水的问题,汇兑损失是相当庞大的。而且我国外汇储备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增加,其原因在于其中许多投机性热钱的流入,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可能造成外汇资产的更多损失。 (2) 部分出口行业遭受冲击 以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行业中的企业,升值所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由于我国GDP 就业弹性的持续降低,我国已经很难通过GDP 的增长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加速就业形势的恶化。 (3)金融体系运行风险加大 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完善,面对完全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汇率

人民币汇率 毕业论文

人民币汇率毕业论文 人民币汇率: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 引言: 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经济舞台上备受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牵动着全球各国政府、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心弦。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影响因素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 人民币汇率改革可以追溯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当时,中国决定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加,这种固定汇率制度逐渐暴露出问题。1994年,中国开始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引入了“双边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中国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二、影响因素: 1. 经济基本面: 人民币汇率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通胀水平、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例如,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时,人民币汇率可能会面临贬值压力,以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 2. 国际市场需求: 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也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希望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这种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3. 政府政策: 中国政府的干预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以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例如,政府可以购买外汇储备来支撑人民币汇率,或者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汇率。 三、未来展望: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贬值压力。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制定稳健的汇率政策,以平衡国内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结论: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议题,涉及到国内外经济、金融、政治等多个领域。中国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汇率政策,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推动形成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国际货币体系。

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原因和影响

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原因和影响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贸易往来的增加,人民币汇率调整已经 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原因以及对 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原因 1. 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人民币汇率调整受到全球市场需求的影响。 如果中国的出口需求增长,人民币可能会受到压力而升值,反之亦然。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人民币的汇率起到了直接影响。 2. 国内经济状况:人民币汇率调整也与国内经济状况有关。如果中 国经济增长迅速,人民币可能会升值。此外,通胀和国内利率的变化 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3. 政府干预:政府通过调控外汇市场和干预汇率来影响人民币的价值。政府可能会购买或出售外汇来调整人民币的汇率,以支持国内出 口或应对外部压力。 二、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影响 1. 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和 进口贸易。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商品将变得更加昂贵,可能 导致出口下降;反之,则可能促进出口增长。此外,人民币汇率调整 还会影响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国内外直接投资。

2. 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可能引发资本的流入或流出。如果人民币升值,外国投资者会更有兴趣投资中国的资产,从而促进 资本流入。而人民币贬值则可能导致资本外流。资本流动的变化将影 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利率水平。 3. 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会对物价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的进口商品将变得更便宜,从而抑制通胀。反之,则可能导致通胀压力增加。 4. 对国际储备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还会对国际储备产生影响。 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国际储备会增加。而人民币贬值则可能导致 国际储备减少。 5. 对外商投资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还会影响外商的投资决策。 人民币升值可能降低投资的吸引力,导致外商投资减少。而人民币贬 值则可能增加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调整是一个涉及多个因素的复杂问题。国际 市场需求、国内经济状况和政府干预是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主要原因。 而调整人民币汇率会对经济、贸易和金融市场产生广泛影响,包括进 出口、资本流动、价格水平、国际储备和外商投资等方面。了解和把 握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原因和影响,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准确分析,才能更好地应对汇率波动和 市场变化,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稳定。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因素和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因素和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兑换比率。在过去几十年里,人民币汇率 的波动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因素和影响因素。 一、汇率波动因素 1.经济体系的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繁荣和发展程度会对该国货币的汇率产生很大的影响。通 常情况下,经济体系越强大和繁荣,该国货币就会越有价值。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相对薄弱,那么他们的货币就会因为缺乏买家和投资者的需求而变得不值钱。 2.政府政策 汇率的波动受到政府汇率政策的影响。一些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该制度下,汇率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而政府则会调整利率和资本流动等政策来影响汇率波动。如果政府缩减货币供应,那么该国货币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此外,政府对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制定也会影响汇率波动。 3.市场供需 供需是决定汇率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市场上有大量外币需求,那么该 货币就会升值。相反,如果市场上有大量外币供应,那么该货币就会贬值。此外,外国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流入和流出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4.地缘政治事件

地缘政治事件通常也会影响货币汇率,尤其是当地缘政治事件涉及到一个国家的资源供应或出口时。例如,如果一个石油生产国发生了政治动荡,那么该国货币就会贬值,因为石油出口在该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 1.对外贸易 汇率波动会对对外贸易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国家货币升值,那么其出口就会降低,因为对外价值变高了,而进口就会提高,因为对外价值就相对变低了。 2.通货膨胀 汇率波动还会影响通货膨胀。如果一个国家货币贬值,那么其进口成本就会增加。而进口成本上涨会使得消费品价格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3.储备资产 汇率波动也会影响储备资产组合。一些国家持有大量外汇作为储备资产,以便在需要时兑换为本国货币。如果该外汇的价值下降,那么储备资产就会减少。 4.资本流动 汇率的波动也会对资本流动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那么他们吸引的国际资本流入可能会减少。相反,如果货币贬值,那么该国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 结论: 综上所述,汇率波动因素和影响因素不仅涉及到国家政策、经济情况和商品供需,还与地缘政治事件,资本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相关。因此,掌握人民币之外的各国货币汇率值的变动、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投资组合和贸易策略的影响也很重要。

人民币汇率毕业论文

人民币汇率毕业论文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变动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作为全球第 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国内外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 将从人民币汇率的背景、影响因素、政策调控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民币汇率的背景 人民币汇率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 了固定汇率制度,即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然而,随着中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加,人民币汇率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2005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采取了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并逐步 放开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 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人民币 汇率产生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货币政策、地缘政治等因素都会引起 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买卖行为,进而影响人民币的汇率。其次,中国经济的 内外平衡也是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如果中国经济过热,外部需求不足,可 能导致人民币升值;相反,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此外,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规模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三、人民币汇率的政策调控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来调控人民币汇率。首先,中国央行会通过干预 外汇市场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外汇来影响人民币的供 求关系,进而影响人民币的汇率。其次,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即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水平来确定人民币的汇率。这种制度可以减少单一货币对人民币的影响,降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控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四、人民币汇率对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首先,人民币升值会使中国的出口产品变得更加昂贵,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但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会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对国内居民的生活消费产生积极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外商对中国的投资意愿。人民币升值可能使得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外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然而,人民币升值也会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变动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来调控人民币汇率,以维护国内外经济的稳定。然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也会对出口、进口、外商投资等方面产生影响,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应对。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受到关注,并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论文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论文 摘要: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影响。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激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二是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三是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 (2)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但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给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作用较为突出: 第一,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

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第二,将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使我国的外债规模相应扩大。 第三,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四,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五,增加就业压力。由于目前我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出口,最终将影响到就业。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 尽管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是“顺差”,但这种“顺差”具有不稳定性,人民币汇率升值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权衡利弊、人民币汇率不宜升值

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汇率政策的调整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 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亦是如此,它对于中国的 经济市场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 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一、出口行业竞争力 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对中国的出口行业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 来说,人民币贬值会使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在国际市场上更具 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增长。然而,调整汇率政策也可能对进口商品 造成一定压力,因为人民币贬值将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加剧中 国国内商品通胀压力。 二、外汇储备控制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整还对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具有重大影响。当 人民币贬值时,外汇储备规模可能会受到一定压力,因为人们更倾向 于将资金转移至国外以避免贬值损失。因此,人民币汇率的调整需要 中国政府谨慎把握,以平衡外汇储备的稳定和发展需求。 三、国内投资环境 人民币汇率调整可能对国内投资环境造成影响。人民币升值会对出 口导向型企业造成压力,但对中小型企业以及高端制造业可能更有利,因为它们常常倚赖进口原材料和技术设备。此外,人民币升值还将增

加国内企业向国外借款的成本,增加负债风险。因此,调整汇率政策 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投资环境的平衡。 四、旅游和留学支出 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中国公民的境外旅游和留学支出也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将使得中国公民的境外旅游费用更高,但对于国内接待外 国游客和留学生的行业来说,这将带来更多的机会。因此,汇率政策 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中国公民的境外消费需求以及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五、跨境资本流动 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还可能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影响。一方面,人 民币贬值会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将资金带入中国,促进中国资本市场 发展;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鼓励中国投资者将资金投向境外市场 寻求更好的收益。因此,汇率政策的调整需要谨慎考虑资本流动对国 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经济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既能够促进出口增长,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也可能对进口商 品价格、外汇储备管理、国内投资环境、境外旅游和留学支出以及跨 境资本流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国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制定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汇率政策,以确保人民币对内外经济 环境的适应和协调。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共3篇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 济影响研究共3篇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1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各国间竞争愈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 首先,人民币汇率改革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这一政策效果明显,可以促进货币市场逐步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政府和央行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缩小人民币贬值预期、引导大型商业银行增加外汇存款、加强外汇市场规范化等,均有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体系。 其次,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国经济影响也显著。改革有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信誉,能够进一步提升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中国市场,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此外,人民币汇率改革还优化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改善了宏观经济稳定性。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后,央行可以依靠市场供求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来进行货币政策调整,增加即时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同时,人民币汇率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与挑战。由于我国市场宏观环境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复杂性,人民币汇率需要更

加关注对市场偏差及冲击的风险。同时,国际市场的波动以及经济的下行压力,也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民币汇率制度逐步合理化和完善。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道路已经逐步打开,人民币也逐渐走向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舞台。 虽然改革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但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政府将始终坚持不懈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加强外汇市场监管和风险防控,确保人民币汇率体系的长期稳定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优化汇率体系可以促进市场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对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信誉也是有利的。同时,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加强监管和防范。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汇率市场化,确保人民币汇率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逐渐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在政策层面,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以及稳定金融市场等。然而,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易导致货币贬值导致通胀加剧。在

汇率论文

: 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作为价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动影响着一国(地区)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着该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成为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杠杆。而人民币兑美元从过往的8.5:1上升至目前的7:1水平,人民币兑其他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也在不断上升,人民币越来越成为强势货币。由于汇率变动会对一国进出口,物价,外汇储备等产生重要影响,于是许多经济方面的专家也越来越关注未来中国经济走向。 一、从几个方面看人民币汇率变动 (一)从经济发展看汇率从各国经济发展发达的规律看,一国的经济发达,必然伴随着该国货币的升值和坚挺。我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外汇储备已经高达6000多亿美元。为此,人民币升值是符合经济发展发达规律的。就此意义而言,人民币汇率是必然要升值的。 (二)从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看汇率经典的贸易理论认为,一国的汇率升值将会带来该国出口的价格上升,导致相关出口企业的损失。我国的大量外汇基本是以出口换来的,就此意义而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出口是不利的。 (三)从经典的跨国投资理论看汇率经典的跨国投资理论认为,一国的汇率升值将会带来该国跨国投资收益的增加,导致该国跨国投资的增加。我国目前还不是一个跨国投资大国,显然,人民币升值,将引导我国外汇的跨国投资取向。跨国投资的增加,必然就会缓解大量外汇储备的压力,同时将大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水平。 (四)从一国经济结构调整角度看汇率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一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考虑与国际经济竞争环境的变化。以我国为例,我国这些年出口虽然增加很快,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有的甚至的低层次的。为此,我国产业技术在国际上的升级,首先要接受国际化的竞争的挑战。另外我国经济目前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是以制造大国的成分为主的。显然,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远远不是一个强国。要成为一个强国,根据发达国家经济经历的路程,我国还必须成为一个跨国投资的大国,才是一个真正强国。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借助人民币升值将会促进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结构的调整。 (五)从静态和动态发展观点看汇率通过上面的分析,静态的看,人民币升值总体来讲,将会损失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利益关系,所以应该反对人民币升值。但是从动态发展的观点看,我国的经济还将继续发展,在未来的5—10年以内,保持7%至10%的年增长率,应该是没问题的。意味着我国在国际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不可能是一个制造大国,还必须是一个投资的大国,为此,我们必须适时的调整我国的汇率,以适应我国对外投资的需要。 (六)从带来国民溢出效应看汇率人民币的升值,将促使提高我国民众出国旅游积极性,这样除了可以消化一些外汇储备,减轻外汇储备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我国民众的国际化意识,参与国际竞争。 (七)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汇率依据上面的分析,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需要。虽然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一些国际贸易消极的影响,但人民币升值将会促进我国跨国投资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提高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力,缓解外汇储备的压力,特别是促进我国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人民币-金融-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 自2005 年7月下旬起,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成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06 年6 月初,我国又进行了汇率的二次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加大,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和风险;2015年8月11日,实行8.11汇改,人民币在升值时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外汇流动性风险,也可能对信贷业务产生不利影响。汇率改革还增加了汇率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和中间业务的理财业务。 本文在系统的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有关软件的基础上,讨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本文从资本业务、负债业务、授信业务、中间业务等四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影响。最后针对汇率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如在外币方面优化资产负债配置,在银行业务方面加大创新,在预防风险方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外汇管理机制,并提前做好应急方案。 关键词:汇率制度改革;商业银行;汇率风险

ABSTRACT Since the end of July 2005, it has been adjusted to a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with reference to a basket of currencies; in early June 2006, China has carried out a second refor m of the exchange rate, and the flexibility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has increased, bringing co mmercial banks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On August 11, 2015, the 8.11 exchange rate reform was implemented. When the RMB appreciated, it increased the foreign exchange liquidity risk of co mmercial banks, which may also adversely affect the credit business. The exchange rate reform h as also increased the exchange rate risk, which has affected the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 nks and the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es to a certain extent.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and related softwa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entral proposition of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refor m on commercial banks, and discusses China's business in the special context of the current appr eciation of China's RMB. The status quo and main problems of the bank. Then it expounds the i mpact of exchange reform on the business oper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rom four aspe cts: capital business, liability business, credit business, and intermediary busines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local and foreign currencies. Intensify banking business innovation, im prove 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establish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 sms. Keywords: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Commercial bank;Exchange Rate Risk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