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顶升、平移、顶推技术
房屋加固的房屋平移、顶升、纠偏

房屋加固的房屋平移、顶升、纠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上海)具有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资质的专业公司,公司依托总院的人才优势和优良的有形及无形资产,构建完善、先进的研究与开发平台,确保公司产业化的顺利实施和公司的持续发展。
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种含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设备,拥有各类专业设计人员,技术力量雄厚,能够较好的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房屋加固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搬运中的重物水平移动相似,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将建筑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基础分离变成一个可搬动的“重物”;在建筑物切断处设置托换梁,形成一个可移动托梁;在就位处设置新基础;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移动;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至此平移完成。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楼房平移的世界纪录是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市库德考姆大厦于一九七四年十月六日创下的。
该楼房层数为八层,建筑物总重量七千七百吨,平移距离二十八点九五米。
相关专家介绍,建筑物移位在国外最早发端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掌握该项技术的主要是东欧、前苏联及欧美少数几个国家。
中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但发展迅速,至目前为止,国外开展的建筑物平移数量是三十余栋,中国是一百三十六栋,此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日臻成熟,并使中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建筑物平移有哪些重大意义?建筑物平移有很多的好处,不仅保护了环境,也保护了我们的历史风貌或意义重大的建筑。
建筑物平移技术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因为拆迁而产生的不稳定社会因素和社会矛盾在国内非常突出,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不会影响民众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及消除上述矛盾;中国目前每年拆除建筑物的面积高达上亿平方米,大量建筑物被拆除,造成国家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而通过平移所产生的费用,仅占重建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一年可节约几十亿元人民币。
浅谈大直径盾构机洞内整体顶升平移技术应用

浅谈大直径盾构机洞内整体顶升平移技术应用摘要:针对某城际轨道项目中大直径隧道施工对于机械设备和人员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大直径盾构暗挖段狭小空间内整体顶升及平移实践的新方法。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发现,采用该项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大直径盾构机在洞内拆解难度大,空间小,风险大,效率低,重量重,容易损坏工程主体结构及设备部件损坏等问题,同时还可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基于上述结论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将大直径盾构暗挖段狭小空间内整体顶升及平移实践的的技术应用总结为以下几点:1)利用液压千斤顶来实现对盾构机的整体卸压,从而使得其能更好适应洞内环境条件;2)在整个拆除过程中,应当保证所有设备都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设备损坏情况发生;3)当完成整个拆除任务后,要及时清理掉已经存在于洞壁上面的渣土,以免影响后续施工作业。
关键词:大直径盾构机;暗挖段狭小空间;洞内整体顶升平移引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地下隧道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地铁隧道的安全施工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来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效果。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如日本新干线的某段线路就是通过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完成施工任务;而我国北京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中就利用了德国产的双螺旋挖掘机进行开挖作业等。
但是由于这些机器本身存在一定缺陷,所以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只能将其作为辅助工具来实现施工目标,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暗埋段未能拆解盾构机的工作,需实践的解决办法是采用盾构机整体在洞内狭小空间内盾构机整个顶升及平移至吊装井口处实施拆解。
降低了施工风险,进而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缩短工期,保障了整个盾构施工顺利完成。
一、盾构机的主体结构盾构机主要由盾构主体和后置配套组成;其中盾构主体由刀盘、前盾,中盾,尾盾体各分块、主驱动、管片拼装机及螺旋机组成,后配套由1#~8#台车等组成。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顶升与吊装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顶升与吊装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在现代化施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对顶升与吊装技术有着较高要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顶升与吊装技术,包括其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顶升技术1. 顶升技术原理顶升技术是指通过提供支撑并施加力量,使构件从下方被推动抬起的一种常用施工方法。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顶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将大型构件安置到正确位置上。
2. 顶升的常用方法(1)液压缸顶升:利用液压力将构件提起,并通过控制流体压力来控制提升速度和力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规模的构件,具有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等优点。
(2)螺杆或千斤顶顶升:利用机械原理完成构件抬升。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规模的构件,结构简单易行。
(3)浮子顶升:通过在液压油中放置一个浮子,在液压油的浮力作用下,推动构件抬升。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重量较大的构件。
3. 顶升技术注意事项(1)确定合理的顶升方式和方法;(2)控制好顶升速度与力度,确保施工安全;(3)对施工现场环境和周围设备进行充分考虑,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二、吊装技术1. 吊装技术原理吊装技术是指使用吊车或起重机等设备将构件从地面或低处提起并悬挂在空中,并运输到目标位置的一种常用施工方法。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吊装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将大型构件从厂房或运输车辆上吊装至准确位置。
2. 吊装的常用方法(1)塔式起重机:是一种常见的吊装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使用。
其具有载重能力高、作业范围大、稳定性强等优点。
(2)移动起重机:是一种便携式的吊装设备,适用于中小型设备和构件的吊装作业。
其具有使用灵活、操作简单等优势。
3. 吊装技术注意事项(1)根据构件重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起重机和吊具;(2)严格按照吊装计划进行作业,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指挥;(3)对承载结构和工地现场进行评估,确保施工安全。
三、顶升与吊装技术的比较与应用1. 技术比较顶升技术主要适用于施工过程中将构件从下方推动抬起的场景,适用于将构件精确安置到正确位置上。
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的创新

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的创新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的创新导语:大型结构的建设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体量庞大、复杂性高等特点,大型结构的施工常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并确保施工质量,针对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和转体等施工工艺,人们一直在不断进行创新。
本文将着重讨论这些创新工艺,并分析其对大型结构建设的影响。
一、整体顶升工艺的创新整体顶升工艺是大型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整体顶升工艺常常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并且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师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工艺。
其中最显著的创新之一是采用液压缸作为顶升装置,取代了传统的螺杆千斤顶。
液压顶升装置具有顶升力大、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还有一些创新工艺结合了无人机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的顶升过程,进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
二、平移工艺的创新对于大型结构的平移工艺,常常需要利用铁轨、滑板等辅助设施,但这些传统的平移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师们开始尝试一些创新的平移工艺。
采用液压平移系统来替代传统的辅助设施,可以实现大型结构的平移。
这种液压平移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液压缸的压力来实现结构的平移,不仅具有平移速度快、操作简单的特点,而且对于地形的要求较低,适用范围更广。
一些先进的平移工艺结合了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平移过程,提高了施工精度和效率。
三、转体工艺的创新大型结构的转体工艺在实际施工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实现大型结构的精确转体,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难度,工程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一个重要的创新是引入了液压旋转系统。
这种系统利用液压缸实现结构的旋转,不仅具有转体平稳、操作简便的特点,而且对于大型结构的实现更加可行。
结合了自动化控制的液压旋转系统能够准确控制转体速度和转角,提高转体的精度和稳定性。
一些创新工艺结合了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模拟,可以对转体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施工质量。
浅谈桥梁的整体顶升施工技术

浅谈桥梁的整体顶升施工技术摘要:目前,现存的大量年代已久的桥梁出于种种原因,致使其应用高度不能满足新交通规划的要求,严重影响了交通的同时也对交通规划发展的需求形成阻碍。
桥梁整体顶升法作为是一项新的施工技术,可在不影响桥梁交通通行与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解决桥梁构造高度上的问题。
结合对大量桥梁整体顶升案例的工程实践研究,总结其中的技术要点,归纳了桥梁的三种整体顶升方法,并简单分析了桥梁顶升过中的几项关键施工技术。
关键词:整体顶升;顶升方式;液压同步;Abstract: At present, for various reasons the existing large number of old road bridge , cause its application height cannot meet the new traffic planning requirements, seriously affect the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development needs to impede. The whole bridge jacking method as it is a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ithout affecting the bridge to traffic and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s of the premise, to solve problems on bridge structure heigh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large number integral bridge jacking case on engineering practice, summarizes the technical points, and summed up of three kinds of integral bridge lifting method, and simple analysis of the bridge beam lifting in several key construction techniques.Keywords: Integral lifting;Jacking method;Hydraulic synchronization;1. 引言随着铁路运输和市政改造工程的发展的需求,已建设的桥梁虽结构完好,但不能满足现今的行车需要。
论文浅谈桥梁工程中顶推法施工技术

浅谈桥梁工程中顶推法施工技术一、引言50多年前,顶推法施工技术就已经在德国运用,中国运用这一技术大概也有三十多年了。
顶推施工方法的雏形来自早期钢桥的拖拉法、导梁拖拉法、纵向连接拖拉法等,它用千斤顶取代了传统的卷扬机滑车组,用板式滑动装置取代滚筒。
这一取代使施工方法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从而降低了用滑车组卷扬机拖拉在启动时造成的冲动,板式滑动装置避免了滚筒支承线接触作用引起的应力集中。
二、顶推法施工原理顶推法是梁体在桥头逐段浇筑或拼装,用千斤顶纵向顶推,使梁体通过各墩顶的临时滑动支座面就位的施工方法。
施工原理是沿桥纵轴方向的台后设置预制场,分阶段预制梁体,纵向张拉预应力筋后,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借助滑移装置和顶推装置,将梁逐段向前顶推,就位后落梁并更换正式支座。
单点顶推的动力学原理为,当集中的顶拉力满足下式时,梁体才能向前移动:H>ΣRi(fi±αi)Ri—第i桥墩(或桥台)滑道瞬时的垂直支反力;fi—第i桥墩(或桥台)支点相应的静摩擦系数;αi—桥梁纵坡坡率,正为上坡顶推,负为下坡顶推。
多点分散顶推施工的动力学原理为,当ΣFi满足下式时,梁体才能向前移动:ΣFi>Σ(fi±αi)NiFi—第i桥墩(或桥台)千斤顶所施的力;Ni—第i桥墩(或桥台)支点瞬时支反力;fi—第i桥墩(或桥台)支点相应摩擦系数;αi—桥梁纵坡坡率,正为上坡顶推,负为下坡顶推。
三、顶推法施工工艺顶推方式是根据主梁长度、设计顶推跨度、桥墩能承受的水平推力、项推设备和滑动装置等条件进行选择的,例如单点顶推、多点顶推或双向顶推等。
3.1布置预置场预置场地应设在桥台后面的桥轴线的引道或引桥上。
若为多点顶推时,可在桥两端设场地,从两端同时顶推。
预置场地应考虑几个长度,包括梁段底板与腹顶板预置长度、梁段悬出时反压段的长度、机具设备材料进入预置作业线的长度和导梁拼接长度;预置场地的宽度应考虑梁两端的施工作业的需要。
同步顶升与平移技术在系杆拱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同步顶升与平移技术在系杆拱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成昆货运枢纽绕城双线特大桥主跨64米、自重4800吨的系杆拱桥顶升与平移施工为背景,对同步顶升与平移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作了探讨,对系杆拱顶升与平移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以后大型桥梁的顶升与平移提供了有益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系杆拱桥,同步顶升,平移,施工监控Abstract: This paper with the Chengkun freight hubs, circling the double super major bridge 64 meters, respect the main 4800 tons of the bowstring arch bridge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the roof up construction as the background, the synchronous roof up an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were discussed, the 5-span girder hoist and vault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are analyzed, and the future of the large bridg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he roof up and provides the useful solution.Key Words: bowstring arch bridge, synchronous roof up, pan, construction monitoring一、工程概况成昆货运枢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在76#~77#墩之间跨越成都绕城高速公路。
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

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1. 引言大型结构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施工工艺是指在建筑、桥梁、船舶等大型结构物的施工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将整个结构体进行顶升、平移和转体等操作,以完成特定的施工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工艺原理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依靠力学原理和专用设备来实现。
通常使用液压系统或机械装置来提供必要的力量,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准确的操作。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原理:2.1 液压顶升原理液压顶升是利用液压油通过液压缸产生巨大的推力,从而实现对结构物进行垂直方向上的顶升。
通过控制液压缸内油液的进出,可以实现精确控制和调节。
2.2 滑轨平移原理滑轨平移是通过在地面上设置特殊的滑轨,使用液压推进器或电动机等设备将结构体沿滑轨平稳地移动到目标位置。
滑轨通常采用钢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结构物的重量。
2.3 转体原理转体是将整个结构体绕垂直轴线进行旋转,通常利用大型回转支承或者专用的回转装置来实现。
通过控制回转支承的旋转角度和速度,可以实现精确的转体操作。
3. 工艺步骤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安排人员和设备、清理施工区域、搭建临时支撑等。
3.2 结构加固为了保证顶升、平移和转体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可以使用钢管支撑、加固钢板等方式增强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3.3 顶升操作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使用液压顶升系统对结构进行垂直方向上的顶升。
在顶升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控顶升速度和位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3.4 平移操作完成顶升后,使用滑轨平移系统将结构体沿水平方向平稳地移动到目标位置。
在平移过程中,需要保持结构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避免与周围设备或结构物发生碰撞。
3.5 转体操作当结构到达目标位置后,利用回转支承或回转装置实现结构的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工程顶升、平移、顶推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老旧城区改造等项目的逐步实施,一些旧建筑物的处理,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
对于质量较好、利用价值较高建筑物,只是不符合整体布局规划,为节约投资,
避免浪费,有效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可采用顶升平移技术进行有
效解决。
截止2015年,我国公路桥梁数量达77.92万座。
同时随着桥梁建成后
运营年限的延续,桥梁的支座、梁板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桥梁养护就显得
尤为重要。
再者由于公路等级提升等原因,原来桥梁高度可能需要进行加高,因
此桥梁顶升顶推技术得到了快速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顶升平移顶推应用
顶升平移技术在国内外有了长足的发展。
顶升是指利用千斤顶和交替填塞的
柱块,将在上面的结构逐步顶升到设计标高的施工方法;平移是一项技术含量颇
高的施工技术,它把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通过顶升将建筑物或构件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原基础分离,在建筑物
或构件切断处设置可移动托梁,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安装行走机构,
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或构件移动,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
通
过平移或顶推的建筑物或构件不仅保持了原有结构外形和质量,符合设计规划,
并能节约资金、加快工程进度,取得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土建工程顶升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的顶升,通常是对建筑物的标高不满意,通过顶升调整其标高或希
望通过顶升增层,更多的是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的偏斜超出的规范
标准值需顶升纠偏。
顶升施工前,首先对按建筑物自上而下进行荷载计算,将荷载分布至各柱、
墙基础位置。
按各柱、墙荷载情况计算其所需的上托盘梁的夹墙梁、抱柱梁等。
当柱荷载
较大时,可采用上下上小下大两层抱柱,两抱柱间采用斜柱分配(简称卸荷柱),将夹墙梁、抱柱梁等通过联系梁等连接形成稳固的上托盘结构,上托盘需同时满
足顶升千斤顶的布置要求。
对应地按上托盘结构顶升千斤顶所需,依托原基础布
置下托盘,当原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需增加新的承力基础。
施工工序为:施
工准备→墙体钻孔→安装千斤顶支撑钢柱→安装顶升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泵站、千斤顶等)→安装限位→安装监控系统→顶升系统调试→切割柱子、墙体→试顶
升→同步顶升→安装临时支撑→循环同步顶至设计标高→柱子墙体接高→临时设
施拆除。
在建筑物顶升达到设计要求后,将建筑物回落至千斤顶上,由千斤顶受力,
拆除临时支撑,浇筑柱子及墙体混凝土,在原筏板基础上放置泡沫板,在泡沫板
上浇筑混凝土,用来减轻建筑物重量,待强度达到后拆除设备。
二、土建工程平移施工技术
整体移位技术是指整体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从原址搬迁到规划新址的技术,
首先通过新增托换结构对需要被迁移的部分进行托换,其后采用切割技术将被迁
移的部分与保留部分结构或地基、基础分离,形成一个可移动体,然后通过动力
设备顶推或牵拉,将被迁移部分平移到新址,进行就位连接。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由以下部分组成:上托盘、滑移支座、下滑道、顶力后背(牵拉锚点)、平移千斤顶、支撑顶铁、PLC液压同步位移控制系统、断开设备、到位后连接恢复等。
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监控系统,其主要是监控建筑物平移
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包括结构受力变化、结构变形等是否安全。
采取后背顶时在建筑物前移的后方制做顶进后背提供平移顶力,顶进后背与
建筑物上托盘间安装平移千斤顶(由PLC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控制千斤顶同步顶进
确保建筑物同步位移。
当建筑物需旋转时,采取绕旋转轴(有时为虚似轴)扇形
同步位移。
当建筑物自身强度、刚度足够时,只需将其底部形成上托盘,地基基
础处理后成为下滑道,如钢筋碉堡、下穿既有道的框构钢筋砼箱形桥涵等。
三、顶升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对陆上还是水上交通的通行条件和标
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陆上交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既有桥梁
处在新建环城公路或高架桥梁道路位置上,这些桥梁建设的时间不长,还有很长
的有效使用期,但是这些桥梁建设时为跨河或跨路而建其标高与新建设桥梁不符,而拆除重建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社会影响都很大,通过对桥梁进行顶升调整其标
高使其与新建桥梁标高相符合,既利用了原桥梁又能减少了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对政府和企业实现了双赢。
在水上交通中,水运是减少成本的有效途径。
但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所建的
跨越河流的桥梁其桥下净空不足,造成河道的通行标准偏低;随着对水上运输重
视程度的提高,提高航道等级势在必行;跨越河流的桥梁净空高度不够是制约航
道等级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桥梁中建设时间不长,仍有很长的有效使用期,如拆除重建工期交长,对陆上交通影响很大,社会影响也很大,而对既有桥梁通
过顶升调整其标高,具有工期短、投资少、社会影响小、可以有效的快速解决问
题等优势,特别是跨越大型河流的高速公路桥梁,更是不二之选。
四、顶推施工技术的应用
桥梁顶推施工主要应用于:一、当桥梁下穿既有道路或铁路并采用箱形框架
结构在旁边预制完成后,采用边开挖前方土方边顶推就位的方式施工;二、桥梁
梁部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或连续梁采用异位提前预制,再采用顶推(或顶拉)
就位的方式施工时;三、桥梁梁部为钢梁(或钢与混凝土叠合梁),采用场外制
作加工场内异位拼装,再采用顶推(或顶拉)就位的方式施工时;均为桥梁顶推
施工。
作为新生技术,建筑物的整体顶升、桥梁平移技术、构件的顶推技术,建筑
物布局调整、文物古迹的保护性位移、建筑物的顶升纠偏等对建筑物的保护维修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掌握了顶升、平移技术就能有效地对既有桥梁、建筑物进
行改造,有效地节约社会资源、减少浪费,做到物尽其用,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
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工程建设而言,能够快速地完成对桥梁、建筑物进行顶升、平移改造,在节约社会资源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相应的利润,具有非常重
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