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_伍尔芙的女性主义分析
伍尔芙《一个人的房间》读书报告——女性主义

《一间自己的房间》与女权主义之于现实社会蒋涵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英32班摘要:弗吉尼亚·伍尔芙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表达出了对虽有改善但男性地位依然更高的社会的抱怨,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即在女性主义的基础上,从《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内容出发,联系实际,去发现分析不平等。
关键词:女性主义权利平等1、社会中的女性的定位“女人一直被用作镜子,把男人的外形以自然大小两倍的方式给照出来的似魔术而又令人愉快的力量。
”男人,把女人当做是反应场,按女人的反应给自己打分,所以在男人看来,女人是附属品。
女人,“为男人所赡养,又为男人所支配”,失去自主权和经济独立的女人与宠物在一定程度上并无差别,伍尔芙也认为强大的男权社会氛围使女性的自我自动的从女性身上消失了,潜移默化的被男性的价值标准异化了。
就如同当今社会大众不愿意给农民工祖国的空间来施展拳脚一样,而大多数农民工自己也不会去争取。
而没有地位的女人,在十九世纪没有机会写作是一定的。
2、在当时社会定位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女性主义者争取女性选举权、受教育的权利和就业权等等,这些正是当时社会女性所需要的,虽然一部分人并不知道她们需要。
从作者杜撰的朱迪斯的故事中我们能明显的感受到受教育权利和就业权利的缺失,而当一个人的想往被判决死刑,活下去的意义就变得虚无。
在作者的自述中,我们也能看出女性在就业方面职位的限制,报酬的不公。
作者尝试着把其原因归结于祖母、母亲没有足够的遗产给女儿,但社会也并没有给母系祖辈们挣到钱的能力和权利,甚至连拥有财富的权利都没有。
而女作家们使用假名(男子名)发表文章也充分的体现了女人们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3、女性在不公中的反抗力量简·奥斯丁被别人看到在写作确实会被耻笑,但她依旧反抗,用笔反抗;会有作者通过写作来愉悦自己,即使没有读者也会让思想飞;工作环境不理想,但女人们依然去工作,也会通过写作来挣钱,以示尊严;男性作家是主流,伍尔芙会从小说,意识流少人涉及的角度去开拓属于女人的天地……这些都是女人的反抗。
《达洛维夫人》中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达洛维夫人》中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摘要:弗吉尼亚·伍尔芙是忠诚的女权主义卫道士,在她的作品中处处能够看到对女性意识觉醒的急切呼唤。
本文将通过《达洛维夫人》这部作品,分析伍尔芙女性思想的形成因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探析女主人公的生活模式与心理状态,从自然、战争、男性、社会以及婚姻观的角度来探讨女主人公的女性主义思想。
此外,本文还将归纳伍尔芙女性主义的创作方式,分析作家女性主义思想的现代性价值与意义。
关键字:达洛维夫人,伍尔芙,女性主义思想前言在西方轰轰烈烈的妇女运动中,当更多人对女性的关怀还停留在浅薄的情感方面时,伍尔芙已经意识到同情与慰藉并不能真正的改善女性的生存现状,只有实现在物质、精神全方位上的独立才能真正的实现女权主义。
《达洛维夫人》这部作品很典型的展示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断的抗争、对现实的妥协。
在这部作品中伍尔芙创新地用意识流创作手法,选择上流社会中的女性作为描写对象,再现了男权社会给予女性的伤害。
伍尔芙借由作品中的多个女性形象积极的倡导全社会的女性都应该勇敢反抗男权社会的压迫和束缚,倡导男女在社会中的平等。
让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不仅是对男女不平等的批判,最重要的是伍尔芙在文中给出了实现女权主义的方向——“保留自己的房间”。
即做一个完全独立的女性。
同时,西方女性主义的思想解放、自由权利的争取,我们从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可以得知,《古兰经》中有大量的篇幅主要讲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问题,也铺垫了女性地位在社会中将会不断地提高。
如果说在20世纪80至90年代,政府大力解放妇女权利的行为,成为了20世纪80至90年代妇女的地位起到了主导作用,那么,伊斯兰教则起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在叙利亚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之后,叙利亚的部分人民对西方的思想是持排斥态度的。
在他们看来西方的现代化以及世俗化,其展现的是个人主义以及功利主义。
尽管西方的世俗化受到了部分叙利亚人民的排斥,但正是接受世俗化的叙利亚人民推动了叙利亚妇女的解放,一个家庭为了追求利益而允许妇女外出工作,因而在对待妇女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旧有的思想,使妇女有了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而这要归功于20世纪80至90年代人们的思想的转变。
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阐述

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阐述以“妇女意识”为中心的文艺观,实际上最早是由英国现代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自己的一间屋》(1929)中提出来的。
从伍尔芙到波伏娃再到米利特,她们的基本思想是反抗父权制文化对妇女的压抑和迫害,反对妇女的屈从地位,要求妇女解放。
这也是女性意识的要义和中心所在,“女性意识”由此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在我国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女性意识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语汇,它成为判断一部作品是否是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标准和尺度,甚至有人认为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是界定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依据。
“躯体写作”一词,是在八九十年代之交,随着欧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陆续被介绍到中国大陆时渐为人们所知。
“躯体写作”说到底,还是在男性中心的文化传统中女性如何表述自身,如何突破传统限制,保持女性写作的想象自由。
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一文中,从性别角度揭示女性写作的特殊涵义,并阐述了“躯体写作”的概念。
她认为,以往文学史由于缺乏女性观点,女性的生命状态没有得到出自女性自我的真实表达。
因此,西苏在这篇文章中对女作家说;“写吧!写作是属于你的,你是属于你的,你的躯体是属于你的,接受它吧。
”接着她通过揭示女性写作在男性中心社会和文化传统中遇到的阻力,进一步说明“妇女必须写妇女”的意义。
从而说明“躯体写作”真实的内涵决非一种纯粹生理上躯体感受,而是强调女性写作在历史中的无可替代性,和其中潜在的错综复杂,被以往历史和文化遮蔽的那些历史和文化内涵。
她呼吁:“妇女必须参与写作,必须写自己,必须写妇女。
就如同被驱离她们自己的躯体那样,妇女一直被暴虐地驱逐出写作领域,这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依据同样的法律,出于同样的目的。
妇女必须把自己写进本文—就象通过自己的奋斗嵌人世界和历史一样。
”川对“躯体写作”观念的认同,使中国女性写作真正回到了女性自身。
如王安忆、张洁、铁凝、刘索拉、徐小斌、蒋子丹、徐坤等大批女作家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对男性中心话语的挑战,通过“身体书写”,在“性”的描写上表现得大胆泼辣无所顾忌,无所不至,以女性话语,以“女性独语”书写生命体验,女性经验,赤裸裸地祖露女性的性觉醒、性期待、恋父恋母情结、性恐惧、自慰、同性恋等女性的一切神秘话题。
女人需要“一间自己的屋子”——伍尔芙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2 0 世纪上半 叶 , 英 国著名女作家 、 男女平等思想的积极倡 导 者 弗吉尼亚 ・ 伍尔 芙围绕着妇 女与文学写 下了大量 的论文 和随 笔, 作为女权运动 的先驱 ,1 9 2 9年她发表 了长篇论文 《 一间 自己
的屋 子 》 。文 中作者揭示 了长期 以来处 于男权 中心社 会中的女性 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要求女性 “ 成为 自己” ,并 为女性 争取独 立 自主和文学创作 的权 利。 二 、 女 性 作 家 的 写 作 条 件 2 . 1物质条件 伍尔芙指出 , 1 8世纪 以前欧洲妇 女要 想成 为一名作 家几乎是 不可能的 ,尽管 1 8世纪后期有所改观 ,但是妇女写作还是面临 着太多 的难题 。1 9世纪 , 许多英 国女作家被迫使用男性 笔名来减 轻社会压力 。女性作家在在其成长道路上有着数不 清的障碍 。她 指出 “ 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 钱 ,还要有一间 自己的 屋子” ,也就是说妇女写作应该具备与男人相 同的创作条件。这间 “ 屋子”指的是女作家的居住空间, 同时也象征着妇女的创作空间。
3 . 2双 性 同体
在《 一间 自己的屋子 》最后 一章 ,伍尔芙提出诗人 与小说家 的创作 心灵应该是雌雄同体的。如果身体 有两种性别 ,心灵也有 两种性 别 , 但 经常同住在一个身体里 。无论那是男性的身体还是 女性的身体 ,而最好的写作产生 于男人 ( 或女人 ) 允许体 内的两 性合作 的时候 。“ 如此我们每个人的心 中都会有两种势力 主宰 , 个男性 ,一个女性 ;在男人 的脑袋里 ,男人统御女人 ,而在女 人 的脑袋里 ,女人统御男人。最正常 、最适宜 的情况就是在这两
2 . 2生 活 经验
在小说 《 一间 自己的屋子 》中 ,伍尔芙假设 莎士比亚有个妹 妹, 虽然与其兄长一样天资聪慧 , 却 因遭受父权制 的压制而沦落 , 继而 白暴 自弃 ,庸碌无为 ,最后 自杀身亡 。另外 ,作者还 虚构了
《达洛维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摘要: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析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洛维夫人, 通过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父权制战争对自然和女性造成的伤害, 探索作品中女性和自然的紧密联系, 可以发现伍尔芙希望构建两性平等、和谐生存的和乐世界的心理愿望。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男权将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的生态女性主义, 为全面探究达洛维夫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通过分析文本中有关自然的意象以及女性与自然对战争的控诉, 可以展现这部充满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作品中自然与文明、女性与男性的对立。
一、自然与女性伍尔芙在达洛维夫人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意境和被意象模糊了具体轮廓的物体, 其中以故事中的两个女主人公克拉丽莎和雷西娅的意象尤其引人入胜。
究其原因, 在于作者将自然意象与被父权制操控的那个特定时代的女性结合起来, 通过自然意象, 反映出两个女主人公真实的生活意味。
六月的一天, 久病初愈的克拉丽莎达洛维为准备晚宴, 将这天的生活局限在家、花店及其间的一段街道, 这有限的空间构成了鸟的囚笼。
树林中愉悦的鸟儿, 反衬出克拉丽莎内心的森林的依靠。
在进入花店前的内心独白中, 达洛维夫人将自己的内心比作枝叶繁茂的森林, 而密林深处中掺杂着的哔剥的树枝声和践踏的马蹄声, 深刻地反映出她身体和内心的苦楚与煎熬, 特别从她大病以来,这种仇恨的心情会使她皮肤破损、脊背挫伤, 使她蒙受肉体的痛楚, 并使一切对于美、友谊、健康、爱情和建立幸福家庭的乐趣都像临风的小树那样摇晃、颤抖、垂倒, 似乎确有一个怪物在刨根挖地, 似乎她的心满意足只不过是孤芳自赏![ 1] 我们看到, 原本轻盈活泼的达洛维夫人的精神森林被密林深处岌岌可危的意境渐渐淹没, 导致她在美、友谊、健康、爱情和建立幸福家庭的乐趣中变得异常苍白。
常常被比作鸟的雷西娅尽管与克拉丽莎素不相识, 却因为这一比喻存在着某些联系。
在伦敦摄政公园中, 雷西娅每每想到陪着赛普蒂黙斯来到伦敦而自己孤身离开家乡意大利和丈夫的古怪精神和异常行为时, 便会觉得自己好比一只小鸟, 栖身在一片薄薄的树叶之下; 当树叶飘拂时, 鸟儿对着阳光睒眼, 一根树枝的毕剥声也会使她惊吓[ 1] 。
professions for women的主题思想

professions for women的主题思想Professions for Women是英国女作家Virginia Woolf在妇女服务同盟会(伦敦职业妇女组织)上宣读的一篇论文。
Woolf倡导女权主义,伍尔芙极力倡导女权主义,她认为现代小说应该着力描写人的内心世界,人内心世界的刻画能够表达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纯粹描写现实的生活。
维多利亚时代以来在英国文坛盛行现实主义风格,伍尔芙的这种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大大的背道而驰。
在她的日记和评论中,许多作品都涉及到女性的话题。
“何为女性?”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体现了女性所处的角色以及在社会的地位。
女性地位的提高是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才能形成的过程。
伍尔芙认为要想表达清楚“女人”的定义,女性应该从事涉及人类知识、理解和判断方面的所有艺术与职业,要深入其中,参与到各行各业中。
该篇文章主要介绍作者的职业经历。
作者从介绍从事作家这个职业的原因入手,其间作者描述了自己作为女性作家面临的许多困难和挑战,由此引出女性在从事各种职业时可能需要承受的压力和所需解决的难题。
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了作为女权主义者的她对妇女问题的关注。
该篇文章布局严密,层次清晰。
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进行叙述,非常亲切,缩短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该文章语言生动活泼,伍尔芙无拘无束、形象幽默和机智风趣的散文风格特点独树一帜,跃然纸上。
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阻挠作家思维的问题,伍尔芙在文中详细刻画了一种幻影(phantom),为了塑造这个形象,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暗喻和对比法,语言质朴,栩栩如生。
文章大篇幅介绍了作者与幻影之间的激烈战争。
伍尔芙认为自己写评论作品时需要与一种幻影搏斗,这个幻影就是女人。
实际上,这个幻影女人就是存在于人脑子中的世俗意识,这种意识禁钿了女性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她们被男作家创作的极端俗套阻碍了,在这方面男人们虽然明达地给予女人极大的自由,却极其严厉地贵难女人身上的这种自由。
论文开题报告-简·奥斯汀与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的比较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简·奥斯汀与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的比较分析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学生姓名:学号:200604010320指导教师:2009年3月12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外语系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5-8篇外文资料。
对于重要得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500-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简·奥斯汀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现实主义女作家,给世人留下了《傲慢与偏见》,《爱玛》,《理智与情感》等六部完整的作品,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被誉为“女性中的莎士比亚”,也被称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作家。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女作家,是现代主义与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之一,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主要奠基者。
奥斯汀与伍尔芙都是女性主义的先驱。
她们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她们各自的代表作品《傲慢与偏见》和《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有好的体现。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她们的作品中所展现的女性主义思想,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
女性主义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当时的人文主义反对神权和封建等级制度,提倡“天赋人权”,实际上这已潜在地包涵了“女性人权”的观念。
a room of one's own内容简介

room of one's own内容简介
《A Room of One's Own》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于1929年出版的一部重要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品。
这本书是根据伍尔芙于1928年在剑桥大学女子学院给女性学生的演讲而写成的。
在这本书中,伍尔芙以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观点,探讨了女性在文学领域被边缘化的原因以及提出了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
她强调了女性需要拥有独立的空间和经济独立,才能有条件发展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书中还探讨了性别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以及女性作家在历史上被忽视和被排除的情况。
《A Room of One's Own》不仅对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
它引起了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关注,提倡女性的独立和自由。
这本书的论点和观点也被广泛讨论和引用,影响了后来的女性主义思想和文学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将现有的语句修改变形,使之适合她的思想的自 别可以转换的形象。在作品中,伍尔芙同本质论的性
然形态,使之既不压垮,也不歪曲她的思想”。在与贝内 别观念进行了争论,“奥兰多曾经一直是一个女人,奥
特、威尔斯等男性作家进行批评时,她认为“三个人当 兰多此刻是一个男人”。伍尔芙力图表明,虽然两性有
中最坏事的恐怕要数贝内特先生,因为他是遥遥领先 别,但是确实能够混合,而在现实中的每一个个体身
MASTERPIECES
/ 名 作 欣 赏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分析
⊙黄文娟[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长沙 410114]
摘 要:伍尔芙的女性主义创作体现出的是一种超越具体性别的人道关怀,其一系列作品中均蕴含着女性主义思 想。本文从创作手法中的女性美学、对女性文学话语的构建、女性文学传统的注重、对“双性同体”创作理想的实践四 个方面,阐述了伍尔芙女性主义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芙 女性主义 女性写作
的能工巧匠。他能把一本书弄得结构精致,技法严密, 上,性别常常是游移不定的,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
就是最苛刻的批评家也很难看出有什么漏洞破绽可以
三、结 语
招致蛀虫。窗框间甚至没有一处透风,墙板上简直不见
伍尔芙的女性主义兼顾了物质基础的变革和精神
缝隙”。“至于威尔斯先生,却未必能说他是过分喜欢使 素养的渗透,同时也包含着对女性独立的关怀和对社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小说纵横 93
是要消解语言中的男性成分,让女性身体发言。”这些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反映其他阶级和种族的女性主义。
观点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
进程。
3.对女性文学传统的注重 女性文学传统对伍尔芙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伍 尔芙女性主义创作的基点。伍尔芙曾经对17世纪到19 世纪的女性文学进行过研究,她认为女性文学的脉络 是一个有起有伏的不连续的过程。伍尔芙认为女性文 学的独特品质来自于女性写作的悠久历史,而在这其 中,女性写作先驱者的作用和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伍 尔芙的创作中,充分汲取了妇女文学传统的营养。
参考文献: [1]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随笔全集[M].石云龙,王义
国,王斌等译.乔继堂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2]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大出版社, 1992. [3]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7.
在发掘女性文学传统的过程中,伍尔芙始终保持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小说纵横 92
/
小
说
“所有被书写、被言说的东西,能够引起对话或交谈的 响力变得微弱和中断。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伍尔芙对
纵
东西”,“话语”中渗透着控制力、权力以及责任意识。女 许多女性作家的诸多作品进行了广泛阅读,并着重关
横
性作家玛丽·卡迈克尔的女性语言颇为伍尔芙所称道, 注妇女的辛酸历史和不平等地位,通过大量的随笔式
上,因此,在他思考的种种设想种种事实的重压下很少 政治立场的局限和女性主义立场存在的矛盾之处,使
有闲空认识到他那些人物多么生硬粗糙。”她说:“是生 得其女性主义的理论在这一方面稍显浅陋,缺乏更深
活用我的身体造就文本。我即文本、历史、爱情、暴力、 一层的力度。伍尔芙作为上层社会的白人,其作品所反
时间、工作、欲望,把文本记入了我的身体。女性写作就 映的利益诉求也完全来自于其自身所处的群体,没能
一、引 言 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是西方现代女性主义 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被指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伍尔芙对女性主义的最初的探索来自其作品《一间自己的 屋子》,在作品诞生的20世纪60年代,正是基于从女权主义到女性主义的谋求两性平等的文学批评思潮兴起的时 期,伍尔芙的一系列作品中均蕴含着女性主义思想。本文将阐述伍尔芙女性主义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二、伍尔芙的女性主义分析 1.创作手法中的女性美学 作为秉承女性主义的作家,伍尔芙并不认可以往男性作家的创作态度。这种思想对于伍尔芙而言由来已久, 她在写于1905年的日记中就流露了意识流小说的想法,在1906年,伍尔芙尝试了“将混合着处理强有力的形式的 微妙”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而在1913年对《远航》进行创作时,伍尔芙已经形成了现代小说创作的成熟看法,她认 为现代的女性小说作品应该以崭新的创作手法表现人生。伍尔芙创作《雅各的房间》时,“发现如何开始用自己的 声音说话”;紧接着,她在1920年提出了小说写作的“新表现手法”。“假如在小说中,一个事件可以从另一个事件中 脱离出来,演绎出不止10页,而是200页或更多一些的篇幅来,这不是可以显示出这样一种形式吗?即结构松散,可 以包容一切,同时更接近主题,却又能保持形式和节奏的不变。而这种形式正是我所祈求的。”至此,伍尔芙已经形 成了基于女性美学特征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并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完善其意识流创作理论。 伍尔芙对传统男权社会赋予作家的任务也进行了颠覆,她的观点是作家应该力图表现生活的真实。“小说像 一道蛛网,看去飘飘无依,却四下里伸展依附于生活。”“小说归根结底是关于千万不同的事物—— —关于人、关于自 然、关于神—— —的陈述。”伍尔芙认为生活的丰富性是作家想象的,其来源众多,形式多样,作家应该记录意识对于 这些生活的印象,从而表现生活的内在本质,而不是仅仅简单地记录生活本身。她说:“向深处看去,生活绝不是 ‘这个样子’……对于这种多变的、陌生的、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无论它表现得多么脱离常规、错综复杂,总要尽 可能不夹杂任何外来异物,将它表现出来— ——这岂不正是一位小说家的任务吗?”在纷扰的生活表层,伍尔芙倡导 女性作家应该关注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 伍尔芙的这种创作思想得到了不少作家和评论家的认同。法国作家莫洛亚说:“她无疑想要发现一种新的技 巧,好让小说家有可能非常真实地把内在的现实描绘出来;而且,她还要表明这种现实只能是一种内心的存在。” “在创造综合化的艺术形式方面,伍尔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乔伊斯作出了更大的贡献。”我国的文学研究学 者,“亚洲伍尔芙研究之父”瞿世镜先生也将伍尔芙誉为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家。 2.对女性文学话语的构建 伍尔芙的女性主义创作中,也始终贯穿着对女性文学话语的构建。伍尔芙认为对于男性偏见也应尽力避免, 各种偏见使女作家感到困扰和不安。伍尔芙自身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她对“人们怎样接受这样一个‘新生 儿’其新作《远航》)的焦虑”,在出版这部作品时她终因体力不支而病倒。为了避免男性社会的干扰,不少女性甚至 在发表新作时采取男性化的笔名。“她们徒劳地使用男子姓名掩饰自己。”“其想象变得或者太男性化,或者太女性 化,从而失去了自身的完美的整体性,也即失去了艺术最根本的品质。” 伍尔芙十分注重女性文学话语的构建,在这一点上,美国女学者波林·罗斯诺的观点是:“话语”实质上就是
他的故事编得像严密这层意义上的偏重物质。他的头 会政治的宽容。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思想并
脑太富于同情心了,不允许他花很多时间来给桩桩件 不具有激进女性主义的愤怒,也摒弃了保守女性主义
件安排得井井有条、扎扎实实。他的偏重物质完全是 的温和,完全是一种基于人道主义的,有节制、有依据、
出于好心,把本该政府官员去办的事都堆到自己肩膀 有策略的女性主义。在伍尔芙的文学作品中,没有注重
破整体上极其精妙与严整的平衡”。
强调自己的性别……是既令人不快又纯属多余的。”
伍尔芙鼓励女性写作突破男性话语霸权,她认为 伍尔芙批评了作家们创作时的“单性”思想,并在自己
“现有的语句是男人编造的,它们太松散,太沉重,太庄 的作品《奥兰多》(Orlando)中对“双性同体”创作理想
重其事,不适合女性使用。……因此女作家必须自己 进行了实践。在这部作品中,伍尔芙试图塑造一个性
伍尔芙以其作品《人生》为例,对女性文学话语的构建 作品对女性的命运进行关注,发掘男权社会中女性文学
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当玛丽·卡迈克尔去开掘自身的 的价值与意义。伍尔芙的女性文学思想也逐渐被其后的
REVIEW
女性意识,去捕捉女性思想萌发的只言片语时,“独处 女性主义研究者所继承和完善,如埃伦·莫尔斯和伊莱
一隅,未曾给另外一性的光怪陆离的光线照亮时,这些 恩·肖尔瓦特等,她们均使女性传统理论更加系统化。
姿态和话语本身,不过像是飞蛾掠过屋顶时留下的暗
4.对“双性同体”创作理想的实践
影。……只用最简洁的速记,记下她们几乎还未分清
伍尔芙是第一个引入“双性同体”的原型理念的文
音节的话语……将新与旧融合在一起,同时又不致打 学批评者和作家。她说:“任何一个作家任何有意识地
着警醒,这份警醒使她能够对男性文学中的妇女作家 及其作品进行选择与甄别。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形态之 中,文学史也被深刻地性别化了,女性文学的力量和影
作 者:黄文娟,硕士,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商务外 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和英语教学。
编 辑:水 涓 E- m ail:shuijuanby@ 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