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及热处理施工

焊接及热处理施工
焊接及热处理施工

焊接及热处理施工

1.工程概况

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1000MW机组工程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带中间混合集箱垂直管圈水冷壁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八角双火焰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Π型锅炉、露天布置燃煤锅炉。型号为:HG-2980/26.15-YM2。

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与日本东芝联合设计制造,型式为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型号为CLN1000-25.0/600/600。发电机为哈尔滨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日本东芝联合设计制造的水氢氢冷、静态励磁发电机,型号为LCH。

2.焊接工作量及焊接特点

2.1主要焊接工程量

还有极个别是首次施工的钢种或规格,这就使我们的焊接难度增大,为此在贯穿整个工程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3.焊工管理

3.1资质审查

本单位焊工经焊接培训中心培训合格后经现场岗前考核后才允许上岗。分包单位焊工实行审查其焊工合格证原件,保留复印件备查。如发现假证,对持假证者清退出场并给予重罚,证件审查后焊工也必须经现场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接受检查。

3.2焊工培训、考核

开工初期机炉工地就专门在公司焊培中心为A335P92焊接专门培训了14名Ⅰ类焊工。焊工在焊接受监焊口前,根据业主要求所有焊接受监焊口的焊工均参加了由业主、监理、特检院参加的现场监督考试,考试经表面验收合格后,再进一步做无损检测,合格后方才允许正式施焊。

3.3人员配备

在本工程中,焊接专业配备4名专职质检人员,工程科1人,机炉工地2人,金结公司1人;焊接专业专工、技术员共5人;机炉、电控工地配备焊工260人,其中高压焊工176人;金结、建筑工地配备焊工30人。

4.机具配置与材料用量

4.1主要机具配置

热处理控制柜共有7台,3台布置在炉顶,1台布置在炉前50米平台层,1台布置在炉前33米平台层,1台布置在锅炉组合场,1台布置在汽机房17m层。

4.3氧乙炔布置

为了保证焊接与切割工作的安全和方便,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全场氧乙炔气采用气瓶集中供气。

5.主要施工方案及工艺措施

5.1水冷壁系统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水冷壁主要采用全氩工艺,只有底部三叉管与集箱对接的焊口采用单氩。水冷壁材质为15CrMoG,,规格∮28.6×5.8,其焊接工艺相对比较简单.采用氩弧焊打底,打底层厚度 2.5-3mm,中间填一层,厚度2.5-3vmm,最后薄薄盖一层面.应该注意的是中间层必须要填,这样既保证强度,又能使焊缝便表面成型好,焊缝饱满;尤其是横焊口,如果不填层焊缝容易往下塌陷。

热处理要求:焊接前适当预热即可,焊后抽样检查焊缝硬度合格。

包墙主要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的方法。包墙材质为15CrMoG,前包墙、侧包墙规格∮38×9,后包墙规格∮42×11.5。包墙的焊接工艺也比较简单,采用氩弧焊打底,打底层厚度3mm左右,填充采用∮2.5的焊条,填层厚度3.5-4.0mm,然后采用∮3.2的焊条盖面,用∮2.5的焊条也可。横焊焊口盖面需焊接两道。

包墙热处理:前包和侧包墙焊接前适当预热,焊接后缓冷;后包墙焊接后需要采用电加热进行处理,使用定制加热器或6片一组串联的单片小加热器处理;采用两点测温,升温速度300℃/h,670-700℃恒温0.5小时。其他相关参数按照规程要求执行,热处理后抽样检查焊缝硬度合格即可。

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顶棚过热器、省煤器等其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与水冷壁系统的焊接工艺类似,工艺相对简单和成熟,这里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低温再热器管子直径为∮63.5×3.5,因管径相对大,壁厚薄,焊接过程注意控制表面成型,焊缝表面适当加宽,增高小一点,这样才美观;另外一定要注意清洁坡口和检查氩气纯度,一旦有气孔,必定返修。

5.2屏式过热器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前屏过热器共有两道焊口,一道是散管与联箱接,另一道是管排与散管接。前屏进口材质为15CrMoG,此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同后包墙,此处不再介绍。前屏出口材质为T91,后屏过热器材质也是T91,所以放在一起介绍。其具体焊接工艺参见《焊接工艺卡(一)》。两者焊接位置相对较好。焊后热处理工艺参见《热处理工艺卡(一)》。热处理采用定制的履带式加热片,处理效果不是很理想,有部分焊口硬度超标,重新返工后才合格。

5.3高温过热器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高温过热器进口材质为T91,上面已经介绍过,这里不再介绍;高过出口材质为T92,我公司首次接触该材料的焊接,其焊接工艺详见《焊接工艺卡(二)》。T92的焊接工艺与T91的焊接工艺类似,只是在温度控制和线能量控制上更加严格。焊接前进行了充分的练习,发觉T92的焊接性能略好于T91。本工程采用蒂森牌焊接材料,因该焊材采用高合金钢芯,所以焊接电流选择要适当,电流高则焊条焊接到一半时,焊条后半根钢芯发红、药皮脱落,低则容易造成未融合。

高过管排每排有16根管子,加之管排与管排之间的距离比较小,中间的几根管子焊接时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对口焊接必须从中间开始向两侧一根一根焊接。

高温过热器的热处理工艺见《热处理工艺卡(二)》。其加热方式也是采用履带式加热片覆盖在管排两侧进行,处理效果同样不太理想,而T92的焊缝硬度要求在250HBW以下,所以要考虑加长恒温时间和增加加热和保温宽度来达到目的。

5.4高温再热器的焊接工艺

高温再热器材质为SUPER304,也是我公司首次接触到。其焊接工艺参见《焊接工艺卡(三)》。该材料的焊接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在焊接前一定要把覆盖在坡口上的氧化层彻底打磨干净,而且最好是打磨好就立即对口焊接。如果氧化层留在坡口上,就很容易出现未融合,当时可能感觉不出来,但是经过拍片检验,底片上就会出现很明显的未融合。二是该焊口焊接时充氩存在问题,只能从坡口处进行充氩,最后收口因氩气保护效果不好,很容易出现局部的氧化和未融合。为避免充氩带来的不利,可以考虑采用免充氩保护剂进行焊接,但必须要进行适应性练习。高再焊接时最好能用湿毛巾裹在焊缝两侧以加快冷却速度,注意要使用纯净水。

5.5主蒸汽管道及热再管道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主蒸汽管道及热再管道材质都为P92,以主汽为例,其焊接工艺参见《焊接工艺卡(四)》,热处理工艺工艺参见《热处理工艺卡(三)》。一只主汽焊口从预热开始到焊接热处理结束至少需要四天时间,

就其焊接过程也需要两天半,尽管是一次成型,但分了三次焊接,所以在下次焊接前一定要确认焊缝是否存在裂纹。热再焊接需要2天,一次成型分两次焊接。主汽热再的焊缝硬度同样要求在250HBW以下,对于主蒸汽管道,在765℃恒温14小时,加热片宽度要在理论计算宽度基础上每侧加100mm,保温宽度更是要在理论计算值每侧加500mm,这样才能满足要求。热再管道因管径大,热量不易聚集,所以造成30%左右的焊缝硬度超标而返工,有的甚至处理4遍硬度还在280HBW左右。针对以上情况,本人分析认为:尽管焊后按照规程要求进行了热处理,但其硬度值仍然偏高,其原因和焊前预热存在一定的关系。预热温度在要求范围内适当高一点,则焊后热处理的效果就好一点。所以一定要确保预热温度在250℃左右才能开始采用电焊焊接;打底温度则需要在150℃左右。热再的热处理保温和加热宽度应该以理论计算值乘以3倍来处理。恒温温度也需要达到14小时左右。这只是做分析,未做实验,是否能达到效果还待进一步验证。

5.6中联门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中联门材质为日本材料,相当于P91,但因其与中压缸相连,其焊接及热处理工艺与正常管道的热处理工艺有所差别。具体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参见焊接工艺卡(五)及热处理工艺卡(四)。日本厂家提供了中联门的焊接工艺,但此热处理工艺存在一定的问题,即焊后热处理恒温温度只有710℃,这显然与规程规定的760℃恒温有比较大的差别。实践证明按照日本方提供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焊缝硬度在300HBW以上(从电建三公司那里了解到了这种情况,后来他们私自采用760℃恒温重新做了热处理)。根据本人的经验,将热处理温度提高到730℃恒温9个小时,热处理后硬度值在280HBW左右,完全符合规程要求。

5.7过热器连接管及导汽管道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过热器连接管及导汽管道材质都为P91,其焊接及热处理工艺都为大家熟悉,这里以导汽管为例进行介绍。其焊接工艺见《焊接工艺卡(六)》,热处理工艺见《热处理工艺卡(五)》。P91超厚壁管(壁厚≥70mm)采用两次成型,第一次焊接到25mm左右,经去氢处理后进行射线检验,合格后进行第二次焊接。

5.8高压给水管道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高压给水管道材质为WB36,目前电厂几乎所有的高压给水管道全部采用这种材料,所以其焊接及热处理工艺也为大家所熟悉,其焊接工艺就不再介绍。但因其使用的焊接材料不同而其热处理工艺也有所差别。本工程采用曼彻特焊材,焊材质量保证书上无特殊要求,所以按照规程制订了热处理工艺,具体热处理工艺见《热处理工艺卡(六)》。

另外启动锅炉管子与锅筒的管板焊接工艺也是比较普遍,只是一定要注意仰焊位置焊接时焊条角度要偏向板材,最好能够分三道焊接,一道侧向板材,一道侧向管子,在两道中间再压一道。启动锅炉水压时出现仰焊缝渗漏主要是焊缝与锅筒未融合引起的,在今后的工程中一定要加以重视。

斗轮机轨道为工字型轨道,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焊接采用堆焊的焊接方法,焊接前要注意预留变形量,并且要适当预热,温度控制在100℃为好,第一层焊接时需要采用一块小钢板衬垫在间隙底部,然后一层一层进行焊接,焊接结束用保温棉覆盖缓冷。

本工程主要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就是以上十项,其他如P11、P12、12Cr1MoV、20G等就不一一介绍,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 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 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 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 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 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 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 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 (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 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1)设计措施: (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 (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 (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 2)工艺措施

PE管焊接工艺..

全自动电热熔焊机PE管焊接工艺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2月25日

(一)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全自动电热熔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且持有《全自动电热熔焊机操作证书》和《PE焊接上岗证》方可进行聚乙烯管道施工(培训和发证授权单位为:南昌市锅炉设备安装公司)。证书有效期为1年,在有效期满3个月前,继续从事聚乙烯管道施工的操作人员,应当向发证授权单位提出申请,由授权单位安排重新进行复证。 (二)聚乙烯管材、管件的检验 用户对材料的检验,应做到如下几点: 1)合格证与检验报告。应检查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索要出厂检验报告。 2)外观检查。进行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检查管子内外表面是否清洁光滑,是否有沟槽、划伤、凹陷、杂质和颜色不均等。 3)长度检查。定尺管的长度应均匀一致,误差不应超过20mm。注意检查管口端面是否与管子的轴线垂直,是否存在气孔,若有气孔则管材不合格。凡长短不一的管子多系厂家自检时发现有气孔、端面有明显缺陷或其它原因而被截短,这种管材在未查明原因前应不予使用。 4)颜色检查。燃气管材应为黄色或黑色,当为黑色时管上必须有醒目的黄色条纹。同时管材上应有连续的、间距不超过2m的永久性标志,写明用途(燃气或水)、原料牌号、标准尺寸、标准代号和顺序号、生产厂名或商标、生产日期。 (三)热熔焊接操作程序 以PILOTEFUSE系列全自动热熔焊机为例。 ?焊接前准备 (1)清洁油路接头,正确连接焊机各部件; (2)测量电源电压,确认电压符合焊机要求(187V~253V); (3)检查清洁加热板,当涂层损坏时,加热板应当更换,加热板表面聚乙烯的残留物只能用木质工具去除,油污油脂等必须用洁净的棉布和酒精进行处理; (4)按照焊接工艺正确设置吸热、冷却时间和加热板温度等参数,焊接前,加热板应当在焊接温度下适当预热,以确保加热板温度均匀; ?PILOTEFUSE控制器将给操作者提示一系列信息如下: ?提示输入管理信息 按PILOTEFUSE控制器显示屏提示输入以下信息: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 精品

工艺曲线图: 注意事项: 1. 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的温差应小于 50℃; 2. 保温厚度以40~60mm 为宜; 3. 升、降温时,300℃以下可不控温; 4. 焊后热处理必须在焊接完毕后24h 内进行。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焊接施工工艺卡 企业名称: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设计卡编号:APCC-GD-WPS-001 产品名称:P91中大口径管焊接工艺卡 所依据的工艺评定报告编号:APCC-PQR-115 焊接位置:2G 、5G 、6G 自动化程度:手工焊 母 材 坡 口 简 类号 B 级号 Ⅲ 与 类号 B 级号 Ⅲ 钢号 SA335-P91 与 母材厚度范围:√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 70mm 焊缝金属厚度范围:δ≤h ≤δ+4mm 管子直径范围:√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 φ406 其 他: / 坡口检查 √外观检查VT √着色PT 磁粉MT 装配点焊 √手工焊Ds 氩弧焊Ws 二氧化碳气体焊Rb 焊材要求 √焊丝清洁 √焊条烘焙 焊剂温度 焊前预热: 火焰预热 √电阻预热 预热温度:150~200℃ 层间温度:200~300℃ 焊嘴尺寸: M10×L65×φ6 钨极型号/尺寸: Wce-20,φ2.5 焊接技术: 导电嘴与工件距离: / 清理方法: 机械法清理 无摆动或摆动焊: 略摆动 焊接方向: 由左至右、由下至上 工 艺 参 数 层 道 次 焊接方法 焊材 极 性 焊接参数 焊剂或 气体 保护气体流量L/Min 背面保护气体流 量L/Min 气体后拖 保护时间S 牌号 规 格 (mm ) 电流(A ) A 电压 (V ) 焊速 mm/Min 150~250 200~300 ≤300℃ 温度(℃) 时间 6(h ) 80~100℃/2 ≤90℃/h ≤90℃/h 750~770℃

焊后热处理管理规定

焊后热处理管理规定 (QB/SAR0308-2005) 1.0总则 1.1目的:对公司制造的压力容器产品(或泵压部件)焊后热处理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确保产品(或承压部件)焊后热处理质量符合设计、使用和相关标准规定要求。 1.2编制依据 1.2.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2.2《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1.2.3《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1.2.4《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1.2.5本公司相关的管理规定。 1.3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制造的压力容器产品(或承压部件)的焊后热处理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3.1本公司自行进行的产品(或承压部件)局部(焊缝、热影响区)焊后热处理。 1.3.2本公司暂无能力实施需委托分包单位进行的产品(承压部件)整体焊后热处理。 2.0局部焊后热处理 2.1局部热处理范围 2.1.1压力容器产品的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及缺陷补焊部位。 2.1.2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的2倍;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的6倍。 2.1.3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2.2局部热处理控制 2.2.1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过程工艺卡,经热处理责任师审批后实施。 2.2.2由热处理签发热处理任务单,对需进行焊后热处理内容向热处理人员进行安排,必要时还应附有示意简图,并对热处理开始时间作出要求。 2.2.3热处理人员按接受的热处理任务单和工艺卡的规定要求,实施过程参数控制,确保热处理过程和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PE管热熔焊接工艺

PE管热熔焊接工艺 一、焊接准备。热熔焊接施工准备工作如下: ①将与管材规格一致的卡瓦装入机架; ②准备足够的支撑物,保证待焊接管材可与机架中心线处于同 一高度,并能方便移动; ③设定加热板温度200?230 C ④接通焊机电源,打开加热板、铣刀和油泵开关并试运行。 二、焊接。焊接工艺流程如下:检查管材并清理管端-紧固管 材T铣刀铣削管端T检查管端错位和间隙T加热管材并观察最小卷边高度—管材熔接并冷却至规定时间—取出管材。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参照焊接工艺卡各项参数进行操作,而且在必要时,应根 据天气、环境温度等变化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①核对欲焊接管材规格、压力等级是否正确,检查其表面是否有磕、碰、划伤,如伤痕深度超过管材壁厚的10%?应进行局部切除后方可使用; ②用软纸或布蘸酒精清除两管端的油污或异物; ③将欲焊接的管材置于机架卡瓦内,使两端伸出的长度相当(在 不影响铣削和加热的情况下尽可能短,宜保持20~30mm,管材机架以外的部分用支撑物托起,使管材轴线与机架中心线处于同一高 度,然后用卡瓦紧固好; ④置入铣刀,先打开铣刀电源开关,然后再合拢管材两端,并加以适当的压力,直到两端有连续的切屑出现后(切屑厚度为? 10mm通过调节铣刀片的高度可调节切屑厚度),撤掉压力,略

等片刻,再退开活动架,关闭铣刀电源; ⑤取出铣刀,合拢两管端,检查两端对齐情况(管材两端的错位量不能超过壁厚的10%?通过调整管材直线度和松紧卡瓦予以改善;管材两端面间的间隙也不能超过(de225mm以下)、 (de225mm~400mm 1mm( de400mn以上),如不满足要求,应在此铣削,直到满足要求。 ⑥加热板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放入机架,施加规定的压力,直到两边最小卷边达到规定高度时,压力减小到规定值(管端两面与加热板之间刚好保持接触,进行吸热),时间达到后,松开活动架,迅速取出加热板,然后合拢两管端,其切换时间尽量缩短,冷却到规定时间后,卸压,松开卡瓦,取出连接完成的管材。 三、焊接工艺参数与焊接直接有关的参数为:温度、时间、压力。焊接工艺曲线图表示为焊接过程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

热处理--消除焊接应力

1总则 1.1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压力容器及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 1.2本守则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要求,具体实施应按图纸设计的要求和专业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2要求 2.1人员及职责 2.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 2.1.2 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2.1.3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 2.2 设备及装置 2.2.1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2.2.2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 2.2.3 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 2.2.4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 2.2.5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应当连续记录; 2.2.6炉外加热时,热电偶的布置应满足工艺标准的要求; 2.2.7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3焊后热处理方法 3.1炉内热处理 3.1.1 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的有关规定。3.1.2 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上。 3.1.3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对薄壁大直径容器,内部应加支撑。卧式容器底部应放鞍式支座,支座间距不大于2米且底部应垫平。 3.1.4有密封面和有高精度螺孔的部位应加以保护,可用机油和石墨粉膏剂涂于被保护面,然后用石棉布包扎。

3.2分段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对于超出炉子长度需要分段热处理的大件,其重复加热长度应不小于1.5米;露在炉外靠近炉门处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保温长度不得小于1米。 3.3炉外热处理 产品整体炉外热处理热处理时,在满足2.2的基础上,还应注意: a)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停电等因素对热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急措施; b)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被加热件温度的均匀稳定,避免被加热件、支撑结构、底座等因热胀冷缩而产生拘束应力及变形 3.4局部热处理 3.4.1 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 3.4.2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δs的2倍(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δs的6倍。 3.4.3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4热处理工艺规范 4.1工件装炉温度和出炉温度应低于400℃。但对厚度差较大、结构复杂、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残余应力值要求较低的被加热件,其入炉或出炉时的炉内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00℃。 4.2 焊件升温至400℃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0/δs)℃/h,且不得超过200℃/h,最小可为50℃/h。 4.3 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的温差不得大于120℃。 4.4 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 4.5 升温保温期间,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 4.6 炉温高于400℃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0/δs)℃/h,且不得超过260℃/h,最小可为50℃/h. 4.7 焊件按出炉温度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继续冷却。 4.8 常用钢号推荐的焊后热处理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见表1

钢制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规程完整

锅炉管焊接热处理工艺规程 1 总则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低碳和低合金钢锅炉管道焊接接头消除残余应力的焊后热处理,不涉及发生相变和改变金相组织的其他热处理方法。 2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SH3501—2011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3、焊前预热 3.1材料性能分析 部分锅炉管道采用低合金耐热钢,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是高温热管道的常用材料,由于材料中存在铬、钼合金成分,材料的淬硬倾向大,施工中采用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措施,来获得性能合格的焊接接头。 3.2管道组成件焊前预热应按表1的规定进行,中断焊接后需要继续焊接时,应重新预热,焊接是保持层间温度不小于150℃。 3.3 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在始焊处100mm围,应预热到50℃以上。 表1 管道组成件焊接前预热要求

4 设备和器材 4.1焊后热处理必须采用自动控制记录的“热处理控制柜”控制温度。4.2“热处理控制柜”需满足下列要求: 4.2.1能自动控制、记录热处理温度。 4.2.2控制柜、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组合后的温度误差≤±10℃。 4.2.3柜所有仪表、仪器需经法定计量单位校验合格,使用时校验合格证须在有效期。 4.3热电偶 4.3.1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须采用热电偶测温控温。 4.3.2热电偶需满足如下要求: 4.3.2.1量程为热处理最高温度的1.5倍,精度等级为1.0;控温柜和补偿导线的组合温差波动围≤±10℃。 4.3.2.1按校验周期进行强制校验,使用时校验合格证须在有效期。 4.4加热器 4.4.1焊后热处理必须采用可实现自动指示控制记录的电加热绳或履带加热板加热。 4.4.2管壁厚大于25mm的焊接接头宜采用感应法加热。 4.5热处理设备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人管理和调试,使用时应放置在防雨防潮的台架上。 4.6保温材料 热处理所用保温材料应为绝缘无碱超细玻璃棉或复合硅酸盐毡,且应有质量证明及合格证。

焊前预热与焊后热处理的重要性

焊前预热与焊后热处理的重要性 焊前预热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对于保证焊接质量非常重要。重要构件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须预热。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如下:(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拘束度尤为明显,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裂纹发生率下降。 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选择不仅与钢材和焊条的化学成分有关,还与焊接结构的刚性、焊接方法、环境温度等有关,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确定。另外,预热温度在钢材板厚方向的均匀性和在焊缝区域的均匀性,对降低焊接应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预热的宽度,应根据被焊工件的拘束度情况而定,一般应为焊缝区周围各三倍壁厚,且不得少于150-200毫米。如果预热不均匀,不但不减少焊接应力,反而会出现增大焊接应力的情况。 2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有三个:消氢、消除焊接应力、改善焊缝组织和综合性能。

焊后消氢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缝尚未冷却至100℃以下时,进行的低温热处理。一般规范为加热到200~350℃,保温2-6小时。焊后消氢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缝及热影响区中氢的逸出,对于防止低合金钢焊接时产生焊接裂纹的效果极为显著。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加热和冷却的不均匀性,以及构件本身产生拘束或外加拘束,在焊接工作结束后,在构件中总会产生焊接应力。焊接应力在构件中的存在,会降低焊接接头区的实际承载能力,产生塑性变形,严重时,还会导致构件的破坏。 消应力热处理是使焊好的工件在高温状态下,其屈服强度下降,来达到松弛焊接应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整体高温回火,即把焊件整体放入加热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在空气中或炉内冷却。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80%-90%的焊接应力。另一种方法是局部高温回火,即只对焊缝及其附近区域进行加热,然后缓慢冷却,降低焊接应力的峰值,使应力分布比较平缓,起到部分消除焊接应力的目的。 有些合金钢材料在焊接以后,其焊接接头会出现淬硬组织,使材料的机械性能变坏。此外,这种淬硬组织在焊接应力及氢的作用下,可能导致接头的破坏。如果经过热处理以后,接头的金相组织得到改善,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塑性、韧性,从而改善了焊接接头的综合机械性能。

PE管热熔对接机施工方案

PE管热熔对接机施工方案 某小区给水管网改造工程为某市水务集团管网改造工程。本工程位于某大道北侧某集团以北,某小区内,共需埋设PE给水管道5578米,管径dn63至dn315不等。本工程把对PE管的热熔对接机接作为特殊施工过程,为保证PE管道施工质量和进度特指定本施工方案。 一、热熔对接机设备简介: 本工程PE管热熔对接机采用DRJ—315热熔焊机,DRJ—315热熔焊机由夹具、铣刀、加热板、电动控制部分和液压系统组成。其采用电动铣削,液压驱动,整体结构为“分体”式,加热板由温度表直接显示温度,加热板表面有不粘涂层,电动机带动液压泵,系统的各种压力直接由调压阀手动调节。 主要技术参数: 焊接温度调节范围(℃)0—300 工作电压(V)220 加热板功率(W)2500 油泵电动功率(W)750 铣刀电动功率(W)1000 二、PE管热熔对接的要求: a)需用专用的热熔对接机具。 b) 应检查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索要出厂检验报告; c) 一般适用于O D ≥ 90 mm管;管壁厚度> 6mm。 d) 适用于同种牌号、材质的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连接。性能相似,不同牌号材质的连接需试验验证。 e) 不使用明火。 f) 在寒冷气候(-5度以下)和大风环境下进行连接操作时,应、 g) 采取保护措施,或调整连接工艺。 三、热熔对接连接(对接焊)工艺 1、焊接工艺曲线和参数 聚乙烯管材的焊接一般分三个阶段,加热段、切换段、对接段,根据管子的不同规格和截面积制定其焊接参数。 焊接工艺

三个重要参数:温度、压力、时间。 1).温度的确定 聚乙烯管材对接焊的最佳焊接温度为200~230℃,一般生产厂家确定为210±10℃; 是聚乙烯材料的加工温度,在材料粘流态转化温度之上,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聚乙烯产生熔融流动,聚合物的大分子才能进行相互扩散形成缠绕,得到最大的强度和高质量的焊接结果;实践证明,温度低于180℃,即使加热时间长,也不能达到质量好的焊接结果。如果温度过高,将有可能激活分子链中的C键与氧发生反应,使材料降解,聚乙烯材料将受到氧化破坏。析出挥发性的物质和气体,材料结构发生变化,生成不饱和烃,出现杂质,从而使焊接质量降低。 2).时间的确定 ·加热时间的确定:焊接端面平整后10×壁厚(mm)秒。 加热时间的长短,决定焊接的质量;是否能将温度均匀传递到焊接面及一定的深度,在转换的阶段保持最佳的焊接温度。管端面熔化的最佳时间,是随着需要加热的面积增大而增大的,更重要的是对流和辐射传播的能量,会随着管壁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管端面的不平度,造成热量的传递不均匀,窝藏空气,产生气孔,最终影响焊接质量,所以需要和压力密切的配合,在加热的同时施加一定的压力,平整焊接面,促进塑化,形成理想的焊接面进行热传递,然后降压吸热。 *切换时间的确定:10 秒内 尽可能地缩短,其端面冷却非常快,对接速度慢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冷却时间的确定:见表1;1.15~1.33×壁厚(mm)分钟。 聚合物材料的导热性差,只有金属的几十分之一,冷却速度相应的缓慢,在冷却的时间内需要进行结晶,收缩,所以需要有充分的时间降到结晶温度,进行充分的晶粒生长,消除内应力,在一定的压力下冷却,避免焊接端面有缩孔。 3).压力的确定 焊接压力和冷却压力根据焊接面的截面积×0.15N/mm2; 在210±10℃的温度下,焊接时间、压力的取值,可以参照德国焊接协会DVS 2207-95的标准。 焊接工艺曲线 一、PE焊接操作: 1、焊接前的准备 检查清洁热板;聚四氟乙烯(PTEF)涂层损坏需更换。其最大粗糙度为2.5μm。 1)清洁油路接头后接通油路。 2)检查电源、电压、接地后接通电路,空转排气。

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1.1本工程为江苏常州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厂一台240吨纯燃高炉煤气锅炉安装工程及相应的汽水、消防、电气、热控等配套系统。锅炉设备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计制造。 二、编制依据 2.1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图纸 2.2《施工组织总设计》 2.3《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2.4“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及《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手册设计》 2.5《汽水管路支吊架手册》1983年版 2.6《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2002年版 2.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1996年版 2.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 1996年版 2.9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1996年版 2.1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821-2002射线篇、DL/T5048-95超声波篇) 2.11《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三、作业条件 3.1 技术准备 3.1.1焊接工艺经过评定,符合工艺要求。 3.1.2作业指导书编制并审批完成,开工报告审批完成。

3.1.3工程所用的材料到位并验收合格。 3.1.4施工人员及工机具设备到位(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3.1.5施工场地清洁无杂物,具备施工的条件。 3.1.6人员组织机构建立并开始行使职责。 3.1.7 检查该项作业的上道工序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3.1.8 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完成,且交底与被交底人员进行了双签字 3.2热处理前先决条件 3.2.1热处理操作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的考核委员会签发的资格证书。 3.2.2所使用的热处理设备运转正常。 3.2.3检测、计量器具已经检查和校验,且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3.2.4施工交底工作已经完成,所有操作和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热处理程序和相应的施工措施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3.2.5焊后热处理应在施焊工作结束并完成焊接自检和专检合格后进行。 四、作业人员及机具配置 4.1作业人员配置、人员资格及职责:

PE管热熔对接施工方案

PE管热熔对接施工方案 金寨县燕子河镇自来水厂供水工程,共需埋设PE输水、配水管道4300米,管径dn315。本工程把对PE管的热熔对接作为特殊施工过程,为保证PE管道施工质量和进度特指定本施工方案。 一、热熔对接机设备简介: 本工程PE管热熔对接设备采用DRJ—315热熔焊机,DRJ—315热熔焊机由夹具、铣刀、加热板、电动控制部分和液压系统组成。其采用电动铣削,液压驱动,整体结构为“分体”式,加热板由温度表直接显示温度,加热板表面有不粘涂层,电动机带动液压泵,系统的各种压力直接由调压阀手动调节。 主要技术参数: 焊接温度调节范围(°C)0—300 工作电压(V)220 加热板功率(W)2500 油泵电动功率(W)750 铣刀电动功率(W)1000

二、 PE管热熔对接的要求: a) 需用专用的热熔对接机具。 b) 应检查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索要出厂检验报告; c) 一般适用于OD ≥ 90 mm管;管壁厚度> 6mm。 d) 适用于同种牌号、材质的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连接。性能相似,不同牌号材质的连接需试验验证。 e) 不使用明火。 f) 在寒冷气候(-5度以下)和大风环境下进行连接操作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或调整连接工艺。 三、热熔对接连接(对接焊)工艺 1、焊接工艺曲线和参数 聚乙烯管材的焊接一般分三个阶段,加热段、切换段、对接段,根据管子的不同规格和截面积制定其焊接参数。 焊接工艺三个重要参数:温度、压力、时间。 1)温度的确定 聚乙烯管材对接焊的最佳焊接温度为200~230℃,一般生产厂家确定为210±10℃;

是聚乙烯材料的加工温度,在材料粘流态转化温度之上,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聚乙烯产生熔融流动,聚合物的大分子才能进行相互扩散形成缠绕,得到最大的强度和高质量的焊接结果;实践证明,温度低于180℃,即使加热时间长,也不能达到质量好的焊接结果。如果温度过高,将有可能激活分子链中的C键与氧发生反应,使材料降解,聚乙烯材料将受到氧化破坏。析出挥发性的物质和气体,材料结构发生变化,生成不饱和烃,出现杂质,从而使焊接质量降低。 2)时间的确定 加热时间的确定:焊接端面平整后10×壁厚(mm)秒。 加热时间的长短,决定焊接的质量;是否能将温度均匀传递到焊接面及一定的深度,在转换的阶段保持最佳的焊接温度。管端面熔化的最佳时间,是随着需要加热的面积增大而增大的,更重要的是对流和辐射传播的能量,会随着管壁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管端面的不平度,造成热量的传递不均匀,窝藏空气,产生气孔,最终影响焊接质量,所以需要和压力密切的配合,在加热的同时施加一定的压力,平整焊接面,促进塑化,形成理想的焊接面进行热传递,然后降压吸热。 切换时间的确定:10 秒内 尽可能地缩短,其端面冷却非常快,对接速度慢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钢结构焊接热处理工艺

京隆发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硝改造工程 钢结构焊接热处理工艺 施工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京隆项目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材料介绍 (2) 三、焊接施工流程 (3) 四、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3) 五、现场焊接顺序: (4) 六、现场技术管理 (9) 七、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9)

内蒙京隆电厂2×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SCR钢架的主立柱、梁、垂直支撑全部采用"H"型钢,母材材质为Q345(属低合金结构钢),钢架主立柱采用分段对接方式连成一体,其中"H"型钢的腹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翼缘板之间的连接采用对接焊接方式。 一、编制依据 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年版。 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1.4《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1.5《管道焊接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 1.6《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T3223-1996。 1.7京隆电厂脱硝钢架安装相关图纸 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二、材料介绍 1. Q345化学成分如下表(%): 2.Q345力学性能如下表(%): 其中壁厚介于16-35mm时,σs≥325Mpa;壁厚介于 35-50mm时,σs≥295Mpa

3. Q345钢的焊接特点 3.1 碳当量(Ceq) Ceq=0.49%,大于0.45%,可见Q345钢焊接性能不是很好,需要在焊接时制定严格的工艺措施。 3.2 Q345钢在焊接时易出现的问题 3.2.1 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 Q345钢在焊接冷却过程中,热影响区容易形成淬火组织-马氏体,使近缝区的硬度提高,塑性下降。结果导致焊后发生裂纹。 3.2.2 冷裂纹敏感性 Q345钢的焊接裂纹主要是冷裂纹。 三、焊接施工流程 1、坡口清理准备→点固→焊前预热→焊接→施焊→自检/专检→焊后热处理→无损检验(合格)焊接材料的选用 2、由于Q345钢的冷裂纹倾向较大,应选用低氢型的焊接材料,同时考虑到焊接接头应与母材等强的原则,选用E5015 (J507)型电焊条。 3、对于要求焊接的部位严格按图纸要求施焊,注意坡口角度、间隙及焊角高度。 4、焊接过程应注意层间清理和层间检查,确保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方可继续施焊。 5、焊接过程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接头应熔合良好,收弧时弧坑应填满,以防弧坑裂纹。 6、焊接工作应一气呵成,更换焊条时应迅速,中途不应无故停顿,注意层间熔化,避免出现夹沟。焊接过程中途因故停止后重新焊接时,必须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裂纹、气孔、生锈、水迹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碳钢、低合金钢产品,以改善接头性能,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焊后热处理。其他产品的焊后热处理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9452-1988 热处理炉有效区测定方法。 3、要求 3.1 人员及职责 3.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 3.1.2 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3.1.3 热处理工应严格按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 3.1.4 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查焊后热处理原始操作记录(含时间-温度自动记录曲线),核实是否符合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确认后签字盖章。 3.2 设备 3.2.1 各种焊后热处理及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b)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 c)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 d)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 e)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3.2.2 焊后热处理设备可以是以下几种之一: a)电加热炉; b)罩式煤气炉; c)红外线高温陶瓷电加热器; d)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的其他加热装? 3.3 焊后热处理方法 3.3.1 炉内热处理 a)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的有关规定。在积累了炉温与被加热件的对应关系值的情况下,炉内热处理时,一般允许利用炉温推算被加热件的温度,但对特殊或重要的焊接产品,温度测量应以安置在被加热件上的热电偶为准。 b)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上。 c)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的产生,应合理安置被加热件的支座,对大型薄壁件和结构、几何尺寸变化悬殊者应附加必要的支撑等工装以增加刚性和平衡稳定性。 3.3.2 分段热处理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被加热件分段进行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不小于1500mm.被加热件的炉外部分,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3.3.3 整体炉外热处理进行整体炉外热处理时,在满足 3.2.1的基础上,还应注意: a)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停电等因素对热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急措施; b)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被加热件温度的均匀稳定,避免被加热件、支撑结构、底座等因热胀冷缩而产生拘束应力及变形 3.3.4 局部热处理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

焊接后热处理的工艺及作用

焊接后热处理的工艺及作用 阅读(42)次 2011-11-25 20:38:47 后热处理(PWHT)工艺是指焊接工作完成后,将焊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使焊件缓慢冷却下来,以改善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的一种焊接热处理工艺。焊后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这些过程相互衔接,不可间断。 广义的焊后热处理包括下列各类热处理:消除应力;完全退火;固溶强化热处理;正火;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析出热处理等;另外,在避免焊接区急速冷却或者是去氢的处理方法中,采取后热处理也是焊后热处理的一种。 焊后热处理可采取炉内热处理,整体炉外热处理或局部热处理的方法进行。 焊后热处理 1、焊接残余应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伴随焊接施工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 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 焊后热处理对金属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焊后热处理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 2、热处理方法的选择 焊后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 3、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 ⑴感应加热。钢材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涡流和磁滞的作用使钢材发热,即感应加热。现在工程上多采用设备简单的工频感应加热。 ⑵辐射加热。辐射加热由热源把热量辐射到金属表面,再由金属表面把热量向其他方向传导。所以,辐射加热时金属内外壁温度差别大,其加热效果较感应加热为差。辐射加热常用火焰加热法、电阻炉加热法、红外线加热法。

PE管热熔对接施工方案

竹子林四、五建小区给水管网改造工程特殊过程PE管热熔对接施工方案 编制人:编制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PE管热熔对接施工方案 竹子林四、五建小区给水管网改造工程为深圳市水务集团福田分公司二00四年管网改造(竹子林四、五建住宅小区)工程。本工程位于深南大道北侧金众集团以北,竹子林四、五建住宅小区(金众小区)内,共需埋设PE给水管道5578米,管径dn63至dn315不等。本工程把对PE管的热熔对接作为特殊施工过程,为保证PE管道施工质量和进度特指定本施工方案。 一、热熔对接机设备简介: 本工程PE管热熔对接设备采用杭州先创电控设备厂生产的DRJ—315热熔焊机,DRJ—315热熔焊机由夹具、铣刀、加热板、电动控制部分和液压系统组成。其采用电动铣削,液压驱动,整体结构为“分体”式,加热板由温度表直接显示温度,加热板表面有不粘涂层,电动机带动液压泵,系统的各种压力直接由调压阀手动调节。主要技术参数: 焊接温度调节范围(°C)0—300 工作电压(V)220 加热板功率(W)2500

油泵电动功率(W)750 铣刀电动功率(W)1000 二、 PE管热熔对接的要求: a)需用专用的热熔对接机具。 b)应检查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索要出厂检验报告; c)一般适用于OD≥90 mm管;管壁厚度 > 6mm。 d)适用于同种牌号、材质的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连接。性能 相似,不同牌号材质的连接需试验验证。 e)不使用明火。 f)在寒冷气候(-5度以下)和大风环境下进行连接操作时,应 采取保护措施,或调整连接工艺。 三、热熔对接连接(对接焊)工艺 1、焊接工艺曲线和参数 聚乙烯管材的焊接一般分三个阶段,加热段、切换段、对接段,根据管子的不同规格和截面积制定其焊接参数。 焊接工艺三个重要参数:温度、压力、时间。 1).温度的确定 聚乙烯管材对接焊的最佳焊接温度为200~230℃,一般生产厂家确定为210±10℃; 是聚乙烯材料的加工温度,在材料粘流态转化温度之上,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聚乙烯产生熔融流动,聚合物的大分子才能进行相互扩散形成缠绕,得到最大的强度和高质量的焊接结果;实践证明,温度

P91+P22钢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P91钢与P22钢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摘要:现场施工中碰到了SA335-P91、SA335-P22两种不同合金成分的异种钢焊接,焊缝金属组织容易发生马氏体转变,产生脆性组织,造成焊缝冷裂,且由于碳迁移造成接头强度低。通过对SA335-P91及SA335-P22材料的焊接性能分析,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施工工艺措施,确定可行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关键词:P91 P22 异种钢焊接及热处理 1.前言 在锅炉机组安装中,主蒸汽出口总管因图纸设计更改,其中两个三通管件的材料采用了SA335-P91钢。其余预制管道材质为SA335-P22钢。这两种钢材化学成分差异大,焊接控制不好则容易产生焊缝冷裂纹和焊接接头机械强度低。为了保证安装的焊接工程质量,需制定合理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指导现场施工。 2.材料简介 SA335-P22钢属于珠光体耐热钢,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为430℃~450℃,焊接性能好,具有较高的热强性、热稳定性、抗腐蚀性及良好的塑性。SA335-P91钢为马氏体高合金耐热钢材,其最高使用温度650℃,高温性能更好。两种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见表1,表2. 表1 P91与P22钢的化学成分 % 表2 P91与P22钢的机械性能

钢号最小屈服强度 σb/MPa 最小抗拉强度 σs/MPa 最小纵向延伸率 δ/% 最大硬度 /HB SA335-P91 SA335-P22 415 205 585 415 20 30 250 163 3.焊接性能 一、焊后冷裂倾向 高合金钢中,Cr、Mo、V等合金元素使C曲线强烈右移,增加钢的淬透性,在焊后冷却过程中,焊缝及其热影响区过热区易产生马氏体转变,生成的马氏体脆性组织使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冷裂倾向大,焊缝产生冷裂纹。 二、碳迁移形成低强脆性接头 由于是高合金与低合金相连接,焊缝两侧合金元素成分差异大,在焊缝熔合区两侧易产生增碳和脱碳现象,高合金侧增碳产生粗大碳化物,低合金侧脱碳形成较宽低强度F带,由此焊后焊接接头强度低,且脆性大。 三、热影响区软化 在焊接过程中,母材被加热到A c1附近的回火区内出现极不均匀的从马氏体到奥氏体的分解产物、聚合碳化物和大量的铁素体,接近钢的退火状态,称为软化区。该区在长期高温载荷作用下,持久强度和塑性大幅度下降,其软化层厚度与在A c1附近停留的时间成正比。 要解决不同合金焊接产生的以上问题,焊接时就要采取焊前预热措施,焊接过程中控制层间温度,以降低和减小焊接热应力和焊后残余应力,避免在焊接过程中发生马氏体转变,防止产生淬硬组织,降低焊缝的冷裂倾向,防止冷裂纹产生。焊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并使焊缝组织转变成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珠光体组织,提高焊接接头强度。 4.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焊接施工中我们选用的焊接材料为:打底采用焊丝为ER90S-B9,焊丝直径为Φ2.5,焊条选用E9015-B9,焊条直径为Φ3.2/Φ4.0。 为防止在焊接中热影响区过热组织脆化,焊接工程中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

燃气pe管热熔焊接工艺

PE管热熔焊接工艺 随着国家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相继启动,聚乙烯——PE(polyethylene)管道的应用日渐广泛,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燃气、天然气、供水等领域。 PE管线具有易施工,速度快,耐腐蚀,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等特点。PE管道连接主要有两种方法:热熔连接和电熔连接。目前主管道主要采用热熔连接。热熔连接原理是将两根PE管道的配合面紧贴在加热工具上来加热其平整的端面直至熔融,移走加热工具后,将两个熔融的端面紧靠在一起,在压力的作用下保持到接头冷却,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一、焊接准备。热熔焊接施工准备工作如下: ①将与管材规格一致的卡瓦装入机架; ②准备足够的支撑物,保证待焊接管材可与机架中心线处于同一高度,并能方便移动; ③设定加热板温度200~230℃(本数据以杭州焊魔机电有限公司供应的焊机为参考,具体温度以厂家提供的数据为准); ④接通焊机电源,打开加热板、铣刀和油泵开关并试运行。 二、焊接。焊接工艺流程如下:检查管材并清理管端→紧固管材→铣刀铣削管端→检查管端错位和间隙→加热管材并观察最小卷边高度→管材熔接并冷却至规定时间→取出管材。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参照焊接工艺卡各项参数进行操作,而且在必要时,应根据天气、环境温度等变化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①核对欲焊接管材规格、压力等级是否正确,检查其表面是否有磕、碰、划伤,如伤痕深度超过管材壁厚的10%,应进行局部切除后方可使用; ②用软纸或布蘸酒精清除两管端的油污或异物; ③将欲焊接的管材置于机架卡瓦内,使两端伸出的长度相当(在不影响铣削和加热的情况下尽可能短,宜保持20~30mm),管材机架以外的部分用支撑物托起,使管材轴线与机架中心线处于同一高度,然后用卡瓦紧固好; ④置入铣刀,先打开铣刀电源开关,然后再合拢管材两端,并加以适当的压力,直到两端有连续的切屑出现后(切屑厚度为0.5~10mm,通过调节铣刀片的高度可调节切屑厚度),撤掉压力,略等片刻,再退开活动架,关闭铣刀电源; ⑤取出铣刀,合拢两管端,检查两端对齐情况(管材两端的错位量不能超过壁厚的10%,通过调整管材直线度和松紧卡瓦予以改善;管材两端面间的间隙也不能超过0.3mm(de225mm以下)、0.5mm(de225mm~400mm)、1mm (de400mm以上),如不满足要求,应在此铣削,直到满足要求。

不锈钢管焊接工艺及热处理模板

不锈钢管焊接工艺及热处 理模板 1

不锈钢管焊接工艺及热处理 [我的钢铁] -02-03 15:10:20 不锈钢管热处理 不锈钢管热处理国外普遍采用带保护气体的无氧化连续热处 理炉, 进行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热处理和最终的成品热处理, 由于能够获得无氧化的光亮表面, 从而取消了传统的酸洗工序。这一热处理工艺的采用, 既改进了钢管的质量, 又克服了酸洗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当前世界发展的趋势, 光亮连续炉基本分为三种类型: ( 1) 辊底式光亮热处理炉。这种炉型适用于大规格、大批量钢管热处理, 小时产量为1.0吨以上。可使用的保护气体为高纯度氢气、分解氨及其它保护气体。能够配备有对流冷却系统, 以便较快地冷却钢管。 ( 2) 网带式光亮热处理炉。这种炉型适合于小直径薄壁精密钢管, 小时产量约为0.3-1.0吨, 处理钢管长度可达40米, 也能够处理成卷的毛细管。 2

( 3) 马弗式光亮热处理炉。钢管装在连续的把架上, 在马弗管 内运行加热, 能以较低的成本处理优质小直径薄壁钢管, 小时产量 约在0.3吨以上。 不锈钢焊管工艺技术——氩弧焊 不锈钢焊管要求熔深焊透, 不含氧化物夹杂, 热影响区尽可能小,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的氩弧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焊接质量高、 焊透性能好, 其产品在化工、核工业和食品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焊接速度不高是氩弧焊的不足之处, 为提高焊接速度, 国外研 究开发了多种方法。其中由单电极单焊炬发展采用多电极多焊炬 的焊接方法在生产中应用。70年代德国首先采用多焊炬沿焊缝方向直线排列, 形成长形热流分布, 明显提高焊速。一般采用三电极 焊炬的氩弧焊, 焊接钢管壁厚S≥2mm, 焊接速度比单焊炬提高3-4倍, 焊接质量也得以改进。氩弧焊与等离子焊组合能够焊接更大壁厚的钢管, 另外, 在氩气中5-10%的氢气, 再采用高频脉冲焊接电源, 也可提高焊接速度。 多焊炬氩弧焊适用于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管的焊接。 不锈钢焊管工艺技术——高频焊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