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沿教案《临床作业疗法学》

合集下载

最新5-作业疗法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5-作业疗法教学讲义ppt课件

六、作业疗法的对象
(一) 神经科疾病
中风,脊髓损伤,脑外伤,神经、肌肉疾病,周 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 氏病,老年性痴呆等。
(二) 骨科疾病
骨折,腰腿痛,截肢,手外伤,关节疾患等。
六、作业疗法的对象
(三) 外科疾病
外科手术后瘢痕,烧伤后瘢痕及关节挛缩、变形、 功能受限等。
作业治疗分析
与作业活动有关的身体技能 运动技能和素质:肌力……? 感觉技能和素质: 视觉……? 智能方面的素质: 言语……? 心理方面的素质: 兴趣……? 社交方面的素质:人际关系等
作业治疗处方
1.作业项目的选择 2.作业活动量的选择
五、作业疗法的种类
(一) 按作业名称分类 1. 木工作业 3. 粘士作业 5. 皮工作业 7.编织作业 9.金工作业 11.制陶作业 13. 认知作业
“作业疗法是采用自我照顾、工作、游戏等活动, 以增加独立活动的能力,促进发育,防止残疾。 包括改变任务或环境在内,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独 立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作业治疗的内涵
作业疗法是以患者为中心,选择和设计有目 的性的作业活动,并随着其对象治疗的阶段 不同的需求而改变; 有目的的活动——与患者所处环境有关 的活动,通过活动改善患者与所处环境之间 的关系。
五、作业疗法的种类
3 . 精 神 疾 患 作 业 疗 法 (psych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4 . 儿 童 患 者 作 业 疗 法 (ped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5.老年病作业疗法(ger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二)作业疗法活动的特点
可变更或调节水平:

《作业治疗技术》-教案

《作业治疗技术》-教案

攀枝花学院临床医学院
教案
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作业治疗技术
学时(学分)48学时
适用班级2017级康复治疗技术班
授课教师李杨
教师职务康复治疗师
教学单位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
攀枝花学院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作业治疗技术
授课班级:2017级康复治疗技术班
授课学期:2018-2019-1
授课时间:理论:1-4周、6-10周、12周
星期二(5-6节)
实验:13-17周星期二(5-8节)
14-15周星期三(5-8节)
授课地点:康养学院___ __ 主讲教师:李杨
助课教师:
教学研究与管
理室主任审核签字:
2018年月日
理论教学日历
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课时备课
章节备课
课时备课。

《作业疗法》课件

《作业疗法》课件

《作业疗法》课件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日益增多。

作业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引导患者完成特定任务,改善其心理状态和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课件将简要介绍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实践方法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作业疗法(OccupationalTherapy,简称OT)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针对个体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功能障碍进行康复治疗的方法。

它通过引导患者参与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提高其自我认知、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适应的目的。

三、作业疗法的原理1.活动参与:作业疗法强调患者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完成特定任务,提高其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2.功能训练: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设计相应的训练任务,帮助其恢复或提高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3.自我认知: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4.心理支持:作业疗法注重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

5.社会适应:作业疗法旨在帮助患者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促进社会融入。

四、作业疗法的实践方法1.活动分析: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目标设定:根据患者需求和活动分析结果,设定具体、可量化的治疗目标。

3.活动设计:针对治疗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引导患者积极参与。

4.活动实施:在治疗师的指导下,患者完成活动任务,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表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效果评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治疗进展,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五、我国作业疗法应用现状近年来,我国作业疗法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一方面,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作业疗法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提高了患者的受益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开设了作业疗法服务,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

作业疗法讲解教案模板及范文

作业疗法讲解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作业疗法【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3. 学会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进行作业疗法的评估和计划制定。

【教学内容】:1. 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2. 作业疗法的作用3. 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4. 作业疗法的实施方法5. 作业疗法的评估和计划制定【教学重点】:1. 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3. 作业疗法的实施方法【教学难点】:1. 作业疗法的评估和计划制定2. 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进行作业疗法的实施【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作业疗法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作业疗法?它有哪些作用?二、基本概念与作用1. 讲解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

2. 分析作业疗法的作用,如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患者自信心等。

三、基本原则1. 讲解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如个体化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整体性原则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四、实施方法1. 讲解作业疗法的实施方法,如评估、制定计划、实施过程等。

2.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作业疗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五、评估与计划制定1. 讲解作业疗法的评估方法和计划制定步骤。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进行作业疗法的评估和计划制定。

六、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作业疗法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二、范文【课题】:作业疗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3. 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进行作业疗法的评估和计划制定能力。

作业疗法概论PPT学习教案

作业疗法概论PPT学习教案
第29页/共43页
一些主要活动的分析
创造性或工作性活动 智能水平、特殊的感觉运动、使用工具
和设备的能力、组织能力和忍受力如何等
第30页/共43页
一些主要活动的分析
社交能力 兴趣、承担的角色、价值、生活习惯和
操作技能等
第31页/共43页
作业评定
评定目的
1确定有无OT相关功能障碍及其种类性质范围 2确定功能障碍程度如何 3拟定目标,确定治疗方案 4评价疗效,修订方案 5比较治疗方案优劣 6判断预后 7增强患者和治疗师的信心
作业活动分析是逐一分析一种活动中许多基本动作的过程,是 按这种活动的实际过程或动作步骤将它分解成一些简单的成分. 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性作业活动 协调患者的日常活动工作各休闲活动 使患者熟悉动作和掌握技能 提示患者复杂的功能问题
第21页/共43页
作业活动分析
作业活动分析的必要性
1、便于观察和了解组成一种活动的基本动作, 2、找出每种人可接受的、能被意识到有需要的和 符合生活习惯的
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教育背景、趣味 性、适应性、安全性、时间和费用外,还 要按活动的要求从运动、感觉、知觉、智 能、情感、社会和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进 行分析。
第26页/共43页
活动分析方法
1、运动(位置 活动 运动的程度) 2、感觉(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躯体感觉) 3、智能
主动性 学习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思维 交流能力 组织能力 4、知觉 5、情绪 6、社会性 7、自主性 8、文化背景
第32页/共43页
作业评定
评定过程
1评定前要考虑的因素
性别、年龄、兴趣爱好、认知心理因素、辅助器具使用情况、环境等
2评定步骤
收集资料 分析综合 找出存在问题 设定治疗目标 确定方案

临床作业疗法学

临床作业疗法学

(一)生活技能训练1、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包括如穿衣物、准备食品和使用餐具进食、个人卫生(洗漱、沐浴、化妆整容、修甲)、用厕、移动(体位转换、床椅转移、坐站转换、步行、上下楼梯等)。

如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需要训练单手化妆、剃胡须和穿衣裤等;颅脑损伤患者训练洗脸、刷牙等的程序和步骤,如何避免仅进食一侧的食物;髋关节置换患者训练洗澡、坐厕;截瘫患者训练自我清洁导尿、大小便控制和床椅转移;双上肢瘫痪的患者练习用辅助具帮助进食等。

总之,作业治疗师训练用新的活动方式、方法或应用辅助器具的帮助和使用合适的家用设施,指导患者用患肢或健肢代偿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并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省力,如何减少能量消耗,如何改装家用设备,如何使用自助具以达到生活能力的完全自理。

作业治疗部门应备有相应的日常训练设施,如洗漱具、进餐用具、坐便器、转移用具、厨房用具等,帮助患者进行ADL训练。

2、家务活动训练训练患者学会安排并进行家务活动,如烹调、备餐、洗衣、洗熨衣服、家具布置、居室清洁装饰、家用电器使用、幼儿的喂养和抚育、照顾老人、购物、理财、交通等作业的训练,并指导患者如何省力、减少家务活动的能量消耗,如何改装家用设备一适应患者的功能水平。

训练残疾患者如何应用残存的肢体进行代偿性活动,如练习单手操作洗衣、做饭、叠被、擦地、洗碗等。

同时可以借助辅助具操持家务,达到家务活动完全自理。

这里重点以烹调和购物活动为例,介绍作业活动开展治疗的方法和程序。

(1)烹调活动狭义地讲仅仅是炒菜、做饭,而从广义的意义来讲,它包含从构思、确定菜谱、购买材料、准备和制作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需要一定的思考的外出等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需要患者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工作任务能够周密思考、全面规划的能力。

1)烹调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程序:A计划:预算、营养、制作 B 采买:根据所需原材料的清单,到附近超市购买C制作D进餐:包括餐前准备、进餐和餐后整理等内容。

《作业疗法》PPT课件

《作业疗法》PPT课件

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及作用机制原理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与禁忌症适用范围作业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障碍的治疗,包括身体残疾、智力障碍、情感障碍、精神疾病等。

同时,作业疗法也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等。

禁忌症虽然作业疗法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例如,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某些高强度的作业活动。

此外,对于一些精神疾病患者,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作业治疗。

评估内容与方法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诊断标准及流程诊断标准诊断流程包括初步筛查、详细评估、确定诊断等步骤,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制定原则治疗方案内容治疗方案的调整030201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如手功能训练、认知训练等。

功能性作业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辅助器具使用训练环境改造与适应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进行穿衣、进食、洗漱等活动的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根据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等,并进行使用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评估患者所处环境,提出改造建议,如调整家具高度、改善照明等,以适应患者的功能水平。

常用技术手段介绍评估患者功能水平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实施作业疗法监测与调整操作流程演示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确保患者安全避免过度训练预防并发症加强沟通与协作脑卒中患者帕金森病患者脊髓损伤患者关节炎患者骨折患者利用作业疗法进行关节保护性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减轻关节疼痛和提高关节稳定性。

脊柱侧弯患者心理障碍患者康复案例抑郁症患者利用作业疗法进行心理疏导和社交技能训练,提高患者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焦虑症患者通过作业疗法进行放松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减轻患者焦虑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作业疗法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选取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目标,选取具有代表性、可量化、易获取的评价指标,如生活质量评分、功能恢复程度等。

《临床作业疗法概要》课件

《临床作业疗法概要》课件

临床作业疗法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 能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主、独立和有意义的生 活。
常见的临床作业疗法方法
认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疗法
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 模式,促进正面的生活态度和行 为习惯。
人际交往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和社交技能培训, 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和发展健 康的社交互动。
活动适应训练
通过各种活动和任务的参与,帮 助患者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提高 生活技能。
《临床作业疗法概要》 PPT课件
临床作业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疗法,旨在通过活动和任务的参与来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什么是临床作业疗法?
临床作业疗法是一种在医疗和康复领域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参与日常活动和任务,促进身心康复。
临床作业疗法的原理及目标
1 原理
2 目标
临床作业疗法基于认知、行为和生态学理论,旨 在通过活动参与促进个体的整体发展。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 脸等,帮助儿童提高自理能力和 独立性。
案例2 :康复医学
作业疗法与物理治疗和语言治疗 相结合,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和语言沟通能力。
案例3 :老年人护理
通过户外活动、手工艺和认知训 练,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和 社交互动。
1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帮助患者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临床作业疗法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2 增强身心健康
临床作业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增强身心健康。
3 促进康复过程
作业疗法提供了一个有结构的、个性化的康复环境,帮助患者加快康复进程。
临床作业疗法案例分析
案例1 :儿童自理能 力培养
作业疗法的应用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
课程前沿内容教案(1学时)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的最前沿内容和最新动态,课程中的热点问题和最新思维方法的应用情况
临床作业疗法学
(一)最前沿内容和最新动态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一门借助计算机构建出—个与现实环境十分逼近的虚拟环境,且支持用户使用自然的技能亲身感受的人机交互技术⋯。

关于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近年来成为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它汇集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和人的行为学研究等多项关键技术。

一个虚拟现实系统由信号输入和输出反馈两个部分组成。

输入设备可以是数据手套、立体鼠标、数据衣等;输出反馈设备可以是头盔显示器、大屏幕等。

使用者通过输入设备以自然的技能(如手的挥动、身体的运动等)向计算机送人各种命令,并从输出反馈设备中得到视觉、听觉及或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反馈。

虚拟现实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真实的体验和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能够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些目标的系统就统称为虚拟现实系统。

Burdea G和Coiffet P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三个基本特征为3I,即Immersion(沉浸),Interaction(交互)和Imagination(构想)。

“沉浸”体现了虚拟现实系统的真实性;“交互”要求虚拟现实系统及时而准确的反馈;“想象”则反映了虚拟现实作品设计者的思想和创意。

虚拟现实技术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土木建筑、科学计算可视化、医疗、娱乐、教育、通信、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其中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

脑损伤患者往往具有运动功能障碍后遗症。

运动障碍主要指自主运动的能力发生障碍,动作不连贯、不能完成,或完全不能随意运动。

脑卒中、帕金森症、注意缺陷多动症、获得性脑损伤等都是造成运动障碍的原因。

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难——进行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少——自发、自主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小;运动慢——随意运动执行缓慢。

症状主要有:震颤、抽动、舞蹈、手足徐动、肌张力不全、投掷运动、扭转痉挛、肌强直等。

康复训练旨在通过各种手段,使患者机体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工作和学习能力。

(二)课程中的热点问题
A 型肉毒毒素注射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
痉挛型脑瘫患儿由于上肢屈肌紧张, 运动时上肢呈内旋后伸的异常姿势以及拇指内收, 阻碍了其手功能的发展, 不能完成正常生活自理, 如进食、抓握等; 同时由于上肢平衡能力建立障碍, 使得姿势和移动能力发育受到影响。

需要阻断这一异常模式, 提高上肢功能状态, 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促进运动的发育。

BTX-A 是厌氧芽孢肉毒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外毒素, 是一种高分子嗜神经毒素, 能选择性作用于运动终板的神经-肌肉接头处, 阻断神经递质和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 引起肌肉持久但可逆的弛缓性麻痹, 缓解肌肉痉挛, 从而降低肌张力。

在肌张力缓解的同时, 我们给予患儿强化的康复训练, 包括患肢的作业疗法、强制性诱导训练等, 使患儿能体验正常上肢运动感觉, 并逐步建立有目的、随意、有效地使用上肢和双手的功能。

本研究中, 治疗组在接受BT X-A 注射后, 患儿的肌张力缓解快, 在手功能建立、手的协调功能及手的形态特征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主要表现为: 通过缓解拇内收肌及指浅屈肌的痉挛, 使患儿手的抓握功能及指捏功能明显提高, 且指的协调功能较前改善; 肱二头肌肌张力的缓解使患儿肘的屈伸功能改善, 旋前圆肌肌张力缓解, 使患儿的旋后功能改善, 两者的共同作用使上肢在放置和旋前旋后功能上得到提高; 尤其是偏瘫患儿手功能的进步更明显。

可能与偏瘫患儿大多认知功能较四肢瘫患儿好, 同时偏瘫患儿更有利于实施强制性诱导训练等因素有关。

(三)新思维方法
康复机器人的应用
康复机器入主要应用于四肢,特别是下肢的康复训练中,其主要功能是为患者提供被动或者主动的下肢运动训练虚拟环境。

在被动康复训练中,康复机器人执行单个或一系列运动姿态的程序,驱动往复机构带动受训者的受训部位完成设定的运动姿态。

患者在康复机器人带动下被动完成各种训练动作。

在主动康复训练中,患者沉浸于机器人所提供的虚拟环境,努力通过主动运动控制虚拟环境中的某个物体。

在此过程中康复机器人会采集运动的距离、角度、力度等参数,并实时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不断调整动作以达到康复训练的要求。

同时康复机器人会全程记录患者的运动数据,以分析和评价患者的康复效果。

河北工业大学开发了包含被动运动训练和主动运动训练的踝关节康复系统。

该系统设计了飞机飞行的虚拟场景,通过康复机器人将患者踝关节的三种动作——背身和跖屈、内翻和外翻、内收和外展与飞机的三个旋转自由度相关联,通过踝关节的动作来控制飞机的飞行状态。

罗格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的骨骼远程康复系统。

患者在家庭进行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该系统的控制端直接读取患者数据库的康复数据,专业治疗师通过分析数据了解病人康复训练的进展。

张立勋等开发了基于matlab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仿真系统。

该系统可
以通过网络远程监控康复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并在线调整康复机器人的控制参数,并在控制端进行虚拟仿真,使专业治疗师可以在控制端直观的了解到患者的训练状态,为专业治疗师远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了平台。

在虚拟康复训练系统中,虚拟场景的设计是研究重点之一。

同一患者使用同样的康复机器人,沉浸于不同的虚拟环境中,完成不同的康复动作,达到的康复效果也不同。

良好的虚拟场景能够提高患者的参与兴趣、达到适合的运动量、并且有着良好的康复效果。

Alexander Koenig等为四个脑瘫患儿的下肢训练设计了四个虚拟康复场景:路口场景、足球场景、跨越障碍场景以及雪中行走场景。

通过临床试验,患儿都对虚拟现实康复平台表现出了兴趣,并且收到了良好的康复效果。

调查表明,患儿最喜欢这四个场景中的足球场景,四个患儿均表示他们希望能够继续使用虚拟现实康复系统,并参与到更多具有互动性的虚拟环境中。

专业负责人审
核意见签字: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