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构造教案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了解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和特点。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建筑的基本要素和构造方式,掌握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设计原理、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和特点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介绍房屋建筑的基本组成元素,如基础、墙体、门窗、屋顶等,并解析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设计原理: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空间、功能布局、形态构成等。

3.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和特点:分析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特点和适用场景,如住宅、办公楼、公共建筑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建筑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建筑类型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与施工图的编制方法。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建筑模型制作和施工现场参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建筑知识体系。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建筑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等 multimedia 资料,生动展示建筑案例和设计原理。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建筑模型制作和施工现场参观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我家的住房结构教案

我家的住房结构教案

我家的住房结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我家的住房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住房结构及其特点。

2. 掌握住房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住房结构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类型的住房结构及其特点。

2. 掌握住房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住房结构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住房结构。

2. 板书工具及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自己家的住房结构。

探索住房结构:2. 展示不同类型的住房结构的图片或模型,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点。

3. 引导学生发现住房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如墙壁、屋顶、门窗等,并进行板书。

合作探究: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住房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5. 每个小组根据选择的住房结构,绘制该结构的示意图,并标出各个构成要素。

6.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各自住房结构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展示和总结:7.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研究的住房结构,并进行简要的口头介绍。

8. 整理学生的观点,总结不同住房结构的特点和构成要素,并进行板书。

拓展活动:9.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其他类型的住房结构,并与同学分享。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绘制的示意图,评估他们对住房结构的理解程度。

3. 口头介绍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住房结构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2. 鼓励学生设计和构建自己理想中的住房结构模型。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观察、描述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住房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并培养他们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评估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收集学生的作品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在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住房结构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以及设计和构建自己理想中的住房结构模型。

幼儿园科学领域房子的构造教案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科学领域房子的构造教案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科学领域房子的构造教案设计与实施一、引言在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中,房子的构造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具有启发性的主题。

通过对房子的构造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本文将从教案设计与实施的角度,探讨幼儿园科学领域房子的构造教学。

二、教案设计 1. 目标 -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基本构造和特点。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内容•房子的基本构造:屋顶、墙壁、窗户、门等。

•不同材料的房子:木头、砖块、纸板等。

•房子的功能和用途:住宅、商业建筑等。

3.教学活动•观察真实的房子:带领幼儿到校园周边,观察不同类型的房子。

•动手实践:利用积木、纸板等材料,让幼儿动手搭建房子模型。

•制作展示:让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和共享。

三、实施过程 1. 积极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让他们自主地进行观察和动手实践。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并寻找答案。

2.团队合作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多方互动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邀请家长或其他老师参与其中,一起观察房子,让幼儿了解到房子不仅仅是他们生活的场所,还有许多人共同参与其中。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房子的构造教学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关键是要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探究和实践,让他们在动手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次房子构造教学,幼儿们不仅了解了房子的基本构造和特点,还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深化这一主题,扩展相关内容,让幼儿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收获。

六、结语幼儿园科学领域房子的构造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又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案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互动,让幼儿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得到充分发展。

房屋结构课课程设计

房屋结构课课程设计

房屋结构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房屋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他们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房屋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理解房屋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3.了解不同类型的房屋结构及其适用场景。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房屋结构设计;5.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房屋结构分析和模拟;6.能够进行现场测量和施工放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房屋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视;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对建筑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房屋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基础、柱、梁、板、墙等;2.房屋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内力分析、材料强度计算、稳定性计算等;3.不同类型的房屋结构及其适用场景,包括框架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等;4.房屋结构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包括施工流程、施工要点、质量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房屋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房屋结构案例,使学生了解房屋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4.实验法:学生进行现场测量和施工放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房屋结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房屋结构设计手册和论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4.实验设备:准备测量仪器、施工工具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房子的结构中班科学教案

房子的结构中班科学教案

房子的结构中班科学教案引言:房子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和建造过程是一门重要的科学。

在中班阶段,通过科学教案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房子的结构要素,增强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本教案将围绕房子的结构进行展开,帮助中班儿童学习认识房子的不同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目标1.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要素,包括墙壁、屋顶、窗户等。

2.了解房子不同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如墙壁的支撑作用、屋顶的保护作用等。

二、教学内容房子的结构和组成要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你们的家是什么样的?- 家是怎样建造出来的?- 你们知道房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吗?2. 探究活动:房子的结构要素a. 墙壁:让孩子们观察周围的房子,引导他们回答问题- 我们家的墙壁是什么材料做的?- 为什么房子要有墙壁?b. 屋顶: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孩子们观察- 你们看到的图片中,房子的顶部是什么形状的?- 屋顶的作用是什么?c. 窗户: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窗户,询问相关问题- 你们觉得窗户有什么作用?- 房子没有窗户会怎样?3. 整理知识:教师总结前面的讨论,明确房子的结构要素及其功能。

简单的解释每个结构要素的作用,并帮助孩子们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拓展活动:a. 规划自己的房子:让孩子们用纸张、卡纸等材料制作自己理想中的房子模型。

b. 观察探究: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参观学校附近的建筑物,观察其结构要素,并和他们刚才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我认为学生可以有效地认识房子的结构要素,明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观察和提问的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增加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通过拓展活动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个话题,能够培养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珍惜自己居住的环境。

房屋建构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房屋建构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房屋建构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提高学生对建筑知识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教室、操场或实验室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房屋建构的基本原理、图片、视频等。

2. 实物材料:积木、纸盒、竹签等可搭建房屋的材料。

3. 工具:剪刀、胶水、尺子等。

4. 教学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房屋建构的要点。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房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房屋的外形、结构等。

(2)提问:你们知道房屋是如何建构的吗?2. 讲解房屋建构的基本原理(1)介绍房屋的组成部分:墙体、屋顶、门窗等。

(2)讲解房屋建构的基本步骤:选址、设计、施工、验收。

3. 观看教学视频播放房屋建构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房屋建构需要哪些材料?(2)如何设计房屋的结构?(3)如何确保房屋的稳定性?5. 实物操作每组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动手搭建房屋模型。

第二课时:1. 展示各小组的房屋模型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拓展活动(1)讲解房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等。

(2)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房屋模型。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房屋建构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房屋建构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

3. 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 结合实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房屋结构概论教案模板范文

房屋结构概论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房屋结构的分类、组成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对房屋结构的认识,提高建筑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房屋结构。

教学重点:1. 房屋结构的分类、组成和基本原理。

2. 房屋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难点:1. 房屋结构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2. 房屋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房屋结构模型、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表、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房屋有哪些结构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介绍房屋结构的分类:框架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等。

2. 讲解房屋结构的组成:基础、墙体、屋顶、楼梯、电梯等。

3. 分析房屋结构的基本原理:力学原理、建筑美学原理等。

4.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房屋结构,让学生直观感受。

三、课堂实践1. 分组讨论:观察教室或校园内的房屋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2. 学生汇报:分享观察到的房屋结构特点,分析其优缺点。

3.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强调房屋结构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房屋结构的分类、组成和基本原理。

2. 强调观察和分析房屋结构的重要性,提高建筑审美能力。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房屋结构的历史和发展。

2. 观察家庭或周围环境中的房屋结构,记录并分析其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房屋结构的分类、组成和基本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建筑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科学房子构造教案

幼儿园科学房子构造教案

幼儿园科学房子构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房子的构造和材料。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废纸板、糖纸、胶水、剪刀等材料。

2.幼儿准备: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模型来引出话题,引导幼儿讨论房子是怎样建造的。

第二步:讲解1.通过图片或简单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房子的主要构造。

2.引导幼儿讨论建房子需要什么材料。

第三步:实践操作1.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材料,并告诉幼儿他们要合作建造一个小房子。

2.引导幼儿讨论建房子的步骤和分工,例如:谁负责剪纸板、谁负责粘贴等。

3.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按照讨论好的步骤和分工进行建造。

第四步:展示交流1.每个小组完成后,让他们展示他们建造的房子。

2.让幼儿谈谈他们在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五步:总结概括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他们建造房子的经验和感受。

2.通过提问,让幼儿回忆房子的构造和材料。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建造房子时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评价幼儿在展示和交流中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考察幼儿对房子构造和材料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1.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房子,了解不同类型的房子。

2.可以让幼儿使用不同材料和形状建造不同类型的房子,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让幼儿动手建造房子,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展示和交流也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教学中也需注意注意掌握教学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并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有效地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构造》教案课题:民用建筑绪论目的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类型、建筑的分级、建筑模数的类型教学重点:建筑含义、建筑分类、建筑分级、建筑模数教学难点:(1)建筑的含义(2)建筑分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课堂黑板板书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和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一、建筑的定义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1.1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即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建筑物。

例如:主宅、办公楼等。

1.2构筑物: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构筑物。

如水塔、蓄水池、烟囱、贮油罐等。

1.3 建筑三要素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要求建筑应具有良好的朝向、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采光及通风的性能,这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3)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不同性质的建筑物在使用上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火车站要求人流、货流畅通;影剧院要求听得清、看得见和疏散快;工业厂房要求符合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某些实验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2.建筑技术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

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等,所以建筑是多门技术科学的综合产物,是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3.建筑形象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立面形式、细部与重点的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光影和装饰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

建筑形象处理得当,就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些建筑使人感受到庄严雄伟、朴素大方、简洁明朗等等,这就是建筑艺术形象的魅力。

二、建筑的分类2.1 建筑按照使用性质不同,通常分为(1)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用的建筑物。

(2)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及为生产服务的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贮等。

(3)农业建筑:指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种子库、温室、畜禽饲养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机修理厂(站)等。

2.2 民用建筑的分类1. 按使用功能分①居住建筑:如住宅、宿舍、公寓等;②公共建筑: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15类之多。

(1)文教建筑;(2)托幼建筑;(3)医疗卫生建筑;(4)观演性建筑;(5)体育建筑;(6)展览建筑;(7)旅馆建筑;(8)商业建筑;(9)电信、广播电视建筑;(10)交通建筑;(11)行政办公建筑;(12)金融建筑;(13)饮食建筑;(14)园林建筑;(15)纪念建筑。

2. 按规模与数量分(1)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教学楼、医院、中小型影剧院、中小型工厂等。

(2)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航空港、站、博览馆、大型工厂等。

与大量性建筑相比,其修建数量是很有限的,这类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面貌的影响也较大。

3.按建筑层数分类(1)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m 的单层主体建筑)。

(3)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1)木结构建筑:指以木材作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

(2)砖(或石)结构建筑:指以砖或石材为承重墙柱和楼板的建筑。

这种结构便于就地取材,能节约钢材、水泥和降低造价,但抗害性能差,自重大。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指以钢筋混凝土作承重结构的建筑。

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具有坚固耐久、防火和可塑性强等优点,故应用较为广泛。

(4)钢结构建筑:指以型钢等钢材作为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

钢结构力学性能好,便于制作和安装,工期短,结构自重轻,适宜超高层和大跨度建筑中采用。

随着我国高层、大跨度建筑的发展,采用钢结构的趋势正在增长。

(5)混合结构建筑: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作承重结构的建筑。

如由砖墙、木楼板构成的砖木结构建筑;由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构成的砖混结构建筑;由钢屋架和混凝土(或柱)构成的钢混结构建筑。

其中砖混结构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应用最广泛。

三、民用建筑的分级按照我国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4级。

1.耐久年限:从建筑建成到自然损坏不能使用的年限。

2.分级(1)施工质量差(2)缺乏规划性四、建筑标准化和统一模数制4.1 建筑标准化1. 建筑设计的标准问题:包括由国家颁发的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标准、定额等。

2. 建筑标准设计的问题:根据统一的标准所编制的标准构件与配件图集等。

4.2 统一模数制建筑模数是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其目的是使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

1.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l00mm,表示符号为M,即1M等于l00mm,整个建筑物或其中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均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2.扩大模数:指基本模数的整倍数。

扩大模数的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扩大模数为3M、6M、12M、15M、30M、60M等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

(2)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两个,其相应的尺寸为300mm、600mm。

3.分模数: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

分模数的基数为M/10、M/5、M/2等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mm、20mm、50mm。

4.模数数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模数数列的幅度及适用范围如下)。

(1)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M。

主要适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2)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36)M。

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等尺寸。

(3)水平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3M为(3~75)M;6M为(6~96)M;12M为(12~120)M;15M为(15~120)M;30M为(30~360)M;60M为(60~360)M,必要时幅度不限。

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

(4)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

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5)分模数数列的幅度。

M/10为(1/10~2)M,M/5为(1/5~4)M;M/2为(1/2~10)M。

主要适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作业:1、一教学楼的类型(不同分类方式下)2、房屋的功能有哪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房屋,掌握了房屋的功能、类型、级别,了解了建筑模数的概念。

课题:民用建筑构造概述目的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功能角度考虑建筑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建筑的结构类型。

教学重点:建筑的组成教学难点:建筑结构类型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课堂黑板板书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二节民用建筑构造概论一、建筑物的构造组成①基础②墙或柱③楼地层④楼梯⑤屋顶⑥门窗二、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1、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承上传下)要求:(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2、墙(或柱):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和维护构件,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分隔空间及保证舒适环境(承重、围护、分隔、美观)3、楼板层和地坪:楼板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按房间层高将整幢建筑物沿水平方向分为若干层;楼板层承受家具、设备和人体荷载以及本身的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同时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因此要求楼板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刚度和隔声、防潮、防水的性能。

(水平承重、垂直分隔、水平支撑、围护)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地基土层相接的构件,起承受底层房间荷载的作用。

要求地坪具有耐磨防潮、防水、防尘和保温的性能。

4、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

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故要求楼梯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且防滑、防火,能保证安全使用。

5、屋顶: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

抵抗风、雨、雪霜、冰雹等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又承受风雪荷载及施工、检修等屋顶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

故屋顶应具存足够的强度、刚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

6、门与窗:门与窗均属非承重构件,也称为配件。

门主要供人们出人内外交通和分隔房间建用,窗主要起通风、采光、分隔、眺望等围护作用。

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要满足热工及防水的要求;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房间,门、窗应具有保温、隔声、防火的能力。

三、建筑的结构类型1.砌体结构:一般指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楼盖+砖墙)2.框架结构:由梁、板、柱承重且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3.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承重的结构4.筒体结构:将剪力墙集中到房屋的内部或外部形成封闭的筒体5.排架结构:由梁、柱和屋架铰接的骨架结构四、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1.结构坚固、耐久除按荷载大小及结构要求确定构件的基本断面尺寸外,对阳台、楼梯栏杆、顶棚、门窗与墙体的连结等构造设计,都必须保证建筑物构、配件在使用时的安全。

2.技术先进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大力改进传统的建筑方式,从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并注意因地制宜。

3.合理降低造价4.美观大方五、我国的建筑方针政策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六、保证建筑功能的构造措施1.建筑保温①增加围护结构厚度②合理选材③防水防潮④避免热桥⑤防止冷风渗透2.建筑防热①降低室外综合温度②架空隔热层3.建筑节能①合理选择建筑朝向②合理选择房屋形态③改进门窗设计4.建筑抗震①合理选择建筑场地②建筑体型和立面处理力求简单③建筑平面力求归正④加强建筑整体刚度作业:1、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有哪几部分?2、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什么?3、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课题:基础与地基目的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础与地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解地基的类型,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法,掌握基础的不同类型教学重点:基础类型基础构造教学难点:基础埋深的相关内容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及课堂黑板板书结合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第一节概述一、基础和地基的基本概念1、基础: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2、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3、持力层: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4、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二、地基土的分类1、天然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须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地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