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第一章:细胞膜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1.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存在和作用2. 讲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3. 讲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二章:细胞膜的成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让学生理解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2.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成分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成分的重要性和作用2.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概述,引入细胞膜成分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3. 讲解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三章:细胞膜的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让学生理解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不同功能的重要性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功能的作用和重要性3.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成分,引入细胞膜功能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3. 讲解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四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2 教学内容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功能,引入结构与功能关系的topics2. 讲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 讲解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五章:细胞膜的研究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方法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不同方法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5.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引入研究方法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3. 讲解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六章:细胞膜的流动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让学生理解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其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流动性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6.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引入流动性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3. 讲解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七章:细胞膜的信号传递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7.2 教学内容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信号传递的重要性7.4 教学步骤1. 引入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3. 讲解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八章:细胞膜的疾病与治疗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让学生理解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8.2 教学内容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疾病的危害及治疗的意义8.4 教学步骤1. 引入细胞膜疾病与治疗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3. 讲解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九章:细胞膜的研究进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9.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9.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研究内容,引入最新进展话题2.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3. 讲解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10.3 教学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研究的未来发展10.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3.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5.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补充说明: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教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3.了解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4.理解细胞膜系统在物质传递和细胞内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

三、教学准备:1.教材:生物教材相关章节;2.实验器材:显微镜、玫瑰酚溶液、洋葱片;3.实验材料:盐水、二氧化碳、小分子染料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细胞膜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细胞膜的形态和位置,并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的探究兴趣。

2.探究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20分钟)通过研究细胞膜的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片细胞膜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并解释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3.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第二课时: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1.导入(5分钟)通过引用生活中不同的细胞膜系统的例子,如肌肉细胞的骨骼膜,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系统多样性的思考。

2.学习细胞膜系统的种类(20分钟)通过讲解细胞膜系统的种类和功能分工,帮助学生了解细胞膜系统在细胞内外物质传递和交流中的作用。

3.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并了解不同细胞膜系统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细胞膜的作用1.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说明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2.学习细胞膜的作用(25分钟)通过讲解细胞膜在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外环境适应等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3.实验(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如使用小分子染料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示例,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细胞膜作用的理解。

4.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作用,如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外环境适应,并了解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结构和器官的关系。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属于细胞的结构组成部分内容。

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之后的物质进出细胞以及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做铺垫,作为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物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所面向的学生是代市中学高一7、11、12、13班学生。

细胞膜内容在初中有一定基础,且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课堂上更多的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例如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选材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而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可由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掌握细胞膜的功能
能力目标:学习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所给材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方法
引导思考、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辅助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实验原理:吸水涨破
2.选材:成熟哺乳红细胞
二、细胞膜的成分
主要是脂质和蛋白找我,含有少量的糖类
三、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学习目标1.通过教材知识的学习,结合教师引导性讲解,能够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通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能够掌握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通过观看细胞膜相关动画及视频,能够认识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的作用,并说出其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四、教材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提示: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2.提示: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前,科学家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进入活细胞的物质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二)实验提示: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质量不一样,可以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三)练习基础题1.C。

2.A。

3.C。

拓展题1.提示:把细胞膜与窗纱进行类比,合理之处是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具有容许一些物质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的作用。

这样类比也有不妥当的地方。

例如,窗纱是一种简单的刚性的结构,功能较单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复杂得多。

细胞膜是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活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窗纱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被动地在起作用。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道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理解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

3. 了解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教学板。

2. 图片或动画展示细胞膜的结构。

3. 实验材料:苏芮丁试剂,透明胶带,透明影印纸,显微镜。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话题 (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2. 提问:细胞是如何和外界进行交换的?学生回答。

3. 引入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它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Step 2: 细胞膜的结构 (20分钟)1. 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图,并解释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使用动画或图片展示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双层结构。

3.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膜。

Step 3: 细胞膜的功能 (20分钟)1. 解释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细胞的保护,细胞的交换和细胞的识别。

2. 通过实验演示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a. 学生将一片透明影印纸分别涂抹苏芮丁试剂和葡萄糖溶液。

b. 将涂抹了试剂和溶液的影印纸用透明胶带粘贴在显微镜玻璃片的两端。

c. 将玻璃片放置在一个含水的容器中。

d. 让学生观察透明胶带两侧的变化。

Step 4: 细胞膜在维持环境稳定性中的作用 (15分钟)1. 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性中的作用,例如调节渗透压等。

2. 提醒学生,如果细胞膜无法正常工作,会对细胞的生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Step 5: 总结 (5分钟)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提问:为什么细胞膜对物质有选择性通透性?3. 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保护细胞膜。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设计更多实验来进一步了解细胞膜的特性,例如观察细胞膜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2. 鼓励学生讨论细胞膜与其他细胞结构的关系,例如细胞壁和核膜。

3. 引导学生研究细胞膜在生物工程等应用中的作用。

细胞膜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细胞膜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细胞膜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之间的物理隔离屏障,同时也是物质传递和信号传递的关键结构。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细胞的基本生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b. 掌握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c. 了解细胞膜在物质传递和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a. 能够观察和描述细胞膜的结构。

b.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细胞膜的功能。

c.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膜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好奇心。

b.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约10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b. 提问:细胞膜在细胞中起到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约20分钟)a. 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磷脂双层、膜蛋白、糖脂等。

b. 讲解细胞膜的功能:物质传递、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

c. 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展示细胞膜的结构。

3. 观察实验(约30分钟)a.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提供鸡蛋、醋、玻璃瓶等材料。

b. 实验步骤:i. 将鸡蛋放入醋中,观察蛋壳的变化。

ii. 将蛋壳取出,观察蛋膜的存在。

iii. 讨论蛋膜的作用和与细胞膜的相似性。

4. 实验设计(约3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探究不同条件下细胞膜的渗透性。

b. 实验步骤:i. 提供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和葡萄酒。

ii. 设计实验方案,观察不同条件下细胞膜的变化。

iii.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5. 讨论与总结(约20分钟)a.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b. 引导学生总结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c. 提醒学生注意细胞膜与其他细胞结构的关系。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一、教学分析:首先,我从这四个方面进展教学分析。

(展现幻灯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前两章学习了细胞的定义以及组成细胞的分子,后面将要学习细胞的物质、功能以及生命历程,所以《细胞的根本构造》这章处于过渡的地位,在整个必修一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整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起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作为季延中学的高一年学生他们已有了肯定的学问根底:知道了细胞的分子组成,初步了解细胞膜;初步把握了显微镜的使用;同时细胞膜的功能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2、力量根底:肯定的自学力量;肯定的分析材料和推理推断的力量;3、情感根底:我们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泼,上课布满热忱、积极发言、擅长表达自己;具有合作精神;教学目标分析: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详细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构造和心理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知道如何选用提取细胞膜的试验材料,明的确验方法,理解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详细内容如下4点:(展现)(1)能够解释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试验材料的缘由(2)能够明确提取细胞膜采纳的试验方法;(3)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推理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4)能够简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力量目标:能找出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并进展试验,提高实践力量、猎取信息力量等。

通过以下三点进展具体的阐述。

(1)尝试从已有学问背景中找出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2)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提高动手操作力量,进一步娴熟把握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提高实践探究力量;(3)通过对资料、图片的分析和推理,进一步提高提取信息的力量和推理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试验,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培育科学兴趣,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素养;(2)通过对细胞膜成分与功能的资料分析探究的学习,培育科学兴趣,探究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以课标的要求为动身点,在吃透教材的根底上,考虑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对抽象的学问理解把握力量仍有待提高的现状,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的意义。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结构: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

2.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

3. 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

4. 细胞膜的流动性:膜融合、胞吞、胞吐等。

5.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实例:神经冲动传导、物质跨膜运输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和选择性透过性。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结合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

3. 案例分析,深入剖析细胞膜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4. 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细胞膜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细胞膜的结构:介绍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成分。

3. 细胞膜的功能:讲解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作用。

4. 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解释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机制。

5. 细胞膜的流动性:介绍膜融合、胞吞、胞吐等现象。

6. 实例分析:分析神经冲动传导、物质跨膜运输等实例。

7.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

8. 小组讨论:探讨细胞膜选择性透过性的意义和应用。

9. 总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细胞膜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细胞膜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实习学校:通化县第七中学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中《生物》必修1中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的细胞器、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以及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生物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对于细容初中有一定的基础。

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类比推理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掌握细胞膜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所给材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生能够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制备细胞膜
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理:吸水涨破
二、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约50% 蛋白质约40% 糖类约2%-10%
三、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四、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和果胶作用:支持和保护
附材料:(发给学生)。

材料一
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思考与讨论:
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①185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②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也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且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

思考与讨论:
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

(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思考与讨论:
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