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常见心理疾病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综合医院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治疗的新进展

综合医院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治疗的新进展
舒肝解郁胶囊具有良好的安全耐受性
舒肝解郁胶囊的临床优势
38
与其它经典抗抑郁药 比较
价格更经济,减少治疗负担 疗效相当,安全性更高 服用方便,起始剂量即有效治
疗剂量
总结
39
首个被SFDA批准治疗轻中度抑郁 的中药新药 国家处方发明专利药
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性价比高
舒肝解郁胶囊——
满足轻中度抑郁 治疗的最佳选择!
米氮平
文拉法辛
圣约翰草复方
舒肝解郁胶囊
“金标准”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SARI
“五朵金花”
NDRI
5-HT受体拮抗剂和再摄取抑制剂
曲唑酮/尼法唑酮
圣约翰草类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
路优泰
抗抑郁药物-研发趋势
安非他酮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3ed,2008: 511-666
我们需要理想的 治疗药物
抗抑郁药物的分类
化学药物和中药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9
TCA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阿米替林
MAOI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吗氯贝氨
SSRI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NaSSA
SNRI
选择性5-HT2和NA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5-HT和NA再摄取抑制剂
刺五加作用机制
21
E
突触囊泡 H
+
促进囊泡转运、递质的释放
Ca2+通道
刺五加
5-HT DA NE GABA
Ca2+
可溶性NSF附 着蛋白及受体
G

第十章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

第十章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

疾病所致心理反应
疾病本身影响脑的功能而 造成的心理障碍
心理反应轻重 病人对疾病的认识 病人的心理素质 不同性格 想象中的病情轻重 敏感性及耐受性受到社会 因素影响
治疗环境中的心理反应
医疗仪式:每个病人到医 院中看病必须经过的一定 过程
候诊时间
治疗的医师年龄物理 和化验检查候诊时间 治疗医师年龄 物理和化验检查
• 治疗:
– 健康教育 – 结合心理问题进行心脏功能重建
心跳骤停
• 濒死者心理反应分类:
– 自窥型:自身的视觉体验 – 超然型:自感进到了另一个世界
• 濒死型的决定因素:
– 认知因素:
• 时间畸变、思维加速、回顾往事、顿觉醒悟
– 情感因素:
• 平静、愉悦、超脱、欣快
– 超然因素:
• 先占观念、明显散在性思维、分离性精神障碍
手术前后与焦虑有关的因素
• 对手术的不了解 • 既往的手术体验 • 既往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创伤 • 医务人员及医疗环境的影响 • 轻度焦虑:手术效果较好 • 严重焦虑:手术预后差 • 无焦虑者:预后更不佳
术后抑郁和谵妄
抑郁 情绪反应 躯体症状
抑郁
谵妄
乳房切除术
创伤
甲谵定状妄向腺不全切、除应术答缓慢、感近事染记忆障碍 绝幻育觉术、恐惧感、伤人或电自伤解质紊乱
• 适应的行为:
– 适应于自己的职业角色和工作环境的要求 – 增强医患之间人际吸引力 – 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学会谈
• 医患沟通的主要方法 • 良好的医学会谈:
– 有利于正确的诊断 – 有利于有效的治疗 –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创伤后心理反应与康复后心理
• 情绪休克期 • 焦虑和抑郁反应 • 康复后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

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精神心理性疾病患者3803例分析

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精神心理性疾病患者3803例分析

f clte . ncu i n a iiis Co l so T h e y h i a ds s ti g i ne a os ia sa fe tv r a i g a d m a g n ode o y ho i s e op n ps c otc w r e tn n ge r lh p t li n ef c i e te tn n na i g m lf rps c tc . Ke y wor :ge r lho p t l ps h i op n war ds ne a s ia ; yc oss; e ds
[ 键 词 ]综 合 医 院 ; 神 病 ; 放 式 病 房 关 精 开
An l sso 8 3 P y h t s T e td i e y h t a d n r lHo p t l LI J“d a y i f3 0 s c o i r ae n Op n Ps c o i W r si Ge e a s i c c n a N a,ZOU X i o b a — o,LJ Zh o g , t 1 N i xi n e . a
s s,t s c i o m a i f t t e s,t e t t n he c r tve e f c ,w e e d f e e r m ha n t a ton lps c a r c e he ba i nf r ton o he pa i nt he l ng h of s ay a d t u a i f e t r i f r ntf o t t i r dii a y hi t i
放 式 心 理 病 房 设 置 以来 收 治 的 38 3例 患 者 进 行 回顾 性 统 计 分 析 。结 果 患 者 的病 种 构 成 、 本 情 况 、 院 时 间 及 疗 效 均 与 传 统 精 0 基 住 神 病 院 情 况 不 同 。结 论 综 合 医 院 开 放 式 心 理 病 房 对 精 神 心 理 疾 病 患 者 是 一 种 有 效 的 、 得 进 一 步 探 索 和 发 展 的 治 疗 与 管 理 模 式 。 值

综合医院抑郁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

综合医院抑郁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

的 医疗 资源浪 费 ; 抑郁 障 碍如果未 给予适 当治疗 , 还会
影响 躯体疾病 的愈后 和转 归 , 增加 社 会 功 能缺 陷 和 自
杀的危 险性 。例如 , t血 管 疾病 后 伴 发 的抑 郁 障碍 在 , l 未经过合 适处 理时 , 病 死率 明显 增 高[ 地 。近一 半 其 1 ] k
的肿瘤 患者伴 有抑郁 情绪 , 2 3的抑郁 患者 有 自杀 而 / 念头 , ~l 的抑 郁 患 者 自杀 成 功[ ,] 由此 可 l O 5 11 。 34 见, 在综合 医 院诊治 的 患者 中, 郁 障碍 给个 人 、 庭 抑 家
和社会带 来 了严重 的 负担 。
1 3 识别去 甲肾上腺素 而引起 抑郁症
状[ ; 7 同时抑郁也 可能 诱发 或加重躯 体疾 病 , 有抑 郁症
的心血 管病 者 病 死 率 高 于 不 伴 抑 郁 症 的心 血 管 病患
者 , 肌梗塞后 出现 抑郁症 的患 者预后较 差 , 易引起 心 较 再次 发作[ 这 种 抑 郁 和躯 体 疾 病 互 为 因果 的情 况 , 1 叩; 可能 是综合 医院抑郁 症 临床症状 复杂 的另一个 表现 。 由于综合 医院抑郁 障碍 临床 症 状 的复 杂 性 , 导致 综合 医院抑郁 症常被 漏 诊 , 床上 往 往 为 了要 明确各 临 种症状 的原 因会进行 大 量 的 实验 室 检查 , 加 不 必要 增
综合 医院就 诊患者 中 , 多抑郁症 患 很
表 现为躯 体症状 , 情绪 症状 并 不 突 出[ ] 而这 类 躯 而 5, 体 不适和症 状不 能用病 理 发 现 来解 释 , 者 却将 它 们 患 归 咎于躯体疾 病 , 据此 到综合 医 院寻求 帮助 , 种 并 ]这 抑郁 障碍躯 体化 的表 现 , 能是 综 合 医 院抑 郁症 患 病 可 率 高 的一个 原 因, 表 现 出 了综 合 医 院抑 郁症 患 者 症 也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问题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问题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NCS-R) JAMA, 20医0学3;2p8p9t (23):3095-105.
22
抑郁、焦虑与躯体疾病互为因果
抑郁焦虑可能是躯体疾病的一种直接后果 抑郁焦虑可能诱发或促发躯体疾病 躯体疾病可以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表现 抑郁焦虑亦可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
2001.2-2002.12,全美≥18岁的成人居民(n=9090),全美共病调查结果(NCS-R) ,其 中终生共病(n=1530),12个月共病(n=622),焦虑障碍包括:PD、GAD、PD、PTSD、OCD
60
50
40
30
20
10
0
终生共病
焦虑 物质滥用 冲动控制
12月共病
Kessler RC,Berglund P,Demler O,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sults from
27
焦虑通常以躯体症状主诉为主
Bridge等调查显示,84%的焦虑或抑郁病人是以躯体不适为主诉, 只有17%的焦虑或抑郁病人是以心理症状为主诉。(500例综合医 院病人)
Kroenke等人研究比较了1000例综合医院病人中躯体症状与心理障 碍之间的关系,发现焦虑障碍病人伴有9项以上躯体症状者为48%, 伴6-8项者为30%,伴4-5项者为13%,伴2-3项者为7%,伴0-1项者 仅为1%
• 有1项研究表明,高达20%的病人在过去6个月里曾接受过苯二氮 卓类治疗4。
医学ppt
26
综合医院病人为什么会出现焦虑症状
对健康的过分关注 疑病、疑医 慢性病程 对死亡或残疾的担忧 器质性原因 内分泌异常 社会压力 - 耻病感、污名化,比如性病、精神障碍 经济负担 人格因素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

影响治疗环境中心理反应的因素
1. 2. 3. 4. 5. 6. 7. 8. 医疗仪式:每个病人到医院中看病必须经过的一定 过程 一般情况下候诊时间越长,给予治疗的医师年龄越 大,物理和化验检查越多,对这些病人引起的心理 反应就越好 生活内容受到限制 不了解疾病性质和预后的病人 老年人、儿童或心理依赖较重的成年人 因病而产生的情绪 住院病人的人际关系 医院中的各种仪器设备
医患关系中病人的一般特点
1. 求医心切 2. 高度的自我中心 3. 明显的情感反应
医患之间的冲突
1.
– – – – – – –
医务人员和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当
病人缺乏一般的医学常识 病人被长期的病痛所折磨 对病人缺乏关注 忽视病人的个性 对病人不信任 单向支配 伤害病人自尊心
2.

医患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
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
医患交往间的阻抗
医 务 人 员 方 面 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关注不够,使病人产生失落和不安全感 医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行为规范,在医德医风方面缺乏应有的素养 医务人员对病人的不良态度 医务人员过分看重个人的功利,并明显地表现在与病人的交往及诊疗过程中 医务人员自身存在心理问题,在与病人的交往中表现出人格、认知和情绪等心 理素质方面的薄弱 病 病人对医务人员过高期望与过高要求,因脱离实际情况而产生失望及沮丧,影 人 响了病人与医务人员沟通的主动性 方 病人因疾病或病情的原因,出现情绪或心境方面的反应 面 病人在患有躯体疾病的同时也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障碍,使医患关系转入反感和 对立状态 病人受其他社会因素的不良干扰和影响,对医务人员抱有成见
手术时的心理问题
1. 2. 3. 4. 手术前及术后的焦虑 术后的抑郁和谵妄 术后持久疼痛 术后心理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症就医情况分析

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症就医情况分析

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症就医情况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求治途径和方式。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抑郁症患者199例进行调查。

结果:有44.7%患者发病初期认为自己是躯体疾病,81.9%首次在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就诊。

从就诊到确诊为抑郁症,平均时间13.78±33.6个月。

只有24.1%的患者被诊断为抑郁症后能持有积极心态。

结论:应加强对抑郁症的宣传力度,使患者和非精神专科医生正确识别抑郁症,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关键词抑郁症综合医院就医情况对象与方法2006年7~8月收治诊断符合CCMD-3的抑郁发作[1]患者199例,其中男102例,女97例。

年龄13~76岁,平均37.28±14.86岁。

有家族史17例,无家族史182例。

病程1~284个月,平均38.22±51.86个月。

大专以上学历94例,中专及高中学历90例,小学及以下15例。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费143例,公费56例。

职业:无业19例,离退休23例,学生40例,农业劳动者23例,工人21例,公务员7例,公司职员31例,机关职员35例。

家庭平均个人月收入<500元68例,500~1000元86例,>1000元45例。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医生逐项填写。

本方法采取SPSS13.0统计软件包。

结果抑郁症患者求治情况:①患者在发病初期,能主动认识到自己可能是心理疾病110 例(55.3%),认为自己是躯体疾病89例。

②就诊前未求助过其他人的147例(73.9%)。

③患病后首次就诊情况:在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就诊患者163例(81.9%),精神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精神科就诊21例,中医院就诊15例。

从开始就诊到确诊为抑郁症平均花费13.78±33.6个月。

④在精神科就诊的疾病知识来源,媒体94例(47.2%),社区健康教育9例,朋友介绍56例,由其他科室医生建议22例,其他渠道得知18例。

⑤患者自己认为抑郁症最可能的诱因:不良性格36例,心理应激84例(42.2%),家庭遗传2例,药物或躯体疾病所致22例,无明显原因33例,与不良性格和心理应激均有关16例,与不良性格和躯体疾病均有关3例,与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均有关2例,与不良性格、心理应激和躯体疾病均有关1例。

综合医院心理和心身疾病治疗模式分析

综合医院心理和心身疾病治疗模式分析

2 1 20 . 0 2年心理咨询 门诊 成立初期 与 20 0 6年心理 医学 科成立 后分别选取两个月统计分析显示 , 就诊 人数提高了 5倍多。单纯
寻求心理疏导的 比例上升 了 2 % , 0 采取欺 骗 、 家人要 挟前来 就诊 的人数明显减少 , 自诊或 家人 陪同主动就 诊 的比例 提高 了 4 % 。 0 从 单一的治疗精神分裂症 、 人格 障碍及 抑郁症 的患者 , 扩大 到各
提 高关切度上 , 申请心理科 干预 较少 ;. 3 门诊 患者 焦虑 、 抑郁状 态的伴发 率高 , 反复就诊 的焦虑 症、 对 抑郁 症、 惊恐症 、 躯体 化障碍的 患
者认 识 不足 , 别 率偏 低 。 识
【 关键词 】 综合 医院
心理和心身疾患 治疗模式
2 结 果
我 国的综合医院精 神卫生干 预始于 上世纪 的 4 0年代 , 放 解 0 7年 6月 第 4卷
第1 7期
ME II EI N V TO E E R H D CN N O A I N R S A C
综 合 医 学
综 合 医 院 心 理 和 心 身 疾 病 治 疗 模 式 分 析
吴 宁渤 李云 刘 玉山 王惠凤 王娜

3次 。第三部分为 门诊 内科及相关科室 的( A 问卷 调查 , H D) 涉
及 6个 科室 , 发放 问卷 3 0份 , 回有效 问卷 3 5份 。调查 人员 5 收 1
均 为 经 过 培训 的 门 诊工 作 站 的 护 士 。
12 工 具 .
12 1 自编调查 表 ..
包括 年龄 、 性别 、 文化程度 、 是否 自愿就诊 、 2 3 门诊发放 H D问卷共 3 0份 , . A 5 回收有效 问卷共 3 5份 。统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SD的循证治疗选择
纳曲酮
米氮平
镇静催 眠药
认知行 阿坎酸 为治疗
5-羟色胺多巴 胺抑制剂
拉莫三嗪
托吡酯
β受体阻滞剂 α1受体拮抗剂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苯二氮卓类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辅助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 再摄取抑制剂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 抑制剂
二线药物
一线药物
创伤后应激障碍 药房
五、娱乐疗法:集体活动、音乐治疗、舞蹈训练均对患者有 较好疗效。
六、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是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家 庭成员(父母、子女等)共同参与作为治疗对象的一类治 疗方式。近10多年来业已证实,这种方法对抑郁障碍等患 者有缓解症状及预防复发的效能。
家庭治疗简介
系统家庭治疗是基于系统论观点来解释和处理家庭成 员间相互作用问题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其目的在于改善 患者的心理适应功能,提高家庭和婚姻生活的满意度。治 疗中主要是澄清和改变患者的期望值,以及改善家庭成员 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过去用于抑郁障碍患者的家庭治疗, 是让患者认识到这一作用过程,以及重组现存的家庭系统, 从而达到减轻情绪症状。近年来新发展的家庭治疗强调重 要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会影响患者症状的持续或恶化。因此, 对有家庭问题或婚姻矛盾的抑郁障碍患者,家庭治疗可侧 重训练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处理应激的能力。
• 在难治性病例中,苯二氮卓类(BDZs )也许可应用于无 物质滥用障碍病史的难治性焦虑患者。
• 多年来,普瑞巴林在某些国家已被证实其治疗焦虑障碍有 效;多项对照研究证实,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有效; 此外,阿戈美拉汀(新型抗抑郁药物; 一种褪黑素受体激 动剂),正被大量应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研究中, 也许将来会成为GAD 治疗的选择之一。
主要流派
1、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 2、阿伦·T·贝克(A·T·Beck)和雷米(V.C.Raimy)的认知
疗法(BCT)。 3、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
为矫正技术(CBM) 。




















合理情绪疗法 (rational-emotion therapy,RET)
一、同理心的建立: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 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 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同理心即站 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
二、支持治疗:这一心理治疗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是医生 合理地采用劝导、启发、鼓励、同情、支持、评理、说服、 消除疑虑和提供保证等交谈方法,帮助病人认识问题、改 善心境、提高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康复过程。善用治疗者 与病人所建立的良好关系,利用治疗者的权威、专业知识, 来关怀、支持病人,使病人发挥其潜在能力,提高应付危 机的技巧,提高适应困难的能力,舒缓精神压力,帮助走 出心理困境。支持性心理治疗每次需时约l5~50分钟。
28
Stahl SM.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8
OCD的循证治疗选择
锂盐
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 卓类药
深部脑刺 5-羟色胺多巴胺 激治疗 受体阻断剂
丁螺环酮
辅助药物
氯米帕明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二线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GAD的循证治疗选择
镇静催眠药
认知行为治疗
5-羟色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三环类抗抑郁药
米氮平
曲唑酮
选择性5-羟色胺 再摄取抑制剂
苯二氮 卓类药
5-羟色胺去甲肾上 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丁螺环酮
辅助药物 二线药物
一线药物
广泛性焦虑障碍 药房
Stahl SM.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8
• 基本观点:一切错误的思考方式或不合理信念是 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理性的思考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ABC理论(合理情绪理论)
什么是ABC
Activating events ——诱发性事件
Beliefs
—— 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Consequence ——情绪反应及后果
ABC 理论框架
①心理治疗的目标应注重当前问题,以消除当前 症状为主要目的
②在制定治疗计划时,不以改变和重塑人格作为 首选目标
③尽量启发患者的自知力
④如果患者治疗效果不完全,对症状的进一步评 估也有助于计划下一步治疗措施
⑤如果治疗6周症状无改善或治疗12周症状缓解 不彻底,则需考虑重新评价和换用或联用药物 治疗。
心理治疗实施步骤
SAD的循证治疗选择
纳曲酮
米氮平
静静催眠药
认知行 为治疗
阿坎酸
5-羟色胺多巴 拉莫三嗪 胺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选择性5-羟色胺 再摄取抑制剂
苯二氮 卓类药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托吡酯
辅助药物
二线药物
一线药物
社交焦虑障碍 药房
Stahl SM.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8
脑中风 心肌梗塞 帕金森病
0%
5.8% 9.4%
10%
20%
33%
36%33%4Fra bibliotek%47%
45%
39%
30%
40%
50%
抑郁障碍患 病 率
心理障碍的主要治疗策略
• 心理治疗 • 药物治疗
综合医院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
特点: • 易掌握 • 易接受 • 不复杂 • 有效果
综合医院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
原则:
加巴喷丁等
谢谢!
• 治疗应该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也需要良 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起作用。通常最有效的治疗是建 立平稳,牢固和支持性的医患关系,以帮助病人减轻症状, 避免不必要的诊断和治疗。
• 认知疗法合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方 法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 大量研究发现,抗抑郁、抗焦虑药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 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能明显提高疗效。
• 对焦虑障碍治疗目标是提高临床治疗率,临床症状完全消 失(Remission),社会功能恢复,加强长期随访,减少 焦虑障碍复发率,改善预后。
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
• 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线治疗选择为 SSRIs 、SNRIs 以及钙离子通道调控剂-普瑞巴林。三环 类抗抑郁药(TCAs )对某些焦虑障碍亚型治疗有效,但 其耐受性、安全性较SSRIs/SNRIs 差。
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情绪和行为
( Consequence )
认知
(Beliefs)
ABC理论认为,对事件理性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 反应,而非理性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不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
合理情绪疗法模型
D.辩 驳
A.事 件
旧B.认认识识
E.新认识
C.不良情绪 N.情绪改善
心理治疗实施步骤
三、认知行为疗法(CBT),多项对照研究均已证实,CBT 和其他行为治疗在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和创伤 后应激障碍治疗中的疗效。德国哥廷根大学精神病学系和 心理治疗学系Bandelow进行了一项有关CBT 和药物治疗 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社交焦虑障碍的直接对照研 究的Meta 分析(Bandelow et al., 2007 ),结果显示 CBT 联合药物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优于任一单一治疗。
其他的心理治疗方式尚未被证实在焦虑障碍治疗中的 疗效。
心理治疗实施步骤
四、运动疗法:有研究认为运动疗法对多种精神障碍有效, 例如抑郁症、焦虑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德国哥廷根大学 精神病学系和心理治疗学系的研究表明,常规有氧运动 (跑步)在惊恐障碍治疗中的疗效优于安慰剂(Broocks et al., 1998 )。
与我们在一起
这是比较痛苦, 而妈妈曾比我更 痛苦、更难……
可以理解、 积极面对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障碍药物治疗
抑郁及双相情感障碍: 治疗目标:目前,还不能彻底治愈双相障碍;不过治疗可以
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躁狂或混合性发作:锂盐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或者
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I] 对于轻型的患者,单一使用锂盐,丙戊酸钠,或诸如奥氮 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也可以充分治疗[I] 短期辅助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也有所帮助[II]
一线药物
强迫症药房
Stahl SM.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8
躯体形式障碍治疗原则
• 躯体形式障碍是个体在心理应激反应下,一种体验和表达 躯体不适和症状的倾向。其作为抑郁、焦虑障碍的一种表 现形式,与抑郁、焦虑障碍一样,是可治疗并能够痊愈的, 但恢复期较长。
关于抗抑郁药的临床选择问题
身心疾病:舍曲林、西酞普兰(艾斯西酞普兰)、黛力新等 躯体化症状:黛力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阿米替林等 强迫障碍、疑病障碍:安拿芬尼、氟伏沙明、百忧解、舍曲
林等 睡眠障碍:曲唑酮、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文拉法辛、度洛
西汀等 饮食障碍:百忧解、黛力新等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 心境稳定剂:丙戊酸类药物、拉莫三嗪、妥泰、普瑞巴林、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障碍的规范治疗
肖劲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