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问题。

然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生物概念掌握不准,理解不透彻,效果不佳。

本文就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概念教学策略探讨高中生物高中生物教学,掌握生物学概念是最为基础的技能,也是学好生物课的基础。

学生只有正确的理解和领悟了基本的生物学概念,才能有效的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进而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但近些年来,由于学情和教育大环境的变化,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学效果不佳,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生物概念掌握不准,理解不透彻,甚至有混淆的情况发生,造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出现考试失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针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面对现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效率。

一、学会引导,直接讲述生物学上的概念很多,对其具体分类的话也不太好区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概念学生是可以通过字面意思直接获得解释的,对于这些比较直接的、肤浅的或者直译的概念可以直接讲述。

这种比较简单的概念一般都是按照它实际的特有含义来命名的,如染色体,按照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容易引起发色的物质或者被染了色的物质,这种粗略简单的直译法虽然可以了解染色体的大意,但是还不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对字面意思的加工和内容填补,完整的阐述概念的含义。

染色体(chromosome )是细胞内携带有遗传物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再比如说光合作用,按照直译的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光之下的反应,然后教师就加工内容,引导学生,可以直接讲述光合作用就是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储存能量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二、学会分解,解剖概念在生物学上,很多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很多,并且概念字符数也很多,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是非常不利的,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对于较复杂的概念,我们可以按照概念中包含的要素进行分解,对其概念进行精析解剖,化整体为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把概念简单化、具体化,这样就极大的方便了对复杂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了。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技巧与策略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技巧与策略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学技巧与策略方法总结高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技巧和策略方法。

本文将总结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教学技巧和策略方法,并就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兴趣的技巧1. 创设情境: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引用真实的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 设计实验:通过设计生物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科学的乐趣,提高对生物学的兴趣与理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方法1. 提问引导: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比较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课堂讨论:在生物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非常有效的策略方法。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和合作,互相分享观点和发表看法。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可以积极思考问题、交流想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三、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技巧1. 深入浅出: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把握难度,适当采用例子和图示等方式,对抽象概念进行具象化描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运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生动的图像和声音,激发学生的视听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四、个性化教学的策略方法1. 分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

通过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2. 激发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给予学生选择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用于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引入概念在开始教授一个新的生物概念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提问、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概念背后的问题和现象的好奇心。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二、使用多媒体教具多媒体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具,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化的图像或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可以通过观看科学实验的视频,展示概念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操作生物概念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记录观察结果,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概念。

四、分层次教学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的教学。

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学习和讨论。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并提高个体和团队的学习效果。

五、概念图谱概念图谱是一种将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和归纳的图形工具。

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作概念图谱,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梳理。

通过制作概念图谱,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便于记忆和复习。

六、互动讨论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意识。

七、评估和反馈在概念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进行评估和反馈。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生物学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科目之一,它涵盖了广泛的概念和知识,从细胞结构到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

因此,为了有效地教授生物概念,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用于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实践学习实践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生物学这样与实际情况相关的学科。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将能够亲自验证和探究生物概念。

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亲自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并记录结果。

这种实践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图像和模型生物学涉及许多复杂的概念和结构,而图像和模型是解释这些概念的有力工具。

教师可以使用图像和模型来展示细胞结构、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生态系统的互动等内容。

通过观察这些视觉化表达方式,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图像和模型来呈现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基于真实生活情景的教学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应用生物学概念。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其中的问题。

例如,通过分析某个动植物物种的适应特征和生存环境,学生可以理解适应性进化的原理。

通过案例研究,学生将能够将生物概念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积极互动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解决生物概念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相互学习,并最终形成对概念的共同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性任务,如设计一个生态保护计划或模拟科学实验等,以促进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多媒体技术应用现代教育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它能够为高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互动的方式。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高中生物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探讨几种适用于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策略,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方法。

I. 引入问题的策略引入问题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和经验相关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例如,当教授细胞结构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不同的?”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思考,并且为之后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II. 视觉辅助教具的策略视觉辅助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展示细胞结构示意图、生物进化过程的图表、基因传递的动画等。

这些视觉辅助教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植物园或动物园,观察和研究真实的生物现象,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III. 合作学习的策略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进行实验、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IV. 实践应用的策略实践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能够将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光合实验,让他们亲自进行操作并观察结果。

这样的实践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概念。

V.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策略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通过电脑、网络、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

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动态的实验过程、生物现象的视频以及与学生相关的生物研究成果。

高中生物大概念教学的生命观念培养策略

高中生物大概念教学的生命观念培养策略

高中生物大概念教学的生命观念培养策略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不断深入,生命观念的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高中生物大概念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通过分析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大概念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并结合实践经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为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大概念教学;生命观念;培养策略0 引言生命观念是人们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观念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生命观念培养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对高中生物大概念教学的生命观念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1高中生物大概念教学的生命观念培养价值1.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生物大概念教学以生命观念为核心,强调对生物现象和规律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1.2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生命观念的培养使高中生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奥妙和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通过对生命观念的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1.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生命观念的培养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创造力,提出新观点和新思路。

同时,生命观念教学往往结合实验、观察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高中生物大概念教学的生命观念培养现状2.1生命观念培养意识不足在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知识传授,忽视生命观念的培养。

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

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与单元设计任何形式教育的效果都是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产生的。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与教并重,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才能确定如何施教。

关于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生物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活动,为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减少教学中的盲目和随意性,就必须对每一节课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准备。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优化教学总体成效的过程。

1.教学设计依据的教育教学原理(1)学习方式一般指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接受学习、发现(探究)学习、体验学习。

(2)学习的主要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生物教学的一般教学理论(1)重视探究,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2)强调直观,发展学生观察和思维的能力(3)关注合作,发展学生合作学习及交流的能力3.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2)直观性原则(3)综合化原则(4)实践性原则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二、单元教学设计1.什么是单元(模块)教学设计?教学的整体观——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在教学中应该将学习的内容升华到更大的思考主题,并形成理解框架和概念网络。

整体设计的思想:解决课时与理念的矛盾单元(模块)教学设计就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2.单元(模块)教学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3.单元(模块)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整体性、相关性、阶梯性、综合性研读课标,精读教材,把握单元的知识体系,明确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完整地认识高中生物课程中各个单元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细化需要落实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关实验和探究活动以及重点要达成的“三维”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高中生物学的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探讨一些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生物学概念。

1.建立概念的基础知识: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是确保学生拥有足够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先复习相关的基础内容,例如基本的细胞结构、遗传原理、进化论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概念。

2.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实验:概念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念。

例如,在讲解遗传变异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果蝇的遗传特征,并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理解遗传变异的概念。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视觉效果。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视频和模拟软件来展示生物学概念,如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分层次教学:生物学概念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理解能力,将概念分成基础概念和拓展概念,并逐步教授。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感到困惑和失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概念。

5.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学概念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和实验设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小项目或研究,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6.及时反馈和评估: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及时的反馈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和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清晰的认识。

总之,生物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该通过建立基础知识、提供案例和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分层次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及时反馈和评估等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 “协作” “会话” “意义建构” :学习的最终目标,形成认知图式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 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 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 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 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1.2 新人教版
细胞的结构 浙科版
先在第一章介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及细胞学说,再从系统的视角出发, 在第3章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 膜的结构模型纳入系统的功能范畴, 放在第4章
细胞学说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功能 七种细胞器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由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 壁、细胞质、细胞核、原核细胞五节 组成.增加<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 积的关系>
•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学科思维的基本单位。
• 突出了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心概念在新教材 中以黑体字出现,另外在习题训练中增加了 “画概念图”这块内容。
• 新教材中的概念系统是由相应的模块观点引领 的。
三个必修模块知识方面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 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
细胞水平认识生命系统 基因水平认识生命系统 个体与群体水平认识生命系统
(3)获得阶段 编码及存入
(4)保持阶段 记忆存储 (5)回忆阶段 检 索 (6)概括阶段 迁 移 (7)作业阶段 反 应 (8)反馈阶段 强 化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启发
(1)刺激选择不是一种随机的过程,因此,不能仅仅考 虑到刺激的特征,而且还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信息或认 知图式。 (2)短时记忆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一味要求 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不给他们留有加工或 思考的时间,结果必然会像狗熊拣苞米一样,拣一个丢 一个。 (3)“组块”理论,为了尽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 较多的知识,我们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 少机械学习。 (4)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信 息的贮存和提取。教师在帮助学生使用各种策略来编码 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浙科版
章 二 三 染色体与遗传 遗传的分子基础
3.遗传的基本规律
4.生物的变异 5.人类遗传病 6.生物的进化

四 六 五
孟德尔定律
生物的变异 遗传与人类健康 生物的进化
2.1 遗传的细胞基础
新人教版 《基因和染色体关系》中的一 节,按照发现史的线索,放在 孟德尔实验之后介绍 浙科版
也是按照发现史的线索,先介绍孟 德尔定律,再介绍减数分裂,节标 题为“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配子类型的计算
1.3
新人教版
细胞的代谢
浙科版
在第4章介绍膜的结构模型、跨膜运输 方式及实例,在第5章介绍酶、ATP、细 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由细胞与能量(增加吸能反应和放能 反应一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酶、细胞呼吸、光合作用五节组成一 章,基本按照课标的同内容标准分节, 但知识点较多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酶的作用、本质、特性 活化能 ATP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呼吸原理的应用 色素 光合作用探究 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
课程标准的设定主题 浙科版 章
1.细胞的分子组成
2.细胞的结构 3.细胞的代谢

二 三
细胞的分子组成
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代谢
4.细胞的增殖
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四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内容比较:新人教版与浙科版
1.1
新人教版
第2章,含五节。先介绍元素,再 按照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 无机物的顺序介绍化合物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及其多样性 核酸的分布及结构特点 糖类及脂质的种类及生理功能 水的存在形式 无机盐的种类及功能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 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 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外 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 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 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 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 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相互交替, 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不是简 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 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 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 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浙科版
独立一章,分四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的结构特点、DNA复制、RNA和蛋 白质的合成
肺炎球菌实验、噬菌体实验、烟草花 叶病毒实验 非典(SARS) 核酸的发 现和研究 DNA和RNA的比较 DNA的 结构及其特点(氢键在碱基中的数目) DNA的半保留复制 密度梯度离心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5-溴尿嘧啶 转录和翻译 劳氏肉瘤 病毒 遗传密码 中心法则
现代学习理论观点对教和学的启示



教师必须先领会“人是如何学习的”,才能 “以学定教”。 生物教师必须领会并形成科学而有生成意义的 “生物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诱导学生形成 正确生物学知识、技能和观念。 教学设计要为“有效学习”服务,教学是否有 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新课程生物教材的概念体系
现代学习理论对概念教学的启示




学科认知结构(或图式)要以事实、概念、原 理、规则等为基本要素。其中概念是十分重要 的基础环节。 概念与概念的关系有下位、上位和并列组合关 系等,这为概念教学提供了一种策略。 学生对“概念”的形成需要主动建构,需要有 个性地建构、但必需在“情境”和“协作”等 提供有效的支持。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概念的价值:示范、协助、 训练等。
细胞学说细胞大小(增加支原体内容)、 数目和种类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质 膜的功能特性、结构模型(增加磷脂分 子结构表述有特色)细胞壁组成、作用 (增加真菌与细菌细胞壁的成分及青霉 素的作用) 八种细胞器(叶绿体放在 质体中增加溶酶体)、 细胞骨架细胞质基质改成细胞溶胶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增加原核细胞一 节
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什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遗 传 与 进 化
基因的本质 基因的表达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 是如何变化的?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基因水平认识生命系统)
课程标准的设定主题 1.遗传的细胞基础 2.遗传的分子基础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新学习的概念与学生已有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种 类型: 下位关系:新学习的内容从属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 有的、包摄性较广的概念。 上位关系:当学生学习一种包摄性较广,可以把一 系列原有概念从属于其下的新概念时,新学习的内 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 系。 组合关系:当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与认知结构中已有 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的新命 题时,就产生了组合意义。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发展历史: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维果 茨基等均作出了贡献。 最主要的是皮亚杰的个体认知建构主义(关注 个体独立的工作和思维,即知识建构)和维果 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关注社会互动、协 商对话合作等的作用)。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 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 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 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外部条件(外因):

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 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能不能)

内部条件(内因):

学生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在新学的内容 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愿不愿)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974年,加涅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
含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死 亡两节
细胞分化概念、 原因及其意义 细胞的全能性 干细胞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细胞衰老的特征 细胞的凋亡 癌细胞特征 致癌因子
细胞分化的概念 癌细胞的特征 细胞全能性 干细胞的特征及种类 细胞衰老 细胞凋亡 细胞工程
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基因 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学策略
临海市教育局教研室 金松涛 2008.9
本讲座框架

现代学习理论对于概念学习等的研究 生物必修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概念系统 概念图教学策略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 用
一、三个典型的现代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期 望 环 反应器 境 反应发生器 执行控制
提取 提取
短时记忆
感受器
感觉登记
长 时 记 忆
编码
认 知 结 构
“执行控制”是指已有的学习经验对当前学习过程的影响, “期望”是指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学习的八个层次和课堂教学的八个阶段 (非具体实施步骤):
(1)动机产生阶段 预 期 (2)了解阶段 注意、选择性知觉
1.4 细胞的增殖
新人教版 《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一节 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章中的一 节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无丝分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