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
psh医学解释

psh医学解释
psh医学解释:
1.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肺部肿瘤,通常是由于肺内病变组织形态与硬化性血管瘤相似而得名。
该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且大部分为良性。
在患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瘤体体积的增长,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咯血、胸痛、呼吸不畅和口唇发绀等症状。
治疗方式包括定期CT检查以监测瘤体大小,以及在瘤体体积较大时选择手术切除。
2.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sh):这是一种由各种脑部疾病引起的症候群,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为主要特征。
psh有多种不同名称,如自主神经风暴、交感神经风暴、下丘脑调节异常综合征、间脑癫痫等。
该病在伤后24小时至数周内发生,也可能在伤后1周至5年内出现症状。
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规范,以及临床医生对该病普遍认识不足,极易误诊为临床表现类似的疾病,如癫痫、中枢性高热、恶性综合征、败血症等,从而导致治疗延误。
因此,早期发现及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延缓疾病进展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psh在医学上可能有两种解释:肺硬化性血管瘤和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25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摘要】目的探讨CT在肺硬化性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
结果肿瘤发生于左肺9例,右肺11例。
肿块均为单发,呈椭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楔形或空洞样病灶。
肿瘤最大径线0.7~10cm,CT表现为肺内边界清楚的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增强呈中重度持续强化,强化均匀或不均匀,4例肿块内见斑点状钙化,7例伴邻近胸膜增厚,3例伴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空气新月征”5例,“贴边血管征”4例,“尾征”2例。
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掌握其典型CT特征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075-03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一种少见良性肿瘤,自1956年由Liebow和Hubbell首次报道以来,其组织发生及本质目前尚不清楚[1,2],术前确诊困难。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例PSH的 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07年6月至2012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 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2~66岁,平均43.2岁。
无症状者13例,为体检偶然发现,4例以咳嗽、咳痰就诊,其中1例伴痰中带血,3例因胸部隐痛就诊。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设备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16层螺旋CT,管电压120KV,管电流140mA,层厚5mm,螺距0.75,增强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300mgI/ml碘海醇1.5ml/kg,注射速率3.5ml/s,自肺尖到肺底连续扫描,扫描完成后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将原始数据减薄为层厚3mm、间隔1.5mm的图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将重组图像及减薄图像传至诊断工作站观察分析。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培训课件

• 内部空气新月征发生机制可能是: 一:包膜与肿瘤不同速度收缩所致; 二:肿瘤高度分化并伴有出血,出血排 空所致。 • 特点:不随体位改变。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 18
典型征象二:贴边血管征
贴边血管征:病变边缘明显强化的点状血管断面或弯曲血管影,早期 强化明显且先于病灶本身强化,与肺动脉强化程度相近,血管离开时比原 来细一些。可能是由于病灶推挤、压迫周围血管等结构,从而产生聚拢、 包绕等征象。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 15
典型征象一:空气新月征
•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肿瘤内和肿瘤外特征不同,也就是 说肿块内部和外部都有所谓“空气新月征”在内部可以出 现新月样空洞;在外部出现气流阻塞出现类似“新月样” 表现,可以称为空气驻留区(air trapping zone)也可称之 “空气新月征”。 • 此征象为本病特征性表现,可与其它良性肿瘤及肺癌鉴 别,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此征象并不多见。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 4
病理特征
•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主要病理特点是纤维组织进行性 增生、硬化,代替了正常的肺泡结构,伴随毛细血管嵌 入,致肺泡内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和泡沫样巨噬细胞 反应,最后肺泡壁硬化、完全闭塞,形成瘤样结构。 • 大体标本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质软,部分可见完整包 膜,部分病灶内有灶性出血而呈暗红色后灰褐色。
47y,女性, 术后病理 证实PSP, 以血管瘤 样成分和 实性成分 为主。
A:左肺上叶肺内结节灶,边界清晰 光滑;B:60s:不均匀显著强化
C:延时5min:密度均匀 延迟性强化; D:血管瘤样区(左),实性区
(右)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 31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
42y女性,硬化性血管瘤, 以乳头样区(箭)和实性 区(弯箭)为主。少量的 血管瘤样区(箭头)
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肺平滑肌瘤
(pulmonary leiomyoma)
➢ 肺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各 种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多见。肿瘤起源 于肺内或支气管平滑肌纤维。
➢ 可分为肺内型和支气管内型。两者发病 率相似。
➢ 肺内型病灶小者无症状,巨大者可有咳 嗽、呼吸困难等。
MR表现
➢ MRI表现不一: ➢ T1W可因细胞富含类脂质而呈高信号。
T2W血管瘤成分呈高信号,纤维成分 呈低信号。 增强扫描T1W血管增生部分呈高信号。
患者,女,54 岁,咳嗽就诊,CT 检查示左下肺心影后约2.8 cm×2.4 cm 大小病灶,边缘光整,周围肺纹理推移改变,密度均 匀,增强后均匀强化,边缘见点状强化灶,考虑为血管影。CT 诊 断肺良性肿瘤(肺硬化性血管瘤)。
样钙化是肺内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 ➢ 4、多为单发,也可多发。 ➢ 5、CT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无强化。
中央型(极少见):
发病年龄往往较低,CT扫描表现为支 气管内结节,边缘清楚光滑,内可见钙化, 可呈息肉状,无外侵征象。结节生长较缓 慢,支气管管腔缓慢变大,但一般不会引 起支气管狭窄,阻塞远端的不张肺内可见 含气的支气管。
分型:
根据其主要成分,可以分为软骨型错构 瘤及纤维型错构瘤。以前者多见。
根据其发生的部位,临床上可以分为 周围型和中央型,其中,周围型最为 常见。
影像特点
➢ 周围型: ➢ 1、肺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多位于肺的外周
或胸膜下,边界清,可有浅分叶。 ➢ 绝大多数肿物在2.5cm以下(<3cm)。 ➢ 2、多含有脂肪成分。 ➢ 3、可见钙化:弧形、环状、结节状,“爆米花 ”
➢ 肺乳头状瘤可单发,也可多发。
肺肿瘤影像诊断

无包膜,但分界清,决无浸润,仅个例恶 性报道 多发的错构瘤,在多数病例中,不同瘤体 的组织成分是相似的,仅少数病例不同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60~70 岁,86%的患者 有吸烟史。 罕见于气管、支气管内错构瘤。
肺错构瘤也可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常见有以 下的全身性疾病。 Carney’s triad(Carney 三联征):即支气管软骨瘤、 多发性胃平滑肌肉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Cowden 综合征: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器官 的多发错构瘤病。 错构瘤综合征:合并其他发育异常或良性肿瘤的 肺错构瘤称为错构瘤综合征,此类病人多为 Cowden 综合征患者。
肺炎性假瘤
以青壮年多见,一般发病年龄30~40 岁,女性多于男性。 1/3 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2/3 的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肺化脓症的病史。 炎性假瘤的3 个转归:吸收消散、相对稳定不变、缓慢增 长。 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结节影,少钙化,有些 边缘模糊,似有毛刺或呈分叶状,与肺癌很难鉴别。 肺炎性假瘤在肺部无明确的好发部位,多数在4cm 以下。
9、平滑肌瘤
约占肺部良性肿瘤的2%。多为单发、可有囊性变大小不 等,最大可达13cm,球形,可呈分叶状,有包膜。 可为多发,肺部的病变也可以是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特别 是与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有关,也有合并多发皮下平滑肌 瘤者。 肿瘤可位于气管、支气管内,也可位于周围肺组织,发生 率相近。 以青、中年多见,在5~67 岁,平均为35 岁。女性多于 男性,男女比为2∶3。 放射学无特征性表现,其阴影密度较脂肪瘤高。
肺部良性肿瘤-------1.错构瘤
90%以上肺内错构瘤生长在肺的周边部,紧贴于 肺的脏层胸膜之下,体积大小不等,绝大多数是 单发,80%为圆形、椭圆形, 20%有分叶。密度 均匀,边缘锐利,极个别的有毛刺。10%~30% 可见钙化,以偏心钙化最多见,中心型钙化少见; 爆米花征是肺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但不多见而 且不是肺错构瘤所独有。 多发少见,而且多为双病灶。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ct诊断并提高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hl 9例,男2例,女7例,年龄39~60岁,平均49.5岁。
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行薄层扫描。
结果:shl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胸部x 线检查所有病灶均表现为边缘光滑整齐结节或肿块性病变,ct扫描病灶无分叶征,无毛刺和空洞,无血管切迹征和胸膜凹陷征。
增强后扫描,病灶强化均匀8例,不均匀1例。
病理上分为乳头区、实变区、血管瘤区及硬化区。
结论:ct扫描尤其增强ct扫描及薄层扫描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价值,空气新月征的出现则提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关键词硬化性血管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肺硬化性血管瘤(shl)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较少,术前诊断准确率低。
本组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在此结合分析的ct和病理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2000~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shl患者9例,男2例,女7例,年龄39~60岁,平均49.5岁。
其中7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2例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
病史1个月~6年。
胸部ct扫描均采用light speed 16多层螺旋ct扫描机,先行10mm层厚的平扫及增强扫描,再对靶病灶行2.5mm层厚的薄层扫描。
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在ct导向下进行,应用dfba 16~18g活检针,取组织块及涂片送病理检查。
结果8例呈圆形,1例呈不规则形,有深分叶,2例含气空腔影,钙化2例,9例周围肺组织均光整、无卫星病灶,密度均匀,无毛刺、胸膜牵拉凹陷及血管集束征等恶性征象;强化明显,强化幅度均大于40hu。
位于左肺者3例,右肺6例,上肺叶2例,下肺叶7例,均位于肺的周围部位。
直径1.0~5.0cm。
手术所见:病灶为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质韧例,质硬7例,周围血管丰富,7例与周围组织无黏连,2例周围有炎性反应。
18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MSCT征象分析

显毛刺 , 增强后明显强化 ; 2男 ,3岁 , 图 4 右肺下叶背段椭 圆形肿块 , 内见斑片状钙化 , 伴右肺 门肿 大淋 巴结 ; 3女 ,O岁 , 图 7 右肺上 叶前 段类 圆形肿块 , 明显强化 , 可见“ 贴边 血管征 ” 图4女 ,0岁 , ; 3 右肺上 叶前后段交界处类圆形肿物 , 伴有支气管受 压。
[ ]N u naJ oi en 2 ema ,R s ra uA,Sh s o cus A,e a.R do g—ahl b t 1 aioyp to g l o y
cn r c : e r i e ag m el g J . l m g g of e e s e s g m ni ao t n [ ] Ci I ai , en lo n h o fh u n n
中图分 类号: 7 4 2 R 3 .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0 22 6 2 1 )30 7 -2 10 — X(0 2 0 -040 6
肺硬 化性血 管瘤 ( S 是 一种少 见 的肺 内 良性 P H)
价病变 的部位 、 大小 、 形态 、 密度 、 边界 以及平 扫及 增 强特征 , 意见不 一致 时通过 协商 达成最 终一致 结果 。 结果 1 8例 PH 中 l 为单 发 , 例 为多 发 ( S 7例 1 3个 病 灶 )总 计 2 病灶 。直径 <3c , 0个 m者 1 , 径 ≥ 3个 直 3c m者 7个 ; 于右 肺 上 叶 6个 、 位 中叶 3个 、 叶 6 下
参 考文献 :
[ ]Leo A,H b e S Slrs g hm nim hsoyo , 1 i wA b u bl D . e oi e a g a( i i t l e n o t e ma xnh m ) fh n [ ] a cr 9 6 9 1 :35 . ato a o tel g j .C ne,15 , ( )5 - u 7
肺硬化性血管瘤59例临床分析

小。
目前 , 手术切除病灶是 P H惟一有效的治疗方 S 法 , 术在切 除 病 变 同 时也 明确 了诊 断 。对 肺 外 周 手 孤立小结节或术前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明确 的 PH, S 尽量采用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 口手术 , 手术创 伤小 , 住院时间短。由于本病术前确诊率低 , 因此术 中均 应行 快速 冰冻 病 理检 查 , 以利 指 导 手术 切 除 范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例左下叶开 口见新生物 , 例 2 1
右 下 叶 开 口见 新 生物 , l例左 下 叶基 底段 开 口 内见
基金项 目: 河北省普通高等院校强势 特色学科肿瘤学 建设经费 资助
2 讨 论
P H是胸外科少见 良性肿瘤 , S 其组织起源有较
大争议 ] 目前研 究 表 明 P H来 源 于 呼 吸性 肺 泡 。 S
性 区的 圆形细胞 。前者 胞质 嗜酸性 , 核小 而深 染 , 后
者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 , 形态一致 , 胞质丰富浅染 , 核 呈 圆形 , 核仁 小 , 分裂 罕见 。肺 问质 内瘤 细胞数 核
量 不 同。周 围淋 巴结 呈慢 性炎症 表现 。 3 行 免 疫 组 织 化 学染 色 , 果 示 肿 瘤 组 织 0例 结
本 病 多 由体 检发 现 , 少数 出现 咳嗽 、 中带血 或 痰 及 其他 良性结 节 相鉴别 。
咯血、 胸痛等非特异性临床 表现 。咳嗽为相对多见 症状。与支气管肺癌不 同,S P H患者咯血多为满 口 鲜 血 , 尔 为 少 量 痰 中 带 血 J 笔 者 认 为 , 病 症 偶 。 该
4 l例 , 不均匀 1 ( 8例 6例可见钙化 ) 位于肺外周 4 , 9例 , 门 1 。4 肺 0例 7例行 胸部 c T平扫检查 , 见肿瘤 单发 4 3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H是一种少见的肺良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大
多数起源于上皮细胞,尤其是肺细胞或终末细支气管 细胞,也叫硬化性肺细胞血管。
临床:
发病率:占肺良性肿瘤的22.2%—32.8% 性别:女性多见,占83%(附院14个病理证实的病例
中10个为女性) 年龄:13—80岁,平均46岁(附院14个病例中5个在20 岁左右,8个在50岁以上) 症状:通常无症状,偶有咳嗽、胸痛、咳血 部位:右肺略多,下叶多见,95%为单个结节,位于 外周部。
CT表现:
肿瘤与肌肉对比多为等密度,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和
囊变,研究认为,出血可能是造成囊变的主要原因。 PSH增强后多为中重度强化,强化可均匀或不均匀。
PSH特征性征象:
1、空气新月征:是由于未分化的肺泡间质细胞不断增生 和透明样变,致气道变形而形成肿瘤与包膜间的游离 气腔,CT表现为肿块周围新月形或半圆形的无肺纹理 区域。 2、贴边血管征:表现为病灶周围明显强化的线样血管 影或断面血管影。
PSH鉴别诊断:
2、炎性假瘤:病变多位于胸膜下,成楔形或类圆形, 与胸膜广基底相贴,密度不均,强化多较明显,可有 毛刺征,尖桃征、支气管充气征等。
PSH鉴别诊断:
3、结核球:多位于双肺上叶和下叶背段,周围常有卫 星病灶,增强呈环形强化或无强化,钙化常见。
PSH鉴别诊断:
4、肺霉菌球:多表现为薄壁空洞或空腔内孤立球形灶, 病灶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增强一般不强化。
PSH鉴别诊断:
5、周围型肺类癌: 肺内类圆形肿块,多边缘光滑,
血运丰富,为气管动脉供血,增强明显强化,临床上 常伴有类癌综合征(阵发性皮肤潮红、胸痛、腹泻、 喘鸣等)。 6、肺动静脉畸形:CT上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的致密影, 多位于肺门附近的肺内带。在不少病例中可见到输入 动脉及引流静脉。
PSH影像小结:
PSH特征性表现:
3、尾征:表现为肿瘤边缘的尾状突起,且多位于病灶 靠近肺门一端,其发生与PSH对肺门血管有生长趋向 性有关。 4、晕征:是出血的影像表现,其病理基础是病灶周围 肺组织淤血,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
PSH鉴别诊断:
1、错构瘤:病灶边界清楚,CT上可见典型的爆米花
样钙化及脂肪成分。
肺硬化性血管瘤多无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无特殊好发部位,多见于中年女性,其典型CT表现包 括肺内边界清楚的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可伴有钙化, 中重度强化。空气新月征、贴边血管征、尾征、晕征 等为其相对特异性的表现。有时与不典型错构瘤、炎 性假瘤等难以鉴别。
病理:
组织形态
2种主要细胞缺一不可:立方状上皮细胞 圆形(多角形)细胞 4种组织构型:至少含以下三种 乳头状结构 实性细胞区 细胞内出血 硬化性变化
CT表现:
CT上多表现为肺内边界清楚的孤立性结节或肿块,这
与PSH多为良性肿瘤,病变挤压周围肺组织而引起肺 不张或肺纤维化形成假包膜包绕肿瘤组织有关。肿瘤 形态多样,以椭圆形和类圆形多见,也可表现为不规 则分叶状,反应肿瘤病理成分复杂、在各个方向上生 长不均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