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可能性
2024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3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课件

人数 8
6
7
15
7
老师随便抽取一名学生,表演什么节目的可能性最大?
表演什么节目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答:表演讲故事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表演讲故事的人数 最多;表演小品的可能性最小,因为表演小品的人 数最少。
3.下表是从纸箱里摸30次球的结果(摸出一个球再放 回去)。请你辨一辨。
球 白球 黑球
次数 25
5
(1)纸箱里一定有25个白球,5个黑球。 ( × )
(2)纸箱里白球数量可能比黑球多。
(√)
(3)如果再摸一次,不可能摸到黑球。 ( × )
(4)白球被摸到的次数比黑球多20次,再摸20次, 有可能摸到黑球的次数比白球多。 ( √ )
4.有十二张扑克牌,黑桃有5张,梅花有4张,方块有3张。 从十二张扑克牌中任意抽一张扑克牌,抽到什么花色的 可能性最大,什么花色的可能性最小?
答: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最大,抽到方块的可着数字,小明用这三个 小正方体各抛了30次。
1
6
35
2
3
12
3
3
33
六个面上分别写: 两个面写1,两个面 一个面写1,两个面 1,2, 3,4,5,6 写2,两个面写3 写2,三个面写3
(1)抛30次,3朝上9次。他可能抛的是第( 2 ) 个 小正方体。
1
6
35
2
3
12
3
3
33
六个面上分别写: 两个面写1,两个面 一个面写1,两个面 1,2, 3,4,5,6 写2,两个面写3 写2,三个面写3
(2)抛30次,3朝上4次。他可能抛的是第( 1 )个 小正方体。
(3)抛30次,3朝上16次。他可能抛的是第( 3 )个 小正方体。
可能性(第3课时)

可能性(第3课时)
一、复习旧知, 激励导入
(1)小明要从盒子中摸出一个球,你觉得他会摸出 什么颜色的球?
(2)他摸出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 为什么?
二、试验猜想, 探究新知
里面有 两种颜色的小球
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 大?
二、试验猜想, 探究新知
里面有 两种颜色的小球
四、全课总结, 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
把10张卡片放入纸袋,随意摸一张,要使摸出 数字“1”的可能性最大,数字“5”的可能性 最小,卡片上可以是什么数字? 请你填一填。
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
三、实践应用, 反馈提升
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摸出 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小?
三、实践应用, 反馈提升
(1)想一想,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 (2)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三、实践应用, 反馈提升
(3)你能设计一个试验验证你的猜想吗? 想一 想,设计这个试验时需要注意什么?
(1)掷出一枚硬币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2)如果全班每人掷一次,正面和反面哪一面
朝上的可能性大? (3)全班每人一起掷一次,
并统计结果。
三、实践应用, 反馈提升
历史上一些著名数学家做抛硬币试验的数据
试验者
抛硬币次数
德·摩根
4092
蒲丰
4040
费勒
10000
皮尔逊
24000
罗曼诺夫斯基 80640
正面朝上次数 2048 2048 4979 12012 39699
反面朝上次数 2044 1992 5021 11988 40941
第四单元4.3《可能性例3》(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可能性例3》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第四单元:可能性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及其与事件的关系。
2. 学生能够利用列表法或画图法展示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3. 学生能够根据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和推理。
教学重点:1. 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掌握列表法和画图法展示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1. 对可能性的理解和应用。
2. 利用列表法和画图法展示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可能性概念的理解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概率知识,如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
2. 提问:你们觉得可能性是什么?它与事件有什么关系?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可能性的概念:可能性是指事件发生的机会大小,通常用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
2. 解释可能性与事件的关系:事件的可能性越大,发生的机会就越高;可能性越小,发生的机会就越低。
三、实例讲解(15分钟)1. 通过实例讲解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如投掷骰子、抽签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事件的可能性?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可能性概念。
2. 老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列表法和画图法展示事件的可能性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可能性的概念。
2. 提问:你们知道如何展示一个事件的可能性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列表法:将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列出来,计算每个结果的可能性。
2. 讲解画图法:通过画树状图或韦恩图展示事件的可能性。
三、实例讲解(15分钟)1. 通过实例讲解列表法和画图法的应用,如投掷两枚骰子、抽取扑克牌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列表法或画图法展示事件的可能性?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列表法和画图法。
2. 老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可能性(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可能性(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
2. 使学生掌握利用列举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利用列举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列举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正确判断,列举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要介绍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2.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二)新课讲解1. 讲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举例说明。
2. 引入列举法,讲解列举法的概念和步骤。
3.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列举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列举法的运用。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列举法的运用。
2. 教师补充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相关概念和例题。
五、板书设计1. 课题:可能性(3)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列举法的运用,使学生掌握了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列举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可能性(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可能性(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可能性概念,能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理解并掌握可能性概念。
2. 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可能性概念。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数学知识。
2.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盒子,告诉学生盒子里有红球和白球,让学生猜测摸出一个球的可能性。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可能性这一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可能性概念。
(2)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可能性概念。
3. 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并讲解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总结。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可能性概念,能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
这一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概念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可能性(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可能性(3)》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可能性(3)》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随机现象,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的概率。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对于随机现象和可能性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概率的计算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随机现象,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引导学生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随机现象,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随机现象,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操作的材料,如骰子、卡片等。
2.准备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猜谜游戏,引出随机现象和可能性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实际操作,如抛硬币、掷骰子等,引导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随机现象,并记录结果。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记录的结果,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并交流分享。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猜拳游戏、抽奖活动等。
最新西师大版五上《可能性3》课件(一等奖)

状元成才路
2. 1只飞鸟随意落在地上的方格中,说一说 飞鸟可能落在哪个方格。
状元成才路
123
小鸟可能落在1方格,可能落在2 方格,可能落在3方格。
状元成才路
3.任意掷骰子1次。 掷得的点数 可能是……
掷得的点数可能是1、 2、3、4、5、6。
状元成才路
4.同时抛两枚1元的硬币,说一说硬币落地后所 有可能的结果。
状元成才路
图形③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图形( ② )。 图形④是图形( ③ )绕点O沿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状元成才路
第3课时 可能性(3)
西南师大·五年级上册
状元成才路
对于可能出现的结果,你是怎样 写出全部的结果的呢?
可以用列举法,不重复不遗漏地 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状元成才路
1.说一说自己小组有多少位同学。如果用抽签 方法选1位同学在班上发言,谁会去发言?在 纸片上写名字,做几个纸团,试一试。
小组内每位同学都可能在班上发言。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课后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90 2
顺时针方向旋转90°
逆时针方向旋转90°
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向下平移3格,向右平 移1格
3.填空,并说一说。 图形①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旋 转( 90 )°,得到图形④。 图形②绕点O沿(逆 )时针方 向旋转90°,得到图形③。
状元成才路
5.小王家在重庆,假期想去都江堰旅游。想一 想,小王从重庆到达都江堰,有多少种方式可 选择?
重
火车
成
公交车
都
庆 市
汽车
都 市
火车
江 堰
状元成才路
重
火车
可能性第3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可能性第3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的区别。
3. 可能性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区分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可能性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的区别。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问题,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的区别。
3. 可能性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事件的可能性。
2. 提高题: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可能性知识进行解答。
3. 拓展题:探讨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1. 导入的设计: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本教案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可能性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 有哪些收获呢?
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1)明天(可能)是晴天 (2)打开电视,正在播放的(可能)是动画片。 (3)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4)西西的妹妹( 不可能 )比西西大。
2.我会填。 (1)状状玩摸球游戏,每次从袋中摸出一个球,再 放入袋中,一共摸了30次,其中白球摸到24次, 黑球摸到6次。由此推测,袋子中( 白 )球可能多。 (2)一副扑克牌共54张,从中任意摸出一张,摸到8 的可能性比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 大 )。(填“大” 或“小”)
整理复习 3.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习旧知
确定现象与 不确定现象 可能性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可能性的大小
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一定”“可能”或 “不可能”。
太阳( 不可能 )从西边升起。 明天( 可能 )是晴天。 世界上( 一定 )每天都有人出生。 人的身高( 不可能 )有10m
可能性的大小
每个转盘中的指针转到红色区域的可能 性都是一样的吗?
黄 蓝红
红 黄
蓝
扇形面积的大小
随堂练习
1.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 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 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 赛,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 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点。因为乙队 的成绩呈上升趋势。
2.小裁判。
你认为选哪个转盘比较公平呢?
黄 蓝红
红 黄
蓝
黄 红 等可能性
蓝
3.六(1)班同学体重情况如下表。
问题:如果把全班同学编号,随意 抽取一名学生,该生体重在36kg及以下 的可能性大?还是在39kg及以上的可能 性大?为什么?
36kg及以下的人数有 2 + 4 + 5 = 11(人)
39kg及以上的人数有 12 + 10 + 4 + 3 = 29(人) 2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