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来治疗脂肪肝经验总结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研究概况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研究概况张夏;罗伟生;宁碧泉;张扬武;王仕衍;禤传凤;陈姗【摘要】通过分析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相关文献,总结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并从辨证分型论治、单味中药、中成药及中医外治等方面论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情况,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一定的资料和依据.【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7(019)008【总页数】3页(P75-77)【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研究概况【作者】张夏;罗伟生;宁碧泉;张扬武;王仕衍;禤传凤;陈姗【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由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压力增加,饮食结构和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日益低龄化,在西方人群中,NAFLD的发病率为20%~30%,国内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区的患病率已达15%左右,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病[2]。
中华医学中并无NAFLD的详细描述,多是根据其特点归属于:“肝癖”“肝着”“肥胖”“肝痞”等疾病的范畴。
笔者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味中药、中成药、中医外治等方面对NAFLD的中医药治疗展开论述。
对 NAFLD病因病机的论述,众多医家都是在结合该病“胁痛”、“痞满”、“积聚”、“肝癖(痞)”等病名及前任研究基础上并根据临床表现总结得出。
陈福来[3]认为NAFLD的病因病机主要脂肪肝多为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嗜酒无度,或劳逸失常等,损伤脾胃,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脂浊痰湿内生,相互交结,留滞于肝;同时,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肝病传脾,进一步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两者互为因果,进一步加重病情的进展。
陈福来脏腑升降八法之临床运用

氏《 临证指南 医案》 中运用颇 广 , 常以紫菀 、 杏仁 、 瓜萎皮 、 枳 壳、 桔梗 、 郁金 、 枇 杷 叶 等 药 为首 选 , “ 开 降上焦肺气 , 上 窍 开 泄, 下 窍 自通 矣 ” [ 2 1 。开 降 肺 气 , 不仅 可 以 宣通 大肠 气 秘 , 若 见 小便不通 , 临床亦可采用 , 前人 喻之 谓 “ 挈壶揭盖” 法, 肺 气 宣 通, 水 道得 以通 调 , 则 小便 自利 。
案 2 . 徐 某某 , 男, 6 3岁 。2 o 1 2年 1 0月 8日初 诊 。
运 用 脏 腑 升 降 八 法 治 疗 多 种病 , 疗 效 显 著 。 现 将 家 父 脏 腑
升 降 八 法 整理 总结 如下 , 敬请前辈及同道指正。
l 肃 肺 平 肝 法
肝主升发 , 肺 主 肃 降 。若 因 内外 诸 因导 致 肺 降 不 及 或 肝 之升发太过 , 皆 可致 病 。此 法 即是 用 于 肺 失 肃 降 , 肝 气 上 逆 所 致 的各 种 证 候 。诸 如 咳 嗽 、 气急 、 胸痛 、 胁肋作胀 , 甚则头痛 目 眩, 如见舌苔薄 白, 脉 象 弦劲 , 治 以肃 肺 降气 平 肝 。 家 父 常 用 药物 如 : 苏子 、 杏仁 、 代赭石 、 香附子 、 旋覆花 、 枇杷叶等 。 若因 肝经 气火上 冲, 肺失 清肃 , 络 伤血 溢 , 而 见 咳血 、 衄血 . 舌 苔 薄
关键词 脏腑升降 治疗应用 名 医经验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4 ) 0 6 — 0 0 6 5 — 0 3 中图 分 类 号 R 2 4 2
《 素问 ・ 六 微 旨大 论 》 谓: “ 非 …入 , 则 无以生长壮老 已; 非 升降 . 则 无 以生 长 化 收 藏 。 ” 1 1 3 1 9 9 升 降 出 入 是 脏 腑 功 能 的 基 本
脂肪肝的治疗心得体会一个患者的经历分享

脂肪肝的治疗心得体会一个患者的经历分享脂肪肝的治疗心得体会:一个患者的经历分享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它是由于肝脏内脂肪含量过高而引起的。
作为脂肪肝的患者,我深知这个病带来的不便和困扰。
然而,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饮食调节,我成功地控制了我的脂肪肝症状,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处理脂肪肝的经历,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对其他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定期的医生检查和监测。
脂肪肝的治疗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督。
我建议所有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医生关系,并且定期进行检查以了解病情的发展。
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每次就诊时,我都会与医生详细沟通,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这种沟通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饮食调节非常关键。
恰当的饮食调节可以降低脂肪肝对身体的影响,促进肝脏的修复和恢复功能。
在我开始治疗脂肪肝之后,我与营养师一起制定了适合我的饮食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了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食物。
我尽量避免油炸食物、高糖食物和过多的盐摄入。
同时,我增加了对水果、蔬菜、鱼类、瘦肉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除了合理的饮食,我还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等,以帮助肝脏代谢脂肪,促进身体健康。
此外,我找到了一些自我调理的方法。
我发现轻度的按摩对于脂肪肝的治疗和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每天晚上,我会用手轻轻按摩腹部,以刺激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脂肪的代谢和消除。
此外,我还尝试了一些中药疗法和保健品。
这些自我调理的方法需要谨慎选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另外,心理的调适也是十分重要的。
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病,症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会完全消失。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一度感到沮丧和焦虑。
然而,通过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我找到了一些缓解焦虑的方法,如阅读、听音乐和参加一些活动。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疾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在治疗脂肪肝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是比治疗更加重要的一环。
脂肪肝的治疗经验分享患者的心路历程

脂肪肝的治疗经验分享患者的心路历程近年来,脂肪肝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的人口患有脂肪肝,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长。
脂肪肝的发展过程相对缓慢,大多数患者在早期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然而,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脂肪肝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严重的肝脏疾病,威胁到患者的健康。
作为一名脂肪肝患者,我亲身经历了这一疾病的治疗过程。
在此,我愿意分享我的治疗经验和心路历程,希望能为其他脂肪肝患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首先,当我被诊断为脂肪肝时,我感到十分震惊和无助。
我开始自责,追溯自己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的种种错误。
然而,沮丧和自责并不能解决问题,我必须积极面对,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初期,我主要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来控制脂肪肝。
我减少了摄入的糖分和脂肪量,增加了蔬果和蛋白质的摄入。
我每天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
这些改变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个曾经习惯高糖高脂饮食且缺乏运动的人来说。
但是,我告诉自己,只有我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改善我的健康状况。
慢慢地,我开始感受到一些积极的变化。
我体重逐渐下降,体脂率减少,血脂和血糖也得到了控制。
这些结果激励着我继续坚持下去。
此外,我还咨询了专业的医生和营养师,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我还加入了一些脂肪肝康复群,与其他患者分享我的经验和了解他们的治疗方法。
除了饮食和运动的改变,我还尝试了一些辅助治疗方法。
中药和中医针灸是我选择的两种方法。
中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帮助肝脏解毒和修复。
针灸则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肝脏功能。
当然,这些辅助治疗方法并非每个人都适用,但对我来说,它们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尝试任何辅助治疗方法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确保安全和有效。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挫折和困惑。
有些时候,尽管我坚持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我的肝脏状况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
这让我开始怀疑和质疑自己的努力是否真正有效。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经验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经验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细胞内积聚大量脂肪。
中医学认为,脂肪肝是由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中医治疗脂肪肝主要通过调理脾胃、清除湿热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脂肪肝的方法和经验。
一、饮食调理饮食是中医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中医认为,脂肪肝患者应该少食油腻、辛辣、煎炸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
此外,还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作用的食材,如薏苡仁、山楂、茶叶等。
同时,要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这些都会对肝脏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二、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脂肪肝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中药有黄芩、黄连、茵陈、山楂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作用,能够帮助改善脂肪肝患者的症状。
中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剂量和用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三、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脂肪肝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脾胃、清除湿热,从而改善脂肪肝的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
针灸疗法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安全和有效。
四、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对于改善脂肪肝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认为,脂肪肝是由于湿热内蕴导致的,而运动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从而减轻脂肪肝的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脂肪肝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疗法和运动调理。
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证明是有效的,但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中医治疗脂肪肝需要长期坚持,配合医生的指导和监测,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经验心得我是如何通过减少炸食摄入改善肝脏健康的

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经验心得我是如何通过减少炸食摄入改善肝脏健康的作为一名长期饮食不太健康的人,我曾经因为不注意饮食而患上了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肝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内堆积了过多的脂肪。
然而,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我成功地将脂肪肝逆转,并且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下我是如何通过减少炸食的摄入来改善肝脏健康的。
一、了解脂肪肝首先,我发现了解脂肪肝的原因和危害是迈向健康肝脏的第一步。
脂肪肝主要有两种形式: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酒精性脂肪肝(AFLD)。
NAFLD是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脂肪肝病变,而AFLD则是因过度饮酒引起的脂肪堆积。
脂肪肝的发展可能导致炎症和纤维化,最终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
二、减少炸食摄入针对脂肪肝,改善饮食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减少炸食的摄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
炸食通常含有高量的油脂和热量,对肝脏健康有很大影响。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经验心得:1.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将食物烹饪方式改变成更健康的选项对于改善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代替炸食,我会选择蒸、煮、烤等方式来烹饪食物。
这样可以减少油脂的摄入,降低热量,并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
2.控制炸食的次数虽然偶尔吃一些炸食并不会对肝脏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频繁食用炸食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因此,我尽量避免频繁吃炸食,而是选择丰富蛋白质和蔬菜的饮食。
3.选择合适的油类对于需要使用油炸的食物,选择适量并且健康的油类也是重要的。
例如,橄榄油和亚麻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相比于含饱和脂肪酸较高的动物脂肪或椰子油,它们更有益于心脏和肝脏健康。
三、加强运动和控制体重除了改变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和控制体重也是我改善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减轻肝脏的负担。
此外,正常的体重可以减少肝脏脂肪堆积的风险,因此,我注重保持适当的体重。
四、适度饮酒如果你是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限制饮酒也是非常重要的。
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心得体会我如何成功逆转我的脂肪肝

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心得体会我如何成功逆转我的脂肪肝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心得体会:我如何成功逆转我的脂肪肝概述:脂肪肝,是指肝脏内部脂肪含量过高,导致肝细胞受损和功能异常。
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本文将分享我自身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心得体会,以及成功逆转脂肪肝的经验。
一、认知脂肪肝的危害脂肪肝虽然属于可逆性疾病,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会进一步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疾病。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脂肪肝的危害,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二、预防脂肪肝的重要性预防是关键,对于脂肪肝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热量的食物摄入量。
适量增加蛋白质、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以维持肝脏正常代谢功能。
2.适量运动增加体育锻炼,帮助消耗体内多余能量,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
每周保持3-5次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3.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增加肝脏负担,损害肝脏功能,容易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戒烟限酒对预防脂肪肝具有重要作用。
三、脂肪肝的治疗心得体会脂肪肝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但以下是我个人在治疗过程中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1.及时就医一旦发现有脂肪肝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和指导。
专业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2.调整饮食习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饮食调整,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糖分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合理搭配膳食,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和粗粮,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3.药物治疗辅助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经过临床验证的脂肪肝药物进行治疗辅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修复受损肝细胞和促进脂肪的代谢。
4.合理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和强度。
适量运动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和代谢,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减少熬夜、避免焦虑等,有利于维持肝脏健康。
脂肪肝中医治疗记录

脂肪肝中医治疗记录脂肪肝,这个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的疾病,正困扰着许多人的健康。
作为一名中医从业者,我想分享一些在脂肪肝治疗方面的经历和体会。
在我的行医生涯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脂肪肝患者。
其中有一位患者让我印象深刻,他叫_____,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性,在一家企业担任中层管理职务。
由于工作的原因,他经常需要应酬,饮食不规律,加上缺乏运动,逐渐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
在一次单位组织的体检中,他被查出患有中度脂肪肝。
初诊时,_____面色微黄,身体略显肥胖,尤其是腹部赘肉较多。
他自述时常感到乏力、腹胀,食欲也不太好。
我为他进行了详细的中医诊断,包括望、闻、问、切。
观察他的舌苔,发现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综合这些症状,判断他属于痰湿内阻型脂肪肝。
针对他的病情,我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首先是中药调理,以健脾利湿、化痰消瘀为主要治法。
开了一个方剂,包括白术、茯苓、泽泻、山楂、丹参、赤芍等中药。
嘱咐他每日按时煎服。
同时,我也给他提出了一些生活上的建议。
饮食方面,要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比例。
尽量避免饮酒和吸烟,做到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此外,还建议他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_____严格按照我的治疗方案执行。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他再次来复诊时,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自述乏力和腹胀的症状有所减轻。
我再次为他进行诊断,发现舌苔较之前变薄,脉象也有所改善。
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继续用药。
就这样,经过三个月的持续治疗,_____的症状基本消失。
再次进行检查,发现脂肪肝的程度有了明显的减轻。
除了_____,还有一位女性患者_____,她是一位家庭主妇。
由于长期在家操持家务,缺乏运动,加上饮食较为油腻,也患上了脂肪肝。
她的症状与_____有所不同,除了身体乏力、腹胀外,还伴有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等症状。
经过诊断,她属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福来治疗脂肪肝经验总结
标签:名医经验;陈福来;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等多种因素引起、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的一种病理综合征。
脂肪性肝病现已取代病毒性肝炎而成为全球性第一大肝病[1],目前现代医学对脂肪肝尚无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近年来,中医药在脂肪肝的证候规律研究、辨证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不少进展,临床治疗脂肪肝也获得满意疗效[2]。
陈福来主任医师是江苏省名中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0余载。
陈老在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对脂肪肝中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者有幸跟师抄方学习,受益颇多。
现将陈老临床诊疗脂肪肝经验初步总结如下。
1 临床经验
1.1 辨证思路
根据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可将其归为中医学“肝积”“肝癖”“胁痛”“肥气”“痞满”等范畴。
陈老认为,脂肪肝的病位在肝,脾虚肝郁是其发病基础,痰、湿、瘀是其病理因素,但脾虚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对此前人多有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
”《张氏医通》云:“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得湿热伤脾。
”《温热经纬》云:“盖太饱则脾困,过逸则脾滞,脾气滞而少健运,则饮停湿聚矣。
”《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有“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之说,《医方论》更提出“人非脾胃无以养生,饮食不节病即随之”的观点。
因此,陈老认为,脂肪肝多为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嗜酒无度,或劳逸失常等,损伤脾胃,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脂浊痰湿内生,相互交结,留滞于肝;同时,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肝病传脾,进一步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
两者互为因果,进一步加重病情的进展。
1.2 治疗原则
张仲景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强调肝病治脾的重要性,告诫切勿“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近代医家张锡纯亦主张“欲治肝病,原当升降脾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进一步指出从脾论治肝病的观点。
根据脂肪肝的“肝脾同病、脾虚为本”辨证思路,陈老临证强调“从脾论治、治脾为先”原则,确立以健脾疏肝、祛痰化湿为治疗大法。
多以健脾助运为先,配伍疏肝理气、化痰泄浊,佐以活血化瘀、清热化湿等,从而达到脾气健运、肝木得疏、痰湿化、积滞消,脂肪代谢恢复正常的目的,即张元素所谓“养正则积自除,脾健则四旁皆运,运则气血流通,其积自消”。
1.3 遣方用药
基于上述认识,陈老临床处方常用党参、白术、茯苓、黄精、法半夏、陈皮、柴胡、香附、泽泻、决明子、山楂、荷叶、丹参等为主加减治疗脂肪肝。
其中党参、茯苓、白术、法半夏、陈皮等健脾祛湿,黄精补益脾气;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尤长于消化油腻肉食积滞;决明子功善清肝除痰;泽泻利湿泄浊;荷叶芳香化浊;丹参活血祛瘀。
辨证加减:湿热偏盛者可加茵陈、黄芩,肝区疼痛者加延胡索、白芍,食少纳呆者加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嗜酒者加葛根,转氨酶升高者加五味子、垂盆草等。
另外,陈老亦注重患者日常调理,要求饮食清淡、控制饮酒、适当运动等。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6岁,2014年5月26日初诊。
4年前体检发现脂肪肝、无不适,近半年感右胁肋胀满、隐痛不适,伴疲倦乏力,食欲一般,大便偏溏,舌淡红,苔薄腻,脉滑弦。
B超示:脂肪肝。
肝功能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8.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3.8 U/L,谷氨酰转移酶83.9 μmol/L,总胆红素14.7 μmol/L。
血脂分析:总胆固醇5.3 mmol/L,三酰甘油1.85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1 mmol/L。
中医诊断:胁痛;证属脾虚肝郁、痰湿蕴积。
治以健脾疏肝、祛痰化湿。
处方: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10 g,黄精10 g,法半夏10 g,陈皮6 g,柴胡10 g,香附10 g,郁金10 g,泽泻15 g,山楂20 g,荷叶20 g,丹参20 g,垂盆草50 g,五味子6 g。
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7剂后,患者自觉诸症有所好转,守方加减治疗3个月,复查正常。
嘱患者停药后注意日常调理。
按:肝脾同居中焦。
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土壅木郁,酿生痰湿,阻塞肝络,肝失疏泄,致脂浊痰湿内生而形成脂肪肝。
因此,脾虚肝郁、痰湿内蕴为基本病机。
上述病例因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之品,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脂由痰化,膏脂痰浊蕴结于肝而发为本病。
脾失运化、肝气不疏,故见疲倦乏力、食欲一般、便溏、胁肋胀满、隐痛、苔腻、脉弦滑等症,证属脾虚肝郁、痰湿内蕴,治以健脾疏肝、祛痰化湿,根据病情辨证加减,使脾气健运、肝气条畅,从而诸症好转,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建议[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9):652-655.
[2]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4):27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