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痛风临床诊治指南解读

中国痛风临床诊治指南解读

中国痛风临床诊治指南解读什么是痛风?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嘌呤核酸代谢物尿酸排泄减少或者排泄过多、生成过多等因素导致体内尿酸升高,并在关节、软组织及肾脏等组织中沉积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痛风的主要症状是间断性关节炎,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可导致残留畸形和功能障碍。

痛风的发病机制痛风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代谢原因等多方面的因素。

尿酸代谢与排泄异常是主要的病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尿中尿酸排泄减少和体内尿酸排泄受阻等。

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根据我国《痛风防治指南》(2018年)的相关规定,对于疑似痛风的患者,在进行详细问诊以及体格检查的基础上,需要进行血清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并依据IMEF(尿酸酶、尿酸排泄、尿酸浓度、滤过率)评估系统来评估痛风的严重程度。

对于疑似或确诊的痛风患者,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针对轻、中度痛风的患者,可以采取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重度和复杂性痛风患者,则需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定制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进行一些重要且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戒烟戒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合理饮食、可行的运动方式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恶化,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严重程度和病程的长短都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对于疑似或确诊的痛风患者,需要重视诊断和治疗,并且要注重平时的生活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和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科学、合理的痛风诊治指南,尤其是我国的《痛风防治指南》(2018年),能够在诊疗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指南PPT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指南PPT
痛风性关节炎的 诊治指南
汇报人:XXX 202X-XX-XX
contents
目录
• 痛风性关节炎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策略与方法 • 预防与康复 • 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01
CATALOGUE
痛风性关节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 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 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的病损及炎症 反应。
生活方式调整
痛风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 保持适当的体重、规律作 息等。
物理治疗
对于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 和僵硬,可采用物理治疗 如热疗、超声波等缓解症 状。
04
CATALOGUE
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尿酸检测,以 便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 ,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
发生。
控制饮食
03
CATALOGUE
治疗策略与方法
药物治疗
急性期治疗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应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 素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间歇期及慢性期治疗
在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应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 ,以降低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作。
伴随疾病的治疗
若痛风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应积极治疗,以 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关节滑液分析
滑液中可发现尿酸盐结晶。
X线检查
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中晚期 可见关节骨质侵蚀、关节间隙
狭窄等。
超声检查
有助于发现关节内尿酸盐结晶 沉积。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相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累 及小关节,骨关节炎则多累及大关节。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解读PPT课件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解读PPT课件
发病机制
痛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尿酸升高通常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现状
痛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中,痛风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治疗原则
评估病情: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尿酸水平、痛风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生活习惯等。
04
非药物治疗措施探讨
戒烟限酒
减重与控制体重
增加身体活动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增加痛风发作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痛风症状。
肥胖是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风险。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
反映肾脏排泄尿酸的情况,有助于痛风的诊断和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符合痛风诊断标准者可确诊。
诊断标准
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相鉴别,注意询问病史、查体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03
$number{01}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解读
2023-12-30
汇报人:xxx
目录
痛风概述与流行病学诊断方法与标准更新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非药物治疗措施探讨并发症防治策略患者管理与健康教育
01
痛风概述与流行病学
痛风定义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的疾病,常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以及慢性关节炎等症状。
个体化评估

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疗指南解读

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疗指南解读

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疗指南解读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疗指南(2024)是中国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关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一项权威指南。

该指南的发表旨在提供最新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给临床医生和患者,以便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以下是对该指南的解读。

首先,该指南明确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而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引起的尖锐性关节炎。

对于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指南建议男性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或伴随尿酸结石或尿酸性肾病。

而痛风的诊断则需要临床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关节液抽取检查或尿酸结晶证实。

其次,该指南详细介绍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和病因。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在中国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与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等因素有关。

另外,该指南还指出一些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该指南列出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评估和治疗的原则。

对于高尿酸血症的一般评估,包括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酸测定、尿尿酸测定、肾功能检查等。

在治疗方面,该指南推荐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尿酸降低药物(如别嘌醇等)和尿酸排泄药物(如丙磺舒等)来调节尿酸水平。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减少饮酒等)和生活方式改变(减轻体重、增加运动等)。

最后,该指南还强调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

因此,早期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对于预防和管理这些并发症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疗指南(2024)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份权威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通过遵循该指南,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的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建议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评估病情控制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痛风的认识和 自我管理能力。
04 规范中的关键问题及解读
如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强调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 ,有助于准确判断痛风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
强自我保健意识。
02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病情的方法,如定期测量血尿酸水平、观察关节
症状变化等,及时发现病情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03
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5 规范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02 痛风诊疗概述
痛风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痛风定义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的慢性疾病,常表现为 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和尿酸性肾病等。
流行病学特点
痛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但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发病率存在差异。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痛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痛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常见于 大脚趾、踝关节和膝关节等部位。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 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痛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其中,血尿酸水平检测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还需要结合关节液检查、X线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综合判 断。
06 总结与展望
规范实施的意义和影响
提高痛风诊疗水平
通过规范的诊疗流程,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痛风,减少误诊 和漏诊,提高治疗效果。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1977年ACR急性痛风关节炎分类标准
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或 2.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或 3.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6项 ⑴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 ⑵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 ⑶单关节炎发作 ⑷可见关节发红 ⑸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⑹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 ⑺单侧跗骨关节受累 ⑻可疑痛风石 ⑼高尿酸血症 ⑽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 ⑾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 ⑿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三、痛风的治疗
1、治疗目标 2、饮食管理 3、急性痛风治疗 4、降尿酸药物的治疗
四、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指南解读
一、高尿酸血症的定义
心血管、内分泌:
男性>7mg/dl 女性>6mg/dl
ACR、EULAR、日本、台湾、风湿 不分性别、年龄>7mg/dl
(1mg/dL=60µmol/L)
--见《中华风湿病杂志》2015年第7期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指南解读
3.急性痛风的治疗
NSAIDs 为各指南一线药物 吲哚美辛、塞来昔布
秋水仙碱 ACR、风湿:一线药物 强调小剂量
EULAR、台湾:二线用药 日本:注重在急性痛风发作先兆时应用 糖皮质激素 ACR、EULAR:一线药物
日本:二线药物 台湾:三线药物
参考指南
● 美国风湿病学会 2012 年痛风诊治指南(ACR)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 2011 年痛风治疗指南(EULAR) ● 日本痛风-核酸代谢协会 2011 年高尿酸血症、痛风诊疗指南 ● 欧洲专家组 2013 年多国痛风诊断治疗的循证推荐意见 ● 中华风湿病学分会 2010 年原发性痛风诊疗指南(风湿) ●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2009 年)无症状高尿酸

《痛风的诊治》PPT课件

《痛风的诊治》PPT课件
对于频繁发作痛风的患者,考虑 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
炎药预防痛风发作。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作息、适当的 运动和控制体重。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疲劳、关节损伤、感染等诱发痛风发作 的因素。
物理疗法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和 肿胀。
痛风饮食控制
低嘌呤饮食
缓解期护理
在痛风缓解期,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 的运动和关节功能锻炼,以促进关节 功能的恢复。
心理护理
痛风患者常常因为疼痛和病程漫长而 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应注意 心理疏导和支持。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尿酸检测和肾功能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痛风相关的问题。
注意事项
避免诱发因素
合理用药
如疲劳、寒冷、暴饮暴食等,这些因素可 能诱发痛风的发作。
01
02
03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等实验室 检查,检测尿酸水平、肾 功能等指标,辅助诊断痛 风。
影像学检查
X线、超声、CT等影像学 检查可观察关节病变情况 ,有助于确诊痛风。
临床表现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如关节红肿、疼痛、发热 等,结合病史进行诊断。
诊断标准
尿酸升高
血液中尿酸水平超过正常 范围。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 但较少出现关节红肿,且尿酸水平正 常。
痛风治疗
03
药物治疗
急性痛风发作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来缓解
疼痛和炎症。
降尿酸治疗
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 嘌醇、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 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来降低

痛风管理指南acr指南

痛风管理指南acr指南

痛风管理指南: ACR指南简介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沉积引起的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了一份痛风管理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最新的痛风治疗和管理建议。

本文将以ACR指南为根底,介绍痛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诊断根据ACR指南,痛风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病症:典型的痛风发作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多累及大趾关节,常伴有剧烈疼痛和红、肿、热等病症。

2.尿酸水平:血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的重要指标,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开展为痛风。

ACR指南建议根据临床病症和尿酸水平来进行诊断。

3.关节液分析:关节液中尿酸结晶的检测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但不是所有不明原因的急性关节炎都需要进行关节液分析。

治疗ACR指南给出了痛风治疗的详细建议,包括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和长期控制期的治疗。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NSDs〕:对于急性发作期的疼痛和炎症,NSDs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是一种可用于急性痛风发作的药物,常用于NSDs不能耐受或禁用的患者。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严重病症或其他药物无效的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有效的选择。

长期控制期的治疗•尿酸降低治疗:ACR指南推荐在持续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进行尿酸降低治疗,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遵循药物治疗原那么:ACR指南强调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疗效来选择适宜的药物,并定期监测尿酸水平。

•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控制体重、限制酒精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以及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预防痛风和减轻病症。

预防ACR指南认为痛风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是一些预防痛风的措施:•饮食调整:限制酒精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低脂鱼类和植物蛋白的摄入。

•体重控制:减轻过重和肥胖可以降低痛风的发病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戒烟和控制血压等生活方式改变有助于预防痛风。

结论ACR痛风管理指南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最新的痛风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48% 重吸收
排泄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
排出减少 合成增加 混合
成年人的 高尿酸血症 排出减少占90%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无高尿酸血症无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 ◆尿酸盐结晶沉积是高尿酸血症的结果 ◆痛风发生率与血尿酸水平显著正相关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血尿酸水平与痛风发病率
原发性痛风的诊断需要排除继发性因素 痛风各期的诊断常有赖于急性发作史,因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高尿酸血症的定义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imia,HUA):是指370C时 血清中尿酸含量超过416μmol/L (7.0mg/dl);不分 性别、年龄
这个浓度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超过此浓 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 变。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2读、6、8三氧嘌呤
低嘌呤饮食5天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 600mg为尿酸生成过多型(约占10%);< 600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型(约占90%),但 不能除外同时存在两方面缺陷的情况。
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以 800mg进行区分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关节液
• 量-增多,乳白色不透明 • 细胞数-常>50 000/ul,中性粒细胞>75% • 细菌培养阴性 • 结晶-偏振光显微镜下-被白细胞吞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病程分期
◆ 急性发作期 ◆ 间歇发作期 ◆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性关节炎
• 急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最初 的临床表现
• 尿酸钠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骨、 周围软组织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
尿酸盐微结晶可趋化白细胞,吞噬后释放 炎性因子(如IL-1等)和水解酶→导致细 胞坏死→释放出更多的炎性因子→引起关 节软骨溶解和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
尿酸的排泄
内源性尿酸
外源性尿酸
80%
20%
每天产生750mg
进入尿酸池
尿酸池(1200mg)
60%参与代 谢
每天排泄500-1000mg
肾脏排泄 2/3
肠内分解 1/3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肾脏排泄尿酸
尿酸
肾小球
肾小球滤过
100%
S1


0%- 2%
小 S2

50%
98%-100% 重吸收
分泌
S3
8%-12%
血-尿酸、相关血脂、血糖 尿-尿酸、PH值 关节液-鉴别晶体、炎性 组织学检查-尿酸盐结晶 X线-骨质破坏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血尿酸
• 成年男性血尿酸值约为3.5-7.0mg/dl (1mg/dl=59.45μmol/L),女性约为2.56.0mg/dl
• 急性发作时也可正常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尿尿酸
痛风的定义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 , 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 直接相关。痛风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 病,可并发肾脏病变,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受 损. 痛风的属性: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嘌呤代谢和尿酸产生
5-磷酸核糖+ATP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特点
反复发作逐渐影响多个关节 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积液 最终造成关节畸形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间歇发作期
痛风发作间歇期:仅表现为血尿酸浓度增 高,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期如能有效控制 血尿酸浓度,可减少和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随着病情的进展间 歇期逐渐缩短
急性尿酸性肾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浓度迅速增高, 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 造成广泛严重的尿路阻塞,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 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结晶和红细胞。
尿酸性肾结石:20%以上并发尿酸性尿路结石,患 者可有肾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症状。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实验室检查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急性发作诱因
饮酒 创伤 药物 手术(术后3~5天)
过度疲劳 受凉 高嘌呤饮食 放疗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性关节炎受累关节
跖趾关节 足背 踝 足跟
膝 腕 指 肘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特点
• 急、快、重、单一、非对称 • 第一跖趾关节多见, • 数日可自行缓解 • 反复发作,间期正常
尿酸水平(umol/L) 痛风发生率
>540
7.0%~8.8%
420~540
0.37%~0.5%
<420
0.1%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高尿酸血症≠痛风
5%—18.8%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
1%痛风患者血尿酸始终不高 1/3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不高
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
高尿酸血症—生化类型 痛风—临床疾病
噬或游离、针状、负性双折光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X线
• 早期正常 • 软组织肿胀 • 关节软骨边缘破坏 • 骨质凿蚀样缺损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CT 双能量CT
影像学
B超 关节B超 肾脏B超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双能量CT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诊断
痛风诊断应包括病程分期、生化分型、是 否并发肾脏病变、是否伴发其他相关疾病 等内容。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痛风石形成:最常见关节内及其附近,如 软骨、粘液囊及皮下组织处。典型部位是 耳轮,也常见拇跖、指腕、膝肘等处。
痛风石多在起病10年后出现,是病程进入 慢性的标志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临床表现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性肾病
痛风性肾病: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夜尿增多、低比重尿、血尿、 蛋白尿。最终由氮质血症发展为尿毒症。
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解读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提纲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定义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痛风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
痛风的诊治指南解读
尿酸的作用
神经刺激:尿酸结构与咖啡因和其它神经刺 激剂相似,可增加敏捷和智慧
抗氧化剂:象Vit C样作为抗氧化剂,减少氧 化应激的伤害
升血压: 人类从爬行至直立时,血压升高可增 加脑供血

PRPS

1-焦磷酸-5-磷酸核糖
合 成
腺苷酸 次黄嘌呤核苷酸 鸟苷酸

APRT

HGPRT


腺嘌呤
次黄嘌呤
鸟嘌呤
XOR

8-羟基腺嘌呤 黄嘌呤

XOR
2,8-二羟基腺嘌呤 尿酸
PRPS 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 HGPRT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XOR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 痛风的诊A治P指RT南解腺读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