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1名词解释(戏剧概论)
戏剧名词大全

戏剧名词大全摘要:1.戏剧名词的概述2.戏剧名词的分类3.常见戏剧名词详解4.戏剧名词在戏剧艺术中的重要性正文:【戏剧名词的概述】戏剧名词,顾名思义,是指在戏剧表演艺术中,用来描述戏剧元素、表演技巧和舞台效果的专业术语。
它们是对戏剧表演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和内涵的归纳与总结,对于理解和欣赏戏剧具有重要的意义。
【戏剧名词的分类】戏剧名词繁多,根据其含义和功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戏剧文学名词:如剧情、情节、人物、对白、独白等,主要描述剧本的内容和结构。
2.戏剧表演名词:如表演、角色、演员、动作、表情等,主要描述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技巧。
3.戏剧舞台名词:如舞台、布景、灯光、音效、服装等,主要描述舞台环境和视觉效果。
4.戏剧导演名词:如导演、指导、排练、诠释等,主要描述导演对戏剧的整体把握和艺术实现。
5.戏剧理论名词:如悲剧、喜剧、戏剧冲突、戏剧情境等,主要描述戏剧的理论体系和审美标准。
【常见戏剧名词详解】以下对一些常见的戏剧名词进行简要解读:1.角色:戏剧中的人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也可以是虚构的人物。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动机和行动。
2.剧情:戏剧所讲述的故事,由一系列事件和情节构成。
剧情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通常具有一定的冲突和悬念。
3.表演: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手段,塑造角色形象,表达剧情的过程。
4.舞台:戏剧表演的场所,可以是实体的舞台,也可以是虚拟的舞台。
舞台设计包括布景、灯光、音效等元素,旨在营造戏剧情境和氛围。
5.冲突:戏剧中人物之间或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力。
【戏剧名词在戏剧艺术中的重要性】戏剧名词作为专业术语,对于戏剧艺术的创作、表演和欣赏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们为戏剧人提供了一套共同的语言和规范,方便沟通和交流。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第二部分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第二部分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一)
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其中上面的四种艺术形式成为戏剧分类的主要因素或者间接因素)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2、戏剧构成的五要素
这五者是戏剧的“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方面,如作曲、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
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的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是“观”的这一端,剧场则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
3、戏剧的四方面特征:从言说方式,艺术构成方式,艺术运做流程,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认识戏剧的本质特征。
第一部分:从舞台呈现样式区分
来把握。
戏剧可分为:
话剧——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变化。
2、歌剧——表演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技巧性的美声为主要表演手段,
划分标准:
(1)按情节:喜剧、悲剧、正剧
(2)按年龄:儿童剧、成人剧
(3)按目的:宣传剧、教育剧
(4)按题材:神话剧、历史剧、市民剧、家庭剧(5)按表现手法:写实剧、荒诞剧
(6)按媒体:木偶剧、皮影剧
(7)按表演要素:哑剧、舞剧、音乐剧
(8)按时代: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现代、近代。
电视艺术概论_2

电视艺术概论一、名词解释(4个)1、电视连续剧:长度在三集以上,分集播出,且主要人物和情节具有连贯性的电视剧样式。
2、电视纪录片:是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3、电视广告:将某种理念或被宣传对象的特点以视听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通过电视媒体予以播出,借以唤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某种传播目的的广告形式。
4、电视剧:电视剧是利用电视手段制作和播出,以人物表演进行叙事、视听兼备,融文学、电影、戏剧等诸多艺术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5、电视艺术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利用电视技术和艺术的创作手段,将多种艺术样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兼容在一起,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染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样式。
6、电视系列片7、电视系列剧:电视系列剧也是一种分集播出的电视剧样式,它与电视连续剧的区别在于,它虽然也具有人物的连贯性,由几个主要人物贯彻全剧,但故事却不连贯,电视系列剧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故事,集与集之间并没有情节上的必然联系。
8、电视音乐:就是采用以想象、联想和移情等思维方法,为音乐电视作品寻找和确立一个内容、风格和框架的过程、想法、点子。
9、电视真人秀节目: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
10、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主要围绕着谈话而组织起来的表演。
谈话节目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开始和结束的,并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便在面对上百万观众时能够提起大众的兴趣。
11、电视散文: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的意境,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
戏剧概论

戏剧概论重点知识脉络1、幕Drama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之一,以大幕的开阖为标志划分幕次。
(1)戏剧演出的数量(2)drama的基本结构单位之一,以场上人物变动为标志来划分幕次,有人物变动,即进入下一场,又称场面,每本戏剧实际由编剧来人为划分场次。
(3)在分幕式戏剧中,场往往是幕之下的次级结构单位。
(4)中国传统戏曲实质上也是分场式戏剧场面:严格意义上的场,是最小的戏剧情节构成单元2、台词①对白:即对话,二人以上的对谈②独白:人物大段的内心倾诉3、编剧层面①故事②情节镜框式舞台(ProsceniumArch)4②观众认可演员是在假扮即承认并尊重舞台假定性第一讲(一)、Theater:剧场,源于古希腊语中的theatron。
泛指剧团、剧团成员和剧目等。
1、剧场如古希腊圆形剧场,指戏剧演出场所,是theater的硬件部分。
古希腊圆形剧场是欧洲最早的固定演剧场所。
可容纳观众近2万人。
古罗马剧场、伊丽莎白时的剧场、18、19世纪豪华的镜框式舞台。
2、剧团演出团体,包括剧团中所有演职人员,甚至包括上演的剧目。
现代的剧团一般由几十至几百人组成。
3、戏剧行业:指作为一种职业的戏剧,演员扮演角色是其鲜明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技术环节。
①制作:确保必需的人员、空间和资金,监督管理演出和宣传,应对处理法律事务,分配收入所得。
②导演:控制和发展艺术产品,赋予其统一的构思,协调各个部分,主导排练。
③表演:演员扮演角色④设计:设计师规划整个视听元素,包括布景、道具、服装、假发、化妆、灯光、音响、节目单、广告、演出场所的总体氛围等。
⑤建造:木匠、裁缝、假发师、电工、化妆师、录音师、音响师、绘景师等将设计师的构思变为现实,完整演出所需硬件。
⑥舞台工作:舞台工作人员根据事先排练的程序,控制灯光、音响和布景的转换,照管道具、服装等的分派、洗烫、修补等。
⑦舞台监督:负责监督整出戏的每场演出⑧剧场管理:负责观众入场、就座和提供舒适的环境⑨编剧:编写剧本,完成后一般不再参与戏剧工作的后续环节(二):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1、扮演①、演员和角色的关系:面具(物质性和象征性的区分)②、演员和群众的关系:狄德罗所谓“演员的悖论”——当演员的演技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时,生活在我们面前的时他/她扮演的角色,即面具,而演员本人的生命是不存在的。
中国戏剧概论汇总

一、学生演剧与戏曲改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 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 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 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 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 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 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 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 学生演时事新 剧.ppt作为中国早期话剧 的先驱。
春柳社(早期)
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 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 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 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 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 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 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 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 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 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 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新民晚报-数字报 纸.htm 李叔同.ppt
概说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
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 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 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 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 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 三大古剧。 中国戏曲(一).ppt
学生演剧.ppt
清末的戏曲改良运动.ppt
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宣传的驱动
“日本之变法,赖俚歌与小说之力” “你看从前法国路易十四的时候,那人心风俗不是和中 国今日一样吗?幸亏有一个文人叫做福禄特尔的,做了 许多小说戏本,竟把一国的人从睡梦中唤起来了。” (《劫灰梦》) “欧美学校,常有于休业时学生会演杂剧者。盖戏曲为 优美文学之一种,上流社会喜为之,不以为贱也。” (《饮冰室诗话》) “采用西法,戏中有演说,可长人见识”(《论戏曲》) “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 想,为唯一之目的”,“以翠玉明珰,唤醒钧天之梦; 清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二十世纪大舞台>发 刊词》)
戏剧名词解释

戏剧名词解释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演员表演、舞台表现和对话来表达故事情节和思想意义。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涵盖了音乐、舞蹈、视觉艺术等多个艺术形式。
在戏剧中,有许多专门的术语和名词,下面是对其中一些常见的戏剧名词的解释。
1. 剧本(Script):剧本是指记录下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文学作品的片段、对话、情节和角色的脚本。
剧本中包括对话、舞台说明和角色的动作,是演员理解剧情和角色的重要依据。
2. 情节(Plot):情节是剧本中呈现出的一系列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
3. 角色(Character):角色是剧本中的人物形象,他们通过台词和动作来展示自己的性格、动机和情绪。
角色可以是主角、配角或者群众演员,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地位。
4. 台词(Dialogue):台词是剧本中角色之间的对话,通过台词可以表达角色的心理状态、情感和思想。
角色的台词可以直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点,也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表达思想主题。
5. 道具(Prop):道具是演员在舞台上使用的物品,它们可以是符号、装饰品、道具和舞台装置等,用来增强剧情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6. 舞台设计(Stage Design):舞台设计包括舞台布景、灯光、音响等方面的设计,通过布景的摆放和灯光的运用来营造出不同的舞台氛围和环境,为剧情的表达提供支持。
7. 导演(Director):导演是舞台剧或电影的创作中的领导者,负责指导演员的表演、舞台设计和整个剧目的艺术创作。
导演需要具备对剧本深入的理解、对演员的指导能力以及对艺术的敏锐感受。
8. 表演(Performance):表演是演员通过动作、台词、表情等手段将角色表现出来的过程。
一个好的表演需要演员具备技巧、表达力和艺术感受力,能够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思想情感。
9. 演出(Performance):演出是指将戏剧作品呈现给观众的过程。
演出需要演员、导演、舞台设计师等各个方面的合作,通过表演技巧、舞台设计和剧本的完善来成功地呈现戏剧作品。
第一章 戏剧概述

构成戏剧演出的三个媒介
1、戏剧演出所用的媒介主要是演员。 2、戏剧演出所用的方式主要是演员的动作。
3、戏剧演出所演的对象是角色的故事。
演员、演、故事(角色的)构成戏剧本质,即戏 剧是一种演员演(角色的)故事的艺术。
二、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三、戏剧创作的基本特征 冲突性 假定性
“一切戏剧艺术的最重要的本质,是假定性的本质…… 某些剧作家企图创造逼真的舞台,然而戏剧艺术就其本性而 言是不逼真的。” ——苏联导演梅耶荷德
戏剧鉴赏
第一章 戏剧概述
一、戏剧是什么——戏本质界定
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 术。 ——《辞海》 由演员扮演成剧本中的登场人物出现在观众面前,并在舞 台上凭借其形体动作和语言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 ——河竹登志夫《戏剧概论》 戏剧之所以成其为戏剧,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演员的道白和演唱不受原始合歌的约束;道白反映一定的 矛盾冲突;观众介入情感但不参与表演。 ——哈特诺尔《简明世界戏剧史》
中国大百科全书1名词解释(戏剧概论)

中国⼤百科全书1名词解释(戏剧概论)中国⼤百科全书(戏剧卷)名词解释(戏剧概论)1.戏剧动作:戏剧艺术基本⼿段。
在表演艺术中,⼜称舞台动作。
2.戏剧情境: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之⼀,戏剧中⽤以表现主题的情节及情况。
3.戏剧冲突:表现⼈与⼈之间⽭盾关系和⼈的内⼼⽭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4.戏剧性:戏剧的特性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指在假定情境中⼈物⼼理的直观外观。
从⼴义⾓度讲,它是美学的⼀般范畴。
5.假定性:在戏剧艺术中,则指戏剧艺术形象与它所反映的⽣活⾃然形态不相符的审美原理,即艺术家根据认识原则与审美原则对⽣活的⾃然形态所作的程度不同的变形和改造。
艺术形象决不是⽣活⾃然形态的机械复制,艺术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当做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定性乃是所有艺术固有的本性。
6.戏剧风格:由戏剧家的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戏剧作品的艺术特⾊。
戏剧风格的形式和显现,是戏剧家和戏剧作品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7.戏剧流派:戏剧风格群体化现象。
通常以⼀两个风格鲜明的戏剧家为标帜,⼀群风格相近的戏剧家⾃觉地以组织形式进⾏艺术性、学术性聚合,或者由于受某⼀历史时期社会风尚和艺术风尚影响,⾃觉不⾃觉地表现出共同的创作倾向,互相呼应,从⽽构成有社会影响的戏剧流派。
戏剧流派⼤多产⽣于戏剧思想⽐较⾃由,戏剧事业⽐较繁荣的时期。
8.现实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
它强调在舞台上客观地、精细地再现⽣活,塑造典型环境的典型⼈物。
9.浪漫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
作为特定的历史现象,它是19世纪前期在欧洲(主要在法、德、英等国)兴起的戏剧流派。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但有3条基本特征⼤致相同:(1)从产⽣背景来看,它坚决反对、冲破⼀切古典主义的既定规则,作为⼀种公然反叛的⼒量⽽崛起的;(2)从创作思想来看,它崇尚主观,强调艺术家的激情、想象与灵感,既⽆视艺术艺术程式的束缚,也不受⽣活真实的局限:(3)从艺术形式上看,它常⽤强烈的对⽐和夸张,使舞台上⾊彩斑斓,⾃由多变,充满机巧和突转,处处出奇制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名词解释(戏剧概论)
1.戏剧动作:戏剧艺术基本手段。
在表演艺术中,又称舞台动作。
2.戏剧情境: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戏剧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情节及情况。
3.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4.戏剧性:戏剧的特性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指在假定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观外观。
从广义角度讲,它是美学的一般范畴。
5.假定性:在戏剧艺术中,则指戏剧艺术形象与它所反映的生活自然形态不相符的审美原
理,即艺术家根据认识原则与审美原则对生活的自然形态所作的程度不同的变形和改造。
艺术形象决不是生活自然形态的机械复制,艺术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当做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定性乃是所有艺术固有的本性。
6.戏剧风格:由戏剧家的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戏剧作品的艺术特色。
戏剧风格的形式和
显现,是戏剧家和戏剧作品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7.戏剧流派:戏剧风格群体化现象。
通常以一两个风格鲜明的戏剧家为标帜,一群风格相
近的戏剧家自觉地以组织形式进行艺术性、学术性聚合,或者由于受某一历史时期社会风尚和艺术风尚影响,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共同的创作倾向,互相呼应,从而构成有社会影响的戏剧流派。
戏剧流派大多产生于戏剧思想比较自由,戏剧事业比较繁荣的时期。
8.现实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一。
它强调在舞台上客观地、精细地再现生活,塑造典
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9.浪漫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一。
作为特定的历史现象,它是19世纪前期在欧洲(主
要在法、德、英等国)兴起的戏剧流派。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但有3条基本特征大致相同:(1)从产生背景来看,它坚决反对、冲破一切古典主义的既定规则,作为一种公然反叛的力量而崛起的;(2)从创作思想来看,它崇尚主观,强调艺术家的激情、想象与灵感,既无视艺术艺术程式的束缚,也不受生活真实的局限:(3)从艺术形式上看,它常用强烈的对比和夸张,使舞台上色彩斑斓,自由多变,充满机巧和突转,处处出奇制胜。
在历史上,浪漫主义戏剧在各国先后经历时间不长,然而,给它以影响及受它影响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戏剧却源远流长,情况十分复杂。
10.古典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一。
欧洲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形成;
17世纪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在欧洲戏剧界曾占支配地位,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后逐渐消失。
11.表现主义戏剧: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19世纪末出现于德国、瑞典、随后波及欧洲其
他国家和美国,极盛于20世纪初至20年代前后。
12.象征主义戏剧: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
作为一个流派,它首先兴起于诗歌。
13.未来主义戏剧:现代戏剧流派之一。
1909年由意大利诗人、剧作家马里内蒂创立,因他
发表《未来主义文学宣言》、《未来主义戏剧宣言》等而得名。
14.超现实主义戏剧: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
15.存在主义戏剧:现代戏剧流派之一。
20世纪3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40年代,尤其在战
后发展到顶峰。
存在主义戏剧的思想哲学基础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学说。
16.先锋派戏剧: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
“先锋派”一词出自法语,原被用来泛指所有背
离传统、
17.荒诞派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