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有机肥政策解读

2021有机肥政策解读
2021有机肥政策解读

2021有机肥政策解读

传统有机肥料指的是农家肥、绿肥、作物秸秆等,它们不具备商品性,一般不进入市场流通,而商品有机(类)肥料是利用传统有机肥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各种含有机成分的一类肥料,它们具备商品性,具有农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肥料可分成化学合成肥料(化肥)和有机(类)肥料,这两类肥料又分别包含了各种不同种类的肥料品种。所谓有机(类)肥料指的是一类包含有机物质的肥料,目前商品化的有机肥料主要包括商品有机肥、商品有机无机复混肥、商品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无机生物复混肥(商品全元生物有机肥)以及商品有机液态肥。二十多年前,人们通常讲的有机肥料就是农家肥料,如人畜禽粪尿肥、秸秆肥、绿肥、人工堆肥或沤肥等,它们都是非商品化的有机肥料。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已经没有劳动力去施用传统的农家肥料,而且农家肥料培肥土壤的效应远被化肥当季增产的效果所淹没,施用农家肥料已经成为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然而,如果一直施用(往往是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过量施用化学氮肥,就会导致土壤酸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微生物区系破坏和生物活性低下、农产品品质下降和风味丧失等结果。于是,我国一方面继续大力推广施用传统农家肥料,如种养结合、秸秆直接还田等;另一方面,开始大力扶持商品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将农业有机废弃物集中处理制成腐熟堆肥,或进一步加工制成各种商品有机(类)肥料产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农业绿色现代化的发展,有机肥产品以其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及循环利用废弃物等优势效果愈发受到欢迎,农户的使用意识及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成为了肥料行业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对此,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会长杨建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农业也提出了新要求。而农资行业为了满足、适应这个需求,要做一些调整。这其中,有机肥是近来来发展比较快、表现比较好的一个产品类型。”

据杨建平介绍,有机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土壤有机质和促进种养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行有机肥的标准还存在不太有针对性和不切合实际的地方。“所以今年我和全国政协常委王侠同志根据调研的情况,提出调整有机肥料行业类别并加大政策支持的建议,希望有利于行业的长久发展,也对现代农业和有机农业起到促进作用。”

据悉,“关于调整有机肥料行业类别并加大政策支持的提案”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建议:

发展有机(类)肥料产业意义重大

施用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资源,作物生产从根本上可以说是土壤生产。高肥力土壤由于其微生物活性高,具有更强的消除环境污染的能力,从而使突发性污染事件不至于立即或更大程度地污染农产品、甚至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类健康。高肥力土壤还由于其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能力强、养分供应持续和稳定、土壤微生物和酶活力强等,能使农产品品质和风味显著提高,蔬菜和水果保鲜期显著延长,这是有机培肥、生产“好吃食物”的理论依据所在。只有施用有机肥料,才能使自然界养分循环利用得以实现。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折算成氮磷钾养分约6000万吨,其中农田利用的不足一半,还有相当大比例的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养分资源散失在环境中,而我国每年用于作物生产的化肥折算成氮磷钾养分约5400万吨,若将上述有机养分资源充分利用,大概可以节省我国一半左右的化肥养分投入,这是一个巨大的养分资源。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环境保护。我国水体环境的富营养化,主要来自固体有机废弃物向水体的排放,农田化肥养分的排放只占很小比例。我国各湖泊水体环境富营养化程度目前还是十分严重,对于太湖、滇池、巢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来说,截断有机和无机养分向水体输入是唯一能实现防控水体富营养化的途径。而发展有机(类)肥料产业,在肥料产业发展中保护水体环境,这是一个集肥料产业、土壤培肥和水体环境保护、作物优质高产等诸方

面共赢的伟大事业。发展生物有机肥是确保发展高效农业的关键途径之一。生物有机肥料指的是一类包含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种、并且生产工艺上有一个二次固体发酵阶段的特殊有机肥料,它克服了传统概念上的生物肥料(实际上是生物菌剂)的缺点,即菌种含量高但没有有机载体或有机物很少,仅作为一种接种剂,正是由于没有有机载体,这些生物肥料(生物菌剂)施入土壤后功能菌不能在土壤中有效定殖,更谈不上发挥作用。而生物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通过足量的有机物质给外源功能微生物提供足够的能源物质,使这些外源功能微生物在土壤中易于定殖和繁殖,待作物根系生长后分泌大量根系分泌物,这些已经在土壤中定殖的外源功能菌就能趋化至根表和根际,实现根际微生物区系的调控,发挥根际有益菌活化养分、刺激植物根系生长和拮抗土传病原菌等作用。

至万吨有机肥生产的工艺流程

1至5万吨有机肥生产的工艺流程加工有机肥原料如下: 1、农业废弃物:比如秸秆、豆粕、棉粕等。 2、畜禽粪便:比如鸡粪、牛羊马粪、兔粪; 3、工业废弃物:比如酒糟、醋糟、木薯渣、糖渣、糠醛渣等; 4、生活垃圾:比如餐厨垃圾等; 5、污泥; 有机肥原料发酵工艺: 机肥全套生产线产品是以鲜鸡粪、猪粪,秸秆,污泥等为主要原料制造成有机肥料,不含任何化学成份。那么该如何操作有机肥生产线生产肥料呢? 下面为大家介绍有机肥生产线 一、设施:地面堆放 二、设备:铁锹、粪钩、脸盆、称等。 三、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将需处理的畜禽粪便(含水量在70%左右)称量分份。准备BM菌剂。 2、生产工艺 (1)将畜禽粪便和BM菌种按1:10000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然后进行搅拌,搅拌2-3遍即可。 (2)搅拌好的发酵物水份应控制在55%-60%,达到手握成团,松手既散的效果即可。 (3)把搅拌好的发酵物堆放到平地上面,高度不小于1m,宽度不小于1.5m。长度不限。 (4)发酵24-48小时,温度可过到55℃以上,最高达70℃以上,三天可达到除臭效果。 (5)堆放发酵10—15天后达到无公害和国家有机肥规范,可作基肥和专用肥使用。 步骤一:拌匀发酵剂。 1~1.5吨干鸡粪(鲜鸡粪约2.5~3.5吨)加一公斤鸡粪发酵剂,每公斤的发酵剂平均加5~10公斤M糠或玉M、麸皮,搅拌均匀后撒入已准备好的物料中,效果最佳。 步骤二:调剂碳氮比。发酵肥料的碳氮比应保持在25~30:1,酸碱度调到6~8(ph)为宜,因鸡粪的碳氮比偏高,应在发酵时加入一些秸秆、稻草、蘑菇渣等一起发酵。 步骤三:调节鸡粪水分。发酵有机肥料的过程中,水分含量是否适宜非常重要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保持在60~65%,判断方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能散开为宜。 步骤四:鸡粪建堆。在做发酵堆时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会影响发酵,高度一般在1.5M左右,宽度2M左右,长度在2~4M以上的堆发酵效果较好。 步骤五:拌匀通气。发酵助剂是耗氧性微生物,所以在发酵过程中应加大供氧措施,做到拌匀、勤翻、通气为宜,否则会因为厌氧发酵影响物料发酵效果。 步骤六: 发酵完成。一般在鸡粪堆积48小时后,温度会升至50~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在此高温下翻倒一次,一般情况下,在发酵过程中会出现2~3次65℃以上的高温,翻倒2~3次即可完成发酵,正常一周左右可发酵完成,使物料彻底脱臭、发酵腐熟,灭菌杀虫。鸡粪发酵有机肥技术鸡粪经鸡粪发酵剂发酵之后,肥效更好,使用更安全方便,还可提高化肥利用率等。不仅鸡粪可以发酵有机肥,各种动物粪便、秸秆、落叶垃圾、树皮、锯末等均可发酵有机肥,发酵方法基本一样。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无论用什么物料发酵有机肥,都要把握好水分含量,否则会功亏一篑。 5万吨有机肥生产工艺: 1、生产工艺发酵池投放发酵物--均匀撒入菌剂--翻堆发酵--发酵12-15天--出池--分筛--粉碎--予混--(造粒)--烘干--冷却--筛分--包装--出售. 2、生产设备工艺流程 1)、槽式翻堆机采用槽式生物发酵,根据您的生产规模需建9M宽45M长发酵槽三条,将发酵物连续投入发酵池中,每天利用翻堆机向发酵槽另一端移位三M,同时能够起到水分调节和搅拌均匀目的,

有机肥发酵腐熟度标准

有机肥发酵腐熟度标准(最全详解) 一、有机肥发酵腐熟度的现有评价指标 虽然国内外在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方面已经作了广泛而且很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评价指标及方法,但仍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堆肥腐熟度指标。 堆肥腐熟度指标划分为三类: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包括腐殖质) 和生物学指标。 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方法分为表观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波谱分析法及植物生长分析法4类,与前者的分类方法也比较相似。 生物有机肥堆肥腐熟度指标详解如下: (1)物理学指标或表观分析指标:指堆肥过程中的一些变化比较直观的性质,如温度、气味和颜色等。 具体有: ①温度:堆肥开始后堆体温度是逐渐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过程,而堆体腐熟后堆 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或稍高于环境温度,一般不会明显变化,因此温度是堆肥过程中最重要的常规检测指标之一; ②气味:堆肥原料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并在堆肥过程中会产生H2S,NO等 难闻的气体,而良好的堆肥过程后这些气味逐渐减弱并在堆肥结束后消失,所以气味也可以作为堆肥腐熟的指标; ③颜色:堆肥过程中堆料逐渐发黑,腐熟后的堆肥产品呈黑褐和黑色,颜色也可以作为一判断标准; ④吸光度变化:对不同时间的堆肥的水萃取物在波长280 nm,465 nm和665 nm的光学性质研究表明,由于个别有机成分的少量存在,抑制了对短波的吸收,而对665 nm波长的可见光影响较少,由此通过检测堆肥萃取物在波长665 nm下的吸光度变化可反映堆肥腐熟度。 (2)由于物理学指标难于定量化表征堆肥过程中堆料成分的变化,所以通过分析堆肥过程中堆料的化学成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以评价堆肥腐熟度的方法更常用一些。 这些化学指标有:有机质变化指标、氨氮指标、腐殖化指标、碳氮比和有机酸等。 具体内容包括: ①在堆肥过程中,堆料中的不稳定有机质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矿物质和稳定化有机质,堆料的有机质含量变化显着,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反映有机质变

有机肥发酵技术

任何一种合格优质的有机肥料的生产都必须经过堆肥发酵过程。堆肥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和稳定,并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堆肥这种古老而简便的处理有机废弃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进,其应用很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带来效益。有许多报道指出,用腐熟堆肥制备种子苗床能抑制土传病害。并且在堆肥过程的高温阶段过后接踵而来的拮抗性细菌,可使菌数达到很高水平;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达到不易分解、稳定、作物易吸收状态;同时微生物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重金属毒害作用。可见,堆肥是制造生物有机肥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堆肥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对堆肥原理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 (一)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 化 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质-腐殖质。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⑴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多糖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间产物不易积累,最终形成C02 和H20,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如果通气不良,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单糖分解缓慢,产生热量少,并积累一些中间产物-有机酸。在极嫌气微生物条件下,还会生成 CH4、H2等还原态物质。⑵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堆肥中的含氮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腐殖质等。除腐殖质外,大部分容易被分解。例如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逐级降解,产生各种氨基酸,再经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而分别形成铵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⑶含磷有机物的转化堆肥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在多种腐生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酸,成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养分。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堆肥中含硫有机物,经微 生物的作用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在嫌气环境中易积累,对植物和微生物会发生毒 害。但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硫化氢在硫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并和堆肥中的盐基作用形成硫酸盐,不仅消除了硫化氢的毒害,并成为植物能吸收的硫素养料。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反硫化作用,使硫酸转变为H2S散失,并对植

有机肥发酵方法分析

有机肥 有机肥: 主要指各种动物和植物等,经过一定时期发酵腐熟后形成的肥料(其中包括经过加工的菜籽饼,是没有异味的)。 有机肥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来源。堆肥 以各类桔秆、落叶、青草、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为原料,与少量泥土混合堆积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 沤肥 沤肥所用原料与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发酵而成。 厩肥 指猪、牛、马、羊、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与秸秆垫料堆沤制成的肥料。 沼气肥 在密封的沼气池中,有机物腐解产生沼气后的副产物,包括沼气液和残渣。 绿肥 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如豆科的绿豆、蚕豆、草木樨、田菁、苜蓿、苕子等。非豆科绿肥有黑麦草、肥田萝卜、小葵子、满江红、水葫芦、水花生等。 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之一,作物秸秆含有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N、P、K、 Ca、s等。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这些元素经过矿化再回到土壤中,为作物吸收利用。 饼肥 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等。 泥肥 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有益菌群的人工纯培养技术,采用科学的提炼,可以生产出多种多样不同品种的生物有机肥,它能改善土质、减少环境污染、增肥增效等。生物有机肥将是未来农业生产用肥的主要发展趋势。 1.发酵作业流程 1.从取料口取出一定量的产品 2.用带式输送机搬运出 3.把定量原料投入到料斗提升机 4.用料斗提升机从投入口投入到发酵槽里 5.根据原料状态有时要添加废粘土

粪便堆肥生产有机肥技术

粪便堆肥生产有机肥技术 更新时间:2012-12-21 16:35:41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农村教育网关注:283 文章导读:堆肥是否腐熟可采用眼观、鼻闻、手摸的简便方法来判断。腐熟的堆肥具有以下特点:(1)堆肥温度下降并趋于环境温度;(2)基本无臭味;(3)外观呈褐色,团粒结构疏松,堆内物料带有白色菌丝。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理想的有机高效肥,适量施用可改良土壤,培养地力,防止土质下降。然而直接施用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对于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学校等周边地区,集约化的规模养殖场排出大量粪尿若不经处理不仅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还容易引起疾病传播。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张玉华研究员为听众朋友们介绍粪便堆沤处理生产有机肥技术,现在张老师已经来到了演播室,张老师,您好! 专家:艳红,您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1.主持人:张所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粪便堆沤处理生产有机肥技术有哪些意义呢? 专家: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不断出现,大量的畜禽粪便随之产生。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许多养殖场周边粪汤四溢,蚊蝇乱飞,恶臭扑鼻,严重污染环境,危及到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畜禽粪便是我国传统的有机肥料,养分齐全,有机质含量高,适量施用不仅可改良土壤,还可提高农产品品质与产量。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破坏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日益减少,保水保肥性能下降,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农业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许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同类技术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形成能源环保、能源生态等模式的畜禽粪便利用技术,相应的配套设备、设施、产品技术也基本完善。高效、低耗的畜禽粪便处理技术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高。可以预料,畜禽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是今后我国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的方向,将有利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 2.主持人: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堆肥方法处理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那么什么是堆肥?堆肥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专家:堆肥就是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碳氮比和通风条件下,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即人们常说的有机肥腐熟过程。 堆肥方法通常有三种。一种按是否需要氧气划分,有好氧堆肥(有氧状态)和厌氧堆肥(无氧状态);另一种是按堆肥温度分,有高温堆肥和中温堆肥;一种是按机械化水平分,有露天自然堆肥和机械化堆肥。习惯上人们都按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区分。现代化堆肥工艺基本都是好氧堆肥,这是因为好氧堆肥具有温度高、基质分解比较彻底、堆制周期短、异味小、可以大规模采用机械处理等优点。厌氧堆肥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完成分解反应,空气与堆肥相隔绝,温度低,工艺比较简单,产品中氮保存量比较多,但堆制周期太长、异味浓烈、产品中含有分解不充分的杂质。 3.主持人:粪便经过堆沤处理后,可有效的杀死粪便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及杂

有机肥料发酵原理

有机肥料发酵原理 关键词:有机肥发酵、堆肥、灭菌 一、概述 任何一种合格优质的有机肥料的生产都必须经过堆肥发酵过程。堆肥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和稳定,并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 堆肥这种古老而简便的处理有机废弃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进,其应用很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带来效益。有许多报道指出,用腐熟堆肥制备种子苗床能抑制土传病害。并且在堆肥过程的高温阶段过后接踵而来的拮抗性细菌,可使菌数达到很高水平;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达到不易分解、稳定、作物易吸收状态;同时微生物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重金属毒害作用。可见,堆肥是制造生物有机肥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堆肥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对堆肥原理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 二、有机肥发酵原理 (一)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 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

质-腐殖质。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⑴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多糖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间产物不易积累,最终形成CO 2和H 2O ,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如果通气不良,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单糖分解缓慢,产生热量少,并积累一些中间产物-有机酸。在极嫌气微生物条件下,还会生成CH 4、H 2等还原态物质。 ⑵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堆肥中的含氮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腐殖质等。除腐殖质外,大部分容易被分解。例如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逐级降解,产生各种氨基酸,再经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而分别形成铵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⑶含磷有机物的转化 堆肥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在多种腐生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酸,成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养分。 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 堆肥中含硫有机物,经微生物的作用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在嫌气环境中易积累,对植物和微生物会发生毒害。但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硫化氢在硫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并和堆肥中的盐基作用形成硫酸盐,不仅消除了硫化氢的毒害,并成为植物能吸收的硫素养料。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反硫化作用,使硫酸转变为H 2S 散失,并对植物产生毒害。堆肥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时翻倒措施改善堆肥的通气性,就能消除反硫化作用。

【CN109942326A】一种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及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43260.1 (22)申请日 2019.04.26 (71)申请人 湖南锦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10129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东山街 道侯照社区 申请人 湖南农业大学 (72)发明人 肖为 刘亚宾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5101 代理人 徐东峰 (51)Int.Cl. C05F 1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及方 法,结构简单,成本低,有效解决了堆料量大及占 地面积大的问题,大大减少人力物力,而且能随 时控制发酵过程的温度和通风量,采用恒温水浴 装置,保证了进行多组实验时温度的一致性,消 除了温度带来的相互影响,有效提高了测量精 度。采用的发酵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可控的 发酵,发酵温度、时间可控,适用于科研目的的实 验。本发明可同时放置多个顶空瓶,有利于同时 进行多组实验, 节省了实验的时间。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9942326 A 2019.06.28 C N 109942326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42326 A 1.一种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包括空气泵、空气流量计、发酵瓶和加热装置,所述空气泵、所述空气流量计和所述发酵瓶通过玻璃导管和橡胶管依次连接,所述空气泵用于实验开始前向发酵瓶内曝气,所述空气流量计用于测定空气通风量以及控制通风量,所述水浴锅用于控制堆料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气体检测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温度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空气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洗气瓶和干燥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气瓶中装有蒸馏水,所述干燥管中装有干燥硅胶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瓶瓶口设置有橡皮塞,通气管一端穿入橡皮塞位于发酵瓶底部,与曝气头连接;通气管另一端穿出所述橡皮塞,连接所述空气流量计的一端,所述空气流量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空气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计穿入所述橡皮塞,探测端位于所述发酵瓶内,显示端位于橡皮塞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恒温水浴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肥堆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仪用于检测出气口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 10.一种有机肥堆肥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酵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堆肥,将堆肥物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入发酵瓶中; 控温,设置恒温水浴装置温度从而控制堆体温度。 分阶段进行发酵。 2

有机肥发酵原理

有机肥发酵原理 一、概述 任何一种合格优质的有机肥料的生产都必须经过堆肥发酵过程。 堆肥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和稳定,并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 堆肥这种古老而简便的处理有机废弃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进,其应用很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带来效益。有许多报道指出,用腐熟堆肥制备种子苗床能抑制土传病害。并且在堆肥过程的高温阶段过后接踵而来的拮抗性细菌,可使菌数达到很高水平;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达到不易分解、稳定、作物易吸收状态;同时微生物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重金属毒害作用。可见,堆肥是制造生物有机肥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我国国内大多数有机肥料产品只堆肥发酵15-20天,这样的产品只能达到无害化标准。而优质的有机肥料堆肥发酵过程一般需要45-60天的时间。这是因为在堆肥前期的升温阶段以及高温阶段会杀死植物致病病原菌、虫卵、杂草籽等有害微生物,但此过程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新陈代谢、繁殖,而只产生很少量的代谢产物,并且这些代谢产物不稳定也不易被植物吸收。到后期的降温期,微生物才会进行有机物的腐殖质化,并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有益于植物生长吸收的代谢产物,这个过程需要45-60天。经此过程的堆肥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无害化;二是腐殖质化;三是大量微生物代谢产物如各种抗生素、蛋白类物质等。 堆肥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对堆肥原理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 二、有机肥发酵原理 (一)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 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质-腐殖质。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⑴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多糖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间产物不易积累,最终形成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如果通气不良,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单糖分解缓慢,产生热量少,并积累一些中间产物-有机酸。在极嫌气微生物条件下,还会生成CH4、H2等还原态物质。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精编版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楷瑞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土地利用模式,结合沼气生态模式,建立有机肥厂,利用鸡、猪、牛、羊等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杆为原料,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经科学加工处理(生物发酵、高温杀菌、除臭、干燥),制成具有品质优良、肥效稳长的绿色、环保高效有机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掺混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投入科研力量逐步建成无病菌蝇蛆蛋白饲料厂,届时养蝇育蛆的饲料也可加入有机复合肥生产的原料中,达到无污染排除,循环利用。同时在有机复合肥厂内厕所附件建设以处理厂内部分生活废水、人粪尿和少量堆肥原料渗滤液为目的的沼气池(还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粪便),为有机复合肥厂和牲畜集中养殖场提供热能和燃气。以实现养殖业废物高效资源化利用,达到畜禽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的双赢。 一、工艺流程 整个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分为前处理、一次发酵、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堆肥原料运到堆场后,经磅秤称量后,送到混合搅拌装置,与厂内生产、生活有机废水混合,加入复合菌,并按原料成分粗调堆肥料水分、碳氮比,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一次发酵:将混合好后的原料用装载机送入一次发酵池,堆成发酵堆,采用风机从发酵池底部往上强制通风,进行供氧,同时2天左右进行翻堆,并补充水分(主要以厂内生产、生活有机废水为主)和养分,控制发酵温度在500C~650C,进行有氧发酵,本工程一次发酵周期为8天,每天进一池原料出一池半成品,发酵好的半成品出料后,准备进入下一工序。 后处理:进一步对堆肥成品进行筛分,筛下物根据水分含量高低分别进行处理。筛下物造粒后,送入由沼气池沼气供热的烘干机,进行烘干,按比例添加中微量元素后搅拌混合后制成成品,进行分装,入库待售。筛上物返回粉碎工序进行回用。 综上所述,整个工艺流程具体包括新鲜作物秸杆物理脱水→干原料破碎→分筛→混合(菌种+鲜畜禽粪便+粉碎的农作物秸杆按比例混合)→堆腐发酵→温度变化观测→鼓风、翻堆→水分控制→分筛→成品→包装→入库。 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复合肥工艺流程图见图6-3、图6-4、图6-5。 二、工程方案 1、主料为畜禽粪便,对配料(秸秆、废弃烟叶、芒果种植加工废弃物等)进行粉碎,可适当添加一些氮素、磷矿粉等。调节物料的养分和碳氮比、碳磷比、PH值等。处理后原

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设备与技术标准

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设备与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环境、生产车间、原料预处理、堆肥接种、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后处理加工、质量检验等技术环节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过程及堆肥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959-1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表水质量标准 GB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 NY525-2002 有机肥料 NY/T 7982004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883-2004 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技术规程 NY 884-2004生物有机肥 GB 4284-19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8172-19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HJ/T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如下定义 3.1 固体有机废物 固体有机废物是指在植物和动物生产以及人类生活等过程中产生的对原生产系统或原所有者无原使用价值的生物质类残余物。包括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污泥、加工类有机废物、园林修剪废物、生物质垃圾等。 3.2 堆肥化 堆肥化是指在一定的水分、C/N比和通风等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实现固体有机废物无害化、稳定化的过程。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堆肥化是一种有机肥料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方式。 3.3 堆肥接种剂 堆肥接种剂是指能加速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进程的微生物活体制剂。 4 生产技术流程 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的生产技术环节应包括:原料贮存及预处理、堆肥接种、一次发酵、陈化、后处理加工、堆肥质量检验、厂区环境质量控制。生产流程可参见附录A。4.1 原料贮存及预处理 为了满足堆肥化生产的需要,部分堆肥原料要进行贮存,对原料贮存的要求如下:——在原料贮存区,含水率较低的干物料应避雨存放,保持低的含水率; ——含水率高的湿物料不宜长期存放,要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臭气和渗滤液的产生,防止环境二次污染。 ——原料贮存的环境管理参照GB 18596-2001执行; ——原料贮存应有专门的原料贮存区域,最好设置原料贮存车间,贮存车间内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分类进行存放; ——供应便捷,使用量大的物料尽量不贮存或者少量贮存,保证尽可能短的贮存期;——预处理环节应对固体有机废物的水分、粒度、C/N、pH值做出调整。主要的预处理工艺控制参数见附件B。 4.2 堆肥接种剂 4.2.1选用原则

有机肥发酵及应用

有机肥发酵及应用 1、有机肥的分类 有机肥是指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肥料。这类肥料主要是在农村中就地取材,利用各种作物秸秆,就地积制,就地施用的自然肥料的总称,人们习惯称作农家肥料。农家肥大多是有机肥料。 农家肥的种类繁多(如人粪尿、牧畜粪尿和厩肥、绿肥、堆肥和沤肥等),而且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较低。常用的农家肥,主要是指人粪尿、厩肥、堆肥、沤肥、饼肥、草木灰、石灰、老强泥等 2、有机肥的特点 有机肥其特点是养分齐全,肥效稳长,但需深施后经微生物活动进行分解,才能供植物利用,属于缓效肥。有机肥料的特点是所含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它不仅含有氮、磷、钾,而且还含有钙、镁、硫、铁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多呈有机物状态,难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土壤中的化学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使养分逐渐释放,因而肥效长而稳定。另外,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气和水的比值协调,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 2.1农家有机肥主要特点是 2. 1."1数量巨大 2. 1."2养分主要为有机态如氮素呈蛋白质状态存在,磷素呈植酸、核蛋白和卵磷脂状态存在: 有机养分绝大多数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农家肥中的肥效比无机肥料缓慢而时间持久,所以在使用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将植酸、核蛋白和卵磷脂状矿质化为易于吸收的多酚化合物和简单的无机物。

2."3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的主要物质。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生成分泌酶,腐殖质,调节土壤物质和进行能量转化,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 2."4有机肥可提高土壤难溶性磷的有效性。 2. 2."5可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有机肥配施适量化肥,能提高抗逆能力,可大大提高商品率。 2. 1."3含有较多的有机质 有机质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腐烂放出二氧化碳和生成有机酸,这样可增强植物二氧化碳营养,又可促使土壤难溶性养分的溶解。 2. 1."4能改良土壤 农家肥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有机质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形成腐殖质,腐殖质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疏松,易于耕作: 同时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 1."5是一种完全肥料。农家肥不仅含有氮磷钾三要素,还含有钙镁硫等其他元素和微量元素,能较全面的满足作物营养的需要。 2.2有机肥施用后有以下五个特点:

有机堆肥发酵原理

有机肥料发酵原理 一、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 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质-腐殖质。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⑴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多糖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间产物不易积累,最终形成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如果通气不良,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单糖分解缓慢,产生热量少,并积累一些中间产物-有机酸。在极嫌气微生物条件下,还会生成CH4、H2等还原态物质。 ⑵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堆肥中的含氮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腐殖质等。除腐殖质外,大部分容易被分解。例如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逐级降解,产生各种氨基酸,再经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而分别形成铵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⑶含磷有机物的转化堆肥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在多种腐生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酸,成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养分。 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堆肥中含硫有机物,经微生物的作用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在嫌气环境中易积累,对植物和微生物会发生毒害。但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硫化氢在硫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并和堆肥中的盐基作用形成硫酸盐,不仅消除了硫化氢的毒害,并成为植物能吸收的硫素养料。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反硫化作用,使硫酸转变为H2S散失,并对植物产生毒害。堆肥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时翻倒措施改善堆肥的通气性,就能消除反硫化作用。 ⑸脂类及芳香类有机物的转化单宁、树脂等结构复杂,分解较慢,其最终产物也是CO2和水;木质素是含植物性原料(如树皮、木屑等)堆肥中特别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它结构复杂,含芳香核,并以多聚形式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极难分解。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真菌、放线菌的作用,缓慢地进行分解,其芳香核可变为醌型化合物,它是再合成腐殖质的原料之一。当然,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继续被分解的。 综上所述,堆肥有机质的矿质化,可为作物和微生物提供速效养分,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并为堆肥有机质的腐殖化准备基本原料。堆肥以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为主时,有机质迅速矿化生成较多的二氧化碳、水及其它养分物质,分解速度快而彻底,并放出大量热能;以嫌气性微生物活动为主时,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慢,且往往不彻底,释放热能少,其分解产物除植物养分外,尚易积累有机酸及CH4、H2S、PH3、H2等还原性物质,当其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对作物生长不利甚至有害。因此堆肥发酵期间的翻倒也是为了转换微生物活动类型,以消除有害物质。 2.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关于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有很多种说法,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有机残体分解形成组成腐殖质分子的原始材料,如多元酚、含氮有机物(氨基酸、肽等)等;第二阶段,先由微生物分泌的多酚氧化酶将多酚氧化成醌,然后醌与氨基酸或肽缩合而成腐殖

有机肥发酵方案

有机肥发酵方案 一、堆肥准备 1、物料 (1)主料: 芝麻饼、药渣、木薯粉等。测定各主料含水量、pH、有机质、全氮(C/N)。 (2)功能发酵菌剂 2、场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进行操作(实验室三楼,装灯,排气扇) 二、堆肥操作 1、发酵堆的大小为:高0.6-1米宽2.0米,长度不限。 2、发酵功能菌剂的使用量为1.5‰(即每吨添加量为1.5公斤)。 3、发酵堆的C/N:根据各物料有机质、全氮含量调配C/N 25-30:1. 4、发酵堆的含水量为45-65%,根据各物料含水量加水调配。 5、发酵堆pH 6.5-7.5,可加熟石灰或碳酸钙调节。 6、温度测定:发酵堆取5点测不同深度温度,早晚各一次,做好统计。 7、翻堆:一般3天一次,根据发酵堆温度适当调整。 8、温度降至30度以下至室温,摊开,自然风干。 9、堆肥结束后测含水量、pH、有机质、全氮(C/N)。 三、堆肥发酵腐熟指标判断 1、感官指标:即温度、气味和颜色等指标,需要定时记录。 2、生化指标:C/N,有机质等指标。 3、生物学指标:种子发芽率实验:在堆肥第15、20、30天时测油菜种子发芽指数,与清水发芽做对比。 一般种子发芽率在50%以上则表示有机肥基本腐熟。以小青菜种子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两个培养皿,分别放入一张滤纸,编号1号,2号。 ②在1号培养皿中倒入有机肥浸提液30ml,2号培养皿中倒入30ml的清水。 ③每个培养皿中撒入20粒种子,21℃下恒温培养2天。 ④记录1,2号中发芽种子数分别为a,b。记录1,2号种子平均根长分别为c,d。 ⑤种子发芽率=[(a/20)*c]/[(b/20)*d]*100%

有机肥加工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肥加工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肥加工生产工艺流程: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场或有机肥生产企业将会采用专用车辆到各个养殖场定时回收畜禽粪便,以免对道路路面形成二次污染,将回收的畜禽粪便直接进入发酵区。经过一次发酵、二次陈化堆放。首先消除了畜禽粪便的臭味。在一次发酵时,应按比例加入秸秆,植物叶片,杂草粉末等植物茎杆叶。同时应加入发酵菌种,将其中的粗纤维进行分解,以便粉碎后的粒度要求符合造粒生产的粒度要求。将完成二次陈化堆放过程的发酵物料粉碎,进入混合搅拌系统,在混合搅拌前,根据配方,将N、P、K 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均加入混合搅拌系统,开始搅拌,将混合后的物料输送如圆盘造粒系统,成粒经烘干机后进入冷却系统,将物料将至常温后开始筛分,符合要求的粒进入包膜机包裹涂膜后开始包装,不符合要求的粒经粉碎机粉碎后重新回到圆盘造粒系统,继续造粒。经过以上若干程序,畜禽粪便变成了有机肥的主要原料,进入销售市场直接销售。 有机肥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包括为:原料选配(鸡粪、秸秆、污泥、草炭等)T发酵处理T配料混合T造粒T冷却筛选T计量封口T成品入库。 有机肥最新标准:粉状或颗粒状(①3—①4毫米)质量标准:参照有机肥料国家执行标准NY525 —2011执行。含水分W 30%,有机质W 45%,总养分(氮磷钾)》5%, 酸碱度PH 值为 5.8-8.5

翻抛机 堆 放 发 酵 铲车岀池 区 鸡粪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为:有机肥原料(动物粪便、生活垃圾、枯枝烂叶、沼渣、废弃菌种等)发酵后进入半湿物料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加入氮磷钾等元素(纯氮、五氧化二磷、氯化钾、氯化铵等)使所含矿物元素达到所需标准,然后有搅拌机进行搅拌,再进入造粒机制颗粒,出来后烘干,通过筛分机筛分,合格产品进行包装,不合格的返回造粒机进行造粒。 其中,原料的细度的合理搭配对于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至关重要。原料细度越高,粘性就越好,造粒后的颗粒表面光洁度也就越高。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超比例的高细度材料的使用,易出现因粘性过好造成颗粒过大,颗粒不规则等问题。 有机肥,以牲畜粪便、生活垃圾、植物秸秆为主要原料,这种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原料干燥-粉碎-发酵-调配(与化肥及其他 有机-无机物质混合,使氮+磷+钾含量》4%,有机质》30%) 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肥料品种之一,作物秸秆含 有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N、P、K、Ca、s等。饼肥:菜籽饼、

有机堆肥发酵原理

一、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 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质-腐殖质。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⑴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多糖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间产物不易积累,最终形成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如果通气不良,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单糖分解缓慢,产生热量少,并积累一些中间产物-有机酸。在极嫌气微生物条件下,还会生成CH4、H2等还原态物质。 ⑵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堆肥中的含氮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腐殖质等。除腐殖质外,大部分容易被分解。例如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逐级降解,产生各种氨基酸,再经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而分别形成铵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⑶含磷有机物的转化堆肥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在多种腐生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酸,成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养分。 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堆肥中含硫有机物,经微生物的作用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在嫌气环境中易积累,对植物和微生物会发生毒害。但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硫化氢在硫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并和堆肥中的盐基作用形成硫酸盐,不仅消除了硫化氢的毒害,并成为植物能吸收的硫素养料。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反硫化作用,使硫酸转变为H2S散失,并对植物产生毒害。堆肥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时翻倒措施改善堆肥的通气性,就能消除反硫化作用。 ⑸脂类及芳香类有机物的转化单宁、树脂等结构复杂,分解较慢,其最终产物也是CO2和水;木质素是含植物性原料(如树皮、木屑等)堆肥中特别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它结构复杂,含芳香核,并以多聚形式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极难分解。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真菌、放线菌的作用,缓慢地进行分解,其芳香核可变为醌型化合物,它是再合成腐殖质的原料之一。当然,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继续被分解的。 综上所述,堆肥有机质的矿质化,可为作物和微生物提供速效养分,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并为堆肥有机质的腐殖化准备基本原料。堆肥以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为主时,有机质迅速矿化生成较多的二氧化碳、水及其它养分物质,分解速度快而彻底,并放出大量热能;以嫌气性微生物活动为主时,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慢,且往往不彻底,释放热能少,其分解产物除植物养分外,尚易积累有机酸及CH4、H2S、PH3、H2等还原性物质,当其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对作物生长不利甚至有害。因此堆肥发酵期间的翻倒也是为了转换微生物活动类型,以消除有害物质。 2.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关于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有很多种说法,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有机残体分解形成组成腐殖质分子的原始材料,如多元酚、含氮有机物(氨基酸、肽等)等;第二阶段,先由微生物分泌的多酚氧化酶将多酚氧化成醌,然后醌与氨基酸或肽缩合而成腐殖质单体。由于酚、醌、氨基酸种类很多,相互缩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形成的腐殖质单体也就多种多样。在不同条件下,这些单体又进一步缩合形成大小不等的分子。

有机肥发酵过程变化

堆肥的整个腐解过程,是一系列微生物活动的复杂过程,包括堆制材料的矿质化和腐殖化过程。堆腐初期以矿质化为主,后期则为腐殖化占优势。这种过程的快慢和方向,受堆肥材料的组成和含有各种微生物及其环境条件所左右。因此,了解这些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积制好堆肥具有重要意义。 从高温堆肥的堆温变化大体可以反映出微生物活动概况。 ①发热阶段堆制初期,堆温上升到50℃左右称发热阶段。堆内温度在25~40℃范围内适合于一些无芽孢杆菌、球菌、芽孢杆菌、放线菌、真菌和硝酸细菌等中温性的微生物活动,它们能先利用水溶性的有机物质而迅速繁殖,继而分解蛋白质和部分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同时释放出NH3、CO2和热量。 ②高温阶段堆制2~3天后,堆温升到50~60℃,称为高温阶段。此时出现大量好热性的微生物,如好热真菌的一些类群,普通小单孢菌、好热褐色放线菌和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等代替了原有的中温性微生物。它们除对尚存的易分解有机物继续分解外,主要是分解半纤维素、纤维素和部分木质素。与此同时进行腐殖化过程。本阶段后期,有机物分解强度渐弱,高温维持一定时期后开始下降。 ③降温阶段在高温过后,堆温逐渐下降到50℃以下,称为降温阶段。此时,堆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较高温阶段多,例如有中温性的纤维分解粘细菌、芽孢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数量显著增加。一些好热性和耐热性微生物种类,在降温过程中仍然维持着活动。在这个阶段里,堆内可分解的有机物料基质锐减,腐殖化作用占绝对优势。 ④腐熟保肥阶段此时堆内物质的C/N比已逐步减小,腐殖质累积量明显增加。但分解腐殖质等有机物的放线菌数量和比例也有所增加,嫌气纤维分解细菌、嫌气固氮菌和反硝化细菌逐步增多。在堆表层,常形成真菌菌丝体为主所构成的白毛。此时如不采取保肥措施,会导致新形成的腐殖质强烈分解,并逸出NH3。而且,硝化作用形成的硝酸盐,有可能随雨水淋入堆底层进行反硝化作用,使氮素损失。所以,堆肥在降温阶段之后,必须将堆积材料堆紧压实,加土覆盖,使其处于嫌气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嫌气纤维素分解细菌也能旺盛地进行纤维素分解作用,缓慢地进行后期的腐熟作用。堆肥已完全发酵腐熟,其基本特征是黑、臭、烂。

1 农业废弃物的快速堆肥菌剂及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 南京农业大学

附件 1. 农业废弃物的快速堆肥菌剂及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专利号: ZL200910233577.6) 本发明涉及农业废弃物快速堆肥菌剂及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本发明分离到了一株在50℃条件下能够快速分解各种富含纤维素废弃物的菌株NJZ5。将菌株NJZ5接种发酵罐中,获得发酵液中可培养菌落数≥1×109个/ml;发酵液与吸附剂米糠混合均匀后即获得农业废弃物的快速堆肥菌剂产品,该产品中NJZ5菌株以可培养菌落计含量≥1×108个/克。NJZ5堆肥菌剂可以明显提高堆肥温度和缩短堆肥周期,可以将堆肥的周期控制在30天左右。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发明(设计)人:沈其荣刘东阳杨兴明徐阳春冉炜沈标胡江 申请日期:2019年10月29日 2. 一种能溶解土壤磷酸钙的K3菌株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专利号: ZL200710022911.4) 本发明一种能溶解土壤磷酸钙的细菌K3菌株及其生产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属于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从石灰性土壤上分离到1株具有溶解磷酸钙能力很强的细菌,将该细菌先进行液体发酵生产,然后与特定有机载体混合制成解磷微生物有机肥料,肥料中含有5×107个/g以上的解磷微生物数量、全氮含量为4%(90%以上为有机氮)、全钾含量1~2%、全磷含量1~2%,有机质含量为35%。试验结果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上每亩施用该微生物有机肥料100公斤,其提供磷素营养的作物效果相当于每亩施用10公斤P2O5的化学磷肥。实验室培养结果表明该磷细菌能使磷酸钙溶液中可溶性磷浓度达到643mg/l,比国外最新报道的结果要高4倍多。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发明(设计)人:沈其荣杨兴明徐阳春黄启为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3. 用于促进油菜生长的促生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专利号: ZL201310081093.0) 本发明涉及用于油菜生长的促生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属于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本发明分离到了一株拮抗菌NJZJSB3,接种到腐熟的猪粪堆肥和菜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