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验五

合集下载

实验五 红薯果脯的加工

实验五 红薯果脯的加工

实验五红薯果脯的制作一、实验原理果脯是经糖渍、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略有透明感、表面无糖霜析出的制品。

果脯制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浓度糖液的较高渗透压,析出果实中的多余水分,降低水分活度,一直各种微生物的生存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根据这一原理,在制作果脯时应注意选择果实含水量较少、固形物含量较高、果实颜色美观、肉质细腻并具有韧性、耐贮运性良好、果核容易脱离的品种。

二、实验目的了解果脯制作的基本原理;掌握果脯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三、材料与设备实验材料:红薯、白砂糖、柠檬酸、蜂蜜、氯化钙、亚硫酸氢钠仪器设备:电热夹层锅、糖度计、热风干燥箱、不锈钢锅、电磁炉、不锈钢刀、台秤、天平、烧杯四、实验步骤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切分→硬化、护色→糖煮、糖渍、控糖→烘烤→整形→包装→成品参考配方:红薯10kg,白糖3-4kg,蜂蜜0.2-0.3kg,柠檬酸20g,水15kg2.操作要点切分:切成长方、菱形等多种形状,长度不超过5厘米。

不要切成细条,切成手指粗的长条,以防煮烂。

切后用清水洗去在薯块上的碎屑和淀粉;硬化、护色:将上述红薯用含有0.2%氯化钙、0.2-0.4%亚硫酸氢钠溶液浸泡20-25min;糖煮:切好的薯块,加水、白糖、蜂蜜、柠檬酸(或亚硫酸),放入铜锅或不锈钢锅中,用旺火尽快把锅烧开,约煮半个小时,以薯块熟而不烂为宜;(可采用分次加糖法)糖渍:将薯块和糖液一同出锅放入大缸内浸渍24小时,使薯块进一步吃糖;控糖:将浸渍的薯块捞出,单层平摊(不叠压)于筛网上,把筛网放在大盆上控去糖液;(可用纱布)烘烤:把红薯放入烘箱烘烤,温度在60~70℃之间。

烘烤时应注意调整位置、勤翻动,连续烘烤12小时。

薯块含水量降至16~18%时烘烤结束;整型:包装:将出房的薯块除去碎屑和不成型的小块,装入塑料袋内密封包装。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感官评价(1)色泽浅黄、橙黄或黄绿,基本一致,有透明感(2)组织与形态形态完整、基本一致,组织饱满,质地柔软、有韧性,不定糖,不流糖。

生产实习报告总结范文5篇

生产实习报告总结范文5篇

生产实习报告总结范文5篇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

它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生产实习报告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实习报告相关内容推荐↓↓↓生产实习报告总结范文1在这实习的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的东西,这些都是我在学校里和课本上找不到的,现在我们即将踏入社会,这些实践性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让我们脱离了书生的稚气,增加了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更深入的了解。

在以前的头脑中,我认为的工作都是很美好的,我想企业和工厂应该都是挺漂亮、挺大起的。

现在不都是在讲环保、讲生态化吗,将来的工作环境肯定是整洁美丽的,工作应该也是有趣轻松的。

我就是怀着这种憧憬到了我们的实习工厂。

一下车我就傻眼了,天哪!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刺鼻的气味,第一天由工厂领导带我们参观了生产线、工人师傅给我们进行了入厂安全讲座。

第二天我们就正式进入车间参加生产。

我们四人一组,每个车间的师傅负责带我们生产学习,现在的化工厂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工人劳动相对比较轻松,但是一般一个岗位一班就一个人,一班的时间是8个小时,也就是说,工人师傅要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一呆就是八个小时。

一开始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对于我们来说,在学校里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和同学朋友,这八个小时单调的工作难以想象,但是随着与工人师傅共同工作的时间久了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我们现在吃穿不愁,但是真正到了社会上,首先我们的自己养活自己!然后的为家庭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这些!这时我们就不会觉得这八个小时是多么的漫长了,因为这八个小时的背后是我们劳动换来的收获。

在实习时的工作学习同时让我认识到社会是残酷的,没有文化、没有本领、懒惰,就注定你永远是社会的最底层!但同时社会又是美好的,只要你肯干、有进取心,它就会给你回报、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总之,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收获是很大的。

生产实习报告范文5篇

生产实习报告范文5篇

生产实习报告范文5篇生产5篇在经济开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精心的生产报告5篇,欢迎大家分享。

星期一上午,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发动,着重给我们讲了实习中平安的重要性,强调平安第一,要处处注意平安。

接着让我们端正实习态度,强调这是集体活动,每个人到要参加,不可以随便缺席。

最后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次实习的意义,让我知道了这次实习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习我将会学到许多我平时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我的视野,使我对这个专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

下午,我们分别参观了主校区和王营校区的建工实验室。

主校区的实验室由于搬迁,所规模比较小,一部分是对建筑材料应力和变力的实验,另一部分是混凝土养护实验室,里面24小时保持高温高湿,我们没有进去,蛋壳开除其设备很先进,精度很高。

王营校区的建工实验室就要大多了,我们首先去了一间厂房一样的建筑里面,那屋顶上面有一个吊机,下面是两台钢材压力试验机,地上放着许多试件。

钢材断面就是由上面的吊机吊到试验机上进展压力试验的。

接着我们去了另一栋建筑,里面上下两层全都是实验室,我看见一楼简介上写着国家二级实验室。

里面主要有混凝土试件压力测试,石子,黄沙,水泥沙浆的强度,易和性测试,其中有一间实验室里有一台超级庞大的压力试验机高度直达房顶,使我们吃了一惊。

老师介绍说这是300吨的钢材压力试验机。

除了这300吨的以外,旁边还有几台100吨和50吨的。

看着这些庞然大物,我们兴奋不已,同时也感到自己将来责任重大。

接着我们来到二楼,二楼主要是水力测量实验室,里面有许多精细的实验设备,老师说将来我们学专业课时将回来这里做实验。

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我们还是因为见到了这么多实验设备而感到快乐。

星期二今天一大早,我们去参观了市构件厂。

一进门我们就看见地上堆放着一排排预制板,按不用的规格叠放在那里。

每块板中间都有三个圆孔,不同规格的板圆孔不同,圆孔下面有一排钢筋头从板底伸出,每块板上四角还有四个突出的小圆环。

实验五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实验五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实验五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1.实验目的(1)掌握加工误差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统计分析法的应用。

2.原理根据加工一批零件的检验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加以分析处理,从中找出误差的种类、大小及规律。

这就是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

3.试剂和仪器设备(1)型卧式车床;(2)外径千分尺();(3)硬质合金车刀;(4)试件(材料钢,尺寸);4.实验步骤(1)调好机床和刀具,用调整法加工一批试件(100件);(2)按加工顺序测量试件尺寸,并记录测量结果。

5.实验数据及其处理(1)以加工顺序为横坐标,实测尺寸为纵坐标,绘制点图;(2)绘制实验分布曲线图(直方图);(3)绘制图。

6.问题讨论(1)本工序点图说明了什么问题?(2)本工序的实验分布曲线图是否服从正态分布规律?(3)根据工序精度系数,本工序属于几级精度工艺能力?能否满足加工要求?(4)从图看,本工序的工艺过程是否稳定?如果不稳定,试分析其原因。

X—R控制图的操作步骤及应用示例用于控制对象为长度、重量、强度、纯度、时间、收率和生产量等计量值的场合。

X控制图主要用于观察正态分布的均值的变化,R控制图主要用于观察正态分布分散或变异情况的变化,而X-R控制图则将二者联合运用,用于观察正态分布的变化。

X-R控制图的操作步骤步骤1:确定控制对象,或称统计量。

这里要注意下列各点:(1)选择技术上最重要的控制对象。

(2)若指标之间有因果关系,则宁可取作为因的指标为统计量。

(3)控制对象要明确,并为大家理解与同意。

(4)控制对象要能以数字来表示。

(5)控制对象要选择容易测定并对过程容易采取措施者。

步骤2:取预备数据(Preliminary data)。

(1)取25个子组。

(2)子组大小取为多少?国标推荐样本量为4或5。

(3)合理子组原则。

合理子组原则是由休哈特本人提出的,其内容是:“组内差异只由偶因造成,组间差异主要由异因造成”。

其中,前一句的目的是保证控制图上、下控制线的间隔距离6σ为最小,从而对异因能够及时发出统计信号。

实验五 富马酸二甲酯的制取

实验五 富马酸二甲酯的制取

3、精制
①将粗品溶在50mL无水乙醇溶剂中,制成沸腾的 饱和溶液; ②将热溶液过滤以除去机械杂质和不溶物(加活性 炭煮沸脱色); ③将溶液冷却以使物质结晶; ④减压过滤,将结晶从母液中分离出来; ⑤洗涤晶体以除去吸附在晶体表面上的母液(进行 两次结晶)。 ⑥于60~80℃干燥得白色富马酸二甲酯精品。
H
+
O CH3 O
O O
CH3Biblioteka 分子量144.12,能溶于乙酸乙酯、氯仿、丙酮等。熔点101-104℃,沸 点193℃。 副反应:
C H 3 OH

H 2S O 4


硫酸二甲酯在18℃易迅速水解成硫酸和甲醇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试剂:反丁烯二酸9.2mL(15g
, 0.127moL), 甲醇30mL(23.73g, ),浓硫酸4mL,10%碳酸 氢钠,无水乙醇;活性炭 仪器:250mL三口烧瓶(1个)、冷凝管(1 根)、电动搅拌器、温度计、电热套(1个)、 变压器(1个)、量筒(10mL,50mL)、玻 璃棒(1支)、烧杯(250mL,1个)、锥形瓶 (1个)、 抽滤装置、表面皿 、电子天 平、 酒精灯、橡皮塞、乳胶管

4.称重、计算收率
①称重
ⅰ.先将白色富马酸二甲酯精品研成细末,并 放在干燥器或烘箱中充分干燥。 ⅱ.用电子天平称重,并记录结果。 ②计算收率
摩尔收率=
得到产物的物质量 投入反应系统的原料物 质量
五、注意事项
1.甲醇有毒,操作时应予以注意,切勿溅入
眼睛和口腔; 2.浓硫酸必须缓慢加入,并进行搅拌,避免 局部过热; 3.认真操作,注意力要集中,仔细观察,如 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注意安全,保持整 洁。

实验五(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实验五(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实验五(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是一种新型聚合方式,可以制备各种具有特定性质的聚合物材料。

本实验旨在通过自行制备乙酸乙烯酯的乳液,实现乳液聚合反应,最终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质的聚合物。

一、实验原理乳液聚合是将单体通过乳化剂溶解在水中形成的乳液中进行聚合反应,该方法具有优越的特性。

乳液聚合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反应速度快:在常温常压下,通过盐、过氧化物等引发剂,可使聚合速度达到分钟级别。

2、聚合最终产物具有尺寸可控制:聚合物的颗粒大小、分布均匀性等都可以在调整乳化剂、单体加入速度等因素下进行控制。

3、生产性高:具有工艺简单、原材料易得、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尤其是生产规模对提高生产效率更具有优势。

乳液聚合反应主要涉及以下反应机理:1、乳化剂吸附单体,活化单体分子,形成聚合前驱体。

2、引发剂调整聚合的速率,通过释放游离基致聚合。

3、经过一系列环状存在的中间体进行聚合反应,同时,乳液的微粒本身也可以作为聚合反应的活性中心,加速反应速率。

二、实验操作1、实验材料和仪器试油:乙酸乙烯酯;引发剂:明胶过氧化物;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pH调节剂:稀盐酸;其他:去离子水、玻璃器皿等;分散剂:PVP(可选)2、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实验药品(1)称取适量的乙酸乙烯酯、十二烷基硫酸钠、明胶过氧化物、PVP分散剂等。

(2)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溶解好各种药品,并把乳化剂和单体搅拌均匀。

(3)调节溶液pH值,使之达到理想的聚合条件,溶液pH值通常为4-7。

步骤二:乳液聚合反应(1)将溶液均匀地加入反应罐中,同时控制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促进各种药品的混合均匀。

(2)引发剂作为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加速聚合反应的速率,可以在罐中加入催化剂,进行乳液聚合反应。

(3)待反应时间过后,停止反应,取出罐中的乳液,通过过滤等方式进行纯化。

步骤三:后期加工处理(1)对乳化聚合的产品,需要加以处理,以去除掉未反应的药品、杂质等。

(2)可采用离心纯化、冷冻干燥等方式,使乳液聚合产生的聚合物材料保持稳定。

综合实验五 玻璃工艺实验

综合实验五 玻璃工艺实验

综合实验五玻璃工艺实验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综合、设计型前修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适用专业:材料类本科生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前言玻璃工艺实验课在玻璃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玻璃工艺实验”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必修课——《玻璃工艺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必要环节。

玻璃工艺实验课主要包括玻璃成份设计、原料选择、配料计算、玻璃熔制、玻璃成型、玻璃退火、玻璃冷热加工、玻璃材料表面装饰以及玻璃材料的性能检测等实验。

2 实验目的玻璃工艺实验旨在模拟玻璃工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相关工艺过程,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学会有关玻璃材料的组成设计、原料选择、配方计算、玻璃制备、玻璃加工以及性能测试等全过程的实验研究方法。

学生通过玻璃工艺实验锻炼,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基本训练和提高,让其掌握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过程、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在进行玻璃工艺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所学理论知识也得到进一步升华,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毕业论文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实验要求①在实验前两周内,由实验老师讲解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下达本次实验课的综合实验任务书,学生根据实验任务书要求在实验前一周提交玻璃工艺实验方案报告。

②根据玻璃工艺实验所安排的时间,应按时进入实验室进行玻璃工艺实验。

③实验操作前应认真检查实验设备、器具等是否完好,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指导老师进行解决或补充。

实验严格按规程操作,做好实验记录,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严谨、细致、耐心,切勿潦草从事。

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完毕后,应清理所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并整理好现场,经指导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④遵守实验室制度,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和原材料,保持实验室内安静、整洁。

实验5

实验5

加入10 mL K2S2O8 溶液及10 mL 苯乙烯单体,迅速升温至88 ~90 ℃,并维持此温度1.5 h, 而后停止反应。 将乳液倒入150 mL 烧杯中,加NaCl,迅速搅拌使乳液凝聚。用布氏漏斗吸滤最后把产 物抽干,放于 50~60 ℃烘箱中干燥,称重、计算转化率并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
和悬浮聚合散热情况类似,但也有区别。对悬浮聚合来说,聚合反应发生在水相中的单体珠 中,单体珠滴的直径约在50 一2000um 范围之内,而在乳液聚合体系中,乳胶粒直径一般 在0.05—1um 之间。若把悬浮聚合中的一个单体珠滴比作一个10m 直径的大球,那么乳胶 粒仅象一个绿豆粒那么大。所以从乳胶粒内部内外传热比从悬浮聚合的珠滴内部向外传热要 容易得多。故在乳液聚合体系的乳胶粒中的温度分布要比在悬浮聚合体系的珠滴中的温度分 布均匀很多。 在烯类单体的自由基本体、溶液及悬浮聚合中,当引发剂浓度一定时,要想提高反应速 率,就得提高反应温度。而反应温度的提高,又加速引发剂的分解,使自由基总浓度增大。 因为链终止速率与自由基浓度平方成正比,故自由基总浓度增大链终止速率显著增大,这样 就会引起聚合物平均分子量减小;反过来,要想提高聚合物平均分子量,就必须降低反应温 度,这又会造成反应速率降低。就是说,要想提高分子量,必须降低反应速率;而要想提高 反应速率,就必须牺牲分子量的提高,故二者是矛盾的。但是乳液聚合可以将二者统一起来, 即既有高的反应速率,又可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这是因为乳液聚合是按照和其他聚合方 法不同的机理进行的。在乳液聚合体系中,引发剂溶于水相,且在水相中分解成自由基。自 由基由水相扩散到胶束中或乳胶粒中,在其中引发聚合。聚合反应就发生在一个个被此孤立 的乳胶粒中。假如由水相向某一乳胶粒中扩散进束一个自由基,那么就在这个乳胶检中进行 链引发链增长,形成一个大分子链。当第二个自由基由水相扩散进入这个乳胶粒中以后,就 和这个乳胶牧中原来的那个自由基链发生碰撞而终止。就是说,在第二个自由基扩散进来以 前,在这个乳胶粒中链增长反应一直在进行。在本体聚合体系中,任意两个自由基都有相互 碰撞而彼终止的可能性。而在乳液聚合体系中,一个个自由基链被封闭在彼此孤立的乳胶粒 中,由于乳胶粒表面带电而产生乳胶粒间的静电斥力作用,使乳胶粒不能碰撞到一起面聚并, 就是说,不同乳胶粒中的自由基链之间碰撞到一起而进行终止的几率等于零。也就是说,不 同乳胶粒中的自由基链不能相互终止,只能和由水相扩散进来的韧始自由基发生链终止反 应。 故在乳液聚合中自由基链的平均寿命比用其他聚合方法时要长,自由基有充分的时间增长到 很高的分子量。另外,在乳液聚合体系中有着巨大数量的乳胶粒,其中封闭着巨大数量的自 由基进行链增长反应,自由基的总浓度比其他聚合过程要大。故乳液聚合反应比其他聚合过 程的反应速率要高。聚合速率大.同时分子量高,这是乳液聚合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高的反 应速率会使生产成本降低,而高的分子量则是生产高弹性的合成橡胶所必需的。 另外,大多数乳液聚合过程都以水作介质,避免了采用昂贵的溶剂以及回收溶剂的麻烦, 同时减少了引起火灾和污染的可能性。再者,在某些可以直接利用合成乳液的情况下,如水 乳浦、粘合剂、皮革、纸张、织物处理剂以及乳液泡沫橡胶等,采用乳液聚合法尤为必要。 另一方面,乳液聚合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例如在需要固体聚合物的情况下,需经凝聚、洗豫、 脱水、干燥等一系列后处理工序,才能将聚合物从乳液中分离出来,这就增加了成本,再者, 尽管经过了后处理,但产品中的乳化剂也很难完全除净,这就使产物的电性能、耐水性等下 降。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乳液聚合的多变性,若严格按照某特定的配方相条件*生产可顺利地 进行i 但如果想使产品适合某种特殊需要,而将配方或条件加以调整,常常会出问题,要么 生产不正常,要么产品不合格。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一样,与本体聚合相比有一 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由于加入了介质或溶剂而减少了反应器的有效利用空间。例如对于 典型的工业乳液聚合反应过程来说,单体约占总体积的40%一50%,在这种情况下,反应 器的有效体积为单体本身所占体积的两倍到两倍半.故设备利用率低。尽管乳液聚合过程有 上述这些缺点,但是它的可贵而难得的优点,仍决定了它具有很大的工业意义:丁苯橡胶、 丁隋橡胶、氯丁橡胶、聚丙烯酸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配、聚四氟乙烯等均可用乳液聚 合法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影子工厂实习报告
2)在制品初始化
①点击工具栏中的“”按钮,在右侧插入一条记录,系统自动将仓库编号和仓库名称赋为当前在制品仓库的仓库编号与名称;
②双击工程编号列,系统弹出“工程选择”窗口(见下图),从中选择专门初始化在制品数据的“020101摩托车(踏板)”工程;
2)车间转交单开具步骤
①在系统弹出的“辅助录入—工程选择”窗口(见下图)中,用户选择一个办理车间转交单的生产工程“020101摩托车(踏板)”,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图“车间转交单-主界面”;
3.仓库转交单
在制品仓库库管员根据车间转交来的在制品编制仓库转交单,以便转交到待加工的其他车
⑤在图“仓库转交单-转交选择”中选择待转交部门为“在制品库”,点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仓库转交单”窗口,见下图。

⑥图“仓库转交单-仓库转交单据”中输入“转交数”,点击工具栏中的“”按钮或者快捷键<Ctrl>+S”进行数据存储;保存成功系统自动在“料单编号”处显示转交单的唯一标识,处理基本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