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风筝》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14. 风筝4-湘美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14. 风筝4-湘美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14. 风筝4-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风筝文化,学习制作风筝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加强学生对色彩、形状、比例的认识,掌握画风筝的基本技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风筝。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意愿。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风筝的结构和形态,练习画风筝的基本技法。

2.教学难点:如何教学生绘画出立体感的风筝;如何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自主创作。

三、教学内容1.风筝制作基本步骤。

2.风筝的结构和形态。

3.风筝的色彩和图案。

4.风筝的故事和传统文化。

四、课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风筝的结构和形态,绘制风筝的轮廓。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介绍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风筝的结构和形态、练习画风筝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如何教学生绘画出立体感的风筝。

教学过程1.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介绍中国传统风筝文化,如《孔明灯》、《雄鹰飞翔》、《蝴蝶飞翔》等。

2.呈现现成的风筝,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构造原理,培养学生风筝制作的兴趣。

3.给学生讲解绘制风筝的基本形状和技法,例如画直线、弧线、椭圆等。

让学生模仿进行练习。

4.请学生在练习后,在白纸上画出自己想象的风筝轮廓。

5.教师指导学生在画风筝的过程中注意:比例、形状、线条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风筝文化,激发学生绘制风筝的兴趣,学习画风筝的基本技法,让学生初步掌握画风筝的技巧,手感等知识。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风筝的色彩和图案,了解风筝的故事和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色彩和图案,了解风筝的故事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风筝的故事和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小学美术风筝的教案

小学美术风筝的教案

小学美术风筝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2. 风筝的种类与结构3. 风筝的设计与制作4. 风筝的放飞与调试5. 风筝比赛与展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历史文化,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风筝设计的创新与实践,风筝的放飞和调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风筝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筝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风筝的种类与结构,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 实践:分组进行风筝设计与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放飞:讲解风筝的放飞与调试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风筝放飞练习。

6. 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风筝文化,进行风筝创作和实践。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筝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风筝制作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参与风筝放飞和调试的积极性。

4. 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风筝文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在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风筝设计和制作。

3.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相应帮助。

4. 组织课后拓展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否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风筝的起源与发展、种类与结构。

《风筝》美术教案设计

《风筝》美术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风筝》美术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种类,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

2. 学习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种类。

2. 掌握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风筝制作的细节处理。

2. 风筝放飞技巧的掌握。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收集风筝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制作风筝所需的材料,如纸张、竹条、胶水等。

3. 准备放飞风筝的场地。

学生准备:1. 提前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

2. 准备制作风筝所需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美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风筝的了解。

环节二: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种类(10分钟)1. 教师讲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2. 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风筝。

环节三:学习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展示风筝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风筝。

环节四:学生制作风筝(1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环节五:展示风筝,交流制作心得(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风筝作品。

2. 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环节六:放飞风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到指定的场地放飞风筝。

2. 学生互相帮助,学会正确放飞风筝。

环节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2. 学生提出改进意见,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四、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分享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风筝制作技能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内容拓展环节一:了解风筝的文化意义(10分钟)1. 教师讲解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小学美术风筝的教案

小学美术风筝的教案

小学美术风筝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文化知识。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风筝的实践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体验风筝制作过程,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2. 风筝的类型及结构3. 风筝的制作材料与工具4. 风筝的绘制与装饰5. 风筝的放飞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风筝的制作流程,培养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风筝图案的设计与绘制,风筝的放飞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风筝的相关资料,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与工具。

2. 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工具,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风筝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风筝的类型、结构、制作材料与工具,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

3. 示范:教师演示风筝的制作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创作:学生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风筝图案,并进行绘制与装饰。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风筝作品,评价互学,教师点评总结。

7. 拓展: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放飞技巧,组织户外放飞活动,感受风筝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风筝的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2. 风筝作品的创意与质量评价:评价学生在风筝设计、绘制与装饰方面的表现,鼓励创新与个性表达。

3. 放飞风筝的技巧评价:在户外放飞活动中,评价学生的风筝放飞技巧与安全意识。

七、安全事项1. 制作风筝时,注意使用安全工具,避免尖锐物品造成伤害。

2. 放飞风筝时,选择空旷、安全的场地,避免人群密集区域。

3. 注意风筝线的长度与张力,防止风筝线缠绕或断裂造成伤害。

4. 遇到大风或恶劣天气,停止放飞风筝,确保人身安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兴趣与认知水平。

三年级美术下册《风筝》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美术下册《风筝》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元素和设计原理进行风筝创作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风筝制作中,实现创意与技巧的有机结合。
2.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难点:如何在小组合作中,平衡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
3.小组合作,共同成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5.创新实践,鼓励探索:鼓励学生在风筝制作过程中,勇于尝试新材料、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下节课前,学生准备好风筝制作过程的图片和心得体会,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教师将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课堂讲解
1.介绍风筝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如:骨架、纸面、图案等。
2.讲解风筝制作的基本方法,如:选材、制作、装饰等。
三、实践操作
1.学生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注重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1.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风筝制作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创新等思维方式,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பைடு நூலகம்通能力。
4.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实践,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四年级下册风筝美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风筝美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风筝美术教案教案:四年级下册风筝美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筝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材料。

2.学习风筝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风筝的起源与种类–讲解风筝的起源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

–介绍几种常见的风筝种类,如平面风筝、立体风筝等。

2.风筝的制作材料与基本结构–分析风筝的基本结构,包括风筝框架和风筝帆布。

–展示常用的风筝制作材料,如竹子、纸张、胶水等。

3.风筝的制作方法–演示制作风筝的步骤,包括选择风筝形状、搭建风筝框架、覆盖风筝帆布、装饰等。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设计制作个性化的风筝。

4.风筝的试飞与修正–指导学生进行风筝的试飞,并观察风筝飞行的情况。

–引导学生根据试飞结果进行风筝的修正,提升飞行性能。

三、教学步骤1.风筝的起源与种类–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风筝的起源和不同文化中风筝的应用。

–学生观看后进行讨论,了解风筝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

2.风筝的制作材料与基本结构–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风筝,分析其结构和材料。

–在黑板上绘制简单的风筝结构图,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

3.风筝的制作方法–向学生介绍风筝制作的基本步骤,并注意安全事项。

–分组或个人制作风筝,老师巡查并提供指导。

4.风筝的试飞与修正–将学生的风筝带到开阔场地进行试飞。

–学生观察飞行情况,记录不同风筝的表现,分享经验。

–根据试飞结果,学生进行风筝的修正,再次试飞。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2.评价学生对风筝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评估学生在制作风筝过程中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

4.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的表现。

五、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风筝博物馆或风筝展览,拓宽他们对风筝的了解。

2.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制作风筝,并举办风筝展示活动。

六、教学资源1.风筝的图片、视频和展示资料。

2.风筝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如竹子、纸张、剪刀、胶水等。

小学风筝美术教案

小学风筝美术教案

小学风筝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风筝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掌握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2. 风筝的种类与特点3. 风筝的制作材料与工具4. 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5. 风筝的放飞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风筝制作的细节处理和放飞时的风向判断。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风筝的图片、资料,制作PPT。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风筝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风筝的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风筝文化。

3.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风筝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风筝文化。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具有特色的风筝,并进行展示。

2. 组织风筝放飞比赛,让学生体会风筝飞翔的快乐。

3.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的风筝作品,关注作品的创意、美观和实用性。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八、安全事项1. 提醒学生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2. 风筝放飞时,注意周边环境,避免发生意外。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风筝博物馆,深入了解风筝文化。

2. 开展家庭作业,让学生调查家乡的风筝特色,下节课进行分享。

3. 鼓励学生参加风筝制作比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风筝制作和放飞技巧。

《风筝》的美术教案

《风筝》的美术教案

《风筝》的美术教案《风筝》的美术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风筝》的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风筝》的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用装饰画及卡通化的手法,自主的装饰风筝面。

2、欣赏各种美丽的风筝,通过观察看示意图,了解制作风筝的简单方法。

3、体验放飞风筝,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油画棒或水彩笔,皱纹纸,剪刀,浆糊,长方形白纸,细线;2、师生收集各种风筝展示在教室里。

活动过程:一、有故事《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导入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49只风筝在天上飘,49只纸船在水里漂,啊,多么美好!你们教室里飘的是什么风筝呢?二、通过观察,师生共同探索了解风筝的结构及风筝面的装饰方法。

1、请带风筝来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风筝,说说:风筝上有什么图案?风筝的色彩是怎样的?你喜欢什么样子的风筝。

2、教师:你们还见过哪些风筝?他们是什么样子的?4、探索:风筝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5、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制作简易风筝的示意图,请幼儿说说: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掌握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明确绘画要求,教师交待要求。

1、在长方形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图案,涂上漂亮的颜色;2、用皱纹纸剪一条或两条常常的彩色带粘贴在风筝上做飘带。

3、系绳是要细心,不要将风筝拉断。

四、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将幼儿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幼儿,探讨最好的解决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实际问题。

五、幼儿去户外放风筝,体验成功放飞的快乐。

《风筝》的美术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用牙签刻出花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平均数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风筝》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沙燕风筝实物、章鱼立体风筝、学生自带风筝、教师制作风筝
学具:宣纸、颜料、毛笔、竹签、固体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以前我们学过一首诗叫《村居》,其中的后两句,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的“纸鸢”指是什么?
生:风筝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并学习制作一下传统风筝。

(贴上《风筝》课题)
(二)欣赏感受
师:大家将自己平时放的风筝带教室里了,可见大家是非常喜欢放风筝的,咱们本节课学习制作的
风筝跟大家带来的机器制作的不太一样,本节课我们制作的是民间传统风筝。

追问,你对传统风筝了解
多少呢?
生: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 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
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替木,
称为纸鸢,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上竹哨,风吹竹哨,所以称为风筝。

师:风筝的品种极为丰富,我们可以根据构造不同将风筝分为硬翅风筝、软翅风筝、直串风筝、板子风筝,
此外还有立体风筝,现代风筝等等。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
陶,传统风筝的设色、题材都包含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发展历史,欣赏感受民间艺术文化。


(二)方法指导,制作表现
1、看视频概括风筝制作方法
师: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将风筝制作分为:扎、糊、绘、放四个过程。

1、扎架子要注意比例,捆扎紧密。

2、糊纸面能掌握材料特性,防止扯裂,大小相宜。

(相对称)3、绘花材能形象鲜明,色彩艳丽,装饰性强。

4.
放风筝。

2、初步尝试制作几分钟
师:说一下在尝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生1:怎样将图案绘制对称,怎样快速上色
师:展示绘制步骤,播放微课视频。

生2:在糊的过程中,怎样糊地更结实。

师:展示给学生提供的锦囊———宣纸片,并播放微课视频教给学生制作技巧。

3.小组内合作制作完成一只风筝
组长将本组成员安排好分工,组员按步骤相互协作完成作品。

并出示老师向学生发出的邀请函,做成的成品将参加风筝节的展示会,来展示本组作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断去思考,探索,在经历制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学得积极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


(四)欣赏评价
师:每组组长先将本组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一下本组作品设计的灵感。

生:脸谱造型风筝灵感取材于中国传统京剧艺术,红色沙燕风筝象征喜庆,图案取材于民间剪纸艺术,蜻蜓和蝴蝶造型风筝运用了创新上色方法,菱形风筝图案和造型都有创新。

教师总结评价,每一组的作品都体现出了同学们的设计灵感,而且能将民间的各种艺术形式融合到传统风筝制作当中,这一点很值得赞扬。

最后给每一组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并且学习制作了传统风筝,传统民间风筝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华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更深层了解民间艺术,更能将这些传统艺术传承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