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的常见误区

敏捷开发的常见误区
敏捷开发的常见误区

敏捷开发的常见误区1.误区:敏捷项目没有计划

由于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甚至是未知的,敏捷项目团队很少能在项目之初建立一份类似于WBS任务分解的进度表和甘特图,但敏捷项目依然是有计划的,和传统的进度计划不同,敏捷的计划不是关注在完成项目的一个个活动或者说任务,比如说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模块一编码等等,而是关注在客户的需要,关注客户价值的优先级,其计划的对象是用户要求的功能,例如用户故事,计划活动的产出是一个设置了优先级的用户需要的功能列表。敏捷计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愿景–制定产品的长远目标;

●路线图–制定实现长远目标的分步实施计划;

●发布–制定一次发布的目标,包含在一个发布中希望交付的需求清单,并设置

了优先级;

●迭代–制定一次迭代的目标,包含了在一个迭代中团队承诺交付的需求清单及

为了达成目标而设置的工作任务;

●每日计划–制定每天的工作目标,包含了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

其计划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项目开始时制定产品的愿景,到每个迭代开始时制定迭代计划,敏捷项目的计划不断的细化,不断的根据变化而调整,是Just-In-Time的计划。

2.误区:敏捷就是追求速度

一次在和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有朋友说最近装了有线数字电视,他觉得开发数

字电视频道服务的团队应该是采用了敏捷的团队,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功能发布,只是系统不稳定,不得不经常的重新启动机顶盒。

这无疑是个非常有趣的关于敏捷的理解,似乎敏捷就是关注软件功能的投放市场速度,而往往忽略质量。这是很多有关敏捷的理解中,比较典型的一种误识。如果我们重读一下敏捷的四句宣言以及12条敏捷原则,应该不难看出,敏捷实际是关注实现客户的价值,而这一价值体现在“可工作的软件”之中,这其实是对质量的要求,它意味着交付的软件是客户需要的并且质量稳定的,是同时对需求质量和开发质量提出要求。另外,因为市场的变化会促使客户重新调整需求,以获取最大的价值,因此敏捷强调“响应变化”,迅速调整策略,以帮助客户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响应。

3.误区:敏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开发模式

敏捷开发模式被互联网企业广泛采用的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1)产品的功能升级更新换代非常快,大家都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占市场,吸

引用户,而需求往往又不是非常的明确,甚至有时只是一个idea,需要市场的反馈;

2)产品的升级是可控的,即便是带着一定缺陷的产品发布(又称为“灰度发布”),

我们都可以在后台悄悄的升级系统或修改BUG,对于用户来说,任何时间打开浏览器都可以看到最新的产品,因此对用户的影响是最小的,甚至用户是不感知的。

对于那些需要安装到用户使用的终端(电脑、手机、平板等)的应用来说,这样的升级方式可能就会导致客户的反感、投诉和客户流失。对于软件提供商来说,还必须要考虑客户拒绝升级情况下,后台系统必须要同时支持多个版本的运行,

否则就会遭到客户的投诉,甚至会引发负面影响的广泛传播。

因此对于不同形式、不同需求阶段、不同质量要求的产品,对于敏捷开发的实际应用是需要谨慎研究的,而不是绝对的生搬硬套和教条主义。

4.误区:敏捷是“一个”过程

敏捷不是一个过程,是一类过程的统称,它们有一个共性,就是符合敏捷价值观,遵循敏捷的原则。敏捷的价值观如下:

●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

●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

●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由价值观引出的12条敏捷原则:

1)我们最优先要做的是通过尽早的、持续的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

2)即使到了开发的后期,也欢迎改变需求。敏捷过程利用变化来为客户创造

竞争优势。

3)经常性地交付可以工作的软件,交付的间隔可以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交

付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4)在整个项目开发期间,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天天都在一起工作。(注:

这并不是地理位置上要求双方在一起,否则跨国公司的协同开发就成了空

话)

5)围绕被激励起来的个体来构建项目。给他们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持,并且

信任他们能够完成工作。

6)在团队内部,最具有效果并且富有效率的传递信息的方法,就是面对面的

交谈。

7)工作的软件是首要的进度度量标准。

8)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的开发速度。责任人、开发者和用户应该能够保持一

个长期的、恒定的开发速度。

9)不断地关注优秀的技能和好的设计会增强敏捷能力。

10)简单——使未完成的工作最大化的艺术——是根本的。

11)最好的构架、需求和设计出自于自组织的团队。

12)每隔一定时间,团队会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方面进行反省,然后相应

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建立敏捷联盟的17位大师所创立的敏捷方法包括:极限编程,Scrum,特征驱动开发,动态系统开发方法,自适应软件开发,水晶方法,实用编程方法。这些方法统称为敏捷方法。

每个人都可以从敏捷宣言和原则出发,明确问题,找出一些解决方法,形成自己的过程。要实用而不是要机械式的规范。让开发人员理解并实施,体验到敏捷的好处,而不是盲目机械地实施规范。CMMI的最高境界(Level 5)也是要求组织有足够的灵活性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灵活的运用规范,而不是教条主义。

5.误区:敏捷只适用于小型项目和团队

敏捷实践确实很多发源于小型的项目团队,但并不是说敏捷只适合小型项目团队。其实,早期的Scrum项目就已经有在500多人的大型项目中成功实施的案例。可

能是由于大多数的敏捷团队一般都希望在5~9人的规模,并且希望团队成员在同一个工作区域,所以很多时候被认为不适合跨地域,跨团队的大型项目的开发。其实,5~9人的团队规模是一个类似于一个战斗小组的规模,这个团队小组负责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对于一个小型的项目而言,可能只需要一个这样的战斗小组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个大型的项目,我们就可以建立多个这样的战斗小组来完成项目目标。在Scrum中,就有Scrum Scaling,通过把一个大型项目团队合理分解为多个小型的Scrum团队,每个团队都负责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或者功能,再配合其他的敏捷实践,比如持续集成,Scrum of Scrums等,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从而确保项目的成功。所以,将敏捷实践应用于大型的、复杂的项目是完全可以的。

6.误区:敏捷开发 == 简化流程

敏捷开发不一定能简化工作流程,而且简化流程也并非提出敏捷开发的初衷。敏捷开发最重视的是拥抱变化,至于怎么拥抱,只能随机应变。实际应用中,既有流程相当简单的经典Scrum过程,也有极为冗繁、不亚于CMMI的RUP,根据应用场景不一样,项目组应该使用最适合的流程。

选择敏捷开发流程时也应带着敏捷开发的思维去选择,即快速响应项目实际的流程需求、拥抱流程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变化。没有银弹,也没有长期适合的项目流程,生搬硬套某个看似成熟的敏捷开发流程是大忌。

7.误区:敏捷开发 == 快速开始编码

敏捷开发强调迭代,鼓励开发人员用代码说话,不过绝对不鼓励没想明白就写代码。

符合敏捷开发思想的流程往往主张在一个稳定的基础之上迭代完成各种功能。如

果基础都不牢固,迭代就无法进行,整个开发过程就退化成不断重写的过程,浪费开发时间。敏捷开发实际非常重视“设计”,并且对开发人员的设计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要“持续重构”又不能“过度设计”,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反复推翻已有代码的窘境。对于内功不够的开发人员最好还是想好再写代码,设计的时候慢一点没关系,尽量少的做无用功才是最重要。

8.误区:敏捷是彻底革命的。

敏捷,特别是XP,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以前的所有软件工程理论,设计方法都可以抛弃掉了,推翻一切,从头再来。抱着这种想法实施敏捷,那就错了,敏捷不是“石头里蹦出个孙大圣”,以前的软件过程中也有敏捷的影子,只是没有像敏捷一样上升到价值观和原则的高度,比如快速原型法。敏捷是在对已有的软件过程方法的改进,抛弃的是传统软件工程低效的外表,以往的软件过程中很多技巧都是很实用的。实施敏捷应该以现有的软件过程为基础,从敏捷宣言和原则出发,利用敏捷的方法来改善过程。

9.误区:敏捷是反文档的。

文档只是为了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这种手段是低效的,那就换一种手段。可是完全抛弃了文档,怎样解决沟通的问题难道你想每次沟通都完全用手比划,用嘴说,跟不同的人重复表述同样的想法,那样更是低效的。

应该清楚文档的本质是把知识显性化。在一个项目中存在很多需要沟通的知识,知识具备两种形态,显性的和隐性的,传统的观念是尽量把隐性知识显性化,即文档化,而忽略了这其中的代价(特别是更新同步文档的代价)。

因此,在实施敏捷的时候,需要在团队内明确哪些知识是必须显性的,这些知识可以通过文档交流。哪些知识是可以隐性的,这些知识则完全可以通过口头的方

式进行交流,以达到沟通的最佳效率。

文档不是目的,有效沟通才是目的。

就工作量而言,不写文档,减少写文档时间,看起来确实可以加快开发速度,但实际会严重伤害项目。互联网应用开发不需要似传统大型软件开发那样,按照软件工程,花大量时间去写文档。不要为了写文档而写文档,而是为了开发而写文档。

例如需求文档(或者功能文档-可以含有版本信息,业务流程文档,互通操作文档),无论具体形式如何,需要清晰地给出你的应用针对什么,提供什么,解决什么。需求文档有时也可以作为测试的指导。如果是client+server,你需要给出本期目标的性能,可以简单到一两页纸,但是绝对不能缺。在迭代开发中,你不断地修改它,它是你开发的轨迹。

例如开发文档,不一定要什么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这类学院派的东东,但是你需要有文档能够清晰描述开发对象的架构,模块划分,client和server的交互流程,以及关键的核心技术,例如,如何避免client和server中过多连接造成的server 压力,为何采用长连接tcp而非upd(反之亦然),如何制定心跳,是否需要通过使用底层的socket进行特定优化等等。你至少需要从架构师的角度对产品进行梳理,描述实现的架构、采用的机制和关键技术。开发文档或繁或简,甚至可以在代码中通过注释说明,利用javadoc生产HTML,格式不论。

不要让文档成为开发的负担,而是成为帮助。现在工作的流动性很大,没有文档,当中一两个开发人员离职,如何后续处理。没有开发文档,在架构和关键技术上没有想清楚,贸然而上,开发的永远只是个demo产品。

没有任何文档,极容易导致推出后,疲于奔命地修修补补,每天一个版本。敏捷

开发是快,但是快不等于敏捷开发。

10.误区:敏捷是自由的,无约束的。

敏捷强调的是自组织团队,发挥人的能动性,以动力代替压力,让人有绝对自由的错觉。但是应该清楚,凡事都是要讲究一个平衡,人也是两面的,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同时并存,绝对的自由会放纵人消极的一面。敏捷并非是绝对自由,无约束的。作为管理者,有一个职责,就是引导团队成员用自己积极的一面去压制消极的一面,不能放任团队中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否则将打击整个团队的士气。如果实在无效,那就只能将其排除出团队了,这个惩罚够有约束力吧

11.误区:为了敏捷而敏捷

“嗯,敏捷这么好,我们也敏捷吧”,可能很多人会有这种想法。忘了以前是在哪儿看的大师采访录:

Q:“我们现有的过程很好,不知道怎么用敏捷改进”

A:“既然很好,那就不要用敏捷”。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目标的,敏捷虽好,得看你需不需要,能不能解决你现在头疼的问题,如果不是,那就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了。

12.误区:传统开发能随时转变成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过于诱人,很容易让深受传统软件开发思想折磨的开发人员感觉敏捷开发就是灵丹妙药。要想转变,首先需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敏捷开发的含义,了解它能解决什么问题、会带来什么新的问题、对现有软件/硬件资源有什么要求等。例如在原先采用CMM的团队中,想利用敏捷开发简化冗余的文档、降低沟通成本,那么敏捷开发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但也会造成内部文档缺失、沟通不够深入的问题,在应用敏捷开发之前需要先确定适合团队的新的文档流程(代

码注释能够自动/半自动的变成团队需要的文档么),并且确定沟通的一些原则(比如,对于一些重要的沟通,是否还是用邮件来进行,不要过于“敏捷”)。

有趣的是,有可能在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后会发现,敏捷开发并不能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反倒是其他方面出了问题。

举例来说。如果此前的开发方法是简单的目标管理,遇到的问题是项目进度不可控、开发+测试的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响应需求变化,那么敏捷开发能解决的是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对项目进度和开发测试周期帮助不大(没有一种流程能够承诺改善项目的开发效率!),但前提是开发人员必须懂得怎样正确的去迭代开发,并且必须认识到一次迭代的结束是以完成测试为标准的。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敏捷开发能带来的好处非常有局限性,如果开发人员达不到一定的层次是很难受益的。与其号召使用敏捷开发,不如想想如何增加执行力,以及找到周期偏长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设计不充分而返工还是因为没有可以快速回归的测试用例等等)。

13.误区:敏捷是CMM的反义词

CMM只是一种衡量软件成熟度的标准,并非过程,和敏捷不是一类概念。如果要给敏捷找一个反义词,传统的瀑布式开发应该更合适一些。

14.误区:敏捷开发 == 极限编程/Scrum/…

敏捷开发是一种方法论,只是一些基本原则的集合,并非具体流程。

极限编程、Scrum等流程是具体的实施方法,它们都声称符合敏捷开发的思想,但执行起来是否真的“敏捷”,还得看参与者究竟思想上是否真的接受敏捷开发的原理。

如果把结对编程、daily scrum当做是敏捷开发的表现,那更是本末倒置,可悲的

是,不少人还真是这么认为的。

15.误区:迭代就是敏捷,UP属于敏捷。

UP是重型的过程,虽然引入了迭代,但是其原则和价值观与敏捷是不同的。敏捷注重的是反馈,迭代周期尽量的短,重在客户的参与,通过客户的参与,获取持续的反馈,不断调整使整个项目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同时也给客户一个感受和思考的机会,因为对于大多数客户而言,目标是明确的(不排除有些客户目标也不明确),但是具体怎么做,开始时是没有想法的,只有看到具体的东西的时候,才知道“噢,原来可以这样,那我想把这里调整一下”。

16.误区:重做就是重构

重做不等于重构,很多场合这两个概念是混淆的。但是在敏捷中,重构的一个特征是必须可控的。当对系统结构进行大的调整时,如果没有测试驱动辅助的话,那么可控性就会很差,这不能叫做重构。

17.误区:版本更新很快,甚至每天都有新版本。

每天一个新版本。这种情况,最大可能是产品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根本不稳定,就直接放出来,结果在实际使用中bug漫天飞,开发人员不断地推出版本来补窟窿。这种情况,别说商用版本,用户无法接受如此频繁的升级(升级毕竟耗时麻烦,而且流量是用户自己掏的钱),即便是内测版本,也绝不应该如此频繁和随意。内测版本或试用版本也是经过开发人员验证和测试后放出来,通过实际使用情况,收集用户对功能和操作中的意见,并对实际使用中测试案例无法覆盖的可能异常情况进行验证。不是发现一个bug,就改一个,发布一个,而是收集反馈,统一修订后,再释放新版本(而这,通常时间是按周来计算的),除非这个bug是个极其严重,必须马上更正。

每天一个版本,混乱。在Android上,你可以自行发布更新,但如果基于iOS的,在Apple的App Store上发布,别说每天一个版本,就算每周一个版本,Apple 的软件审核流程还没走完,就又扔一个新的版本,这就很容易造成下游工作根本没法正常进行。

将版本更新速度视为敏捷开发,是完全错误的。敏捷开发在于你能够准确抓住市场,在时间窗口内快速推出产品。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用户喜好/需求的不确定性,用户通常不清楚需要什么,你先给他,他再去判断,这需要在需求-开发-市场验证中进行循环迭代,以用户为最终目标,而不是机械地将敏捷视为快,而判断什么为快,又机械地用版本推出速度来说明,每天推一个版本,只能说明开发流程出了问题,整个学生小作坊。

敏捷开发也仍然是和版本更新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个版本,不是小修小补的小版本,而是有新功能,新UI,新互动方式,在用户体验上有新的感受。这样的版本,不可能一两天就升级。另外,你推给客户的都应该是个稳定的版本。

18.误区:没有分析和设计

敏捷开发强调简单设计,团队每个成员都从接触客户到分析设计,到编码,全部承担。但是实际上团队成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如果只有简单设计、立即编码,而没有后续的持续重构等实践,将导致设计混乱不一致,尤其是对老系统的功能升级,如果对原有系统的影响分析不够,弱化了分析设计,将导致很多工作在后期频繁变更,使得团队的挫折感增强,产生较多的重复工作和浪费。

必要的系统架构和设计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这里的分析设计有别于传统的开发模式,应该应用敏捷的思想,简单设计,持续重构,尽快反馈等。

19.误区:敏捷拥抱变化,因此前期需求可以随意简单

因为敏捷的导向,可能造成的问题是,前期需求比较随意,对需求质量的控制弱化,需求变更更加频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需求可以不做深究,甚至可以随意变更需求。

(1)需求质量的审核,仍然需要改进,需求方向性的错误将导致后续一系列的工作浪费,所以团队内部应该设定里程碑和review标准,从而确保基本的需求质量。(2)在Iteration里需求尽量不要变更,明确Iteration的边界。否则频繁的变更导致团队没有成就感,方向和目标不明确。

(3)敏捷讲求业务价值导向,有些变更从业务价值上看,可能并非真正需求急切变更。

有些变更通过更好的Impact分析和设计应该也可以避免。BA和SA等不同的角色应该一起配合来做出Impact分析,以供决策。

20.误区:可以孤立地实践少数的敏捷实践

一些敏捷实践容易实行,一些比较困难,所以大家习惯性的会割裂敏捷实践的关联,孤立地实践少数易于实现的敏捷实践。敏捷开发之所以可以替代以往传统开发模式,是因为一组(系列)的开发实践来共同代替以往开发模式。孤立的引入少数实践,通常不能给团队成员感觉有大的改进,从而也放弃对敏捷开发的信心。例如Stand-up Meeting(站立会议)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的实践,但是如果没有背后的需求转化为比较容易衡量的Story-base,没有BA、QA等共同参与基于Story-base去沟通,没有OfflineofMeeting更多的面对面沟通交流,没有大家彼此知道对方的工作内容(CodeOwnership),那么可以设想这种Stand-up meeting 和以往的传统的开发模式,Leader布置任务检查任务进度没有任何区别。

再如简单设计实践,如果没有背后的结对编程、重构等实践,必然导致比较混乱

的代码,很难维护的架构,难于扩展,重复实现类似功能等弊端。

再如持续集成(CI),即使这是公认敏捷软件领域内相对没有争议的一个实践,但是如果没有与TDD结合,没有与持续重构,没有与小的Story,快速频繁Deliver 等实践结合在一起,并且坚持保持CI的健康,也会让团队成员觉得CI效果不如宣传,从而对敏捷实践等产生质疑。

成本法评估过程

采用成本法评估过程 估价技术路线:本次评估采用对建筑物价值和土地使用权价值分别评估,综合计价的方式进行。其中:土地使用权评估价格采用基准地价修正法进行评估;建筑物评估价格根据**县房屋重臵价格水平、建筑物的成新、层高、朝向和通风采光、设施设备、装饰装修等情况进行一系列修正后得出建筑物评估价格。即:建筑物评估价格=重臵单价×建筑面积×成新率×综合修正系数。 (一)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 1、估价对象描述: 估价对象房地产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五行”金、木、水、火、土为设计的起始和主源点,非常有机地、巧妙地把一个高端旅游度假酒店的风格、档次以及不同的旅游度假方式用五元素的寨子来承载,形成天然的表达。在相对独立的特色别墅建筑群体中,又巧妙地运用了湘西苗族、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元素,青山相依、绿水缠绕,奢华中彰显质朴,极具地域文化风尚。酒店由40余栋绕水而居的精美别墅、室内外花园泳池、常绿自然植被园林、风味餐馆、多功能亲水咖啡厅、国际会议会展中心、SPA楼以及9层楼高的全景建筑构成。 本次评估的土地使用权人为张家界禾田居度假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已核发慈国用(2010)字第40号、(2010)字第41号、(2009)字第62、(2009)字第64号共4本《国有土地使用证》,座落于**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罗潭村七组,地类(用途)为商服用地,使用权类型

为出让,土地使用权终止日期为2049年07月01日,土地使用权总面积为159930.26㎡。 2、土地估价方法选用: 一般而言,土地估价方法主要有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假设开发法(剩余法)、成本逼近法、路线价法等。根据估价对象的土地利用特点和估价目的,由于估价对象用地为商服用地,鉴于**县城区及建制镇已有基准地价成果,并且修正体系较完善,因此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待估宗地的地价。 技术路线:本次评估根据**县人民政府公布的慈政通(2013)4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县城规划区、建制镇、乡集镇范围执行新基准地价的通知》,确定待估宗地的基准地价,分析基准地价评估基准日至本次评估基准日地价变化情况,进行期日修正;然后根据基准地价的内涵与待估宗地地价内涵的差异进行修正;最后根据替代原则,分析待估宗地与所在区域基准地价形成的区域因素,个别因素差异,评估修正系数,由基准地价经一系列修正后,得到待估宗地的地价。 1、地价定义 ①实际土地开发程度:红线外五通一平(即通路、供电、通上水、通下水、通讯),红线内六通一平(即通路、供电、通上水、通下水、通讯、通暖);场地内平整,围墙、绿化、水泥地坪、道路、构筑物等地上投入完成。 ②设定土地开发程度:红线外六通一平(即通路、供电、通上水、通下水、通讯),红线内六通一平(即通路、供电、通上水、通下水、

冬季保健五大误区(最新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冬季保健五大误区(最新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冬季保健五大误区(最新版) 冬季,有不少有碍健康的生活习惯,常被一些人误认是正确的。 误区之一: 戴口罩防冷。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个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误区之二: 热水洗脸.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易使面部产生皱纹。 误区之三: 饮酒御寒.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

原有热能的结果。酒劲过后,因大批热量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 误区之四: 手脚冷冻用火烤.冬天手脚长期暴霹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瘀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冷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误区之五: 皮肤发痒用手抓.冬天因干燥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可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洗剂或涂搽肤轻松软膏治疗。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43第九章第四节:假设开发法测算中各项的求取(2012版)

一、大纲要求 考试目的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假设开发法,包括其含义、理论依据、适用的估价对象、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估价的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所涉及的具体内容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要求 1.熟悉假设开发法的含义; 2.熟悉假设开发法的理论依据; 3.掌握假设开发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4.掌握假设开发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5.熟悉假设开发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6.掌握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公式; 7.熟悉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定义;(原为了解) 8.掌握现金流量折现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原为熟悉) 9.熟悉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优缺点; 10.掌握假设开发法测算中各项的求取。 二、内容讲解 第九章假设开发法及其运用 第四节假设开发法测算中各项的求取 三、后续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 后续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是将待开发房地产状况“变成”未来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状况,所必须付出的各项成本、费用、税金及应当获得的一般正常利润,具体包括待开发房地产取得税费和后续的建设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息、销售税费以及开发利润。这些都是在假设开发法测算中应当减去的项目,统称为“扣除项目”。它们的估算方法与成本法中的相同(见本书第八章第二节“房地产价格构成”),但要注意两点区别:①它们本质上应是预测的扣除项目在未来发生时的值,而不是在估价时点的值(但在传统方法中,将它们近似为估价时点的值)【新增内容】。(史记:这句话只在现金流量折现法中适用。在传统方法中,后续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就是依据估价时点市场状况估计的数值)②它们是在取得待开发房地产之后到把待开发房地产开发完成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而不包括在取得待开发房地产之前所发生的支出及应得的利润。

成本法和假设开发法-案例

综合案例分析】 阅读下面房地产估价报告,了解成本法和假设开发法在估价报告中的应用。 XX在建工程房地产估价报告(节选) 封面(略) 目录(略) 致委托方函(略)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声明(略) 估价的假设与限制条件(略) 估价结果报告 一、委托方(略) 二、估价方(略) 三、估价对象 1. 区位状况(略) 2. 实物状况(略) 3. 权益状况(略) 四、估价目的 为确定房地产抵押贷款额度提供参考依据而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 五、估价时点2005 年4 月18 日 六、价值定义 本次估价采用公开的市场价值标准,即估价结果为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时的公开市场的 客观合理价值。 七、估价依据(略) 八、估价原则(略) 九、估价方法 估价人员进行了实地查勘,通过认真分析所掌握的资料,根据估价对象的特点及估价目的,选用假设开发法、成本法作为本次估价的基本方法,其中假设开发法中开发完成后的价值采用市场法估价。 假设开发法和成本法定义(略)。 十、估价结果 经测算,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2005 年4月18 日的抵押价值为人民币4794.52 万元。大

写人民币肆仟柒佰玖拾肆万伍仟贰佰元整。单价(略) 十一、估价人员(略) 十二、估价作业日期 2005年4月16日至2005年4月22 日 十三、估价报告应用的有效期(略) 估价技术报告 一、个别因素分析(略) 二、区域因素分析(略) 三、市场背景分析(略) 四、最高最佳使用分析(略) 五、估价方法的选用 估价人员在进行实地查勘,认真分析所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估价对象的特点及估价目的,选用假设开发法、成本法作为本次估价的基本方法,其估价技术路线如下: (1)根据《房地产估价规范》,具有投资开发或再开发潜力的房地产的估价,应选取用假设开发法作为其中的一种估价方法,因此选用假设开发法作为估价方法之一进行估价。根据假设开发法的思路,可将预计估价对象开发完成后的价值,扣除预计的正常的开发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销售税费、开发利润以及购买估价对象应负担的税费,求取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 (2)估价对象为在建工程,有明确的工程进度和费用投入,因此采用成本法作为估价方法之一。根据成本法的思路,以建造估价对象房地产所需的各项必要费用、应缴纳的税金、正常开发利润之和,求取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 (3)对以上两种方法测算的价格进行综合处理,最终求取估价对象的总价值和单位价 值。 六、估价测算过程 (一)假设开发法分析测算过程 假设开发法是预计估价对象开发完成后的价值,扣除预计的正常开发成本、税费和利润等,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 1. 采用的公式 估价对象价格=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续建开发成本-管理费用- 投资利息-销售税费

现代人养生保健的十大误区

现代人养生保健的十大误区 当今养生保健风气日盛,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现代的养生保健是存在许多的误区的,如果不加以提防,走入这些误区,那么,您可能不但没有养生防病,反而引狼入室、无病找病。 最关键的是,现代的养生保健少有真正的中医权威人士介入,甚至真正的中医都少,许多养生的“名牌大腕”是属于“中医爱好者之流”,对中医属于半懂不懂,理论上不伦不类、不中不西,许多是自己捏造的理论,例如说敲胆经能补血,其实无论中西医,胆都不参与造血功能。曲黎敏说补阳能治疗健忘,其实越补阳气人的忘性越大。记忆实际上需要阴血的滋养。这样的理论误区实在是很多。 我草草的总结了一下,现代养生有十大误区,希望能给网民们提个醒,就算尽到了了我一个医生的职责。 (一)养颜靠清肠排毒。 这个论点有正确的成分,但是非常不完整不准确,人的颜面美容与否,有多种因素制约着,面部为阳明胃经所过,胃火上冲容易面部长疙瘩、痤疮等,肠中有宿食积滞,有可能成为面部班类的原因,但是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以面部最频发的的痤疮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是肺胃风热上升,这与肠中的宿食积滞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又谈面上的红斑、暗斑等,最常见的原因是肾血瘀滞兼有湿邪,这些问题都不是排除宿便所能解决的。说到底,排肠中宿便毒素只是养颜的手段之一,而且是不常用的手段。并且,排毒中大黄应用较多,而对于体内没有实热结滞的人,大黄会伤阳耗气,阳气亏耗会使面色无华,何谈美容? 应用大黄过多,对人体正常的排便功能是有损害的。 (二)足疗治百病。 足疗对人体有一点保健作用,但是作用微乎其微,片面夸大足疗的作用没有意义。人体如果处于慢性病状态,指望足疗有什么效果,那是望梅止渴。 泡脚后再按摩,这更不可取。通常是按摩涌泉穴位。但是按摩任何穴位都应该在皮肤常态进行,也就是在皮肤没有水气的情况下进行。带水按摩会将水湿带进穴位,人体会因此而受湿邪,会得湿症。症状是“汗多、身体沉重、倦怠、关节肿胀、肩周炎、阴部湿潮,或生湿疹, 头脑昏蒙,困倦。” (三)敲击经络保健。

日常生活思维误区的几种形式

日常生活中思维误区的几种形式 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靠直觉思维行事,这是物种长期进化所赋予我们的独特优势。 直觉思维可以将一些内容和形式相似的内容归结成模式,把模式存放于我们的思维中,之后遇到类似的内容我们就会直接套用模式,省时省力,这和电脑内存所起到的作用是差不多的。 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直觉思维,越来越难以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逻辑原因。而消费主义下的社会,直觉思维模式更是被各种商家研究,使得他们在对我们传播信息的时候能够绕开我们的理性,直接诉诸直觉。 因此,了解直觉思维下我们都有哪些思考误区,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甚至对我们世界观眼界的打开,都是非常基础的条件。 思维误区1:唯意志论 哲学中,唯意志论是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质或本体的哲学学说。唯意志论的特点是宣扬神秘主义,把意志自由看作不受客观规律和社会环境制约的东西,试图用意志自由来解答宇宙和人生的各种问题。意志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生活中的唯意志论,用一句很简单的道理归纳:只要心诚,一切愿望都可以实现。无论是成功学,还是其他各种以心灵是宇宙本质的学说和观点,本质上唯意志论都是其中核心。 成功学中,只要全心全意,就一定能成功,特别是前几年有一本很流行的《秘密》,其中就宣扬人的心灵能量就是宇宙的秘密,只要一个人心中不断真切的想着某件事,就会慢慢向自己靠近。 唯意志论的特点非常明显,而且也没有任何办法证明它是错误的,因为遵守唯意志论的行为模式,即使失败了,唯意志论者都可以辩白:愿望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没有100%的心诚。 怎样算100%,怎么去测量,这些都是根本无法证实的。 唯意志论也是思维误区模式中,可能做出最激进最危险事情的,因为当宣扬意志可以战胜一切的时候,就足以让人去做任何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纳粹主义的本质,就是信仰德意志高于一切的唯意志论。 思维误区2:阴谋论

中级经济师房地产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房地产估价 一、单项选择题 1、选取一定数量发生过交易且符合一定条件的与估价对象相似的房地产,然后将它们与估价对象进行比较,对它们的成交价格进行适当的处理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或价格的方法,称为()。 A、比较法 B、预测法 C、试验法 D、分析法 2、某企业开发某土地,土地重新取得成本为1000元/m2,正常开发成本为1500元/m2,管理费用为前两项的5%,投资利息占前两项(称为直接成本)的5%,销售费用为100元/m2,直接成本利润率为6%,则开发后的地价为()元/m2。 A、1840 B、2840 C、2966 D、3000 3、在房地产保险(包括投保和理赔)及其他房地产损害赔偿中,往往也是采用()估价。 A、收益法 B、成本法 C、假设开发法 D、比较法 4、学校、医院、图书馆、军队营房等以公益、公用为目的的房地产,特别适用()估价。 A、成本法 B、假设法 C、预测法 D、收益法 5、某房地产在2017年3月的价格为20000元/m2,现要调整为2017年9月的价格。已知该类房地产2017年3月至9月的价格指数分别为:99.4,94.8,96.6,105.1,109.3,112.7和118.3(均以上个月为基数100),则该房地产2017年9月的价格为()元/m2。 A、26560.8 B、28050.9 C、27000.1 D、29170.7 6、某宗房地产的交易总价款为50万元,其中首付款10万元,余款40万元于半年后一次付清。假设月利息率为1%,则在其成交日期时一次总付清的价格为()万元。 A、45 B、50 C、55 D、48 7、比较法估价时,因可比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价值时点不同而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的处理,属于()。 A、建立比较基础

假设开发法

假设开发法测验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2小题,共24分) 1 假设开发法的理论依据是(C) A.替代原理B.生产费用价值论C.预期原理D.最高最佳使用原理 2 下面关于假设开发法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假设开发法是将预测的估价对象未来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减去未来的正常开发成本、税费. B.假设开发法是将估价时点时的房地产价值,减去未来的正常开发成本、税费。 C.假设开发法是将预测的估价对象未来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减去估价时点时的正常开发成本、税费。 D.假设开发法在形式上是评估新开发完成的房地产价格的成本法的倒算法。 3 假设开发法中预期开发后的楼价不可用(C )求取。 A.市场法论B.收益法C.成本法D.长期趋势法 4 在选择最佳的开发利用方式中,最重要的是(A ) A.选择最佳用途 B.选择土地的位置 C.选择该块土地的规模 D.选择该块土地的档次 5假设开发法应计息项目中,(D )一般不计息。 A.待开发房地产价值B. 投资者购买待开发房地产应负担的税费 C. 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 D. 销售税费 6 假设开发法计算中,应扣除的项目不包括:(C) A. 已投入的费用 B. 毛地的拆迁安置补偿费 C. 投资利息 D. 销售税费 7 下面关于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 现金流量折现法要求折现率既包含安全收益部分又包含风险部分 B. 传统方法要计算利息,确定计息期时应考虑预售及延迟销售 C. 现金流量折现法从理论上讲估算结果较精确 D. 现金流量折现法不单独计算利息和开发利润 8 假设开发法中,正常情况下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是(A) A. 开发完成时的房地产状况的价值 B. 在购买待开发房地产时的价值 C. 开发期间的某个时间的价值 D. 房地产全部租售出去时的价值 9 一般来说,开发经营期的起点(D) A.与经营期的起点重合B.与运营期的起点重合 C.与建造期的起点重合D.与开发期的起点重合 10 一般来说,在房地产开发完成后销售的情况下,开发经营期的终点(C)A.与开发期的终点重合B.与建造期的终点重合 C.与销售期的终点重合D.与前期的终点重合 11 在本金相等、计息的周期数相同时,如果利率相同,则通常情况下(计算的周期数大于1)(A ) A.单利计息的利息少,复利计息的利息多B.单利计息的利息多,复利计息的利息少 C.单利计息的利息与复利计息的利息一样多D.无法知道 12 已知年利率是6%,存款额是1000元,存款期限是一年,如果每半年计息一次,则实际利率是(C ) A.6% B.3% C.6.09% D.8%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1 假设开发法在形式上是评估新建房地产价格的成本法的倒算法,两者的主

养生保健的八大误区

养生保健的八大误区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 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 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传统的健康观 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 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 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指甲油会致癌、骨头汤能补钙、不吃早餐易得胆结石……这些话真的有事实依据吗?一起来揭开朋友圈八大传言的真相。 1、指甲油会致癌 真相:假的。 解释:合理地使用指甲油,如果没有咬指甲的习惯,就不必担心它的安全问题。虽然 它带有一些有毒物质,但每次的使用量很少,并不会对人体带来危害。并且,很多厂商也 在尽力开发安全性更高的产品,推荐使用有品牌质量保证的指甲油即可。 2、香甜Q弹的芋圆可能含有油漆成分 真相:真的。 解释:为了使芋圆口感Q弹,市面上确实有商家将“马来酸”加入芋圆,“马来酸” 其实是一种做油漆时会用到的工业原料,因此大家在选择时,要注意芋圆的价格和品质。 专家建议我们选择一些原汁原味的东西比较好,不要过渡追求食品的质地、颜色和口感。 3、头发会吸收人体很多营养 真相:假的。 解释:当头发长出来以后,就已经是一个已经硬化、角化的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已经 没有生命了,我们的头发是没有血管没有神经的,所以头发根本就不会吸收我们的营养。 4、电脑前放盆仙人掌能防辐射 真相:假的。

过程控制系统第2章对象特性习题与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第二章(对象特性)习题 2-1.什么是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2-1解答: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描述被控过程在输入(控制输入与扰动输入)作用下,其状态和输出(被控参数)变化的数学表达式。 2-2.建立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什么过程控制对数学模型有什么要求 2-2解答: 1)目的:○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整定控制参数; ○2指导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3对被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 ○4培训运行操作人员; ○5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2)要求:总的原则一是尽量简单,二是正确可靠。阶次一般不高于三阶,大量采用具有纯滞后的一阶和二阶模型,最常用的是带纯滞后的一阶形式。 2-2.简述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两种主要方法。 2-2解答: 一是机理分析法。机理分析法是通过对对象内部运动机理的分析,根据对象中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规律(比如三大守恒定律等),在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或做出一些近似处理后推导出的对象特性方程。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数学模型称之为机理模型,它们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微分方程或代数方程。 二是实验测取法。实验测取法是在所要研究的对象上,人为施加一定的输入作用,然后,用仪器测取并记录表征对象特性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或实验曲线。然后对这些数据或曲线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求取对象的特性参数,进而得到对象的数学模型。 5-12 何为测试法建模它有什么特点 2-3解答: 1)是根据工业过程输入、输出的实测数据进行某种数学处理后得到数学模型。

2)可以在不十分清楚内部机理的情况下,把被研究的对象视为一个黑匣子,完全通过外部测试来描述它的特性。 2-3.描述简单对象特性的参数有哪些各有何物理意义 2-3解答: 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分别是放大系数K 、时间常数T 、滞后时间τ。 放大系数K 放大系数K 在数值上等于对象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的变化量与输入的变 化量之比,即 输入的变化量 输出的变化量=K 由于放大系数K 反映的是对象处于稳定状态下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所以放大系数是描述对象静态特性的参数。 时间常数T 时间常数是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如果保持初始速度变 化,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或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达到新的稳态值的63.2%所需时间。 时间常数T 是反映被控变量变化快慢的参数,因此它是对象的一个重要的动态参数。 滞后时间τ滞后时间τ是纯滞后时间0τ和容量滞后c τ的总和。 输出变量的变化落后于输入变量变化的时间称为纯滞后时间,纯滞后的产生一般是由于介质的输送或热的传递需要一段时间引起的。容量滞后一般是因为物料或能量的传递需要通过一定的阻力而引起的。 滞后时间τ也是反映对象动态特性的重要参数。 5-6 什么是自衡特性具有自衡特性被控过程的系统框图有什么特点 2-3解答: 1)在扰动作用破坏其平衡工况后,被控过程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恢复平衡的特性,称为自衡特性。 2)被控过程输出对扰动存在负反馈。

行测言语理解之逻辑填空思维误区

行测言语理解之逻辑填空思维误区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荣毅 好多同学在学习逻辑填空时会经常感叹,这类题可控性太低,纯凭语感,正确率听天由命,感觉无从下手。其实,除了大家对于知识的掌握之外,是因为大家的思维“跑偏”了。逻辑填空这类题目出题人考察大家是有着其内在思维的。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要怎么样的走出“思维误区”。 一:语义优先,排除意思明显不符的,待排除几个选项后再在意思都符合的选项中进行词语辨析,选择最优的。 大家第一个思维误区就是逻辑填空看到某一个词感觉特别恰当,直接就选择了这个选项。其实出题人的一种设错思维是找一个空填的词要比其他词明显更优,以此来迷惑大家,而在后面空中有某个词与上下文意思明显不符。这里就需要我们大家养成一个看全选项的习惯,先看语义,都符合,再看哪个更优。 例如: 冰川,顾名思义,冰之河流也。不同的是,河流动如脱兔,冰川________;河流一泻千里,冰川却只能往前蠕动。当然,二者也有相似之处:河流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冰川也是一样。河流或哗哗流淌,像在低吟;或翻腾咆哮,像在高歌。冰川有时会劈啪作响,像在________;有时会震天怒吼,像在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镇定自如自言自语大声疾呼 B.静若处子鼓掌欢呼愤怒焦虑 C.幼稚调皮嬉戏玩耍激愤抗议 D.纯洁剔透出声思考激动欢呼 中公解析:答案A。根据第一个空空前“不同的是”可以判断空处语义和“动”的意思想反,应与静有关。排除C,D选项。后半段说的是二者相似之处,则填入的形容冰川的词语迎合形容河流的词语一一对应。第二空对应“低吟”,应填入“自言自语”;第三空对应“高歌”应填入“大声疾呼”。故本题选A。 此题很多同学根据第一空动如脱兔,静如处子,搭配选择B选项。但忽略了后空意思不符这一点,因此做错。所以在做题时切忌只根据一空确定选项,要养成排除选项的思维。即

常见的十大误区

常见的十大误区 在健身训练中,也许有很多你认为“理所当然”的“真理”,正在严重阻碍你的进步,以下就是对你的观念的“纠偏”。 误区1.力量训练不能提高柔韧性 纠偏:通过全幅度的力量训练,你可以同时提高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柔韧性。像箭步蹲、深蹲、引体向上和硬拉等样的力量训练动作,不但能有效提高健身训练的水平和效果,而且在发展柔韧性方面的效果也比单纯的静态抻拉好。 误区2.牛奶热量高 纠偏:由于牛奶中富含脂肪和热量,近年来对牛奶是优是劣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由于牛奶价格便宜,富含营养、易于吸收,所以在训练后饮用牛奶,尤其是脱脂牛奶,是一理想的选择。大约300毫升的一顿“牛奶餐”,可以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这两种吸收速度不同的蛋白质组合在一起,可以在训练后给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蛋白质供给。 误区3.左右手负荷重量要相同 纠偏:非平衡的力量训练能够改善身体左右侧力量的平衡性,同时可以刺激平时很难练到的肌肉。典型的练习是利用两只重量不等的哑铃进行锻炼。一开始的时候,可将左右的重量差控制在5%~10%左右比较合适,做完1组后左右交换重量不等的机械.非平衡的重量迫使肌肉发挥出更大的潜能用来维持平衡,肌肉也会受到更深层次的刺激而生长。切记:使用的重量必须是自己能够完全控制的,而且要保持动作的规范。

误区4.卧推时杠铃下放到触胸 纠偏:在力量举的卧推技术中,力量举运动员们为了推起更大的重量,故意把杠铃杆有控制地下放触胸后再上推,这样可以迫使背阔肌协助发力推起重量。在这种卧推过程中,背阔肌不只是支撑的作用,还有“借力”的作用.但是健身运动不同于以举重量为目的的力量举运动,如果借用背阔肌的力量进行卧推就降低了对胸肌的锻炼力度,所以要避免在卧推时将杠铃下放到触胸。 误区5.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才能减脂 纠偏:有一条在健身领域中资格很老的“真理”:为了最有效地减去脂肪,必须在运动中把心率提升到一定水平并保持足够的运动时间.但是,这个观点有它的问题。这个观点的基础是:在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中,低强度运动比高强度运动脂肪供能所占的比例更高,高强度运动所消耗的能量更多来自糖原储备。但是,它所说的在低强度运动中消耗脂肪的高比例,是建立在热量消耗总量不高的基础上的,除非花费大量的时间。例如,你虽然做了大量的仰卧起坐这种低强度练习,但是总的热量消耗还是比较低,不会有多大的突破。而高强度练习可以在短时间内消耗非常可观的热量,虽然脂肪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比较低,但是从整体效果看,还是高强度运动对减脂的作用大。 误区6.深蹲时大腿要与地面水平 纠偏:和许多教练的建议相反,最新的研究指出:做深蹲的时候,蹲得越低,受伤的风险越小。如果你问任何一位外科医生这样的问题膝关节在什么状态下最不稳定?那么得到的答案会如出一辙:在膝关节弯曲到90度的时候(即下蹲到大腿和地面平行的时候)。这是因为在这个角度的时候,胫骨和股骨的相对位置呈最大游离状态。而且,由于只蹲到水平位

建立数学模型方法步骤特点及分类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特点及分类 [学习目标] 1.能表述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 2.能表述建立数学模型的逼真性、可行性、渐进性、强健性、可转移性、非 预制性、条理性、技艺性和局限性等特点;; 3.能表述数学建模的分类; 4.会采用灵活的表述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5.培养建模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一、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般说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理分析方法,一类是测试分析方法.机理分析是根据对现实对象特性的认识、分析其因果关系,找出反映内部机理的规律,建立的模型常有明确的物理或现实意义.测试分折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黑箱”系统,内部机理无法直接寻求,可以测量系统的输人输出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按照事先确定的准则在某一类模型中选出一个与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型。这种方法称为系统辨识(System Identification).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也是常用的建模方法。即用机理分析建立模型的结构,用系统辨识确定模型的参数. 可以看出,用上面的哪一类方法建模主要是根据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了解程度和建模目的决定的.如果掌握了机理方面的一定知识,模型也要求具有反映内部特性的物理意义。那么应该以机理分析方法为主.当然,若需要模型参数的具体数值,还可以用系统辨识或其他统计方法得到.如果对象的内部机理基本上没掌握,模型也不用于分析内部特性,譬如仅用来做输出预报,则可以系统辩识方法

为主.系统辨识是一门专门学科,需要一定的控制理论和随机过程方面的知识.以下所谓建模方法只指机理分析。 建模要经过哪些步骤并没有一定的模式,通常与实际问题的性质、建模的目的等有关,从 §16.2节的几个例子也可以看出这点.下面给出建模的—般步骤,如图16-5所示. 图16-5 建模步骤示意图 模型准备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的目的搜集建模必需的各种信息如现象、数据等,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由此初步确定用哪一类模型,总之是做好建模的准备工作.情况明才能方法对,这一步一定不能忽视,碰到问题要虚心向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请教,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 模型假设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做出假设,可以说是建模的关键一步.一般地说,一个实际问题不经过简化假设就很难翻译成数学问题,即使可能,也很难求解.不同的简化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模型.假设作得不合理或过份简单,会导致模型失败或部分失败,于是应该修改和补充假设;假设作得过分详细,试图把复杂对象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可能使你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工作.通常,作假设的依据,一是出于对问题内在规律的认识,二是来自对数据或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二者的综合.作假设时既要运用与问题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问题的主次,果断地抓住主要因素,舍弃次要因素,尽量将问题线性化、均匀化.经验在这里也常起重要作用.写出假设时,语言要精确,就象做习题时写出已知条件那样.

思维障碍的原因及思维误区

第1讲思维障碍的原因及思维误区 【本讲重点】 思维障碍的原因 思维的误区 如何突破思维定势 思维障碍的原因 【名言】 缺钱并不是问题,缺乏想法才是真正的问题。 ——佚名 1.知识贫乏 知识贫乏是思维障碍的第一个原因。但这里关于“知识”的含义,要注意两点: (1)知识要有用。知识越广泛,我们所思想、所用的元素也就越多,那么是不是知识越广泛越好呢?可以在下面的案例中找到答案: 【案例】 福尔摩斯的知识构成 在《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第一集里,华生医生给福尔摩斯列出的整个知识构成是: 文学知识没有 哲学知识没有 天文学知识没有 政治学知识浅薄 植物学知识不全面 但是对锒铛之技和鸦片却知之甚详; 对毒剂有一般的了解, 但对于园艺学却一无所知; 地质学知识偏于实用,但也有限, 但他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土质:他散步回来后,曾把溅在他裤子上的泥点给我看,并且根据这些泥点的颜色和坚实的程度来说明,是在伦敦哪个地方溅上的。 化学知识精深, 惊险文学很广博:他似乎对近一世纪中发生的一切恐怖事件都深知底细; 提琴拉得很好, 擅使棍棒也精于刀剑拳术; 关于英国法律方面他具有充分的实用知识。 这就是名探福尔摩斯的知识构成。作为一个侦探,这些知识对他来说足够了。因为这些知识正是他所从事的职业需要的,所以他能够成为举世闻名的神探。如果福尔摩斯选择从政,按照他的知识构成,这个世界上肯定不会出现一个独一无二的政治家福尔摩斯。 (2)知识源于生活。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有很多是生活当中的。有很多知识是实用性的,但它们不一定能在书本上学到。例如做菜,我们经常在煎鱼之前用生姜抹一下锅底,这样鱼不容易起皮。像这类知识都非常实用,但未必能在书本上读到。所以,知识构成一方面要有用,就是要与职业相关;另外一方面,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是书本,还有很多是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 2.无批判的学习 第二个原因叫没有批判性的学习。年轻人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前有一句话说,年轻人学习知识要像海绵吸水一样,这句话对了一半。现在科学发展很快,甚至还有很多伪科学存

养生保健的9大误区

养生保健的9大误区 *导读:你有没有饭后马上刷牙的习惯?是不是觉得这样才能使牙齿更干净,更健康。错!口腔学专家最新研究认为,饭后立即 你有没有饭后马上刷牙的习惯?是不是觉得这样才能使牙齿更干净,更健康。错!口腔学专家最新研究认为,饭后立即刷牙有害牙齿健康。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刚吃过饭,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会使珐琅质变松软。这个时候刷牙容易造成珐琅质的损害。下面盘点日常保健的九大误区。 *误区一:塑身内衣,不费力就能拥有好身材 听听电视购物栏目上,塑身内衣的导购小姐怎么说?身体的脂肪是可以移动的。再看看最早流行塑身内衣的日本,第一批拥用者如今已是六十岁的人了,身材还保持在三十多年前穿衣时的样子。你说谁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错!塑身内衣紧绷绷地绑在身上,既影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汗液排泄,又会导致外阴潮湿,细菌繁殖。尤其是少女长期穿紧身衣,不仅会影响发育,还会诱发乳腺增生或囊肿等疾病。所以,养生保健专家提醒:女性的腹部有许多重要脏器,如子宫、卵巢等,长时间穿束身衣会使肌肉紧绷,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束腰还可能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如果一天有8个小时塑身,处在腹腔缺氧的状态下,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误区二:注意饮食和锻炼等于减肥 如果你认为只要做好这两项就足以保证体重下降的话那就 大错特错了。你或许忽略了另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减肥而导致的睡眠问题。芝加哥大学研究睡眠的伊维-凡-科奥特博士说:体重超标和患肥胖症最多的也是美国人。或许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肥胖和睡眠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睡眠不足会导致我们胃口失调。每个人都有其所需的正常睡眠时间,如果睡眠时间少于这个时间哪怕这个差仅为一小时就会导致其体内荷尔蒙失调。 在对这些睡眠不足者的血液进行分析化验后发现,他们血液

十大人类思想误区

最常见的十大人类思维误区2 人类的思维实在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认知、行为或是思考的过程都是我们能够快速的处理大量信息。举个例子吧,我们睁着眼睛的时候,大脑通常都充斥着各种刺激,也许你在考虑一个特定的问题,但你的大脑却处理着数以千计的潜在意识。不幸的是,我们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常常容易判断错误,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智力或者其他的因素无关。这些误区中有一些是很常见的,有些较罕见,但都很有趣。我敢保证,每个人都会发现犯过其中的错误(我自己就很容易犯),现在,你们会认识到在将来的什么时候会犯这些错误。 第十 格兰布勒的错误推断 格兰布勒的错误推断就是指人们认为未来事情发生的概率会被过去的食物改变,这里并不是说特定的不会发生变化的概率,比如说抛硬币时人头朝上的概率。举个例子。如果我在玩轮盘赌,前四个转轮都是黑色,那最后一个一定就是红色对不对?当然错了!红色的概率仍然是47.37%(18/38)。也许在你看来这样的错误很明显,但就是这种意识的偏差让很多赌徒认为概率发生了改变。 第九 应激 应激是指人们通常会在他人的注视下做出反常的行为或表情。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豪斯王工厂(一家设备制造工厂)出资进行了一项研究:工人的工作生产力会不会受灯光亮度的影响。研究的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灯光亮度的调节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然而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的生产力有下降到的原来的水平。这是因为,生产力的变化与灯光无关而与工人们被监视有关。这也解释应激的一种形式:当人们觉察到被注视时,就会激发他们通过改变行为使自己看起来更自然。应激反应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必须通过盲法对照来研究。(盲法就是为了不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参与实验的个人被隐瞒试验信息) 第八 空想性错现 空想性错现是指将偶然的影像或声音当成必然。看到天上的云会觉得像是恐龙、耶稣或是在倒带的时候听到什么声音,着都是常见的空想性错现症状。这种症状的原理是:中立的外在刺激并没有特殊的内在意义,主要是在于观者的心理。 有趣的发现:罗斯查克-因克布罗特测试可以利用空想性错现患者的精神状态。研究者会给参与测验的人观看一些意义不明的图片,并让他们描述其所见,通过这些就可以分析出测验者的潜在想法。 第七 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主要是指去确认已存在的看法获得结果的行为。自我暗示就是一种会让预兆变成现实的东西。比如说,我觉得我的学习会很差劲,于是,我就会不努力写功课、不认真学习,结果我的

房地产评估之成本法

成本法及其运用 要求 1.熟悉成本法的含义; 2.熟悉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3.掌握成本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4.熟悉成本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5.熟悉成本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6.掌握房地产价格构成; 7.掌握成本法的基本公式; 8.熟悉重新购建价格的含义; 9.熟悉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思路; 10.掌握建筑物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方式; 11.熟悉建筑物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方法; 12.掌握建筑物折旧的求取; 13.了解房屋完损等级评定的有关规定; 14.了解房屋折旧的有关规定。 第一节成本法概述 本节阐述成本法的含义(熟悉),理论依据(熟悉),适用的估价对象(掌握),成本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掌握)以及成本法估价的操作步骤(熟悉)。 1.成本法的含义

简要地说,成本法是根据估价对象的重置成本或重建成本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具体地说,成本法是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重新购建价格和折旧,然后将重新购建价格减去折旧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所谓重新购建价格,是指假设在估价时点重新取得全新状况的估价对象的必要支出,或者重新开发建设全新状况的估价对象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所谓折旧,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房地产价值减损,其金额为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市场价值与在估价时点的重新购建价格之差。 成本法也可以说是以房地产价格的各个构成部分的累加为基础来求取房地产价值的方法,即先把房地产价格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分别求取各个组成部分,再将各个组成部分相加。因此,成本法也被称为积算法,由此还可知成本法中的“成本”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本(不含利润),而是价格(包含利润)。但在该方法中也用到了通常意义上的成本,此外还用到了费用、支出、代价等相关概念。因此,在遇到“成本”、“费用”、“支出”、“代价”等词时,要注意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判定它们的具体内涵。 本质,是以房地产的重新开发成本为导向来求取房地产价值,测算出的价格称为积算价值。 优点:价值易于区别项目构成,测算有依据 成本法是先分别求取估价对象时点的重新购建价格和折旧,然后将重新购建价格减去折旧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正确答案】正确

第八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

第八章课程与课程改革 第一节课程概论 二、课程理论的类型(几种不同取向课程理论理论代表人物) 课程理论的主要功能是描述、解释、批判和指引课程实践。 格拉松(Glatthorn,A. A.)的课程理论,他在剖析不同分类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将课程理论分为结构取向、价值取向、内容取向、过程取向; (一)结构取向的课程理论 结构取向的课程理论以描述和解释的方式,分析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课程决定的结构。该取向的课程理论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宏观层次试图发展整体的课程理论,以此揭示影响课程决定的关键因素,其代表人物是古德莱德(Goodlad, J.)。微观层次特别关注发生在机构和教学层级的课程现象,其代表人物是波斯纳(Posner, G.)和斯特赖克(Strike, K.),他们提出了课程内容顺序安排的五种原理,即“与世界有关”的原理、“与概念有关”的原理、“与探究有关”的原理、“与学习有关”的原理、“与效用有关”的原理。 (二)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 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主要关注师生“教育意识的提升”,以批判的方式分析课程工作者的价值观、基本假设等。该取向可进一步分为个人取向和社会政治环境取向。 社会政治环境取向的代表人物是阿普尔(Apple, M.)。 个人取向的代表人物是麦克唐纳(MacDonald, J.B.)。 (三)内容取向的课程理论 该取向主要以规定性的方式描述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主要来源。按照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来源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三种基本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知识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 儿童中心课程主张儿童是课程的起点和决定者,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发展成熟自主的个人而努力。 知识中心课程主张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有知识体系或学科决定。知识中心课程论者虽然认可儿童的经验和发展历程会影响课程的安排,但是他们更关心知识的本质或学科结构。 社会中心课程主张社会秩序是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决定因素。 (四)过程取向的课程 过程取向的课程主要关注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式。该取向的代表人物是休特(Short, H.G.)。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模式 三种常见的课程设计模式,即“目标模式”(objectives model)、“过程模式”(process model)与“情境模式”(situation model)。

中等生常见思维误区及学习成绩提升策略建议

中等生常见思维误区及学习成绩提升策略建议 01 现在没有好好读的书,初三高三会来找你 如果新初一、新高一只顾着去烦恼,去迷茫,去适应,那你可以利用的时间只会变得越来越少。 所以,从初一、高一开始就努力学,不懂的就想办法问清楚搞明白,不要等到最后时日无多的时候,再每天幻想自己实现逆袭。 02 你的想法决定看到怎样的世界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秀才一同进京赶考,刚上路就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在身边擦过。 秀才甲感到非常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名落孙山; 秀才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一定是个好兆头。 等到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高中榜首。 两个秀才回来后都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 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 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 初高中的六年时间里,肯定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每逢这些时候,都需要你有秀才乙那样的心态。 03 不要太在意老师是否“关注”自己, 要少一点“玻璃心”

老师也是普通人,而且需要一个人面对一个班40、50个学生,这时你需要换位思考一下。 “爱”和“关注”就这么多,这么多人,老师怎么可能顾得过来。 所以自然而然的,老师更多的只能看到成绩好的,或是经常捣乱的学生。 更何况,大部分老师生活压力也比较大,有时也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情。 所以只管做好自己,不要太在意老师是否关注自己,看重自己。 少一点玻璃心,多一点平常心,校园生活就会多一些轻松自在。 04 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 正值青春期的学生,都很在意同龄人的看法,特别是异性对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都想融入班级,都想和学校或班里的一些“领袖”人物一起玩,都想让男神/女神跟自己多呆些时间。 不管怎样,初高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不要花过多的时间用来“搞好关系”。 等你强大了,厉害了,那些优秀的人自然会过来找你。 05 别在乎有人在背后说你,真牛人没空理你! 有时间在背后说你坏话并且到处中伤你的人,是有多闲? 学霸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做题了,凡是有空说八卦的人,大都是闲得没事干。 还有那些口口声声说讨厌你的人,你也不必在意,他很可能只是忌惮你的实力。 06 不要高估你的决心,更不要低估你的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