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PPT下载【优质课件】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PPT下载【优质课件】
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经过:
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 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 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 轰沈阳城。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2、结果: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东北军不战而溃,日军占领 沈阳,四个月后东北三省沦 陷。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背景:
(1)东北沦亡、华北危急,中 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2)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要求 蒋介石联共抗日,多次恳求无望。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双十二事变)
2、过程:(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 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 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这说明蒋介石对日本的 侵略采取什么政策?
不抵抗政策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东 北 三 省 沦 陷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在辽宁铁岭龙尾山,日军刺杀 我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等地。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2、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 “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 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 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 危险。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3、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背景: 华北危机日益严重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共19张PPT)

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 产党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
1935年8月,发表了“八一 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随后召开了瓦窑堡会议,确定了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说一说:“中华民族到
2、一二九运动
1.时间: 1935年12月9号,北平的学生
举行示威游行。
2.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 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七七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晚上
地点: 北平卢沟桥
结果: 日军全面侵华开始
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 :
时间: 1937年8月13日 地点: 上海 结果: 上海沦陷
虐杀中国平民
万人坑Leabharlann 大屠杀集薪待焚残杀东北义勇军
731部队拿活人 做试验
华北危机
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 “ ”,妄图使华北五省 亡国灭种! 脱离中国版图。
近代中国人民的屈辱,告诉给我 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只 启示: 有国家强大,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 界的东方。
小结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亡
日本侵略 建伪满洲国 亡国灭种! 国难当头
东北 抗联
抗日 一二九 救亡 运动
西安 事变
策划“华北 自治运动”
抗 日 民 族 统 一 战 线 初 步 形 成
第18课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 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日本,对日本社会 造成重大影响,工农业急剧衰退,阶级 矛盾尖锐,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 内矛盾,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中国的 战争。
日军局部侵华开始,占领东北三省
七七事变
第二十九军爱国将领:佟麟阁、赵登禹.
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怕牺牲、 坚守到底的民族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课件】 (共28张PPT)

5.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国 共产党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 A.周恩来 B.杨虎城 )
A
C.张学良
D.毛泽东
6.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西安事变的讨论。其中,哪位 同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 ) D
A.小华: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的 主张 B.小李: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C.小林: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D.小王: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处决蒋介石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
学良、杨虎城。
③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 ④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国民政 府东北 军将领 张学良
十七 路军 将领 杨虎 城
2、爆发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目的: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3)经过: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
7.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 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东北军民和 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并分析
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 答案:政策:不抵抗政策。 后果:①东北三省沦陷。②助长了日本侵 略者侵华的嚣张气焰。
1924年国共第 成 一次合作
国共 历程:
合作

内战

蒋、汪等叛 变革命内战 爆发
合作

患 应 对
日本制造九 一八事变后 进逼华北
基本推翻了北转 洋军阀统治
国民革命 抗日民族统一 成
战线初步形成

国共开始 第二次合 作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共31张ppt)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共31张ppt)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
事变前:“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 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事变后:“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东北军奉命:“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 均可听其自便。”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东 三 省 沦 亡
1932年,日 本扶植清朝 末代皇帝溥 仪在长春建 立了伪满洲 国傀儡政权, 企图把东北 从中国分裂 出去。在日 寇的铁蹄下, 东北三千万 同胞过着耻 辱的亡国奴 生活。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
1
……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江泽民 2001年10月15日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局部抗战开始
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判断对错: 1、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进攻 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开始了。 局部抗战 3、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 实行“兵谏”。 周恩来 4、西安事变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去西安调停。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 初步 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发动者
目的 经过
张学良
杨虎城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 什么要“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1.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扩大,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 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 矛盾。 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不断高涨。 2.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18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18张)

影响: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
开始了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的抗争
东北义勇军抗击日军
东北抗联总司令——杨靖宇将军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局部抗战由此爆发,九月十八 日也由此成为了铭刻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国耻日。在每 年的九月十八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来让 人们牢记历史的耻辱与教训。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性质 爱国性质的“兵谏”
经过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 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
中国国民党的声音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亲日派:何应钦主张 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 安,欲置蒋于死地,自 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 (蒋介石夫人)等主张 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 方式营救蒋介石。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没能阻拦住日本步步进逼的侵略, 日军占领整个东北后,又开始了新的图谋,
一二九运动
阅读教材,了解一二九运动的原因、口号和意义
原因 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 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治”“停止 内战,一致抗日”
结果: 日军占领沈阳城,又占领东北三省。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
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与为撤走的东北军组成抗日义勇军,中 共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成抗日游击队。1936年,
_____________东__北_各__抗__日__部__队__改__编__为__东__北__抗__日__联_军__。________
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 )

人教部编版八上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上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共22张PPT)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出了以周恩 来为首的代表团到西安,在蒋介石通电答应“停止内战,联共
抗日”的前提下,放蒋介石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中共代表团 博古、叶剑英、周恩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 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 扭转时局的关键。
借口——柳条湖事件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发给张学良密电
九一八事变前
不抵抗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
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 力避冲突”。
九一八事变后
“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日军扩大侵略
日军占领沈阳后,不久就侵占了东北三省 东北军十几万人 撤至山海关内。短
东 三
短4个多月,东北 100多万平方千米 的锦绣河山,全部 沦于敌手。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结果:日军占领沈阳,随后占领了东北三省 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一二 · 九运动: 影响: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逼蒋联共抗日 原因:①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加深;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学习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 政策和东北三省沦亡 2.知道一二九运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掌握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的意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1.简述九一八事变 2.简述华北危机; 简述一二•九运动 3.西安事变的原因、时间、发动者、结果、意义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精品教学课件

学习任务一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和未 撤走的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
组织抗日义勇军
派杨靖宇等人 组织游击队开展 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东北 抗日联军成立。
课堂总结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
①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 ② 1935年华北自治运动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谏(jiàn),屡遭重斥。 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sǒu)使
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 等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zhèng) 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 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杨对时局宣言》
1、概况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压蒋介石,实行
学习任务一
1.原因

一、 九一八事变
根本: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直接: 掠夺资源,缓和国内矛盾 2.借口
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事 3.结件果
四个月内东三省沦陷,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
4.影响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皇帝溥仪
学习任务一
材料一:“朝会”是每个学生早晨必做的日常训练。首先,升伪“满 洲国”“合唱伪“满洲国”“国歌”……然后,校长领读“诏书”。最后, 训话。在训话中,如果说到“天皇”、“皇帝”等时要“立正”,否则便 会受到严重的惩罚。每天中午 12 点,全校师生起立、立正,低头默祷 “日本皇军武运长久,大东亚圣战胜利”。
课堂总结
2、中国人民的抗争 —— 一二九远动 ①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② 人物 北平学生 ③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初中历史八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共24张PPT)

初中历史八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共24张PPT)

二、伪满洲国
3.暴行
初中历史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七三一细菌战部队
疯狂掠夺资源
推行奴化教育
在日军的铁蹄下, 东北3000万同 胞过着屈辱的亡 国奴生活
三、局部抗战
1.抗日义勇军
1931年11月,在东北军将领马占山的指挥下,中国 守军抱着“与城偕亡”的决心,守卫黑龙江省会齐齐 哈尔,在嫩江桥与日军血战,多次击退强敌,但终因 孤军无援、伤亡过大而撤退。不久,齐齐哈尔沦陷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1927年《田中奏折》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引发日本各种矛盾,政府 把对外扩张作为解决国内问题之道。——史桂芳 《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表现
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内,安内以攘外,剿 匪以抗日。——蒋介石《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 外》(1931年7月23日)
杨靖宇东北抗日游击队的主 要创建者 ,孤身与日寇周旋。 靠吃草根树皮与棉絮,战斗 到最后一刻,年仅35岁
日本人打 死杨靖宇 之后为其 拍照以验 明正身
三、局部抗战
3.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人民和未 撤走的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等人
抗日义勇军 抗日游击队
初中历史
1936年,改编 为共产党领导的 东北抗日联军
典例分析
初中历史
1.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曾被传唱于大江南北,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 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所反映的东北人民的苦难历史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C.四一二政变
B.鸦片战争 D.华北危机
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东北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知,1931年 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此后短短4个多月,100 多万平方千 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在日军的铁蹄下,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 屈辱的亡国奴生活,故A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 抗日斗争;
2.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 3.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新课讲授
一.九一八事变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
①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学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 平静的书桌了。”
2.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地点 北平新华门前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
内战,一致抗日”等
结果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
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 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 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百日维新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B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
7.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B )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心中都要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的心有多宽,你 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我很平凡,却不简单,只要我想要,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拥有,现在的努力奋斗成就未来的自己。人生要学 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助;没有储存学识 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长。想要取之不尽的幸福,要储蓄感恩和付出。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在这样的紧要 再向前跨出一步!尽管可能非常艰难,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 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 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 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女生年轻时的奋斗不是为了嫁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在哪里都饿不死的 收入。因为:只有当你经济独立了,才能做到说走就走,才能灵魂独立,才能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伴侣和生活。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也许你要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日复一日,踽踽独行。但只要笃定而动情地活着,即使生不逢时,你人 器晚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无 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行动力,是我们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 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想就只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只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 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 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
中国共产党主张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主张:和平解决!
武力: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
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
和平: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和秦邦宪、叶剑英等亲赴西 安,首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
电 影 《 西 安 事 变 》 剧 照
影响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
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 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中学生与军警搏斗
三.西安事变
1.历史背景
(1)华北危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2)中共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 张
(3)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931年
9月
沈 阳
18日
借口:柳 条湖事件 战场:北 大营、沈 阳
结果
东北三 省全部 沦陷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日军对我平民大屠杀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3.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和未 撤走的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
组织抗日义勇军
组织游击队开展 抗日游击战争
(4)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 杨继续进攻红军
2.概况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目的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性质 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经过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 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安, 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 方式营救蒋介石;
1936年, 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东北 抗日联军成 立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
1935年下半 年,日本策动所 谓“华北自治运 动”,妄图使华 北五省脱离中国 版图。国民政府 采取不抵抗的妥 协政策,中华民 族面临亡国灭种 的危险。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日本侵略军侵略 中国东北,为什么 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 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 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 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东 三 省 沦长春 亡
1932年,日 本扶植溥仪 做傀儡,建 立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课堂小结
九 一 八 事 变 和 西 安 事 变
日本 侵略
九一八事变
扩大侵华 华北事变




中国 东北抗日联军 抗争
(局部抗战)

全国性抗 日救亡运
动的高潮
西安 事变
随堂演练
1.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 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
地。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B )
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 “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概括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
(1)日本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2)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为摆 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4)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2.借口——柳条湖事件
蒋:恩来,你是我的 周:只要蒋先生能够……停止内战,一致
部下,你应该听我的 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
话。
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
中共通过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 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初步形成。
人是( B )
A.吉鸿昌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
4.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部队组织起( A )
A.抗日义勇军
B.抗日救国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5.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
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
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D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 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
3.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