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装饰杂
紫砂壶的装饰手法简介

紫砂壶的装饰手法简介作者:谈周超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12期摘 ; 要:在我国陶瓷文化中,陶器厚实而质朴,瓷器丰富而多彩,唯紫砂器清高儒雅、文质彬彬。
在世界上,宜兴紫砂是独具特色、独具风格、独树一帜的。
关键词:紫砂;文化;装饰中图分类号:J527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5-0079-01在我国陶瓷文化中,陶器厚实而质朴,瓷器丰富而多彩,唯紫砂器清高儒雅、文质彬彬。
在世界上,宜兴紫砂是独具特色、独具风格、独树一帜的。
紫砂陶器器皿或平中见奇、或华而不奢、古朴典雅、干奇百态,堪称为陶瓷艺术品类之佼佼者。
因此,从文化艺术角度而言,宜兴紫砂的地位当在一切陶瓷工艺之上。
线条装饰:紫砂壶线条装饰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的线条都必须用牛角或铁、木、竹制成的专用线尺进行加工,使线条挺括而又清晰。
这些线条不仅加强了紫砂壶的装饰效果,且可增强成型时黏接处及边缘部分的应力,减少产品在烧成时的缺陷,提高正品率。
刻画装饰:刻画装饰是紫砂壶的主要装饰形式。
紫砂壶以其本色和特性著称,但在紫砂壶半成品泥坯上用锋利的钢刀雕刻出真、草、隶、篆、魏碑、汉简、钟鼎、石鼓等各体书法的诗词歌赋,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国画白描,集文书、书法、绘画、篆刻诸艺术于一体,形成了紫砂壶的装饰工艺,更增加了紫砂壶的艺术感染力。
刻画装饰一般都是现在陶坯上书画,然后依着字书雕刻。
雕刻工具可用竹尖刀和钢制刻刀。
镌刻技法有科底字和空刻两种。
精细的作品,用斜刀刻法,能刻出挺秀的精神;普通品种则用平刀刻法,在陶坯上直接下刀,先不作画,这就是“单入侧刀发”,俗称“空刀法”,以刀代笔。
陶刻装饰方法,一般可分为清刻、沙地刻、阳刻、阴刻、着色刻五种。
根据紫砂壶的不同器形,施以不同方法加以装饰。
陶刻刀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双刀正入法”和“单刀侧入法”。
此外还有涩刀、迟刀、留刀、轻刀、切刀、舞刀等各种金石用刀方法。
紫砂壶器型100式,喝茶叫不出壶名?不存在的。史上最全赶紧收藏

紫砂壶器型100式,喝茶叫不出壶名?不存在的。
史上最全赶紧收藏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紫砂壶是最适宜泡茶的壶类,也是最常见的壶类。
然而紫砂壶器型种类繁多,常见的就有100多种。
有时和朋友喝茶,见到某把好看的壶,却叫不出名字,本来想附庸风雅一下,哪知词穷。
自明正德问世以来,紫砂壶,就一直受到皇帝的由衷喜爱,朝野士族从而纷纷开始赏玩,并皆以紫砂壶沏茶。
今天玉斋君就为大家总结了紫砂壶器型100式,希望能化解朋友们下次叫不出壶名的尴尬。
西施壶西施壶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
"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
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
半月壶半月壶半月壶是曼生十八式的经典壶型之一。
半月壶因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
古诗云"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万里思更浓",而半月壶诉说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思念,更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月圆人圆"的向往。
壶身恰似半个初出的月亮,器型稳重、简单但却不失柔和之美。
秦权壶秦权壶取材于秦始皇在全国统一度量衡时统一铸造的衡具——铁权,故名。
龙旦壶龙旦壶清代吴鼎梅《阳羡茗壶赋》:“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
”这是最早的龙蛋壶式。
龙蛋壶殊为可爱,以椭圆线构成基本轮廓,造型单纯、流畅,粗犷敦厚,整体感强。
龙蛋壶又名“龙旦壶”,有以其造型似龙蛋而得名。
文旦壶文旦壶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
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浅谈紫砂壶圆器的装饰手法

浅谈紫砂壶圆器的装饰手法作者:朱子旺来源:《佛山陶瓷》 2012年第6期朱子旺(江苏宜兴 214221)摘要:宜兴紫砂工艺作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和文化,经过几百年、几十代人的智慧劳动和艺术创作,已自成一体、独树一帜,被世人所推崇。
关键词:紫砂壶:造型:装饰手法1 前言宜兴紫砂茗壶,因其造型千姿百态、简练大方,色彩淳朴古雅、丰富多彩,表现形式独具匠心,手工工艺精美绝伦,以及独特的泡茶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独树一帜的“国之瑰宝”。
2 紫砂壶的装饰工艺的历史紫砂壶的装饰工艺伴随着紫砂壶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
早在北宋,随着紫砂壶艺的成熟,装饰技艺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其壶嘴已用鸡头装饰,且手法简练、神态各异。
到了元代,陶刻文字装饰也已兴起。
到明代,由于著名书画家、文学艺术家广泛参与紫砂壶的装饰,进一步提高了紫砂壶的档次,促进了紫砂壶由日用工艺品向艺术品兼高档日用品的过渡。
紫砂壶的装饰要想达到较好的效果,起到提升紫砂壶的档次,使之成为真正的高档艺术品,必须围绕紫砂壶的创意,采用多种装饰手法,而且做到适度得体,才能达到紫砂壶装饰的目的。
3 紫砂壶的创意紫砂壶的创意是紫砂壶的灵魂,是为了体现一把壶主题的构思。
砂壶的装饰就是壶的创意的组成部分,是突出壶的主题或点明壶的主题的手段。
如制壶名家朱可心,其代表作为“报春壶”,选用梅花作为装饰手段,很好地体现了其积极向上的创作主题,成为传世精品。
作为民间高档日用型艺术品,其装饰手段已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艺术的千姿百态、多种多样。
因此每把壶的装饰不是运用装饰的手段,占用的比例多则好,而是需切合壶的创意,真正能体现或突出壶的主题,把握好装饰的“适度”。
紫砂壶以手工成形为主要方法,经过1500多年无数艺人匠心独运的创造、变化,制成了千变万化的各种壶式。
人们根据其主要特征给紫砂壶造型归纳为三大类,即光货、花货和筋纹货。
这三类造型的形制几何包罗了自然界与世间各类可创性的形体。
紫砂壶工艺装饰的十五种技法

紫砂壶工艺装饰的十五种技法紫砂装饰艺术,让每一把壶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明媚如怀玉,恃美而扬威。
紫砂壶装饰通常有十五种技法:铺砂、绞泥、陶刻、捂灰、印模、剔红、髹漆、嵌泥、嵌丝、泥绘、描金、包金、彩釉、贴花、磨光。
即使再牛的紫砂艺人,也无法全部精通,更别说,其中一些特色装饰技术已经失传。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一下紫砂工艺技法的魅力!★铺砂铺砂,当紫砂壶坯体成型以后,把事先研磨好的紫砂颗粒,或铺、或点(嵌)或撒,于紫砂壶体表面,再将颗粒按压进坯体表面。
▲铺砂★绞泥绞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紫砂泥料,通过捶打揉和或分层按压,使不同颜色的泥料,融合、绞合在一起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独特图案。
▲绞泥紫砂泥料表面,形成独特的木纹、仿石纹、水流纹、浮云纹等等,多种自然的纹理,效果五彩缤纷、肌理丰富,质感强力,意境浓郁,惹人注目。
★陶刻陶刻,同样是紫砂壶比较常见的一种装饰工艺,主要包括“印刻”和“空刻”两种。
▲陶刻其中“印刻”也被称为底子刻,清刻。
是用过刀法根据墨稿在紫砂壶体上进行镌刻,并保留笔势原貌。
▲陶刻“空刻”指的是不打墨稿,直接在紫砂壶体上进行刻绘。
无论是“绘刻”还是“空刻”都是一种艺术的展现形式,各有千秋,不论高低。
★捂灰捂灰,是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一种工艺。
▲捂灰底料仍旧是原矿紫砂泥料,多是紫泥,经过捂灰工艺的紫砂壶,会变换本色,色泽漆黑黯雅,经久泡养更是油润乌亮。
▲捂灰将想要进行捂灰的紫砂壶放入容器之中,然后填满木炭粉,最后入窑烧制,将铁元素与碳元素反应为氧化亚铁,使紫砂壶身表现出特有的暗雅之气。
★印模印模,事先在木板、石板、钢板或聚酯板等模板上,雕刻好已经设计好的图案。
▲印模将紫砂泥片压在印模之上,最后使用工具贴粘到坯体上,起到装饰壶体的作用。
★剔红剔红,俗称雕漆。
在紫砂壶体的表面,髹构几十道大漆,再使用刻刀,在漆层之上,剔刻出精美绝伦的花纹图案。
▲剔红由于制作复杂程度极高,主要作为宫廷用器,极为珍贵,民间很是少见。
论紫砂壶的装饰艺术

论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作者: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7期摘要紫砂壶与其它工艺品有区别,在于它既有实用性,也有陈设欣赏性,更具有收藏性。
运用形象思维,驾驭一定的材料,采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包括绘画、雕刻等对装饰对象进行艺术处理。
其装饰手法可谓多样,最常见的几种装饰手法为线型装饰、陶刻装饰、绞泥装饰和泥绘装饰,为此,本文主要围绕这四种装饰手法展开介绍。
关键词紫砂壶;工艺品;装饰“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阳羡,是陶都宜兴的古名,一丸土就是名播天下享有“泥中泥”美誉的紫砂壶的唯一原料—紫砂泥。
其实,宜兴紫砂享有如此美誉,除紫砂特有的材质,传统的成型工艺外,还和它独特的装饰手法是分不开的,而最常见的几种装饰手法为线型装饰、陶刻装饰、绞泥装饰和泥绘装饰。
1.简洁含蓄的线型装饰紫砂壶一般以朴素雅致为主,相当一部分产品,仅在形体的口、肩、腹、足等部位,用各种线型来加强造型的装饰性。
有些产品即使施以局部的雕饰,也是本着花素相宜的原则,按照不同器形,以简洁的传统宇画或纹样,刻画出虚实相关的图案,这种很有分寸的装饰手法,把实用与美观巧妙的结合起来,具有含蓄而提神醒目的艺术表现力。
2.古朴文雅的刻画装饰紫砂刻画装饰又称为陶刻工艺,是用锋利的刀在泥坯上刻出装饰图案来。
刻画装饰最早出现在宋代,据记载,元末明初的砂器产品上就有了铭刻,开创了紫砂刻画装饰的先河。
不过那时一般只是艺人用竹刀刻上自己的名款而已。
明代时大彬制六角壶壶底镌“万历丙申年时大彬”二行楷书,还有“一杯清茗,可沁诗脾,大彬”铭刻。
当时的铭刻仅属于制壶艺人在产品上留下的款识。
后来由于紫砂壶的社会影响,吸引书画金石家前来定制茶壶并亲自挥毫镌刻,才逐渐形成一种风尚,追求书法及镜刻趣味。
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吴昌硕都曾亲自在紫砂壶上题诗挥毫,到这时才真正形成刻画装饰,装饰部位也移到壶的肩腹部及盖面等显眼处了。
刻画装饰的题材比较广泛,一般在器皿的正反两面。
紫砂壶的壶身装饰都有那几种

紫砂壶的壶身装饰都有那几种壶身装饰可以分为刻绘、泥绘、彩绘(彩釉)、镶金(镶银)、包金(银)、描金、银把、藤把、镂雕、铺砂等。
刻绘:是紫砂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
它以刀代笔,以刻代绘,融诗、书、画、刻诸艺术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泥绘:泥绘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它以笔为工具,以紫砂泥料为墨水为颜料,以绘代工,以绘代笔,或会山水花鸟,或绘人物博古,或绘书法诗词,或绘人生格言,融诗词书画诸艺术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泥绘采用正宗的紫砂泥料为墨水、颜料,在茗壶上绘书绘画,这是紫砂艺人历史上的一大创造。
彩绘:又称彩釉,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创始于清康熙、雍正时期。
它先用釉料在烧成的紫砂素胎上,堆绘纹样的底层,再用彩色勾画,后用低温烧烤。
彩釉装饰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彩釉堆绘,内容有花鸟、山水、人物和图案书法纹饰等,俗称双皮釉。
一是器物周身浇釉,以釉做皮,润泽如膏,光可鉴人作镜,俗称“单皮釉”。
镶金(镶银):紫砂金银丝镶嵌装饰,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它是在紫砂胎体上布局镶嵌图案纹饰,将需要镶金嵌银的图案雕刻绘成并抽金银丝细细槽线,在紫砂胚体经高温锻炼后,才进行镶嵌。
包金(银):紫砂包锡装饰,包金、包银、包铜装饰,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清中期朱坚(石梅)精于此术。
常见形式有壶体全包或壶体包锡,嘴把镶金、镶玉、镶红木等。
抽金: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所谓描金,原先使用在漆器中最常见的的方法,一般在髹漆表面,用金色描绘。
紫砂借鉴移植这种方法,直接在茗壶胎体上以真金研磨的金彩粉饰于事先设计布局好的图案上。
它运用多种手法,加绘金彩,融诗、书、画、铭为一体,技法娴熟,画意清逸典雅,用笔刚劲流畅,绘画精确工整,诗画相配,显得庄重典雅。
镂雕: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
所谓镂雕,它采用的是一种“镂”的技法本指物状的镂空之意。
镂、镂刻、镂雕是相关联的,密不可分的,俗称为镂空,实质是一种镂雕,紫砂镂雕,有双层与单层的区别。
传统的装饰艺术在宜兴紫砂壶上的应用

第4 4卷 第 1期 21 0 1年 2月
江
苏
陶
瓷
Ja gu C rmis in s ea c
Vo. . 1 1 44 No. F b u r ,01 e r ay 2 l
传统 的装饰 艺术在 宜兴紫砂 壶上的应用
何 觅
( 宜兴 2 4 2 ) 1 2 1
我 国传统 的装 饰艺 术 最早 是从 原 始社 会 的彩 陶
深厚 , 世界 的彩 陶文 明 中占有无 与伦 比的地 位 。 在 这 些彩 陶纹样 中蕴 含着 早期 人类 与 自然 、社 会 生 活 的
“ 康熙 御制 ” 。 款 在
钮下部 、盖面 、 壶 身 皆有 四 季 花 卉
图 案 的珐 琅 彩 装
关系, 简练 质朴 的纹 饰有 着 当时先 民的审 美取 舍 , 其 装饰 中普遍 使用 的水 波 纹 、 纹 、 漩 几何 形 纹 、 人字 纹 、
要 的指导 意义 。
“ 画珐 琅 彩 四季花 卉 方壶 ” 见 图 1 , ( ) 四方 壶体 、 四方
嘴、 方把 、 四 四方 钮 整体 和谐 . 型 壶 端 庄稳 重 , 部有 底
距今 五 、 六千 年前 的“ 马家 窑 文化 ” 其 彩 陶作 品 , 制作 之精 美 、 彩 之 艳丽 、 式 之 丰 富 、 化 内涵 之 色 形 文
应该认 真 思考 的 问题 紫 砂壶 的装 饰 , 型 的简 练 、 神 是 很 重 要 的 , 造 传 画面 的刀 法必 须 准 确 、 富 , 用 刀如 笔 , 现 笔 的 丰 要 体 起、 、 、 。 行 转 止 除传 统 的梅 、 、 、 、 兰 竹 菊 山水 、 人物 、 动
这 种传 统 的装饰 技 法 ,以后 被广 泛 地应 用 于青 铜 器 、 器 、 器 、 器等 , 花 瓷 就是 其 中 的代表 。 玉 漆 瓷 青
紫砂壶装饰:泥绘、雕漆、描金、贴花、绞泥……(附图)

紫砂壶装饰:泥绘、雕漆、描金、贴花、绞泥……(附图)如果你不了解紫砂来纯色紫砂文化就对了紫砂壶常见的装饰主要有两类:一是紫砂坯胎体上的装饰;二是在紫砂壶表面的装饰,以及结合这两类装饰技法的多种装饰手法的综合运用等。
具体来说,主要的装饰技法有:泥绘装饰、雕漆装饰、描金装饰、贴花装饰,绞泥装饰等等。
泥绘装饰:即是用紫砂泥化为泥浆,利用壶胎的附吸能力进行堆雕绘刻、画工细雅、其素静精制,耐读耐看文气足。
泥绘装饰流行于清代十七世纪晚期。
其工艺方法是在制作完工的壶坯上,须有一定湿度,用本色(制壶泥)或其它色泥,制成细泥浆,堆绘花鸟、山水或图案纹样。
用泥浆堆画,须有一定的厚度,恰似薄意雕的浮雕透视效果。
▲清乾隆无款堆泥绘山水圆壶▲ 乾隆杨履康制泥绘山水图如意圆灯壶紫砂雕漆装饰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流行于明末清初。
所谓紫砂雕漆,主要是以紫砂为胎,用朱漆一层层堆上,少则八、九十层,多则达一、二百层,待半干时描上画稿,再用刀剔刻。
花纹隐起,富贵华美,颇有庄重感。
此法亦称作“剔红”,亦名“红雕漆”、“雕红漆”。
传世品时大彬《雕漆四方执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全壶体、嘴、把、钮、口、盖均用朱红漆雕饰,唯底部为髹黑漆。
展现出明代宫廷雕漆工艺富丽华贵的特点,同时也显示紫砂雕漆装饰工艺的顺畅优雅风格。
壶底部漆层下刻有“时大彬制”四字楷书款,为紫砂雕漆珍品。
▲时大彬雕漆四方执壶描金装饰是指在紫砂壶坯上描金的装饰方法,一般用在贡品紫砂壶和外销紫砂壶的制作上。
其方法是先在描金的纹样处涂上一层底釉,在 750℃一 800℃窑温下烧成,再用金水在釉纹上描画,然后再回炉烧制。
制作描金紫砂壶一般都是两个人合作完成,一个是专门的制壶巧匠,一个是专业书画作者,因此通常落款会署上两个名字。
描金紫砂壶的特点是壶坯看起来似有颗粒,但手感平滑,摸上去感觉温润细腻;常用竹节形、圆弧形等壶式,壶形优美典雅;由于描金书画难度高,因此描金紫砂壶多出于宫廷名家之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壶装饰杂谈
摘要:装饰是紫砂壶工艺中经常运用的手法。
它将自然形态的素材进行概括加工,选择自然形象中最真实、简洁精美、生动的部分,使整体造型比自然形象更美、更典型、更理想,使紫砂壶有一种特别的美。
关键词:紫砂壶;装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35-01
宜兴是有名的陶都,宜兴的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种陶瓷中,紫砂又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历史不长,但却是宜兴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陶文化的骄傲。
紫砂陶以其资源矿产稀缺性,制作工艺独特性,装饰技法丰富性,闻名于世,倍受世人喜爱。
宜兴紫砂装饰艺术,大体分为二种类型。
一种是艺人在制壶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将工艺进行一竿到底的自体装饰。
另一种是通过艺人或他人在制壶过程中、制壶过程结束后刻意或注重茗壶造型,切壶、切题、切意、切名所进行的重新设计、策划、构思的分段式混体装饰。
这二种装饰类型同时并存,相互辉映,使壶艺装饰技艺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到与日俱进的境地。
常言道:“马要鞍装,人要衣装”,宜兴紫砂壶当然也离不开装饰。
砂壶发展至今其装饰可谓“五彩缤纷、丰富多彩”。
宜兴紫砂壶的装饰,由于其原料和制作方法的独特性,必须在泥坯的制作中同时完成,同时也由于文人雅士的介入,自明清两代
起,其装饰手法出现借鉴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瓷雕、竹雕、根雕、木雕、石雕等多种形式,并巧妙移值,溶于紫砂壶艺的装饰之中。
紫砂壶装饰形式尽管多种多样,繁缛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即胎体装饰和陶上装饰。
紫砂壶胎体线条装饰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的线条都必须用牛角或铁、木、竹制成的专用线尺进行加工,使线条挺括而又清新,这些线条不仅加强了紫砂壶的装饰效果,且可增强成型时黏接处及边缘部分的应力,减少产品在烧成时的缺陷,提高了正品率。
紫砂壶胎体线条装饰是紫砂艺人在生产实践中受其他器具,特别是明式家具的影响,而不断总结出来,它不断丰富了紫砂壶造型的装饰性,而且增强了实用功能。
紫砂壶刻画装饰是由制壶艺人署名落款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饰形式,最早见于元代壶铭,“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
清嘉庆、道光年间,由书画金石家陈曼生设计的壶样,由制壶名工杨彭年等制作,再由陈曼生及他的幕友撰词、作画、镌于壶上,成为一种寓造型、诗词、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的紫砂壶独特风格,也称“曼生壶”,多有精品。
清末,由于紫砂壶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紫砂壶刻画装饰逐渐形成一支专业队伍,正式列为紫砂工艺流程中一道工序,相沿至今。
陶刻装饰的题材比较广泛。
紫砂壶上的铭文,以往都是择古人的诗句。
内容有的是与茶或花卉有关的题咏,且多由《唐诗三百首》及《千家诗》中选出。
画面常取材《芥子园画谱》及《点石斋画报》,
19世纪画家任佰年花鸟画也被广泛利用。
现代著名的紫砂陶刻装饰艺术首推任淦庭,当今众多陶刻名家都出于他的门下。
除此之外,还有如泥绘装饰、彩釉、捏塑装饰、印纹、帖花装饰、透雕装饰、泥色、调砂、铺砂装饰等其它工艺装饰。
尽管形式和要求有着明显的差别,但主要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同时又以美观的形式给人以欣赏。
紫砂壶的装饰则主要是为了审美的需要,用来点缀和美化人们的生活。
紫砂壶的装饰有继承性,同时也还要强调创造性。
从紫砂壶装饰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大量的实物资料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紫砂壶装饰发展,有着明确的继承性,这种继承是发展着的,总是和创造性伴随着。
所以从事紫砂壶装饰设计,不但要了解国内外的现状,掌握设计的情报和动向,还要研究历史。
研究其发展史,熟悉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装饰及其风格特点,从中总结规律和方法,学习装饰设计的技巧,以便为装饰设计、创新、具有民族风格特点打下基础。
不可否认,紫砂壶装饰又是一种创造过程,设计者根据具体的需要,利用所具备的物质技术条件,按着设计意图去创造,充分地发挥客观条件中的有利因素,以达到规定的要求,这是一种目的性很明确的创造活动。
紫砂壶装饰设计总是在不断地寻求和探索,试图发展和创造比过去更为理想的形式。
事物总是在发展,认识也不断地在提高,过去认识比较合理的,处在新的条件和要求之下,会发现一些不足之处,这样就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这也是紫砂壶装饰设计
工作中要面临的问题。
紫砂壶装饰设计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劳动,有想象才可能有创造,发挥想象力的基点,应该是立足于客观实际情况,为装饰设计创新出更完美的作品。
紫砂壶装饰设计的变化,应该说是无穷无尽的,不断发展而不会停止的。
近年来,随着新材质、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开发和涌现,从而使得紫砂产品的表现手法、装饰效果又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充分展现了紫砂制品作为艺术陶器和日用陶陶器特有的魅力和瑰丽
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何继主编.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册.台湾奇园艺术中心.
[2]唐云主编,郑重编著.紫砂壶鉴赏.香港万里机构.万里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