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与工艺 苏善政
汽轮机汽封间隙的分析与处理

汽轮机汽封间隙的分析与处理摘要:在节能减排,揭缸提效过程中,针对汽轮机在检修过程中,使汽封间隙值达到最佳数值,是实现机组经济运行,达到制造厂工况热耗率,提高汽轮机内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对汽封间隙的测量与调整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差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中结合经验总结了应对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组;轴封;间隙;测量;调整Abstract: In energy saving, mortgage cylinder Improve efficiency process for the steam turbine in the repair process, to make the labyrinth clearance values ​​to achieve the best value,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unit to reach factory conditions heat rate, and it is one effective way of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eam turbin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iation in labyrinth clearance measurement and adjustment process, the combined experience of the response and processing methods in practice.Key words: Turbine; shaft seal; gap; measurement; adjustment前言通过实践证明,汽封间隙(指辐向间隙)增大,将使汽封漏汽量成比例增加,高压部分前轴封间隙每增加0.1mm,将使轴封漏汽量增加1~1.5t/h;高压部分各级隔板汽封间隙每增加0.1mm,级效率将降低0.4~0.6%;如果隔板汽封漏汽量增加,转子的轴向推力将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的探讨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的探讨发布时间:2021-12-22T08:33:45.17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7期作者:宋彦峰[导读] 需要运用光谱分析技术来检测汽封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耐腐蚀性以及弹性,并且要高度重视弹簧片的检查工作,查看其是否存在出现变形问题以及裂纹现象的概率[1]。
山西省昔阳县安平发电厂山西省昔阳县摘要:在汽轮机中,汽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件,能够尽可能减少动静摩擦,降低出现预留间隙问题的概率。
在进行汽轮机安装和检修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气封间隙,就需要对其进行调整,以此来确保机组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使汽轮机运行处于高效运行状态。
汽轮机的气封主要安装在汽缸的两端,通流气封轴端汽封是两种常见的汽轮机气封方法,根据工作压力的不同,可将汽轮机的气封分为外轴封和内轴封这两种。
实际安装、检修工作的进行,对于汽轮机中存在的气封间隙,需要做好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的调整工作,主要是因为这两项工作的调整直接决定着汽轮机动静部分是否会出现碰撞以及摩擦,与整个汽轮机组运行安全性、运行效率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在调整过程中,不仅要尽可能避免高速旋转状态下的汽轮机转子因出现静碰撞而造成汽轮机振动太大最终引发转子弯曲问题,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减少预留间隙中的汽流通量。
在全面保障汽轮机机制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的前提下,必须严格按照厂家给出的数值,将汽轮机汽封间隙控制在厂家提供的数字范围下限,这样一来,才能够将汽轮机各级之间存在的漏气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最大限度提升整个机组的运行效率。
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气封间隙调整工作开始之前的一系列检查工作,对于气封间隙的测量、调整以及调整要点展开如下探讨,以供相关工作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汽封间隙;测量;调整1.汽封间隙调整前期检查1.1清理检查汽封块(1)对汽封块整圈周边的碰撞间隙展开初步测量。
由于整个汽封块周边都有出现间隙的可能,所以,为保障汽封径向间隙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就必须避免汽封块被顶死。
汽轮机轴端汽封间隙调整的方法及分析

汽轮机轴端汽封间隙调整的方法及分析发布时间:2022-06-30T08:09:54.35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3期作者:杨扬[导读] 在大中型汽轮机组的运行中,经常受到频繁启动当中的一些磨损问题影响,导致系统运行稳定性出现问题。
在本文的分析中,针对电厂当中对汽轮机轴端汽封间隙的调整方式进行分析,明确出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造成磨损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保障汽轮机组可以稳定的运行下去。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电分公司河北大唐 075133摘要:在大中型汽轮机组的运行中,经常受到频繁启动当中的一些磨损问题影响,导致系统运行稳定性出现问题。
在本文的分析中,针对电厂当中对汽轮机轴端汽封间隙的调整方式进行分析,明确出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造成磨损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保障汽轮机组可以稳定的运行下去。
关键词:汽轮机轴端;汽封间隙;汽封动摩擦引言:在对汽轮机组的汽封间隙合理调整,可以很好的让机组稳定的运行下去,这也是在进行机组检修工作开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当下在很多大中型汽轮机组的运行中,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缺陷问题,以此导致运行效率不佳,为了保障对其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对其摩擦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实现科学合理的调整。
1 轴封套磨损问题分析汽轮机组在运行中,会在启停过程中,受到机组振动、转子热弯曲、汽缸变形等方面的问题的影响,因此导致动静中心的相对位置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在变化量超出了汽封间隙下限值的情况下,就会直接导致汽封处发生碰磨问题,进而引起机组振动、汽封磨损、叶片损坏等多种问题。
1.1 特殊结构在对汽封磨损问题进行分析中,发现即便是并不需要较大的外部力量,在汽封齿与转子间的间隙消失之后,就会出现局部的动静部分接触,因汽封齿较之转子汽封处的凹凸台偏软且薄,以此导致汽封齿歪斜、齿尖抹平,同时轴封套上出现明显的铁屑。
受到汽封的特殊结构的影响,使得掉落铁屑无法及时吹出,因此机会始终夹杂在汽封齿间隙当中。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与工艺 苏善政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与工艺苏善政摘要:目前国内新装机组均以提高机组热效率为首要目标,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投产质量。
对施工单位安装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施工单位我们着手于汽轮机通流间隙的质量控制,目的是通过减小汽轮机径向间隙,提高机组热效率。
汽轮机径向间隙减小对机组热效率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从保证安装质量出发,针对汽封间隙调整过程进行探索、总结,并在工程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同时也将对我公司其他工程同类机组安装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汽封间隙;方法;工艺1、汽封间隙调整的重要意义在汽封间隙调整问题上确实存在着安全与经济的矛盾。
汽封间隙调整的目的是通过对汽缸隔板、隔板套、汽封套和汽封块的调整,在保证机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使汽封间隙调整在标准范围内并趋向最小值。
这样才能保证汽轮机各级间减少漏汽损失,提高机组热效率。
汽封间隙调整是汽轮机安装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耗费工时和人力、影响安装进度的关键工序。
2、汽封调整前的准备2.1调整前的技术准备2.1.1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汽封调整厂家提供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汽封的结构、安装工艺、安装注意事项等。
2.1.2熟悉汽轮机厂提供的汽轮机出厂质量证明书、厂供设备图纸,记录并熟悉汽轮机各轴承箱油挡洼窝和高中、低压缸内各部套洼窝偏心设计值,以便准确调整、找正各部套位置。
2.1.3熟悉汽轮机厂提供的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汽封图纸,记录并熟悉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径、轴向汽封间隙设计值。
2.1.4根据上述数据,召开专题会,与汽轮机厂工代、汽轮机厂质保部、监理、专家组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并最终确定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汽封间隙调整标准(包括汽封齿轴之间径向间隙、整圈膨胀间隙、退让间隙等)、汽封调整工艺和方法等。
确定调整标准:取高中压、低压所有通流间隙原有设计值(厂家图纸)的下限值做为新的名义值,名义值的公差取—0.10mm~0mm。
2.1.5对汽轮机安装人员详细讲解汽封径向间隙调整、调整的工序、工艺、注意事项等,提高、加深主要施工负责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
汽轮机汽封间隙的调整工艺

汽轮机汽封间隙的调整工艺摘要:本文论述了汽轮机汽封间隙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汽封间隙的测量方法以及调整方法,并仔细讨论了影响汽轮机间隙调整的各种因素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汽封间隙测量调整影响一、前言汽轮机是高速运转的设备,为防止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动静部件发生碰磨,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叶片、主轴等转动部件与缸体、隔板、轴封体等静止部件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轴向、径向间隙。
蒸汽在每级做完功后,级前、级后的蒸汽将会形成压差,导致部分未做功的蒸汽通过上述间隙,从级前泄露到级后,如间隙过大,将严重影响汽轮机的热效率。
因此,为减小蒸汽的泄露量,在上述间隙处设置汽封装置。
汽封间隙的调整目的是通过对隔板套、汽封块的调整,在保证不发生动静部件碰磨的前提下,使汽封间隙处于生产厂家给定的标准范围内,将各级间的漏气损失降到最低,提高机组热效率。
若注重机组启动和运行的安全性,而忽略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将汽封间隙按设计值的中上限甚至超出设计值上限进行调整,会极大地降低机组的运行效率。
据有关资料介绍,高压汽封每增加0.05mm,级效率将降低0.4~0.6%。
汽封调整是汽轮机检修中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是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耗费工时和人力、影响检修进度的关键工序,按三次全实缸调整到合格数据,大约需要7~9天。
在汽封调整中通过分析和改进工艺,并按设计值的下限调整汽封的径向间隙,可以有效的降低机组热耗、缩短检修工期、提高检修质量。
二、汽封间隙的测量方法在汽轮机轴系中心及隔板(隔板套)、轴封套、各平衡环洼窝中心调整好后,便开始进行汽封间隙的测量及调整工作。
(一)压胶布法按厂家给定的间隙设计要求,在每块汽封环两端15mm 处,贴相应层数的胶布(常用医用胶布,做成7~10mm 宽的布条,每层一般按0.25mm计算),贴胶布时用手轻轻顺着汽封齿均匀贴牢,注意不要把胶布蹭脏。
吊入转子后,在转子的每一级动叶围带上和转子的根部很薄且均匀地涂一层红丹粉。
600MW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优化分析

表 2 全、半实缸上隔板汽封间隙对照 mm
级数 H7 H6 H5 H4 H3 H2 I8 I9 I10 I11 I12
半实缸汽封间隙 0. 97 1. 03 1. 00 0. 90 0. 94 1. 00 1. 01 0. 90 0. 86 0. 98 0. 88
全实缸汽封间隙 1. 00 1. 07 1. 05 0. 96 1. 07 1. 15 1. 14 0. 99 0. 93 1. 02 0. 90
由表 1、表 2 可得到以下结论: ( 1) 与半实缸汽封间隙相比,全实缸汽封下隔板 汽封间隙变小,上隔板汽封间隙变大,这是因为半缸 时汽缸垂弧较大,而全实缸压汽封由于螺栓的紧固作 用,使得汽缸刚度增大,垂弧减小,进而使隔板中心上 移,从而使上隔板间隙变大,下隔板间隙变小。 ( 2) 与半实缸汽封间隙相比,全实缸汽封间隙 越靠近汽缸中部,全实缸与半实缸的汽封间隙差别 越大,这是因为半实缸状态下越靠近汽缸中部,汽缸 的静挠度和垂弧越大,从而导致汽封间隙变化越大。 ( 3) 由表 2 可知: 高压第 2 级、中压第 8 级半实 缸间隙在标准范围内,但压全实缸后,其间隙高于标 准上限,即不合格。说明半实缸的调整标准在全实 缸状态下可能超出标准范围,需要重新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全实缸汽封调整的作用是用于消除 由于汽缸中隔板及缸体本身的垂弧。一般来说,汽 缸重量越大,垂弧越大,而在扣上内外上缸后紧固结 合面螺栓,使得结合面间隙变小,汽缸的刚度变大,
汽轮机汽封间隙测量及调整方法

汽轮机汽封间隙测量及调整方法汽轮机汽封是用于密封汽轮机主轴与汽轮机滑环之间的装置,其作用是防止蒸汽泄漏,确保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汽封间隙的测量和调整对汽轮机的性能和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汽封间隙测量和调整之前,需要先了解汽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封通常由固定环和滑环组成。
固定环安装在汽轮机的机壳上,滑环则固定在汽轮机主轴上。
在汽轮机运行时,固定环与滑环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通过注入气体(通常是蒸汽)来保持一定的压力。
当汽轮机主轴旋转时,固定环和滑环之间的油膜形成了密封,阻止了蒸汽的泄漏。
汽封间隙的测量通常使用压力差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停机并确保汽轮机的压力已经降至安全范围内。
确保测量工具的准备齐全,如螺旋测压仪、旋转拉杆等。
2.去除污垢:使用清洁剂清洗固定环和滑环的表面,确保无杂质和污垢。
3.测量压算法:a.加压法:将螺旋测压仪的压力表安装在汽封出口处,打开加压阀门,并调整气源压力至规定值。
然后关闭阀门,记录压力表的读数。
b.损失压法:将螺旋测压仪的压力表安装在汽封出口和进口之间,打开进口和出口的关断阀,并调整气源压力至规定值。
然后打开出口关断阀,记录压力表的读数。
4. 分析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汽封的间隙值。
根据间隙值的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通常要求的间隙值为0.05-0.15mm。
5.调整汽封间隙:如果间隙值超过了要求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
具体方法根据汽封的结构和调整装置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通过调整固定环和滑环的间隙或者更换调整垫片等方式来调整汽封的间隙。
6.再次测量:在调整完汽封间隙后,需要再次进行测量以确认调整效果。
在进行汽封间隙的测量和调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测量和调整:汽封间隙的测量和调整应该定期进行,以确保汽封的正常运行。
2.安全措施:在进行测量和调整时,应该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3.检查装置的完好无损:在进行测量和调整之前,应该检查测量工具和调整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度。
汽轮机轴封间隙调整

(1)汽封间隙的测量汽封间隙的检查和调整,这是每次大修必需要做的功课。
对轴封来说,一般整体式汽封块,要求间隙值为0.50~0.75mm之间,J型镶片汽封的间隙可以适当小一些,可调在0.40~0.65mm之间。
至于隔板汽封的间隙,每个厂均有每个厂的规定,一般随机出厂的主机证明书上都有明确的规定。
汽封间隙测量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转子、隔板等各部件清理干净,隔板已上缸组装完毕,汽缸水平中分面严密性已检查合格,汽封洼窝已调整好,确保隔板汽封槽及汽封内无杂物,方可进行汽封间隙的测量。
汽封间隙的测量方法有如下两种:A、贴胶布法:这种方法是在每道汽封环的两端及底部各贴两道医用胶布,厚度分别按规定取最大间隙值和最小间隙值。
胶布宽度一般约为10mm。
将贴好胶布的汽封块按编号放入隔板的汽封槽内,组装好,注意胶布不要贴在汽封块的接缝处。
如下图所示:贴好胶布后,在与汽封向对应的的转子上涂上薄薄的一层红丹,而后将转子吊入汽缸内,盘动转子5圈左右,吊走转子,检查汽封上白胶布的接触痕迹。
检查分析:当3层胶布未接触上时,说明汽封间隙大于0.75mm。
3层胶布的表面刚见红色,汽封间隙约0.75mm,颜色深红色处汽封间隙为0.65~0.70mm,颜色变为紫色汽封间隙约为0.55~0.60mm。
若第三层磨光呈黑色或第二层胶布刚见红时,汽封间隙为0.45~0.50mm,依次类推。
用同样的方法,在上半轴封和上半隔板汽封上贴胶布,转子吊入汽缸前应将下半部汽封块取出,以防上半汽封环被下半汽封环顶起导致测量不准确。
然后将上半轴封套及上半隔板吊装在相应的位置,紧固好螺栓。
盘动转子,检查间隙值。
B、压铅丝法: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汽封间隙时,下半部汽封在接合面的间隙情况可以通过塞尺测量,其它部位汽封间隙情况用规格不同的铅丝粘放在汽封齿上,端部用胶布粘住,将汽封、汽封套就位,吊放转子到工作位置,这样铅丝就被压出一道道沟,吊出转子,测量汽封沟痕剩余部分厚度,就是汽封对应间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与工艺苏善政发表时间:2018-05-30T09:13:55.0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作者:苏善政[导读] 摘要:目前国内新装机组均以提高机组热效率为首要目标,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投产质量。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省铁岭市 112000)摘要:目前国内新装机组均以提高机组热效率为首要目标,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投产质量。
对施工单位安装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施工单位我们着手于汽轮机通流间隙的质量控制,目的是通过减小汽轮机径向间隙,提高机组热效率。
汽轮机径向间隙减小对机组热效率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从保证安装质量出发,针对汽封间隙调整过程进行探索、总结,并在工程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同时也将对我公司其他工程同类机组安装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汽封间隙;方法;工艺 1、汽封间隙调整的重要意义在汽封间隙调整问题上确实存在着安全与经济的矛盾。
汽封间隙调整的目的是通过对汽缸隔板、隔板套、汽封套和汽封块的调整,在保证机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使汽封间隙调整在标准范围内并趋向最小值。
这样才能保证汽轮机各级间减少漏汽损失,提高机组热效率。
汽封间隙调整是汽轮机安装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耗费工时和人力、影响安装进度的关键工序。
2、汽封调整前的准备2.1调整前的技术准备2.1.1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汽封调整厂家提供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汽封的结构、安装工艺、安装注意事项等。
2.1.2熟悉汽轮机厂提供的汽轮机出厂质量证明书、厂供设备图纸,记录并熟悉汽轮机各轴承箱油挡洼窝和高中、低压缸内各部套洼窝偏心设计值,以便准确调整、找正各部套位置。
2.1.3熟悉汽轮机厂提供的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汽封图纸,记录并熟悉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径、轴向汽封间隙设计值。
2.1.4根据上述数据,召开专题会,与汽轮机厂工代、汽轮机厂质保部、监理、专家组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并最终确定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汽封间隙调整标准(包括汽封齿轴之间径向间隙、整圈膨胀间隙、退让间隙等)、汽封调整工艺和方法等。
确定调整标准:取高中压、低压所有通流间隙原有设计值(厂家图纸)的下限值做为新的名义值,名义值的公差取—0.10mm~0mm。
2.1.5对汽轮机安装人员详细讲解汽封径向间隙调整、调整的工序、工艺、注意事项等,提高、加深主要施工负责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
2.1.6汽封块到货后,首先,认真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等是否规范、齐全;其次,对汽封块逐块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每一块汽封块外观质量合格;2.2汽封调整过程准备2.2.1分别在半实缸、全实缸状态下,测量记录高中-低转子靠背轮中心。
根据靠背轮中心数据,结合高中、低压部分汽封解体情况、汽缸垂弧和变形情况,在半实缸状态下找正汽轮机轴系中心。
2.2.2依据汽缸洼窝、缸内各部套洼窝标准,用拉钢丝方法找正缸内各部套洼窝偏心,测量汽缸垂弧和变形情况。
注意:用钢丝找正、调整,在计算、调整时务必考虑钢丝挠度。
2.2.3在完成各部套洼窝中心调整工作后,方可进行汽封间隙调整。
2.2.4对汽封安装、调整工艺要进行严格控制,冷态下的汽封间隙要充分考虑汽轮机热态时的变化情况,以及转子的受力和移动方向的影响。
2.2.5半实缸验收下半部分汽封间隙合格后(半实缸调整汽封间隙时要综合考虑汽缸垂弧和变形等引起的间隙变化,以减少扣全实缸验收次数),在盖上半汽缸前,在每圈汽封内抽去一块汽封块后,方可进行全实缸验收汽封间隙。
2.2.6全实缸调整验收,装100%汽缸螺栓,消除缸内部套、缸面结合面间隙,且汽缸螺栓全部达到设计紧力。
2.2.7全实缸验收汽封间隙,务必使90%以上汽封间隙达到拟定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工作。
2.2.8在全实缸验收合格后,务必严格按照汽轮机厂膨胀间隙标准,调整缸内各部套及汽封圈膨胀间隙。
2.2.9对汽封调整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把关,做到关键节点、控制点100%检查、验收合格。
2.2.10汽轮机本体所有通流部分汽封安装、调整后,必须严格按照下列程序验收:安装或调整工作负责人验收→安装或调整单位技术负责人验收→公司质保部验收→监理、业主验收→国电东北分公司专家组验收→国电集团汽机专业组验收。
3、汽封调整过程控制3.1为了确保汽封间隙调整的准确性,避免因各部件结合面不严密造成漏汽损失,避免部件存在变形造成汽封间隙不规律变化,首先,我们空合了各个部套上下半,并逐个进行认真地检查、测量、验收、记录,消除结合面间隙;其次,合缸检查汽缸垂弧及变形情况,防止因垂弧、变形过大引起汽封间隙的较大变化,现场采用空扣缸拉钢丝测量汽缸垂弧和变形量的方法,准确掌握汽缸垂弧和变形对汽封间隙的影响,更加真实的反映全实缸状态下的汽封间隙。
3.2测量方法:利用汽缸两端的轴承座固定一根工字钢,纵贯汽缸,并在工字钢上装设百分表,表针指向各级隔板槽及轴封洼窝处,测量记录百分表数值;然后,合上半缸,紧完汽缸中分面螺栓后,每道隔板槽处均有不同程度抬升,与汽缸的挠曲曲线一致,测量记录各级隔板槽及轴封洼窝处抬升量,得出了一条近似于挠曲曲线的汽封调整修正值曲线,并且根据此修正值曲线,在半实缸状态下对汽封间隙进行调整。
3.3隔板、动叶、轴封、汽封轴向间隙的准确性,关系到汽轮机差胀限值问题,如果测量调整失误,将使机组发生动静碰擦,并产生严重的后果,检查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围带轴向错口情况,将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分别调整到制造厂给出的K值位置,用塞块、楔形塞尺测量、记录每一级叶轮、汽轴封高齿的前后两侧轴向间隙,对照制造厂标准和总装记录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通过我们现场实际测量,发现部分轴向间隙超标,经厂家确认现场不需处理。
轴向间隙是影响机组经济性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轴向间隙超标,必须及时反馈。
必要时,调整K值或返厂加工、消缺;3.4注意:分别在半实缸、全实缸状态下,来回窜动各转子,检查窜动量是否符合制造厂图纸要求。
3.5为了确保轴系中心数据的准确性,尽可能地提高整个轴系的稳定性,我们对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各轴承下半的瓦枕垫铁接触情况,进行了认真仔细地检查,且将瓦枕垫铁接触检查验收标准由75%提高到80%,并经各级验收人员现场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也确保了轴系中心数据的准确无误,有效地增强了各支持轴承的刚性和整个轴系的抗干扰性。
3.6在瓦枕垫铁接触验收合格后,我们进行了半实缸轴系中心初找正工作,为了确保轴系中心和转子扬度数据的准确,对找中心工艺、整个轴系状况等细节我们组织监理、业主进行了细致地检查,以检验测量的准确性,对最终数据进行检查、核算、验收,直至最终满足制造厂标准要求。
3.7在半实缸轴系中心初找正合格后,因现场无假轴,我们就通过内径千分尺测量和压肥皂块相结合的方法,对缸内各部套、油挡洼窝中心进行了核查、验收,直至各部套洼窝中心符合制造厂图纸要求,确保转子中心、隔板中心和轴封洼窝中心应保持一致3.8猫爪支承方式对洼窝中心的影响:3.8.1本台机组主机汽轮机为下缸猫爪支承方式,汽缸猫爪的支承平面低于机组的中心线,机组运行时猫爪温度将高于轴承座的温度,使缸内汽封洼窝中心抬高,造成汽封下部间隙减小,甚至产生碰磨;猫爪支承处轴封洼窝中心抬高的数值的大小跟猫爪的尺寸、猫爪的温度和支持形式有关;因此,运行中缸内汽封洼窝也将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危及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所以我们查阅了汽轮机厂家资料、图纸,根据《安装说明书》中关于猫爪膨胀对各部套影响量标准值,在调整汽封间隙结束时,将各部套按照标准值调整中心。
3.8.2备注:猫爪温度变化引起的轴封洼窝中心变化量计算公式:△H=aH△t,其中:H为猫爪高度,a为猫爪线膨胀系数。
3.9半实缸粗调汽封间隙,在洼窝中心验收合格后,吊出转子,对汽封块及其槽道进行认真地检查、清理,将汽封块逐个装入槽道,再将铅丝固定在汽封齿上,对转子进行压铅丝粗调汽封间隙,转子吊出后,逐个测量、记录铅丝厚度,对不合格的汽封块进行加工、调整,如此反复,直至95%以上的汽封间隙在合格范围内为止。
3.10半实缸精调汽封间隙,清理汽封块表面,确认无灰尘、油迹等,在每块汽封块指定位置贴胶布,在胶布所对应的转子表面抹上一层红丹粉,盘转子过胶布,转子吊出后,用游标卡尺测量、记录每个位置胶布压痕部位的厚度,撕开每一层胶布,对着光线观察压痕深度,以检验测量的准确性,对不合格的汽封块进行加工、调整,如此反复,直至95%以上的汽封间隙在合格范围内为止。
注意:半实缸汽封调整时要预留全实缸状态下的变化量、转子挠度、缸体或部件变形量等;另外,在整个过胶布过程中,盘动转子前务必做好防止转子轴向窜动的措施。
3.10贴胶布的工艺要求:3.10.1一般每层胶布的厚度约为0.25mm,要贴成宝塔形,每层胶布间应错口2mm左右,根据汽封间隙的大小来决定胶布的层数,按转子的转动方向增加胶布层数,以减少胶布被刮掉的可能性。
在贴胶布前各汽封块应清洁干净,保证胶布粘贴牢固。
3.10.2每块轴封、汽封块上必须在两端和中间隔贴一道胶布,两端所粘的胶布离轴封、汽封块端部约20mm。
所贴胶布层数,可按个轴封、汽封的径向间隙标准的上下限值分别加减0.10mm,同时加减汽缸垂弧等因素的影响数值。
在汽缸垂弧变化较大或汽缸变形严重的情况下,可在每块轴封、汽封块两端和中间各处再贴一道胶布,其层数可以比正常层数加减1-2层。
胶布层数可按各道汽封、轴封的径向间隙标准的上下限值,分别加减0.10mm左右,同时扣除汽缸变形等因素的影响数值。
3.10.3轴封、汽封块的胶布必须贴牢和贴服贴,不得有脱空、拱起、毛边等现象。
3.10.4在每一圈胶布所对应得转子表面涂一层红丹粉,其厚度可按胶布与间隙的极限值的差数而定,一般厚度为0.05-0.10mm。
3.10.5测量读数的检验:看胶布判断汽封间隙数值时,关键要判断真是接触和假接触。
一般采用塞尺检查下缸两侧间隙与胶布痕迹进行对比的方法,作为判断汽封间隙数值的依据。
另外,建议汽封的径向间隙与对应点的汽封块退让间隙同时测量,吊出转子后再检查退让间隙是否变化,如无变化则是真实的数据。
4、汽封块径向间隙调整工艺4.1汽封块径向间隙过小的调整:以前我们常用的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捻汽封定位内弧,具体方法为:先用游标卡尺测量汽封定位内弧与圆弧面之间的距离,然后用尖铲或样冲在定位面内弧侧面捻出一个凸起点,测量凸起点与圆弧面之间的数值,两次测量之差就是汽封间隙在此点的增大数值,间隙变化值如果与理想变化值不符,可再作进一步调整。
若间隙值过大,可用锉刀将凸起点挫掉一点,若间隙值过小,再在凸起点捻大一些,直到汽封间隙合格为止。
应注意在每块汽封上应多捻出几个凸点,且应分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