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汽封间隙的测量与调整要点

合集下载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的方法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的方法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的方法一、间隙调整原则1、运行时,汽缸上下总存在温差,下缸温度低于上缸温度,故下部汽封间隙应大于上部汽封间隙,且越靠近汽缸中部,下部间隙应越大。

2、转子正常顺时针旋转,使左侧间隙应大于右侧间隙。

3、由于转子静挠度存在,使得静挠度最大处的汽封下部间隙应最大,上部为最小。

4、为了防止汽封与转子之间摩擦,汽封块应留有足够的退让间隙。

二、汽封图片三、径向间隙调整1、汽封径向间隙过大由于汽封齿损坏或汽封块严重变形使间隙严重超标时应更换新汽封块,若汽封间隙超出标准值不是很大时,一般采取加工汽封块定位内弧的方法。

2、汽封径向间隙过小由于汽封套或汽封块变形或更换新汽封块时,会使部分汽封间隙过小,因此最合理的调整的方法是加工修整汽封齿,但这种方法要求加工精确度较高、难度较大,而且耗费时间较长。

还有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捻挤汽封定位内弧。

四、轴向间隙调整采用轴向移动汽封套或汽封环的方法,也可采用局部补焊或加销钉的方法进行调整。

当调整汽封轴向间隙需使汽封套向进汽侧方向移动时,必须加装与凸缘宽度相同的环形垫圈用沉头螺钉固定或满焊后加工方法进行,以确保进汽侧端面的严密性。

对于隔板汽封,不允许用改变隔板轴向位置的方法来调整,可采用将汽封块的一侧车去所需的移动量;另一侧补焊的方法来调整轴向间隙。

当隔板汽封轴向间隙与隔板轴向通流间隙调整方向一致时,才能改变隔板轴向位置。

五、汽封检修特殊问题1.汽封块锈死汽封块的拆卸只能采取破坏性措施,用装有定位极限和切割片的角向磨光机,将汽封块劈开成两半或三半,然后敲击或用铜棒砸出。

2.上半部汽封定位销锈死1、轴向固定式汽封。

由于其定位螺栓是一根穿透各圈汽封的长螺栓,敲击旋出比较困难,一般情况下锈死的儿率比较大,而且锈死后只有钻出来是唯一的选择。

钻出又细又长的螺栓比较困难,可以采取焊接加长杆钻头,螺栓孔本身是一段一段的,铁削会随着钻出孔部分的漏孔处排出。

2、压销固定式汽封。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经验介绍张海鑫(大唐国际陡河发电厂设备部 063028)【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前应具备的条件,几种常见的汽封形式,汽封间隙的测量、调整方法,汽封间隙调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分析了汽封间隙调整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性的影响,对汽轮机检修汽封间隙调整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汽封 调整 间隙 经济性1前言汽封间隙调整是汽轮机检修中一项非常重要而细致的工作,是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耗费工时和人力、影响检修进度的关键工序。

据有关资料介绍,高压缸前汽封间隙每增加0.10mm,轴封漏汽量就会增加1-1.5t/h,高压隔板汽封每增加0.10mm,级效率将降低0.4-0.6%。

在以往的汽轮机本体检修中我们比较注重机组启动和运行的安全性,而忽略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汽封间隙的调整一般按设计值的中上限甚至超出设计值上限进行调整,极大地降低了机组的运行效率。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日益深入,2008年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提出对机组进行提效治理工作,重点对机组运行热耗高于设计值100KJ/KWh的机组揭缸提效治理,按设计值的下限调整汽封的径向间隙,以降低机组热耗使其达到或接近设计值。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汽封为梳齿式汽封(高低齿汽封),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汽封主要有布莱登汽封、蜂窝汽封、接触式汽封、侧齿式汽封。

上述汽封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但汽封间隙的测量、调整方法基本一样。

2汽封调整前应具备的条件2.1原始汽封间隙测量完毕。

汽轮机揭缸后要测量汽封的原始间隙数值,最好将上下左右的间隙数值全部进行测量,为汽封间隙调整提供依据,并有利于掌握汽封间隙大小对机组热耗的影响效果。

尤其是新投产未经过揭缸检修的机组此项工作尤为重要。

目前汽封间隙调整测量方法主要有贴胶布法、压铅丝法、压硅胶法、木楔与胶布结合法,同时各种方法与塞尺进行结合使用,应用较多的是贴胶布法。

2.2轴系中心预调合格。

在汽封间隙调整前,先要对轴系预找中心,防止扣缸后中心调整过大影响汽封间隙。

浅谈汽轮机安装检修中的间隙测量与调整

浅谈汽轮机安装检修中的间隙测量与调整

浅谈汽轮机安装检修中的间隙测量与调整摘要:汽轮机是利用蒸汽热能做功的旋转式原动机,汽轮机本体结构通常由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

转动部分主要有:叶片、叶轮、主轴和联轴器等部件;固定部分主要有:汽缸、蒸汽室、喷嘴组、隔板、隔板套、汽封、轴承、轴承座和机座等部件组成。

汽轮机的大修及安装施工复杂,要求精度高。

汽轮机大修、安装中过程中按照技术要求,对台板,键,汽封,轴瓦等配合间隙调整。

这些间隙影响的汽轮机的振动,热膨胀,中心及效率等,此项工作是汽轮机安装检修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汽轮机安装检修;间隙消除;间隙测量;间隙调整1、汽轮机安装中台板垫铁间隙的消除汽轮机的大修及安装大部分时间在调整间隙值,文章针对双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机组检修安装过程中间隙及调整方法分析和阐述,给出标准,总结调整技巧,确保汽轮机各部件安装的准确到位,避免汽轮机出现碰磨、膨胀受限、受力振动等问题,保证机组动而不偏,转而平稳。

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用于放垫铁的混泥土基础与垫铁,垫铁与台板,台板与汽缸或轴承座接触面都必须充分的接触。

消除间隙,有效减少机组运行时的振动。

1.1基础的研磨基础研磨在土建基础检查合格交接后进行,确定垫铁位置。

以研磨好的垫铁做基准,用磨光机打磨垫铁轮廓内的区域,再垫铁上涂红丹,与垫铁位置研磨后打去高点。

研磨时要同时保证这个区域的水平度和平面度,与垫铁面接触面积75%以上,0.03mm塞尺塞不进。

1.2垫铁及台板研磨研磨垫铁以台板为基准,在台板上涂红丹,然后将垫铁放在台板上研磨,用磨光机打去高点,反复直到高点均匀分布,接触面积75%以上合格。

1.3间隙消除在轴承座和缸体找平找正后用0.03mm塞尺检验基础与垫铁,垫铁与垫铁,垫铁和台板以及台板和轴承座之间的间隙,如果有要及时消除。

方法和研磨台板类似,处理时要兼顾到调好的水平和中心。

2、汽轮机安装检修中间隙的测量调整2.1滑销系统间隙的调整机组在启动或加负荷时,由于受热,汽缸以各个膨胀死点为中心向四周移动膨胀,本体设置的各个横向、纵向键进行引导,确保按照规定方向膨胀,保证汽轮机各部件不跑偏,产生动静碰磨,滑销系统需设置合适的间隙配合。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与工艺 苏善政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与工艺 苏善政

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方法与工艺苏善政摘要:目前国内新装机组均以提高机组热效率为首要目标,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投产质量。

对施工单位安装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施工单位我们着手于汽轮机通流间隙的质量控制,目的是通过减小汽轮机径向间隙,提高机组热效率。

汽轮机径向间隙减小对机组热效率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从保证安装质量出发,针对汽封间隙调整过程进行探索、总结,并在工程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同时也将对我公司其他工程同类机组安装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汽封间隙;方法;工艺1、汽封间隙调整的重要意义在汽封间隙调整问题上确实存在着安全与经济的矛盾。

汽封间隙调整的目的是通过对汽缸隔板、隔板套、汽封套和汽封块的调整,在保证机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使汽封间隙调整在标准范围内并趋向最小值。

这样才能保证汽轮机各级间减少漏汽损失,提高机组热效率。

汽封间隙调整是汽轮机安装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影响汽轮机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耗费工时和人力、影响安装进度的关键工序。

2、汽封调整前的准备2.1调整前的技术准备2.1.1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汽封调整厂家提供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汽封的结构、安装工艺、安装注意事项等。

2.1.2熟悉汽轮机厂提供的汽轮机出厂质量证明书、厂供设备图纸,记录并熟悉汽轮机各轴承箱油挡洼窝和高中、低压缸内各部套洼窝偏心设计值,以便准确调整、找正各部套位置。

2.1.3熟悉汽轮机厂提供的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汽封图纸,记录并熟悉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径、轴向汽封间隙设计值。

2.1.4根据上述数据,召开专题会,与汽轮机厂工代、汽轮机厂质保部、监理、专家组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并最终确定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汽封间隙调整标准(包括汽封齿轴之间径向间隙、整圈膨胀间隙、退让间隙等)、汽封调整工艺和方法等。

确定调整标准:取高中压、低压所有通流间隙原有设计值(厂家图纸)的下限值做为新的名义值,名义值的公差取—0.10mm~0mm。

2.1.5对汽轮机安装人员详细讲解汽封径向间隙调整、调整的工序、工艺、注意事项等,提高、加深主要施工负责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

汽轮机汽封间隙测量及调整方法

汽轮机汽封间隙测量及调整方法

汽轮机汽封间隙测量及调整方法汽轮机汽封是用于密封汽轮机主轴与汽轮机滑环之间的装置,其作用是防止蒸汽泄漏,确保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汽封间隙的测量和调整对汽轮机的性能和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汽封间隙测量和调整之前,需要先了解汽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封通常由固定环和滑环组成。

固定环安装在汽轮机的机壳上,滑环则固定在汽轮机主轴上。

在汽轮机运行时,固定环与滑环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通过注入气体(通常是蒸汽)来保持一定的压力。

当汽轮机主轴旋转时,固定环和滑环之间的油膜形成了密封,阻止了蒸汽的泄漏。

汽封间隙的测量通常使用压力差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停机并确保汽轮机的压力已经降至安全范围内。

确保测量工具的准备齐全,如螺旋测压仪、旋转拉杆等。

2.去除污垢:使用清洁剂清洗固定环和滑环的表面,确保无杂质和污垢。

3.测量压算法:a.加压法:将螺旋测压仪的压力表安装在汽封出口处,打开加压阀门,并调整气源压力至规定值。

然后关闭阀门,记录压力表的读数。

b.损失压法:将螺旋测压仪的压力表安装在汽封出口和进口之间,打开进口和出口的关断阀,并调整气源压力至规定值。

然后打开出口关断阀,记录压力表的读数。

4. 分析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汽封的间隙值。

根据间隙值的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通常要求的间隙值为0.05-0.15mm。

5.调整汽封间隙:如果间隙值超过了要求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

具体方法根据汽封的结构和调整装置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通过调整固定环和滑环的间隙或者更换调整垫片等方式来调整汽封的间隙。

6.再次测量:在调整完汽封间隙后,需要再次进行测量以确认调整效果。

在进行汽封间隙的测量和调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测量和调整:汽封间隙的测量和调整应该定期进行,以确保汽封的正常运行。

2.安全措施:在进行测量和调整时,应该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3.检查装置的完好无损:在进行测量和调整之前,应该检查测量工具和调整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度。

汽封径向间隙测量的新方法

汽封径向间隙测量的新方法

汽轮机汽封径向间隙测量的新方法汽轮机汽封的安装或检修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间隙的测量及调整,汽封包括轴端汽封和隔板汽封。

实践证明,高压缸前汽封间隙如果增加0.10mm,轴封漏汽量就会增加1~1.5t/h;如果高压部分各级隔板汽封间隙每增加0.10mm,级效率将降低0.4%~0.6%。

如果隔板汽封漏汽量增加,转子的轴向推力将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目前,国内测量汽封间隙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塞尺测量结合面处的间隙,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汽封上下及各角度的汽封间隙,以及用粘胶布的方法测量汽封总体间隙情况三种。

用传统压铅丝方法测量汽封间隙就是将规格不同的铅丝用胶布粘在汽封齿上,汽封块背弧侧要用竹楔挤死,使汽封齿与铅丝间有作用力时汽封块不向后退让。

铅丝被挤压出一道沟后用专用卡尺测量沟痕剩余部分的厚度,据此来调整汽封块。

使用这种方法测量耗时比较长、工作量也多,必须吊放转子和上半部套到工作位置,且需要拧紧汽缸上半部套的中分面螺栓,检查中分面间隙合格后又要把螺栓拧松,卸下并吊出各上半部套及转子,有时还需要反复吊放转子及各上半部套。

需要起重工及汽机机械安装工多人,劳动量很大且需要长时间占用行车才能工作,如果铅丝被压断还必须重新压一次。

更严重的情况下,若汽封调整前没有间隙甚至会将汽封齿压坏。

实践工作证明,这种方法存在很多的缺点。

下面介绍一种从长期汽机安装和检修工作中总结出的新方法。

在汽轮机轴系中心确定后,隔板及轴封体内圆椭圆度检查完毕,隔板及轴封套按转子找中心。

首先将隔板及轴封的汽封块全部拆除,在下部放置特制的铅块,吊入转子至工作位置,测出转子轴封套及隔板内圆下部的实际间隙B,用内径百分表测出水平方向左右两侧实际间隙A和C。

然后将隔板及轴封的汽封块全部装回,用深度尺测出汽封块在隔板及轴封洼窝内的高度D值,将每一汽封块对应的D值与相应的A、B、C值相比较就可以直接调整汽封的径向间隙,上半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调整。

汽轮机轴封间隙调整

汽轮机轴封间隙调整

(1)汽封间隙的测量汽封间隙的检查和调整,这是每次大修必需要做的功课。

对轴封来说,一般整体式汽封块,要求间隙值为0.50~0.75mm之间,J型镶片汽封的间隙可以适当小一些,可调在0.40~0.65mm之间。

至于隔板汽封的间隙,每个厂均有每个厂的规定,一般随机出厂的主机证明书上都有明确的规定。

汽封间隙测量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转子、隔板等各部件清理干净,隔板已上缸组装完毕,汽缸水平中分面严密性已检查合格,汽封洼窝已调整好,确保隔板汽封槽及汽封内无杂物,方可进行汽封间隙的测量。

汽封间隙的测量方法有如下两种:A、贴胶布法:这种方法是在每道汽封环的两端及底部各贴两道医用胶布,厚度分别按规定取最大间隙值和最小间隙值。

胶布宽度一般约为10mm。

将贴好胶布的汽封块按编号放入隔板的汽封槽内,组装好,注意胶布不要贴在汽封块的接缝处。

如下图所示:贴好胶布后,在与汽封向对应的的转子上涂上薄薄的一层红丹,而后将转子吊入汽缸内,盘动转子5圈左右,吊走转子,检查汽封上白胶布的接触痕迹。

检查分析:当3层胶布未接触上时,说明汽封间隙大于0.75mm。

3层胶布的表面刚见红色,汽封间隙约0.75mm,颜色深红色处汽封间隙为0.65~0.70mm,颜色变为紫色汽封间隙约为0.55~0.60mm。

若第三层磨光呈黑色或第二层胶布刚见红时,汽封间隙为0.45~0.50mm,依次类推。

用同样的方法,在上半轴封和上半隔板汽封上贴胶布,转子吊入汽缸前应将下半部汽封块取出,以防上半汽封环被下半汽封环顶起导致测量不准确。

然后将上半轴封套及上半隔板吊装在相应的位置,紧固好螺栓。

盘动转子,检查间隙值。

B、压铅丝法: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汽封间隙时,下半部汽封在接合面的间隙情况可以通过塞尺测量,其它部位汽封间隙情况用规格不同的铅丝粘放在汽封齿上,端部用胶布粘住,将汽封、汽封套就位,吊放转子到工作位置,这样铅丝就被压出一道道沟,吊出转子,测量汽封沟痕剩余部分厚度,就是汽封对应间隙。

大型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探讨

大型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探讨

大型汽轮机汽封间隙调整探讨作者:张文源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32期摘要:针对汽轮机在安装和检修过程中,提出汽封间隙调整的要点以及充分考虑影响汽封间隙调整的因素,并提出如何进行修正,确保汽封间隙的准确性。

关键词:汽封间隙;调整;修正引言建设电厂的最终目的是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

对于汽轮机的效率而言影响最大的是汽封间隙,据有关资料介绍,高压缸前汽封间隙每增加0.10mm,轴封漏气量就会增加1~1.5t/h,高压隔板汽封间隙每增加0.10mm,级效率降低0.4~0.6%;因此在汽轮机安装和检修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汽封间隙的调整,掌握要点,充分考虑影响汽封间隙调整的各方面因素,进而加以修正,使汽封间隙调整的更加准确。

1 汽封间隙调整前的检查1.1 汽封块的清理检查1.1.1 初步进行汽封块整圈膨胀间隙的测量,保证汽封块整圈存在间隙,防止汽封块顶死影响汽封径向间隙的测量。

1.1.2 汽封块弹簧片的清理检查:进行光谱分析,材质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以及良好的弹性(用手弯曲1-2次,鉴定其弹性是否良好)等性能,检查弹簧片是否有变形、裂纹等缺陷。

1.2 汽封洼窝中心的测量和调整汽轮机轴系找中结束后,方可进行隔板、轴封洼窝找正。

洼窝中心找正时要考虑修正因素。

调整汽封套(隔板套、隔板)下半两侧挂耳垫片时,若洼窝两侧中心调整量大于0.20mm,则不允许通过对部套两侧挂耳进行调整来实现,必须通过调整底部和顶部定位键来完成,调整两侧挂耳后要检查、调整挂耳的膨胀间隙。

2 汽封间隙的测量和调整2.1 汽封左右径向间隙用塞尺测量,上下径向间隙用压胶布法或压硅膏测量,并记录各级汽封径向间隙值,为汽封间隙测量的准确性,应根据作业过程不同情况采用压铅丝、硅膏、塞尺测量相结合进行,以便相互比较、核对,不应使用单一方式进行。

汽轮机间隙调整工艺采用汽封间隙贴胶布调整、验收的工艺时,要重视贴胶布的道数、位置,一块汽封块上根据情况一般选择2-3处,每处同时贴两道(间隙控制的上下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汽封的结构及原理
汽轮机的汽封主要包括隔板汽封,叶顶(围带)汽封和轴端汽封。

汽封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截面变大、蒸汽膨胀,使得压力变小,经过多次截面变大,压力变小,使得蒸汽压力与轴封蒸汽压力相等,停止向外流动,轴封蒸汽压力平衡仍然利用截面变大、压力变小的原理,经过冒汽封之后,使轴封压力与大气压力相等,不再外漏。

通过实践证明,高压缸前汽封间隙每增加0.10mm,轴封漏汽量就会增加1-1.5t/h;高压部分各级隔板汽封间隙每增加0.10mm,级效率将降低0.4%-0.6%,如果隔板汽封漏汽量增加,转子的轴向推力将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因此,汽封间隙必须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调整,而调整之前准确的测量汽封间隙就成了前提条件。

二、汽封间隙的测量方法
1.用塞尺测量汽封间隙:
塞尺测量汽封间隙是一种最直接而又准确的方法,但是只适合测量可以看见的部位,主要包括下半结合面两侧和轴端汽封最外一圈等。

在测量中分面两侧汽封齿径向间隙时,在汽封块背弧处用一个特制的工具将其楔死,防止塞汽封间隙时,汽封块发生退让,产生假间隙。

测量时应一个齿一个齿的测量,并按顺序作好记录。

在测量之前,转子应放在工作位置,即转子推力盘要靠死推力轴承工作面,且K值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汽封块的大小和宽窄选择合适规格的塞尺,尽量往深处测量。

发生卡涩时先检查汽封块是否有毛刺,以免测量不准确。

测量高低齿时如果塞尺太宽不能塞入时可将塞尺裁成比齿间轴向间隙略小的专用塞尺,但裁完后要将每片打磨干净,不得有卷边和毛刺等,以免测量误差过大。

2.用压铅丝法测量汽封间隙:
在测量汽封间隙时,为了能够全面、真实的反映汽封间隙情况,所以采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

根据不同的汽封间隙要求选择合适的铅丝(铅丝太粗会造成阻力大压出来不准确,而铅丝太细会发生间隙过大时压不着,而造成不知调整量的情况),并用胶布粘放在汽封齿(整圈)上。

压铅丝法测量汽封的步骤:
1)前期准备。

如果弹簧片的弹力较小,压之前需要用竹楔或木楔之类的东西将汽封块背死以防止汽封块退让而使压出的痕迹不准确;
2)铅丝的选择。

由于目前的汽封齿加工都比较规范,我的经验就是选择比汽封间隙要求的最大值粗0.5mm左右的铅丝;
3)铅丝的放置。

放置时铅丝与汽封块要贴牢,在高低齿的汽封上放置时更应注意不能将铅丝用力在上面用手按,应提前按照高低齿的形状做好所用的铅丝再放到位,然后用粘度较大的胶布把铅丝两头长出的部分弯折并与汽封块侧面贴;
4)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吊入转子之前一定要将转子按照工作扬度找平后才可放入,并且吊入过程中一定保持转子平稳、位置合适,落入轴瓦时为了避免发生转子左右晃动和前后窜动,可以用借助工具(如木方等)将转子撬住,以免压出假间隙。

压完后上半部套与转子也应平稳吊出,防止晃动。

5)测量。

将压好的铅丝逐级并且按照顺序测量,及时作好记录,以免发生混乱。

测量时如果使用卡尺测量卡尺的刃口必须要比所压的痕迹要薄,必要时可将卡尺刃口打磨,但不能伤及尺口。

现在我单位多使用专门测量铅丝压痕的测厚规,测量时注意一定要将铅丝轻晃动,让尺头落入压痕底部,然后读出最小值即可。

3.用贴胶布法测量汽封间隙:
无论是用塞尺测量还是用压铅丝测量都不能100%的测量出整圈汽封各个部位的动静间隙。

因此,采用贴胶布的方法测量出整圈汽封的最小间隙,以防止某个部位汽封间隙过小,造成运行中动静发生摩擦。

贴胶布法测量汽封的步骤:
1)前期准备。

贴胶布前应将汽封块清理干净,不能有油污毛刺等,以免造成贴不牢。

胶布一般多用医用的白胶布,1层0.25mm,如果需要测量的间隙不是0.25mm的倍数,可以使用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调整;
2)贴胶布的注意事项。

按照设计要求,把厚度合适的胶布分别贴在每块汽封上。

贴前分别测出不同层次胶布的厚度,每块汽封可以贴两种厚度,设计要求的上限及下限各一种。

在高低齿上贴胶布时一定要将胶布与每个齿槽都牢牢贴死,不能发生局部悬空的情况,以免盘动转子时将胶布刮掉,而且胶布不能贴在汽封块接缝处;
3)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胶布贴好后,在转子汽封凸凹台涂一层红丹粉(不要太厚),吊回转子到工作位置,组合上半,将转子盘动2圈以上(在盘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转子在工作位置),吊出转子,检查胶布摩擦痕迹;
4)检测方法。

根据胶布红丹粉接触程度,判断汽封间隙大小,下面以三层胶布为例:当三层胶布都没有接触时,汽封间隙大于0.75mm;第三层刚见红色痕迹为0.75mm,第三层有较深红色痕迹时为0.65mm-0.75mm;第三层表面颜色变紫为0.55mm-0.60mm;第三层表面磨透则为0.45mm-0.50mm。

4.用碰撞实验法测量整个部套的汽封间隙:
此方法适合对整个部套都是无法进行调整的固定汽封齿或汽封齿在转子上的情况,如杭州汽轮机厂生产的小汽轮机。

还有就是厂家加工的汽封尺寸比较规范,不要求进行汽封调整将部套摆到正确位置即可。

这种测量方法就是在下部左右间隙都测量准确后,扣上半部套然后在两侧架百分表,均匀的使部套下降或顶起,并随时盘动转子,感觉转子有摩擦时即停,然后读出百分表上下降和上升的数值,按照此数值将部套调整至设计的间隙位置后将部套的的挂耳处固定死。

此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两侧要同时进行,切不可单侧一次升降到位再调另一侧,以防止部套发生偏斜造成底部键拉毛。

三、汽封的调整方法
准确的测量出汽封间隙后下一步工作就是对超出间隙要求的汽封进行处理,以达到合适的间隙,对间隙过大和过小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就把常用的方法简单说一下:
1.汽封间隙过大时的调整方法:
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加工汽封块背弧的方法,现在一般都使用专用的汽封加工车床加工,这种车床比较小,在安装现场就可以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加工时一定要让铣刀头沉到背弧槽的底部,否则加工面会出现台阶状,而造成重复工作。

再有就是进刀量一次不要过大,否则会因为刀头受力太大而造成震动,使被加工面凹凸不平,这样加工完后间隙还是不准确。

一般一次进刀量以不超过0.30mm为宜。

如果汽封齿损坏或整个汽封块变形,而引起局部间隙过大则应更换新的汽封块。

2.汽封间隙过小时的调整方法:
一般现场安装时的新汽封块间隙小的比较多,处理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加工每个汽封齿,以达到设计间隙,这时也可以使用上述的专用车床,并使用专门铣齿的铣刀头。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加工背弧还是汽封齿之前一定要用百分表检查一下汽封块的弧度是否和床臂的旋转弧度一致,否则会造成加工误差过大。

一般误差在0.05mm以内即可进行加工。

但是分别对每个齿进行加工需要多次精确的定刀和调整车床尺寸,所以耗时比较长,不大适宜工期较紧的现场。

这时就可以使用另一种比较简单又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样冲或尖头扁铲对汽封块的背弧处进行捻打形成高点,使汽封块在装入槽时向外移动而形成比原来大的汽封间隙。

捻打前应先用卡尺测量出背弧厚度,捻打后再将高点处尺寸测量一下,两者差值为所调整间隙即可。

捻打时一定要在每块汽封的两侧背弧最少各捻两点,否则会造成汽封块在槽内偏斜。

对弹簧片弹力较大的汽封块捻打时一定要将点捻宽些,以免装入汽封槽过程中将捻好的尺寸
摩擦变小。

此种方法还应注意的就是捻完后应检查汽封块退让间隙是否够量。

如果整圈汽封捻打的块数较多时还应检查整圈的汽封块圆周膨胀间隙是否超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