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研究_闫峰陵

合集下载

河南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情况及建议──以丹江口水库库区生态

河南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情况及建议──以丹江口水库库区生态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丹江口水库赵德友常冬梅杨琳/文河南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情况及建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美丽河南建设,河南省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能源司组成联合调研组,以“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情况”为题,赴南阳并深入丹江口水库库区开展调研工作。

一、河南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总体情况2004年,我国正式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由中央财政对国家级公益林实施补偿。

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关于印发〈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通知》(林策发〔2004〕94号)规定,河南省于2004年7月完成了全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

2004年,国家下达河南省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第一批国家级公益林面积550万亩,此后,分年度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到2011年,除天保工程区部分国有林列入天保森林管护补助范围外,其他区域国家级公益林全部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184号),建立健全河南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河南建设。

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搞好南水北调水质保护和促进水源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南北双赢的战略目标,2008年,国家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补偿纳入全国第一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下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初步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从2008年实施以来,范围不断扩大,资金不断增加,管理不断完善。

仅从南阳市来看,从2008年到2018年11年间共争取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54.2亿元。

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10年来,极大地调动了水源区地方政府加强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的积极性,较好地发挥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作用,促进了水源区生态建设,改善了调水水质。

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建议

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建议

十堰市水利水电局关于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机制有关问题的建议一、当前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形式的政府补偿机制存在缺陷。

主要体现为: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政府补偿对财政政策的依赖性大,补偿数量小且具有不确定性;政府补偿使生态受益者与保护者脱节,有违“谁受益谁补偿”原则,难以体现生态补偿各方主体的权、责、利;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配套,现行的对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不能完全依理、依法进行,在操作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收费标准也缺乏科学根据,难以达到应有的结果。

二是缺乏科学的补偿机制与公认的计量考核措施。

现有的生态补偿资金分配主要是参照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标准收支测算办法,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扶贫”的性质,而没有考虑不同区域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保护成本支出,补偿标准和补偿重点明显不合理。

三是缺乏生态补偿协商机制。

生态补偿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复杂多样,我国目前生态补偿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跨省(区、市)、跨流域、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无法解决省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生态补偿问题。

当各方面矛盾出现时,又缺乏有效的协商沟通途径,导致生态补偿争议多,行动少。

二、建立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构想(一)总体思路。

坚持“谁保护,谁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的原则,按照“生态环保付出的额外成本;库区直接淹没和丧失发展机会所造成的损失;提高排污标准、限制产业发展所导致的贫困程度;未来发展机会的损失”等四大指标体系,制定更加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资金分配机制及监督管理体制。

(二)补偿主体。

一是京、津、冀、豫等受水区人民政府;二是排污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三是排污城镇单位或居民;四是排污规模养殖水产畜禽业主或大户;五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单位或个人;六是取用水资源的单位或个人。

(三)被补偿主体。

一是水源区人民政府;二是水源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单位和个人;三是减排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四是减排规模养殖水产畜禽业主或大户。

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

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

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总结报告受项目县(区)委托,2007年,陕西华正生态建设设计监理有限公司承担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的监理工作,几年来,在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县(区)密切配合,认真组织,精心实施,陕西华正生态建设设计监理有限公司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几年来,在陕南三市十七个县(区)全面开展了监理工作。

较好的完成了任务,顺利通过了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组织的2007、2008、2009和2010年度验收。

一、项目概况“丹治”工程包括列入项目区的商洛、安康、汉中三地市的汉台、勉县、略阳、宁强、镇巴、汉滨、汉阴、石泉、紫阳、旬阳、白河、商州、丹凤、商南、山阳、柞水、镇安等17个县(区)2007——2010年已下达的建设任务,以及2010年新增“丹治”工程建设任务的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佛坪、略阳、宁强、镇巴、汉阴、宁陕、平利、白河、柞水、商南等15个县共个项目区,条小流域的治理任务,共需完成治理面积平方公里。

二、治理任务完成情况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涉及我省陕南三市县(区),共项目区条小流域,其中2007年至2008年44个项目区177条小流域,2009年至2010年40个项目区160条小流域共完成治理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完成综合治理面积平方公里占计划下达任务的%。

2007年度44条流域已完成治理面积469.50平方公里,占计划下达任务的101.3%,其中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67.55平方公里,占计划下达任务100.8%。

完成坡改梯935.13平方公里,坡改果梯243.59平方公里,蓄水池529口,沟渠92.07公里,沉砂池585口,田间道路81.08公里,谷坊200座,拦砂坝13座,坡地造生态林5200.08公顷,坡地造经济林3344.91公顷,荒山造生态林6389.09 公顷,坡耕地种草309.07公顷,保土耕作措施39.91公顷,植物护埂340.4公顷,等高植物篱364.1公顷,整治河堤16.25公里,新建河堤41.44公里,整治塘堰38口,新建塘堰10口。

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与管理现状论文.

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与管理现状论文.

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与管理现状论文2018-12-26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关键工程,其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则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水质和工程的效益,因此,丹江口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管理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丹江口水库库区生态环境并不乐观,水土流失现象还比较严重,工业点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农业面源十分普遍。

为了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库区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水源地库区生态敏感区环境状况的监测和科学、信息化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南水北调水库生态研究丹江口库区水源区,包括汉江和丹江口两大水系,涉及豫、鄂、陕、甘、渝、川6省(市)48个县(市、区),其中河南省7815.34平方千米,涉及南阳市境内面积6361.94平方千米,其中,西峡3131.57平方公里,淅川2821.46平方千米,内乡37637平方公里,邓州市32.21平方公里。

1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丹江口水库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大型水库之一。

2004年2月,南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人员在丹江口水库随机取出样品水进行了监测。

结果表明,25项指标除了总氮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外,其他24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

其中,铜、锌、镉、硒、砷、铬(六价)等14项指标在国家规定监测方法内未检出(也就是说完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PH值8、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溶解氧、氨粪大肠菌群,完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

总体上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

但是,随着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库区生态环境正在恶化,影响水质的潜在因素正在凸现,水质稳定在二类标准,需要艰苦的努力。

1.1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为因素。

根据2000年全国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资料,南阳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强度流失面积446.8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中度流失面积1369.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1.5%,轻度流失面积1552.4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4.5%,三者合计3369.0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3%,年平均土壤侵蚀量990万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2938吨/平方千米,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丹江口库区的生态补偿需求与机制

丹江口库区的生态补偿需求与机制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Demand and Mechanism in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作者: 王有琴[1];郑杨[2];张波[3];曹阳[2]
作者机构: [1]丹江口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湖北丹江口442700;[2]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黄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北黄石435003;[3]丹江口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湖北丹江口
442700
出版物刊名: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页码: 9-1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6期
主题词: 丹江口库区;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
摘要: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介绍了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构建丹江口库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适时建立科学、有效的库区生态补偿机制,出台管理办法,明确补偿基准、方式、资金来源等,促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域水土保持规划方案

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域水土保持规划方案

水土保持现状
水土保持以往经验(四坚持):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 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坚持政府推动为主
水土保持规划依据、原则与总体目 标
• 编制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水土流失特点 量大面广 面蚀为主 季节性强 入库泥沙量小
• 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流失成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水土保持现状
• 进展情况 截至2000年底,水源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 积1.11万km2。其中,坡改梯1551.57km2, 水土保持林4344.20km2,经果林1528.94km2, 种草860.39km2,保土耕作333.22km2,封禁 治理2449.54km2。 与此同时,各地还普遍加强了水土保持预防监 督工作,初步完善了监督管理体系,大力开展 监督执法,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很大成效
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域水土 保持规划方案
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域水土保持 规划方案
• • • • • •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基本概况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水土保持规划依据、原则与总体目标 水土保持区划 水土流失监测方案 效益分析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基本概况
• 自然条件
• 自然资源
• L 335-2006)

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研究

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研究
理论依据 。
关 键 词 南 水 北 调 ; 土 保 持 ;生 态 建 设成 本 ; 态 服 务 价值 ;生 态 补 偿 水 生
Ec l g c lc m p ns to t n a d o o la t r oo ia o e a i n s a d r f s i nd wa e
( h n j n tr e o re rt t n Is tt , 3 0 , h n hn ) C a gi gWae R suc sPoe i n t ue 4 0 5 Wu a ,C ia a co i 1
Absr c Ho t d t r n e o o ia o p ns t n tn r i o e f t e ta t w o ee mi e c lgc l c m e a i sa dad s n o h ma n i iu t s u ig o i d f c li d rn e
d s nn h e oo ia o e st n s h me T kn D nin k u eev i ae s ae su y e i ig te c lgc l c mp n ai c e . a ig a j g o rs ror ra a a c s td , g o a
通 过 分 析 水 土 保 持 生 态建 设 成 本 及 生 态 服 务 价 值 , 于 效 益 所 得 决 定 成 本 分 担 模 式 , 外 部 区域 应 承 担 的 生 态 补 基 对
偿 标 准 进 行 定 量 核算 。结 果 表 明 : 江 口水 库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建 设 总 成 本 为 2 . 7亿 元 / , 土 保 持 生 态 建 设 近 期 丹 73 a水 项 目发 挥效 用后 , 水 源 区 实 现 的 生 态 服务 价 值 为 1. 2亿 元/ , 现 在 下 游 区域 生 态 服 务 价 值 为 1. 5亿 元 / , 在 58 a体 28 a 其他区域 为 40 .6亿 元 / ; 照 生 态 成 本 构 成 与 生 态 服 务 价 值 受 益 层 面 , 定 外 部 区 域 应 承 担 的 生 态 补 偿 费用 为 a按 确 1.5亿 元 / 。研 究结 果 可 为水 土保 持 生 态 建 设 生 态 效 益 定 量 评 价 提 供 借 鉴 , 水 源 地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的 建 立 提 供 41 a 为

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生态补偿研究——以丹江口水库为例

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生态补偿研究——以丹江口水库为例

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生态补偿研究——以丹江口水库为例沈悦;李阳【摘要】丹江口水库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了丹江口水源区生态补偿的原则与补偿机制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量化的水资源生态补偿计量方法,以丹江口水库为依托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丹江口水库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包括水电业主部门以及各级中央及地方政府,主要生态补偿对象包括湖泊与河流生态系统和移民安置.其中第5种生态补偿方案适合目前丹江口水库运行模式,其生态补偿标准为51.04亿元/a.【期刊名称】《电网与清洁能源》【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6页(P119-124)【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生态补偿;丹江口水库【作者】沈悦;李阳【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 710048;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 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41.4KEY W0RDS: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water resources;eco1ogica1 comPensation;Danjiangkou reservoir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大型调水工程,其功能主要是缓解北方地区缺水问题、改善水资源优化配置,它对促进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生态系统发展,保护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然而,丹江口水库的修建给上游水源地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例如,常年调水量大导致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枯水期水量减少,对汉江流域取水、航运等造成一定影响;丹江口水库蓄水导致上游水位上升淹没大量生活用地,因此丹江口水库工程沿线需要开发土地安置迁移当地居民;以及丹江口水库流域水源地水质污染、水质下降等问题突为严重。

因此对丹江口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3]。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对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等进行研究,邢海虹[4]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地区生态经济化进行研究,从经济评价、生态补偿制度创新等方面深刻探讨了陕南生态补偿以及资源经济化的路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与传统命 令控制性手段 相
比 , 生态补偿具有明显的成本 效益优势 , 是解决生 [ 2] 态环境保护与经济 发展矛盾的有效 手段 。生 态 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 , 关系到补偿效果和可 行 性, 是 建立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的 关 键 点 和 难 点 所 在 。现有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常见的方法有 2种 : 一种是通过分析生态建设各项成本确定补偿标准 , 如李晓光等
[ 5] [ 3-4]
运用机会成本法 对海南中部山区 森
[ 6]
林保护生态补偿标准的分析, 李怀恩等
以南水北
成土地利用成本和人力资本 2 个部分
。本研究根
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例, 基于防护成本法对水源区 生态补偿的定量研究等; 另一种是以估算的生态服 务价值作为补偿标准, 如熊鹰等
[ 7]
据建设前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以及相关用地单位面 积产值, 估算因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而产生的机会成 本, 计算公式为 Co = S iP i S jP j
2 2
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探讨, 但其中对生态效益的分析 缺乏针对性 , 对生态建设成本估算也不够全面。 鉴于此, 笔者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 口水库为例 , 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生态效 益和成本, 基于效益所得决定成本分担的模式定量 核算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 以期为水 源区生 态补 偿机 制 的建 立 提供 理 论 依据 和 技 术 支持。
a ); Sj 为
建设后 j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hm ; P j为建设后 j 土地 利用类型单位面积年产值, 元 / ( h m
2
a)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机会成本主要为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以及自然修复所产生。其中 : 还生态林、 还 草均为农耕地置换为生态用地, 退耕前年产值取当 地近 5年农耕地平均值 ; 还经济林退耕前年产值取 值同还生态林 , 退耕后取经济林年产值近 5 年平均 值; 实施自然修复区域一般为薪柴林, 修复前单位面 积产值由薪柴产量按市场价格折算获得。实施水土 保持生态建设区域土地利用经济指标均来自当地统 计年鉴。 2 1 3 发展成本 发展成本主要是生态保护区为
全 , 国务院 2006年批复了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 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 , 该规划分为近期项目 和 远期项目, 其中近期项目已经部分实施, 本研究核算 依据以近期实施项目为准。
2 研究方法
2 1 生态建设成本 成本是生态补偿项目中损失者的保留效用 , 是 利益相关者谈判和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基础。生态 补偿成本大体上可划分为直接成本、 机会成本和发 展成本。 2 1 1 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即为规划实施的水土 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成本, 按照生态建设工程总投资
态补偿范畴。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生态补偿被引
第 6期
闫峰陵等 : 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研究
59
入社会经济领域 , 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资源环境保 护的经济刺激手段
[ 1]
和社会资本年均收益率估算生态工程每年所产生的 成本 , 计算公式为 C d = TR ( 1) 式中 : C d为水土保持生态 建设投资年成 本, 元 / a; T 为生态建设工程总投资 , 元; R 为社会资本年均收益 率。 规划 确定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总投资 为 34 14 亿 元, 资 本 年 均 收益 率 取 50 年平 均 值 7 %。 2 1 2 机会成本 生态补偿中的机会成本一般分
Ecological co mpensation standard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Yan Feng ling, Luo X iaoyong , Le i Shaopin g , Q iu L iang , F an H ao
式中 : C p为发展成本 , 元 / a ; V r为参照地市的农民人 均纯收入 , 元 /( 人 a); Vs为水源区地市的农民人均 纯收入, 元 / ( 人 a ); P s为水源区生态建设涉及农业 人口数量。 规划 中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涉及湖北、
60
中国 水土保持科学
2010年
河南、 陕西 3 省, 不同省份之间农民人均收益存在一 定差异 , 应根据各自情况选定参照地市。按照地理 位置相邻、 耕种条件相似的原则 , 分别选择湖北襄樊 市、 河南南阳市、 陕 西咸阳市作为 各自省份参考 地 市 , 各地市人口及经济指标均来自当地统计年鉴。 2 2 生态服务价值 自 1997 年 R. Costanza
1 研究区概况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处秦巴山区 , 属北亚热带 季风区温暖半湿润气候, 根据全国第 2 次遥感调查 , 2 水 土 流 失 面 积 约 4 7 万 km , 占 土 地 总 面 积 的 53 82 % , 年土壤侵蚀量 1 69 亿 , t 平均侵蚀模数为 3 572 t / (-01 修回日期 : 2010-10-15 项目 名称 : 财政部委托项目 调水工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 南水北调中 线丹江口 水 库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 ( 2006BAC10B02) 第一 作者简介 : 闫峰陵 ( 1980 ), 男 ,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 水土保持及水资源保护规划。 Em a i: l y f@ l w ebma i. l hzau. edu. cn
a)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
保护生态环境、 放弃部分发展权而导致的损失。水 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严格控制农药、 化肥施用量, 对 区域农业发展将会带来一定限制。由于限制农业发 展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其对地区经济的影响难以精确 统计和确定, 所以 , 利用相邻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和 水源区人均纯收入作对比 , 以反映发展权限制可能 造成的经济损失 , 作为补偿参考依据。补偿测算公 式为 Cp= ( V r - Vs )P s ( 3)
2010 年 12 月 8( 6): 58-63
中 国 水 土 保 持 科 学 Sc ience o f So il and W ater Conservation
Vo. l 8 No . 6 D ec . 2010
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研究
闫峰陵, 罗小勇, 雷少平, 邱凉, 樊皓
(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430051, 武汉 ) 摘要 合理确定生 态补偿标准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和难点。以南水北调中线 工程水源 地丹江口水 库为例 ,
2
对洞庭湖湿地恢
复生态补偿标准的分析等。少数研究人员也尝试了 将成本 效益结合起来探讨生态补偿标准, 如蔡邦 成等
[ 8]
( 2)
以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 为例对生态建设 补
式中 : C o 为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产生的机会成本, 元 / a ; S i为建设前 i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 hm ; P i 为建设前 i 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年产值 , 元 / ( hm
( Chang jiang W ater R esou rces Protection Inst itu te , 430051 , W uhan, C h ina)
Ab stract H ow to deter m ine eco lo g ica l com pensation standard is one o f the m ain d ifficulties during desig ning the ecolog ical com pensat ion schem e. T aking Danjiangkou reservo ir area as a case stu dy , eco lo g ica l restoration cost and ecosystem serv ice va lu e of so il and w ater conservation in short ter m w as calcu lated . T he eco lo g ica l com pensation standard o f the ex terior area w as ca lculated based on the eco lo g ica l benefit proport io n wh ich ga in ed from the restorat io n projec. t Resu lts show that the tota l so il and w ater conservat ion cost is 2 737 billio n yuan ( RM B ) per year . T he eco lo g ical serv ice value of that brough t by short ter m so il and w ater conservat io n is 1 582 billio n yuan ( RM B ), 1 285 b illion yuan ( RMB ), and 0 406 billion yuan ( RMB ) in restoratio n reg io n , dow nstream region, and other related reg io ns, respectively . A ccord ing to the basic prin c ip le o f eco lo g ica l com pensation, the exterior eco log ical benefited reg ions shou ld com pensate the cost of the restoratio n pro jec, t and the com pensation am ount o f th e ex terio r area is calcu lated as 1 415 b illion yuan ( RMB ) per year . T he resu lts can prov id e som e reference for quantitative ana ly sis of eco log ica l service va lu e . A lso , it can be used a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carry out eco log ica l com pensation syste m in w ater source reg io n . Key w ords South - to-North W ater D iversio n ; soil and w ater conservatio n ; eco lo g ica l restoratio n cos; t ecosystem serv ice va lu e ; eco log ica l com pensation 生态补偿的概念源于生态学理论, 专指自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