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概论总结

合集下载

肿瘤学概论2知识分享

肿瘤学概论2知识分享

n 广泛性
n 差异性
一般肿瘤死亡率 100-200/10万
西柏林 353.6/10万
泰国
13.3/10万
11
空间分布
肺癌 结肠癌 前列腺癌 肝癌 宫颈癌
美国 印度 美国 印度 美国 中国 中国 加拿大 巴西 以色列
110/10万 5.8/10万 34/10万 1.8/10万 91/10万 1.3/10万 34/10万 <1/10万 83/10万
5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在内外各种有害的因素 长期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 表达紊乱, 调节失控, 产生过度增生及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或赘生 物,临床上常以肿块形式出现。这种新生物并非机 体所需要,不按正常规律生长或不可遏止的生长, 已丧失正常组织细胞功能,并可破坏原来器官组织 结构,进而危及生命。
29
体表常见肿瘤诊治要点
皮样囊肿 腱鞘囊肿 血管瘤 黑痣和黑色素瘤 脂肪肉瘤
皮脂腺囊肿 脂肪瘤 神经纤维瘤 皮肤癌 滑膜肉瘤
表皮样囊肿 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病 纤维肉瘤
30
顺序 部位
粗死亡率(1/10万)
1
胃癌
2
肝癌
3
肺癌
4
食管癌
5
结直肠肛管癌
6
白血病
7
宫颈癌
8
鼻咽癌
9
女性乳癌
10 膀胱癌
25.16
20.37
17.54 17.38
5.30 3.64 1.89 1.74 1.72 1.01
占恶瘤%
23.24 18.82 16.20 16.05
4.90 3.36 1.75 1.61 1.59 0.93 15
体积有时很大

肿瘤学总论汇总

肿瘤学总论汇总
需要多种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相互协同作用 的结果
• 癌基因
能参与或直接导致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序列
均称为癌基因。如src、myc、ras基因等
• 抑癌基因
该基因在与恶性肿瘤的相应正常组织中有正常表达
该基因在恶性肿瘤中有结构改变或功能缺失
该基因的野生型导入缺失这种基因的肿瘤细胞内可部
分或全部抑制抑制其恶性表型 如p53、Rb、p16基因等
肿瘤学总论
问题
• 什么是肿瘤?肿瘤学的概念是什么?
癌与肉瘤的关系?
• 癌是否就意味着死亡? • 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 为何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
基础部分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临床部分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据1980
年全世界估计每年有635万例肿瘤新发病例,其 中发达国家为31.3万,发展中国家为322万。发 达国家主要癌症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 癌和前列腺癌;发展中国家主要为宫颈癌、胃癌、 口/咽癌、食管癌和乳腺癌。
只有转化作用,无病毒增殖 转化细胞效率低,可能需要 需要10~100个病毒分子 无 不一定有
• 病毒
EB病毒 HBV病毒 HPV病毒
• 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肝癌 宫颈癌
膀胱癌 直肠癌
肿瘤发生的机体因素 • 遗传因素 • 食物营养 • 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生物学过程,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生长速度 缓慢
生长方式 局部膨胀性生长
转移
不转移
复发
术后很少复发

临床肿瘤学概论

临床肿瘤学概论

临床肿瘤学概论肿瘤是一种恶性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庭带来重大困扰。

临床肿瘤学是研究癌症的学科,旨在深入了解肿瘤的发展、诊断、预防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临床肿瘤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常见的治疗策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肿瘤的定义与分类肿瘤是由体内某些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形成的一类疾病。

根据肿瘤组织的来源和特征,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具有较慢的生长速度,常局限于原发部位,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而恶性肿瘤则具有快速的生长速度,有侵袭性并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

二、肿瘤的病因与发展肿瘤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多种内外环境因素有关。

内因包括基因突变、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等,而外因则涉及各种致癌物质、辐射和病毒感染等。

当细胞的基因发生异常改变时,正常的细胞生长调控机制失去平衡,细胞开始异常增殖,并逐渐形成肿瘤。

三、肿瘤的诊断方法早期的肿瘤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临床检查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可通过X射线、CT、MRI等技术对肿瘤进行定位和评估。

组织学检查是最确诊肿瘤类型和性质的方法,主要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获取病理标本。

四、肿瘤的治疗策略肿瘤的治疗策略通常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而定。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阻止其增殖。

化学治疗则是通过给予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

五、肿瘤的预防与康复肿瘤的预防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生风险。

此外,疫苗接种、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早期筛查等也可起到预防肿瘤的作用。

对于已经患有肿瘤的患者,康复护理和心理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环。

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

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

1.肿瘤的概念,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在和外界的致瘤因子长期作用下,引起局部组织细胞遗传物质改变,伴随基因表达失常,呈现"自律性〞过度生长,并以遗传性方式产生子代细胞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 〕。

可以归结为:肿瘤是以分化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细胞过渡、自律性增生。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发源的正常细胞相似。

恶性肿瘤细胞常有明显异型性:1〕瘤细胞多形性瘤细胞大,且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时出现瘤巨细胞。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核大,核浆比例增大,核大小、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核膜厚,核仁肥大,数目多,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3〕瘤细胞浆的改变核蛋白体增多,常呈嗜碱性。

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等〕的变化。

2.何谓肿瘤异质性?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肿瘤中的肿瘤细胞并非均一群体,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增殖潜能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称为异质性(heterogeneity),异质性:肿瘤细胞在遗传学上是不稳定的,在其生长过程中,细胞之间不断进展着异质化,即细胞的遗传性、构造与功能上的差异变化,一些瘤细胞获得了更强的生存能力,一些则导致死亡或凋亡。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像无或稀少,无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慢 快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润性生长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等 转移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常有复发 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较大,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肿瘤的基本概念1.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由体细胞发生恶性克隆增生所形成的肿块,它可以侵袭和破坏周围组织,也可以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异常甚至危及生命。

2. 肿瘤的分类: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组织特点,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其中,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周围组织破坏较小,不容易转移;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生长快速,破坏周围组织和器官,严重危害健康。

3. 肿瘤的原因:肿瘤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免疫功能等。

其中,吸烟、饮酒、不合理的饮食、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二、肿瘤的发生机制1. 基因突变: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其中包括一系列特定的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通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来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

在肿瘤细胞中,这些信号通路经常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的无限增殖和生长。

2. DNA修复失效:正常细胞在遭受DNA损伤时,会触发一系列的修复机制来修复受损的DNA,以保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稳定的遗传信息。

然而,肿瘤细胞中这些DNA修复机制通常失效,导致DNA损伤的累积和肿瘤基因的突变。

3. 免疫逃避: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减少抗原的表达,抑制肿瘤相关抗原的处理和呈递,以及激活免疫抑制因子等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使肿瘤细胞得以生长和扩散。

三、肿瘤的分子生物学1. 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是一类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有抑制作用的基因,包括P53、Rb、BRCA1等,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

然而,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或功能丧失时,会导致细胞失控增殖,从而成为癌细胞。

2. 肿瘤激活基因:肿瘤激活基因是一类对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移动有促进作用的基因,包括MYC、RAS、HER2等。

这些基因的异常活化和表达通常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3. 肿瘤体细胞系:肿瘤体细胞系是指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可以在体外永久增殖的细胞群。

肿瘤学概论

肿瘤学概论

肿瘤学概论肿瘤学是一门涉及肿瘤形成及其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领域。

肿瘤学运用医学、药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学科技术,以及基本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因细胞过多而引发的癌变病变。

肿瘤学将普通医学,实验室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病理学,流行病学,放射学和其他的医学领域整合在一起,重点研究肿瘤发病机理。

肿瘤形成的机理十分复杂,可以概括为形成三个部分,即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内环境因素和外环境因素。

其中,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是基因异常所致的致病因素;内环境因素是指细胞内受损后产生炎症,形成肿瘤细胞,而外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经常受到的物质、化学物质、紫外线及放射性等致癌因素。

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通过切除肿瘤组织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放射治疗是将放射性物质照射给病人,以达到杀灭肿瘤组织的目的。

化学治疗是通过用药物来治疗肿瘤,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传播。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传播,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另外,肿瘤的预防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肿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因此,一些措施一定要采取,以降低肿瘤发病率,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健康水平。

首先,应该加强卫生检查,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尽早治愈。

其次,要加强对致癌因素的监测,减少致癌因素的传播。

例如,要开展抗癌疫苗的科学研究,以打击某些癌症的发生;要进行严格的环境调查,减少放射性、化学等有害物质的排放;要加强个人抗癌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癌症预防的认识。

通过上述措施,不仅可以减少肿瘤发病率,而且可以提高个人抗癌水平,提高治疗肿瘤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的几率,以及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肿瘤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涉及肿瘤形成机制,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通过运用肿瘤学,可以更好地了解肿瘤,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肿瘤,从而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肿瘤学概论

肿瘤学概论

病程:良性肿瘤相对较长,恶性肿瘤短
儿童及青年恶性肿瘤发展迅速
老年患者恶性肿瘤发展慢
个人史及既往史:
癌前病变或相关疾病
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癌症
职业因素有关的接触史与暴露史
家族多发史或遗传史
体格检查
肿块部位:不同疾病状态都可引起 肿块。炎症、增生、畸形和肿瘤。 不同解剖部位、不同组织发生肿瘤 性质不一。
糖蛋白类肿瘤标志
正常细胞向恶性肿瘤细胞演变过程 中,癌细胞膜蛋白质发生糖基化。
CA-125:上皮性卵巢癌 CA-199:胰腺癌 CA-153:乳腺癌 CA-50:胃肠道恶性肿瘤,胰腺癌 CA-242:结肠癌,胰腺癌,肺癌
酶类肿瘤标志
酸性磷酸酶(ACP):已转移的前列腺 癌活力增加
碱性磷酸酶(ALP):恶性肿瘤发生骨 转移者
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催乳素:乳腺癌; 雌激素:子宫内膜癌;雄激素:前列腺 癌
免疫因素: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 AIDS。
营养因素:高脂饮食:乳腺癌,结肠癌
精神因素:长期抑郁:胃癌
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肿瘤
与烟草有关的肿瘤:肺癌,胰腺癌,膀胱癌, 肾癌。
与饮食有关的肿瘤: (1) 硝酸盐,亚硝酸盐,低维生素,霉菌毒素:
PET—CT诊断:右上肺周围型肺癌
右下肺癌伴右肺门、纵隔、双锁骨上 窝、
肝脏、骨骼及脑内多处、多发转移灶
肿瘤内镜诊断
直观、取材、对小病变摘除治疗。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纤维电子内镜, 如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
胸腔镜、腹腔镜、子宫镜、阴道镜
肿瘤的病理诊断
明确肿瘤的性质、分类及分级; 明确肿瘤的大小、范围、浸润程度及与周围组
通常良性肿块声像图显示均匀、边缘齐 整、后缘回声增强,反之则为恶性肿瘤。

肿瘤学概论总结

肿瘤学概论总结

肿瘤学概论总结概述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起源、发展和治疗的学科。

肿瘤是一种细胞生长失控的疾病,其严重程度和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肿瘤类型、分级、分期以及个体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本文将从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是一类细胞异常增生的疾病,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并且不会转移到其他部位,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肿瘤的命名通常以肿瘤细胞类型和来源为基础,例如乳腺癌、肺癌等。

肿瘤的分类肿瘤可以根据其组织来源、组织学型态以及分子遗传特征来进行分类。

组织来源包括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等。

根据病理形态可以将肿瘤分为乳头状、实体状和浸润状等。

分子遗传特征也对肿瘤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治疗策略。

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通常包括肿瘤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肿瘤微环境的重塑等。

肿瘤基因突变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细胞周期的失控和细胞凋亡的异常。

表观遗传学改变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影响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分化状态。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其所释放的细胞因子,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肿瘤的诊断方法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和PET-CT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转移情况。

病理学检查通过肿瘤组织的显微镜观察和组织学特征的评估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分子生物学检查则可以通过分析肿瘤基因突变、DNA甲基化等获得更为详细的信息。

肿瘤的治疗方法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早期肿瘤或局部进展的肿瘤。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常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生物因素
1.病毒 2.细菌 3.寄生虫
E B 病 毒
人 乳 头 瘤 病 毒
日 本 血 吸 虫
20
医源性因素
1、X线检查和放射治疗 2、放射性核素 3、化疗药物 4、激素 5、免疫抑制剂
21
肿瘤病因:
遗传因素 免疫因素 性别与内分泌因素
34
主要内容
一、肿瘤在奔跑 ——肿瘤的流行病学
二、揭开肿瘤的面纱
——肿瘤的概述
(一)肿瘤的定义
(五)肿瘤的临床表现
(二)肿瘤的分类、命名 (六)肿瘤的诊断
(三)肿瘤的病因
(七)肿瘤的治疗
(四)恶性肿瘤的行为学 (八)肿瘤的预防
35
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1)肿块 (2)疼痛 (3)分泌物
36
临床表现
52
主要内容
一、肿瘤在奔跑 ——肿瘤的流行病学
二、揭开肿瘤的面纱
——肿瘤的概述
(一)肿瘤的定义
(五)肿瘤的临床表现
(二)肿瘤的分类、命名 (六)肿瘤的诊断
(三)肿瘤的病因
(七)肿瘤的治疗
(四)恶性肿瘤的行为学 (八)肿瘤的预防
53
肿瘤的预防
1、增强体质 2、消除致癌因素 3、治疗癌前疾病 4、防癌普查
9
主要内容
一、肿瘤在奔跑 ——肿瘤的流行病学
二、揭开肿瘤的面纱
——肿瘤的概述
(一)肿瘤的定义
(五)肿瘤的临床表现
(二)肿瘤的分类、命名 (六)肿瘤的诊断
(三)肿瘤的病因
(七)肿瘤的治疗
(四)恶性肿瘤的行为学 (八)肿瘤的预防
10
肿瘤的分类及命名
1.按生长特性分类: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与周围组 织关系 血液供应
二、揭开肿瘤的面纱
——肿瘤的概述
(一)肿瘤的定义
(五)肿瘤的临床表现
(二)肿瘤的分类、命名 (六)肿瘤的诊断
(三)肿瘤的病因
(七)肿瘤的治疗
(四)恶性肿瘤的行为学 (八)肿瘤的预防
45
肿瘤的治疗
主要的方法包括:
手术 化疗 放疗 靶向治疗 生物治疗
46
手术治疗
治疗仍是大于60%的肿瘤最有效的治
疗方法。手术能治疗很大一部分无扩散的 癌肿。
转移 全身影响
治疗后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癌和肉瘤)


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 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界限清楚、活动度大
活动受限
血液供应充分、肿瘤完整、 血液供应不足、常在中间区
体积有时很大
形成坏死,发生溃烂

一般不影响全身情况,如 体积巨大或发生在重要器 官,亦可威胁生命
不容易复发
2.全身表现:
(1)阻塞症状 (2)压迫症状 (3)破坏器官结构与功能 (4)发热、消瘦、贫血、乏力
37
不 同 恶 性 肿 瘤 的 临 床 表 现
38
主要内容
一、肿瘤在奔跑 ——肿瘤的流行病学
二、揭开肿瘤的面纱
——肿瘤的概述
(一)肿瘤的定义
(五)肿瘤的临床表现
(二)肿瘤的分类、命名 (六)肿瘤的诊断
3
胰腺癌
4
肿瘤流行病学
5
癌 症 在 我 国 的 地 域 分 布 图
6
恶性肿瘤已经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危害性极大,甚至已经超越 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第一大杀手。
7
主要内容
一、肿瘤在奔跑 ——肿瘤的流行病学
二、揭开肿瘤的面纱
——肿瘤的概述
(一)肿瘤的定义
(五)肿瘤的临床表现
(二)肿瘤的分类、命名 (六)肿瘤的诊断
肿瘤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 淋巴道、血管或体腔,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性质相同的肿瘤的全过程。
淋巴转移
肿瘤转移
血行转移
种植转移
30
淋巴转移
31
32
血行转移
1、体循环静脉 肺 2、门静脉 肝 3、肺静脉 全身各器官 (脑、骨、肾等 )。
33
种植转移
肿瘤侵袭器官被膜, 蔓延至器官表面时, 瘤细胞可以脱落,并 像播种一样,种植在 体腔和体腔内器官的 表面,形成多个转移 瘤灶。
54
谢 谢 大 家! 55
(三)肿瘤的病因
(七)肿瘤的治疗
(四)恶性肿瘤的行为学 (八)肿瘤的预防
8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在内外各种有害的因素长期作
用下,发生基因突变,表达紊乱,调节失控,产生过度增 生及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临床上常以肿块形式出现。
这种新生物并非机体所需要,不按正常规律生长或 不可遏止的生长,已丧失正常组织细胞功能,并可破坏原 来器官组织结构,进而危及生命。
(四)恶性肿瘤的行为学 (八)肿瘤的预防
15
肿瘤病因学
绝大部分癌症发生的原因尚未明了
环境
基因
肿瘤
16
肿瘤病因学
环境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医源性因素
内在因素: 遗传因素 免疫因素 性别与内分泌因素
17
化学因素
1.多环芳烃类
2.芳香胺类 3.亚硝胺类 4.黄曲霉素
18
物理因素
1.电离辐射 2.阳光与紫外线 3.异物
41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物志 肝癌-AFP 前列腺癌-PSA
42
特殊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 超声 CT MR PET/CT
肺 癌
43
特殊检查 (2)内镜:胃肠及气管镜、纵隔镜 (3)病理和细胞学检查:
痰液、胸腹水、淋巴结活检
最终的诊断依靠病理诊断!
44
主要内容
一、肿瘤在奔跑 ——肿瘤的流行病学
其它: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白血病、恶性黑色
素瘤
癌症:泛指一切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等。
14
主要内容
一、肿瘤在奔跑 ——肿瘤的流行病学
二、揭开肿瘤的面纱
——肿瘤的概述
(一)肿瘤的定义
(五)肿瘤的临床表现
(二)肿瘤的分类、命名 (六)肿瘤的诊断
(三)肿瘤的病因
(七)肿瘤的治疗
49
靶向治疗
1、分子靶向治疗,是指依据已知肿瘤发生中涉及的异常 分子和基因,研制针对特定分子和基因靶点的药物,选 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2、靶向治疗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不良反 应也远远小于传统放化疗,可以 说是“高效低毒”。
50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广义上讲是指通过调动和增强宿主自身的防 御机制,改变宿主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应答而取得抗瘤 效应。
13
肿瘤的分类及命名
3.命名
良性肿瘤:组织来源十瘤
如:甲状腺瘤
恶性肿瘤: 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癌, 组织来源 + 癌
如:鳞状上皮发生叫鳞状上皮癌 腺上皮发生叫腺癌 胎盘组织的绒毛滋养叶细胞发生的叫绒毛膜上皮癌
间胚叶发生的恶性肿瘤 —— 肉瘤, 组织来源+肉瘤
如:纤维组织发生叫纤维肉瘤 骨 —— 骨肉瘤
22
遗传因素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视网膜母细胞瘤
23
免疫因素 1、免疫功能低下 2、肿瘤的免疫逃逸
24
性别与内分泌因素
甲 状


1、性别
2、激素

乳 腺
腺 癌

前 列 腺 癌
25
主要内容
一、肿瘤在奔跑 ——肿瘤的流行病学
二、揭开肿瘤的面纱
——肿瘤的概述
(一)肿瘤的定义
47
化学治疗
1、化疗是指应用化学药物杀灭肿 瘤的方法。属于全身治疗。
2、化疗药物在杀伤和抑制肿瘤细 胞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毒副作用,尤其是骨髓、
胃肠道反应。
48
放射治疗
1、放射治疗有90年的历史, 主要是用X射线和r射线 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 2、放疗是局部治疗,对于转移 性肿瘤治疗有局限性。同时放疗也有一定副作用, 如放射性皮炎、骨髓抑制、消化道的副反应等。
(三)肿瘤的病因
(七)肿瘤的治疗
(四)恶性肿瘤的行为学 (八)肿瘤的预防
39
肿瘤的诊断
1.病史
1.是否患有肿瘤 (定性)
2.体格检查
2.患有何种肿瘤 (定位)
3.辅助检查
3.肿瘤发展的程度 (定量)TNM分期
准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40
肿瘤的诊断
一.病史:职业、生活习惯、家族史
二.体检:一般的内科检查(肿块 淋巴结转移)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特殊检查
防癌、抗癌我们在路上
——肿 瘤 学 概 论
山西大医院 肿瘤内科
1
主要内容
一、奔跑的肿瘤君
——肿瘤的流行病学
二、揭开肿瘤的面纱
——肿瘤的概述
(一)肿瘤的定义
(五)肿瘤的临床表现
(二)肿瘤的分类、命名 (六)肿瘤的诊断
(三)肿瘤的病因
(七)肿瘤的治疗
(四)恶性肿瘤的行为学 (八)肿瘤的预防
2
乳 腺 癌
有 晚期严重影响全身,可出现 极度衰弱、贫血(恶病质)
容易复发
11
良恶性肿瘤区别:浸润性 生长和转移灶形成
卵巢囊腺瘤
卵巢癌
12
肿瘤的分类及命名
2.按组织来源分类: ——按不同组织来源分为
①间胚叶肿瘤,如:纤维瘤、纤维肉瘤 ②上皮组织肿瘤,如:腺瘤、腺癌 ③神经组织肿瘤,如: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肉瘤 ④其它杂类肿瘤,如:畸胎瘤
目前主要包括: 1、细胞因子治疗 2、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3、肿瘤疫苗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