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
《现代汉语》(周一民版)简答题汇总

《现代汉语》(周一民版)简答题汇总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引论1.语言是什么?语言和文字是一回事吗?2.口语和书面语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3.语言符号具有哪些性质?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什么现象?4.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哪些语系?我国的语言分为哪些语系?汉语属于什么语系?5.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有哪些门类?6.汉语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和汉语有同源关系的有哪些语族?汉藏语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7.汉语的历史可以分成哪几个时期?8.汉语对世界语言产生过哪些影响?为什么说汉语是一种具有很强适应性和包容性的语言?9.有人说“21世纪是汉语的世纪”,谈谈你的看法。
10.传统的汉语言文字学分为哪三门学问?今天的汉语言文字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11.现代汉语有哪两种含义?12.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解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第二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1.什么是共同语?什么是方言?共同语和方言二者是什么关系?2.汉语在历史上出现过哪几种共同语?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两个来源是什么?4.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怎样形成的。
5.现代汉语有哪些方言,各方言以什么话为代表?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6.兰州话、蚌埠话、杭州话、建瓯话、海口话各属于哪一种方言?7.举例说明什么是方言岛现象。
第三节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规范化1.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规范化?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3.现代汉语为什么要实行规范化和标准化?4.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个标准?5.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消除哪些不必要的顾虑?6.20世纪50年代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是什么?7.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有什么意义?9.国家在普及提高普通话方面有什么重大的措施?10.什么是规范汉字?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什么?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哪些表现?第一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1.什么是语音?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语音的四要素?他们各是由什么决定的?在普通话中起什么作用?3.声音的音色是有哪几个方面决定的?4.画一个发音器官示意图,在上面标出发音器官各个部位的名称。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

第五章词义1.词和词汇的区别何在词汇包括哪两个部分1)词: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符号,用它可以对现实现象进行分类、定名,因此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2)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短语的总汇就是该语言的词汇。
3)词汇主要包括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个部分。
2.什么是基本词基本词包括哪些类型1)基本词汇同一般词汇相对而言,就是一种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相当稳固,很少发生变化,可以说是一种语言在长期(数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使用过程中的积淀。
2)基本词包括以下类型:表示自然现象和常见事物的词;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表示人体器官的词;表示方位和时令的词;表示数目的词;表示常见动作行为的词;表示常见性状的词;3.基本词有哪些特点怎样认识这些特点的相互关系1)基本词的特点为:全民性、稳定性和能产性(即构词能力强)。
全民性:指基本词汇在使用上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体现在不分阶级、阶层、行业、地域、年龄、性别,各行各业的人都懂得其含义,都要使用,而且经常使用。
稳定性:是指基本词汇很少发生变化,长期地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服务。
稳固性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对词汇提出的基本要求。
有构词能力:是指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2)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
由于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特点,在使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普遍性,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的地域的人们运用语言,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以利于运用;当新的事物现象出现,需要新词记录时,人们又首选现成的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选择那些使用面广的词,具有运用上的普遍性的词作为构词要素,使得基本词汇又具有了很强的构词能力;基本词作为很多词语的构词要素,涉及面很广,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特点和稳固性特点。
4.什么是一般词汇一般词汇包括哪些类型1)一般词汇:词汇里基本词汇以外的词语构成一般词汇。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语义

多义词
具有多个相关的固定义的词是多义词。它在词典中
有多个义项,义项之间互相联系。
“铁” 本义是指一种金属,又用来比喻“确定不
移”,如“铁的纪律”。
它所包含的这两个义项虽然互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
“浅 ” 本义指深度小,引申有“短暂”(如“相
处日浅”)、“淡薄”(“浅颜色”)等意义。
或语素在词典中的意义单位。 根据词的义项的多少,可以把词分为单义词和多 义词两种。 单义词 多义词
单义词
只有一个固定义的词是单义词,它在词典中只有
一个义项。单义词,意义固定、明确,不会有歧 义。
主要包括: ①科学术语概念。如“音节”“比重”“元素”“偶 数”…… ②专有名词,鸟兽、草木、器物等常见事物的名 称。如“北京”“李白”“地球”“钢琴”“熊 猫”“鹿茸”“闹钟”……。 可以具有临时的意义(比喻、借代等)。 虽然我不能喝白酒,但是今天既然大家都喝二锅头,那我 也二锅头一下。
族思维、语言系统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词义出现 民族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选择不同的语言单位概括相同的事物现 象或者选择不同数量的词来概括相同的事物现象, 等等。 “哥哥”和“弟弟” (两个词) “elder brother‖和 “yonger brother‖ (两个词组) “雪”:靠近北极地区的拉巴人和楚克奇人中, 却有几十个词来标记“雪” 。
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词的表示语法特点和语法作
用的意义。 是一种概括性更强、概括程度更高的意 义类型。 实词的语法意义一般由词类和句法成分 两大部分构成,虚词一般具有连接、表 示语气等作用。
小结:
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是词义内容的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三位一体的统一才是词义完整的内容。而联想 意义则有明显的随意性,其有无和多少都因时代、环境、 个人等等而异,听说双方的感受也常常不一致。 是词义内容的核心,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是在词汇意义 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词汇意义也就无所谓语法意义和色 彩意义。
词义和语素义关系简述

词义和语素义关系简述词义是指单词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思,它是语言交流中的基本单位。
而语素义则是指单词所包含的语素所代表的意义。
语素是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单词的词义。
因此,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语言学中,词义通常分为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两种。
字面意义是指单词所表达的直接含义,而引申意义则是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语境和文化背景的作用而产生的含义。
例如,“红色”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是指颜色,但在中国文化中,它还代表着吉利和祥瑞的含义。
而语素义则是指单词所包含的语素所代表的意义。
例如,“美女”这个词,其中“美”和“女”都是语素,它们的组合形成了“美女”的词义。
在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中,语素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单词所包含的语素可以影响它的词义,甚至改变它的含义。
例如,“好心”和“坏心”这两个词,都包含了“心”这个语素,但它们的词义却完全相反。
这是因为“好心”代表着善意和友好的含义,而“坏心”则代表着恶意和敌意的含义。
同样的例子还有“爱国”和“卖国”,它们都包含了“国”这个语素,但它们的词义却截然不同。
除了语素的作用,语境和文化背景也对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词义和语素义。
例如,“鸡”这个词在农村地区的语境中通常代表着一种家禽,而在城市里的语境中则可能指某种美食。
类似的例子还有“银行”这个词,它在经济领域的语境中代表着一种金融机构,而在游戏领域的语境中可能指一个游戏中的虚拟货币存储场所。
总之,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语素是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单词的词义。
而语境和文化背景则对词义和语素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语言交流。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介绍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介绍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讲授有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基本知识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一门课程, 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 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本课程以语言学基础理论为指导, 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手段相互配合的优势, 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交互功能开展教学, 并根据成人教育注重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特点和需要, 突出实用性, 重点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着重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
通过教学, 要求做到以下两点:(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因此, 学生要充分认识掌握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在现代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初步具备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尤其是重视辨别异同和辨别正误的能力的培养, 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汇(以上为第一学期教学内容)、语法、修辞、语言运用(以上为第二学期教学内容)等七个部分。
绪论介绍语言、普通话和方言等内容, 语音介绍普通话声韵调系统, 文字部分介绍现代汉字状况, 语汇部分介绍语汇的构成成分, 语法部分介绍词、词组和句子的结构系统及其运用, 修辞部分介绍词语、句式、修辞格的使用, 语言运用从交际、信息、文化三个角度介绍现代汉语的现实应用问题。
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又分若干节, 循序渐进。
每节后均附思考与练习, 习题内容包括巩固性的, 综合性的、启发性的, 是教材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的使用本课程文字教材为分离型教材, 文字教材是《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学习指导书》, 前者是为编制音像教材、网上辅导材料、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后者对《现代汉语》的重点、难点作了补充阐释, 结合各章教学内容编写了自测题、思考与练习答案提示, 便于学生自学使用。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五章 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语素、词语、词组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定义以及具有的意义;了解语音、语汇和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的意义第一节语义概说一、什么是语义1、定义:语义指的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的表达内容2、语义所包括的内容:(1)语汇意义:实词和固定短语所表达的意义语法意义:虚词、语序、形态、句调等所表达的意义。
(2)言内之意:一般的、稳定的意义言外之意: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如:今天天气很热(3)理性意义:表达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非理性意义:表达人们的主观情感、态度及语体风格如:你真讨厌二、语义的性质★(1)概括性:人们可以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
如:笔(2)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线。
如:土豪、中午。
(3)民族性: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及分类也存在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
如:龙:中国的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而西方的dragon是一种危害人间的怪物。
三、语义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1、要不要研究语义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彼此密不可分,互相不能取代,强调语言研究中形式和意义的“结合”2、怎样研究语义:研究各种语言片段表示的语汇意义和语段意义第二节词语的意义一、词义的构成要素1、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1)理性意义:是人们对主观世界事物的反映,而且是概括性的反映如:山、河、神仙、天堂(2)非理性意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2、语素义(1)单纯词:词义=语素义,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词如:书(2)合成词:①词义=语素义+语素义如:皮包②词义并不能从其构成语素义推导而来如:针线3、义项★(1)定义: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来决定的如:凉:①温度低。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类模拟题2020年(7)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类模拟题2020年(7)(总分100, 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名词解释1.语汇意义SSS_TEXT_QUSTI分值: 3.9答案:{{*HTML*}}语汇意义:指实词和固定短语所表达的语义。
2.言内之意SSS_TEXT_QUSTI分值: 3.9答案:{{*HTML*}}言内之意:指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通常所表达的意义。
3.理性意义SSS_TEXT_QUSTI分值: 3.9答案:{{*HTML*}}理性意义:表达的是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是语义的基本要素。
4.义素SSS_TEXT_QUSTI分值: 3.9答案:{{*HTML*}}由义项分解出来的词义的区别特征。
5.单义词SSS_TEXT_QUSTI分值: 3.9答案:{{*HTML*}}指只反映一类事物或一个对象,也就是只有一个义项的词语。
比如科学术语“音位、语素、复句、白内障、银河系”等就是单义词。
6.本义SSS_TEXT_QUSTI分值: 3.9答案:{{*HTML*}}就是一个词最初的意义,或者说是这个词最早在文献中出现时的意义。
7.简单论元结构SSS_TEXT_QUSTI分值: 3.9答案:{{*HTML*}}指只由一个谓词和相应的若干个论元名词构成的论元结构。
简单主谓句就属于这种论元结构。
如“客人走了”。
8.降级论元结构SSS_TEXT_QUSTI分值: 3.9答案:{{*HTML*}}指由一个论元结构去充当上一级结构中论元的论元结构。
动词性主语和动词性宾语都属于降级论元结构。
如“小明希望小丽早点儿毕业”。
9.语义指向SSS_TEXT_QUSTI分值: 3.9答案:{{*HTML*}}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成分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二、简答题10.语义的概括性。
SSS_TEXT_QUSTI分值: 3.9答案:{{*HTML*}}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
语素义和合成词词义关系探析

2 0 1 3年 第9期
语 素 义 和 合 成词 词 义关 系 探析
O 解 冰
( 辽宁大学 文学院, 辽宁 沈阳 1 1 0 1 6 7 ) [ 摘 要】 本文对语素义和词义 之间 的关系 展开讨论。 讨论了 词义 是语素义组 合、 词义是语素义的缩减、
词 义是语 素义的增 大、 词义是语素义 的比喻 义、 词义是语素 义的借代 义、 词义是语素 义的 引申义 六种 语素 义和 词义 的关 系。试图通过这样的探 讨深入 了解语素义 构成词 义的方式极 其构成原 因。
而是有 着 复杂 的对应 关 系 。
词 义显 然是 不够用 的 , 根据 我们 的认知 习惯 , 总会 把
某 种 事 物 中 较 有 代 表 性 的事 物 或 者 与 之 密 切 相 关 的
事 物来 代表 这一 类事 物 。如 : 江湖: 这 两个 语紊 组合
成 词后 , 泛 指江河 湖海 , 后来又进一步发展, 可 以 泛 指 四方各 地 , 如: 走 江湖 , 闯荡 江湖 。眉 目: 眉毛和 眼 睛, 泛指容 貌 。这样 用语 素 义 构 成词 义就 节 约 了语
偏义 复词 。如 : 国家、 窗户、 人 物、 质 量、 忘 记等等。
根据语 言经 济性 原 则 , 尽 可 能 用 比较 少 的 语 素 来 表 示尽 可 能 多的意 义 , 但 是 这类 词却 完 全 违 背 了语 言
性, 来 比喻新 词 , 使 之具 有形 象性 ,, 陵是 大 土 山 。并 列 复合 成 词 后 , 词
义 仍 是 连 绵 片 的 土 山。这 些 词 都 是 这 样 , 再如 : 供 需、 影视、 选购 、 查核 等等 , 沈孟 璎认 为 三分 之一 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正确解释词语
2.1对译式释词的局限 2.2利用词义与语素义关系更加准确地解释词语
例如:成绩=成+绩(学习或工作方面)
成就=成+就(事业方面)
思考题
1.在下面这些词中,哪些词的意义是语素义的组合?哪些 是词的意义同组成语素的意义相同相近? 民俗 苛待 奉命 建筑 渺小
2.试说明“吊桶”“大饼”这两个词中语素所表示的意义, 这两个词的语素的意义同词义是什么关系? 吊桶:桶梁上栓着绳子或竹竿的桶,用来从井中打 水,或从高处向河中、坑中打水。 大饼:用白面烙成的大张的饼。
其他:主席、总统、总理。
(2)构词语素表示动作行为,词义引申指 动作行为所关涉的事物
学问:知识,学识。 Z=C1学习+C2提问(的引申) 交通: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引申 Z=C1往来+C2通达(的引申) (3)其他
老百姓:人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3.在下面这些词中,哪些词的意义是语素 义的借代用法?哪些词的意义是语素义 的比喻用法?
耳目 搁浅 笔墨 蚕食 虎口
4.请根据词典释义分析下列词语词义与语 素义的关系类型。(15分)
1.顺访:顺道访问;顺便访问。 (语素义直接完全表示词义) 2.精深:(学问或理论)精密深奥;精湛高深。 (语素义部分表示词义) 3.谈吐:指谈话时的措辞和态度。 (词义是语素的借代意义) 4.人物: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部分语素义失落) 5.东西: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语素义完全失落)
5. 构成词的所有语素的意义已完全失落, 语素的现有意义同词义没有联系。
东西: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冬烘:思想迂腐,知识浅陋。
二百五:讥称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
(三)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特点分析
1.从语义角度看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的特点 总词数1532个
(1)语素义直接完全的表示词义:计1011,占66%. (2)语素义部分地表示词义: 计409, 占26.7%. (3)语素义曲折地表示词义: 计42 , 占2.7%. (4)词义中部分语素义失落原义: 计63 , 占4.1%. (5)所有语素的意义完全失落: 计7, 占0.5%.
3.语素义曲折地表示词义
3.1词义是语素义的引申用法 3.1.1名词
(1)构词语素表示动作行为,词义引申指动作行为的主体。
教授:教育传授的人,指高等学校中职别最高的 教师。 Z=C1教育+C2传授(的引申)。
经理:经营管理的人,即某些企业的负责人。 Z=C1经营+C2管理(的引申)。
邻居:邻近居住的的人或人家。 Z=C1邻近+C2居住(的引申)。 书记:书写记录的人,后引申为党、团等 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Z=C1书写+C2记录(的引申)
Z=C1做祭品毛色纯的牲畜+C2古 代祭神用的牛、羊、猪等的引申。
3.1.3形容词
开明:思想开通,不顽固守旧。 Z=C1开化+C2文明(的引申)
3.2词义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
3.2.1两个语素都同时以比喻的方式反映 客观对象(全喻指)
例如:风雨:风和雨,比喻艰难困苦。
前途:比喻将来的光景。 Z = C1前面的+C2路程(的比喻)
3.从构词角度看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的特点
名词:偏正 联合 动宾 补充 主谓; 动形:联合 偏正 动宾 补充 主谓
(四)“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分析 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1.关于扩大词汇量
1.1确定能产性强结合面宽或有类化倾向的语素
“电”—— 甲级词:电车 电灯 电话 电视 电影;
——乙级词:电报 电冰箱 电风扇 电梯 1.2从若干含有相同语素的合成词中归纳语素的不同义项 安:安稳——安宁 安心 安闲 安详 平安——安好 安康 保安 晚安
2.语素义部分地表示词义
2.1词义是语素义的组合,但部分地表示词 义的内容Z=C1+C2+A+(B)+(S)
下野:执政的人被迫下台。 Z=A执政的人被迫+C1+C2 戒除:改掉(不良嗜好)。 Z=C1改正+C2去掉+A (不良嗜好)。
2.2同义近义语素共同部分地表示词义的内容
Z=C1+A=C2+A+(B)+(S)
2.2动词与形容词
(1)语素义直接完全地表示词义:分别占 53%(动);69.4%(形) (2)语素义部分地表示词义:分别占 45%(动);24.5%(形) (3)语素义曲折地表示词义:分别占 0.7%(动);1.3%(形) (4)词义中部分语素义失落原义:分别占 1.3%(动); 3.9%(形) (5)所有语素的意义完全失落:分别占 0 0.9%.(形)
坚决:(态度、主张、行动等)坚定不 移;不犹豫。
Z=A (态度、主张、行动等) +C1确定 不移=C2确定
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
Z=A+C1种类多=C2种类多
Z=A (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 +C1优
美 =C2优美
精彩:(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昌盛。 Z=A (经济或事业) +C1蓬勃发展 =C2蓬勃发展
1.语素义直接完全地表示词义
1.1词义是语素义的直接组合Z=C1+C2+(B) 平分:平均分配。 Z=C1平均+C2分配 尘垢:灰尘和污垢。Z=C1灰尘+C2污垢 安静:安稳平静。 Z=C1安稳+C2平静 1.2词义与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相近Z=C1=C2+(B) 洗涤:洗。 Z=C1洗=C2洗 怪诞:奇怪;古怪。Z=C1奇观=C2荒唐 狡黠:狡诈。 Z=C1狡猾=C2聪明而狡猾。
(二)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的类型研究
符淮青先生所提出的几个基本概念 (1)词义(Z) 例如:观赏:观看欣赏。 (2)语素义(C) (3)词的暗含内容(A):侵入:(敌人)进入侵略。 (4)补充内容(B) 情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或 不愉快的感情。 (5)知识性附加内容(S) 日用品:日常应用的物品。如毛巾,肥皂,暖水 瓶等。
2.从词性角度看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的特点
2.1名词(803) (1)语素义直接完全的表示词义:计580,占72.2%. (2)语素义部分地表示词义: 计146,占18.2%. (3)语素义曲折地表示词义: 计31, 占3.9%. (4)词义中部分语素义失落原义: 计41, 占5.1%. (5)所有语素的意义完全失落: 计5, 占0.6%.
4.2.1集合名词 = 普通名词性语素 + 量词性语素。
例如:事件 文件 人口 人家 房间
4.2.2词义 = 模糊的C1 + 表类属的C2 例如:啤酒 卡车 ;白菜 黄瓜
4.2.3 其他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奚”原义“何”。 斯文:文雅。“斯”原义“这”。 麻利:敏捷。(“麻”模糊) 淡菜:贻贝,软体动物,壳很厚,三角形,生 活在浅海岩石上。 其他:老实 准备 实际 晚上 麻烦
3.3 词义是语素义的借代用法 3.3.1全部借代
细软:指首饰、贵重衣物等便于携带的东西。 谈吐:指谈话时的措辞和态度。 铁窗:安上铁栅的窗户,借指监狱。 3.3.2部分借代 水酒:很淡薄的酒。 踏青: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叫踏青。
4.词义中部分语素失落原义或变得模糊
4.1偏义复词:窗户 人物 舟楫 忘记 质量 4.2部分语素义模糊
五.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的类型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程娟
目的要求:
1.掌握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的类型。 2.明确研究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的类型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的作用。
(一)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直接探讨词义与语素义关系问题的研究 1.1本体研究角度 1.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角度 2.间接探讨词义与语素义关系问题的研究
6.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直接完全) 7.关照:关心照顾。 (直接完全) 8.风波:风浪,常比喻纠纷或乱子。 (词义是语素的比喻意义) 9.裁缝:做衣服的工人。 (词义是语素的引申意义) 10.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语素义部分表示词义)
3.2.2两个语素一个是喻指的,另一个直接 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半喻指) 鼠窜: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走。语素“鼠” 是比 喻用法。
玉米: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比黄豆稍 大,颜色像玉石,可供食用。 Z = C1玉石的比喻+C2米
山脉:成行列的群山,山势起伏,向一 定方向延展,好像脉络似的。 Z = C1山+C2脉络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