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建筑!!!讲解

合集下载

古印度建筑赏析 Ancient Egyptian architecture

古印度建筑赏析 Ancient Egyptian architecture

• Thus, our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Egyptian architecture is based mainly on religious monuments,[5] massive structures characterized by thick, sloping walls with few openings, possibly echoing a method of construction used to obtain stability in mud walls. In a similar manner, the incised and flatly modeled surface adornment of the stone buildings may have derived from mud wall ornamentation. Although the use of the arch was developed during the fourth dynasty, all monumental buildings are post and lintel constructions, with flat roofs constructed of huge stone blocks supported by the external walls and the closely spaced columns. • 因此,我们有关古埃及建筑的理解主要来自于宗教建筑遗 址,在古埃及众多建筑中,除了供平民居住用的民房外, 有不少都是基于宗教 宗教信仰来修建,而其主要之特色为拥有 宗教 厚实或是倾斜且出入口较少的墙壁,从第四王朝开始,所 门额和门楣 有纪念性建筑物几乎都会于内部放置门额 门楣 门额 门楣来做装 饰。。

古代印度佛教建筑

古代印度佛教建筑

桑奇大塔 印度(博帕尔) 前3世纪~公元1世纪初
桑奇大塔演示了佛教徒的宇庙观念 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主体是一个象征着宇宙的硕大圆丘;高12 8米,直径32米,立于高43米的圆形台座之上。它是一个实心的半球体,其上部建有一个粗石平台,平台中央树立着一个三层圆盘的伞盖,分别象征着佛教三宝:佛 法、僧。在伞盖正下方半球体的中央深处,放置着圣骨盒,它象征着宇庙的种子。建筑主体之外由一圈石造围栏所环绕,划定了这神圣区域的范围,并在象征宇庙四个方位的方向上各建一个由立柱与横梁构成的围栏大门,叫做“陀兰那”,高103米左右。在礼拜仪式中,绕塔行进仪式是重要内容。虔诚的佛教信徒列队从东门进入圣地,按顺时针方向行进,这一路线与太阳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这些陀兰那制作于公历纪元前后,其巨大的尺寸和高超的雕刻技艺,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在立柱与横梁上,雕满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尤其是柱梁之间起到梁托作用的姿态优美的树神形象,是印度雕刻艺术中的精品。
一 早期建筑遗址
大约1万年前;在印度河流域的西面就出现了最早的村落,并不断向东推进 到公元前3500年,农业文明已遍布印度河谷地,并于前3千纪达到了高峰,出现了发达的城市文明,同时印度人已经开始创造并使用文字了。在公元前2300年~前2000年之间,这一地区பைடு நூலகம்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存在着十分活跃的贸易活动。在已经发掘的70个中心城市遗址中,摩亨约达罗和哈拉帕最为重要,是当时城市文明的突出代表。 1 摩亨约达罗Mohenjo daro 摩亨约达罗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之称。由上城和下城组成,市区周长5公里左右,下城地势较低,重要建筑物集中于上城,而上城其实就是建在高出下城十来米的土丘上的一个砖结构城堡,长约365米左右,宽约182米,十分坚固。市区街道均为南北与东西走向,纵横交错,南北向的主要街道宽达10米左右,城市地下建有排水网。城区的房屋以住宅为主,用烧制砖建造,有单层和多层的住宅,几乎每家都有下水道和浴室。大多数住宅的底楼正对马路的一面均为毛坯,没有窗户。这种旨在防止恶劣天气、噪音、异味、邻人骚扰和强盗入侵的城市习俗至今仍为近东地区的许多地方遵行。通常房屋正门位于后面的小巷,对着一个宽敞的门厅,向前是一个院落,房屋的采光、通风十分良好。在城堡内还发现有大型谷仓、浴池、集会厅等公共建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大浴池,修建在一个带柱廊的庭院中央,长11米,宽7米,深2 4米。为防渗水,砌块间作勾缝灌浆处理。据专家推测,这大浴池与宗教活动有关。

上古时期的建筑--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建筑

上古时期的建筑--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建筑

上古时期的建筑--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建筑上古时期的建筑--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建筑一.古代印度建筑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陆,外表像一菱形或钻石形.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印度河.发源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恒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自然条件.印度的北方为喜马拉雅山脉所阻隔;西面的兴都库什山脉,是印度与西方的交通要道,雅利安人就是通过这个要道进入印度的.印度的南半部是三角形的半岛,东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南部的得干高原有森林和矿产,多澡泽草原。

沿海平原区气候宜人。

古代印度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

古代印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的印度河文化时期,有考古挖掘的摩亨佐达罗等古城;第二时期是公元前2000--前500年的吠陀文化时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第三时期为公元前324--前187年的孔雀帝国,这个时期是佛教兴盛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石建寺庙。

公元11--12世纪,伊斯兰教徒先行在印度北部建立了几个王朝。

到公元15世纪末,印度的建筑伊斯兰化了。

印度建筑最重要的建筑是宗教建筑,即使是城市也具有宗教的意味。

马里奥`布萨利指出,印度建筑的“整个建造活动具有一种巫术仪式的意义:首先要用占卜来进行选址,并要将魔鬼、精灵以及除神庙所供主神之外其他的神坻都驱逐出场地,以确保所选地段和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对应关系”。

在马里奥`布萨利看来,印度建筑的基本主题就是对“中心”的表现。

这一主题对于建筑和城市规划都是同样适用的。

每一座寺庙或是宫殿都是一个宇宙轴心、一个神圣的中心,它是天、地,甚至冥世的交汇点。

由于在整个印度地区直至今日都将村落视为人类聚居的基本单元,因此,将这种中心的象征加以拓展,就成了城市平面中反复出现的母题。

这种观念首先是在摩亨佐达罗城得到体现。

公元前3000年在现今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下游有一个城市摩亨佐达罗(Mohenjo Daro),意为“死者之丘”。

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建筑

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建筑

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建筑综述古代印度及东南亚、朝鲜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建筑:一:了解印度建筑就要从泰姬·玛哈尔陵开始说起,泰姬·玛哈尔陵具有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

整座建筑采用白色半透明的大理石砌筑,在蓝天的映衬下表现出洁白晶莹的色泽,再加上水光的倒映,更显得圣洁庄严。

到了傍晚,建筑又泛出与天空一样的黄色来,极富诗意。

建筑本身采用明确的几何造型,突出陵体的厚重、穹顶曲线的柔和和四周圆塔的细高挺拔,彼此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各个部分的尺度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具有优雅的韵律感。

同时建筑的虚实关系也得到着重的表现,小穹顶的下面带有八角形的小亭子,大小拱券门里面是较深的凹廊,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幻,更增添了一种闪烁飘忽的美感。

整个陵墓充满了阿拉伯图案的雕饰,多用彩色的大理石镶嵌而成,有些局部甚至采用宝石。

拱券周围刻有长长的《古兰经》铭文,渲染出一种宗教的气氛。

陵体中央的墓室是一个八角形的大厅,装饰得华丽绝伦,窗户和屏风采用玲珑剔透的薄大理石板,镶嵌着珍珠宝石,光彩夺目,反映了古代印度工匠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

作为四大古国之一的印度,历史悠久,建筑的发展也经历了悠久的历史。

12世纪末开始,一些伊斯兰教的教徒在分裂的印度北方建立了几个小王国,也为印度带来了清真寺、陵墓、经院等新的建筑形式。

后来伊斯兰教的势力在印度日益壮大,到了16世纪中叶,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伊斯兰建筑也由此在印度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有许多中亚、伊朗的匠师来到印度,带来新的工艺,对印度建筑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陵墓、清真寺,同时宫殿、城堡等非宗教的世俗建筑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莫卧儿王朝在阿格拉堡离宫所建的清真寺正门叫布兰—达瓦扎,为八角形平面,中央开了一个巨大的凹廊,门洞处理成火焰形。

这座建筑的构图很严谨,各部分比例经过严格推敲,显得很和谐。

建筑的外观采用红色的砂石,并镶嵌上白色的大理石花纹。

古代印度的历史建筑

古代印度的历史建筑

古代印度的历史建筑古代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许多宏伟壮丽的历史建筑。

这些建筑代表了古代印度人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也是对印度历史的深刻见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古代印度的历史建筑,了解其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

1. 泰姬陵(Taj Mahal)泰姬陵无疑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位于印度北部城市阿格拉,被誉为“爱情之宫”。

泰姬陵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汉为了纪念其去世的妻子姬夫人而兴建的。

这座建筑结合了伊斯兰和印度教的建筑风格,展示了无与伦比的优雅和精密的细节雕刻。

泰姬陵以其白色大理石构成的圆顶、尖顶和华丽的瓦顶而闻名于世。

2. 库特布明阁(Qutub Minar)库特布明阁是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座历史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建筑是伊斯兰教建筑的典型代表,由红色砂岩建造而成。

库特布明阁拥有五层塔楼,高达7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砖和石建筑。

在阳光的照射下,库特布明阁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呈现出壮观的景象。

3. 阿耐斯库特(Ajanta Caves)阿耐斯库特是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古老佛教洞窟遗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这些洞窟壁画栩栩如生,内容包括佛陀的故事、佛教神话和古印度的日常生活场景。

这些壁画的绘制使用了多种颜料和技法,展示了古代印度艺术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

4. 阿格拉堡(Agra Fort)阿格拉堡是位于阿格拉的一座古代堡垒,也是莫卧儿帝国的首都。

这座堡垒建于16世纪,由红色砂岩建造而成,曾作为帝国的行政中心和军事要塞。

阿格拉堡内部有多个宫殿、花园和大门,展示了莫卧儿帝国的壮丽和豪华。

5. 哥德瓦拉寺庙(Golkonda Fort)哥德瓦拉寺庙位于印度的安得拉邦,是一座古老的堡垒和寺庙建筑。

这座建筑以其坚固的石墙、精心设计的城门和壮观的建筑设计而闻名。

哥德瓦拉寺庙还拥有许多庙宇,供奉着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神祗,是宗教和文化交融的象征。

印度的建筑.ppt~RF3b816.TMP

印度的建筑.ppt~RF3b816.TMP

印度教建筑
印度教建筑表面都雕刻着栩栩如 生的人物形象。各式寺庙都有不点灯 的神殿,神殿上部都有尖塔。
印度教建筑——吉登伯勒(lè)姆
伊斯兰建筑
伊斯兰建筑主要类型是清真寺和宫殿。 著名的泰姬(jī)陵、贾(jiǎ)玛清真寺、红堡 都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代表作。
伊斯兰建筑——泰姬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伊斯兰建筑——红堡
印度建筑概况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建筑文化 源远流长,大致有以下几种建筑风格。
佛教建筑 伊斯兰建筑 印度教建筑 锡克教建筑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是原始的木质和土砖建 筑,主要有三种形式:住人的洞穴、 讲经的石洞、佛塔。
佛教建筑——阿旃(zhān)陀石窟(kū)
佛教建筑——桑奇大塔
佛教建筑上的雕刻
伊斯兰建筑——贾玛寺
伊斯兰现代建筑——莲花寺
锡克教建筑代表——大金庙
锡克教大金庙是由锡克教第五代宗师创建的,几经洗劫。1830 年重修时,用了100公斤黄金。无论白天黑夜,任何时间都可 以去大金庙参观,而且从不收费。
泰姬陵
莫卧尔王朝——沙贾汗
贾玛清真寺
红堡
有情有义的建筑狂
莫卧尔王朝
泰姬玛哈尔
沙贾汗国王
看不清楚?走近一点!
泰姬陵寝宫门窗及围屏都是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的小格,墙上用 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
谢谢!

古普塔建筑简介

古普塔建筑简介

古普塔建筑简介印度中北部的笈多王朝(4 世纪至6 世纪)见证了第一个专门建造的印度教(和佛教)寺庙,这些寺庙是从早期的岩石神殿传统演变而来的。

这些寺庙装饰有塔楼和精美的雕刻,通常供奉所有印度教众神。

古普塔建筑在风格、设计和功能方面非常多样化。

笈多建筑的多样性说明印度教寺庙建筑正处于形成阶段,尚未达到后几个世纪的标准化情况。

尽管如此,古普塔时代的建筑对后来的印度寺庙建筑的影响是无可争辩的,并且一直持续到中世纪。

不幸的是,建造的大量笈多寺庙中幸存下来的很少。

古普塔洞穴神社宗教建筑的最早的例子是洞穴寺庙通常有外墙饰以浮雕雕塑和一个刻门口。

在神殿内,放置了诸如湿婆林加(*** )等仪式雕塑,墙壁上装饰着更多神话场景的雕刻。

在中央邦的Udayagiri 发现了著名的例子,其中一个洞穴带有公元401 年的日期标记。

这里的一座神殿是笈多艺术最好的例子之一,这幅著名的浮雕展示了毗湿奴化身为野猪头瓦拉哈。

面板尺寸为 7 x 4 米,中心人物几乎被雕刻成圆形,从宇宙水域出现,击败了蛇形怪物并拯救了女神Bhudevi(地球)。

这个场景是著名的印度教神话,也可能是对笈多国王提供的和平与保护的寓言。

最后,应该提到阿旃陀石窟,这是一排 29 个岩石洞穴,沿着德干西北部的瓦格拉河床峡谷。

从公元前 2 世纪到公元 7 世纪,它们包含了一些最早和最好的印度壁画例子。

题材主要是佛陀生平的场景。

洞穴 1 包含一个典型的 Gupta 风格的圆柱神殿,带有扁平的垫顶柱头。

第 19 窟建于公元 5 世纪,拥有古普塔风格的chaitya(神殿)立面,带有柱状门廊和上方几乎半圆形的大孔。

整个立面覆盖着丰富的雕刻和浮雕板,展示了佛教传说中的场景。

古普塔神庙:材料和特点对洞穴不满意的古普塔人是第一个建造永久性独立印度教寺庙的王朝,因此他们开始了印度寺庙建筑的悠久传统。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印度教寺庙不是为会众而设计的,而是作为神灵的居所(devalaya)。

印度古建筑

印度古建筑

宫殿内墙中央有一个壁龛,前面是国王的大理石宝座,高约3米,上面 刻有花鸟、树木等浮雕,雕工细腻。堡内最豪华的白色大理石宫殿叫枢密 宫,是国王与大臣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全部用 白色大理石建造。三面是方形组成的拱门,一面为透雕方形窗户,外形像 一座雕饰华美的凉亭。宫内原有一座世界闻名的“孔雀王座”,长约2米, 宽1米多,用11.7万克黄金制成,上面镶嵌钻石、翡翠、青玉和其他宝石, 下部镶嵌着黄玉,背部是一棵用各种宝石雕成的树,树上站着一只用彩色 宝石嵌成的孔雀。底座有12块翡翠色石头。台阶用银子铸造。
让人流连忘返。
堡内的建筑物,由多个不同时期
的宫殿组成,并依山势兴建,层层 叠叠,极为壮观,是最典型的 RAJPT风格。里面最为著名的是 1675年建的玻璃的宫殿,宫墙上有 无数面小镜子,在阳光下,流光溢 彩,非常漂亮。其镶嵌镜片和彩色 宝石手法,与阿格拉著名的泰姬陵 如出一辙。只需燃起一点烛光,即 可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堪称世上 绝无仅有的奇观。虽然目前宝石已 改成赝品,但是在黑暗中点燃一盏 烛光,仍可看见镜片经过光线折射 后,有如芒钻漫天飞舞、非常奇妙。 宫殿的拱形屋顶、几何图形的细格 子窗棂、大理石廊柱和花朵植物雕 刻,都是受到莫卧儿建筑风格影响 。
印度德里红堡
印度德里红堡坐落在德里旧城东比 部、亚穆纳河西岸。红堡正名为 “红色城堡”,是一座用赭砂石建 成的壮丽宫殿群,呈不规则八角形, 南北长915米,东西宽548米,高 33.5米。城堡上竖立着用上等白色 大理石筑成的小塔,小塔用黄金、 钻石和宝石镶嵌装饰后,又添加了 多色马赛克,并将每块宝石精心加 工后再嵌入大理石板的凹槽中,最 后抛光,便这些宝石更加平滑光亮。 此外,城堡上还有美丽的亭阁、阳 台和透雕的大理石窗户。红堡有二 大三小5座门,西边的正门拉合尔门 高12.05米,门上建有八角形尖圆楼 房和望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拜伊斯兰教的莫卧儿帝国统治印 度时,各地建造了大量清真寺、陵墓、 经学院和城堡。这些建筑的形制虽受 中亚、波斯的影响,但已具有独立的 特征。穹顶有很大改进,清真寺、陵 墓多以大穹顶为中心作集中式构图,四 角有体形相似的小穹顶衬托。立面设 有尖券的龛。墙体多用紫赭色砂石和 白色大理石装饰。广泛使用大面积的 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筑轮廓饱满,色 彩明朗,装饰华丽,具有强烈的艺术 效果。泰吉•玛哈尔陵(1630~1653)是 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品(见彩 图)。
一、佛教建筑 二、伊斯兰教建筑
三、印度教建筑
四、婆罗门建筑 五、耆那教建筑
六、印度古建筑文化
七,印度的现代建筑文化
一 佛教建筑(公元前300年~公元320年)
• 这种原始的木质和土砖建筑,就目前尚存的最早建筑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 住人的洞穴、凿出的布道讲经的石洞、佛塔。这几种神堂都是为了供大量信 徒聚会而设计的。布道石洞的主要形式和细部沿袭了早期木结构建筑的原型。 佛塔为半球状的坟墩,其四周则有一条供信徒举行祭典仪式时行走的道路, 印度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桑奇佛塔。佛庙是石结构的神堂,其外部大多覆以丰 富的雕饰物。
1631年,美丽的泰姬· 玛哈尔在为她的 丈夫――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王 沙· 贾汗 分娩第14个孩子时难产去世,时年36岁。 死讯传来,沙· 贾汗一夜白头,他发誓要 建一座无与伦比的陵墓以纪念他的亡妻。 于是,他耗竭国库,花费500万卢比巨资, 动用2万名工匠历时20多年修建了这座全 白大石建筑。泰戈尔形容泰姬陵为 “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 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 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 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有 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在表 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 看到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
泰姬陵建筑的艺术水平很高,集中了印度、中东及 波斯的艺术特点。整座建筑体形雄浑高雅,轮廓简洁 明丽。由于它坐落在具有一片常绿的树木和草坪的陵 园内,在碧空和草坪之间,洁白光亮的陵墓更显得肃 穆、端庄、典雅。
人说建筑可以抽象地表达力量,那么伊斯 兰建筑,就是伊斯兰教教徒信仰力量的好表 达。而清真寺,就是伊斯兰建筑的最突出代 表。 一般来说,清真寺的中心是一座有巨型穹 顶的集中式形制大殿,周围有若干小穹顶环 抱,大殿前有一个开阔的广场,尖塔矗立四 边。大殿用石柱撑起,柱头和天花板之间的 结合部以及大殿门窗都广泛应用着各式发劵 ,最为人熟知的是马蹄形发劵和花瓣形劵。 据 传,如果移动阿拉伯国王宫殿顶部的 一块石头,整个建筑便会找到毁坏,这就是 独特的发劵结构。门窗上的木雕窗花,大殿 内的演讲台和凹壁都有精美的阿拉伯纹饰, 墙壁上会用漂亮的字体写着《古兰经》里的 句节,告诫所有教徒,安拉创造了天地万物 ,所有教徒应不分民族,共同诵念证言。

印 度
建 筑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建筑文化源远流长,而建筑架构 是主要由宗教支配。 由于印度在整个当时许多不同的宗教,它有 各种各样的建筑。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是古代世界文明发达地区之一,是佛教、婆罗 门教、耆那教的发祥地,后来又有伊斯兰教流行,留下了丰富多 彩的建筑。

宗教的影响使印度成为我 们这个星球上最暧昧莫测的 国家,马克吐温曾言简意赅 地形容道: 印度,你只要见她就永远难 忘,这里同世界其它地方都 不一样。
陵墓的建筑材料取自世界各地,有印度的黄大理石,巴基斯坦的白大理石,斯 里兰卡的蓝宝石,阿拉伯的珊瑚,伊朗的紫水晶,俄国的孔雀石和中国的翡翠, 集当时印度、波斯、土耳其的能工巧匠之精华修建而成。
陵寝居中,东西两侧各有式样相同的建筑:清真寺和答辩厅。从大门到陵寝之 间有一条用红石筑成的甬道,两旁是人行道。中间有水池和喷泉,池水倒影、 奇花青草、灌木浓荫,相互映辉。甬道末端就是陵墓所在。整座陵墓建在一座 高7米、长95米的白色大理石底基上,上部为一高耸重叠的穹顶,以苍天为 背景,轮廓优美;下部为八角形的陵壁,四面各有一扇高达33米的巨大拱门。 两边的门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镶有《古兰经》经文。 陵寝内有一扇精美的门窗,传说出自中国明代工匠的雕刻。在中央的宫室里则 设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里面放着的就是沙· 贾汉和泰姬的两座大理石棺, 但这两座石棺却不是真的,真棺被安放在地底下的另一间地下室内。石棺上用 翡翠、水晶、玛瑙、珊瑚、孔雀石等价值连城的宝石镶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 工艺精细、色彩华丽,可谓巧夺天工,无与伦比。 从外面看,由于整座陵墓是纯白大理石砌成的,因此,一天当中,随着晨曦、 正午和晚霞三时阳光强弱的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线和色彩变幻莫测,呈现 出不同的奇景。每逢月圆之夜,景色更为迷人。因此沙· 贾汉才会说:“如果 人世间有天堂与乐园,泰姬陵就是这个乐园。” 不难看出,泰姬陵无论构思还是布局都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它充分体现了 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独特魅力。
泰姬陵位于印度阿格拉,主体建筑呈八 角形,中央是高达62米的半球形圆顶,四 周有四座高约41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 立了镶满35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墓碑,台 基宽阔,建筑各部搭配协调,比例匀称。
墓的四周砌有长576米、宽293米的红砂石 围墙,陵园占地17万平方米,其中间有一 个十字形水池,中心为喷泉。从陵园大门 到陵墓,有一条用红石铺成的直长甬道, 甬道尽头就是全部用白大理石砌成的陵墓。 陵墓建筑在一座7米高、95米长的正方形大 理石基座上,寝宫居中,四周各有一座40 米高的圆塔。寝宫高74米,上部为一高耸 的穹顶,下部为八角形陵壁。宫内墙上, 珠宝镶成繁花佳卉,光彩照人。寝宫分五 间宫室,中央宫室里置放着泰姬和沙贾的 大理石石棺。陵墓的东西两侧屹立着两座 形式相同的清真寺翼殿,用红砂石筑成。
二 伊斯兰建筑(公元600~1500年)
• 阿格拉城堡 主要建筑类型是清真寺和宫殿。清真寺的平面布局大都是矩形的庭院,内有 一间祈祷大厅,格局完全对称。外表用琉璃砖,抹灰刻花贴面砖图案或彩色 石条块,装饰富丽堂皇。装饰运用圆形、方形等几何符号构成象征性的图 案,结合叶饰和阿拉伯文字。著名的泰吉玛哈尔陵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代表 作,美轮美奂,无与伦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