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

1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
1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

1.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E.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

1.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C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理在事先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心外无事

E.吾心即宇宙

1.3.以下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BCDE)。

A.“心外无物” B.“天下物皆可理照”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理在事先”

E.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1.4.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有(BCD)。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高于所有具体科学 D.具体科学可以蔑视哲学

E.具体科学需要有哲学的指导

1.5.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BC)。

A.所有唯心主义 B.有些唯心主义

C.所有唯物主义 D.有些唯物主义

E.休谟和康德哲学

1.6.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ABDE)。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具有形而上学性

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E.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1.7.旧历史观的主要缺陷是(CDE)。

A.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 B.不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C.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D.没有找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

E.没有摸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1.8.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CD)。

A.本体论 B.认识论 C.人本主义 D.科学主义 E.理性主义

1.9.下列哲学属于非理性主义的有(BD)。

A.黑格尔哲学 B.唯意志主义 C.贝克莱主义 D.弗洛伊德主义 E.存在主义1.10.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表现的有(BDE)。

A.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 B.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 D.实现厂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E.实现了唯物的自然观和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

1.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BD)。

A.强调发展和变化的观点 B.公然申明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C.强调入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 D.主张理论来源实践又为实践服务

E.主张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1.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引起了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ABDE)。

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B.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C.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D.建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E.使被剥削、被统治的劳动者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世界观理论体系

1.13.下列哲学流派属于人本主义的有(AD)。

A.唯意志主义 B.马赫主义 C.存在主义 D.贝克莱主义 E.逻辑实证主义

1.14.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科学主义的有(DE)。

A.存在主义 B.生命哲学 C.唯意志主义 D.实用主义 E.逻辑实证主义

1.1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自然科学前提是(ABE)。

A.生物进化论 B.细胞学说 C.信息科学 D.控制论 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BC)。

A.直观性 B.非科学性 C.辩证性 D.机械性 E.形而上学性

1.17.当今科技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有(ABE)。

A.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B.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C.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 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E.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1.18.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出现过三种主要形态(ACD)。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E.原子唯物主义

1.19.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两个结合和统一是指(BC)。

A.认识与思维的结合和统一 B.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

C.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和统 D.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和统一E.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结合和统一

1.20.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是(DE)。

A.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 B.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 C.李大钊的唯物史观

D.毛泽东思想 E.邓小平理论

第二章

2.1.以下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有(ACDE)。

A.“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B.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C.水是原初物质D.物质是指水土气风 E.火是万物的本原

2.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ABDE)。

A.无不运动的物质 B.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C.运动就是物质

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E.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2.3.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BDE)。

A.绝对不动 B.运动的特殊形式 C.永恒不变

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E.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

2.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ABC)。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 E.物质不一定都在运动

2.5.时间的特性是(BCDE)。

A.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均匀地流逝 B.持续性 C.顺序性

D.一维性 E.物质的存在方式

2.6.空间的特性是(ABC)。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三维性

D.绝对的空无 E.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2.7.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ACD)。

A.劳动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B.在社会中不存在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D.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E.社会中不存在物质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

2.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不存在,这种观点是(ABD)。

A.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B.彻底的无神论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E.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9.从起源上看,意识是(ABC)。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的产物 C.物质的最高产物

D.精神的产物 E.人脑的分泌物

2.10.意识的本质是(BC)。

A.人的精神的特质 B.人脑的机能 C.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一切动物大脑的功能 E.对客观世界直接感知

2.11.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为(ABCDE)。

A.反映客观世界 B.创造客观世界 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影响主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E.观念地再现客观世界

2.1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的有(ACE)。

A.创造客观世界 B.为自然界立法 C.确立目的和计划

D.确立事物的秩序 E.创造理论体系

2.13.下列活动属于人有意识的活动有(AD)。

A.三思而后行 B.趋利避害 C.饥不择食

D.眉头一皱计上头 E.饮食和生育

2.14.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ABCE)。

A.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 B.人有生而知之者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器官 E.意识的内容来源于人脑

2.15.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指(BCE)。

A.意识是否正确 B.意识是否掌握群众 C.必要的物质手段

D.社会实践 E.意识是否具有主观性

2.16.规律的特点有(ACDE)。

A.客观性 B.无条件性 C.稳定性和重复性 D.普遍性 E.具体性

2.17.下列观点属于唯心论的一元论的有(BDE)。

A.“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B.“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五天地,无人无物”

C.原子是“宇宙之砖”

D.“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E.绝对观念派生万事万物

2.18.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ACE)。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客观规律不能违背,所以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土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越是强调客观规律就越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E.越是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2.19.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BCDE)。

A.抛弃一切理论 B.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C.坚持唯物论的一元论

D.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E.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第三章

3.1.唯物辩证法认为(ABDE)。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普遍的

B.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

C.事物的一切联系都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E.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3.2.否认客观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CDE)。

A.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B.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时空联系是人的感性直观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的

D.因果联系是人的先验的知性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的

E.人借助于逻辑思维才把事物联系起来

3.3.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ACDE)。

A.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B.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

C.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D.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

E.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3.4.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ABCD)。

A.客观存在的 B.复杂多样的

C.可以改变的 D.可以创造的

E.可以随意选择的

3.5.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ADE)。

A.系统论不能取代唯物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可以取代系统论

C.系统论高于唯物辩证法

D.系统论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E.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3.6.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BCE)。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

D.发展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移

E.新陈代谢就是发展

3.7.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因为(ABE)。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旧事物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C.新事物出现时力量大于旧事物

D.新事物产生时比旧事物更完善

E.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3.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在于主张(ABCE)。

A.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存在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其内部矛盾,还是外力推动的

D.事物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

E.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僵死不变的堆积

3.9.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ABCDE)。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它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E.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3.10.可以把发展理解为(ACDE)。

A.事物自己的前进运动

B.事物数量的增减

C.事物运动过程的飞跃

D.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

E.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

3.11.辩证矛盾是指(AB)。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

B.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C.思维中的前后不一致

D.主观上发生的错误

E.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性质

3.1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包括矛盾双方(ABCD)。

A.相互联系 B.相互依存

C.相互贯通 D.相互渗透

E.相互排斥

3.13.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的是(ABCDE)。

A.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

B.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

C.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

D.生物体内同化与异化的区别

E.物理现象中的吸引与排斥的对立

3.1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ABCD)。

A.它们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

B.它们在事物矛盾运动中所处地位不同

C.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斗争性是五条件的

D.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E.同一性推动量变,斗争性实现质变

3.1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表明(CD)。

A.斗争本身就是发展

B.矛盾斗争越激烈,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C.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D.只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E.矛盾双方得到调和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3.16.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D)。

A.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B.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C.实现事物的质变

D.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

3.17.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DE)。

A.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

B.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矛盾双方转化的方向

D.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量变

E.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18.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ABDE)。

A.内因是内部矛盾,外因是外部矛盾

B.在事物发展中,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C.在一般情况下,对事物的发展来说,内因是不可缺少的,外因起决定作用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E.内因和外因既对立又统一

3.19.矛盾的普遍性表明(ABCDE)。

A.矛盾无处不在

B.矛盾无对不有

C.任何事物都有矛盾

D.认识事物就是要分析矛盾

E.解决问题就是要解决矛盾

3.20.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十分重要,因为(ABCE)。

A.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B.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根本方法

D.用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矛盾

E.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CDE)。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E.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22.“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CE)。

A.个性与共性的联系

B.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

C.个别与一般的联系

D.次要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联系

E.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

3.2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BCDE)。

A.矛盾同一性的重要表现

B.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C.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D.指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力量不平衡

E.指在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发展不平衡

3.24.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主要哲学根据是(BD)。A.质与量统一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C.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E.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3.25.质和事物的关系是(ABD)。

A.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B.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质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D.质和事物是不能分离的

E.质就是事物的属性

3.26.事物的质和量都是(BC)。

A.同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的 B.多方面的 C.客观的

D.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E.事物的外在表现

3.27.事物的度是指(AB)。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

B.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C.质变和量变的对立统一

D.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E.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的最高界限

3.28.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处于(AB)。

A.相对静止状态

B.连续性的变化

C.显著变动状态

D.突破了事物度的变化

E.渐进过程的中断

3.2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表现为(ABCD)。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

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E.任何量变都引起质变

3.30.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就会导致(ABDE)。

A.庸俗进化论 B.激变论 C.经验论 D.冒险主义 E.改良主义

3.31.下列现象中属于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是(AD)。A.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

B.生产力不断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C.积小流成江海

D.同样数量和素质的劳动力由于劳动组合不同产生不同质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果

E.水温降低到一定程度使水从液态变为固态

3.32.下列现象中属于不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是(BCE)。

A.自然界中的地震

B.由旧物种发展为新物种

C.由猿转变为人

D.阶级社会中的军事冲突

E.科技革命

3.33.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表现为(AD)。

A.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B.质变后引起新的量变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

E.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复杂多样

3.3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ABC)。

A.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C.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D.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E.在任何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3.35.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BC)。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

C.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

D.否定是扬弃

E.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36.下列命题中符合辩证否定观的有(ABD)。

A.推陈出新 B.古为今用 C.全盘西化

D.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E.批判和抵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化

3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E)。

A.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B.直线前进的过程

C.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过程

D.循环往复的过程

E.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3.38.否定之否定规律具体表现形式的特殊性表明(ABCE)。A.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B.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

C.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单纯的证明工具

D.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看作是普遍规律

E.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公式到处乱套

3.39.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因果联系(ADE)。

A.物体受热,体积膨胀

B.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C.白昼与黑夜先后相继

D.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E.生态平衡的破坏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3.40.因果联系的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主要的类型是(ABCDE)。

A.同因异果 B.同果异因

C.多因多果 D.一果多因

E.复合因果

3.41.下列观点中否定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有(CDE)。

A.任何现象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

B.任何因果联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因果联系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心理习惯

D.原因和结果是人用来整理感觉经验的一种先天知性形式

E.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中产生的

3.4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区别在于(ACDE)。

A.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不确定的趋势

B.必然性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偶然性的存在是没有原因的

C.必然性是由根本矛盾引起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引起的

D.必然性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居于服从地位

E.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

3.4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表现在(ABE)。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B.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目己的存在和发展开辟道路

C.必然性是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D.必然性背后隐藏着偶然性并受其制约

E.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44.“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中,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这种观点是(ABE)。

A.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B.把因果联系与必然联系相混淆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

E.把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

3.45.全面理解可能性范畴,必须区分(ABCE)。A.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D.有根据的可能性和无根据的可能性

E.可能性的大小

3.46.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的封建残余因素是(CD)。A.现实性

B.有内在根据的存在

C.现存的东西

D.丧失了存在必然性的东西

E.没有原因的现象

3.47.唯物辩证法认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是(CD)。A.现实的可能性 B.好的可能性

C.现实性 D.现实的东西

E.可能的东西

3.48.下列现象中属于事物的内容的有(ACE)。A.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

B.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

C.社会形态中的经济基础

D.社会形态中的上层建筑

E.语言表达的思维

3.49.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在(ABCD)。A.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B.同一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

C.新内容可以用旧形式

D.旧内容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

E.丰富的形式决定内容的无限多样

3.50.割裂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会导致(CDE)。

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宿命论

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D.形式主义

E.形式虚无主义

3.51.本质是指(ACE)。

A.事物的根本性质

B.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总和

C.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D.事物内在的规定性

E.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3.52.列宁说:“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这表明(BDE)。A.现象就是本质

B.本质和现象相互依存

C.本质和现象是并列关系

D.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现象表现出来

E.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

第四章

4.1.实践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它是(ACE)。

A.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B.人类的纯思维活动

C.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动物的本能活动

E.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4.2.下列活动哪些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ADE)。

A.农民种地

B.医生诊病

C.学生读书

D.司法人员办案

E.科学家做实验

4.3.关于认识主体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BCE)。

A.认识的主体必须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B.认识的主体必须是社会的存在物

C.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

D.认识的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事物

E.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集团和类三种形式

4.4.对于研究者来说下列现象属于认识的客体(ABCDE)。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现实的人

D.主观精神

E.客观化精神

4.5.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BCD)。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E.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4.6.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CD)。

A.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过程

B.认识是人脑中固有的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认识能够与被认识对象相一致

E.认识来源于某种“客观精神”

4.7.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BE)。

A.柏拉图

B.康德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E.休谟

4.8.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坚持(ABCDE)。

A.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B.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D.世界是可知的

E.实践与认识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4.9.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DE)。

A.不坚持从物到思想的认识路线

B.不坚持可知论

C.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4.10.必须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因为(AE)。

A.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C.感性认识不可靠,理性认识才可靠

D.理性认识不可靠,感性认识才可靠

E.要反映事物本质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4.11.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CDE)。

A.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在理论转化为大规模的实践以前,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

C.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E.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1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意义在于使理性认识(ABCD)。

A.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B.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

C.接受实践的检验

D.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E.起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4.13.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ABCD)。A.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B.人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C.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

D.认识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

E.人的认识能力往往是不可靠的

4.14.每一个具体真理都具有(ABDE)。

A.同其对象的符合性

B.客观性

C.阶级性

D.正确性

E.绝对性和相对性

4.15.“有用就是真理”这种真理观是(ADE)。

A.主观真理观

B.客观真理观

C.唯物主义真理观

D.唯心主义真理观

E.实用主义真理观

4.16.真理与谬误之间(ABCDE)。

A.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

B.二者又是统一的

C.相比较而存在

D.相斗争而发展

E.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17.下列论断错误的有(CDE)。

A.凡真理必有用

B.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公认的看法就是真理

D.真理因人而异

E.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4.18.真理的绝对性表明(ABD)。

A.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

C.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有限性

D.真理的客观性和世界的可知性

E.真理的主观性和近似性

4.19.真理的相对性是指(ABDE)。

A.相对真理

B.真理的近似性

C.真理包含谬误

D.任何真理只能是对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反映

E.任何真理只能是对事物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

4.2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现在(ABCDE)。A.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或两个方面

B.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

C.真理的相对性包含着绝对性的成分

D.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E.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

4.21.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于(ABDE)。

A.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

B.主观主义的片面性

C.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D.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E.否认真理的具体性

4.2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它(ABCDE)。

A.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C.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的品格

D.能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同它的对象相符合

E.能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并把原先的理论与之相对照,从而判定理论是否正确4.23.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这是因为(DE)。

A.实践能对人们的一切认识作出确定的检验

B.有些认识是实践根本无法检验的

C.不同的人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D.实践活动的具体性、历史性

E.经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具有近似的正确性,仍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第五章

5.1.在猿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表现在(ABCDE)。

A.劳动创造了人脑

B.劳动使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

C.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D.劳动产生了意识和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

E.劳动形成了社会关系

5.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ABDE)。

A.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

B.劳动创造人本身

C.劳动具有社会性,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D.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E.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

5.3.人类不同于动物主要在于(ABCD)。

A.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B.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C.人类活动具有社会性

D.人类能够改变自然支配自然

E.人类活动的经验和技能主要通过先天本能的方式继承

5.4.生态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BCDE)。

A.生产者 B.消费者 C.还原者 D.分解者 E.非生物环境

5.5.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E)。

A.空气污染严重 B.世界性水源危机

C.森林惨遭毁灭 D.物种不断减少

E.臭氧层变薄

5.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ABE)。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国家政权 D.科学知识 E.生产方式

5.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ABC)。

A.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C.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社会发展

D.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E.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5.8.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D)。A.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

B.人口生产始终是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

C.人口生产只是在一定阶段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D.生育后代是人口生产的必要环节

E.人口生产较少重复性和渐进性

5.9.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ABE)。

A.它不是引起革命的根源

B.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它不是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D.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E.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5.10.人口因素只有通过物质生产才能对社会发展发生影响,因为(ABCDE)。A.人口生产受物质生产制约

B.物质生产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状况

D.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

E.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的婚姻家庭形式

5.1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AE)。

A.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也就越大

B.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就越合理

C.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就越不合理

D.对地理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

E.人类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就越广泛

5.1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E)。A.它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B.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它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六章

6.1.社会的基本结构是(ABC)。

A.社会的经济结构

B.社会的政治结构

C.社会的意识结构

D.生产力系统结构

E.生产关系体系结构

6.2.依据生产关系性质划分的五种社会形态包括(AB)。

A.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C.自然经济社会

D.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E.信息社会

6.3.技术社会形态包括(CDE)。

A.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B.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

C.渔猎社会、农业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6.4.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四类因素是(ABCD)。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E.生产资料因素

6.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BC)。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交换以及分配方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D.人与自然的关系

E.物质生产过程中各种关系的总和

6.6.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包括(BD)。

A.纳入生产过程的劳动资料

B.纳入生产过程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

C.进入生产过程从事劳动实践的劳动者

D.经过加工的原材料

E.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实体

6.7.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AB)。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B.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C.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D.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E.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6.8.国家的职能是由(BE)。

A.民族的特点决定的

B.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统治阶级的愿望决定的

D.文化传统决定的

E.国体决定的

6.9.社会心理是(ABDE)。

A.初级形式的社会意识

B.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

C.无阶级性的社会意识

D.不系统的社会意识

E.表现在人们情感、习俗中的社会意识

6.10.群体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关系表现为(CDE)。

A.群体意识具有社会性、个人意识不具有社会性

B.群体意识不存在于个人意识之中

C.个人意识是意识的个性特征,群体意识是意识的共性特征D.个人意识受着群体意识的制约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答: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就是哲学得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λ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λ 2 简述唯物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答:唯物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就是:世界得本质就是物质得;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就是意识得根源。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λ第一种形态就是古代朴素唯物注意。 唯物主义发展得第二个形态就是近代得形而上学唯物主义。λ λ第三种历史形态就是现代得辨正唯物注意与历史唯物主义。 3 简述唯心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态 答:唯心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就是:世界得本源就是精神一时;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 λ第一种就是主观唯心注意。它得特点就是把主管精神、主观意识当成世界得本源。 λ第二种就是客观唯心注意。它得特点就是把某种脱离人得“客观精神”瞧作世界得本原。 4 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与存在得根源就是什么? 答: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与存在得根源有两个方面: λ认识论根源就是指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得可能。人得认识并不就是一条直线,如果把认识得某一特征、方面、夸大为脱离了物质得、绝对,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得泥坑。 λ唯心主义产生与存在得社会根源:①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得作用提供了条件。②在阶级存在得社会里,唯心注意受到没落得、反动得阶级得支持与利用。 5 马可就是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得唯物主意哲学得主要缺陷就是什么? 答:①具有机械性。

②具有形而上学性。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瞧作就是孤立得静止得、不变得。 ③具有不彻底性。 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产生就是哲学得革命变革 答:①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在科学得基础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结合起来,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得结合与统一。 ②历史唯物主义同剩余价值学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③它把哲学得研究对象确定为自然社会与思维发展得一般规律,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得关系问题。 7 简述唯物主义物质观得发展 答:唯物主义物质观得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得阶段: 第一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得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得实物。 第二到了近代,产生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得物质观。λ 第三λ辩证唯物主义得物质观。物质就是标志客观实在得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就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得,它不依赖于我们得感觉而存在,为我们得感觉所复写、影射、反映。 8 简述运动就是物质得根本属性,简述物质与运动得关系 答:①运动就是物质得存在方式,就是标志世界上一切实物与现象变化与发展得过程。 ②物质就是运动着得物质,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③物质就是运动得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得运动 9 简述运动与静止得辩证关系及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得错误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就是运动得一种特殊形式,它包括一下两点涵义: 第一λ指在机械运动形式下,相对于某一参考系,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第二就是指一事物处于变量过程中,未发生质得变化。λ 运动与静止得关系: λ第一运动与静止就是对立得,表现在运动就是无条件得,静止就是有条件得。 第二λ运动与静止又就是统一得,表现为运动与静止得相互依赖与相互渗透。 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得错误就是割裂运动与静止得辩证统一关系。前者夸大事物得运动与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引导同学们进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

二、复习预习 政治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三、知识讲解 考点1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指导生活。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需要进行专门学习才能获得,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①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简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a、内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个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c、作用:同一性,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d、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办法: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有了正确对事物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一般来说,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顽疾。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教材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生分析 对于本框的知识,学生了解的并不多,但是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引导学生追问并总结。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人类所从事的两大基本活动,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重要性。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能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哲学思维能力,能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方式 讲授法、学生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言论。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1.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1.“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从哲学上看,这句歌词反映了(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这句话探讨了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①③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A.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非辩证关系问题,①错误。②是正确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故③⑤错误,④正确。 3.2016年12月14~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从哲学角度来说,这体现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 答案B 解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在哲学上就是要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 本问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只有经过专门家加工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哲学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指人的精神或意识;存在这里是指物质和自然界。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谁是本原的,谁是派生的。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简述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简述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答: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过三种形态。它们是: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这是指在人类早期生产和科学均不发达的条件下,通过对人们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世界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实物当作世界本原的哲学。例如古希腊有哲学家把水当作万事万物的本原;也有哲学家把水、土、气、风当作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有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当作世界的本原。 (2)机械唯物主义,也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是到了近代生产和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经验和科学实验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提出原子是万事万物本原的哲学。 (3)现代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生产和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都发展了的条件下,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崭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3.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把精神、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东西。不同点(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致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其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 4.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梳理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梳理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一方面更为根本。(3)由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相反;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知论,可知论认为人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世界。 2.什么是哲学?它与世界观的关系怎样?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3.试论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使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是指: (1)它是完备和彻底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 (2)它不仅以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为基础,随着的的科学的进步而发展,而且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自然、、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指: (1)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 (2)它以无产阶级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无产阶级是变革旧世界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目的,二者统一变革旧世界的实践。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新事物就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有新的结构与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与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就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与功能已不适应环境与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就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就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就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简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与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就是理解这些规律与范畴“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就是十分重要的。 2、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a、内涵: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与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个含义,一就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就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联系: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就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c、作用:同一性,第一,同一性就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就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与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二、矛盾双方的斗争,就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d、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就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目的。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就是说人在规律面前就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自然与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就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办法: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有了正确对事物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物质手段。一般来说,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就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也就就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顽疾。 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自唱借机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机器大生产反而使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本教学设计使用人教版教材,属于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该内容是《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的知识起点,对于学生认知哲学问题学习哲学知识是入门课。教学安排1课时。 2、本框题包括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题中,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1、学习者是高二普通中学的学生。 2、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对世界的本质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3、但如何运用所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探究世界的本质问题知识储备不足,无论在智力因素还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还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开展探究存在相当的难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二)能力目标 掌握简单的哲学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2、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通过上学期文化生活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坛经》中的一则哲理小故事。 (播放视频《仁者心动》)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是风动幡动还是仁者心动?是风动幡动引起了仁者心动,还是仁者心动引起了风动幡动?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时,通过趣味视频导入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化抽象为具体,设置问题:是先有猫呢,还是先有人脑中猫的形象呢??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引出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在哲学上,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强调存在第一性,

第三讲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讲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们通过绪论部分的学习,已经初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含义。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总体的认识和了解,从今天开始我们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首先是哲学,教材的前三章就是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从今天开始学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要明确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正确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按照我们的讲课顺序,今天来学习第三讲: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古希腊时,有位大哲学家叫苏格拉底,他很有学问。有一天,一个青年来找他,说:“苏格拉底,我想跟你学哲学。”苏格拉底问他:“你究竟想学到什么?学了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了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学了商业,可以去赚钱。那么你学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青年无法回答。 事实上,一提到哲学,我们也经常困惑不解,总是在问:究竟什么是哲学?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前者称为事实判断,是问哲学是什么样的学问;后者称为价值判断,是问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处?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下分析。 1、哲学的来源 (1)、从词源上看。 在西方,“哲学”一词,英文为:philosophy。最早源于古希腊语,后来经过拉丁化为“philosophia”。原意由“爱”philia 和“智慧”sophia 两部分组成,意为“爱智慧”。 “爱”,在古希腊不单单表示为一种情爱、友爱,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力量。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认为整个世界是由土、气、水、火四种元素构成的,这四种元素按照一定比例根据两种不同的力量关系推动事物的形成与灭亡。这两种力量一个称之为爱,一个称之为恨。其中,推动事物聚合到一起的力量称为爱,导致事物分化瓦解的力量称为恨。爱智慧之爱,就是一种促使智慧形成的力量,是一种促使新思想、新观念形成的力量。爱智慧就是要执著智慧、追问智慧、探求智慧。 智慧称为sophia。前几年有一本畅销书,叫做《苏菲的日记》,有些人误以为所写的内容是关于一个漂亮女孩内心感受的日记,争相拜读,拿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本以日记的方式撰写的哲学史,里面都是哲学故事,是关于智慧的日记。在古希腊,智慧是指一种有灵性的东西spiritul,是指像神明一样对万事万物的通灵觉悟。 在中国,哲学也是智慧之学的意思。《尔雅》和《说文解字》都解释说:“哲,智也。”关于哲学,中国先秦时期称为“道”、“道学”、“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玄学”,宋明时期改称“理学”。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都是哲学思想。进一步来说,在中国古代,有修性的人分为三种:知人、智人和圣人。知人,一般是有一点点学问的人;智人是有较多学问的人;圣人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智者不如圣人。因为,智,见而知之;圣,闻而知之。智,知人道;圣,知天道。“圣”还是要比“智”高超一些,中国哲学不仅仅是智慧之学,更是圣人之学。 可以说,中国一直有哲学思想,只是没有“哲学”这个称谓而已。 “哲学”这个汉语词,最早是从日本中介过来的。19世纪40-50年代,西方国家通过侵略战争同时敲开了中国和日本的大门,中国拒绝了西方,日本却走进了西方,先后派出大批使者、使团、学者到欧洲各国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同时也把西方思想,包括哲学带回了日本。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的研究者西周在翻译西语philosophy时,翻遍了日本词典,一时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 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前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后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马克思确认社会生活的在本质上市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的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省会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的进步。 4.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 规律的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如何理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6.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他们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不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的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一、教学课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授新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哲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二)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教师讲解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的问题上,有没有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么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 (二)讲授新课 教师:好了,我想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刚才老师提问的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那好既然知道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他包括哪些内容呢? 教师:范缜大家知道吧,他是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扔坚持反对佛教,并着《神灭论》。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的问题。那好,我想问大家一下,这里的形是什么呢? 学生:形是指物质存在的东西。 教师:很好,我们把它归纳成是物质。(物质,副板书)那么,上面的神指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答: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 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是或者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意义:①理论上,是划分唯物主义与维新主义的标准。②这是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 ③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和思想理论来源。 答: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思想理论来源: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①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②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3.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页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 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 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途径。 答: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知道、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实现途径:①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能动性的前提。②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是其重要条件。③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客观 世界的改造。 5. 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原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皆有,普通人们的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而哲学则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关于世界的最一般的问题。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存在着区别。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存在着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我们既要反对用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又要反对取消哲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 3.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含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 2.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构成的对立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主张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3.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一方面是主要的。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习题

1.2009的时候,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曾携其作品《易经的奥秘》登陆央视《百家讲坛》。该作品中,《易经》的成书、阴阳的由来、八卦的成图以及卦的解读等都突出表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即两者谁为第一性,谁先谁后的问题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即两者谁为第一性,谁先谁后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所以A\B均不全面,不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排除。本题选C。 2.某位学者问一位农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农民工答道:“打工,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回答:“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学者的观点A.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分歧的正确理解 B.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把追求满足或者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D.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解析】学者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把追求精神满足或物质满足作为划

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C当选。 3.考试来临时,会有少总会考生在QQ空间分离下图,还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会选择另一种心理解压方式——到寺庙烧香许愿,他们认为这样会保证考试顺利通过。他们的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解析】依据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其中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题中部分考生和家长认为神灵决定考试成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所以选D。 4.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范缜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贡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材料中二人的观点都是对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解析】范缜认为“形”决定“神”,即物质决定意识;贝克莱认为“观念”、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7分) 41、(l)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分)(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 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分)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分)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7分) 42、(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 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3分)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分) 43、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6分) 43、(l)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1分)(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 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分) (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 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2分) 4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6分) 44(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2分)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的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2分)(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 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 46、47三题中任何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4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45、(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 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分)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一、考点突破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重难点提示 1.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要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即意识,存在即物质。故也可说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 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阵营。 【重要提示】 认为物质与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 二者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成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持可知论的观点,但也有个别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持不可知论的观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 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 乐全矣!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两人的辩论题小而旨大,辩题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能不能知道鱼儿是否快乐,如果认为因为我本身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我也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我不是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事物,所以我除了我之外什么也不知道,什么都不可能认识。这显然是不可知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核心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