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纤维化共39页文档

合集下载

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硬化的有效方法作者:陈景寿许多研究提示,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是一种检测肝纤维化的无创方法,有望替代肝活检。

美国学者Talwalkar等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超声的瞬时弹性成像可能是临床检测肝硬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5(10)∶1214]研究者应用手工目录搜索和电子搜索的方式,收集应用瞬时弹性成像和肝活检的方法检测肝纤维化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综合各研究中瞬时弹性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似然比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共纳入9项研究,Ⅵ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混合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7%[95%可信区间(CI)为84%~90%]、91%(95% CI为89%~92%)、11.7(95% CI为7.9~17.1)和0.14(95% CI 为0.10~0.20)。

在其中7项调查研究中,Ⅱ~Ⅳ期肝纤维化的混合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95%CI为67%~73%)、84%(95%CI为80%~88%)、4.2(95% CI为2.4~7.2)和0.31(95% CI为0.23~0.43)。

诊断界值(cut-off值)偏倚是导致这两组混合结果具有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陈景寿)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是以超声检查为基础,通过肝硬度测量,对慢性肝病患者作出肝纤维化的诊断,并由此给出分级。

它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产生超声波并作为超声波接收器的换能器;位于换能器上发出低频震动波的探针;可以记录数据的软件程序。

仪器配有的软件程序将低频超声波在肝组织内的运行速度,通过专用的运算系统,换算成肝组织弹性。

弹性数值越大,肝组织质地就越硬。

测量时,患者仰卧,右手放在头后,暴露胸部肝右叶区的肋间隙。

换能探头将紧贴肋间隙皮肤做检查。

每名患者需测10个点,每点测定时间不到20秒,整个检查时间不到10分钟。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年)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年)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年)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临床应用共识专家委员会肝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向肝硬化发展的病理过程。

肝纤维化程度是各种慢性肝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评价有助于指导临床的诊疗。

目前评价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仍然是肝脏活检的肝病理学检测。

但肝活检是有创的,且由于肝脏病变可能不均匀,单个肝组织活检标本不一定能全面反映肝脏整体纤维化程度,不同阅片人判定的结果可能会有一定偏差等,此外尚不好满足目前临床上所需的多次动态检查的应用。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TE)通过测量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从而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由于其具有无创、简便、快速、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的特点,目前已被AASLD、EASL及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为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纤维化临床评估的重要手段。

2013年《中华肝脏病杂志》发表了“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纤维化专家意见”,同年澳大利亚肝病协会(ALA)在墨尔本澳大利亚胃肠病学周(AGW)上也发布了“TE 用于临床实践的专家共识”[1]。

随着该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近年来又有一些新进展。

为此,《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和《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组织全国部分专家,结合最新研究的相关资料,对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广泛讨论并形成此共识,以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指导文献。

本《共识》资料来源包括:① Pubmed截止至2015年3月关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的文献;②中文数据库中关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的文献;③截止至2015年3月AASLD、EASL、APASL及澳大利亚肝病学会(ALA)年会会议摘要、指南;④专家的个人经验与意见。

相应证据及推荐等级见表1。

《共识》经专家委员会讨论,可作为TE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指导。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用Fibroscan分别对同期健康体检者、HBV 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各300例进行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values,LSM)测定,然后分析各组患者间LSM有否差异。

结果:肝硬化患者LSM值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HBV 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SM值也明显高于HBV 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携带者LSM值高于同期健康体检者。

结论:Fibroscan检查有助于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Application of FibroScan in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LI Hong lan,TAN Qi liangThe DaZhou Central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Sichuan,DaZhou,635000【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nsient elastography(FibroScan)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Methods:Use FibroScan respectively on healthy subjec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HBV carriers,chronic hepatitis B,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the 300 cases of liver stiffness value determination of liver stiffness values,LSM),then analysis between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SM whether the difference.Results: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LSM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HBV carriers,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LSM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BV carriers,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HBV carriers LSM value higher than the same period in health examination. Conclusions:Fibroscan examination is helpful to the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which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FibroScan;chronic hepatitis B;liver fibrosis【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51-02肝纤维化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肝脏损害和炎症,在修复过程中导致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过程。

瞬时弹性成像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浅析

瞬时弹性成像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浅析

瞬时弹性成像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浅析宋洋【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1520-1521)【作者】宋洋【作者单位】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长春 130062【正文语种】中文目前,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经皮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但因为病理穿刺本身作为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并发症及相关风险,很难多次进行。

肝纤维化程度作为一项对慢性肝病防治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理应尽可能及时和准确的评估[1]。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FS)是一种新型的建立在超声诊断基础上的快速、便捷、非创伤性肝纤维化检测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应用一维脉冲超声切割波在肝组织内运行的速度换算成弹力数值,数值越大,反映弹性波的传播越快。

FS主要检测肝组织的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研究对我院临床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行FS检测的同时,进行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将LSM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8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1例,年龄在22-56岁之间,平均30.32±11.45岁。

并排除患有其他腹腔器官相关并发症,或曾经进行过腹部手术的患者。

1.2 方法1.2.1 肝脏硬度检测采用法国Echosens公司生产的测定肝组织弹性的专用仪器,嘱咐患者平卧位,双手置于头部,向左侧倾斜使肋间隙增宽,检测点选择在右侧腋前线至腋中线第7、8、9肋间间隙,探头与肝右叶表面垂直按动按钮,通过使用50Hz的低频脉冲振动波,连续有效的检测10次,取中位数为最终测定结果,并且以弹性值(KPa)来表示,最后检测要求成功率要大于60%,偏差要小于中位数据1/3。

瞬时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瞬时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瞬时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张凯;李征;陈红【摘要】肝纤维化是对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损伤的可逆的修复反应,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其严重程度决定着肝病的诊治及预后.肝活检目前仍为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存在有创性、取样误差、患者不易接受等局限性,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无创诊断方法.目前研究最多的无创诊断方法是瞬时弹性成像和血清学指标,但血清学指标研究尚无满意结果,瞬时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方便、无创、经济、可重复的诊断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现将瞬时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3(016)030【总页数】3页(P3630-3632)【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肝硬化;诊断【作者】张凯;李征;陈红【作者单位】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肝纤维化是机体对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肝内纤维生成与降解失衡导致细胞外基质过于沉积的结果,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现已证明肝纤维化是可逆的[1],因此早期明确肝纤维化程度并及时逆转对慢性肝病的诊治及预后意义重大。

肝活检目前仍为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存在很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有创性、取样误差、患者不易接受、潜在风险、观察值变异、昂贵、可重复性差[2-3]。

这些局限性迫使更多学者寻找一种无创的能准确评价肝纤维化的方法以代替肝活检。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瞬时弹性成像 (transient elastography,TE)和血清学指标。

血清学指标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但其评价肝纤维化的研究至今未取得满意结果。

而TE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方便、无创、经济、可重复的诊断技术[2],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瞬时弹性波扫描仪的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瞬时弹性波扫描仪的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瞬时弹性波扫描仪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波扫描仪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年-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瞬时弹性波扫描仪对患者进行肝脏硬度(LSM)测量,取连续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并对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检查和上腹部核磁共振成像并检查。

对比两种检查诊断的符合率。

结果:经过肝脏硬度测量,重度肝纤维化患者LSM值显著高于轻度肝纤维化和中度肝纤维化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LSM值与血清学肝纤谱之间诊断符合率为87.8%,行上腹部MRI检查的患者中,检查结果提示二者诊断肝硬化的符合率为79.2%,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瞬时弹性波扫描仪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患者无创伤,诊断符合率高,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瞬时弹性波扫描仪;应用肝脏纤维化程度一直被公认是判断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金标准”,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一种创伤检查,需要通过穿刺获取肝脏活体组织,取样不均匀会导致检查不确切[1]。

肝脏纤维化血清指标对患者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具有较为准确的判断,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瞬时弹性波扫描仪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通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影像学检查和肝脏硬度值的测量能够在无创的情况下准确判断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2]。

我院在2015年10年-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年-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男女例数比为77:47,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8.6±4.8)岁,患者均符合“金标准”诊断标准,且同意接受肝病理学检查,排除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酒精肝肝炎患者[3]。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作者:杨薇李源杨永林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09期【摘要】目前肝活检仍然是检测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具有有创性、取样误差、重复性差等多种缺点,患者不易接受,限制了临床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广大学者开始关注对肝纤维化的无创性研究,本文旨在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原理、准确性及其局限性和其展望。

【关键词】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肝纤维化;肝硬化【中图分类号】R575.2;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9..02肝纤维化是我们机体对各种病因所导致慢性肝损伤的一种自我修复反应,是肝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

由于其具有可逆性[1-2],因此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利于临床治疗,更对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肝活检被认为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有创性、取样误差、患者不易接受、潜在风险、观察值变异、昂贵、可重复性差等,临床应用范围较前明显减少。

传统的肝功化验转氨酶,无法提供准确提供肝纤维化的信息。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的关注逐渐提高,其中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TE)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

2015年欧洲肝病学会与拉丁美洲肝病学会(EASL-ALEH)发布“无创伤检查评估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临床指南”(简称 EASL-ALEH指南)[3-5]中指出,TE 被认为是检测肝脏硬度的一种有效且无创的方法。

其临床应用范围正逐步得到扩大。

1 TE的工作原理TE是由美国学者Paker等[6]提出的,是一种新型可重复的快速无创性技术,其应用建立在超声诊断基础上,它通过专用探头发出固定低频率的剪切波,对肝脏组织实施瞬时主动激动,同时发出高频信号追踪剪切波在肝脏内的传播速度,剪切波的传播速度与肝脏的硬度密切相关,肝脏的硬度越大,剪切波的传播速度就越快,得出的弹性KPa值越高,最终算出肝脏的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纤维化

病理学家对病理标本的一致性判断
Lonardo A.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1;5:279–289
瞬时弹性成像(TE)的资格认证
瞬时弹性成像(TE)应用的最新进展
动态监测抗 病毒治疗效 果
肝病严重 程度判断
肝病纤维 化分期
评估肝纤维化分期 Cutoffs TE of LSM for different fibrosis stage
治疗: 长期服用抗病 毒药物
案例3
• 王xx,男,55岁 • 入院诊断:糖尿病 脾大 • 入院后追问病史长期饮酒30年,平均250g/ 周。 • 血常规:WBC:2.11 RBC:3.91 PLT:58。 • 入院后完成B超、CT检查
案例5
• 杨玉洲(0532120),男,59岁。
• 入院诊断脂肪肝,糖尿病。无饮酒史和可 疑药物毒物接触史。 • 入院后检查:HBsAb:+,丙肝:-, 自身免 疫抗体-,HbA1C:6.8,血常规:正常 肝功 :正常。B超:未见异常。
G2S4 5-100μm 12.6 kPa
liver biopsy septa thickness LSM
G2S4 100-500μm 22.3 kPa
LB受局限的原因
取材局限,不能反映肝脏整 体情况 有创检查,存在风险,可重 复性差 不同病理专家对同一组织识 别存在误差。
即使是同一份标 本,病理学家间 也存在10-20% 的差异
TE应用于肝纤维化测定
65 mm
3 cm 3
25 to
4.9 kPa
8.5 kPa
16.3 kPa
CONFIDENTIAL
与其他测量手段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