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中关于对文本的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中关于对文本的解读

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高低,关乎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收获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个语文教师对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决定着课上到什么程度;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有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文本解读,是教师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一、转换角色,多维对话。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首先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文本。

一是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去读文本。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风卷残云、蜻蜓点水,是读不好文本的。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我们要学习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所倡导的思想——“慢慢走,欣赏啊!”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和教学的任务,以从容的心态,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慢慢读,欣赏啊!”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读出味道,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学会很随意、很闲适地在作者的文字海洋里倘徉、欣赏。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用悠然的心与作者对话,在一次又一次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后,产生来自心灵的独到见解。你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之中,你的生命、你的灵魂与作者碰撞、对话,你在文本阅读中脱胎换骨,从文本中出来的时候,你将成为一个新的自我!

二是作为教师去读文本。带着教学的目标去潜心会文,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去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去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①深入领会文本思想,准确洞察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寄托的主旨;②深入把握文本特征,即对文本的结构、语言、文脉了然于心;③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即对重点、难点、疑点心中有数;④深入揣摩编者意图,充分设想文本应着力发挥哪一方面的“例子功能”,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

三是作为一名学生去读文本。①了解学生学习已有的基础;②找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兴奋点;③分析学生学习的疑难点。④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的困难,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

二、整体把握,前后贯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是避免“散读”和“窄读”文本,避免“断章取义”、“肢解文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好办法。

一要将文章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阅读。所谓“整体把握”,首先是把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要“整体入手”,让学生整体直觉地解读文本,涵咏沉潜于作品之中,凭借直觉,对文本整体作灵感式的体悟。在阅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孤立地看词中每一句话,并没有独特之处,但整体联系起来看,这是一幅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场景图。这个普通的农家,他们也许是清贫的,却又是幸福和快乐的!老夫妻和和气气,孩子们尽自己所能进行劳动,心态是那么的平和;最小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的时光……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看到这样安详的农家生活状态后心里

所产生的愉悦之感。因此阅读作品,切不可局限于作品的局部和细节,寻章摘句,停留

在每一词、每一句的表层,而要加强整体阅读,将局部和细节与主题有机联系起来,通过文字表层读懂文章的意蕴和意境,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作品遣词造句的妙处。

二是找准有效的切入点,“牵一发动全局”。找准教学的有效切入“点”是避免“散读文本”的好办法。文本从哪里切入最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两个字,一个是“情”,一个是“采”。“情”就是思想感情,“采”就是语言文字表达。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切入点,既有“情”又有“采”,就能够“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就能体现教学的创造性,教学就会充满智慧。看到《开国大典》的课题,你会看到文本写的是一次典礼,是盛大的典礼,是为庆祝新中国的成立而举行的盛大的典礼。这是由课题产生的初步的解读。深读课文,你会看到“大”字在文中的丰富内涵:文章写了“庆祝新中国诞生”这个“大事件”,写了“群众进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大场面”,还具体写了参加典礼的群众的“大热情”。文题中的这个“大”字,就是“情采合一”处!抓住“大”字,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可以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抓住“大”字,细读课文,可以弄清课文围绕“庆祝新中国诞生”写了哪几个场面;抓住“大”字,深入研读课文,品味描写主席行为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可以通过“典礼仪式”时的“一齐欢呼”、“一齐欢跃”、“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多次描写掌声的词句以及“阅兵式”及“群众游行”中的多处描写,充分感受开国大典喜庆、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以及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文本的“情采合一”处,就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就是展开教学“对话”的最好“抓手”!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发现这样的切入点,设计具有统整性和开放性的话题。这一话题应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提纲挈领”的。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

三是将文本的解读置于单元整体之中。从单元和整个教材系统来看,一篇课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单元整体和整个教材体系中的有机构成。这就要求教学时对单元整体进行把握,把文本解读置于单元整体之中,否则就会出现“没有航标乱行船”等“偏读”文本的现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通过天鹅破冰的故事写这群“破冰勇士”勇敢、团结、齐心,以血肉之躯破冰,从而换来了集体的生存。有的教师认为课文阐述的是环保的话题,因此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体会斯杰潘老人如何用行动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建议学生写一份保护动物的倡议书。联系整个单元内容我们会发现这种理解太狭隘,太孤立了。因为本单元还有两篇课文《鸟语》、《生命的壮歌》,如果说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还可以说和环保意识有关,那么“蚁国英雄”们逃离火海时“至死也不松动分毫”,最外面的一层蚂蚁被烧得“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面对狩猎队的追捕老羚羊以死亡作桥墩形成“生命桥”让小羚羊逃生……这些,绝不是在写环保!课后思考题:“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以及单元练习中“读读背背”:“人心齐,泰山移”……都是有关团结、齐心、合作的古语经典。编者实际上已经作了很明确的提示!如果联系整个单元内容进行思考,就不会出现这种对于文本主旨的“偏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