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抗氧化剂

合集下载

第三章-食品抗氧化剂

第三章-食品抗氧化剂

基即可阻断氧化反应。作用模式如下(以AH代表抗氧化剂):
AH+R·→RH+A·
传递反应被阻:R.被还原、
ROO.有其它的H供体而不能去
AH+ROO·→ROOH+A· 激活新的RH。
抗氧化剂的自由基A·没有活性,它不能引起链式反应,却能
参与一些终止反应。
油脂类抗氧化剂主要有: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
3-BHA和2-BHA的混合物,一般3-BHA的含量 为90%以上,以块状或薄片状出售。
熔点57℃~65℃,随混合体不同而不同, 不溶于水,在几种溶剂和油脂中的溶解度(25℃) 为:丙二醇50%;丙酮60%;乙醇25%;花生油40%; 棉籽油42%;猪脂30%。 对热相当稳定,在弱碱性的条件下不容易破坏,这 可能是它在焙烤食品中,6-二叔丁基对-甲酚、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 简称BHT。分子式C15H24O,相对分子质量220.36。
[性 状]
熔点69.5℃~70.5℃(纯品为69.7℃),沸点265℃。 对热相当稳定,加热时与水蒸气一起挥发。 接触金属离子,特别是铁离子,不显色,抗氧化效果良好。 不溶于水、甘油和丙二醇,能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如: 乙醇25%(20℃)、豆油30%(25℃)、棉籽油20% (25℃)、猪油40%(40℃)。
BHA与BHT、PG混合使用时:
其中BHA与BHT总量不超过0.18g/kg; PG不得超过0.05g/kg。
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剂,特别是在无水油脂中。 用量超过临界浓度时,则成为强氧化剂。
2.使用注意事项
PG与铜、铁等金属离子反应变色,所以使用时应避免使用 铁、铜容器。
PG遇光分解,且有吸湿性,因此应避光密闭保存 PG不得与TBHQ混合使用; PG加增效剂枸橼酸时,其抗氧化作用增强。

塑料助剂:抗氧化剂

塑料助剂:抗氧化剂

⑴ 外观变化
如表面变暗,变色,变黏,变形,出现裂纹,脆化,发霉等。
⑵ 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变化
如溶解热,熔融指数,玻璃化温度,流变性,耐热性,耐寒性,折射率,相对密度,羟基含 量的变化。
⑶ 机械性能的变化
如拉伸强度,伸长率,冲击强度,疲劳强度,硬度等大大下降。
⑷ 电性能的变化
如绝缘电阻,介电常数,击穿电压也发生不利的变化。
二、抗氧剂分类及其反应机理
一、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影响因素
支化度是指聚合物分子链上分支的程度。
支化度越大,链结构的薄弱环节就越多,越容易降解。
1-含支链型聚乙烯;
2-线型聚乙烯;
图2、含支链型聚乙烯和线型聚乙烯随时间的吸氧量
含支链的聚乙烯比结晶的聚乙烯更易降解。
一、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影响因素
LDPE: HDPE: LLDPE: 1000个碳原子上约有8~40个长的支链 低密度聚乙烯主链每
一、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影响因素
4、水和潮湿的影响
水渗入聚合物中使其中某些水溶性物质、增塑剂和含水基团的 物质被溶解、抽提或吸收,从而逐步改变了聚合物材料的组成和比例, 加速了老化。
酰胺基团、酯基、缩醛基等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
水的渗入有时是可逆的。例如,尼龙吸水后拉伸强度下降,延 伸率提高。但将其烘干排出水后,拉伸强度又可以恢复。
二、聚合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一)内因 1、聚合物的组成及其链结构
聚合物的组成不同,化学键的强度不同。结合能低 的键容易在外因作用下断裂。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H C H F C F F C F F C F F C F F C F
聚乙烯
聚四氟乙烯

C-F键的键能为5.0×102kJ/mol;C-H键的键能为4.1×102kJ/mol。

食品添加剂课件第三章抗氧化剂

食品添加剂课件第三章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在油炸食品中主要起到防止油 脂氧化变质的作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
质期。
油炸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油脂,在高温 和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导致食品品质下降和营养成分损失。
常见的油炸食品抗氧化剂包括特丁基对 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 PG)等,这些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地延
缓油脂氧化过程,保持食品的口感和品 质。
THANKS
感谢观看
03
CATALOGUE
常见抗氧化剂的种类与特性
天然抗氧化剂
01
02
03
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够 清除食品中的自由基,防 止食品氧化变质。
维生素E
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 能够保护食品中的不饱和 脂肪酸免受氧化。
茶多酚
是茶叶中提取的多酚类物 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 能,能够延缓食品氧化过 程。
02
抗氧化剂通常添加到食品中,以 防止食品中的油脂、维生素和色 素等成分被氧化,从而保持食品 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分类
按照来源分类
抗氧化剂可以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主要来源于植物 和天然食材,如维生素C、维生素E、茶多酚等;合成抗氧化剂则是人工合成的化 合物,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等。
烘焙食品
烘焙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美 拉德反应,导致食品色泽和香味的变 化。
常见的烘焙食品抗氧化剂包括抗坏血 酸、柠檬酸等,这些抗氧化剂能够通 过抑制美拉德反应来提高烘焙食品的 品质和延长保质期。
பைடு நூலகம்
抗氧化剂在烘焙食品中可以起到延缓 美拉德反应的作用,保持食品的色泽 和香味。
乳制品
乳制品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 ,导致营养成分损失和品质下降

3 第三章 抗氧化剂概述

3 第三章  抗氧化剂概述

毒性 BHT的毒性
大白鼠经口LD50值:1700~1970mg/kg。
ADI值: 0~0.5mg/kg。 PG的毒性 大白鼠经口LD50值:3800mg/kg。 ADI值: 0~0.2mg/kg。
二、油溶性抗氧化剂的应用
以上我们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的性状、抗氧 化作用、抗氧化机理和使用等。但在具体应用时常将不同的抗 氧化剂并用,或与抗氧化剂的强效剂等混合使用,从而达到理 想的效果。 另外,不同的抗氧化剂和增效剂的不同比例混合对不同食 品的抗氧化效果也有不同。 如:
2、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没食子酸丙脂(PG)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对热稳定,没有BHA的特 异臭,具有单酚型特征的升华性,加热时可随水蒸气挥发, 与金属离子反应不着色。 没食子酸丙脂(PG) 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难溶 于氯仿、脂肪和水,易与铜、铁离子反应呈紫色或暗绿色, 有吸湿性,光线能促使其分解,其水溶液的pH值为5.5左右。 抗氧化作用 BHT和PG的抗氧化作用都较强, 抗氧化机理 BHT和PG都是通过自身氧化来实现的。
3、毒性 正常剂量使用对人体无毒,较安全 ADI:0~15 mg/kg。 4、使用 Vc广泛应用于含水食品中作抗氧化剂,同时它还和柠檬酸 一样是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等多类多种添加剂的促进剂 增效剂,而Vc 又是食品强化剂。
㈡、异抗坏血酸及异抗坏血酸钠 它们是抗坏血酸及抗坏血酸钠的异构体,因此性质相似。
第二节
油溶性抗氧化剂
油溶性抗氧化剂能均匀地分布于油脂中,对油脂或含 脂的食品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一、几种常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1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别名: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 (1)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浅黄色蜡状晶体粉末或结晶;稍有石油 类臭气和刺激性气味;熔点随3-BHA和2-BHA的混合比例而 不同,在57~65℃之间;不溶于水,易溶于猪油、植物油及 丙二醇、丙酮、乙醇等有机溶剂;热稳定性高,在弱碱条件 下不易破坏;遇铁等金属离子不着色。

抗氧剂 第三章ppt课件

抗氧剂 第三章ppt课件
热性、流变性、耐寒性、相对密度等。 (3)机械性能变化,如抗张强度、伸长率、抗
冲击强度、疲劳强度、硬度变化等。 (4)电性能变化,如介电常数,击穿电压等。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常见的现
象如农膜经过日晒雨淋最后变脆,室外的电线用久后
龟裂等等。
精选ppt课件
4
为了延长高分子材料的寿命,抑制或延缓 聚合物的氧化降解,较有效的措施是:
①设法改进高聚物的化学结构,如采用含 有抗氧剂的乙烯基基团的单体进行共聚改性。
②对活泼端基进行消除不稳定处理,该法 主要用于聚缩醛类高聚物。
③添加抗氧剂,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精选ppt课件
5
抗氧剂是指对高聚物受氧化并出现老化现 象能起到延缓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按功能分:链终止型抗氧剂(或自由基抑 制剂)即主抗氧剂;预防型抗氧剂(包括过 氧化物分解剂、金属离子钝化剂等)即辅助 抗氧剂。
R-OOH + RH RO·+ RH
RO·+ R·+ H2O ROH + R·
HO ·+ RH
R·+ H2O
精选ppt课件
13
3、链的终止:
R·+ R·
R-R
R·+ RO· R-O-R
2RO·
R-O-O-R
2RO2 · RO2 ·+ RO
ROOR + O2 ROR + O2
R ·+ HO·
ROH
精选ppt课件
聚合物的自动氧化过程,主要表现为分子链的 断裂反应和交联反应。(P51) 聚合物链可与氧反应,发生链断裂而进一步降
解。这种氧化链断裂产生末端酮基和一个烷基, 聚合物链断裂,分子量下降。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3.抗氧剂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3.抗氧剂
如:
→聚丙烯比聚乙烯容易氧化,而含有不饱和键的高分子材料, 如天然橡胶就更容易氧化。
2020/3/1
12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2 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2.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根据聚合物的氧化降解机理,要想提高抗氧化能力. 聚合物抗氧剂的作用原理.
防止游离基(自由基)的产生. 阻止游离基(自由基)链的传递与增长
对苯二胺类抗氧剂可分为二烷基对苯二胺、二芳基对苯二胺、 芳基烷基对苯二胺三种类型。
2020/3/1
23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3 各种抗氧剂及发展动态
防老剂H(N-N’-二苯基对苯二胺),一种防护天然及合成橡胶制 品、乳胶制品热氧老化的防老剂,对臭氧及铜、锰等有害金属的老 化亦有防护作用,但喷霜性强,所以在使用时用量要加以限制。防 老剂H是由对苯二酚与苯胺在磷酸三乙酯的催化作用下缩合而成的。
2020/3/1
8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3.2 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与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链增长
在引发阶段所生成的高分子烷基自由基(R·)能迅速与空气中 的氧结合,产生高分子过氧自由基(R-O-O·),该过氧自由基能 夺取聚合物高分子中的氢而产生新的高分子烷基自由基(R’·) 和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又进一步产生新的自由基,该新自 由基又进一步与聚合物反应而造成了链的增长。
防老剂RD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的低分子量的树脂状 产品; 防老剂AW为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 防老剂124是丙酮与苯胺的高分子量缩合物; 防老剂BLE是丙酮与二苯胺的高温缩合物,其合成方法如下:
3.3 各种抗氧剂及发展动态
胺类抗氧剂发展动态 有关胺类防老剂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合成工艺的改进或开发 新的合成工艺。其中要以加氢还原烃化法在技术上最为先进 合理。

第3章抗氧化剂

第3章抗氧化剂
③在包装材料上使用BHA作为抗氧剂时,可涂 抹在包装材料内面,也可在包装袋内充入抗氧 化剂的蒸汽,或用喷雾法将抗氧化剂喷洒在包 装纸或纸板上,用量为0.02%~0.1%。
第3章抗氧化剂
2.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学名是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为 白色结晶。基本无臭,无味,熔点69.7℃,沸点 265℃,对热相当稳定。接触金属离子,特别是铁离 子不显色,抗氧化效果良好。具有单酚型特征的升华 性,加热时与水蒸气一起挥发。不溶于水、甘油和丙 二醇,而易溶于乙醇和油酯。
鉴别方法 : 在10mL以甲醇为溶剂的本 品溶液中(1+100000),加水10mL (3+1000)亚硝酸钠溶液2mL及联茴 香胺溶液(200mL3,3′-二甲氧基联苯 胺双盐酸盐溶于40mL甲醇和 60mL0.1mol/L盐酸混合液中所组成的 溶液)5mL,在3min内呈橙红色。加氯 仿5mL,摇动,氯仿层中呈现紫色或品 红色,曝光时褪色。
JECFA认为:BHA在膳食中以20g/kg连 续给予大鼠口服6~12个月,大鼠前胃肯 定产生鳞状细胞癌;给予1.25g/kg时有 轻微增生;给予1.0g/kg时不增生。对 猪食道的影响可疑,且用量比大鼠大。 对狗无有害作用。对人无需进一步研究 (FAO/WHO,1989)。
第3章抗氧化剂
使用注意事项
(2)我国台湾省《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及用量标准》 (1986)规定:BHA应用于油脂、奶油、干鱼、贝制 品及干制品,最大使用量低于0.2g/kg;用于冷冻鱼贝 类及冷冻鲸鱼肉的浸渍液,低于1g/kg;用于口香糖、 泡泡糖,低于0.75g/kg。
第3章抗氧化剂
(3)FAO/WHO(1984)规定:用于一般食用油脂, 最大使用量0.2g/kg。与BHT、没食子酸酯类、 TBHQ合用时,没食子酸不得超过100mg/kg(暂 定),总量为0.2g/kg;用于人造奶油,单用或与 BHT、没食子酸酯类合用时,没食子酸酯类不得超过 100mg/kg。不得用于直接消毒,也不得用于调制奶 及其制品。

食品抗氧化剂ppt课件

食品抗氧化剂ppt课件
O
O P(OH)2
O (OH)2 P
O
O P(OH)2 O
47
(1)性状:淡黄色粘性液体,易溶于水, 甘油和丙酮,96%乙醇,难溶于无水乙醇和甲醇 水溶液为强酸性。 (2)应用:用于腌制品,果蔬饮料,肉制品,
鱼,虾等罐头 最大使用量为0.2g/Kg
48
抗氧化剂的使用技术
• (1)充分了解抗氧化剂的性能 抗氧化剂对食品的抗氧化作用效果不同, 了解抗氧化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抗氧化剂。 如BHA BHT对动物油脂抑制氧化的作用很 好,对植物油脂无明显效果。
(3)按照来源分: 天然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8
• 3、抗氧化作用的机理
• 机理1)本身极易被氧化,首先与氧反应,
从而保护了食品,也叫脱氧剂
在食品包装密封过程中,同时封入能除去 氧气的物质 常用的有:次亚硫酸铁、氢氧化钙、铁 粉、酶解葡萄糖、Vc等。
9
机理2)阻断油脂自动氧化的链式反应
1 油脂的自动氧化反应:
TBHQ对抑制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作用 效果都很好
49
• (2)正确掌握抗氧化剂的添加时机 • 抗氧化剂的作用只能抑制或延缓开始酸 败的时间,不能改变氧化的结果,最好在 发生酸败之前使用。
50
• (3)抗氧化剂及增效剂的配合使用 增效剂:能辅助食品抗氧化剂发挥作用或 使抗氧化剂的效果更好。 柠檬酸、抗坏血酸,磷酸等 如生育酚-抗坏血酸是很好的混合抗氧化剂 • 酚类抗氧化剂复配使用酸性物质较好 (1)酸性物质能熬合金属离子,使其钝化 (2)酸性增效剂与抗氧化剂产物作用,使 抗氧化剂还原再生
⑶使用意义:
终止贮藏、加工过程中因自由基的导致 的链锁反应,延缓食品被氧化的过程。
17
1、叔丁基羟基茴香醚,简称BHA , 有2种异构体:2- BHA、3- BH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食品抗氧化剂Antioxidants第一节概述一、食品抗氧化剂1、食品抗氧化剂(1)定义: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物质。

(2)作用:阻止或延迟空气中氧气对食品中油脂和脂溶性成分(如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的氧化作用,从而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⑶使用意义:终止贮藏、加工过程中因自由基的导致的链锁反应,延缓食品被氧化的过程。

自由基(free radical):由氧化反应或活性氧产生的带电粒子。

二、油脂的氧化机理(一)油脂的氧化过程RH R• ROO• ROOH+R•(二)激发油脂氧化的因素1、可变价金属离子(尤其是铜和铁)(1)金属离子直接与油脂作用,生成脂肪自由基Mn+ + RH M(n-1)+ + R•+ H+(2)金属离子使氧分子活化成单线态氧或过氧化自由基Mn+ +O2 M(n+1)+ + O2-O2- –e 1O2 或O2- + H+ HOO•(3)加速氢过氧化物的分解,并成为自由基的主要来源ROOH + Mn+ RO•+ OH- + M(n+1)+ROOH + M(n+1)+ ROO•+ H+ + Mn+2、温度3、紫外线4、碱性条件和碱土金属离子5、油脂的不饱和度6、体系中氧含量周期系ⅡA族元素,包括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六种金属元素。

(三)油脂氧化的终结和分解氢过氧化物作为脂类自动氧化的主要初期产物,经过许多复杂的分裂和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有油脂酸败特征的醛、酮、醇、碳氢化合物、环氧化物及酸等低分子物质;也可经聚合作用生成深色的、有毒副作用的聚合物,同时也会使色素、香味物质等被氧化。

二、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一)抗氧化剂的种类按照抗氧化剂的溶解性分为水溶性抗氧化剂和脂溶性抗氧化剂两大类;按照抗氧化剂的来源分为天然抗氧化剂(生物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按照抗氧化剂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自由基吸收剂、金属离子螯合剂、氧消除剂、酶类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或单线态氧淬灭剂等。

(二)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1、自由基吸收剂阻断脂质氧化的最有效的手段是清除自由基。

如果一种物质能够提供氢原子或正电子与自由基进行反应,使自由基转变为非活性的或较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可中断自由基的氧化反应历程,达到清除氧化反应的目的,该物质即为自由基吸收剂。

提供氢原子的形式有两种:AH2+R• AH •+RHAH2+ROO• AH •+ROOHAH •+ROO •(R•) A•+ROOH(RH)A•+A •A2 或A•+ ROO •ROOA2、氧清除剂3、单线态氧淬灭剂(β-胡萝卜素)1O2 + β-胡萝卜素3O2 + β-胡萝卜素4、过氧化物中断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酸酯等R’-S’-R’+ROOH R’-S-R’+ROH5、金属离子螯合剂EDTA(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植酸、磷酸、多磷酸盐等。

6、甲基硅酮和甾醇抗氧化剂甲基硅酮可以在食品表面形成物理阻隔,阻止氧的进入;而且当表层发生氧化反应时,甲基硅酮可作为化学抗氧化剂抑制自由基的传递。

甾醇侧链上的丙烯基能给出一个氢原子从而抗氧化。

7、抗氧化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等三、食品抗氧化剂的使用原则1、使用抗氧化剂的时机2、正确使用一些增效剂3、原料与包装的选择4、控制光线和温度的影响5、分布均匀6、抗氧化与促氧化的界限α、β-生育酚浓度低于600-700mg/kg时,室温下不表现促氧化活性。

因此一般建议生育酚的总量在50-500mg/kg。

第二节脂溶性抗氧剂脂肪链越长,脂溶性越好;富脂食品中易分散;还原性基团比例大, 易被氧化,抗氧化活性强;分子量增加,避免氧化后产生小分子物质。

常用的有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等。

1、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anisol简称BHA或称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丁基大茴香醚;化学式C11H16O2 ,分子式量180.25,有2种异构体:2- BHA(主体是醚)和3- BHA,混合物中2- BHA占10%,3-BHA 占90%,3-位比2-位抗氧能力高1.5倍。

2-BHA (易氧化)3-BHA (效果好,热稳定)(1)理化性质:白色或微黄色蜡样结晶性粉末,带有特异的酚类的臭气刺激性气味。

不溶于水,溶于油脂、乙醇、甘油、丙二醇。

对热相当稳定,在弱碱性的条件下不容易破坏。

BHA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

(2)抗氧化性能BHA的抗氧化作用是由它放出氢原子阻断油脂自动氧化而实验的。

BHA与其他抗氧化剂复配使用或增效剂柠檬酸等并用,其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

(3)毒性:LD50 2.5-5 g/kg(大白鼠口服);ADI:0-0.3 g/kg(4)应用:一般食用油脂0.2 g/kg;人造奶油0.1 g/kg;乳脂肪0.2 g/kg。

2、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简称BHT,或2,6-二特丁基对甲酚化学式C15H24O 分子式量220.36(1)理化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甘油,易溶于乙醇、丙酮、甲醇、矿物油等。

(2)抗氧化性能BHT稳定性高,抗氧化能力强,遇热抗氧化效果也不受影响;BHT与柠檬酸、抗坏血酸或BHA复配使用,能显著提高抗氧化效果。

BHT的抗氧化作用是其自身发生自动氧化而实现的。

BHT价格比较低。

(3)毒性:LD50 1.7-1.97 g/kg(大白鼠口服)(4)应用:BHT的使用与BHA相同;BHT:BHA:柠檬酸=2:2:1;BHT也可用在包装材料,用量为0.2-1 kg/t(包装材料)。

3、没食子酸丙酯(gallate) (丙、异戊、丁、辛酯)没食子酸丙酯(propyl gallate) 简称PG;化学式C10H12O5 ,分子量212.21。

(1)理化性质: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微有苦味。

难溶于水。

PG遇铜、铁离子发生呈色反应,变为紫色或暗绿色。

有吸湿性,对光不稳定,发生分解。

(2)抗氧化性能其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很强,与BHA、BHT复配使用时抗氧化效果尤佳。

(3)毒性:LD50 3800mg/kg;ADI为0-0.2 mg/kg(4)应用PG用作油脂和奶油的抗氧化剂用量为0.1 g/kg ;4、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 hydroquinonoe)简称TBHQ,化学式C10H14O2,分子量166.32 。

(1)理化性质:白色结晶粉末,有极轻微特殊气味,溶于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醚及油脂等,几乎不溶于水。

(2)抗氧化性能TBHQ特点是低毒,用量少,它属于安全的A(1)类产品,抗氧化能力大于PG、BHT、BHA;添加于食品无异味;在铁离子存在下不着色;还具有防霉、抗菌作用。

(3)应用:用于油脂及含油脂食品、干鱼制品、饼干、速煮面、含油脂罐头食品、腌制肉食制品等。

TBHQ在食品中最大允许用量为200mg/kg。

第三节水溶性抗氧剂脂肪链越短,亲水基比例大,水溶性越好;1、植酸(Phytic acid )(螯合性抗氧剂)植酸亦称肌醇六磷酸(PH),是一种安全性高的天然抗氧化剂。

化学式C6H18O24P6 ,分子式量660.08 。

(1)理化性质:植酸为浅黄色或浅褐色粘稠状液体。

它易溶于水、95%乙醇、丙二醇和甘油,微溶于无水乙醇,几乎不溶于醚、苯、乙烷和氯仿。

遇高温分解。

(2)抗氧化性能螯合金属。

(3)毒性:LD50为4.192 g/kg(小白鼠)。

(4)应用:用于油脂食品、鱼、肉、蛋、面包、糕点等。

2、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亦称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分子量176.13。

(1)理化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带酸味。

干燥状态性质稳定,但热稳定性较差。

易溶于水、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和苯。

(2)抗氧化性能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还能抑制水果、蔬菜酶类褐变;钝化金属离子;营养强化剂。

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机理:自身氧化消耗食品和环境中的氧。

(3)毒性:LD50大于5 g/kg(大鼠);ADI为0-15 mg/kg。

(4)应用:发酵面制、果蔬汁(肉)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最大使用量为0.2g/kg3、异抗坏血酸(Erythorbic acid )异抗坏血酸又名赤藻糖酸钠、异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 。

(1)理化性质:异抗坏血酸为白色至带黄色结晶,为维生素C的异构体之一。

有强还原性,无臭,有酸味。

溶于水、乙醇,稍溶于甘油。

(2)抗氧化性能:与L-抗坏血酸相似。

异抗坏血酸热稳定性比维生素C高,而且安全无毒,成本低。

(3)毒性:LD50为5 g/kg(小鼠)。

(4)应用:果蔬饮料50-200mg/kg;香肠500-1000mg/kg;糖浆饮料40-50mg/L。

4、异抗坏血酸钠(Sodium isoascorbate )异抗坏血酸钠又名D-抗坏血酸、异维生素C钠,分子式为C6H7NaO6 •H2O。

(1)理化性质:异抗坏血酸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咸,易溶于水。

干燥状态下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可形成D-抗坏血酸。

(2)毒性:LD50为15 g/kg(大鼠);ADI无需规定。

(3)应用:异抗坏血酸钠可作为抗氧化剂和防腐保鲜剂。

其在结晶状态、酸性环境和蔗糖溶液中比较稳定,但它的水溶液及在碱性条件下,尤其是在有铁和铜等金属存在下易氧化,故最好现配现用;啤酒0.04 g/kg;果汁饮料0.15 g/kg;肉制品0.5 g/kg 。

第四节天然抗氧化剂成本高、效果差、选择性小、安全性好多数天然抗氧化剂中的有效抗氧化成分是类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物质、磷酸酯类物质等。

1、生育酚Tocopherol(维生素E)7种同系异构体,分α、β、γ、δ、ζ、η等构形。

其中α型的生物活性最高;而δ型的抗氧能力最强。

(1)理化性质:黄褐色粘稠液体,几乎无臭,对热稳定。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可与丙酮、氯仿、乙醚、植物油混溶。

(2)抗氧化性能生育酚的抗氧化能力大致与BHA相同。

生育酚对动物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比对植物油大。

在较高的温度下,生育酚仍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生育酚的耐光、耐紫外线、耐放射线的性能也较BHA、BHT强。

生育酚还可以防止维生素A的分解;阻止亚硝胺的形成。

(3)毒性:LD50大于10 g/kg(小鼠);GRAS。

(4)应用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固体汤料;油炸小食品等。

2、茶多酚(Tea polyphenol)即维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为一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

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花青素、酚酸4类化合物,主体为儿茶素(约70%)。

(1)理化性质:白色粉末,可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油脂,不溶于氯仿。

其耐热性和耐酸性较好,在pH值为2-7范围内十分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