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ppt 2
合集下载
图文转换复习专题精品PPT课件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是□比□较□宽□容□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不范超。过30个字)。
【推断总结】题
1.下面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
况图表,读后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
学生阅读能力值
8
6
4
2 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
偶尔 两月 一月 每周 一次 一次 两次 两次
22
1.7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不。超过30个 字),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不超过30个 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 的语言。
❖ ① 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效果高于不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 ❖ 可见② 获悉个人的成绩,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刺激 。
(都限25字以内作答)
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
❖ 1、审好题,明要求。 ❖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
角度;还有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 ❖ 2、析图表,抓信息。 ❖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分析表中各项数据的
大 学中 下 上 上 中 下 下 中 下 中 阅教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卷师 教中 师学 上 上 下 上 中 中 上 下 下 中 教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师
❖ 【分析】这是一份抽样图表,对信息归结和 推断时,要针对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哪些 作文评分上相同、哪些不同。从样本中看出 整体情况,求出概率,管中窥豹,得出结论。 回答时有的学生表述为“意见比较一致”, 过于笼统;有的学生回答为“对2、3、7号作 文卷评分有明显误差”,显然学生不理解什 么叫抽样调查。
【推断总结】题
1.下面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
况图表,读后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
学生阅读能力值
8
6
4
2 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
偶尔 两月 一月 每周 一次 一次 两次 两次
22
1.7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不。超过30个 字),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不超过30个 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 的语言。
❖ ① 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效果高于不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 ❖ 可见② 获悉个人的成绩,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刺激 。
(都限25字以内作答)
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
❖ 1、审好题,明要求。 ❖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
角度;还有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 ❖ 2、析图表,抓信息。 ❖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分析表中各项数据的
大 学中 下 上 上 中 下 下 中 下 中 阅教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卷师 教中 师学 上 上 下 上 中 中 上 下 下 中 教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师
❖ 【分析】这是一份抽样图表,对信息归结和 推断时,要针对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哪些 作文评分上相同、哪些不同。从样本中看出 整体情况,求出概率,管中窥豹,得出结论。 回答时有的学生表述为“意见比较一致”, 过于笼统;有的学生回答为“对2、3、7号作 文卷评分有明显误差”,显然学生不理解什 么叫抽样调查。
图文转换(全)ppt课件

语言运用题型
图文转换题
考点说明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 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观点。
2009年高考全国Ⅰ、安徽、广东、山东、四川、 浙江共6个省市考查了图文转换题。山东省自2006年 以来,连续四年考查了图文转换题。
精品
2
命题形式
总结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
形的传统印章和里面嵌
的一个“公”字组成,
而“公”字演变成“人”
形和“心”形;印章下
面写有“首届中国公民
道德论坛 2004 中国·南
通”字样,表明了首次
公民道德论坛举办的时
间和地点。
精品
43
下面图标是2009年中国六十年大庆的标志,观察 图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明语言概括说明画面
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
极爱 成无
(不超过10个字)
伤 疆 注意:不能以“无题”
为题。
1、以画面直接反映的内 容命名
2、扣住漫画反映的主题
命名
精品
14
给我一点生存空间
总结归纳漫画答题技巧
1、审读画面:找准对象,抓住细节,思考关系, 注意文字。
2、描述画面:抓住对象及特征,客观地描述画 面。注意说明的顺序
3、概括寓意:找准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
精品
5
精品
6
精品
砍7
审读画面的一般方法
找准对象(画面上画了几种事物)
抓住细节(有哪些不合常理之处)
注意文字(主要是标题和提示语) 思考关系(画面上的事物之间有什么关
系,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 什么。)
精品
图文转换题
考点说明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 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观点。
2009年高考全国Ⅰ、安徽、广东、山东、四川、 浙江共6个省市考查了图文转换题。山东省自2006年 以来,连续四年考查了图文转换题。
精品
2
命题形式
总结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
形的传统印章和里面嵌
的一个“公”字组成,
而“公”字演变成“人”
形和“心”形;印章下
面写有“首届中国公民
道德论坛 2004 中国·南
通”字样,表明了首次
公民道德论坛举办的时
间和地点。
精品
43
下面图标是2009年中国六十年大庆的标志,观察 图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明语言概括说明画面
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
极爱 成无
(不超过10个字)
伤 疆 注意:不能以“无题”
为题。
1、以画面直接反映的内 容命名
2、扣住漫画反映的主题
命名
精品
14
给我一点生存空间
总结归纳漫画答题技巧
1、审读画面:找准对象,抓住细节,思考关系, 注意文字。
2、描述画面:抓住对象及特征,客观地描述画 面。注意说明的顺序
3、概括寓意:找准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
精品
5
精品
6
精品
砍7
审读画面的一般方法
找准对象(画面上画了几种事物)
抓住细节(有哪些不合常理之处)
注意文字(主要是标题和提示语) 思考关系(画面上的事物之间有什么关
系,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 什么。)
精品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之五-------图文转换二(图标)

将上半部分的“ 字想象成一个牛角, 字想象成一个牛角 1. 将上半部分的“C”字想象成一个牛角,自然使我们 联想到股市上的牛市,这一图形可代表中国电信上 联想到股市上的牛市,这一图形可代表中国电信上 市的美好前景。 市的美好前景。 将两个“ 看成是形象化了电话,可以推测出其创 看成是形象化了电话 2. 将两个“C”看成是形象化了电话,可以推测出其创 意是中国电信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意是中国电信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将两个“ 字当作地球的图形( 字当作地球的图形 3. 将两个“C”字当作地球的图形(或地球上的经纬 线),推知其创意是中国电信走向国际化。 ),推知其创意是中国电信走向国际化 推知其创意是中国电信走向国际化。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之五
图文转换(二)
【考点阐释】 考点阐释】 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 徽标 :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
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 言简意赅” 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 近几年来,徽标类读图题悄然走 进高考试卷。 近几年来, 进高考试卷。 新课标精神下高考语文科的命题, 新课标精神下高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 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 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并注重考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 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 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2009年则有 套试卷考查这一题型,体现了让 年则有5套试卷考查这一题型 年则有 套试卷考查这一题型, 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更贴近生活大语文理念, 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更贴近生活大语文理念,应 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③ 把中国的文字 、 书法和 把中国的文字、 残奥精神融为一体, 残奥精神融为一体 , 集中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 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 具 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 蕴。 ④会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寓意着太阳;蓝色 会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寓意着太阳; 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 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三种颜色的三个笔 画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 画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 了现代人秉持科学的发展观,追求运动的和谐, 了现代人秉持科学的发展观,追求运动的和谐,人 的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的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 课件

【答案】①大部分人认为该书对人生有非常大的启迪意义。②阅读者 的文化层次普遍较高。
2.
为了进一步了解汉字,班级准备出一期“感受汉字魅力,增加文
表 化积淀”的壁报。下面的表格准备用于“汉字的发展”这一栏目,为
格 了帮助大家明确主要信息,请你简要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类
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汉字字数统计 表头
考法二 流程图转换
解答流程图类题技巧
要点
解说
第一步读题明对象 看清楚题干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①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图 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 第二步读图抓关键 ②把握环节间的关系:抓箭头和箭头上的词语。箭头表示事 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环 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的作用
[答案] ①鼓励学生以父母、师长、同学等“身边人”为榜样。②多宣传 英模劳模等杰出人物的事迹。③对崇拜影视明星的学生要正面引导。④ 关注榜样缺失的学生群体。(任选其二即可)
针对训练
1.柱状图类
下面是某研究院关于《平凡的世界》阅读调查的部分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
的信息,完成题目。
(1) 根据图表概括出两条规律性结论。(每条不超过20字,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答案】首先输入账号密码,密码正确则输入手机 号,反之则密码不正确。输入手机号后,符合要求 则进行手机验证码校验,流程结束,反之则手机号 不符合规则要求。
典题示例 下面是某高校为 2024 级新生入校绘制的报到流程图,请把这 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不超过 150 个字。
【答案】普洱茶可制成熟茶和
普
生茶。鲜叶在摊晾、杀青、
洱
揉捻、解块、晾干的基础
2.
为了进一步了解汉字,班级准备出一期“感受汉字魅力,增加文
表 化积淀”的壁报。下面的表格准备用于“汉字的发展”这一栏目,为
格 了帮助大家明确主要信息,请你简要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类
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汉字字数统计 表头
考法二 流程图转换
解答流程图类题技巧
要点
解说
第一步读题明对象 看清楚题干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①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图 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 第二步读图抓关键 ②把握环节间的关系:抓箭头和箭头上的词语。箭头表示事 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环 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的作用
[答案] ①鼓励学生以父母、师长、同学等“身边人”为榜样。②多宣传 英模劳模等杰出人物的事迹。③对崇拜影视明星的学生要正面引导。④ 关注榜样缺失的学生群体。(任选其二即可)
针对训练
1.柱状图类
下面是某研究院关于《平凡的世界》阅读调查的部分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
的信息,完成题目。
(1) 根据图表概括出两条规律性结论。(每条不超过20字,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答案】首先输入账号密码,密码正确则输入手机 号,反之则密码不正确。输入手机号后,符合要求 则进行手机验证码校验,流程结束,反之则手机号 不符合规则要求。
典题示例 下面是某高校为 2024 级新生入校绘制的报到流程图,请把这 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不超过 150 个字。
【答案】普洱茶可制成熟茶和
普
生茶。鲜叶在摊晾、杀青、
洱
揉捻、解块、晾干的基础
语言表达连贯之图文转换剖析课件

增强说服力
连贯的叙述能够使观点更加鲜明有 力,使听众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提高沟通效率
连贯的表达有助于快速传达核心信 息,缩短沟通时间,提高沟通效率 。
信息传递的准确度
01
02
03
避免信息失真
语言表达连贯能够确保信 息在传递过程中保持原貌 ,避免信息被曲解或误传 。
提高信息可理解性
连贯的表达有助于听众更 好地理解信息的含义和意 图,减少误解的可能性。
案例三
某杂志封面设计,通过图文转换 ,将主题与视觉元素有机融合,
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
个人实践经验分享
分享一
如何运用图表、图片和文字的组合,使信息更清 晰、更易于理解。
分享二
如何根据不同的受众和传播渠道,选择合适的图 文表达方式。
分享三
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反思和改进,提高自己 的图文表达能力。
练习与反思
03
良好的节奏感有助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和效果,使读者更好
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视觉冲击力与信息密度的平衡
视觉冲击力的重要性
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信息密度的适度性
信息密度过高可能导致读者难以消化和理解内容,而过低则可能使 内容显得空洞和缺乏价值。
平衡视觉冲击力与信息密度
图像信息的解释和阐述
通过分析图像中的元素、构图、色彩 和风格等信息,揭示其背后的意义、 情感和主题,并用文字进行阐述和解 释。
图文转换的心理学基础
认知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研究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规 律,探讨图文转换过程中信息处理、 记忆和学习的机制。
研究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特 点,探讨不同年龄段在图文转换方面 的认知特点和能力。
图文转换PPT课件

语言表达 图文转换篇
考点解析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 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 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 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 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 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 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 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 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 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 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解
漫画内容包括画面中的人、物、景及其
答 发展变化的过程。
的
步 第三步:读画意,揣摩漫画意图。
骤
根据漫画的细节与变化,结合漫画的夸 张之处,联系现实琢磨其弦外之音,揣摩作
者创作的动机。
题型1、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 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寓标意题::讽如刺此了团社结会/如上此的划一船些/虚划伪船的者人。,他们表 面上看很有集体团结合作感,实际上却暗中借 此为自己谋私利。
题型4、编拟公益广告
请根据漫画内 容设计一条公益广 告语。要求:体现 画意,通俗易懂, 有一定文采。(不 超过16个字)
参考答案:
享毒 一毒一品次品时就沾好飘是染比逸焚,化,尸危尸变炉害炉一!终,堆生身白—陷骨—其。毒中品变!枯骨。
概括下边漫画的寓意
参考答案:讽刺了不想通过努力来获取成 功,只想通过运气或坐享其成的人。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答案示例: 讽刺了某些只重钱财而忽视人格的人。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考点解析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 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 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 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 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 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 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 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 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 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 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解
漫画内容包括画面中的人、物、景及其
答 发展变化的过程。
的
步 第三步:读画意,揣摩漫画意图。
骤
根据漫画的细节与变化,结合漫画的夸 张之处,联系现实琢磨其弦外之音,揣摩作
者创作的动机。
题型1、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 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寓标意题::讽如刺此了团社结会/如上此的划一船些/虚划伪船的者人。,他们表 面上看很有集体团结合作感,实际上却暗中借 此为自己谋私利。
题型4、编拟公益广告
请根据漫画内 容设计一条公益广 告语。要求:体现 画意,通俗易懂, 有一定文采。(不 超过16个字)
参考答案:
享毒 一毒一品次品时就沾好飘是染比逸焚,化,尸危尸变炉害炉一!终,堆生身白—陷骨—其。毒中品变!枯骨。
概括下边漫画的寓意
参考答案:讽刺了不想通过努力来获取成 功,只想通过运气或坐享其成的人。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答案示例: 讽刺了某些只重钱财而忽视人格的人。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专题复习》课件【优秀课件】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专题复习 》课件 【优秀 课件】
第三步:用准确合理的语言进行表述
1)客观描述画面。 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 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2) 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 ──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 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 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 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专题复习 》课件 【优秀 课件】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专题复习 》课件 【优秀 课件】
为漫画拟一个标题
1、从呼吁主体命名: “妈妈,请给我阳光”
2、从两者的关系:“爱与碍” “庇护与妨碍”
从寓意角度: “溺爱之下难成材” “大树之下难以成材”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专题复习 》课件 【优秀 课件】
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圆形代表地球, 象征节水能保护生态环境,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 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象一条河流,象征滴 水成河。
画面描述应该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述,切忌加入自己的 主观看法。内容要囊括所有画面,不要丢三落四。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专题复习 》课件 【优秀 课件】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专题复习 》课件 【优秀 课件】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专题复习 》课件 【优秀 课件】
【由总到分
常见顺序:上下、左右、内外等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总分、因果、并列等逻辑顺序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专题复习 》课件 【优秀 课件】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转换专题复习 》课件 【优秀 课件】
2、揭示象征的寓意
根据标志的特点,合理联想
图文转换ppt课件

视力正常的狗掉进了窨井 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
盲狗却绕过了窨井
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
3、联系现实(物——人) 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
自实践。
完整版ppt课件
15
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下题。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漫画讽刺了那些只听喜讯不听警告的自欺
欺人的人。
完整版ppt课件
16
有了向图贯最戴只只或例写一 一 上 画 而 后着是有:出天 个 , 分 一出只望:脚自,,地没为只盲远它踏负请走四窖看上手眼镜实(在只 , 见 下 里的描的的最小 前 地 两 拿地好寓述小小前狗 面 窖 半 着,高面一 一 , : 拐狗意狗下骛才的同只“上杖,领。有远面一出小砰半,它着可)只行狗”部它漫拄三往能眼,戴的四们着只画向往睛在着一只前拐小上它望声小面自会的杖狗还们远就狗的害己画架前镜掉从不。前的了着进意了画远面在进目自一的 气 进 面 处它,内己标部路 风 去 的 有们最靠。容望上 发 , 左 一的后近远出 地 后 边 敞,前一镜现 头 面 鱼 开。并,
能力要求: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考查学生的阅读、观
察、分析、理解、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完整版ppt课件
8
解题思路 “四看一联系”
一看漫画的标题(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
二看漫画中的构成要素(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
1.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
2.“次主体”(其他人或物)
3.要素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
(这一过程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认真思考这些
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
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四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变形之处(细节)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是某机构对目前高中教材内容与现实联系程度的调查表,请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80
(1)请概括图表所 反映的主要情况( 不出现具体数字)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严重脱节 联系较少 联系密切 老师 学生
大多数师生 认为教材内 容与现实的 联系不够。
(2)该图表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如果你是新教 材编写者,可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第一步:读题干,弄清命题角度。
(二)解题方法 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漫画是通过直观的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一幅漫画中人 物的形象、动作、语言以及其他事物文字等都蕴涵着深意。 解答此类题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漫画的各个细节,精心研 读其中的文字。如[师生共研考题] [题3](2009年山东高考 题)的画面中水龙头滴下的水滴成“SOS”状,就要联想到 “SOS”的意义。
1.表(格)文(字)转换题 2.图(又分为“徽标类”和“漫画类”) 文转换题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
1.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结论)
2014-2-6
4
201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17套题) 图表 2 广东、江苏
漫画
徽标
2
2
天津 重庆
新课标卷1、2
一、图表类
解题指要
1、内涵解说: 所谓表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 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 运用综合能力。 2、解读图表的流程: 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3)持乐观态度。 得分:3分
专 失误类型:概述笼统,欠具体 家 失分探因:本答案前两问没有问题,都可得到应得的分数,
评 第三问答案太笼统,没有确切答出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
卷 态度,故扣1分。
[考生甲] 送 (1)64.9%的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检 (2)26.7%的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人的日常生活中。
1.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眼 睛”,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 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 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
2.看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
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
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题型1、画面描述题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 东西。 3、 注意说明的顺序 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 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 ,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图文转换和表文转换是高考图表题的两大类型,而这两个类
型又包括多种考查形式。
类型一 类型二 表文转换: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结 图文转换:徽标文字转换、图片文字转换、漫画文
构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 字转换。
命题探讨
总结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4.饼式图表阅读概括题 这类题一般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 比例形象地展示给读者,答题时只要用文字表达出这 种比例就可以了。 5.曲线图表阅读概括题 这类题是将数据用坐标轴加曲线的方式来表示, 其实也可以换成柱形图表,答题方法与之相似。
二、考查角度
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
1.文字转换题,即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
84
818 22
6.7
64.9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 消亡外, (不超过 30 个字), (不超过 30 个字), 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 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不超过 30 个字)。
学习成绩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呈 当练习增加到一定量后,学习成绩会反复明显
“停止——上升——停止——上升”
解答图表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整体把握题旨:要认真读懂图表的内在含意、参 透题旨。要特别注意题干中暗示的答题方向和角度。
2、适当运算,化繁为简:正确处理图表中的相关数据,通过恰 当的运算,找到数据之间的关联,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的细节。 3、通盘考虑,完整答题。答题时要依据考题的要求,从纵横两 方面去考虑,以免顾此失彼。 4、锤炼语言,简明答题:依据试题的字数要求,反复斟酌,力 求用最简洁的文字归纳概括为结论性的话语。
典型例题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
其中的寓意,50字左右。(06山东卷)
2.柱形图表阅读概括题 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图形显示出来,用坐标表示 两个或多个关系项,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答题 者需认真弄清题设,搞清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住规律, 解决问题。 3.结构图表阅读概括题 此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 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箭头方向所
应加强教材内容与现实的联系(或:教材内容 应该在与现实的联系方面进行改革)。
看图,用简明语言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GDP增长率(%)
5
(增长率 )
4 3 2 1 0
呈波浪式增 长(呈起伏式 增长)
5 4 3 2 1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年 份
(1)上图中1991年至1996年世界GDP增长率总体的变化特点是 。 (不超过8个字) 增长速度缓慢 (2)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是 。
出的两句表述;百分比为1.7的是“极少数人”,6.7
的为“小部分人”,那么64.9的是什么人?26.7的又
是什么人?想清楚这个问题,答案就迎刃而解了。第
三处实际上是在对前面四项内容进行解读的基础上的
概括。概括时要归纳出大多数人对网络语言的观点。
(二)评分细则要明了
信息概括准确,表述中不出现具体数字,答出两点
3、解题思路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3)依
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一)、考查类型 常见的表文类转换题有以下几种: 1.表格阅读概括题 此类题将详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这些数据 按规律排列,做题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依题目 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问题。
某网站对今年过年您用什么方式给亲友拜年进行了在线调查 。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① 调查结果表明,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已 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两种拜年方式。 ② 快捷简便的拜年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下面的图表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练习的次数与学习成 绩的关系,请把它所表示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解读方法: 1、细观察: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2、抓主题:把握规律,明确主题。 (纵比横比、求同求异) 3、善表达:表意准确,语言简明。
9℅
29℅
11℅
股资 国债 保险 储蓄
30℅
股资 国债 保险 储蓄
59℅
3℅
52℅
7℅
1998年主要投资渠道数据比例示意图
1999年主要投资渠道数据比例示意图
上面是我国城乡居民1998年和1999年投资于储 参考答案: 蓄、国债、股票、保险的比例示意图,请用简要 同1998年相比,1999年我国城乡居民投资 的文字表达出图中的意思。( 4分) 中,国债、股资、保险比例有所增加。( 2分) 1998、1999两年我国城乡居民投资中储蓄 的比例较大。(2分)
样 (3)持有宽容的态度,并且期待网络语言能够进入汉 卷 语词典。 得分:2分 专 失误类型:审题不严,没按要求做答 家 失分探因:答案3个小题都能概括出图表的内容,但是忽略
评 了题干要求“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出现了失误,
卷 故失2分。
—— 文字表达 1、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题目有标志性词语如 “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 图表的内容”等; 还有 “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 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揭示的问题是”“从中看出 (得出)”等。 2、表述用词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可用“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 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 表明下降趋势可用“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 分数、分数)”等,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表示程度范围的有“近一半”“大部分”“绝大多数” 等。
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 漫画内容,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有一个人掉进水里,只露出一只
手,正急待救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几个 新闻记者赶到现场,架起摄像机,拿着话筒, 正在等待救援者。
等待
题型2、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 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 解题思路: •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 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 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给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三)组织答案要规范
(1)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经
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是比较宽容的(或“接受”“认可”),同时期待
[考生乙] 送 检 样 卷 (1)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经过规范,进入日常生活。
(2)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一)解题思路要清晰 本题是一道图表题。图表内容比较简单,要求分类表 述对网络语言的看法。三处空白,前两处要求分别将表格 中“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和“网络语言经过规 范,会进入日常生活”两项调查结果表述为文字,第三处 要求概括归纳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主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