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类型
钢筋接头验收标准

钢筋接头验收标准
一、钢筋接头的定义及分类
钢筋接头是指钢筋在长度方向上连接的构件,主要分为普通机械连接、螺纹连接和焊接连接三种类型。
钢筋接头的质量对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对钢筋接头进行规范的验收是非常必要的。
二、普通机械连接的验收标准
普通机械连接是将钢筋通过套筒或机械卡紧的方式连接起来,验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接头的长度应符合要求,通常长度不应小于规定长度的2/3。
2.套筒或卡子应牢固,不能发生滑动、旋转等情况。
3.解体力矩应符合要求,不能低于规定值。
三、螺纹连接的验收标准
螺纹连接是通过将钢筋上的螺纹与螺母相连接的方式,验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螺母的匹配性应符合要求,一般提出的要求是几何直径误差小于标准值。
2.扭矩应符合要求,不能低于规定值。
3.螺纹连接应符合无扭曲、无剥落等基本要求。
四、焊接连接的验收标准
焊接连接是通过电焊的方式将钢筋连接起来,验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焊缝的质量应符合要求,通常要求外观光洁、缺陷少等。
2.焊接机型和电流应符合要求,以确保焊接质量。
3.焊缝的长度、位置、尺寸等应符合要求。
五、加强钢筋接头验收的必要性
钢筋接头的质量问题是会给工程可靠性和持久性带来影响,因此加强钢筋接头验收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验收的方式包括:
1.严格按照规范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接头的质量符合要求。
2.在接头质量问题出现后,采取及时整改措施。
3.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确保钢筋连接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钢筋机械连接一般规定

钢筋机械连接一般规定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见表9-56。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应用与验收应符合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96)和各种机械连接接头技术规程的规定。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表9-56机械连接方法适用范围钢筋级别钢筋直径(mm)钢筋套筒挤压连接HRB335、HRB400RRB40016~4016~40钢筋锥螺纹套筒连接HRB335、HRB400RRB40016~4016~40钢筋徽粗直螺纹套筒连接HRB335、HRB400 16~40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直接滚压HRB335、HRB40016~40 挤肋滚压16~40 剥肋滚压16~50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应根据静力单向拉伸性能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为下列三个性能等级。
A级: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或超过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B级: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或超过母材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35倍,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C级:接头仅承受压力。
A、B、C级的接头性能,应符合表9-57的规定。
钢筋机械接头性能检验指标表9-57钢筋机械连接(JGJ 107-96)的符号意义如下: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其接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
当无专门要求时,对连接HRB335(HRB400)级钢筋的接头,其疲劳性能应能经受应力幅为100N/mm2,上限应力为180(190)N/mm2的200万次循环加载。
1998年对JGJ 107-96规程进行局部修订。
主要修订内容有2项:①增加了SA级,其强度指标为或1.15f tk;②取消了原割线模量指标,改用接头试件加载至0.6f yk后,残余变形小于0.1mm。
接头性能等级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采用A级接头;(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受力小或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B级接头;(3)非抗震设防和不承受动力荷载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只承受压力的部位,可采用C级接头。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1 总那么1.1 本作业指点书是以«钢筋机械衔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为主要依据,总结了恶滩水电站工程运用钢筋等强度滚轧直螺纹套筒接头衔接技术的成功阅历,并依据我局ISO9001:2000规范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而制定。
指点书未提及的局部,仍执行现行国度规范及行业规范。
1.2 钢筋机械衔接具有节省人力、无明火作业、节能省材、工效快等优点,对抢工期具有清楚的优势,接头可预制,工厂化消费,质量动摇牢靠。
常用的钢筋机械衔接接头类型有挤压套筒接头、锥螺纹套筒接头、直螺纹套筒接头、熔融金属充填套筒接头、水泥灌浆充填套筒接头、受压钢筋端面平接头号。
在工程施工中,采用何种类型的钢筋机械衔接技术应依据有关设计要求、工程施工条件、综合效益、质量动摇性及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或其它修建工程中运用成功的阅历等因历来选定。
从几种接头衔接技术的对比优势来看,宜优先采用滚压直螺纹套筒接头,并经设计与监理单位审查赞同。
1.3 各种类型的钢筋机械衔接各有特点,施工工艺迥然不同,本作业指点书以施工工艺和检测手腕比拟复杂、衔接质量比拟动摇牢靠的滚压型等强直螺纹衔接技术为例停止编写,其它类型的钢筋机械衔接可依此为参考。
1.4 实行本作业指点书的目的是在我局承建的各类工程混凝土结构中推行运用钢筋机械衔接,做到技术先进、平安适用、经济合理,使钢筋机械衔接施工顺序化,以完成工程施工快速、优质、平安、高效,同时提高我局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队伍素质。
1.5 在施工管理和作业中,凡违犯本作业指点书而对工程质量、平安、进度及经济形成不良结果者,应按我局的有关规章制度视其情节和严重水平给予罚款及行政处分。
2 钢筋与接头2.1 钢筋的推销和管理按我局ISO9001:2000规范质量体系文件«工程物资管理顺序»GSG-QP-08执行。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有哪些类型

你知道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有哪些类型吗?长长见识!一、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通过挤压力使连接件钢套筒塑性变形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的接头。
有两种形式,径向挤压连接和轴向挤压连接。
由于轴向挤压连接现场施工不方便及接头质量不够稳定,没有得到推广;而径向挤压连接技术,连接接头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用。
现在工程中使用的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都是径向挤压连接。
由于其优良的质量,套筒挤压连接接头在我国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二、锥螺纹连接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锥形螺纹和连接件锥形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锥螺纹连接技术的诞生克服了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存在的不足。
锥螺纹丝头完全是提前预制,现场连接占用工期短,现场只需用力矩扳手操作,不需搬动设备和拉扯电线,深受各施工单位的好评。
但是锥螺纹连接接头质量不够稳定。
螺纹套连接法的原理比较直观和简单,它的工作示意见图5-13。
在被连接的钢筋端部加工出外丝扣,而套筒两端则设有内丝扣,将套筒拧在1根钢筋上,再把另1根钢筋拧上套筒的另一端,就实现了连接。
由于加工螺纹的小径削弱了母材的横截面积,从而降低了接头强度,一般只能达到母材实际抗拉强度的85~95%。
我国的锥螺纹连接技术和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螺距单一,从直径16~40mm钢筋采用螺距都为2.5mm,而2.5mm螺距最适合于直径22mm钢筋的连接,太粗或太细钢筋连接的强度都不理想,尤其是直径为36mm,40mm钢筋的锥螺纹连接,很难达到母材实际抗拉强度的0.9倍。
许多生产单位自称达到钢筋母材标准强度,是利用了钢筋母材超强的性能,即钢筋实际抗拉强度大于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由于锥螺纹连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接头成本低的特点,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推广以来也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但由于存在的缺陷较大,逐渐被直螺纹连接接头所代替。
三、直螺纹连接接头: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接头是二十世纪90年代钢筋连接的国际最新潮流,接头质量稳定可靠,连接强度高,可与套筒挤压连接接头相媲美,而且又具有锥螺纹接头施工方便、速度快的特点,因此直螺纹连接技术的出现给钢筋连接技术带来了质的飞跃。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设计接头的连接件时,应留有余量,其屈服 承载力标准值(套筒横截面面积乘套筒材料 的屈服强度标准值)及受拉承载力标准值 (套筒横截面面积乘套筒材料的抗拉强度标 准值)均应不小于被连接钢筋相应值的1 10 倍,以确保接头可靠的传力性能。(主要指 套筒的截面设计值)
2、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与一般构筑物中 各类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以下简称接头)的 设计、应用与验收。
构筑物指:电视塔、烟囟等高耸结构、容器 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
公路和铁路桥梁、大坝、核电站等其他工程 可参考使用。
3、用于机械连接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 筋》GB1499.2的规定。
①增加了术语和符号;
②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特别是GB1499.2-2007《钢 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细 晶粒钢筋的出现,做了细晶粒钢筋各种焊接方 法的试验后,增加了适用于焊接的钢筋牌号和 规格;
③对用于钢筋电渣压力焊的钢筋下限直径,从 14mm 延伸至12mm;
④在焊接工艺方法方面,将箍筋闪光对焊从 原来“钢筋闪光对焊”中列出,增补内容, 单独成节;
例如,在混凝结高应力部位的同一连接区段 内必须实施1OO%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 用Ⅰ级接头;实施50%钢筋接头的连接时, 宜优先采用Ⅱ级接头;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 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 用Ⅲ级接头。分级后也有利于降低套筒材料 消耗和接头成本,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分级后还有利于施工现场接头抽检不合格时, 可按不同等级接头的应用部位和接头百分率 限制确定是否降级处理。
⑤在钢筋电弧焊中,增加了CO2气体保护电 弧焊的内容;
⑥在钢筋气压焊方面,增加了半自动钢筋固 态气压焊和钢筋氧液化石油气熔态气压焊的 内容;
钢筋机械连接的种类

钢筋机械连接的种类
钢筋机械连接的种类如下:
一、套筒揉捏衔接接头:
1、经过揉捏力使衔接件钢套筒塑性变形与带肋钢筋严密咬合构成的接头。
有两种方法,径向揉捏衔接和轴向揉捏衔接。
因为轴向揉捏衔接现场施工不便利及接头质量不行安稳,没有得到推行;而径向揉捏衔接技能,衔接接头得到了大面积推行运用。
2、如今工程中运用的套筒揉捏衔接接头,都是径向揉捏衔接。
因为其优秀的质量,套筒揉捏衔接接头在我国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二、锥螺纹衔接接头:
1、经过钢筋端头特制的锥形螺纹和衔接件锥形螺纹咬合构成的接头。
锥螺纹衔接技能的诞生克服了套筒揉捏衔接技能存在的缺乏。
锥螺纹丝头完全是提早预制,现场衔接占用工期短,现场只需用力矩扳手操作,不需搬动设备和拉扯电线,深受各施工单位的好评。
2、因为锥螺纹衔接技能具有施工速度快、接头成本低的特色,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推行以来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推行运用,但因为存在的缺点较大,逐步被直螺纹衔接接头所替代。
三、直螺纹衔接接头
1、等强度直螺纹衔接接头是二十世纪90年代钢筋衔接的世界最新潮流,接头质量安稳牢靠,衔接强度高,可与套筒揉捏衔接接头相媲美,并且又具有锥螺
纹接头施工便利、速度快的特色,因而直螺纹衔接技能的呈现给钢筋衔接技能带来了质的腾跃。
2、目前我国直螺纹衔接技能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表象,呈现了多种直螺纹衔接方法。
直螺纹衔接接头主要有镦粗直螺纹衔接接头和滚压直螺纹衔接接头。
这两种工艺选用不一样的加工方法,增强钢筋端头螺纹的承载才能,到达接头与钢筋母材等强的意图。
钢筋接头直螺纹连接

1 钢筋接头直螺纹连接1.1基本规定(1)采用螺纹套筒连接的钢筋接头,其设置在同一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相互错开。
钢筋机械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Ⅰ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②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Ⅰ级或Ⅱ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③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④对直接承受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⑤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级。
1.2施工准备1.2.1技术准备(1)凡参与接头施工的操作人员必须参加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核对有编号的钢筋加工单与成品数量;(3)做好技术交底。
1.2.2材料准备(1)材料的品种规格:套筒的规格、型号以及钢筋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质量要求:①钢筋质量要求:A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的要求,有原材质、复试报告和出厂合格证;B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并宜用切断机和砂轮片切断,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得用气割下料。
②套筒与锁母材料质量要求:A套筒与锁母材料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其材质应符合规范规定;B成品螺纹连接套应有产品合格证;两端螺纹孔应有保护盖;套筒表面应有规格标记。
1.2.3主要机具切割机、钢筋滚压直螺纹成型机、普通扳手及量规(牙形规、环规、塞规)。
1.2.4作业条件(1)钢筋端头的螺纹已加工完毕,检查合格,且已具备现场钢筋连接条件;(2)钢筋连接用的套筒已检查合格,进入现场挂牌整齐码放;(3)布筋图及施工穿筋顺序等已进行技术交底。
接头等级划分

钢筋接头等级划分
钢筋接头根据抗拉强度、残余变形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为下列三个性能等级:
Ⅰ级接头抗拉强度等于被连接钢筋的实际拉断强度或不小于1.10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Ⅱ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Ⅲ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 1.25倍,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型式较多,受力性能也有差异,根据接头的受力性能将其分级,有利于按结构的重要性、接头在结构中所处位置、接头百分率等不同的应用场合合理选用接头类型。
例如,在混凝结高应力部位的同一连接区段内必须实施1OO%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用Ⅰ级接头;实施50%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宜优先采用Ⅱ级接头;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Ⅲ级接头。
分级后也有利于降低套筒材料消耗和接头成本,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分级后还有利于施工现场接头抽检不合格时,可按不同等级接头的应用部位和接头百分率限制确定是否降级处理。
通讯员;马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类型
一、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通过挤压力使连接件钢套筒塑性变形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的接头。
有两种形式,径向挤压连接和轴向挤压连接。
由于轴向挤压连接现场施工不方便及接头质量不够稳定,没有得到推广;而径向挤压连接技术,连接接头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用。
现在工程中使用的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都是径向挤压连接。
由于其优良的质量,套筒挤压连接接头在我国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二、锥螺纹连接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锥形螺纹和连接件锥形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锥螺纹连接技术的诞生克服了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存在的不足。
锥螺纹丝头完全是提前预制,现场
连接占用工期短,现场只需用力矩扳手操作,不需搬动设备和拉扯电线,深受各施工单位的好评。
但是锥螺纹连接接头质量不够稳定。
由于加工螺纹的小径削弱了母材的横截面积,从而降低了接头强度,一般只能达到母材实际抗拉强度的85~95%。
我国的锥螺纹连接技术和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螺距单一,从直径16~40mm钢筋采用螺距都为2.5mm,而2.5mm螺距最适合于直径22mm钢筋的连接,太粗或太细钢筋连接的强度都不理想,尤其是直径为36mm,40mm钢筋的锥螺纹连接,很难达到母材实际抗拉强度的0.9倍。
许多生产单位自称达到钢筋母材标准强度,是利用了钢筋母材超强的性能,即钢筋实际抗拉强度大于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由于锥螺纹连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接头成本低的特点,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推广以来也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但由于存在的缺陷较大,逐渐被直螺纹连接接头所代替。
三、直螺纹连接接头
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接头是二十世纪90年代钢筋连接的国际最新潮流,接头质量稳定可靠,连接强度高,可与套筒挤压连接接头相媲美,而且又具有锥螺纹接头施工方便、速度快的特点,因此直螺纹连接技术的出现给钢筋连接技术带来了质的飞跃。
目前我国直螺纹连接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出现了多种直螺纹连接形式。
直螺纹连接接头主要有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和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
这两种工艺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增强钢筋端头螺纹的承载能力,达到接头与钢筋母材等强的目的。
1. 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通过钢筋端头镦粗后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其工艺是:
先将钢筋端头通过镦粗设备镦粗,再加工出螺纹,其螺纹小径不小于钢筋母材直径,使接头与母材达到等强。
国外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其钢筋端头有热镦粗又有冷镦粗。
热镦粗主要是消除镦粗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但加热设备投入费用高。
我国的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其钢筋端头主要是冷镦粗,对钢筋的延性要求高,对延性较低的钢筋,镦粗质量较难控制,易产生脆断现象。
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其优点是强度高,现场施工速度快,工人劳动强度低,钢筋直螺纹丝头全部提前预制,现场连接为装配作业。
其不足之处在于镦粗过程中易出现镦偏现象,一旦镦偏必须切掉重镦;镦粗过程中产生内应力,钢筋镦粗部分延性降低,易产生脆断现象,螺纹加工需要两道工序两套设备完成。
2. 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直接滚压或挤(碾)压肋滚压或剥肋后滚压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了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后冷作硬化增强金属材料强度的特性,而仅在金属表层发生塑变、冷作硬化,金属内部仍保持原金属的性能,因而使钢筋接头与母材达到等强。
目前,国内常见的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有三种类型:直接滚压螺纹、挤(碾)压肋滚压螺纹、剥肋滚压螺纹。
这三种形式连接接头获得的螺纹精度及尺寸不同,接头质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1)直接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
其优点是:螺纹加工简单,设备投入少,不足之处在于螺纹精度差,存在虚假螺纹现象。
由于钢筋粗细不均,公差大,加工的螺纹直径大小不一致,给现场施工造成困难,使套筒与丝头配合松紧不一致,有个别接头出现拉脱现象。
由于钢筋直径变化及横纵肋的影响,使滚丝轮寿命降低,增加接头的附加成本,现场施工易损件更换频繁。
(2)挤(碾)压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
这种连接接头是用专用挤压设备先将钢筋的横肋和纵肋进行预压平处理,然后再滚压螺纹,目的是减轻钢筋肋对成型螺纹精度的影响。
其特点是:成型螺纹精度相对直接滚压有一定提高,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钢筋直径大小不一致对成型螺纹精度的影响,而且螺纹加工需要两道工序,两套设备完成。
(3)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
其工艺是先将钢筋端部的横肋和纵肋进行剥切处理后,使钢筋滚丝前的柱体直径达到同一尺寸,然后再进行螺纹滚压成型。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研制开发的钢筋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接头的一种新型式,为国内外首创。
通过对现有HRB335、HRB400钢筋进行的型式试验、疲劳试验、耐低温试验以及大量的工程应用,证明接头性能不仅达到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中Ⅰ级接头性能要求,实现了等强度连接,而且接头还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能和抗低温性能。
接头通过200万次疲劳强度试验,接头处无破坏,在-40ºC低温下试验,接头仍能达到与母材等强连接。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不仅适用于直径为16~40mm(近期又扩展到直径12~50mm)HRB335、HRB400级钢筋在任意方向和位置的同、异径连接,而且还可应用于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和对接头延
性要求高的混凝土结构以及对疲劳性能要求高的混凝土结构中,如机场、桥梁、隧道、电视塔、核电站、水电站等。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与其它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螺纹牙型好,精度高,牙齿表面光滑;
②螺纹直径大小一致性好,容易装配,连接质量稳定可靠;
③滚丝轮寿命长,接头附加成本低。
滚丝轮可加工5000~8000个丝头,比直接滚压
寿命提高了3~5倍;
④接头通过200万次疲劳强度试验,接头处无破坏;
⑤在-40ºC低温下试验,其接头仍能达到与母材等强,抗低温性能好。
四、钢筋机械连接变形应符合以下规定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试件实测抗拉强度应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且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接头的变形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编辑本段接头的变形性能
检验项目性能要求
单向拉伸残余变形(mm) u0≤0.14 (d≤32)u0≤0.16 (d>32)
最大力总伸长率(%) Asgt≥6.0
高应力反复拉压残余变形(mm) u20≤0.3
大变形反复拉压残余变形(mm) u4≤0.3且ug≤0.6
u0一接头试件加载至0.6 fyk并卸载后在规定标距内的残余变形;
u20一接头经高应力反复拉压20次后的残余变形;
u4一接头经大变形反复拉压4次后的残余变形;
ug一接头经大变形反复拉压8次后的残余变形;
Asgt—接头试件的最大力总伸长率;
d一钢筋公称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