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与其他国家语言文化机构的对比

孔子学院与其他国家语言文化机构的对比

世界主要语言文化机构分析

——以德国为例

与孔子学院类似,国际上也有许多语言文化推广机构。有美国文化中心、俄罗斯世界基金会、英国文化委员会、法国法语联盟、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意大利但丁协会、葡萄牙卡蒙斯学院、希腊文化基金会、荷兰语言联盟、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阿拉伯教科文组织以及瑞典、匈牙利、韩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这些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在语言文化推广上的经历,对于孔子学院而言,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德国的语言推广机构的宗旨和理念的分析,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参考。

歌德学院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活动的文

化学院,它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洪堡基金会、对外关系学会四大文化机构是德国外交部从事文化外交活动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德国对外文化政策最重要的执行者。这四大机构在德国对外推广、国际学术交流、国际教育合作、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看作德国进行对外思想文化传播的主力。

首先在进行对外语言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这四大机构始终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己任,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国家的对外文化战略,提升德国的国际形象。而中国的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其主要职能是: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业务;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经济及社会等信息咨询;开展当代中国研究。通过对这两个语言文化机构的宗旨和职能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两者最终目标有很大的不一样,德国主张提升国际形象,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德国的文化机构非常完美地完成了其目标,近年来,在国际上一系列关于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排名中,德国都名列前茅。

而中国的孔子学院在各国却一直存在争议,深陷文化渗透,政治渗透的骂名。也许,孔子学院可以先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入手,再进一步去致力于世界文化的多远发展。,

第二,德国的文化机构以民办官助的组织形式成立,始终保持独立。这样属于民间性质的文化机构,在自身管理和文化项目创意方面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资助权。非政府性使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宣传内容更容易被对象国政府和民众接受和认可;而政府的资助和参与又让四大机构的对外文化活动在国家意图和战略轨道上运行。这种官民分离的模式既体现了国家的统一意志,又可发挥公民社会参与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成为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精髓。中国的文化传播机构以官办的方式为主,灵活性和独立性受限,在组织形式上,政府可以慢慢减少在文化机构的比重,放手鼓励民众的积极参与,一方面既可以鼓励公民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弱化孔子学院的政府性,更容易被对象国和民众和认可。

第三,在海外文化传播中,德国各机构分工明确,各有侧重。

歌德学院以语言推广和文化交流为重点;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以促进德国高等教育交流和国际化为己任;洪堡基金会在促进德国的学术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外文化关系学会则将对外文化政策研究作为重要任务。四大机构从事的文化交流内容侧重不同,但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确保对外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凭借极高的专业性和人才优势,四大机构在德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中发挥着政府好助手的作用。正如上文中提及到的,在海外文化传播的机构设置中,我国以孔子学院为主,兼有孔子课堂,其主要职能是: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业务;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经济及社会等信息咨询;开展当代中国研究。与德国相比,中国的海外文化传播机构设置和职能就相对单一了。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的海外文化传播机构设置可以更加多样化,弥补孔子学院在海外文化传播的不足。

另外歌德学院海外分校除主要管理者和部分教师由总部直接派遣外,其他工作人员、教师基本都在当地招聘,居住在当地的德国人和

在德国生活过、具备相当德语水平的外国人都可成为聘用对象。中国孔子学院的主要任职者基本以中国人为主,且由国家统一培训并派遣出国。孔子学院的这种人员派遣方式可以保证教学的规范和质量,但结合这种本土化策略既有利于降低机构的运行成本,也有利于提高语言和文化的推广效率。

中国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还相对较年轻,在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这条路上,我们势必还有很多要借鉴学习的地方。相信我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建立更好,更有中国特色,更受海外欢迎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更好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传统文化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学院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办学的机构,旨在推广中国语言、文 化和教育。通过孔子学院,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下面将从孔子学院的角度,详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首先,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在各个 国家设立的分院提供汉语教学课程,教授汉语发音、语法和汉字。同时, 孔子学院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舞蹈、书法、绘画 和中国武术等。这些活动使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汉语,还能体验中国古老 的艺术和文化。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 文化。 其次,孔子学院在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学 院与外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例如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国际会议。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中外学者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和 合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此外,孔子学院还为中国学生提 供赴海外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这种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有利于加深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孔子学院还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和 文化活动,孔子学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学院还组织 了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如汉服体验、茶道表演和中国美食展示等,使世界 人民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另外,孔子学院还致力于 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如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 和信等。这些价值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华 文明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传授这些价值观,孔

国外教育研究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对我国“孔子学院” 借鉴意义【共22页】

国外教育研究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对我国“孔子学院” 借鉴意义 摘要 孔子学院是我国20__年建立的教育性非营利性组织,发展迅速,但存在不少改进的空间;可汗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两者都是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但是在教育对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志愿者招聘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孔子学院和可汗学院各自的特点和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从而探讨可汗学院对孔子学院发展的借鉴意义,包括针对知识本身进行帮助、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进行灵活的志愿者管理。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教育;孔子学院;可汗学院 1 导言 非营利组织(NPO)是指在政府、营利企业之外的领域中不以营利为目的,开展各种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协调社会参与矛盾以及倡导和影响政府政策上发

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其中有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便是教育。教育类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出现时间较晚,但发展较快,其中以“孔子学院”为典型代表。 孔子学院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在教学模式和志愿者管理等方面与国外的教育类非营利组织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本文以“可汗学院”为例,对比两者的特点,提炼出可汗学院对孔子学院的借鉴意义,为孔子学院进一步的发展出谋划策。 2 “孔子学院”简介 孔子学院是由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承办的,旨在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交流和合作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2.1 孔子学院的创立和发展 二十世纪以来,汉语在全世界越来越受到外国政府、教育机构和民众的重视,全世界掀起了“汉语热”的浪潮。面对这股浪潮,中国政府积极把握时机,总体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 20__年3月,国务院委员陈至立提议采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孔子之名,将中国设在海外的语言推广机构正式定名为“孔子学院”。20__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此后飞速发展,截至20__年7月,中国已经在140个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程,在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试图概述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分析发展态势,指出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以简要阐析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标签:孔子学院汉语推广中华文化传播发展现状 一、孔子学院发展历程 相比于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中国汉语推广起步较晚。1950年7月,清华大学为来自东欧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举办了“中国语文专修班”。这可谓是中国最早的对外汉语教学。之后,类似于这样的专修班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在中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各大外语院校及综合大学。在这,不得不提及一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该校于1962年创办,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华文化教育便是其建校目的。此外,民间还存在许多市场化汉语推广机构,国内有“新东方”、“中文时代”等汉语学校,海外有诸多“华文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的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合作办学协议。协议规定,塔什干孔子学院依托塔什干东方学院成立。但其运营时间晚于同年11月设立的韩国首尔孔子学院,直到次年才开始运营。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史。截止2017年底,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起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①发展不可不谓迅猛。 二、孔子学院发展态势 孔子学院如今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尤以北美、欧洲和亚洲最为密集。在北美,起初汉语教学仅限于华人移民及其后代。但囿于求学、工作等原因,从移民第二代开始,说汉语、识汉字已经不再是华人移民的必备技能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华文教育开始在美国兴起。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设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16年,全美共拥有109所孔子学院和348个孔子课堂,其中包括2008年设立的全球第一家电视孔子学院——黄河电视孔子学院,注册学生达40万。而根据美国200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全美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学只有200所,仅有2万人学习汉语,只占学习外语孩子的1%。 ②可谓是,几乎无人学习汉语。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已经刮起了一股“汉语热”。 相比于北美,欧洲学习汉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代来华的传教士,之后扩展到汉学家。但面向公众的汉语教学起步同北美一样,起步很晚。目前,欧洲大陆拥有百余所孔子学院,开设密度高居五大洲之首。欧洲首家孔子学院——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于200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成立。全球首家商务孔子学院——伦敦商务孔子学院和首家中医孔子学院——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也落户于欧

孔子学院与其他国家语言文化机构的对比

孔子学院与其他国家语言文化机构的对比 世界主要语言文化机构分析 ——以德国为例 与孔子学院类似,国际上也有许多语言文化推广机构。有美国文化中心、俄罗斯世界基金会、英国文化委员会、法国法语联盟、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意大利但丁协会、葡萄牙卡蒙斯学院、希腊文化基金会、荷兰语言联盟、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阿拉伯教科文组织以及瑞典、匈牙利、韩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这些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在语言文化推广上的经历,对于孔子学院而言,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德国的语言推广机构的宗旨和理念的分析,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参考。 歌德学院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活动的文 化学院,它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洪堡基金会、对外关系学会四大文化机构是德国外交部从事文化外交活动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德国对外文化政策最重要的执行者。这四大机构在德国对外推广、国际学术交流、国际教育合作、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看作德国进行对外思想文化传播的主力。 首先在进行对外语言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这四大机构始终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己任,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国家的对外文化战略,提升德国的国际形象。而中国的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其主要职能是: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业务;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经济及社会等信息咨询;开展当代中国研究。通过对这两个语言文化机构的宗旨和职能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两者最终目标有很大的不一样,德国主张提升国际形象,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德国的文化机构非常完美地完成了其目标,近年来,在国际上一系列关于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排名中,德国都名列前茅。

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研究

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变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孔子学院在跨文化交流、语言沟通、学术研究和人民外交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首先,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当着跨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向外国学生和研究者介绍中国的语言、文化和传统,孔子学院为外国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通过汉语教学和文化课程,外国学生能够学习到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提高其对中国的理解和交流能力。孔子学院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外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机会,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其次,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语言沟通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学习汉语对于与中国人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至关重要。孔子学院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汉语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外国学生和研究者掌握汉语,提高他们与中国人民的沟通能力。同时,孔子学院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外语和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他们未来的国际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孔子学院在国际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通过与国 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孔子学院促进了跨国学术交流和合 作研究。孔子学院承担着举办学术会议、讲座和研讨会的重要角色,为中外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通过这 些活动,孔子学院加强了中外学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推动了学 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孔子学院在人民外交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中国 文化的传播者,孔子学院承担着向世界各地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 责任。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和交流项目,孔子学院让更 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和传统。通过这些文化交流, 孔子学院增进了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为促进不同国 家之间的和平与合作作出了贡献。 然而,孔子学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 语言障碍是一个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孔子学院需要 提供更多且更贴近实际需求的汉语教学课程,帮助外国人更加迅 速地掌握汉语。其次,尽管孔子学院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化,但正 确理解和传达中国文化仍然是一个挑战。孔子学院应该注重文化 差异的教育,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复杂性。 为了进一步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首先,加强孔子学院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学术交 流和合作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中外学者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和资

孔子学院与其他国家语言文化机构的对比

世界主要语言文化机构分析 ——以德国为例 与孔子学院类似,国际上也有许多语言文化推广机构。有美国文化中心、俄罗斯世界基金会、英国文化委员会、法国法语联盟、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意大利但丁协会、葡萄牙卡蒙斯学院、希腊文化基金会、荷兰语言联盟、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阿拉伯教科文组织以及瑞典、匈牙利、韩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这些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在语言文化推广上的经历,对于孔子学院而言,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德国的语言推广机构的宗旨和理念的分析,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参考。 歌德学院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活动的文 化学院,它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洪堡基金会、对外关系学会四大文化机构是德国外交部从事文化外交活动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德国对外文化政策最重要的执行者。这四大机构在德国对外推广、国际学术交流、国际教育合作、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看作德国进行对外思想文化传播的主力。 首先在进行对外语言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这四大机构始终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己任,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国家的对外文化战略,提升德国的国际形象。而中国的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其主要职能是: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业务;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经济及社会等信息咨询;开展当代中国研究。通过对这两个语言文化机构的宗旨和职能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两者最终目标有很大的不一样,德国主张提升国际形象,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德国的文化机构非常完美地完成了其目标,近年来,在国际上一系列关于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排名中,德国都名列前茅。而中国的孔子学院在各国却一直存在争议,深陷文化渗透,政治渗透的骂名。也许,孔子学院可以先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入手,再进一步去致力于世界文化的多远发展。, 第二,德国的文化机构以民办官助的组织形式成立,始终保持独立。这样属于民间性质的文化机构,在自身管理和文化项目创意方面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资助权。非政府性使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宣传内容更容易被对象国政府和民众接受和认可;而政府的资助和参与又让四大机构的对外文化活动在国家意图和战略轨道上运行。这种官民分离的模式既体现了国家的统一意志,又可发挥公民社会参与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成为德国对外文化政策的精髓。中国的文化传播机构以官办的方式为主,灵活性和独立性受限,在组织形式上,政府可以慢慢减少在文化机构的比重,放手鼓励民众的积极参与,一方面既可以鼓励公民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弱化孔子学院的政府性,更容易被对象国和民众和认可。 第三,在海外文化传播中,德国各机构分工明确,各有侧重。

语言文化论文:欧洲孔子学院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

欧洲孔子学院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 自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Nye)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系列著作和论文中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以后,关于语言文化的国际交流对于主办国的影响作用常常被国内学者冠以“文化软实力”而备受学界关注和讨论。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和凸显,很多国家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本国重要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本国文化的发展传播。目前,我国在全球的“文化软实力”正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在世界各地学习汉语,很多学生甚至选择到中国学习和攻读学位。为满足世界人民学习汉语的需求,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我国在借鉴欧洲国家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便逐步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经过十年的发展,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并已经成为欧洲汉语言推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对外文化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孔子学院在欧洲的发展及其对欧洲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并指出欧洲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新问题、新矛盾。 一、新中国成立后汉语言文字的统一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国家政府一直致力于全国通用语的统一和推广工作。1955

年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定把汉民族的共同语作为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加以规范,大力推广,并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普通话的标准,指出“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以中国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宪法层面确立了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使用普通话的法律依据,此后国家相继颁制相关政策文本,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民族共同语的官方称谓,对于外国学生的普通话教学我们通常称为对外汉语教学。之所以称为对外汉语教学,是因为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然而这里也有一层民族的意蕴,即.?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聚居国家,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汉民族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约占中国92%的人口,然而除了汉民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有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37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早在隋唐时期,东亚的新罗和日本便开始吸收借鉴先进的中原文明来进行内政改革,他们陆续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留学僧来中国学习语言文化。汉字和与汉字有关的汉文、儒学、律令和汉传佛教等文化要素便相继从中国向东传播到朝鲜、日本。汉字的传人和广泛使用,结束了朝鲜半岛和日本没有文字的历史,对朝鲜半岛和日本文化的建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中国儒学思想为核心、汉字为重要特征的文化系统--东亚文化圈在唐朝已渐趋形成。[1]近代以来,随着社会

孔子学院与中国的软实力

孔子学院与中国的软实力 学业指导论文 班级:行政管理1441 学号:1420903145 姓名:康金玲 孔子学院与中国的软实力 摘要: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大背景下,通过中华文化的传播丰富国际交往语汇、丰富国际交流智慧,是营造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要选择。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建设无疑加快了和巩固了这一步伐,然而当我们应当看到这一“繁荣”现象背后,不仅孔子学院自身存在着矛盾与问题,另一方面也对中国软实力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中国软实力 自美苏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深入,人们的政治诉求、意识形态的对抗在减弱,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则日趋活跃,碰撞也日益加剧。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亨廷顿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者其他以经济来划分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其提出的“文明冲突论”把文明放在了各个利益要害的首位,而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为汉语的国际推广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在全球汉语热潮中,海外汉语推广工作也成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学院就这样应运而生。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受教人群在接受汉语教育的同时也排斥着中国的一些价值观念甚至做出了反抗。在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中,我们不难看到西方的普通民众对于中国在当地开设孔子学院深深的厌恶与抵抗。因此这也成为了我们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孔子学院

世宗学堂与孔子学院的比较及其启示

世宗学堂与孔子学院的比较及其启示 摘要 摘要 21世纪是各国之间软实力的竞争时代,推广本国文化影响力既可以提高国际地位,又可以增强国际威信和竞争力。世宗学堂和孔子学院作为韩国和中国的语言推广机构,不仅为语言教学和传播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更是成为世界沟通的窗口和桥梁,代表传统文化的符号与各国百年传承的积淀。本文以中国孔子学院和韩国世宗学堂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语言教学、文化交流等方面对世宗学堂与孔子学院进行详细对比研究,结合二者的优缺点,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两国语言文化的推广提供参考,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文章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阐述语言推广的重要性,以及前人的分析论述。笔者主要将孔子学院的内容进行介绍,以及世宗学堂的特点内容,两者将进行对比、现有的文章中有些已经对此进行了简要梳理,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其现存的不足之处,提出本研究想要解决的几点问题。 第一章简述世宗学堂包括世宗学堂的由来、在华设立的背景、世宗学堂的世界运营情况,详细说明在中国的运营状况分布以及文化传播中“韩流”产生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简述孔子学院内容。包括孔子学院的相关内容介绍、在韩国设立的背景、孔子学院的世界运营情况以及详细说明孔子学院在韩国的分布以及主要职能等。 第三章对世宗学堂与孔子学院在设立机制、管理模式、语言教学、文化交流以及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内容进行详尽的比较。 第四章通过研究两个机构的异同,来发掘共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文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之处。 关键词:世宗学堂;孔子学院;比较;启示I 万方数据

孔子学院的促进中文教育与文化交流的作用分析

孔子学院的促进中文教育与文化交流的 作用分析 作为世界各地中文教育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孔子学院在全 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本文将从中文教育和文化交流两个 方面,分析孔子学院在促进中文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一、促进中文教育 1. 提供全球化的中文教育资源 孔子学院为全球各地的学生提供了学习中文的平台和资源。通过开 设中文课程、提供教学材料和辅助学习工具,孔子学院使中文教育更 加丰富和全面。学生们可以在孔子学院学习到正宗的汉语发音和语法,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这为学生们提供了掌握中文的机会,促进了中文的推广和普及。 2. 培养专业中文教师队伍 孔子学院通过派遣教师到海外教学,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中文教师。 这些教师通过教授中文课程,提高了海外学生的中文水平。他们积极 参与当地的中文教学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 生们更好地学习中文。孔子学院的存在为中文教育提供了可靠的资源 和支持,有效地推动了中文教育的发展。 3. 加强中小学中文教育

孔子学院积极与中小学合作,促进中小学中文教育的发展。通过在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提供教学材料和教师培训,孔子学院为中小学的中文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掌握中文,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增强了中小学中文教育的魅力和趣味性。 二、促进文化交流 1. 举办文化活动展示中华文化 孔子学院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示中国的传统和现代文化。例如举办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戏曲演出、书法展和艺术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 2. 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访交流 孔子学院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访交流,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师可以到中国参观交流,亲身体验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系统,借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生们则有机会到中国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这种互访交流不仅有助于构建跨国友谊,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 设置奖学金项目支持学生赴华留学 孔子学院设立了奖学金项目,资助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这为有志于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奖学金项目不仅提

孔子学院心得

孔子学院心得 孔子学院心得(通用5篇) 孔子学院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孔子学院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孔子学院心得篇1 孔子学院学习之旅:洞见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孔子学院,作为全球范围内推广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绝佳机会。作为一名汉语学习者,我有幸亲身参与其中,体验了孔子学院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首先,孔子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们都非常热情和友善。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热情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我也从中学习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与人沟通、交往,以及如何处理文化冲突。这种人际交往技巧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其次,孔子学院的学习环境营造了一种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我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新的学习领域。在学院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汉语水平,还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这种全面的学习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华文化。 此外,孔子学院的活动也让我受益匪浅。学院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如中国画展、传统音乐讲座等,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学院还提供了与当地居民互动的机会,让我更加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学习经历,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体验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最后,孔子学院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对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学院不仅重视语言的学习,更注重文化的交流和理解。这种对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使得孔子学院成为了一个汇聚世界各地文化和知识的交流平台。 总的来说,孔子学院的学习之旅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它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提高了我的汉语水平,也增强了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深感孔子学院的魅力和价值,并期待未来能继续参与其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研究分析

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研究分析 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是一所设立在奥什国立大学校园内的机构,旨在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加强中吉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针对该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工作,本文进行了一次研究分析。 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目标明确。该孔子学院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汉语角、中国传统节日庆祝、书法绘画展示等,向当地学生和社会公众传播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底蕴。该孔子学院还开设汉语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这些活动和课程的设立,有助于促进中吉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该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方式多样。除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开设汉语教学课程,该孔子学院还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向更广大的受众传播中国文化。通过发表文章和视频等形式,该孔子学院向公众介绍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增加了公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该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奥什地区的文化氛围与中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可能导致传播效果不佳。人员和资金的限制也限制了该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力度。鉴于这些问题,该孔子学院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与当地机构的合作,扩大活动影响范围,提升吸引力等等。 为了更好地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建议该孔子学院加强与中国各地优秀大学的合作,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和教师交流项目,促进中吉两国在教育、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合作。该孔子学院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和拓展媒体资源,增加对外宣传的形式和渠道。 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该孔子学院提供一些建议和改进方向,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吉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合作。

孔子学院发展现状及成功经验

孔子学院发展现状及成功经验 17日在北京发布的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世界已有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共计1086个,孔子学院已成为汉语推广和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文化品牌。 由湖北大学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该报告指出,和国际上其他主要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机构相比,孔子学院的建设速度之快和影响范围之广,远超其他语言推广机构,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2010年至2013年,孔子学院数量以每年三四十所的速度稳步增长,在孔子学院的推动下,“汉语热”席卷全球。 据中国文化传媒网数据显示,2010年约有1亿外国人学习汉语,2013年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约达到1.5亿人。报告认为,尽管准确数据很难统计,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逐年递增。 据报告统计,从全球分布上看,欧洲、美洲和亚洲是孔子学院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分别为149所、144所和93所。欧洲以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开办的数量最多且规模最大,分别为24所、18所、17所、14所和11所;美洲以美国、加拿大和巴西开办的孔子学院数量为最多且招生规模最大,分别为97所、13所和8所;亚洲以韩国、日本和泰国开办的数量最多且规模最大,分别为19所、13所和12所。 报告显示,2010-2013年,孔子学院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以汉语言文化推广为主的普通孔子学院之外,还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特色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如中医孔子学院、商务孔子学院、旅游孔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舞蹈和表演孔子学院、饮食文化孔子学院、茶文化孔子学院等。报告认为,特色孔子学院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推广中华文化的新途径,其特点是不再是单纯的汉语推广,而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 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快速上升,孔子学院的吸引力除中国文化外,中国经济也是重要原因,对于商务型孔子学院的需求明显

泰国孔子学院对外活动形式分析

《泰国孔子学院对外活动形式分析》 摘要:通过对泰国16所孔院对外互动形式的统计发展,总体而言,孔院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涵盖了中华文化体验营、汉语比赛、学术讲座、联欢会、演出、展览、研讨会等,孔院活动所涉及的文化元素也相对单一,书法、国画、剪纸、中国结、中国功夫、京剧脸谱、饺子、中醫、中国歌舞是每个孔院互动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元素,部分孔院涉及“一带一路”相关元素和少数其他元素,泰国孔院对外交往的活动多是中华文化体验营、各类比赛、讲座、研讨会、互访等,文化体验项目也不过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项目——编中国结、剪纸、包饺子、打太极、写书法等,比赛集中在汉语演讲比赛、中文歌曲比赛,还有凤毛麟角一些其他比赛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中国”逐渐站在了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心。应全世 界越来越多的民众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文的需要,我国在全球广泛设立孔子学院作为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泰国自古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目前已建成了16所孔子学院。本文主要通过对16所孔院对外活动形式的分析,总结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发现其中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孔院与其他机构之间更积极有效的互动。 关键词:泰国;孔子学院;活动;形式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汉语热”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我国应时代潮流,于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创办了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了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国家汉办。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共成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作为我国向全球人民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不仅承载着汉语推广的艰巨任务,更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伟大使命。 泰国是我国近邻,东盟重要国家,也是全球范围内汉语热最集中的国家之一。不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经贸、文化合作的角度看,泰国对中国而言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作为东南亚地区汉语推广的佼佼者,泰国目前已建成了16所孔子学院,20个孔子课堂,下属其他汉语教学点更是分布广泛。 泰国孔子学院数量基数较大,且成立时间相对较早,学界对其的研究成果丰富。其中,围绕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的研究成果,如方雪(2008)《泰国汉语教学与汉语推广研究》,卫志平(2013)《泰国素攀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许怀玉(2017)在《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针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成果,如冯小玲(2014)《泰国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研究》,郭旭霞(2014)《泰国孔子学院的体育传播研究》,王鹏妹(2016)《浅谈

基于西班牙语言推广机构的孔子学院发展研究

基于西班牙语言推广机构的孔子学院发展研究 目前,全球已有1000多所孔子学院(课堂),数量目标已基本实现,质量的提高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同为世界语言文化推广机构,更早成立的西班牙国际合作署和塞万提斯学院在语言文化推广中走过的历程,对孔子学院具有借鉴意义。对比西班牙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和孔子学院之间的差异,审视孔子学院近年来新的发展目标,西班牙的发展经验为孔子学院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标签:孔子学院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国际合作署 一、引言 2006年,第一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开幕,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七届,2013年底将举办第八届。孔子学院大会主题从第一届的“3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聚首届孔子学院大会”到后来的“总结经验,密切合作,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促进孔子学院又快又好发展”“孔子学院与全球化教育”“共同办好孔子学院,搭建增进友谊和理解的桥梁”“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孔子学院未来10年”,直至第七届的“促进孔子学院融入大学和社区”。我们从大会主题可以看出,孔子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态势正由量变向质变延伸,并高度重视合作双赢的发展理念,同时着眼于全球视野。将第七届和第五届、第六届的大会主题进行对比,最大的变革在于从前期宏观的目标、理念探讨向后期微观的可操作性强的实际策略转变。孔子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固然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处于“浮”的状态,针对这一状态第七届大会提出了“融入”的概念,并明确了怎么“融入”、“融入”什么等问题。解决了“浮”的状态,即解决了“稳定”问题。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针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提出的“改革、发展、稳定”理念同样适应于如今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发展事业。 孔子学院建设开始从前期目标、理念的探讨向后期可操作性强的实际策略转变,数量的开拓在当下属于次要矛盾,质量的提高上升为主要矛盾。世界几大主要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中成立最早的是1883年法国的法语联盟,其次是1934年的英国文化协会以及1951年德国的歌德学院,然后是1991年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这些机构经由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推广,已经在世界各地站稳了脚跟。本文先从最近发展的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取经,将之与孔子学院的发展进行对比,以期为孔子学院的质量提升找寻借鉴之处。 二、机构介绍 (一)西班牙语言文化推广机构 西班牙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从使用人数上看,西班牙语是世界上仅次于汉语和印地语的第三大语言。塞万提斯学院和西班牙国际合作署是西班牙负责语言文化推广的两大主要机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