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孔子学院了解的问卷调查

合集下载

体验视角下孔子学院如何开展MOOC教学——基于德国海德堡孔子学院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

体验视角下孔子学院如何开展MOOC教学——基于德国海德堡孔子学院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

——基于德国海德堡孔子学院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孟乐1何佳2王骏3(1.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200240;2.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上海200240;3.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40)摘要:孔子学院是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MOOC课程则是教育数字化、网络化的新趋势。

文章基于体验视角,以德国海德堡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探讨了MOOC对孔子学院教学改进的意义。

通过调研,文章发现:学员对开设MOOC课程的认可度较高,对课程需求中的自我成长和学习资源占比最高;孔子学院管理层和教师对MOOC持积极态度,期望其能改善师资缺乏和教材迭代缓慢等问题。

文章基于调研所发现的问题和关键需求,针对孔子学院MOOC教学开展和改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MOOC在教学中的优势,加强孔子学院内涵建设,加快汉语文化在全球推广的进程。

关键词:设计体验;孔子学院;MOOC;德国;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20)12—0112—07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20.12.016 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由国家汉办主管,旨在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

截至2020年6月底,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1]。

但是,当前孔子学院在师资配备、教材编制、教学形式、教学场地、课程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不利于汉文化的推广。

MOOC类在线课程的发展,使学习者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且更贴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故逐渐成为教育数字化的新趋势[2]。

基于此,本研究以德国海德堡孔子学院为例,探讨MOOC对孔子学院教学和学习的影响,并通过对汉语学习者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分析,以根据结果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升文化推广效用,为引入MOOC 新型教学模式及其改进方案提出可行性建议。

对全球孔子学院武术课程设置的调查

对全球孔子学院武术课程设置的调查

3 1 3 6
2 4 4 8
2 6 . 1 5 2 . 2 2 0 . 7 1 O 0
有兴趣
7 6 . 9 l 5 . 4 1 O 0
很有 兴趣
合 计
1 0 1 O 0
2 1 3
2 7 1 O O
1 9 9 2
2 2
活 动 , 并 导 致 该 活 动 朝 向某 一 目标 的 心 理 倾 向或 动 力 。通 过对 “ 孔 子学院学员对于武术兴趣调查 ” 的 分析 , 结 果 显 示: 全球 9 2份 有 效 问卷 中 认 为 学 员 对 武 术 “ 感 兴 趣 ”和 “ 很 感
兴趣 ”分别为 5 2 . 2 %和 2 0 . 7 %,共为 总数的 7 2 . 9 % ( 表2 ),
孔 子 学 院 总 部 的 教 学 要 求 , 另 一 方 面 在 很 大 程 度 受 到 当 地
由于 问卷 内容涉 及到孔 子学 院的规 模、人数 等核 心 问
题, 需要 参 与 者 十 分 了解 孔 子 学 院 的 运 行 和 开 展 情 况 , 因此,
问卷 的发放对 象为 当地 孔子 学院 的负责人 ,根 据 回收的情 况来看 ,基本 为该 院的负 责人或 主要管理 者 ,仅 有 3人 的 职务为专业教师 ,占 5 . 4 %。
三 为非洲 1 3个 ; 欧 洲 也 有 9国 家 参 与 了调 查 ( 表 1 )。
表 l 接受调查的国家和地 区一览表 T a b l e I C o u n  ̄e s a n d R e  ̄ o m  ̄v e s i f g a t c d
定强度,特别在外界的刺激下 ,就会形成动机 ( 图1 )。
特 别 是 与 我 国 地 缘 遥 远 、文 化 差 异 较 大 的 非 洲 国 家有 兴 趣 以上更达 到 了 9 2 . 3 % , 说 明 学 员 对 武 术 兴 趣 有 巨大 需 求 ,

孔子学院课程设计

孔子学院课程设计

孔子学院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孔子学院课程,让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孔子学院的背景和宗旨,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如诗词、书法、绘画等,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欣赏和创作中华文化相关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同中华文化,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中华文化展开,包括诗词、书法、绘画、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孔子学院的背景和宗旨,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

2.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意象等,欣赏和创作诗词。

3.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笔画、结构等,欣赏和创作书法作品。

4.绘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色彩等,欣赏和创作绘画作品。

5.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6.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如地形、气候等,了解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7.中国民俗的基本内容,如节日、习俗等,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具体表现和内涵。

4.实验法:通过实践活动,如书写、绘画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具体的教学资源如下:1.教材:《中华文化读本》、《汉语口语教程》等。

2.参考书:《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地理与环境》等。

孔庙文化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孔庙文化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孔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我们特此开展本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弘扬孔庙文化。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的学历: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D. 大专E. 本科F. 研究生及以上4. 您所在的地区:A. 东北B. 华北C. 华东D. 华中E. 华南F. 西南G. 西北H. 海外二、孔庙文化认知5. 您是否了解孔庙文化?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一般了解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6. 您认为孔庙文化在我国的地位如何?A. 非常重要B. 重要C. 一般D. 不太重要E. 完全不重要7. 您认为孔庙文化对当代社会有哪些影响?A. 道德观念B. 教育理念C. 文化自信D. 社会和谐E. 其他(请说明)三、孔庙参观体验8. 您是否参观过孔庙?A. 是B. 否9. 您参观孔庙的频率是多少?A. 经常(每月至少一次)B. 偶尔(每年几次)C. 很少(几年一次)D. 从未参观10. 您对孔庙的参观体验如何?A. 非常满意B. 满意C. 一般D. 不满意E. 非常不满意11. 您认为孔庙在保护和修复方面存在哪些问题?A. 保护措施不足B. 修复质量不高C. 管理不善D. 其他(请说明)四、孔庙文化传承与发展12. 您认为孔庙文化应该如何传承?A. 加强教育普及B. 举办文化活动C. 保护文化遗产D. 创新传播方式E. 其他(请说明)13. 您认为孔庙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如何?A. 非常乐观B. 乐观C. 一般D. 悲观E. 非常悲观14. 您是否愿意为孔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A. 非常愿意B. 愿意C. 一般D. 不愿意E. 完全不愿意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将为我们提供重要参考。

儒家设计问卷调查

儒家设计问卷调查

关于儒家文化与相关设计的调查问卷尊敬的先生、女士:为提升国家和本省文化软实力,弘扬孔子文化精髓,我们在学院的指导下进行了本次公益性调查。

本问卷中的儒家文化也可以理解为孔子文化,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完成问卷,谢谢!1.您对儒家文化感兴趣吗?A.非常感兴趣B.感兴趣C.一般D.不感兴趣2.您怎么看待儒家文化?A.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古为今用B.儒家文化精华糟粕兼有,今天当有所扬弃C.儒家文化已过时D.不关心也没有什么认识3.儒家文化对我们衣、食、住、行、用、玩(包括其外观和使用方式等方面)是否产生了影响?A.是B.否C.有影响,但不大4.您认为儒家文化对未来的上述设计还有影响吗?A.是B.否C.有影响,但不大5.您认为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哪些人造物的外观和使用方式等方面。

(可多选)A.建筑B.服装C.器物D.园林E.居室 F家具 G.包装广告其它6.您对于儒家思想了解吗?A.知道并可以准确说出儒家观点B.了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描述C.大致知道一些,并不太清楚D.基本不知道7.您认为当今衣、食、住、行、用、玩设计有无必要体现儒家文化A.有必要,儒家文化对上述设计有积极意义B.没必要,儒家文化不适合上述设计需要C.应有取有舍D.不清楚8.您认为衣、食、住、行、用、玩的设计适当融合儒家文化将会(可多选)A.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B.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和竞争力D.体现中国的落后和封建E.其他9.您认为现代设计在哪些方面需融入儒家文化或孔子思想(非必填)被调查人信息:贵姓:(可不填)性别职业学历常住:城镇()乡村()年龄:18()40()60()岁以上。

美国孔子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以美国某孔子学院为例

美国孔子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以美国某孔子学院为例

2020年第5期(总第112期)海外华文教育OVERSEASCHINESEEDUCATIONNo.52020GeneralSerialNo.112㊀㊀㊀㊀收稿日期:2020⁃07⁃02㊀㊀作者简介:黄爱平,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㊁中国古代文学㊁中国文学传播㊂Email:iehap@scut.edu.cn基金项目:本项研究得到2020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20GXJK093)㊁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课题(2018-2019Y029)的支持㊂感谢‘海外华文教育“匿名审稿专家的意见,文中不妥之处概由本人负责㊂美国孔子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以美国某孔子学院为例黄爱平(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41)摘㊀要:在访谈和课内外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美国孔子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以兴趣性内在动机为主,具有美国特点,利于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不同学生学习汉语的目标㊁重点不一致,需要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要求;汉语学习的困难主要来自汉字与读音,美国学生认为汉字的形音义是三个各自独立的体系,因此针对大学生的汉语教学需要设置汉语概论等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汉字是一个有机系统的认知观念;汉语学习使学生对汉语及中国的认知从浅层㊁片面走向深入㊁全面,从情感上对目的语㊁目的语文化及人民有亲切感,这不仅与汉语本身的魅力有关,也与汉语相关的历史文化以及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等因素有关㊂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需求;汉语系统;汉语认知;中国认知中图分类号:H19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221⁃9056(2020)05⁃0024⁃09DOI编码:10.14095/j.cnki.oce.2020.05.003一㊁引㊀言孔子学院研究近年受到广泛关注,以 孔子学院 为主题的文章近8千篇㊂笔者以 汉语学习 为主题㊁ 孔子学院 为篇名,共得753篇文章㊂剔除重复和不相关文献,得博士论文12篇,主要以孔子学院本身为研究对象,关注其教育㊁公共外交功能以及孔子学院的运作发展,比如品牌成长㊁经济学分析㊁社会资本等;也有将孔子学院与其他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作比较的;与汉语教学相关的两篇,一篇关注孔子学院远程互动式教学模式,一篇关注慕课建设㊂硕士论文598篇,主要聚焦于三个主题,一是对不同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二是关注孔子学院具体教学研究,包括不同课型的教学,语音㊁汉字㊁词汇等语言要素教学,汉语教学模式,学习者习得偏误研究,教师的课堂用语研究等;三是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传播调查研究㊂少数文章关注孔子学院师资建设,孔子学院在世界交流中的作用㊂而对汉语学习者的研究只有47篇,㊃42㊃第5期黄爱平:美国孔子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其中针对不同孔子学院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20篇,有关学习策略的15篇,也有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焦虑㊁学习风格㊁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者对孔子学院的认识等若干主题的㊂如果说博士论文关注孔子学院宏观的发展,那么硕士论文则集中于孔子学院具体的语言文化教育与传播,关注汉语教学方法与策略,这与硕士论文的作者大多数有实地海外教学经历有关㊂68篇期刊论文中,23篇关注孔子学院的发展,包括现状㊁问题㊁对策;7篇分别针对不同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另外,有关文化教学的5篇;孔子学院教材的5篇,教学模式的4篇,孔子学院作用的4篇;孔子学院与文化传播㊁汉语研究的关系的4篇;学生学习动机㊁学习策略的共4篇,还有关于孔子学院招生㊁孔院网站建设㊁跨文化教学适应㊁人才培养等主题的㊂所以,期刊论文的关注重点在于孔子学院发展的宏观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后者包括教学内容㊁教材编写㊁教法等研究内容,而对学习者的研究非常少,仅有4篇㊂27篇会议论文主要的研究主题为:孔子学院现状㊁发展研究;师资培训㊁教材建设;教学现状调查三个主要方面㊂所以目前的孔子学院研究,着重孔子学院发展的宏观研究,而有关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的研究,其重点在于教学,而不是学习者㊂少数研究学习者的文章,主要调查了不同孔子学院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而美国孔子学院的相关调查很少㊂而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关学习者的研究,关注学习动机,主要包括动机理论介绍,动机类型,以及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冯小丁,2003;温晓虹,2013;俞玮奇,2013;丁安琪,2010㊁2014;张莉,2015),或者研究动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研究对象侧重于在华高校留学生;研究方法以横断㊁静态研究为主,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等定量研究法,研究以小样本为主,较少纵向㊁动态研究㊂其次关注学习策略(杨毅,1998;徐子亮,1999;江新,2000;陈天序,2013),其中除了学习策略理论介绍,主要关注学习策略的心理机制㊁影响因素等等,目前也有越来越多对不同学习对象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㊂至于汉语学习者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注重国别性,日本(保坂律子,1998;涩谷周二,2005;刘继红,2017)㊁韩国(李海英,2015)㊁德国(马静,2014)㊁中亚(陈文博,2007)㊁俄罗斯(石传良,2006)㊁美国(杨丽姣,2006;)等国家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均有涉及,调查内容包括学生汉语学习的重难点,学汉语的目的或者期望,对教师的期望,对教材的意见,还有关注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及课程内容的;也有介绍各国汉语教育传统及发展现状的㊂当然这些国别化的调查研究仍然比较少,国别化的汉语学习特征研究还有待全面深入㊂所以,本文研究孔子学院大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采用访谈㊁观察等定性研究法,以深度了解孔子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的情况,包括为什么学㊁想学什么㊁学习难点何在㊁学习前后的相关认识有何变化等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为美国大学生汉语学习整体特征研究打下基础㊂其次,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描述分析是以往的研究极少关注的,但有利于深入认识教学对象,为具体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意见㊂二、研究方法该研究的目的是深度调查美国某孔子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动机㊁对汉语的需求㊁学习难点以及学汉语后对中国㊁中文的认识变化等方面,以期对孔子学院的教学对象有深入了解,从而指导教学㊂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设计了四个类型的问题:1.为什么想学汉语?2.你希望在汉语课上学些什么?3.你认为汉语难不难,为什么?4.学习汉语前后,你对中国㊁中文的认识有什么变化?然后随机挑选15位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学生信息如表1㊂访谈选择在课后的自由时间进行,问与答均是英文,英文回答文本由学生自己进行过调整,确保信息真实㊁准确反映他们的想法㊂另外,笔者参与了每位学生的课堂教学,并进行了两年的课堂及课外观察记录,以此辅助访谈文本分析㊂㊃52㊃海外华文教育2020年表1㊀学生信息表学生名性别身份学汉语时长每周课时专业M男墨西哥移民半年4国际关系M女美国人2年4+1国际关系Z男美国人1年4国际关系C男美国人1年半4+1土壤学J男朝鲜留学生半年4国际贸易F男美国人2年4+1西方哲学H女美国人半年4国际关系T男美国人2年以上4亚洲研究A女美国人1年4国际关系L男美国人1年4生物学E女美国人1年4国际关系J男美国人2年4+1国际关系R女中美混血美国人1年4国际关系E男美国人2年4+1机械制造H女美国人收养的中国人1年4+1国际贸易注:为保护学生隐私,学生名用其名字中一字母表示㊂另:口语课不是每位学生都参加,所以参加了口语课的同学每周课时用4+1表示㊂三、数据分析文中孔子学院所在大学在美国一个小镇,镇总人口2 3万,居民主要是美国白人㊂在该校建立孔子学院之前,该校的社会语言文化学院没有汉语课程,孔子学院建立之后,在大学开设汉语学分课程,相较该校开设的西班牙语㊁法语㊁德语㊁日语等外语,汉语是开设最晚的一门外语课程㊂美国很多地方大学也都是在镇上,汉语开设相较其他外语而言起步很晚,所以该孔院具有一定代表性㊂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汉语教学,需要深入了解教学对象,为后续孔子学院教学㊁课程开设㊁未来发展等方面提供参考意见㊂(一)学习动机根据Csizér&Dörnyei(2005)㊁丁安琪(2010)㊁温晓虹(2013)对学习动机的分类[1],以及笔者对访谈文本的理解,本文主要借用温晓虹的动机分类,但是将其 融入动机 改为 兴趣性内在动机 ,因为这样更能描述实际情况㊂访谈数据表明孔子学院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大致有三种类型:兴趣性内在动机㊁工具性动机㊁社会氛围因素等㊂兴趣性内在动机是指喜欢目的语,想了解目的语文化(包括历史㊁哲学㊁风俗㊁政治经济㊁社会生活等)或者是对目的语文化非常感兴趣㊂工具性动机是学会语言的实用意义以及 激励价值观 ,即感受到会说目标语言的实用效应㊂社会氛围影响因素是来自周围环境的 感受到的影响 ,指的是学习者和他的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效应,以及来自家庭成员的激励㊂受访学生中,这几种动机并不是单一存在或者非此即彼,而是多样的,并且可能是并存的㊂㊃62㊃第5期黄爱平:美国孔子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15名学生中,3人明确指出自己有中国朋友,或者家人中有中国人,促使他们想学汉语,这类学生学习汉语的直接动机即是社会氛围因素㊂家人中有中国人的学生,因为中国亲戚很少能说英文,而且自己很喜欢去中国,为了与中国亲戚朋友更好地交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感受,所以学中文;另外,汉语学习过程中也觉得中文很迷人㊂这样该生具有三种动机,但是这三种动机并不是同时产生的:社会氛围因素是最初的触动;与中国亲人交往的同时产生了工具性动机,即想学好汉语与他们交流;而在系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觉得汉语很迷人㊂如果说社会氛围㊁工具性动机是外在的动机因素,对所学对象本身的喜爱则是内在动机因素,那么她的动机不断从外在走向内在,对汉语的热情很高,并且因为与中国亲戚接触较多,目的语语境相较其他人更充分,汉语的语感更好,在课堂上表现很活跃,不仅积极回答问题,也能不断提出问题,回答正确概率较高,增强了自信心㊂两位受朋友影响而学汉语的学生,主要想能够流利地使用汉语,能有机会去中国工作㊂这是社会氛围因素与工具性动机相结合,但是这两位学生表现很不一致,有一位学生作业比较认真,课堂表现也比较积极,但是正确率并不是很高,对汉语的理解有些似是而非,学了一学期不再进行课堂学习;另一位却并不怎么认真,无论是作业还是课堂表现,大概是两种动机都不够强烈,也与他是在美国留学的身份有关系,毕竟英文是他学习其他课程的主要语言㊂11名学生对中国文化㊁历史㊁政治㊁哲学甚至是中国人很感兴趣,希望对中国有更广泛㊁更全面㊁更客观地了解㊂语言在他们看来是了解中国的一个工具,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㊂这部分学生对中国的描述充满了感情,多使用正面积极词汇,比如对中国历史㊁文化的评价:fascinating,wonderful,cool,specific,interesting等等,充满了赞美和期待㊂这些学生在学汉语之前通过电视㊁电影㊁新闻或者中学的相关课程对中国有一点了解,于是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但是他们认为相对于其他亚洲国家,比如日本㊁韩国,在美国有关中国的信息要少得多㊂作为在思想上已经比较独立㊁成熟的美国大学生,兴趣是他们主要的学习动机㊂这些学生上课积极,课堂上通常会有很多问题,主要关于汉语的规则㊁用法,也有关于中国社会㊁历史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在课后找老师继续了解中国哲学问题的㊂他们中大部分有与中国人交往的愿望,渴望去中国亲身感受㊂1名曾经来中国学汉语一年,回到美国又继续学汉语两年;2名学生报名参加孔子学院的夏令营活动到过中国;1名学生自费假期去中国北京等地旅游,并且在网上结交中国朋友练习口语;1名学生成功申请到中国大学学习汉语1年的机会㊂笔者两年任期结束后,11名学生中有2位到中国来工作至少1年,也有来过中国的学生再次到中国旅游,还有其他学生在继续申请到中国的交换项目,有的继续自学汉语(目前该孔子学院汉语课程只开设了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每个级别学时一学年)㊂当然,以兴趣为主的动机,也不排除工具性动机,2名学生认为汉语在国际社会上将会很重要,2名学生认为汉语可以为将来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带来便利,1名学生认为会说汉语去中国旅行会很方便,2名学生认为汉语是深入了解中国的一个工具㊂根据温晓虹的研究,初中级阶段,工具性动机是持续学习汉语的显著标志(温晓虹,2013),所以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工具性动机㊂3名学生明确指出因为老师的原因,使他们继续学习汉语,有一些学生虽未明确指出,但是保持与教师亲切友好地交往,这是社会氛围因素对学生持续学习的影响㊂1名学生对汉语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认为汉语不是 aromancelanguage ,而是 amachinegunlanguage,it sreallyhardtospeakamachinegunlanguage. machinegunlanguage 连说两遍,表示了极大的困扰㊂这个学生答话很少,除了这两句是完整的句子,其他都是用词来回答问题,非常简短㊂从课堂表现来看,他不时旷课,上课回答问题时有困难,与同班同学相比读句子也非常不流利,但是他很关心自己的成绩,不希望因为旷课和作业问题而不及格,希望老师能让他通过㊂笔者认为这是学习目标不清晰导致遇到学习困难时的焦虑㊂综上所述,孔子学院学生学习汉语的初始动机是多样的,但以兴趣为主要动机的学生比例超过㊃72㊃海外华文教育2020年70%,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都能积极地看待汉语以及中国的文化㊁历史等等,汉语学习热情高,也能持续进行学习㊂以社会氛围因素触动的学生,因各自环境不同,持续学汉语的情况差别较大㊂另外,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不是单一的,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动机的主次关系也会发生变化㊂虽然专业背景没有设立在访谈问题中,但是就学生的专业来看,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国际关系专业的,所以专业需要激发了对中国㊁汉语的兴趣也是可能的,这种工具性动机能与其他动机一起作用于学生的学习㊂但是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习动机以及动机的强弱程度不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习品质,不同的生活背景等,都对汉语学习有很大影响,动机只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部分㊂(二)汉语课堂的学习需求总体而言,学生希望在汉语课堂上能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或者增加汉语知识㊂大部分学生提出了具体意见:2名学生纯粹从语言学习要素角度着眼,一名注重汉语语法㊁语音;一名希望多学语法和词汇,为以后继续学习打基础㊂2名从汉语学习的技能角度着眼,强调要学会说㊁读和写㊂3名学生从学习的效果与目的着眼,希望能够学会流利的汉语,以便以后去中国工作㊂3名学生视汉语为了解中国社会㊁文化的工具,对汉语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希望能在汉语课上学语言,也学哲学㊁学文化,以便对中国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㊂1名只希望掌握听㊁说㊁读㊁写这几种语言技能,文化方面并不要求,因为文化可以在其他课程上学习㊂1名认为就是提高汉语水平而已,并无其他㊂其他人则是希望学习了解而已,比较笼统㊂所以尽管是学习汉语,每位学生的目标重点是不同的,这需要教师在既定的教学任务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同时对不同的需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㊂(三)汉语学习的困难有的学生认为汉语整体都难,因为汉语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哲学背景上的语言,所以难以理解㊂有学生则认为汉语与英文很不一样,所以很难㊂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说明具体难点在何处,其描述提供了具体信息㊂1.关于语音汉语读音很难是普遍的看法㊂虽然拼音与英文字母在外形上一致,但是读法不一致,有的学生困扰于单韵母复韵母发音的不同,更多学生认为其声调难以掌握,很难读得正确,因为英文单词没有声调区别,只有重音位置不同;其次,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对于汉语积累不多的初学者,很难根据声调来推断具体的语言意义,汉语的听和说很费心智;另外还有很多同音异义的词语,加大了记忆负担㊂总而言之,拼音包括拼音字母发音㊁声调,另外还需与汉字意义对应,都使汉语学习起来很复杂㊂2.关于汉字学生认为相比于拉丁语,汉字是中文学习中多出来的一项㊂首先,汉字字形不能指示读音,而英文不管是否明白其意义,都可以读出来;其次,看到汉字(尽管有时候知道怎么读)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再次,汉字书写很难,要记住其部件和构造,还有笔顺,很难,而英文只有26个字母㊂正是因为汉字的这些特点,学生觉得汉字无穷无尽,很难记住㊂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汉字是一种煎熬㊂3.关于语法认为汉语语法很难的学生解释,汉语是建立在不同哲学背景上的一种语言,所以难懂㊂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汉语的语法相对(拉丁语等)来说简单,比如没有连接结构,没有繁复的词性㊁时态变化形式;此外,比较实用,具有系统性㊁逻辑性㊂认为汉语语法简单的同学认为,有些人之所以认为汉语语法难,是因为总是用英文的模式去理解汉语,总想从与英文相似的地方来理解汉语,而不是从汉语的角度去理解汉语㊂也有学生建议,应该把汉语与英语的相同之处告知学生,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学生来学习㊂㊃82㊃第5期黄爱平:美国孔子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这种不同的建议表明,汉语与英文的同与不同,都应该是汉语教学中要涉及的内容㊂对于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大学生,汉语语法教学中可以适当插入汉语概论性介绍,既介绍英语和汉语的同,比如基本句型结构的相似性;同时,也要对汉语特点给予总体介绍㊂这种概论性课程,目前在注重语言技能教学的大纲中几乎没有,笔者曾经尝试在不同阶段讲授汉语概论,发现学生学过一学期汉语之后再来进行概要式的介绍效果比较好,但是在零起点汉语技能教学课上,也可以根据不同阶段㊁不同语法点的出现进行一些总结,让学生对汉语特点有所了解㊂此外学生还提到语言学习中的思维模式问题,学汉语用汉语的思维模式,学英文用英文的思维模式,这表明大学生汉语学习中理性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㊂这要求在语言技能课上进行汉语概论教学,同时也需要关注二语教学中涉及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㊂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其相应的思维方式的反映,而思维方式与文化㊁传统㊁习俗有很大关系,在语法教学中,适当对汉语与汉语思维㊁文化的关系进行梳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让学生深入理解汉语语言特点,慢慢学会用汉语思维来学习汉语㊂总而言之,汉语对于英文母语者的困难主要在于这种语言与英文的差异造成的陌生感,简言之即汉语的基本要素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但是这个统一体在英文母语学习者看来是三套不同的系统,由此造成了很重的学习负担,如何解决汉字形音义造成的困扰,将极大影响对外汉语教学㊂而汉语的语法教学也需要根据大学生逻辑思维强的特点进行汉语概论教学,以及讲解汉语语言与思维㊁文化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㊂(四)汉语学习前后相关认识的变化总体而言,学习汉语之后,无论是对汉语本身还是对中国的认识都有变化㊂1.对汉语认识的变化一是对汉语难度的认识,有人认为写汉字并不是看上去那么难,汉字有一种提示告诉你怎么写;有人认为语法比想象的要简单一点,以前认为很复杂㊂二是对汉语本身的认识,以前基本不知道或者不了解,或者认为汉语是无意义的㊁复杂的,现在认为汉语是建立在其文化之上的,其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有人认为汉语是一种可视化的语言,很迷人;也有从实用角度认为汉语从长远角度讲是有优势的,因为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口数量很多㊂三是情感上的变化,以前没想过了解汉语,但是现在学起来挺有趣的,挺开心;有的仍认为汉语很难,所以有时也感到很沮丧,但是很喜欢学;有的是对汉语和它所属的文化更感兴趣㊁更着迷了,虽然学汉语是挑战,但是有很多有趣的事儿;有的就是享受学汉语的过程㊂2.对中国认识的变化一是了解中国的渠道的变化,以前只是从新闻㊁电影㊁电视等听说而已,现在是从语言㊁与中国人接触㊁去中国旅游㊁课堂学习等方面去了解,有了亲身体验㊂二是了解范围的变化,以前只是非常简单地了解中国的食物,以及一点文化,了解非常有限,有的根本没有打算了解中国㊂但是现在会主动了解中国历史㊁地理㊁风俗㊁文化㊁哲学等,有的对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印象深刻,认为那么多优秀的传统被保留下来,非常精彩;有的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迷人的国家,历史和哲学都很迷人,但是西方人知道得太少;有人认为即使仅就食物和文化而言,了解也更深了一些㊂总体而言,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更全面㊁更深入了㊂三是看待中国的视角发生变化,以前是从美国人的角度去理解中国,现在想知道中国人是如何看待这个社会㊁世界的,与美国比有什么不同,由此对中国有了更多细微的理解;以前从新闻影视提供的材料角度来理解,认为那是一个充满冒险的㊁危险的㊁野蛮的㊁具有异域色彩的地方,每个人都会功夫,现在觉得中国人与美国人一样,也要吃饭㊁生活㊁度假㊁享受生活,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㊁观念㊁文化不一样罢了㊂现在可以更加理性㊁客观㊁全面地去看待中国㊂四是对中国的感情发生变化㊂学汉语后很享受扩大了对一个国家的认识这种感觉,并且很享受与那里的人的交往;觉得能了解中国的一些风俗㊁历史是很酷的事情;知道得越多,越发认识到中国是㊃92㊃。

孔子学院教师年度总结(3篇)

孔子学院教师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2023年已接近尾声,这一年对于我们孔子学院的教师们来说,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秉承“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民心相通”的宗旨,致力于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的推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教学工作总结1. 教学计划与实施本年度,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汉语学习上取得进步。

2. 教学成果(1)汉语水平考试:本年度,我校孔子学院学生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人数较去年有所增长,通过率也有所提高。

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教学成果。

(2)课程满意度: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汉语课程的满意度较高,认为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教师教学水平高。

3.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针对部分学生汉语基础薄弱的情况,我们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讲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文化活动总结1. 文化活动策划与实施本年度,我们围绕“传播中华文化”这一主题,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1)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文艺演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

(2)文化沙龙:邀请专家学者、艺术家等开展讲座,与学生分享文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3)汉语角:组织学生进行汉语交流,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2. 文化活动成果(1)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国朋友参与,增进了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

(3)提升了孔子学院的知名度: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孔子学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教师队伍建设总结1. 教师培训与提升本年度,我们组织了多次教师培训活动,包括教学技能培训、教学经验分享、学术研讨会等,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泰国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活动调查

泰国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活动调查
不断探索和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 ,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众需 求,举办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的 中国文化活动,增强活动的趣味 性和互动性。
强化宣传拓展渠道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 体和社交平台,提高活动的曝光 率和传播效果,吸引更多人的关 注和参与。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互动体验环节
增加互动体验环节,如 中国茶艺表演、书法体 验等,让观众亲身感受 中国文化的魅力。
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01
社交媒体平台
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定期发布活动
信息,吸引关注。
02
合作媒体宣传
与当地媒体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活动报道和宣传,提高活动知名度。
中秋节赏月活动
组织赏月、品尝月饼、学 习嫦娥奔月等传说,感受 中秋佳节的温馨氛围。
端午节龙舟比赛
举办龙舟比赛、包粽子、 观看舞狮舞龙,传承端午 节的习俗。
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展览和比赛
书法展览
剪纸艺术展览
展示中国历代书法大师的作品,邀请 当地书法家现场表演,推广中国书法 艺术。
展示中国各地剪纸艺术作品,传授剪 纸技巧,让泰国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 魅力。
03
网络直播
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活动直播,让更多人在线观看和参与中国文化活
动。
07
结论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查成果总结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泰国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文化活动涵盖了艺术表演、讲座、展览和比赛等多种形式,满足 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参与度高影响力广
活动吸引了大量泰国民众和国际友人的参与,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提升 了孔子学院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孔子学院了解情况的调查问卷
题号 问题
你知道孔子学院 么?
作答选项
A、不知道 B、听说过 C、有一定了解 D、很熟悉 A、报纸
作答数量 作答比例
4 21 22 2 4 25 7 10 5 13 14 17 32 8% 42% 44% 4% 8% 50% 14% 20% 10% 26% 28% 34% 64% 28%
图例
1 2 3 4
1
1 2 3
4
2
你是从哪些渠道了 B、电视 解孔子学院的? C、网络 D、听别人说的 A、不愿意 如果有机会,你愿 意义务去孔子学院 B、没考虑过 授课吗? C、应该可以 D、非常愿意 A、使更多外国人了解 中国,热爱中国
1 2C、海外孔子学院是以 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 16 您认为开设孔子学 动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 院有什么意义呢? 推广机构 (可多选) D、传承和发扬中华民 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 32 为之增添新的活力 E、没什么意义,就是 人们太无聊了 A、四书五经,优美的 古文 B、汉语言文字、语法 您认为孔子学院会 和文学形式 教授那些内容呢? C、近现代文学 (可多选) D、中国传统的节日、 风俗习惯 E、书法、国画、剪纸 、刺绣,以及他们中包 含的文化传统 A、600-700所 您知道世界一共有 多少所孔子学院 B、300-400所 么? C、100-200所 D、100所以下 A、非常支持,有利于 传播中华文化 您支持孔子学院的 B、还可以,还是有一 开办与发展么? 定意义的 C、不支持,浪费钱财 又无意义 0
1
32%
2 3 4 5
64%
0%
32 27 8 25 14
64% 54% 16% 50% 28%
1 2 3 4
5
5
10 15 17 7 43 6
20% 30% 34% 14% 86%
1 2 3 4
6
1
7
12% 0%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