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的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CT对脑中风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CT对脑中风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医学 信 息

7 4・ 9
N .2 01 00 2 1
M DC L 0 M T0 E IA 肿 R A 1N
医学影像及检验
C 对 脑中风诊 断和治疗 的价值 T
袁 忠武¨ 鲁 绍 昌。
1 昌宁天 和 医院 放射 科 , . 云南 昌 宁 68 0 ;. 7 10 2 昌宁天 和 医院 内科 。 云南 l一 『j - -

起 病 的脑 血液 循 环 障碍 性 疾 病 。 临床 表 现 以猝 然 昏 仆 、 省 人 事 或 突 然发 不 生 口眼 歪 斜 、 身 不遂 、 强 言 蹇 、 力 障 碍 为 主 要 特 征 。 脑 中 风 包 括 缺血 半 舌 智 性 中风 ( 血 性脑 梗 死 、 隙性 脑 梗 死 、 血 性 脑 梗 死 ) 出 血 性 中 风 ( 出 缺 腔 出 、 脑 血 、 网 膜 下 腔出 血 ) 大 类 。 脑 中风 治 疗 不 及 时 , 者 留下 不 同程 度 功能 蛛 两 轻 障碍 , 重 者会 导 致 死亡 , 是 目前危 害 人类 生 命 的 最 主 要 三 大 杀 手 之 一 。 严 它 I 本 文 回顾分 析 我 院 20 04年 1月 一 09年 8月 间 4 0例 脑 中风 患 者 的 C 20 0 T征 象 和 治 疗 体 会 , 合 文献 探 讨 C 结 T对 脑 中 风 的诊 断 和 治 疗 的 价值 , 旨在 提高 一 对脑 中风 的诊 断 率 和治 疗 率 。 1材 料 与 方法 . 图 4 右 外侧 裂 池 、 鞍上 池 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1 1 一 般 资 料 : 组 为我 院 20 . 本 0 4年 1 一 0 9年 8月 问 收治 的 40例 图 3 右侧 基 底 节区 脑 出血 月 20 0 3 讨 论 . 患者 , 中男 2 8例 , 12例 , 龄 4 其 6 女 3 年 2—8 2岁 , 均 6 平 2岁 , 部 病 例 均 起病 全 脑 中 风是 世界 上 三大 死亡 疾 病 之一 , 主要 包 括 脑梗 死 和 脑 出 血两 大 类 。 急。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 3 8例, 7 剧烈头痛 26例 , 1 呕吐 17例 , 9 意识 障碍 15 8 脑梗 死 与脑 出血在 许多 国 家 和地 区 , 已上 升 到各 种 疾病 的 死 亡率 之 首 J 而 , 例, 昏迷 14例 。缺 血性 脑 梗死 10例 , 隙性 脑 梗死 9 2 2 腔 4例 , 出血 性 脑 梗死 8 C T是 诊 断 该疾 病急 性期 首 选 的重 要 方 法 , 准确 、 时 的 做 出诊 断 , 以尽 早 及 可 例 ; 出血 9 脑 7例 , 网膜下 腔 出血 7 蛛 6例 ; 室 内出 血 3例 , 瘤 出 血 2例 。 脑 肿 改 降 及 12 方 法 : 用 东软 C . 采 T—C 80全 身螺 旋 C 20 T扫 描 机 , 者 仰 卧位 , 患 以 有 效 的对 症 治疗 , 善预 后 , 低 死 亡 率 。 可 见 脑 中风 的 早 期 正 确 诊 断 , 时治 疗 是减 少死 亡 率 和致 残 率 的 关 键 。 脑 梗 死 是 一 种 缺 血 性 脑 血 管 疾 病 , O 线 为 基 线 , 厚 1r 层 间距 1m 逐层 向 上扫 描 1 M 层 0 m, a 0 m, 0—1 2层 , 分 病灶 部 发病 率 在脑 血 管病 中 占首 位 pJ分 脑 动 脉 闭 塞 性 脑 梗 死 和 腔 隙 性 脑 梗 死 。 , 层 面 作 5 m 减 薄 , 分 做 增强 扫 描 。 m 部 脑 动脉 闭塞 性 脑梗 死是 由于 脑 的 大 或 中等 管 径 动 脉 狭 窄 、 塞 所 致 的 脑 血 闭 2 结 果 . 管 疾病 , 最多 见 于大 脑 中动 脉 , 见 于 5 多 O一6 o岁有 动 脉 硬 化 、 尿病 或 高 血 糖 缺 血 性脑 梗 死 10例 , 中急 性 期 8 2 其 6例 , 表现 为 楔形 或 扇形 低 密度 区 , 神 细 为 边缘不清, 同时 累及 皮 质 和髓 质 , 占位效 应 ( 图 1 , 强 扫 描 呈脑 回状强 脂者 。早期 脑 血流 灌注 量 下 降 , 经 细 胞 水 肿 , 胞 生 理 功 能 消 失 , 细 胞 有 见 )增 进 1—2周 后 液 化 , 0周 后 形 8—1 化 。慢 性期 3 , 现 为 近 似 脑 脊 液 密 度 的 囊 腔 , 侧 脑 室 扩 大 , 池 增 毒性 水 肿 阶段 , 一 步发 展 则发 生 细胞 坏 死 , 4例 表 病 脑 成 软化 灶 。少 数缺 血 性脑 梗死 在 发 病 2 4—4 8小 时后 因缺 血 区 血 管再 通 , 梗 宽 , 强 扫 描不 强 化 。腔 隙性 脑 梗死 9 增 4例 ,T表 现 为 直径 小 于 10—15 r C . .e a 死 区 内有 血液 溢 出 , 为 出血性 脑 梗 死 【 。脑梗 死 临床 上 起病 急 , 现 因梗 称 4 J 表 的边 缘 清 楚 的低 密 度 灶 ( 图 2) 多 见 于 基 底 节 和 脑 干 。 出 血 性 脑 梗 死 8 见 , 死 部位 不 同而 异 , 常出现 偏 瘫和 偏 身感 觉 障 碍 。缺 血 性 脑梗 死 急 性 期 C T表 例 ,T表 现 为大 片 状低 密 度 区 内 出现斑 点 状 或 斑 片状 的 高 密 度 灶 。脑 出血 C 现 为楔 形 或扇 形低 密 度 区 , 缘 不 清 , 死 部 位 与所 闭血 管 的供 血 区一 致 , 边 梗 9 6例 ,T表 现 为 脑 内 圆形 、 C 肾形 或不 整 形 均 匀 高 密 度 区 , 廓 清 楚 , 围有 轮 周 同 时 累及 皮质 和髓 质 , 占位效 应 , 强 扫 描 呈脑 回状 强 化 。慢 性 期表 现 为 有 增 低密 度 水 肿带 , 明显 占位 效应 ( 图 3 。 蛛 网膜 下 腔 出 血 7 有 见 ) 6例 , T表 现 C 近 似 脑脊 液 密度 的囊 腔 , 侧 脑 室扩 大 , 池 增 宽 , 强 扫 描 不 强 化 。腔 隙 病 脑 增 为脑 池 、 沟及 脑 裂 内蜿 蜒 走行 的 高密 度影 ( 图 4 。脑 室 内出 血 3例 ,T 脑 见 ) c 性 脑 梗死 C T表 现 为直 径小 于 10—15 m 的边 缘 清 楚 的低 密 度 灶 , 明显 . .e 无 表现 为 。 少 量 时呈 沉 积在 两 侧脑 室 后 角 , 出血 三脑 室 后 部 或 四脑 室 顶 部 高 密 占位效 应 , 见 于基 底节 和 脑干 。 出血性 脑 梗死 C 多 T表 现 为 大 片状 低 密度 区 度影 , 大量出血时呈现脑室铸型高密度影 , 有时可见分层现象 。脑肿瘤出血 内出 现斑 点 状或斑 片 状 高 密 度灶 。大 面 积 脑 梗 死 C T表 现 为 按 梗死 血 管 的 c T表现为血肿不规则, 间有软组织 密度影 , 强后见非 出血 的肿 瘤成分 其 增 供 血 区分 布 的均 匀 的大 片状 低 密度 区 , 有 明 显 的 占位 效 应 , 变 可 占据 l 并 病 强化 , 肿瘤出血演变顺序延迟, 不规则。 叶或 1 以 上 。大面 积脑 梗 死 是 临床 上 十 分 危重 的脑 梗 死 , 后 不 良 , 亡 叶 预 死

中风诊疗规范及操作流程

中风诊疗规范及操作流程

中风诊疗规范及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风诊疗规范与操作流程详解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
辨证论治
根据中风的病因、病理和症状,采用辨证的方法进行针对性 治疗,如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
治未病的理念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对于有中风倾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 止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
对于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进一步促进患者 康复。
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有助于患者康复。
中药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中风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中风的病因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 药方剂进行治疗。
05
中风的现代医学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早期溶栓
在脑梗死发生后,早期进行溶 栓治疗可以有效溶解血栓,恢
中风的临床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血管疾病病史。
神经系统检查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能力 、运动功能等神经系统表现。
其他检查
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其他辅 助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中风的影像学诊断
CT检查
脑CT扫描可迅速排除脑出血 、脑梗塞等常见脑血管疾病。
MRI检查
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 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 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持血管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中风的作用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会增加中风的发病风险,保持 正常体重有助于预防中风。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 定,降低中风风险。
06
中风康复和预防
中风康复训练

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

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

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希望对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中风后遗症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是否有中风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史,这些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突发的头痛、恶心、呕吐、眩晕、意识障碍、肢体无力、言语障碍、面部畸形等症状,医生需要根据这些表现来进行初步判断。

其次,中风后遗症的诊断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脑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中风后遗症的重要手段,包括头颅CT、MRI等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中风的类型和范围,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心电图等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另外,中风后遗症的诊断还需要根据相关的评估量表来进行评估。

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中风后遗症评估量表(NIHSS)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缺陷程度,包括意识、视力、眼运动、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等项目,根据评分来确定中风后遗症的严重程度。

最后,中风后遗症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例如脑肿瘤、脑外伤、脑炎等,因此需要通过综合分析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排除其他可能性,最终确定中风后遗症的诊断。

总之,中风后遗症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最终排除其他可能性,确定诊断。

这对于及时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希望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能够重视中风后遗症的诊断工作,及时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医学中的中风诊断和治疗

临床医学中的中风诊断和治疗

临床医学中的中风诊断和治疗中风(strok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出现血栓形成或者破裂出血导致脑组织供血中断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临床医学中,准确的中风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临床医学中中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中风的诊断中风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 病史患者的详细病史是中风诊断的重要依据。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前状况、症状的发生时间以及症状的表现方式。

例如,是否突发头痛、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

此外,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以及是否存在可影响中风发生的危险因素也需要详细了解。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神经功能、心血管系统和全身状况等方面的检查。

医生需要检查患者的瞳孔反射、肢体力量、感觉异常、语言表达能力等神经功能。

此外,还需要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确认中风诊断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中风的类型、范围和严重程度。

此外,还可以用血管造影术观察脑血管的情况,帮助医生确定中风的原因和治疗方案。

二、中风的治疗中风的治疗主要分为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期治疗。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阶段的治疗方法。

1. 急性期治疗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保护脑组织,尽早恢复脑血流,减少脑损伤。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机械取栓和脑保护治疗。

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纤溶酶原激活剂,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然而,溶栓治疗要求在中风发病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并且患者需要排除其他禁忌证。

机械取栓是通过导管将堵塞血管的血栓物取出,恢复脑血流。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某些无法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

脑保护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氧合状态等,减少脑损伤扩展的发生。

2. 康复期治疗康复期治疗的目标是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

缺血性脑中风CT及MRI的影像表现

缺血性脑中风CT及MRI的影像表现

缺血性脑中风CT及MRI的影像表现董进;马志娟;彭红芬;宋少辉;阳义【摘要】中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1],而缺血性脑中风占中风病例的85%.本文主要探讨CT及MRI检查在观察评价缺血性中风中的优势,追踪中风的影像学演变过程,在随访中评估中风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Mortality and morbidity of stroke are increasing year after year, however, ischemic stroke takes up 85% of all stroke cas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uperiorities of CT and MRI examnation in observing and evaluating ischemic stroke, tracks stroke iconography evolution, and estimates the clinical value of stroke patients prognosis in follow-up.【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2(027)009【总页数】7页(P80-85,121)【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CT;MRI【作者】董进;马志娟;彭红芬;宋少辉;阳义【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MRI室,湖北武汉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MRI室,湖北武汉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MRI室,湖北武汉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MRI室,湖北武汉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MRI室,湖北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

缺血性脑中风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约 85%的脑中风是缺血性的。

它是指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软化甚至坏死,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

临床医学中的影像学诊断

临床医学中的影像学诊断

临床医学中的影像学诊断临床医学中的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工具,通过对病人进行各种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扫描、MRI等,医生可以获取病人体内的详细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影像学诊断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学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一、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不同的物理原理和方法来获得体内的影像信息。

其中,X光检查是最常见的一种,通过将X光束穿过患者的身体并通过感光板接收,形成影像,反映出体内器官和组织的结构。

CT扫描则是通过大量的X光数据,通过计算机重建出更为精确的断层影像,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MRI则利用强磁场和无损害的无线电波,产生高清晰度的影像,对于软组织的观察更为准确。

二、常见临床影像学应用1. 头部CT:用于评估脑部结构,检测脑出血、肿瘤等,对中风、颅脑损伤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2. 胸部X光:用于检查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癌等。

胸部X光检查是最常见的临床影像学检查之一,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医学中。

3. 腹部超声检查:常用于评估腹腔器官,如肝脏、胆囊、肾脏等。

超声检查对于肝脏肿瘤、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4. 骨骼X光:主要用于骨折和骨疾病的诊断。

通过X光影像,医生可以准确判断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5. 乳腺X光摄影:通过对乳腺组织进行X光摄影,对乳腺肿块进行检测,对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影像学诊断的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1)无创伤:影像学诊断无需进行手术或创伤性检查,对患者身体没有额外的损伤。

(2)患者友好:大部分影像学检查对患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不需要长时间的准备或康复期。

(3)快速:影像学检查通常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诊断结果,方便及时治疗。

2. 局限性:(1)影像学诊断有时可能会产生误诊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某些情况下,如孕妇对X光敏感,需要谨慎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脑卒中医学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脑卒中医学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二)上矢状窦血栓行成
(三)侧窦(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
(四)直窦血栓形成
十一、颅外段动、静脉疾病
(一)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二)颈动脉扭曲
(三)颈动脉、椎动脉动脉瘤
(四)其他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11
卒中的类型
缺血性
卒中
动脉系统
出血性
24小时内恢复 TIA
静脉系统 超过24小时
破入脑实质
6
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 CCCD—1995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435)
(一)颈动脉系统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二、脑卒中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430)
1.动脉瘤破裂引起 2.血管畸形 3.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4.其他 5.原因不明
7
(二)脑出血(431)
1.高血压性脑出血 2.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出血 3.继发于梗死的出血 4.肿瘤性出血 5.血液病源性出血 6.淀粉样脑血管病出血 7.动脉炎性出血 8.药物性出血 9.其他 10.原因不明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筛选和术后随访 DSA:必要时选用及介入治疗首选
19
主要内容
脑卒中影像学检查方法 出血性脑卒中的CT诊断 出血性脑卒中的MRI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的CT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的MRI诊断
20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
1972年用于颅脑疾病的诊断 螺旋脑CT是一种相对新的技术,1秒钟内即可完
(一)囊性动脉瘤 (二)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三)感染性动脉瘤 (四)外伤性动脉瘤 (五)其他
(一)脑动静脉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 (三)静脉血管畸形 (四)毛细血管畸形 (五)脑-面血管瘤病 (六)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 (七)硬脑膜动静脉瘘 (八)其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
2012-11-3

动脉瘤 Aneurysm 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 动静脉瘘 Arteriovenous fistula 颅内血肿 Intracranial Haematoma 血管狭窄、血栓和栓塞 Vascular Stenosis, Thrombosis, Embolism
35
36




Parenchyma:脑实质,出血还是梗塞——CT平扫, 必要时MRI Pipes:血管病变的有无——血管CTA,MRA,必 要时DSA Perfusion:是否存在半暗带: CT灌注检查,必要 时MR灌注检查 Penumbra:有或无,选择适合治疗的病人,预测 治疗效果
37

83
2012-11-3

多见于硬脑膜中动脉断裂,出血积存于颅骨 内板和硬膜之间。 因为硬脑膜和颅骨内板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 所以血肿的张力很高,多呈梭形,比较局限; 一般不跨越颅缝,因为硬膜与颅缝是愈合着 的不能分离。 典型CT表现:范围较小的脑外梭形高密度病 变,多见于颞顶区,骨窗常显示颅骨骨折, 常伴占位效应。
◦ 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秒
18

CT灌注成像的优点:与MRI, xenon-C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和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T相比
◦ 平扫CT后,在多层螺旋CT上很快获得
◦ 可定量、定性评价BF,BV和MTT
5
(一). CT图像特点

层面图像( slice):

轴位(横断位)是基本的图像位 冠状,矢状,斜冠状,斜矢状,曲面…… 计算机处理 象素点,矩阵,对比的调节 后处理
6

非实时


数字化


重建

单位:HU
(Hounsfield Unit)
代表的意义:物质或组织吸收射线后
射线的衰减量,与物质的密度相关
44
发 病 三 个 月 后
4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为长T1和长T2信号病变,
即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 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46
2012-11-3
急性脑梗塞
2012-11-3 47
右侧小脑半球梗塞,平扫及增强扫描
48
穿动脉
Perforating arteries 小 (< 1cm), 常为多发 占脑卒中的 15%-25% 好发部位:基底节、深层白质 鉴别:扩张的血管间隙/脱髓鞘
69
2012-11-3
70
2012-11-3
7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7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7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7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7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15
From Gray’s Anatomy 20edition
16
From Gray’s Anatomy 20edition
17

CT perfusion参数:
◦ 脑血流容积 ( blood volume,BV): 正常范围: 4–5 mL/100 g; ◦ 脑血流( blood flow,BF):正常范围:50–60 mL/100 g/min);
76
2012-11-3
77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CT平扫可以显示畸形血管团的血栓钙 化、局部脑萎缩、脑内或蛛网膜下腔 出血等间接征象。增强扫描显示迂回 弯曲的血管。 MRI检查可以显示信号流空的血管团。 DSA可以显示动静脉畸形(AVM)由畸 形血管团,有一条以上的供血动脉和 一条以上的回流静脉组成。
49
50
5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5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53
急性脑梗塞
54
2012-11-3
Infarction? Where?
55
56



常见原因:高血压、动脉硬 化 少见原因:血管畸形、动脉 瘤破裂、脉管炎、肿瘤出血 等。 常见部位:基底节区
57
2012-11-3
BV mapping
BF mapping
21
半暗带:MTT增加+中等程度BF降低 (>60%) +BV正常或增加 (80%–100% or higher)
BF
BV
MTT
半暗带:BV降低区域为缺血核心,BV正常而BF降低、 MTT增加的是半暗带
22

原理:H质子成像,主要组织学因素:质子密度、T1、T2 值流动效应等 空气、皮质骨、快速流动的血液表现为无信号或低信号, 呈黑色。 颅脑T1加权像上,脑组织为中等强度信号,灰质较白质信 号低,灰质较白质稍黑。 在T2加权像上,脑脊液为高信号,白色。灰质的信号较白 质高,灰质较白质稍白。 MR增强扫描:静脉注射钆-DTPA(gadolinium-DTPA),在 T1加权像上,病灶多表现为信号增高。
85
2012-11-3
86
2012-11-3
87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硬膜外血肿
88
2012-11-3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89
2012-11-3
硬膜外血肿
90
2012-11-3
91
硬膜外血肿,新鲜和慢性 2012-11-3


出血位于颅内脑脊液池 常见于外伤或小动脉瘤破裂
92
2012-11-3
9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9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9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范围:-1000~+3000
7
生物物质
CT值Hu
图像
气体
脂肪 水 软组织
-1000
-100 0 +22~+46

凝固的血液
骨及钙化 致密骨
+55~+76
+80~+1000 +1000 白
8
平扫 白质 30
增强 32
灰质 脑脊液
35 6-10
43 6-10
9
10
全血(15g/dl)
32 Hu
等/暗

65
2012-11-3
66
2012-11-3
67
2012-11-3

病因:先天动脉壁薄弱、动脉粥样硬化或细菌性 感染。 部位:好发于颅底Willis动脉环和血管的分叉处。 检查方法:血管造影是首选方法。 质量好的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 造影(MRA)可以部分代替血管造影。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脑梗塞的影像学表现 脑出血的CT表现 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的鉴别诊断 脑血管病变什么检查是金标准 雾期、腔隙性脑梗塞
38
缺血/栓塞 脑实质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静脉和硬膜窦闭塞
80% 15% 5% 1%
39

急性期(1-5天)

亚急性期(6-21天) or isodense 慢性期(3周以后)
60
2012-11-3
6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6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6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6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脑内出血,磁共振图像的演化过程
时间 (日)
<1 0~2 2~14 10~21
红细 胞
23
SE - T1
FSE - T2
FLAIR - T2
25
MRV
2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 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PWI) 脑功能成像 (functional MRI, fMRI) 弥散张力成像(du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频谱成像(MR Spectroscopy)
血浆
100%红细胞 血凝块
25 Hu
82 Hu 50-80 Hu
11
12
13
各向同性显示
14

CT angiography 可评价颅内外血管 中风时发现颈动脉、椎动脉内血栓

范围:主动脉弓到Willis动脉环
◦ 指导溶栓治疗,特别是动脉溶栓、机械溶栓 ◦ 发现颅外血管病变,指导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78
2012-11-3
平扫
增强扫描
79
2012-11-3
T1WI
T2WI
80
2012-11-3
8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8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2-11-3

硬膜下(Subdural Hematoma) 硬膜外(Epidural Hematoma)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南京明基医院 放射科 王继琛

脑卒中(Strok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